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32243U - 一种螺旋式可变涨紧孔类夹持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螺旋式可变涨紧孔类夹持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32243U
CN217032243U CN202220132979.8U CN202220132979U CN217032243U CN 217032243 U CN217032243 U CN 217032243U CN 202220132979 U CN202220132979 U CN 202220132979U CN 217032243 U CN217032243 U CN 2170322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pull rod
elastic sleeve
hole
threa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3297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洪
周国正
姜国安
张峥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aiyijiao Enterprise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aiyijiao Enterprise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aiyijiao Enterprise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aiyijiao Enterprise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13297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322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322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322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持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螺旋式可变涨紧孔类夹持器,包括锥形拉杆、紧固螺母、控制手柄、开口弹力套和螺套;所述控制手柄设置有两组,两组控制手柄分别固定在开口弹力套的左右两侧;所述开口弹力套的圆周外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结构,并通过外螺纹结构螺纹安装在螺套的内部,螺套对应开口弹力套的位置上开设有与开口弹力套同轴设置的螺纹孔;所述锥形拉杆贯穿开口弹力套、螺套设置,锥形拉杆的底端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母。该夹持器主要用于测量小微回转体的小孔、盲孔类零件的圆度、圆柱度、直线度、同心度等,在使用时可配合自定心式三爪卡盘,可快速进行设备的调心调平,缩短检测时间,提升检查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螺旋式可变涨紧孔类夹持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持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螺旋式可变涨紧孔类夹持器。
背景技术
在机械制造企业的日常生产活动当中,有些小微零件由于受测体测量截面较小、可夹持面积较小、通过外部位置夹持时会干涉测量截面等因素影响,必须通过内孔固定的方式才能对产品的外观形位公差进行测量。
但是对于回转体的产品测量又容易因为无法快速寻找到中心基准而影响测量效率;也会因为不同内孔的孔径大小不一致、内孔的内径值较小等问题,可能需要匹配不同的柱塞来固定,导致测量效率缓慢。
而且由于产品夹持力不稳,容易导致测量结果与实际值严重偏差,从而影响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同时,现有的夹持工装大多为外圆式夹持结构,导致对小孔类零件无法装夹,因此,亟需一种螺旋式可变涨紧孔类夹持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旋式可变涨紧孔类夹持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螺旋式可变涨紧孔类夹持器,包括锥形拉杆、紧固螺母、控制手柄、开口弹力套和螺套;所述控制手柄设置有两组,两组控制手柄分别固定在开口弹力套的左右两侧;所述开口弹力套的圆周外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结构,并通过外螺纹结构螺纹安装在螺套的内部,螺套对应开口弹力套的位置上开设有与开口弹力套同轴设置的螺纹孔;所述锥形拉杆贯穿开口弹力套、螺套设置,锥形拉杆的底端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母,紧固螺母位于螺套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锥形拉杆包括连接头和拉杆主体,连接头固定设置在拉杆主体的顶端。
优选的,所述连接头为上宽下窄的圆台状结构,拉杆主体为柱状结构,连接头的下表面直径与拉杆主体的上表面直径大小一致。
优选的,所述开口弹力套包括上部开口套和下部弹力套,上部开口套的圆周外壁上开设有多个弹力开口,连接头设置在上部开口套内。
优选的,所述上部开口套和下部弹力套均为筒状结构,上部开口套同轴固定在下部弹力套的顶端。
优选的,所述上部开口套的外径小于下部弹力套的外径,上部开口套和下部弹力套的内部均开设有相互连通的拉杆固定腔。
