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34005U -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风向标零位校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风向标零位校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34005U
CN217034005U CN202123059165.0U CN202123059165U CN217034005U CN 217034005 U CN217034005 U CN 217034005U CN 202123059165 U CN202123059165 U CN 202123059165U CN 217034005 U CN217034005 U CN 2170340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
fixing
wind vane
half ring
generating 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5916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锐
赵爽
常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odian United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odian United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odian United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odian United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05916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340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340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340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风向标零位校准装置,涉及风力发电对风工装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风力发电机组风向标零位校准极不准确的问题而设计。该风力发电机组风向标零位校准装置包括发射端工装、激光发射器和接收端工装,发射端工装用于与风向标固定连接,发射端工装设置有与风向标的标识N线相对的刻度线,激光发射器安装于发射端工装,且激光发射器的俯仰角度可调;接收端工装用于安装于风力发电机组的机舱前侧,接收端工装包括靶杆,沿机舱的径向,靶杆的位置可调,靶杆用于接收激光发射器发射的激光。本实用新型使得风力发电机组风向标的零位校准工作变得准确。

Description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风向标零位校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发电机组对风工装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风力发电机组风向标零位校准装置。
背景技术
风向标安装在风力发电机组的机舱顶部,主要用于测定风力发电机组所在环境的风向信息。当风力发电机组的主控系统接收到上述信息后,将及时启动偏航系统,以对风力发电机组进行偏航对风,使得风力发电机组的叶轮能够最大程度地捕捉风能,从而有效提高风力发电机组的发电量。
目前,风向标的安装工作大都是在风场进行,风向标的安装是有方向要求的。由于风向标安装后要对零位进行校准,故风向标在安装时,要求风向标上的标识N线与机舱轴线平行。受现场条件的限制,现有风向标零位校准过程大多通过目测完成,这一过程受主观因素影响极大,安装精度也极不准确,严重影响机组的对风效果,从而损失发电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组风向标零位校准装置,以解决现有风力发电机组风向标零位校准极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力发电机组风向标零位校准装置,包括发射端工装、激光发射器和接收端工装,其中,所述发射端工装用于与风向标固定连接,所述发射端工装设置有与所述风向标的标识N线相对的刻度线,所述激光发射器安装于所述发射端工装,且所述激光发射器的俯仰角度可调;所述接收端工装用于安装于风力发电机组的机舱前侧,所述接收端工装包括靶杆,沿所述机舱的径向,所述靶杆的位置可调,所述靶杆用于接收所述激光发射器发射的激光。
进一步地,所述发射端工装包括抱箍和设置于所述抱箍的转动座,所述发射端工装通过所述抱箍固定于所述风向标,所述转动座包括用于与所述抱箍固定连接的固定部、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固定部的转动部以及用于固定所述转动部与所述固定部相对位置的锁定部,所述激光发射器安装于所述转动部,所述转动部用于调节所述激光发射器的俯仰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抱箍包括固定半环、活动半环和锁紧组件,所述活动半环的第一端与所述固定半环的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活动半环的第二端与所述固定半环的第二端可分离地设置,所述锁紧组件用于将所述活动半环的第二端固定于所述固定半环的第二端。