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27765U - 一种用于楼板钢筋固定及楼板厚度控制的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楼板钢筋固定及楼板厚度控制的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27765U
CN217027765U CN202220733563.1U CN202220733563U CN217027765U CN 217027765 U CN217027765 U CN 217027765U CN 202220733563 U CN202220733563 U CN 202220733563U CN 217027765 U CN217027765 U CN 2170277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or slab
thickness
connecting block
steel bar
fl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3356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强
蒋冰艳
蒋艳华
王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No4 Engineering Cor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No4 Engineering Cor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No4 Engineering Cor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No4 Engineering Cor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3356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277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277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277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楼板钢筋固定及楼板厚度控制的结构,其包括连接块和支撑块,所述连接块左右两端的底部和所述支撑块的顶部卡接相连;所述连接块的顶部设有纵横向垂直的第一钢筋嵌入槽和第二钢筋嵌入槽,所述连接块的底部设有纵横向垂直的第三钢筋嵌入槽和第四钢筋嵌入槽,位于楼板下层钢筋底部的钢筋置于所述第四钢筋嵌入槽中;所述连接块和所述支撑块的总高度等于楼板设计厚度;所述支撑块底端面与连接块底端面之间的距离等于楼板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所述第一钢筋嵌入槽和第二钢筋嵌入槽的高度等于楼板上层钢筋的厚度加上楼板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该结构具有支设范围广、可有效提高楼板施工过程中的整体浇筑质量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楼板钢筋固定及楼板厚度控制的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楼板浇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楼板钢筋固定及楼板厚度控制的结构。
背景技术
在混凝土楼板浇筑时,首先需要对楼板钢筋进行固定,通常纵横交错的钢筋之间采用细钢丝绑扎,绑扎的钢筋由于人为的踩踏或者采用强度不够的支撑架,会造成支撑架变形使得楼板钢筋上下起伏,楼板钢筋间距变化很大,直接影响楼面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有的钢筋甚至裸露在外,形成质量通病。另一方面,在浇筑楼板混凝土时,传统的做法是人工拉线,实际操作中会造成误差,会导致楼板浇筑过程中的混凝土厚度不均等问题的产生。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号CN204139446U公开了一种混凝土预制垫块,该垫块为混凝土制成的梯形结构,该垫块的上端面竖直向下制有容纳钢筋的竖槽,对应该竖槽下方的垫块一个侧面横向制有一个容纳钢筋的横槽,位于上方的钢筋与位于下方的钢筋相互平行且处于同一垂直面。该垫块可起到支撑楼板钢筋的作用,同时可有效控制楼板混凝土厚度和楼板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但是该垫块仅适用于上、下层钢筋都为相互平行的纵向钢筋或横向钢筋位置处的固定支设,不能适用于上、下层钢筋存在纵横向钢筋交接位置处的固定支设;然而楼板纵横向钢筋交接处的钢筋更为密集,楼板纵横向钢筋交接处的固定支设是楼板钢筋固定支设的难点,而现有技术在楼板纵横向钢筋交接处的固定支设较为不便,不能有效保证楼板钢筋纵横向钢筋交接处的上下层钢筋固定间距和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从而难以保证混凝土楼板浇筑过程中的整体施工质量。
因此,本领域有必要开发一种支设范围广、能有效控制楼板混凝土浇筑厚度、楼板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结构,以提高楼板浇筑过程中的整体施工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设范围广,能有效控制楼板混凝土浇筑厚度、楼板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结构,以提高楼板浇筑过程中的整体施工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楼板钢筋固定及楼板厚度控制的结构,包括连接块和支撑块,所述连接块左右两端的底部和所述支撑块的顶部卡接相连;
所述连接块的顶部设有纵横向垂直的第一钢筋嵌入槽和第二钢筋嵌入槽,所述连接块的底部设有纵横向垂直的第三钢筋嵌入槽和第四钢筋嵌入槽,位于楼板下层钢筋底部的纵向钢筋或横向钢筋置于所述第四钢筋嵌入槽中;
所述连接块和所述支撑块的总高度大小等于楼板设计厚度大小;所述支撑块底端面与所述连接块底端面之间的距离等于楼板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大小;
所述第一钢筋嵌入槽和第二钢筋嵌入槽的高度大小等于楼板上层钢筋的厚度大小加上楼板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小。
