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44126U - 一种卡箍弯脚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卡箍弯脚模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044126U CN217044126U CN202220911914.3U CN202220911914U CN217044126U CN 217044126 U CN217044126 U CN 217044126U CN 202220911914 U CN202220911914 U CN 202220911914U CN 217044126 U CN217044126 U CN 21704412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ylinder
- clamp
- buckling
- supporting
- blo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ending Of Plates, Rods, And Pi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卡箍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卡箍弯脚模具,包括模具体,模具体上固定连接有柱体,模具体上设有两个第一弯折杆和两个第二弯折杆,模具体上设有位于柱体下方的抵紧块,两个第一弯折杆分别位于柱体的两侧,两个第一弯折杆的一个端部均朝向柱体,两个第一弯折杆均滑动连接在模具体上,两个第二弯折杆也分别位于柱体的两侧,两个第二弯折杆的一个端部均朝向柱体,两个第二弯折杆均滑动连接在模具体上。本方案实现了对卡箍上的箍脚自动进行弯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卡箍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卡箍弯脚模具。
背景技术
卡箍是比较常见的汽车零部件,卡箍具有一定的弹性,在卡箍的自身弹力作用下能够收缩,从而能够对管道的端部箍紧,使得汽车上的管道和箱体的接口能够稳定的连接。
卡箍生产出来之后,在卡箍上具有两个箍脚,两个箍脚横向设置并位于同一平面上,在卡箍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卡箍上的两个箍脚进行弯折,现目前的箍脚的弯折方式为人工进行弯折,箍脚的弯折效率较低,箍脚的弯折效率有待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卡箍弯脚模具,以实现对卡箍上的箍脚自动进行弯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卡箍弯脚模具,包括模具体,模具体上固定连接有柱体,模具体上设有两个第一弯折杆和两个第二弯折杆,模具体上设有位于柱体下方的抵紧块,两个第一弯折杆分别位于柱体的两侧,两个第一弯折杆的一个端部均朝向柱体,两个第一弯折杆均滑动连接在模具体上,两个第二弯折杆也分别位于柱体的两侧,两个第二弯折杆的一个端部均朝向柱体,两个第二弯折杆均滑动连接在模具体上。
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第一弯折杆和第二弯折杆上均可连接上动力源,例如气缸或者凸轮等结构,这样通过动力源能够驱动第一弯折杆和第二弯折杆在模具体上往复滑动。将卡箍套在柱体上,通过抵紧块抵紧卡箍的底部,从而对卡箍进行限位,使得卡箍位于柱体上比较稳定而不会转动。然后通过动力源驱动第一弯折杆向靠近柱体方向滑动,第一弯折杆对卡箍上的箍脚进行初步弯折,使得卡箍上的箍脚先向抵紧块方向弯折一定角度,然后第一弯折杆退回,动力源驱动第二弯折杆向靠近柱体方向滑动,第二弯折杆对卡箍上的箍脚进行再次弯折,使得卡箍上的箍脚继续向抵紧块方向弯折一定角度,此时箍脚与抵紧块相贴,这样卡箍的箍脚弯折完毕,最后将卡箍从模具上取下即可。
本方案实现了卡箍箍脚的自动弯折,无需人工进行弯折,操作简单方便,提高了卡箍箍脚弯折的效率。另外,抵紧块不仅能够对卡箍进行递交,对卡箍进行限位,避免卡箍弯折时转动,同时箍脚弯折之后相贴于抵紧块上,避免了箍脚在第二弯折杆的推动作用下弯折过度。另外,本方案第一弯折杆对卡箍的箍脚进行初步弯折,第二弯折杆对卡箍的箍脚进行进一步的弯折,卡箍的箍脚弯折分为两步进行,初步弯折有利于后续进一步弯折,最后一步的弯折是卡箍箍脚弯折到位的关键,两个步骤密不可分,最终保证了卡箍箍脚的正常弯折。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模具体上设有两个支撑块,两个支撑块分别位于柱体的两侧,第一弯折杆的一端和第二弯折杆的一端均朝向支撑块;模具体上设有位于柱体两侧的滑动槽,两个支撑块分别位于两个滑动槽中,支撑块滑动连接在滑动槽中,支撑块的端部能够回退到滑动槽中和从滑动槽中伸出。
