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50200U - 塔式风冷设备 - Google Patents

塔式风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50200U
CN217050200U CN202220065037.2U CN202220065037U CN217050200U CN 217050200 U CN217050200 U CN 217050200U CN 202220065037 U CN202220065037 U CN 202220065037U CN 217050200 U CN217050200 U CN 2170502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in
chain wheel
feeding
conveying
spro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6503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高扬
支石淼
童旭扬
匡文清
李永伸
周峰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06503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502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502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502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塔式风冷设备,输送装置和上下料装置,以及设置在输送装置侧面的风扇,在输送装置上设有承座,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分别位于不同高度的横移单元,以及连接在不同高度横移单元之间的升降单元,在输送装置上设有与上下料装置对应的上下料位置,所述输送装置能够带动承座从上下料位置依次经过所述的至少两个不同高度的横移单元后再回到上下料位置,通过将高度不同的冷却位置与升降位置和上下料位置形成循环的输送线,能够充分利用纵向的空间输送和冷却承座上的产品,进而减少整个设备横向上的占地面积。

Description

塔式风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塔式风冷设备。
背景技术
低压电器在出厂前需要进行多次测试,例如电机16启动器在出厂前需要进行老化测试,但测试后需对产品风冷降温10-15分钟才能转序,而现有的风冷设备不仅跟不上产能,而且占地面积大,加上场地空间的限制,容易导致待冷却产品积压,影响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占地面积小、冷却效率高的塔式风冷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塔式风冷设备,输送装置和上下料装置,以及设置在输送装置侧面的风扇,在输送装置上设有承座,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分别位于不同高度的横移单元,以及连接在不同高度横移单元之间的升降单元,在输送装置上设有与上下料装置对应的上下料位置,所述输送装置能够带动承座从上下料位置依次经过所述的至少两个不同高度的横移单元后再回到上下料位置。
优选的,所述输送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两组输送机构,多个承座设置在两组输送机构之间,承座两端与所述两组输送机构分别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两组输送机构分别包括至少两个链轮,以及套在所述至少两个链轮上的链条,由链条上的不同部分分别构成所述横移单元和升降单元,所述承座两端分别与两组输送机构的链条转动连接。
优选的,两组输送机构的链轮一一对应设置,至少一组对应的链轮之间通过联动轴连接,所述联动轴与驱动电机连接。
优选的,所述链条包括多个链节,相邻链节之间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所述销轴设有伸出到链节外侧的连接部,所述承座与连接部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承座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挡板,以及连接在两个挡板底侧之间的底板,在底板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座,连接座的底侧与底板连接,在连接座的顶侧设有高出所述挡板的连接台,在连接台上设有连接孔,所述链条上的连接部穿过连接孔与连接台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至少两个链轮分别为与链条内侧配合的外链轮,还包括与链条外侧配合的内链轮,所述内链轮设置在上下料装置的一侧,内链轮能够将链条向两个外链轮之间撑开,使链条凹陷并形成用于避让上下料装置的上下料空间,在上下料空间的上方设有横移单元。
优选的,所述输送机构呈G型结构,所述外链轮包括分别与链条内侧配合的第一外链轮、第二外链轮、第三外链轮、第四外链轮、第五外链轮、第六外链轮和第七外链轮,所述内链轮包括分别与链条外侧配合的第一内链轮、第二内链轮和第三内链轮,所述第一外链轮和第二外链轮高度相同,所述第七外链轮设置在第一外链轮和第二外链轮的上方,所述第一内链轮、第二内链轮和第三内链轮将第一外链轮和第七外链轮之间的链条向侧面撑开,使链条凹陷并在第一外链轮和第二外链轮与上方的第一外链轮之间形成用于避让上下料装置的上下料空间。
