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10457U - 一种非预应力空心板梁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非预应力空心板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10457U
CN215210457U CN202120237109.2U CN202120237109U CN215210457U CN 215210457 U CN215210457 U CN 215210457U CN 202120237109 U CN202120237109 U CN 202120237109U CN 215210457 U CN215210457 U CN 2152104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plate girder
slab beam
hollow slab
girde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3710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媛媛
秦浩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Zeqi Cement Compon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Zeqi Cement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Zeqi Cement Compon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Zeqi Cement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23710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104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104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104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非预应力空心板梁,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矩形板状的板梁本体,板梁本体正下方设有与板梁本体平行设置的承接板,承接板的长度与板梁本体的长度相同,承接板的宽度大于板梁本体的宽度,承接板的顶面与板梁本体的底面一体成型连接。本申请的承接板,能够对浇筑在相邻两个板梁本体之间连接缝处的混凝土进行承接,减少浇筑的混凝土在成型之后,与板梁本体之间发生相对滑动或者失效的情况,保证浇筑的混凝土与板梁本体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以及牢固性。

Description

一种非预应力空心板梁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预应力空心板梁。
背景技术
非预应力空心板梁广泛应用于中小跨径桥梁中,主要是因为非预应力板梁是由工厂化快速制造,并且具有制备工艺简单的优点。在使用非预应力板梁进行施工建筑时,通常需要将多个形状相同的非预应力板梁拼接在一起。
参照图1,目前,相关技术中,非预应力空心板梁通常包括矩形板状、空心的板梁本,1,对相邻两个板梁进行拼接时,通常将相邻两个板梁本体1摆放整齐,使得两个板梁本体1相邻的长度方向的两个侧壁进行相互平行并相互靠近,之后在相邻两个板梁本体1之间的连接缝处填充新的混凝土,直至相邻两个板梁本体1通过新的混凝土粘接在一起,然后再向板梁本体1的的顶面浇筑找平层。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相邻两个板梁的侧壁平行设置,在对相邻两个板梁本体之间的连接浇筑混凝土后,容易出现新浇筑的混凝土与板梁本体的侧壁粘接不牢固的情况,新浇筑混凝土与板梁本体之间连接性能差,在重载交通的反复作用下,容易出现连接缝之间的混凝土先被破坏后失效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升新浇筑的混凝土与相邻两个板梁之间的连接性能,本申请提供一种非预应力空心板梁。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非预应力空心板梁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非预应力空心板梁,包括矩形板状的板梁本体,板梁本体正下方设有与板梁本体平行设置的承接板,承接板的长度与板梁本体的长度相同,承接板的宽度大于板梁本体的宽度,承接板的顶面与板梁本体的底面一体成型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拼接相邻两个板梁本体时,将相邻两个板梁连接的承接板相互靠近的侧壁相互靠近并相互抵接,然后向两个板梁本体之间的连接缝处填充新的混凝土。承接板的设置,能够使得浇筑的混凝土位于承接板的顶面,并与承接板的顶面粘接,进而能够增加新浇筑的混凝土与板梁之间粘接的稳定性,减少由于重载交通的反复作用而导致的出现连接缝之间的混凝土先被破坏后失效的情况。
可选的,所述板梁本体长度方向的两个侧壁均倾斜设置,板梁本体侧壁的底端向靠近板梁本体的中心处倾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浇筑后的混凝土能够成型并位于相邻两个板梁之间的连接缝处。板梁本体的长度方向的两个侧壁的底端相互远离,能够对后浇筑的成型的混凝土进行卡接,减少后浇筑的混凝土与板梁本体之间发生相对滑动的情况,保证浇筑的混凝土与板梁本体之间的连接强度。