支撑块上可连接动力源,例如气缸或者凸轮等结构,通过动力源能够驱动支撑块在滑动槽中往复滑动。本方案在将卡箍套在柱体上时,支撑块的端部处于从滑动槽伸出的状态,此时支撑块能够对横向的没有弯折的箍脚进行支撑,使得箍脚套在柱体上比较稳定而不会发生转动。当第一弯折杆和第二弯折杆对箍脚进行弯折时,支撑块退回到滑动槽中,支撑块不会从模具体表面上凸出而影响第一弯折杆和第二弯折杆对箍脚进行弯折。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支撑块的形状为“L”形。由此,支撑块的形状为“L”形,支撑块对箍脚的限位效果更好。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抵紧块竖向滑动连接在模具体上。抵紧块上可连接动力源,例如气缸或者凸轮等结构,通过动力源能够驱动抵紧块在模具体上竖向滑动。由此,在卡箍套在柱体之前,抵紧块处于远离柱体的状态,柱体和抵紧块之间具有间隙,这样便于将卡箍套在柱体上。当卡箍套在柱体上之后,抵紧块再向靠近柱体方向滑动,抵紧块抵紧卡箍,从而对卡箍进行限位,此时支撑块即便退回到滑动槽中,卡箍在柱体上也不会转动。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模具体上固定连接有位于第二弯折杆两侧的第一导向块,第二弯折杆滑动位于两个第一导向块之间。由此,第二弯折杆在两个第一导向块之间滑动,两个第一导向块对第二弯折杆的滑动起到了导向的作用。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模具体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抵紧块两侧的第二导向块,抵紧块滑动位于两个第二导向块之间。由此,抵紧块在两个第二导向块之间滑动,两个第二导向块对抵紧块的滑动起到了导向的作用。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模具体上固定连接有第三导向块,第一弯折杆滑动位于第三导向块和第一导向块之间。由此,第一弯折杆在第一导向块和第三导向块之间滑动,第一导向块和第三导向块能够为第一弯折杆的滑动起到导向的作用。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抵紧块朝向柱体的端部设有圆角。圆角的设置使得箍脚的弯折部位有一定的弧度。
优选的,支撑块靠近抵紧块的一端与抵紧块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卡箍的箍脚的厚度。当卡箍的箍脚被弯曲后与柱体的侧壁相贴,此时箍脚正对支撑块的端部,当支撑块再次滑出后可自动将弯曲后的卡箍从柱体上推下,自动完成出料。
优选的,柱体的顶部设有U形槽,所述U形槽沿柱体的轴向延伸。抵紧块放松卡箍后,卡箍在重力作用下落在柱体上,本方案中的柱体对卡箍支撑时,U形槽顶部的两个端部对卡箍进行支撑,此时卡箍的重心位于两个端部之间,本方案中的柱体可避免卡箍在柱体上转动,从而保证卡箍弯曲后的箍脚正对支撑块的端部,从而保证支撑块能够将弯折后的卡箍从柱体上推出,自动完成出料。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卡箍弯脚模具的正视图;
图2为图1中卡箍箍脚弯折后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模具体1、第三导向块2、第一弯折杆3、柱体4、U形槽41、第一导向块5、第二导向块6、抵紧块7、第二弯折杆8、支撑块9、卡箍10。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和图2所示:一种卡箍弯脚模具,包括模具体1,模具体1的中心部位上焊接固定连接有柱体4,柱体4的顶部设有开口朝上的U形槽41,U形槽41沿柱体4的轴向延伸。模具体1上设有两个第一弯折杆3和两个第二弯折杆8,第一弯折杆3位于第二弯折杆8的上方,两个第一弯折杆3倾斜设置,两个第二弯折杆8横向设置。模具体1上设有位于柱体4下方的抵紧块7,抵紧块7朝向柱体4的端部设有圆角。模具体1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抵紧块7两侧的第二导向块6,抵紧块7竖向滑动位于两个第二导向块6之间。抵紧块7的两个侧面分别和两个第二导向块6相贴。两个第一弯折杆3分别位于柱体4的两侧,两个第一弯折杆3的一个端部均朝向柱体4,两个第一弯折杆3均滑动连接在模具体1上,两个第二弯折杆8也分别位于柱体4的两侧,两个第二弯折杆8的一个端部均朝向柱体4,两个第二弯折杆8均滑动连接在模具体1上。本实施例中的模具体1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位于第二弯折杆8两侧的第一导向块5,第二弯折杆8横向的滑动位于两个第一导向块5之间。