优选的,还包括箱体以及相对设置在箱体两侧的入料输送线和出料输送线,所述输送装置设置在箱体内侧,风扇安装在箱体上。
优选的,上下料装置包括悬臂以及与悬臂连接的移动机构,所述入料输送线、上下料位置和出料输送线设置在同一直线上,所述悬臂平行设置在上下料位置的上方,在悬臂的两端分别设有上料夹爪和下料夹爪,所述上料夹爪移动至入料输送线上方时,下料夹爪移动至上下料位置上方,所述上料夹爪移动至上下料位置上方时,下料夹爪移动至出料输送线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塔式风冷设备,通过将高度不同的冷却位置与升降位置和上下料位置形成循环的输送线,能够充分利用纵向的空间输送和冷却承座上的产品,进而减少整个设备横向上的占地面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塔式风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塔式风冷设备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承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上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至5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塔式风冷设备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塔式风冷设备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塔式风冷设备包括输送装置2和上下料装置4,以及设置在输送装置2侧面的风扇14,在输送装置2上设有承座6,所述输送装置2包括至少两个分别位于不同高度的横移单元,以及连接在不同高度横移单元之间的升降单元,在输送装置2上设有与上下料装置4对应的上下料位置40,所述输送装置2能够带动承座6从上下料位置40依次经过所述的至少两个不同高度的横移单元后再回到上下料位置40。
本实用新型的塔式风冷设备,通过将高度不同的横移单元与升降单元和上下料位置40形成循环的输送线,能够充分利用纵向的空间输送和冷却承座6上的产品,进而减少整个设备横向上的占地面积。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塔式风冷设备包括箱体10,以及相对设置在箱体10两侧的入料输送线11和出料输送线12,在入料输送线11的一侧设有控制箱13,所述输送装置2设置在箱体10内侧,风扇14安装在箱体10上的侧面、顶面和/或底面上,图中隐藏了顶面和底面上的风扇14,通过风扇14进行降温,且位于侧面的风扇14可以给升降位置的产品降温,所述箱体10对应在入料输送线11和出料输送线12的两侧分别设有多个防尘网15,在防尘网15上设有多个通风孔,所述上下料装置4能够将上下料位置40上冷却完成的断路器搬运到出料输送线12上,并将入料输送线11上未冷却的断路器搬运到上下料位置40的承座6上。
如图3所示,所述输送装置2包括相对设置的两组输送机构20,多个承座6设置在两组输送机构20之间,承座6两端与所述两组输送机构20分别转动连接,通过将承座6分别与两组输送机构20转动连接,当移动至高度不同的横移单元和升降单元时,承座6能够在重力作用下转动,能够使承座6的方向保持不变,保证冷却产品始终位于承座6的上方,不会让产品从承座6上掉落。
进一步,所述两组输送机构20分别包括至少两个链轮,以及套在所述至少两个链轮上的链条,由链条7上的不同部分分别构成所述横移单元和升降单元,所述承座6两端分别与两组输送机构20的链条转动连接。例如,链轮数量为两个时,链条7位于两个链轮上方和下方的水平部分分别构成两个不同高度的横移单元,链条7位于两个链轮外侧的弧形部分分别构成所述升降部分。
进一步,两组输送机构20的链轮一一对应设置,至少一组对应的链轮之间通过联动轴17连接,所述联动轴17与驱动电机16连接,驱动电机16通过联动轴17同时驱动两组输送机构20动作。联动轴17通过转动链轮带动链条移动,进而带动连接在链条上的承座6与链条一起移动,同时链条能够带动其它链轮转动,保证整个输送机构20的运动,能够提高同步性,而且只需要一个驱动电机16驱动,通过调整驱动电机16的转速,还可以调整冷却的时间,即承座6走完一圈重新回到上下料位置40的时间。
如图4所示,所述链条包括多个链节,相邻链节71之间通过销轴72转动连接,所述销轴72设有伸出到链节71外侧的连接部73,所述承座6与连接部73转动连接。承座6可以直接利用链条7上的销轴72进行连接,具有零件数量少、结构简单和成本低的特点,链条7上最多可安装60个承座6,本实施例一个承座6可放置6只产品,使设备最大容量达到360台。具体的,所述承座6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挡板,以及连接在两个挡板61底侧之间的底板62,在底板62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座63,连接座63的底侧与底板62连接,在连接座63的顶侧设有高出所述挡板61的连接台64,在连接台64上设有连接孔65,所述链条7上的连接部73穿过连接孔65与连接台64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接孔65内设有与连接部73配合的轴承。