优选的,所述下部弹力套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与控制手柄结构适配的手柄螺纹盲孔,控制手柄螺纹安装在手柄螺纹盲孔内。
优选的,所述下部弹力套的底端优选设置在螺纹孔的中下部。
优选的,所述螺纹孔为开口朝上的盲孔结构,螺纹孔的底壁上开设有与锥形拉杆底端结构适配的连接孔,紧固螺母固定在连接孔的底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螺旋式可变涨紧孔类夹持器,该夹持器主要用于测量小微回转体的小孔、盲孔类零件的圆度、圆柱度、直线度、同心度等,在使用时可配合自定心式三爪卡盘,可快速进行设备的调心调平,缩短检测时间,提升检查效率。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螺旋式可变涨紧孔类夹持器,该夹持器可以通过更换开口弹力套的规格来适应不同尺寸的零件,且该螺旋式可变涨紧孔类夹持器也可作为同类零件(或无顶针孔类、盲孔类的产品)进行外圆磨床加工时的装夹工具进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实例中的工件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实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锥形拉杆;11、连接头;12、拉杆主体;2、紧固螺母;3、控制手柄;4、开口弹力套;41、上部开口套;42、下部弹力套;43、拉杆固定腔;44、手柄螺纹盲孔;45、弹力开口;5、螺套;51、连接孔;6、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螺旋式可变涨紧孔类夹持器,包括锥形拉杆1、紧固螺母2、控制手柄3、开口弹力套4和螺套5;控制手柄3设置有两组,两组控制手柄3分别固定在开口弹力套4的左右两侧;开口弹力套4的圆周外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结构,并通过外螺纹结构螺纹安装在螺套5的内部,螺套5对应开口弹力套4的位置上开设有与开口弹力套4同轴设置的螺纹孔6;锥形拉杆1贯穿开口弹力套4、螺套5设置,锥形拉杆1的底端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母2,紧固螺母2位于螺套5的下方。
进一步的,锥形拉杆1包括连接头11和拉杆主体12,连接头11固定设置在拉杆主体12的顶端。
进一步的,连接头11为上宽下窄的圆台状结构,拉杆主体12为柱状结构,连接头11的下表面直径与拉杆主体12的上表面直径大小一致。
进一步的,开口弹力套4包括上部开口套41和下部弹力套42,上部开口套41的圆周外壁上开设有多个弹力开口45,连接头11设置在上部开口套41内。
进一步的,上部开口套41和下部弹力套42均为筒状结构,上部开口套41同轴固定在下部弹力套42的顶端。
进一步的,上部开口套41的外径小于下部弹力套42的外径,上部开口套41和下部弹力套42的内部均开设有相互连通的拉杆固定腔43。
进一步的,下部弹力套42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与控制手柄3结构适配的手柄螺纹盲孔44,控制手柄3螺纹安装在手柄螺纹盲孔44内。
进一步的,下部弹力套42的底端进一步设置在螺纹孔6的中下部。
进一步的,螺纹孔6为开口朝上的盲孔结构,螺纹孔6的底壁上开设有与锥形拉杆1底端结构适配的连接孔51,紧固螺母2固定在连接孔51的底端。
工作原理:在该夹持器使用前,先对夹持器进行安装,具体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控制手柄3装入开口弹力套4内拧紧固定,然后将锥形拉杆1伸入开口弹力套4内,接着将开口弹力套4旋入螺套5上的螺纹孔6内,使得开口弹力套4插入至螺纹孔6的中下部,将锥形拉杆1的底部螺纹旋入螺套5底部的连接孔51内,当锥形拉杆1的上部锥面与开口弹力套4接触后,将锥形拉杆1通过紧固螺母2将其锁紧固定,以此完成夹持器的组装。
在该夹持器实际使用时,将待测量的工件内孔放置于开口弹力套4上,借助控制手柄3逆时针转动弹力套4,由于弹力套4与螺套5螺纹连接,使得开口弹力套4的高度不断上升,锥形拉杆1顶部的连接头11将弹力套4的弹力开口45涨开,直至固定住工件;如需卸下工件,通过控制手柄3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开口弹力套4,随着弹力套4的高度下降,锥形拉杆1顶部的锥面逐渐与开口弹力套4脱离,开口弹力套4的外圆恢复至原尺寸,此时可轻松取下工件。
以下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实例:
例如:图4的锥形阀芯,其行为要求锥面圆度保证在0.0015以内,且需要与φ20的外圆保证调动在0.0015以内,此时需要圆柱度仪对其进行测量,但φ20的高度只有3mm,其内孔只有6mm。此时,如果借用卡盘类固定工装进行外圆装夹测量,在用卡盘装夹后装夹面的高度为3mm,则已无测量基准面,出现装夹干涉的问题,无法满足测量基本要求,同时存在撞机风险,而内卡盘类又因没有这么小的规格,无法使用φ6的内孔进形内卡固定,且因工件自重较轻,无法利用自重进行直接测量,此时利用本方案提出的螺旋式可变涨紧孔类夹持器可解决该测量问题(如图5)。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螺旋式可变涨紧孔类夹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锥形拉杆(1)、紧固螺母(2)、控制手柄(3)、开口弹力套(4)和螺套(5);所述控制手柄(3)设置有两组,两组控制手柄(3)分别固定在开口弹力套(4)的左右两侧;所述开口弹力套(4)的圆周外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结构,并通过外螺纹结构螺纹安装在螺套(5)的内部,螺套(5)对应开口弹力套(4)的位置上开设有与开口弹力套(4)同轴设置的螺纹孔(6);所述锥形拉杆(1)贯穿开口弹力套(4)、螺套(5)设置,锥形拉杆(1)的底端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母(2),紧固螺母(2