可选的,所述板梁本体侧壁的底端与承接板交接处预埋有环状的卡接钢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拼接相邻的两个承载板后,在相邻两个承载板上的卡接钢筋之间通过钢筋进行连接,使得钢筋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承载板预埋的卡接钢筋焊接。卡接钢筋和钢筋配合使用,能够提升相邻两个承载板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减少相邻两个承载板带动板梁本体移动的情况,进一步保证混凝土与板梁本体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承接板的其中一个长度方向的侧壁预留有卡接槽,承接板另一个长度方向的侧壁一体成型连接有卡接块,卡接块用于与相邻的承接板上开设的卡接槽卡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拼接两个相邻的板梁本体时,将其中一个承接板连接的卡接块嵌入到与之相邻的承接板的卡接槽内,然后再进行混凝土的浇筑作业。卡接槽和卡接块配合使用,能够减少相邻两个板梁本体之间发生相对滑动的情况,能够减少浇筑的混凝土发生移动的情况,进一步保证浇筑的混凝土与板梁本体之间粘接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板梁本体预埋有用于提拉板梁本体的吊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取放板梁本体时,起吊装置的挂钩挂接在吊环上即可。吊环的设置,能够提升取放板梁本体的便捷性。
可选的,所述板梁本体预埋有连接钢筋,连接钢筋为环形状,连接钢筋的中间部位位于板梁本体的上方,连接钢筋的两个端部均向下弯折并预埋于板梁本体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多个板梁本体拼装后,向板梁本体的顶面浇筑找平层,连接钢筋的设置,能够与浇筑的混凝土粘接,提升找平层与浇筑的找平层之间粘接的牢固性。同时,将相邻两个板梁本体预埋的连接钢筋之间连接钢筋,使得钢筋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板梁本体预埋的连接钢筋进行连接。连接钢筋的设置,能够减少相邻两个板梁本体之间发生错位的情况,提升相邻两个板梁本体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连接钢筋设有两列,两列连接钢筋沿板梁本体的宽度方向分布,连接钢筋的两个端部沿板梁本体的长度方向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浇筑找平层前,将钢筋的一端依次穿过多个平行设置的板梁本体上方的连接钢筋形成的轮廓内,然后再将钢筋与连接钢筋进行焊接。连接钢筋按照上述分布方式排布,能够方便钢筋穿设,进而能够提升焊接钢筋时的效率。
可选的,所述板梁本体长度方向的侧壁均开设有滑移孔,其中一个侧壁上的滑移孔内滑动连接有滑移杆,滑移杆的长度大于相邻两个板梁本体侧壁之间的距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相邻两个板梁本体拼接后,滑动滑移杆,使得滑移杆的两端分别位于相邻两个板梁本体相互靠近的侧壁开设的滑移孔内,然后再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滑移杆和滑移孔的设置,能够减少相邻两个板梁本体之间发生相对滑动的情况,同时混凝土浇筑到滑移杆上,使得混凝土与滑移杆粘接,能够进一步提升混凝土与板梁本体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承接板的设置,使得混凝土浇筑到相邻两个板梁的连接缝处后,对成型的混凝土进行支撑,减少浇筑的混凝土与板梁本体之间发生相对滑动的情况,保证混凝土与板梁本体之间粘接的牢固性。
2、卡接槽和卡接块的设置,能够对相邻两个承接板进行限位,减少相邻两个承接板发生相对滑动的情况,保证板梁本体的稳定性。
3、滑移槽和滑移杆的设置,能够对相邻两个板梁本体进行连接,减少相邻两个板梁本体之间发生相对滑动的情况,提升板梁本体连接的稳定性。另外,当向相邻两个板梁本体之间浇筑混凝土后,混凝土附着到滑移杆上,减少成型的混凝土块发生偏移的情况,进一步保证板梁本体连接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相关技术中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板梁本体;2、承接板;21、卡接槽;22、卡接块;23、吊环;3、卡接钢筋;4、连接钢筋;5、滑移孔;51、滑移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2-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非预应力空心板梁。参照图2,一种非预应力空心板梁,包括空心的矩形板状的板梁本体1,板梁本体1正下方设有与板梁本体1平行设置的承接板2,承接板2的长度与板梁本体1的长度相同,承接板2的宽度大于板梁本体1的宽度,承接板2的顶面与板梁本体1的底面一体成型连接。拼接相邻的两个板梁时,将相邻的两个板梁本体1平行放置,使得承接板2长度方向的两个侧壁相互靠近,然后向相邻两个板梁本体1之间形成的连接缝处浇筑混凝土。
结合图2和图3,承接板2长其中一个长度方向侧壁的两个端部均开设有横截面为梯形的卡接槽21,卡接槽21的开口呈扩口状。承接板2长度方向的另一个侧壁的两个端部均一体成型连接有与卡接块22,卡接块22的横截面与卡接槽21的横截面的形状相同。承接板2的顶面呈倾斜状,承接板2顶面远离承接板2中心的一侧向下倾斜。拼接两个板梁本体1时,使得一个承接板2连接的卡接块22嵌入到相邻承接板2上开设的卡接槽21内,然后再向相邻两个板梁本体1之间形成的连接缝处浇筑混凝土。
参照图2,板梁本体1预埋有连接钢筋4,连接钢筋4预埋有两列,沿板梁本体1的宽度方向分布,每列连接钢筋4设有多个,连接钢筋4位于板梁本体1的上方,连接钢筋4的长度方向与板梁本体1的长度方向相同,连接钢筋4的两端均向下弯折,预埋于板梁本体1内。
参照图2,板梁本体1长度方向两侧的端部均预埋有吊环23,板梁本体1长度方向的两个侧壁均呈倾斜状,侧壁的底端向靠近板梁本体1的中心处倾斜。板梁本体1侧壁的底端与承接板2相较处预埋有环状的卡接钢筋3,卡接钢筋3伸入板梁本体1外。
结合图2和图3,板梁本体1长度方向的两个侧壁均开设有滑移孔5,滑移孔5的深度方向与板梁本体1的宽度方向相同,滑移孔5内均滑动连接有滑移杆51,滑移杆51的长度大于相邻两个板梁本体1相互靠近的侧壁之间的距离。