本实施例的承座6通过两个挡板61和两个连接座63限位产品,具有结构简单的特点,而且连接座63通过顶侧的连接台64与链条7连接,能够保证承座6的重心位于连接部73的一侧,使承座6能够转动保证产品不掉落。可以理解的是,承座6也可以采用其它方式固定产品,例如通过弹簧夹紧固定产品,产品固定夹紧后,承座6也可以不转动连接在输送装置2上,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如图3所示,所述输送机构20大致呈G型结构,所述的至少两个链轮分别为与链条7内侧配合的外链轮,还包括与链条7外侧配合的内链轮,所述内链轮设置在上下料装置4的一侧,内链轮能够将链条7向两个外链轮之间撑开,使链条7凹陷并形成用于避让上下料装置4的上下料空间400,在上下料空间400的上方设有横移单元。通过将上下料装置4设置在输送机构20的内侧,可以避免上下料装置4占用额外的空间,而且在有限的空间内还增加了链条7的长度,能够同时装载更多产品进行冷却。
具体的,所述外链轮包括分别与链条7内侧配合的第一外链轮21、第二外链轮22、第三外链轮23、第四外链轮24、第五外链轮25、第六外链轮26和第七外链轮27,所述内链轮包括与链条7外侧配合的第一内链轮31、第二内链轮32和第三内链轮33,所述第一外链轮21和第二外链轮22高度相同,所述第七外链轮27设置在第一外链轮21和第二外链轮22的上方,所述第一内链轮31、第二内链轮32和第三内链轮33将第一外链轮21和第七外链轮27之间的链条7向侧面撑开,使链条7凹陷并在第一外链轮21和第二外链轮22与上方的第一外链轮21之间形成用于避让上下料装置4的上下料空间400,本实施例的所述第一内链轮31设置在第一外链轮21的下方,第二内链轮32设置在第一内链轮31的一侧,第三内链轮33设置在第二内链轮32的上方。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上下料装置4为机械手,既可以用于上料也可以用于下料。当然,上料和下料也可以通过两个装置分别完成,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具体的,本实施例的上下料装置4包括悬臂41以及与悬臂41连接的移动机构44,所述入料输送线11、上下料位置40和出料输送线12设置在同一直线上,所述悬臂41平行设置在上下料位置40的上方,在悬臂41的两端分别设有上料夹爪42和下料夹爪43,所述上料夹爪42移动至入料输送线11上方时,下料夹爪43移动至上下料位置40上方,所述上料夹爪42移动至上下料位置40上方时,下料夹爪43移动至出料输送线12上方,这样可以使上料和下料动作同步进行,上料和下料动作之间不需要等待,也能够减少整个循环的等待时间,本实施例的移动机构44包括分别沿横向和纵向设置的气缸,两个气缸能够带动悬臂41横向和纵向移动。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塔式风冷设备,其特征在于:输送装置(2)和上下料装置(4),以及设置在输送装置(2)侧面的风扇(14),在输送装置(2)上设有承座(6),所述输送装置(2)包括至少两个分别位于不同高度的横移单元,以及连接在不同高度横移单元之间的升降单元,在输送装置(2)上设有与上下料装置(4)对应的上下料位置(40),所述输送装置(2)能够带动承座(6)从上下料位置(40)依次经过所述的至少两个不同高度的横移单元后再回到上下料位置(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式风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2)包括相对设置的两组输送机构(20),多个承座(6)设置在两组输送机构(20)之间,承座(6)两端与所述两组输送机构(20)分别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塔式风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组输送机构(20)分别包括至少两个链轮,以及套在所述至少两个链轮上的链条(7),由链条(7)上的不同部分分别构成所述横移单元和升降单元,所述承座(6)两端分别与两组输送机构(20)的链条(7)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塔式风冷设备,其特征在于:两组输送机构(20)的链轮一一对应设置,至少一组对应的链轮之间通过联动轴(17)连接,所述联动轴(17)与驱动电机(16)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塔式风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条(7)包括多个链节(71),相邻链节(71)之间通过销轴(72)转动连接,所述销轴(72)设有伸出到链节(71)外侧的连接部(73),所述承座(6)与连接部(73)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塔式风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座(6)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挡板(61),以及连接在两个挡板(61)底侧之间的底板(62),在底板(62)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座(63),连接座(63)的底侧与底板(62)连接,在连接座(63)的顶侧设有高出所述挡板(61)的连接台(64),在连接台(64)上设有连接孔(65),所述链条(7)上的连接部(73)穿过连接孔(65)与连接台(64)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