第二弯折杆8的两个侧面分别和两个第一导向块5相贴。模具体1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三导向块2,第一弯折杆3倾斜的滑动位于第三导向块2和第一导向块5之间。第一弯折杆3的两个侧面分别和第三导向块2和第一导向块5相贴。模具体1上设有两个支撑块9,支撑块9的形状为“L”形。两个支撑块9分别位于柱体4的两侧并关于柱体4的竖向中心线对称设置,支撑块9靠近抵紧块7一端与抵紧块7侧壁的横向距离小于卡箍10的两个箍脚的厚度,使得箍脚弯曲后仍正对支撑块9的端部。第一弯折杆3的一端和第二弯折杆8的一端均朝向支撑块9。模具体1上设有位于柱体4两侧的滑动槽,两个支撑块9分别位于两个滑动槽中,支撑块9沿垂直于模具体1的方向滑动连接在滑动槽中,支撑块9的端部能够回退到滑动槽中和从滑动槽中伸出。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第一弯折杆3、第二弯折杆8、抵紧块7和支撑块9上均连接有动力源,动力源可以为气缸或者凸轮等结构,通过动力源能够驱动第一弯折杆3、第二弯折杆8、抵紧块7和支撑块9分别沿其自身长度方向滑动。
首先,支撑块9从滑动槽中伸出,支撑块9从模具体1的表面上凸出,抵紧块7的顶部与柱体4之间具有间隙,将卡箍10套在柱体4上,卡箍10上的两个箍脚分别位于两个支撑块9上,两个支撑块9对箍脚进行支撑,卡箍10位于柱体4上比较稳定而不会转动。然后抵紧块7在动力源的作用下向上滑动将卡箍10的底部抵紧,同时支撑块9在动力源的作用下滑动,支撑块9退回到滑动槽中,支撑块9不再从模具体1的表面上凸出,支撑块9不再对卡箍10的箍脚进行支撑。
然后通过动力源驱动第一弯折杆3向靠近柱体4方向滑动,第一弯折杆3对卡箍10上的箍脚进行初步弯折,使得卡箍10上的箍脚先向抵紧块7方向弯折一定角度,然后第一弯折杆3在动力源的驱动下而斜向上退回,动力源驱动第二弯折杆8向靠近柱体4方向滑动,第二弯折杆8对卡箍10上的箍脚进行再次弯折,使得卡箍10上的箍脚继续向抵紧块7方向弯折一定角度,此时箍脚与抵紧块7相贴,卡箍10的箍脚弯折完毕,此时卡箍10的箍脚正对抵紧块7。然后动力源驱动第二弯折杆8横向远离柱体4,动力源带动抵紧块7向下移动,抵紧块7不再抵紧卡箍10,卡箍10落在柱体4上,此时仅通过柱体4对卡箍10进行支撑。支撑块9在动力源的作用下再次滑出,将卡箍10从柱体4上推下,并方便对下一待加工卡箍10进行限位。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技术方案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卡箍弯脚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体,所述模具体上固定连接有柱体,模具体上设有两个第一弯折杆和两个第二弯折杆,模具体上设有位于柱体下方的抵紧块,两个第一弯折杆分别位于柱体的两侧,两个第一弯折杆的一个端部均朝向柱体,两个第一弯折杆均滑动连接在模具体上,两个第二弯折杆也分别位于柱体的两侧,两个第二弯折杆的一个端部均朝向柱体,两个第二弯折杆均滑动连接在模具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卡箍弯脚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体上设有两个支撑块,两个支撑块分别位于柱体的两侧,所述第一弯折杆的一端和第二弯折杆的一端均朝向支撑块;所述模具体上设有位于柱体两侧的滑动槽,两个支撑块分别位于两个滑动槽中,所述支撑块滑动连接在滑动槽中,支撑块的端部能够回退到滑动槽中和从滑动槽中伸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卡箍弯脚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的形状为“L”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卡箍弯脚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抵紧块竖向滑动连接在模具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卡箍弯脚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体上固定连接有位于第二弯折杆两侧的第一导向块,所述第二弯折杆滑动位于两个第一导向块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卡箍弯脚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体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抵紧块两侧的第二导向块,所述抵紧块滑动位于两个第二导向块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卡箍弯脚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体上固定连接有第三导向块,所述第一弯折杆滑动位于第三导向块和第一导向块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卡箍弯脚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抵紧块朝向柱体的端部设有圆角。