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包括呈U形依次连接的第一支撑臂、基座和第二支撑臂,所述固定部通过所述基座与所述固定半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部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臂与所述第二支撑臂之间;所述转动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激光发射器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孔中。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半环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基座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插接配合于所述定位槽。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部开设有与所述安装孔连通的固定螺孔,所述转动座还包括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旋接于所述固定螺孔,并能够与位于所述安装孔中的所述激光发射器的外表面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端工装还包括调节杆和多根固定杆,所述靶杆和多根所述固定杆均安装于所述调节杆,且沿所述调节杆的长度方向,所述靶杆和多根所述固定杆的位置可调;所述固定杆与所述靶杆呈角度,多根所述固定杆用于分别插接在所述机舱前侧的主轴端面的多个轴孔中。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杆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排布的刻度值。
进一步地,所述靶杆为伸缩杆;或者,所述靶杆包括沿其长度方向排布的多根子杆,所述多根子杆两两之间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靶杆和多根所述固定杆均通过光轴十字连接件连接于所述调节杆,各所述固定杆均与所述靶杆呈90°。
本实用新型风力发电机组风向标零位校准装置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置主要由发射端工装、激光发射器和接收端工装组成的风力发电机组风向标零位校准装置,当需要对风力发电机组的风向标进行零位校准时,可以将发射端工装固设于风向标,固定时,使设置于发射端工装的刻度线与风向标的标识N线对准;将激光发射器安装于发射端工装;将接收端工装安装于风力发电机组的机舱前侧,并调节靶杆沿机舱径向的位置,使靶杆偏离机舱轴线的距离与风向标的安装底座偏离机舱轴线的距离保持一致,从而使靶杆与激光发射器的连线平行于机舱轴线;之后,通过旋松风向标的安装底座的螺栓,解除对安装底座的固定,以对风向标的转向进行调节,同时,对激光发射器的俯仰角度进行调节,直至激光发射器发出的激光投射到接收端工装的靶杆,然后,对风向标的安装底座进行固定,即可实现风向标的零位校准工作。
该风力发电机组风向标零位校准装置有效地解决了风力发电机组风向标现场零位校准不准确的问题,提高了校准精度,而且,操作简单,能够实现风向标零位的快速校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力发电机组风向标零位校准装置在机舱上的安装主视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力发电机组风向标零位校准装置在机舱上的安装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力发电机组风向标零位校准装置的发射端工装及激光发射器安装于风向标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力发电机组风向标零位校准装置的发射端工装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力发电机组风向标零位校准装置的接收端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力发电机组风向标零位校准装置的接收端工装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发射端工装;200-激光发射器;300-接收端工装;400-风向标;500-机舱;600-轴孔;700-安装底座;
110-刻度线;120-抱箍;130-转动座;
121-固定半环;122-活动半环;123-锁紧组件;124-定位槽;125-锁杆;126-蝶形螺母;
131-固定部;132-转动部;133-锁定部;134-第一支撑臂;135-基座;136-第二支撑臂;137-安装孔;138-定位块;139-固定螺栓;
310-靶杆;320-调节杆;330-固定杆;340-光轴十字连接件;350-刻度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风力发电机组风向标零位校准装置在机舱500上的安装主视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风向标零位校准装置,包括发射端工装100、激光发射器200和接收端工装300,具体地,发射端工装100固设于风向标400,发射端工装100设置有与风向标400的标识N线相对的刻度线110,激光发射器200安装于发射端工装100,且激光发射器200的俯仰角度可调;接收端工装300安装于风力发电机组的机舱500前侧,其中,接收端工装300包括靶杆310,沿机舱500的径向,靶杆310的位置可调,靶杆310用于接收激光发射器200发射的激光。
