CN217055847U - 一种伸缩杆组件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伸缩杆组件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55847U
CN217055847U CN202121151358.6U CN202121151358U CN217055847U CN 217055847 U CN217055847 U CN 217055847U CN 202121151358 U CN202121151358 U CN 202121151358U CN 217055847 U CN217055847 U CN 2170558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ing structure
assembly
limiting
telescopic rod
l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15135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利锁
朱进生
孙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ebot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ebot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ebot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ebot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15135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558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558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558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伸缩杆组件及车辆,其中,伸缩杆组件,包括:伸缩杆,伸缩杆的杆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限位结构;主体管组件,主体管组件的上设有可活动的第二限位结构;伸缩杆可套接于主体管组件内,第一限位结构与第二限位结构位置对应;抱箍,抱箍套设于主体管组件的周向外周;操作扳手,操作扳手通过转轴可转动连接于抱箍上,并可带动第二限位结构移动,使得第二限位结构与第一限位结构连接并锁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操作扳手可带动第二限位结构移动,使得第二限位结构与第一限位结构连接并锁紧,以提高伸缩杆与主体管组件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达到伸缩杆防脱和快速锁紧的目的,结构简单,操作方式简便。

Description

一种伸缩杆组件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代步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伸缩杆组件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结构简单、便于驾驶的小型代步车也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中,包括平衡车、滑板车等,容易被驾驶者学习使用,且结构简单、轻巧简便等特点,深受广大用户的青睐。目前,所使用的平衡车、滑板车中,通常使用控制杆进行对车辆转弯等功能的控制,为了适用更多的用户,控制杆往往通过使用两个杆体设置为可伸缩的形式。
目前,用于连接两个杆体的方式分为抱箍锁紧形式和旋拧螺钉压紧方式,其中,抱箍锁紧形式完全靠抱箍锁紧两个杆体,容易造成松动脱出的风险。旋拧螺钉压紧方式通过旋拧螺钉将一个杆体压紧在另一个杆体上,长时间使用后,螺钉会产生松动的现象,导致两个杆体会相对晃动。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便提供一种解决或改善上述问题的一种伸缩杆组件及车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伸缩杆组件,包括:
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杆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限位结构;
主体管组件,所述主体管组件的上设有可活动的第二限位结构;所述伸缩杆可套接于所述主体管组件内,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位置对应;
抱箍,所述抱箍套设于所述主体管组件的周向外周;
操作扳手,所述操作扳手通过转轴可转动连接于所述抱箍上,并可带动所述第二限位结构移动,使得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连接并锁紧。
可选地,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限位结构沿所述伸缩杆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为限位孔或者限位槽;
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为配合所述限位孔或所述限位槽使用的带有限位凸起的弹片。
可选地,所述操作扳手包括偏心头部及与所述偏心头部连接的手柄部,所述偏心头部上设有偏心孔;
所述抱箍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耳,所述连接耳上设有连接孔;
所述偏心头部位于两个所述连接耳之间,所述转轴穿过所述连接孔及所述偏心孔,将所述操作扳手铰接于所述抱箍上。
可选地,所述转轴上设有至少一个锁紧滑块,所述连接孔为长圆孔;
所述连接耳朝向所述锁紧滑块的一面上具有第一锁紧斜面,和/或,所述锁紧滑块朝向所述连接耳的一面上具有第二锁紧斜面;