上述一种用于楼板钢筋固定及楼板厚度控制的结构在连接块顶部设有纵横向垂直的第一钢筋嵌入槽和第二钢筋嵌入槽,可用于固定楼板上层钢筋,连接块的底部设有纵横向垂直的第三钢筋嵌入槽和第四钢筋嵌入槽,可用于固定楼板的下层钢筋,可提高该结构在楼板钢筋中的支设范围;所述连接块和所述支撑块的总高度大小等于楼板设计厚度大小,在楼板浇筑过程中可方便控制楼板浇筑的厚度;所述第一钢筋嵌入槽和第二钢筋嵌入槽的高度大小等于楼板上层钢筋的厚度大小加上楼板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小;所述支撑块底端面与所述连接块底端面之间的距离等于楼板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大小。由此,上述一种用于混凝土楼板钢筋固定及楼板厚度控制的结构具有支设范围广的特点,同时在楼板浇筑过程中可方便控制楼板的厚度,并可保证楼板顶部和底部的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大小,提高了楼板施工过程中的整体质量。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钢筋嵌入槽和所述第四钢筋嵌入槽的高度大小等于楼板下层钢筋的高度大小。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块包括支撑段和设于所述支撑段左右两端的连接段,所述连接块左右两端的底部开设有便于与所述连接段进行卡接的卡槽。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块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撑块分别与所述连接块前后两端的底部卡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段的宽度大小小于楼板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小。由此,可保证连接块与支撑块组装后的稳定性和组装过程中的便捷性。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块和所述支撑块由混凝土制成;所述连接块和所述支撑块的混凝土标号与待浇筑楼板的混凝土标号相同。由此,可保证本实用新型结构可与待浇筑楼板的混凝土很好的融合、粘接在一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一、本实用新型结构在连接块顶部设有纵横向垂直的第一钢筋嵌入槽和第二钢筋嵌入槽,可用于固定楼板上层钢筋,连接块的底部设有纵横向垂直的第三钢筋嵌入槽和第四钢筋嵌入槽,可用于固定楼板的下层钢筋,由此,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结构在楼板钢筋中的支设范围,可在楼板上层、下层钢筋的纵横向钢筋交接处进行便捷支撑搭设;
二、本实用新型结构在楼板浇筑过程中可方便控制楼板的厚度,同时又可保证楼板顶部和底部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大小,提高了楼板施工过程中的整体质量;
三、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块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撑块分别与所述连接块前后两端的底部卡接;所述支撑段的宽度大小小于楼板的混凝土厚度大小,可保证本实用新型结构组装后的稳定性和组装过程中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连接块结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连接块结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支撑块结构正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支撑块结构侧视图;
图中:1、连接块;2、支撑块;3、第一钢筋嵌入槽;4、第二钢筋嵌入槽;5、第三钢筋嵌入槽;6、第四钢筋嵌入槽;7、卡槽;8、支撑段;9、连接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楼板钢筋固定及楼板厚度控制的结构包括连接块1和两个支撑块2。所述连接块1的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所述连接块1左右两端的底部和两个所述支撑块2的顶部卡接相连。
所述连接块1和所述支撑块2的总高度大小等于楼板的设计厚度大小。所述支撑块2底端面与所述连接块1底端面之间的距离等于楼板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大小。
所述连接块1和所述支撑块2由混凝土制成。所述连接块1和所述支撑块2的混凝土标号与待浇筑楼板混凝土标号相同。由此,可保证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待浇筑楼板的混凝土很好的融合、粘接在一起。
如图3-图4所示,所述连接块1的顶部设有纵横向垂直的第一钢筋嵌入槽3和第二钢筋嵌入槽4,所述第一钢筋嵌入槽3和所述第二钢筋嵌入槽4用于限定楼板上层钢筋的位置。所述连接块1的底部设有纵横向垂直的第三钢筋嵌入槽5和第四钢筋嵌入槽6,所述第三钢筋嵌入槽5和所述第四钢筋嵌入槽6用于限定楼板下层钢筋的位置。所述第一钢筋嵌入槽3和所述钢筋第二嵌入槽4的高度大小等于楼板上层钢筋的厚度大小加上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小。
位于楼板下层钢筋底部的纵向钢筋或横向钢筋置于所述第四钢筋嵌入槽6中。所述第三钢筋嵌入槽5和第四钢筋嵌入槽6的高度大小等于楼板下层钢筋的高度大小。
如图5-图6所示,所述支撑块2包括支撑段8和设于所述支撑段8左右两端的连接段9。所述连接块1左右两端的底部开设有便于与所述连接段9进行卡接的卡槽7。所述支撑段8的高度大小等于楼板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大小,所述支撑段8的高度大小与所述混凝土预制块1的高度大小之和等于楼板设计厚度的大小。
所述支撑段8的宽度大小小于楼板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小。由此,可保证本实施例结构组装后的稳定性和组装过程中的便捷性。
本实施例结构的制作方法为:
可使用废旧木模板制作连接块1和支撑块2的成型空腔,然后在成型空腔内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成型后进行脱模;使用时将一个连接块1与两个支撑块2进行卡接形成本实施例结构。
本实施例结构的使用方法为:
首先根据楼板钢筋支设需求确定本实施例结构的支设位置,在距待支设结构的前后两端5cm处摆放好支撑块2;然后在待支设结构位置处将位于楼板下层钢筋的底部纵向钢筋或横向钢筋置于第四嵌入槽6中,将连接块1与楼板上层钢筋和下层钢筋进行固定;最后将摆放好的支撑块2朝向相应的连接块1前端面或后端面移动进行卡合固定,由此可便捷完成本实施例结构的固定支设。