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风力发电机组风向标零位校准装置在机舱500上的安装俯视图。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2,当需要对风力发电机组的风向标400进行零位校准时,可以将发射端工装100固设于风向标400,固定时,使设置于发射端工装100的刻度线110与风向标400的标识N线对准;将激光发射器200安装于发射端工装100;如图3所示,将接收端工装300安装于风力发电机组的机舱500前侧,并调节靶杆310沿机舱500径向的位置,使靶杆310偏离机舱500轴线的距离与风向标400的安装底座700偏离机舱500轴线的距离保持一致,从而使靶杆310与激光发射器200的连线平行于机舱500轴线;之后,通过旋松风向标400的安装底座700的螺栓,解除对安装底座700的固定,以对风向标400的转向进行调节,同时,对激光发射器200的俯仰角度进行调节,直至激光发射器200发出的激光投射到接收端工装300的靶杆310,然后,对风向标400的安装底座700进行固定,即可实现风向标400的零位校准工作。其中,靶杆310偏离机舱500轴线的距离与风向标400的安装底座700偏离机舱500轴线的距离均为B。
该风力发电机组风向标零位校准装置有效地解决了风力发电机组风向标现场零位校准不准确的问题,提高了校准精度,而且,操作简单,能够实现风向标400零位的快速校准。
本实施例中,当设置于发射端工装100的刻度线110与风向标400的标识N线相对时,风向标400指示的风向线与激光发射器200俯仰时扫过的平面共面,从而使得当发射端工装100通过刻度线110与风向标400的标识N线相对时,激光发射器200发射激光的方向可以直接反映风向标400的风向线,以利用激光发射器200发出的光线实现对风向标400的零位校准。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靶杆310偏离机舱500轴线的距离”为靶杆310的中心线偏离机舱500轴线的距离,上述“风向标400的安装底座700偏离机舱500轴线的距离”为风向标400的安装底座700的中心线偏离机舱500轴线的距离,其中,“机舱500轴线”为机舱500的中心线。
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风力发电机组风向标零位校准装置的发射端工装100及激光发射器200安装于风向标400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风力发电机组风向标零位校准装置的发射端工装100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如图4和图5所示,发射端工装100可以包括抱箍120和设置于抱箍120的转动座130,具体地,发射端工装100通过抱箍120固定于风向标400,转动座130包括用于与抱箍120固定连接的固定部131、可转动地设置于固定部131的转动部132以及用于固定转动部132与固定部131相对位置的锁定部133,其中,激光发射器200安装于转动部132,转动部132用于调节激光发射器200的俯仰角度。
在利用该风力发电机组风向标零位校准装置对风向标400的零位进行校准时,可以将抱箍120固定于风向标400,将转动座130的固定部131固定于抱箍120,将激光发射器200固定于转动部132,从而实现激光发射器200在风向标400上的安装;校准过程中,可以先解除锁定部133对转动部132的锁定,使转动部132相对于固定部131转动,在此过程中,激光发射器200同步转动,从而实现激光发射器200俯仰角度的调节;当激光发射器200调整至能够投射于靶杆310的角度后,可以利用锁定部133将转动部132固定于固定部131,即可实现激光发射器200在当前位置的固定。
这种发射端工装100的设置形式,不仅能够实现在风向标400上的可靠固定,而且,还便于对激光发射器200的俯仰角度进行调节,从而提高风向标400零位校准效率。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锁定部133可以包括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其中,第一支撑臂134和第二支撑臂136相对的位置分别开设有第一锁紧孔和第二锁紧孔,转动部132开设有与第一锁紧孔相对的第一固定孔以及与第二锁紧孔相对的第二固定孔,第一锁紧孔和第二锁紧孔均为光孔,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均为螺纹孔,第一螺栓能够穿过第一锁紧孔旋接固定于第一固定孔,第二螺栓能够穿过第二锁紧孔旋接固定于第二固定孔。
当需要对激光发射器200的俯仰角度进行调节时,可以先旋松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解除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对转动部132的锁定作用;然后,以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的孔轴线为旋转轴线,转动转动部132,以实现对激光发射器200的俯仰角度的调节;当完成对激光发射器200俯仰角度的调节后,旋紧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利用第一螺栓压紧第一支撑臂134,利用第二螺栓压紧第二支撑臂136,即可实现对转动部132在当前位置的固定,达到对激光发射器200俯仰角度调节的目的。
请继续参照图4和图5,本实施例中,抱箍120包括固定半环121、活动半环122和锁紧组件123,具体地,活动半环122的第一端与固定半环121的第一端转动连接,活动半环122的第二端与固定半环121的第二端可分离地设置,锁紧组件123用于将活动半环122的第二端固定于固定半环121的第二端。
当需要将抱箍120固定于风向标400时,可以先解除锁紧组件123对活动半环122的锁定,使活动半环122的第一端相对于固定半环121的第一端转动,以使活动半环122的第二端与固定半环121的第二端处于分离状态;然后,使风向标400处于固定半环121和活动半环122之间的容置空间中,并利用锁紧组件123将活动半环122的第二端锁定于固定半环121的第二端,以使抱箍120抱紧在风向标400上。当需要将抱箍120从风向标400上取下时,只需解除锁紧组件123对活动半环122的锁定,使活动半环122的第二端与固定半环121的第二端处于分离状态,便可将抱箍120取下。
这种抱箍120的设置形式,使得其可以从风向标400的侧向安装于风向标400以及从风向标400上拆下,安装过程中无需拆卸风向标400,使用便捷。