所述偏心头部带动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连接时,同时通过所述转轴带动所述锁紧滑块相对所述连接耳移动,并挤压两个所述连接耳相互靠近。
可选地,所述主体管组件包括主管体及衬套管;
所述主管体的一端开口处的管壁上设有避让槽;
所述衬套管的管壁上设有可活动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所述衬套管套接于所述主体管内,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位于所述避让槽内。
可选地,所述衬套管的一端设有限位挡块,所述衬套管套接于所述主体管内时,所述限位挡块限位述所述主管体的一端开口的端面上。
可选地,所述主管体的管壁上设有第一定位结构;
所述抱箍对应所述第一定位结构的位置处,设有配合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使用的第二定位结构。
可选地,所述衬套管的对应所述第一定位结构的位置处设有第三定位结构。
相应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
车体,所述车体上设有转向机构;
如上述中所述的伸缩杆组件,所述伸缩杆组件通过主体管组件远离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转向机构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伸缩杆组件可配合车辆上的转向机构使用,通过操作扳手可带动第二限位结构移动,使得第二限位结构与第一限位结构连接并锁紧,以提高伸缩杆与主体管组件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达到伸缩杆防脱和快速锁紧的目的,提高安全性,结构简单,操作方式简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伸缩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处的分解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方便描述不同的部件或名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关系、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伸缩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如图1及图2所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伸缩杆组件,包括:伸缩杆10、主体管组件20、抱箍30及操作扳手40。
其中,参见图3及图4,伸缩杆10的杆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限位结构11。主体管组件20的上设有可活动的第二限位结构21。伸缩杆10可套接于主体管组件20内,第一限位结构11与第二限位结构21位置对应。抱箍30套设于主体管组件20的周向外周。操作扳手40通过转轴50可转动连接于抱箍30上,并可带动第二限位结构21移动,使得第二限位结构21与第一限位结构11连接并锁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伸缩杆组件可配合车辆上的转向机构使用,通过操作扳手40可带动第二限位结构21移动,使得第二限位结构21与第一限位结构11连接并锁紧,防止伸缩杆10相对主体管组件20发生相对移动,以提高伸缩杆10与主体管组件2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达到伸缩杆10防脱和快速锁紧的目的,提高安全性,结构简单,操作方式简便。
在使用时,操作扳手40呈两种状态,一种状态如图1至图3中所示状态,即锁定状态,此时,操作扳手40带动第二限位结构21与第一限位结构11连接并锁紧,防止伸缩杆10相对主体管组件20发生相对移动。另一种状态为解锁状态,以图3中方位为例,逆时针转动操作扳手40,此时,操作扳手40施加在第二限位结构21上的锁紧作用力逐渐消失,第二限位结构21与第一限位结构11分离,伸缩杆10与主体管组件20之间的限位作用消失,从而伸缩杆10可相对主体管组件20进行移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伸缩杆组件可应用于车辆中,作为车辆的控制杆使用,车辆包括但不限于为平衡车、滑板车、电动车、自行车、踏板车及其他代步工具等。伸缩杆组件可作为操控杆使用,伸缩杆10远离主体管组件20的一端可用于连接腿控垫、把手、座椅等部件。通过旋转操作扳手40可切换锁定状态及解锁状态,当处于解锁状态时,第一限位结构11与第二限位结构21分开,可将伸缩杆10从主体管组件20上拆下或者调整其相对于主体管组件20长度。当调整完成之后,转动操作扳手40呈锁定状态,从而第一限位结构11与第二限位结构21连接,将伸缩杆10相对与主体管组件20的位置锁定。
进一步地,伸缩杆10上的第一限位结构11的数量可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设置,如第一限位结构11可为一个,在将伸缩杆10与主体管组件20进行连接时,伸缩杆10相对主体管组件20的安装位置及相对长度即为固定的。安装后,第一限位结构11与第二限位结构21位置对应,将操作扳手40转动至锁定状态,从而锁定伸缩杆10的相对位置。
第一限位结构11也可为多个,多个第一限位结构11沿伸缩杆1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将伸缩杆10与主体管组件20进行连接时,伸缩杆10相对主体管组件20的安装位置及相对长度即为可调整的。用户可根据不同的需求,调整伸缩杆10的相对长度,安装后,通过相应位置处的第一限位结构11与第二限位结构21位置对应,将操作扳手40转动至锁定状态,从而锁定伸缩杆10的相对位置。
继续参见图3及图4,第一限位结构11的一种可实现方式是,第一限位结构11为限位孔或者限位槽。第二限位结构21为配合限位孔或限位槽使用的带有限位凸起的弹片。弹片一端固定,另一端为自由端,可相对移动,弹片上的限位凸起与限位孔或限位槽位置对应。在操作扳手40从解锁状态向锁定状态转换时,操作扳手40带动弹片的自由端移动,使得限位凸起伸入限位孔或者限位槽内。当操作扳手40切换至锁定状态后,将限位凸起锁定在限位孔或者限位槽内,以实现对伸缩杆10的限位。