)位于螺套(5)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式可变涨紧孔类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拉杆(1)包括连接头(11)和拉杆主体(12),连接头(11)固定设置在拉杆主体(12)的顶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螺旋式可变涨紧孔类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11)为上宽下窄的圆台状结构,拉杆主体(12)为柱状结构,连接头(11)的下表面直径与拉杆主体(12)的上表面直径大小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式可变涨紧孔类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弹力套(4)包括上部开口套(41)和下部弹力套(42),上部开口套(41)的圆周外壁上开设有多个弹力开口(45),连接头(11)设置在上部开口套(41)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螺旋式可变涨紧孔类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开口套(41)和下部弹力套(42)均为筒状结构,上部开口套(41)同轴固定在下部弹力套(42)的顶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螺旋式可变涨紧孔类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开口套(41)的外径小于下部弹力套(42)的外径,上部开口套(41)和下部弹力套(42)的内部均开设有相互连通的拉杆固定腔(43)。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螺旋式可变涨紧孔类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弹力套(42)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与控制手柄(3)结构适配的手柄螺纹盲孔(44),控制手柄(3)螺纹安装在手柄螺纹盲孔(44)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式可变涨紧孔类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孔(6)为开口朝上的盲孔结构,螺纹孔(6)的底壁上开设有与锥形拉杆(1)底端结构适配的连接孔(51),紧固螺母(2)固定在连接孔(51)的底端。
CN202220132979.8U 2022-01-18 2022-01-18 一种螺旋式可变涨紧孔类夹持器 Active CN2170322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32979.8U CN217032243U (zh) 2022-01-18 2022-01-18 一种螺旋式可变涨紧孔类夹持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32979.8U CN217032243U (zh) 2022-01-18 2022-01-18 一种螺旋式可变涨紧孔类夹持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32243U true CN217032243U (zh) 2022-07-22

Family

ID=824498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32979.8U Active CN217032243U (zh) 2022-01-18 2022-01-18 一种螺旋式可变涨紧孔类夹持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322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961512U (zh) 一种圆形工件批量加工治具
CN217032243U (zh) 一种螺旋式可变涨紧孔类夹持器
CN210702936U (zh) 一种中心可调的夹紧装置
CN209110582U (zh) 一种铣样机用试样夹具的改进结构
CN216694765U (zh) 一种用于测量滚珠丝杠副轴向间隙的检测仪
CN207479645U (zh) 一种圆锥体车内孔夹具
CN103512798A (zh) 螺纹紧固件保证载荷试验夹具
CN210413617U (zh) 一种薄壁件钻孔夹具
CN209811753U (zh) 一种四轴加工中心工装快换夹具
CN111421466A (zh) 一种薄壁式工件的珩磨夹持装置
CN110142626A (zh) 一种自动化多角度快速换装工装
CN217434159U (zh) 薄壁类筒状工件固定工装
CN111024341A (zh) 一种接触刚度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219302118U (zh) 一种拉力试验机用杆件夹持夹具
CN217981017U (zh) 一种台肩拉伸夹具
CN212444761U (zh) 一种薄壁式工件的珩磨夹持装置
CN216680278U (zh) 一种适配大直径工件的三爪卡盘
CN216263934U (zh) 一种圆棒电极夹具
CN209954346U (zh) 一种外圆磨床端面量仪万向调节装置
CN220612562U (zh) 一种微细电火花加工用电极导向夹装装置
CN220196794U (zh) 一种圆柱类零件焊接夹具
CN218051105U (zh) 一种屏蔽分线器的点焊胎具
CN201848706U (zh) 基准环和用于加工细长零件的找正装置
CN212885302U (zh) 一种插床加工锥孔花键的快速定位装置
CN215699888U (zh) 一种端头车竹节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