请继续参照图5,本实施例中,锁紧组件123可以包括锁杆125和蝶形螺母126,具体地,锁杆125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固定半环121的第二端,锁杆125的转动轴线平行于抱箍120的中心线,锁杆125设置有外螺纹段,蝶形螺母126螺纹连接于外螺纹段;活动半环122的第二端开设有锁紧槽。
当需要将活动半环122的第二端锁定于固定半环121的第二端时,可以先使蝶形螺母126连同锁杆125一起向远离抱箍120的方向转动,对活动半环122进行避让;然后,使活动半环122相对于固定半环121转动,使活动半环122的第二端与固定半环121的第二端相对;之后,使蝶形螺母126连同锁杆125一起向靠近抱箍120的方向转动,使锁杆125卡入活动半环122的锁紧槽中;最后,拧紧蝶形螺母126,使蝶形螺母126抵接于活动半环122,即实现对活动半环122的锁定。
本实施例中,活动半环122的第一端与固定半环121的第一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锁杆125为活节螺栓。
请继续参照图5,本实施例中,固定半环121和活动半环122均设置有刻度线110,固定半环121的内表面和活动半环122的内表面均与风向标400待固定发射端工装100的部位的外表面配合。
请继续参照图5,本实施例中,固定部131可以包括呈U形依次连接的第一支撑臂134、基座135和第二支撑臂136,其中,固定部131通过基座135与固定半环121固定连接,转动部132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一支撑臂134与第二支撑臂136之间;转动部132开设有安装孔137,激光发射器200固定设置于安装孔137中。
这种固定部131的设置形式,不仅能够利用基座135实现与抱箍120的可靠连接,而且,还能够利用第一支撑臂134和第二支撑臂136实现对转动部132的可靠支撑,从而保证对激光发射器200俯仰角度调节的精度。
请继续参照图5,本实施例中,转动部132开设有与安装孔137连通的固定螺孔,转动座130还包括固定螺栓139,具体地,固定螺栓139旋接于固定螺孔,并能够与位于安装孔137中的激光发射器200的外表面抵接。
当需要将激光发射器200安装于转动部132时,可以先旋松固定螺栓139,以将激光发射器200插入安装孔137;之后,旋紧固定螺栓139,使固定螺栓139的自由端与激光发射器200的外表面相抵,从而实现激光发射器200在安装孔137中的固定。当需要将激光发射器200从转动部132取下时,则可以通过旋松固定螺栓139,解除对激光发射器200的锁定,便可以将激光发射器200取下。
这种对激光发射器200进行固定的方式,能够实现激光发射器200的快速装拆,从而提高本实施例风力发电机组风向标零位校准装置的组装效率。
请继续参照图5,本实施例中,固定半环121开设有定位槽124,基座135设置有定位块138,其中,定位块138插接配合于定位槽124。
如此设置,能够利用定位块138与定位槽124的插接配合实现转动座130在固定半环121上的定位,不仅提高装配效率,而且,还能够保证装配精度。
具体地,在该风力发电机组风向标零位校准装置的使用状态下,定位槽124位于固定半环121的上表面,用于对转动座130的水平移动自由度进行限制。
请继续参照图5,本实施例中,定位槽124的底壁开设有连接光孔,相应地,基座135与之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连接螺孔,连接螺栓自下而上穿过连接光孔,并旋接于连接螺孔,从而实现转动座130在固定半环121上的固定。
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风力发电机组风向标零位校准装置的接收端工装300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风力发电机组风向标零位校准装置的接收端工装300的安装示意图。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接收端工装300还可以包括调节杆320和两根固定杆330,具体地,靶杆310和两根固定杆330均安装于调节杆320,且沿调节杆320的长度方向,靶杆310和两根固定杆330的位置可调,其中,固定杆330与靶杆310呈角度,两根固定杆330用于分别插接在机舱500前侧的主轴端面的两个轴孔600中。
本实施例中,固定杆330与靶杆310呈90°设置。该接收端工装300在安装时,只需将两个固定杆330分别插接在主轴端面的两个轴孔600中,便可实现接收端工装300在机舱500前侧的固定,此时,可以使靶杆310朝上,以接收由激光发射器200投射的激光。当完成对风向标400的零位校准工作后,将固定杆330从相应的轴孔600中拔出,即可实现接收端工装300的拆除。
这种接收端工装300的设置形式,利用固定杆330与主轴端面的轴孔600的插接配合,便可实现接收端工装300在机舱500前侧的固定,无需在机舱500及其他机组部件额外设置安装结构,不仅不会使机舱500及其他机组部件的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影响风力发电机组的正常运行,而且,几乎为零成本安装。另外,这种对接收端工装300进行固定的形式,还能够实现接收端工装300的快速装拆,从而提高风向标400零位校准效率。
请继续参照图6,本实施例中,靶杆310和两根固定杆330均通过光轴十字连接件340连接于调节杆320。
如此设置,不仅便于靶杆310和两根固定杆330的位置调节,使得靶杆310偏离机舱500轴线的距离与风向标400的安装底座700偏离机舱500轴线的距离保持一致,使两根固定杆330的位置与待插接轴孔600的位置相对应,以实现两根固定杆330在两个轴孔600中的分别插接,而且,还能够将靶杆310和两根固定杆330从调节杆320上拆下,以便于接收端工装300的携带。
在其他实施例中,固定杆330还可以为其他数量形式,如:三根,其同样能够实现接收端工装300在机舱500上的固定,此时,三根固定杆330分别与三个轴孔600一一对应地插接配合。