操作扳手40的一种可实现方式是,操作扳手40包括偏心头部41及与偏心头部41连接的手柄部42,偏心头部41上设有偏心孔43。由于偏心孔43为偏心设置,因此偏心孔43距离偏心头部41的边缘不同位置的尺寸不同。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定义,偏心孔43相距较远的边缘为长端,如图3中所示的a端,偏心孔43相距较远的边缘为短端,如图3中所示的b端,当偏心头部41通过长端与第二限位结构21抵接时,则操作扳手40为锁定状态,如图3中所示,即为偏心头部41通过长端与第一限位结构11抵接。当操作扳手40逆时针转动时,偏心头部41通过短端与第二限位结构21抵接,此时,锁紧作用力消失,操作扳手40呈解锁状态。
结合图2,参见图4,抱箍30与操作扳手40的一种连接方式是,抱箍30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耳31,连接耳31上设有连接孔32。偏心头部41位于两个连接耳31之间,转轴50穿过连接孔32及偏心孔43,将操作扳手40铰接于抱箍30上。可通过手柄部42带动偏心头部41转动,手柄部42带动偏心头部41在转动至一定位置时,如图2及图3中所示位置时,偏心头部41带动第二限位结构21与第一限位结构11连接并锁紧。
为进一步增强伸缩杆10与主体管组件2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参见图2及图4,转轴50上设有至少一个锁紧滑块60,连接孔32为长圆孔。连接耳31朝向锁紧滑块60的一面上具有第一锁紧斜面33,或者,锁紧滑块60朝向连接耳31的一面上具有第二锁紧斜面61,或者,连接耳31上具有第一锁紧斜面33,同时,锁紧滑块60具有第二锁紧斜面61。偏心头部41带动第二限位结构21与第一限位结构11连接时,同时通过转轴50带动锁紧滑块60相对连接耳31移动,并挤压两个连接耳31相互靠近。
锁紧滑块60挤压连接耳31的方式,根据锁紧滑块60的数量不同而不同,一种方式是,参见图2及图4,转轴50上设有两个锁紧滑块60,两个连接耳31位于两个锁紧滑块60之间。连接孔32可沿着主体管组件20的径向方向延伸。锁紧滑块60与转轴50之间可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如可通过螺纹进行连接。转轴50与操作扳手40之间可为固定连接或者可转动连接,操作扳手40转动时,可带动转轴50沿着连接孔32的延伸方向移动。如操作扳手40从解锁状态向锁定状态转动时,此时偏心头部41与第二限位结构21接触的部位,逐渐从短端过渡至长端,使得偏心孔43逐渐远离第二限位结构21,相对地,偏心头部41带动转轴50逐渐远离主体管组件20,转轴50带动两个锁紧滑块60相对连接耳31向远离主体管组件20方向移动,且配合第一锁紧斜面33和/或第二锁紧斜面61,两个锁紧滑块60逐渐挤压两个连接耳31,随着两个锁紧滑块60的移动,两个连接耳31原来越近,使得抱箍30的抱紧力越压越紧,从而实现抱箍30的抱紧功能,使得伸缩杆10与主体管组件20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
另一种方式是,参考图4,转轴50的一端具有限位帽,同时转轴50上设有一个锁紧滑块60,锁紧滑块60与限位帽相对设置,两个连接耳31位于锁紧滑块60与限位帽之间。偏心头部41带动转轴50逐渐远离主体管组件20时,通过锁紧滑块60及限位帽实现对两个连接耳31的挤压,从而实现抱箍30的抱紧功能。
进一步地,参见图3及图4,主体管组件20的一种可实现方式是,主体管组件20包括主管体22及衬套管23。主管体22的一端开口处的管壁上设有避让槽24。衬套管23的管壁上设有可活动的第二限位结构21,衬套管23套接于主体管内,第二限位结构21位于避让槽24内。相对于主管体22来说,衬套管23的制作成本及更换成本更低,通过衬套管23可避免伸缩杆10与主管体22之间直接接触,减少伸缩杆10与主管体22之间的摩擦,从而减少主管体22的损坏几率。同时,衬套管23相对主管体22更易加工,从而更方便将第二限位结构21设置在衬套管23上。抱箍30可套设在主管体22的外周,通过抱紧主管体22,从而抱紧衬套管23,进而抱紧伸缩杆10。避让槽24可使得第二限位结构21有充分的移动空间之外,还起到限位、防呆的作用,以确保衬套管23相对主管体22的安装位置准确。
为进一步限制衬套管23相对主管体22的位置,衬套管23的一端设有限位挡块25,衬套管23套接于主体管内时,限位挡块25限位述主管体22的一端开口的端面上。限位挡块25可沿着衬套管23的径向方向延伸,衬套管23套入主管体22时,限位挡块25被限位在主管体22开口的外部,对衬套管23实现定位,防止衬套管23伸入过深或者伸入不到位,导致第二限位结构21与第一限位结构11位置不对应。同时,通过限位挡块25还起到防呆的作用,避免衬套管23反向安装,导致第二限位结构21与第一限位结构11位置不对应。
为进一步地确保各部件之间的安装位置准确,继续参见图4,主管体22的管壁上设有第一定位结构26。抱箍30对应第一定位结构26的位置处,设有配合第一定位结构26使用的第二定位结构34。第一定位结构26包括但不限于为槽结构或孔结构,第二定位结构34为配合槽结构或孔结构的凸起结构。将抱箍30套设在主管体22的外部时,通过第一定位结构26及第二定位结构34的配合,可使得抱箍30相对主管体22的安装位置准确,且可有效避免发生周向的相对移动,从而可确保操作扳手40的安装位置准确,保证操作扳手40转动时能够准确带动第二限位结构21移动,实现对伸缩杆10的防脱限位。