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楼板钢筋固定及楼板厚度控制的结构具有支设范围广的特点,可在楼板上层、下层钢筋的纵横向钢筋交接处进行便捷支撑搭设;在楼板浇筑过程中可方便控制楼板的厚度,同时又可保证楼板顶部和底部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大小,提高了楼板施工过程中的整体质量;本实施例的支撑块设有两个,两个支撑块分别与连接块前后两端的底部卡接;支撑段的宽度大小小于楼板的混凝土厚度大小,可保证本实用新型结构组装后的稳定性和组装过程中的便捷性。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内容应当理解为这些实施例仅用于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施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用于楼板钢筋固定及楼板厚度控制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块(1)和支撑块(2),所述连接块(1)左右两端的底部和所述支撑块(2)的顶部卡接相连;
所述连接块(1)的顶部设有纵横向垂直的第一钢筋嵌入槽(3)和第二钢筋嵌入槽(4),所述连接块(1)的底部设有纵横向垂直的第三钢筋嵌入槽(5)和第四钢筋嵌入槽(6),位于楼板下层钢筋底部的纵向钢筋或横向钢筋置于所述第四钢筋嵌入槽(6)中;
所述连接块(1)和支撑块(2)的总高度等于楼板设计厚度;所述支撑块(2)底端面与所述连接块(1)底端面之间的距离等于楼板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所述第一钢筋嵌入槽(3)和第二钢筋嵌入槽(4)的高度等于楼板上层钢筋的厚度加上楼板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楼板钢筋固定及楼板厚度控制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钢筋嵌入槽(5)和所述第四钢筋嵌入槽(6)的高度等于楼板下层钢筋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楼板钢筋固定及楼板厚度控制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2)包括支撑段(8)和设于所述支撑段(8)左右两端的连接段(9),所述连接块(1)左右两端的底部开设有便于与所述连接段(9)进行卡接的卡槽(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楼板钢筋固定及楼板厚度控制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2)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撑块(2)分别与所述连接块(1)前后两端的底部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楼板钢筋固定及楼板厚度控制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段(8)的宽度小于楼板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楼板钢筋固定及楼板厚度控制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1)和所述支撑块(2)由混凝土制成;所述连接块(1)和所述支撑块(2)的混凝土标号与待浇筑楼板混凝土标号相同。
CN202220733563.1U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用于楼板钢筋固定及楼板厚度控制的结构 Active CN2170277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33563.1U CN217027765U (zh)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用于楼板钢筋固定及楼板厚度控制的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33563.1U CN217027765U (zh)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用于楼板钢筋固定及楼板厚度控制的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27765U true CN217027765U (zh) 2022-07-22

Family

ID=824147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33563.1U Active CN217027765U (zh)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用于楼板钢筋固定及楼板厚度控制的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277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37361B (zh) 一种分离式frp-混凝土-钢组合梁桥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2801213U (zh) 一种预埋剪力槽的预制装配式桥梁防撞护栏
CN217027765U (zh) 一种用于楼板钢筋固定及楼板厚度控制的结构
CN217871354U (zh) 钢管钢筋架组合板
CN212053745U (zh) 用于后浇带施工的模板支撑架
CN210767204U (zh) 装配式混凝土组件及混凝土结构体系
CN212248837U (zh) 双向空心叠合楼板、板缝构造及与框架梁柱的连接构造
CN210767213U (zh) 一种新型公共建筑转换梁柱节点结构构造
CN209971052U (zh) 一种预应力双t形梁游牧式生产装置
CN217461118U (zh) 一种采用机制砂制作的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
CN216811388U (zh) 一种窗台压顶预制支撑构件
CN110076877A (zh) 工地围挡预制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CN218346522U (zh) 一种稳定型装配式叠合楼板
CN115198902B (zh) 一种混凝土伸缩缝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1143439U (zh) 双向叠合楼板、板缝构造以及与梁或墙的连接构造
CN209620072U (zh) 一种木栈道用基础垫层一体化模板
CN216921341U (zh) 一种墙体截面尺寸控制体系
CN218234066U (zh) 一种屋顶长大挑檐的预制装配式结构
CN215210457U (zh) 一种非预应力空心板梁
CN214061940U (zh) 一种带肋模构造的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结构
CN209637067U (zh) 一种混凝土预制板装配式承重楼板
CN217299272U (zh) 一种预制主次梁连接节点
CN219316095U (zh) 一种模块化框架剪力墙结构
CN115045436B (zh) 钢管架组合板及其制作方法
CN215670399U (zh) 一种预制叠合楼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