请继续参照图6,本实施例中,调节杆320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排布的刻度值350。如此设置,便于光轴十字连接件340在调节杆320的表面准确定位,从而达到快速调节靶杆310与固定杆330位置的目的。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靶杆310可以为伸缩杆。在使用时,可以将靶杆310的长度变长,以使激光发射器200发射的激光能够投射至靶杆310;在非使用状态,可以将靶杆310的长度变短,以方便接收端工装300的携带。
需要说明的是,当靶杆310为伸缩杆时,靶杆310的结构可以为类似收音机天线的结构。此设置使得当靶杆310伸出至所需长度时,可以稳定地保持在当前长度。
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将靶杆310设置为由多根沿其长度方向排布的子杆两两之间可拆卸连接形成,具体地,将多个子杆两两之间设置为螺纹连接。在使用时,可以将靶杆310的相邻两个子杆螺纹连接在一起,使靶杆310变长,以接收由激光发射器200发射的激光;在非使用状态,可以解除子杆两两之间的螺纹连接,使多个子杆处于相互分离的状态,以提高便携性。
需要说明的是,当靶杆310为由多个子杆螺纹连接形成的形式时,可以是子杆的一端设置内螺纹,子杆的另一端设置外螺纹,利用外螺纹与内螺纹的配合实现相邻两个子杆的连接。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实施例中,诸如“上”、“下”、“侧”等方位的描述,均基于附图所示。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风力发电机组风向标零位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射端工装(100)、激光发射器(200)和接收端工装(300),其中,所述发射端工装(100)用于与风向标(400)固定连接,所述发射端工装(100)设置有与所述风向标(400)的标识N线相对的刻度线(110),所述激光发射器(200)安装于所述发射端工装(100),且所述激光发射器(200)的俯仰角度可调;所述接收端工装(300)用于安装于风力发电机组的机舱(500)前侧,所述接收端工装(300)包括靶杆(310),沿所述机舱(500)的径向,所述靶杆(310)的位置可调,所述靶杆(310)用于接收所述激光发射器(200)发射的激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风向标零位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端工装(100)包括抱箍(120)和设置于所述抱箍(120)的转动座(130),所述发射端工装(100)通过所述抱箍(120)固定于所述风向标(400),所述转动座(130)包括用于与所述抱箍(120)固定连接的固定部(131)、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固定部(131)的转动部(132)以及用于固定所述转动部(132)与所述固定部(131)相对位置的锁定部(133),所述激光发射器(200)安装于所述转动部(132),所述转动部(132)用于调节所述激光发射器(200)的俯仰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风向标零位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箍(120)包括固定半环(121)、活动半环(122)和锁紧组件(123),所述活动半环(122)的第一端与所述固定半环(121)的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活动半环(122)的第二端与所述固定半环(121)的第二端可分离地设置,所述锁紧组件(123)用于将所述活动半环(122)的第二端固定于所述固定半环(121)的第二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风向标零位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131)包括呈U形依次连接的第一支撑臂(134)、基座(135)和第二支撑臂(136),所述固定部(131)通过所述基座(135)与所述固定半环(121)固定连接,所述转动部(132)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臂(134)与所述第二支撑臂(136)之间;所述转动部(132)开设有安装孔(137),所述激光发射器(200)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孔(137)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风向标零位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半环(121)开设有定位槽(124),所述基座(135)设置有定位块(138),所述定位块(138)插接配合于所述定位槽(124)。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风向标零位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132)开设有与所述安装孔(137)连通的固定螺孔,所述转动座(130)还包括固定螺栓(139),所述固定螺栓(139)旋接于所述固定螺孔,并能够与位于所述安装孔(137)中的所述激光发射器(200)的外表面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风向标零位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工装(300)还包括调节杆(320)和多根固定杆(330),所述靶杆(310)和多根所述固定杆(330)均安装于所述调节杆(320),且沿所述调节杆(320)的长度方向,所述靶杆(310)和多根所述固定杆(330)的位置可调;所述固定杆(330)与所述靶杆(310)呈角度,多根所述固定杆(330)用于分别插接在所述机舱(500)前侧的主轴端面的多个轴孔(600)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风向标零位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320)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排布的刻度值(350)。