进一步地,衬套管23的对应第一定位结构26的位置处设有第三定位结构27。第三定位结构27可为与第一定位结构26配合使用的凸起结构,也可为与第一定位结构26形式相应的孔结构或槽结构。如第一定位结构26及第三定位结构27均为槽结构,第二定位结构34为凸起结构,衬套管23套接在主管体22内后,第一定位结构26与第三定位结构27位置对应,将抱箍30套设在主管体22的外部时,第二定位结构34分别伸入第一定位结构26及第三定位结构27内,从而对衬套管23进一步地定位和固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并不对伸缩杆10、衬套管23及主管体22的截面形状做具体限定,伸缩杆10、衬套管23及主管体22的截面形状均相匹配,包括但不限于为圆形或圆形环、圆角矩形、三角形或三角形环、圆形或圆形环及其他形状,伸缩杆10、衬套管23及主管体22的表面还可设置有向内凹陷的凹槽等结构。抱箍30的形状与主管体22的形状相匹配,以便更好的贴合主体管的外壁设置。进一步地,伸缩杆10、衬套管23及主管体22可为空心管,也可为部分空心、部分实心。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通过附图1至图4,对伸缩杆组件的实现方式进行的介绍,仅仅是示意性的,旨在简明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特点,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直观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特点,并不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不当限定。
相应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车体及伸缩杆组件。其中,伸缩杆组件可通过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伸缩杆组件实现,车体上设有转向机构,伸缩杆组件通过主体管组件20远离伸缩杆10的一端与转向机构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车辆包括但不限于为平衡车、滑板车、电动车、自行车、踏板车及其他代步车等。伸缩杆组件可作为操控杆使用,伸缩杆10远离主体管组件20的一端可用于连接腿控垫、把手、座椅等部件。通过旋转操作扳手40可切换锁定状态及解锁状态,当处于解锁状态时,第一限位结构11与第二限位结构21分开,可将伸缩杆10从主体管组件20上拆下或者调整其相对于主体管组件20长度。当调整完成之后,转动操作扳手40呈锁定状态,从而第一限位结构11与第二限位结构21连接,将伸缩杆10相对与主体管组件20的位置锁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伸缩杆组件可配合车辆上的转向机构使用,通过操作扳手可带动第二限位结构移动,使得第二限位结构与第一限位结构连接并锁紧,以提高伸缩杆与主体管组件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达到伸缩杆防脱和快速锁紧的目的,提高安全性,结构简单,操作方式简便。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描述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和变形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例旨在简明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特点,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直观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特点,并不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不当限定。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伸缩杆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杆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限位结构;
主体管组件,所述主体管组件的上设有可活动的第二限位结构;所述伸缩杆可套接于所述主体管组件内,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位置对应;
抱箍,所述抱箍套设于所述主体管组件的周向外周;
操作扳手,所述操作扳手通过转轴可转动连接于所述抱箍上,并可带动所述第二限位结构移动,使得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连接并锁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缩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限位结构沿所述伸缩杆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缩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为限位孔或者限位槽;
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为配合所述限位孔或所述限位槽使用的带有限位凸起的弹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缩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扳手包括偏心头部及与所述偏心头部连接的手柄部,所述偏心头部上设有偏心孔;
所述抱箍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耳,所述连接耳上设有连接孔;
所述偏心头部位于两个所述连接耳之间,所述转轴穿过所述连接孔及所述偏心孔,将所述操作扳手铰接于所述抱箍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伸缩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上设有至少一个锁紧滑块,所述连接孔为长圆孔;
所述连接耳朝向所述锁紧滑块的一面上具有第一锁紧斜面,和/或,所述锁紧滑块朝向所述连接耳的一面上具有第二锁紧斜面;
所述偏心头部带动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连接时,同时通过所述转轴带动所述锁紧滑块相对所述连接耳移动,并挤压两个所述连接耳相互靠近。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伸缩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管组件包括主管体及衬套管;
所述主管体的一端开口处的管壁上设有避让槽;