塔式风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至少两个链轮分别为与链条(7)内侧配合的外链轮,还包括与链条(7)外侧配合的内链轮,所述内链轮设置在上下料装置(4)的一侧,内链轮能够将链条(7)向两个外链轮之间撑开,使链条(7)凹陷并形成用于避让上下料装置(4)的上下料空间(400),在上下料空间(400)的上方设有横移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塔式风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20)呈G型结构,所述外链轮包括分别与链条(7)内侧配合的第一外链轮(21)、第二外链轮(22)、第三外链轮(23)、第四外链轮(24)、第五外链轮(25)、第六外链轮(26)和第七外链轮(27),所述内链轮包括分别与链条(7)外侧配合的第一内链轮(31)、第二内链轮(32)和第三内链轮(33),所述第一外链轮(21)和第二外链轮(22)高度相同,所述第七外链轮(27)设置在第一外链轮(21)和第二外链轮(22)的上方,所述第一内链轮(31)、第二内链轮(32)和第三内链轮(33)将第一外链轮(21)和第七外链轮(27)之间的链条(7)向侧面撑开,使链条(7)凹陷并在第一外链轮(21)和第二外链轮(22)与上方的第一外链轮(21)之间形成用于避让上下料装置(4)的上下料空间(40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式风冷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箱体(10)以及相对设置在箱体(10)两侧的入料输送线(11)和出料输送线(12),所述输送装置(2)设置在箱体(10)内侧,风扇(14)安装在箱体(10)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塔式风冷设备,其特征在于:上下料装置(4)包括悬臂(41)以及与悬臂(41)连接的移动机构(44),所述入料输送线(11)、上下料位置(40)和出料输送线(12)设置在同一直线上,所述悬臂(41)平行设置在上下料位置(40)的上方,在悬臂(41)的两端分别设有上料夹爪(42)和下料夹爪(43),所述上料夹爪(42)移动至入料输送线(11)上方时,下料夹爪(43)移动至上下料位置(40)上方,所述上料夹爪(42)移动至上下料位置(40)上方时,下料夹爪(43)移动至出料输送线(12)上方。
CN202220065037.2U 2022-01-11 2022-01-11 塔式风冷设备 Active CN2170502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65037.2U CN217050200U (zh) 2022-01-11 2022-01-11 塔式风冷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65037.2U CN217050200U (zh) 2022-01-11 2022-01-11 塔式风冷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50200U true CN217050200U (zh) 2022-07-26

Family

ID=824819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65037.2U Active CN217050200U (zh) 2022-01-11 2022-01-11 塔式风冷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502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506876U (zh) 双层循环输送系统
CN112158122B (zh) 一种便携式无人机自动巡检平台
CN107677087A (zh) 一种立式自动烤炉
CN212075281U (zh) 一种散热型钛板输送架
CN113479567B (zh) 一种用于果蔬分选的滚轮式输送装置
CN211225121U (zh) 一种连续式接驳台
CN207404550U (zh) 自动翻面机构
CN207479012U (zh) 一种双层板材分拣设备
CN116605598B (zh) 一种针对铝棒加工的输送设备及输送方法
CN109572187A (zh) 一种自动上下料和加热的丝印烤箱装置
CN217050200U (zh) 塔式风冷设备
CN113237309B (zh) 一种锂电池的烘烤冷却工艺线
WO2022160880A1 (zh) Pcb自动配板机
CN206232086U (zh) 翻转装置及应用该翻转装置的自动移印机
CN112499201A (zh) 一种立体式模型循环运输装置
CN109545728B (zh) 一种自动化晶圆转移方法
CN109349164B (zh) 鸡蛋分拣装置
CN107348452B (zh) 一种关于花生的快餐食品生产线
CN113937627B (zh) 一种防漏电配电柜
CN117663721B (zh) 一种多层翻转降温及自动码放的晾板机
CN211392608U (zh) 一种循环连续式升降机构
CN209905921U (zh) 太阳能电池组件层压机堆栈式传输料台
CN110918562B (zh) 一种集成电路覆铜板除尘装置
CN211140518U (zh) 一种固液分离的传送装置
CN110846487B (zh) 一种热处理炉料框平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