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风向标零位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靶杆(310)为伸缩杆;或者,所述靶杆(310)包括沿其长度方向排布的多根子杆,所述多根子杆两两之间可拆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风向标零位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靶杆(310)和多根所述固定杆(330)均通过光轴十字连接件(340)连接于所述调节杆(320),各所述固定杆(330)均与所述靶杆(310)呈90°。
CN202123059165.0U 2021-12-07 2021-12-07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风向标零位校准装置 Active CN2170340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59165.0U CN217034005U (zh) 2021-12-07 2021-12-07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风向标零位校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59165.0U CN217034005U (zh) 2021-12-07 2021-12-07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风向标零位校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34005U true CN217034005U (zh) 2022-07-22

Family

ID=824411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59165.0U Active CN217034005U (zh) 2021-12-07 2021-12-07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风向标零位校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3400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14645A (zh) * 2023-11-15 2024-02-06 中节能风力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风向标偏差角度检测与校正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14645A (zh) * 2023-11-15 2024-02-06 中节能风力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风向标偏差角度检测与校正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664937B2 (en) Two-axis pole mount assembly
CN217034005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风向标零位校准装置
DK2855930T3 (en) A method for the installation of sensors in the rotor blades and the installation device
CN104121145A (zh) 具有测量装置的风力发电设备
CN114167085A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风向标零位校准装置及校准方法
US7669339B1 (en) Fixture alignment method for antenna array foundations
CN107845461B (zh) 定位夹具
CN217034006U (zh) 风电机组机械式风向标0°校准仪
CN110849319A (zh) 莱卡基座对点器的校正装置及方法
CN112623274B (zh) 一种无人机飞行角度配平装置
CN215831507U (zh) 一种用于建筑测绘内部结构的三维激光扫描仪
CN220231786U (zh) 机械式风向标的校准装置
CN219453551U (zh) 一种杆上用的小型设备安装架
CN218258687U (zh) 一种螺旋桨安装角调整工装
CN219493628U (zh) 一种高速相机的快速安装调节装置
CN220187709U (zh) 一种带同轴棱镜的精密支架
CN217691609U (zh) 一种接收天线固定装置
CN213813665U (zh) 风向标调零装置及具有其的风向标系统
CN219064530U (zh) 一种风电机组的机舱对北装置
CN220794277U (zh) 一种可三自由度调节的激光传感器安装固定机构
CN216872237U (zh) 一种用于天线的铝型材结构
CN212158628U (zh) 航天器星敏感器精度调整及保证装置
CN209780396U (zh) 一种通信天线塔
CN219954880U (zh) 用于非接触式四轮定位的测量单元
CN212804838U (zh) 一种电动转台俯仰回转精度校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