所述衬套管的管壁上设有可活动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所述衬套管套接于所述主体管内,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位于所述避让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伸缩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管的一端设有限位挡块,所述衬套管套接于所述主体管内时,所述限位挡块限位述所述主管体的一端开口的端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伸缩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体的管壁上设有第一定位结构;
所述抱箍对应所述第一定位结构的位置处,设有配合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使用的第二定位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伸缩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管的对应所述第一定位结构的位置处设有第三定位结构。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体,所述车体上设有转向机构;
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伸缩杆组件,所述伸缩杆组件通过主体管组件远离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转向机构连接。
CN202121151358.6U 2021-05-26 2021-05-26 一种伸缩杆组件及车辆 Active CN2170558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51358.6U CN217055847U (zh) 2021-05-26 2021-05-26 一种伸缩杆组件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51358.6U CN217055847U (zh) 2021-05-26 2021-05-26 一种伸缩杆组件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55847U true CN217055847U (zh) 2022-07-26

Family

ID=824648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151358.6U Active CN217055847U (zh) 2021-05-26 2021-05-26 一种伸缩杆组件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5584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28517A (zh) * 2023-01-10 2023-04-07 中铁四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基于全站仪的无砟轨道底座板检测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28517A (zh) * 2023-01-10 2023-04-07 中铁四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基于全站仪的无砟轨道底座板检测设备
CN115928517B (zh) * 2023-01-10 2023-10-31 中铁四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基于全站仪的无砟轨道底座板检测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138708C (en) Reinforcing apparatus for a lever handle of a door lock
CN110126944B (zh) 一种防滑落座管组件及车辆
CN217055847U (zh) 一种伸缩杆组件及车辆
JPH06294244A (ja) 引出し回転型扉用ロックハンドル装置
US8661740B2 (en) Foldable safety handrail assembly
EP3062964B1 (en) Pipe wrench
US6178795B1 (en) Lockable structure for a big-handle lock
CN212685095U (zh) 一种具有双重卡合功能的汽车轮毂盖
CN109236040B (zh) 一种锁具
CN214524235U (zh) 电动车把立管折叠器
CN217284152U (zh) 一种手持式切割锯
CN209303822U (zh) 切割工具
EP3586668B1 (en) Device for adjusting the angle of a parasol cover
US4703636A (en) Center locking device of the intermediary plate type for a disc wheel of motor vehicle
KR100397215B1 (ko) 파스너 로크 장치
JP2001030967A (ja) 自転車用ハンドルロック装置
CN212251070U (zh) 车辆换挡手柄结构和车辆
CN220865589U (zh) 一种制动驻车机构
CN2509300Y (zh) 防盗锁
CN207241932U (zh) 夹器快速锁固结构
CN220081079U (zh) 一种简易门锁把手
US20220162884A1 (en) Electric lock
CN217440434U (zh) 旋转结构及具有该旋转结构的工具
CN220032120U (zh) 一种能实现自行车龙头方向定位的龙头锁
CN212401459U (zh) 立管折叠机构及使用该立管折叠机构的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