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卡箍弯脚模具,其特征在于:支撑块靠近抵紧块的一端与抵紧块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卡箍的箍脚的厚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卡箍弯脚模具,其特征在于:柱体的顶部设有U形槽,所述U形槽沿柱体的轴向延伸。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911914.3U CN217044126U (zh) | 2022-04-19 | 2022-04-19 | 一种卡箍弯脚模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911914.3U CN217044126U (zh) | 2022-04-19 | 2022-04-19 | 一种卡箍弯脚模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044126U true CN217044126U (zh) | 2022-07-26 |
Family
ID=824733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911914.3U Active CN217044126U (zh) | 2022-04-19 | 2022-04-19 | 一种卡箍弯脚模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044126U (zh) |
-
2022
- 2022-04-19 CN CN202220911914.3U patent/CN21704412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724656U (zh) | 弯管机 | |
CN102380778A (zh) | 一种工件的夹紧机构 | |
CN110142350A (zh) | 一种带有夹接组件的折弯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 |
CN217044126U (zh) | 一种卡箍弯脚模具 | |
CN103594903B (zh) | 一种导线压接作业平台 | |
CN204171739U (zh) | 管材及板材的固定夹具 | |
CN114499074B (zh) | 一种电动机定子与机壳装配装置 | |
CN208810965U (zh) | 一种超前小导管尖头冲孔一体机 | |
CN109226638B (zh) | 一种无刮伤的铁壳铆接机构 | |
CN214544019U (zh) | 一种发卡电机线整形夹具 | |
CN215919539U (zh) | 用于油箱的新型直缝焊机 | |
CN217077756U (zh) | 一种镀锌管加工用镀锌池 | |
CN202037592U (zh) | 具多规压线结构的打钉机 | |
CN208853467U (zh) | 一种铜杆加工牵引装置 | |
CN210640795U (zh) | 一种风电电机用的梭形线圈整形装置 | |
CN217165964U (zh) | 一种半自动化压管成型装置 | |
CN208773079U (zh) | 一种金属管材的切割装置 | |
CN205733635U (zh) | 用于筒体组装焊接的装置 | |
CN207547481U (zh) | 一种金属管件双向自动剪切折弯机 | |
CN221921428U (zh) | 一种防爆潜水泵行走装置 | |
CN201015829Y (zh) | 电动推杆导管铣加工装夹结构 | |
CN201750307U (zh) | 异形槽定子的线圈及契片自动嵌线机 | |
CN218744129U (zh) | 一种管道弯道加工摆动式折弯设备 | |
CN215998467U (zh) | 一种风电工程钢筋加工用折弯组件的夹紧机构 | |
CN215918882U (zh) | 一种伺服拉弯机弯管夹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