将其中一个承接板2上的卡接块22嵌入到与之相邻的承接板2开设的卡接槽21内后,滑动滑移杆51,使得滑移杆51的两端分别嵌入到相邻两个板梁本体1相互靠近的侧壁开设的滑移孔5内,然后,将现场的钢筋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板梁本体1预埋的卡接钢筋3进行焊接,再取现场的钢筋,使得钢筋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相邻板梁本体1预埋的连接钢筋4进行焊接,最后,向相邻两个板梁本体1之间的连接缝处浇筑混凝土。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非预应力空心板梁的实施原理为:拼接板梁时,首先将多个板梁本体1沿板梁本体1的宽度方向摆设,然后使得板梁本体1相互平行,使相邻两个承接板2长度方向的侧壁相互靠近并抵接,将相邻两个板梁本体1之间的卡接钢筋3通过现场的钢筋进行焊接,同时将相邻两个板梁本体1之间的连接钢筋4通过现场的钢筋进行焊接,之后滑动滑移杆51,使得滑移杆51的两端分别伸入到相邻两个板梁本体1的滑移孔5内,之后向相邻两个板梁本体1之间的连接缝处浇筑混凝土,最后,向板梁本体1的顶面浇筑混凝土,形成找平层。
承接板2的设置,能够对浇筑在相邻两个板梁本体1之间连接缝处的混凝土进行承接,减少浇筑的混凝土与板梁本体1之间粘接效果差的情况,保证混凝土与板梁板体的粘接强度。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非预应力空心板梁,包括矩形板状、空心的板梁本体(1),其特征在于:板梁本体(1)正下方设有与板梁本体(1)平行设置的承接板(2),承接板(2)的长度与板梁本体(1)的长度相同,承接板(2)的宽度大于板梁本体(1)的宽度,承接板(2)的顶面与板梁本体(1)的底面一体成型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预应力空心板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梁本体(1)长度方向的两个侧壁均倾斜设置,板梁本体(1)侧壁的底端向靠近板梁本体(1)的中心处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预应力空心板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梁本体(1)侧壁的底端与承接板(2)交接处预埋有环状的卡接钢筋(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预应力空心板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板(2)的其中一个长度方向的侧壁预留有卡接槽(21),承接板(2)另一个长度方向的侧壁一体成型连接有卡接块(22),卡接块(22)用于与相邻的承接板(2)上开设的卡接槽(21)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预应力空心板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梁本体(1)预埋有用于提拉板梁本体(1)的吊环(2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预应力空心板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梁本体(1)预埋有连接钢筋(4),连接钢筋(4)为环形状,连接钢筋(4)的中间部位位于板梁本体(1)的上方,连接钢筋(4)的两个端部均向下弯折并预埋于板梁本体(1)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非预应力空心板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钢筋(4)设有两列,两列连接钢筋(4)沿板梁本体(1)的宽度方向分布,连接钢筋(4)的两个端部沿板梁本体(1)的长度方向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预应力空心板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梁本体(1)长度方向的侧壁均开设有滑移孔(5),其中一个侧壁上的滑移孔(5)内滑动连接有滑移杆(51),滑移杆(51)的长度大于相邻两个板梁本体(1)侧壁之间的距离。
CN202120237109.2U 2021-01-27 2021-01-27 一种非预应力空心板梁 Active CN2152104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37109.2U CN215210457U (zh) 2021-01-27 2021-01-27 一种非预应力空心板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37109.2U CN215210457U (zh) 2021-01-27 2021-01-27 一种非预应力空心板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10457U true CN215210457U (zh) 2021-12-17

Family

ID=794389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37109.2U Active CN215210457U (zh) 2021-01-27 2021-01-27 一种非预应力空心板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104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71836A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桥面板拼装结构
KR101840763B1 (ko) T형 고정브라켓을 구비한 캔틸레버교량 시공방법
CN113136783A (zh) 一种预制t梁及其施工方法
CN216664531U (zh) 一种带托板的预制混凝土板湿接缝结构
CN215210457U (zh) 一种非预应力空心板梁
CN110241848B (zh) 一种挡土墙预制桩与预制挡土板的连接方法
CN209292893U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桥面板拼装结构
CN218345930U (zh) 一种桥梁结构
CN214834045U (zh) 一种钢混叠合梁
CN214696236U (zh) 一种咬合式预制剪力墙连接节点
CN209907180U (zh) 一种新型板板连接构造
CN212405651U (zh) 装配式预应力连续叠合楼盖
CN212533705U (zh) 预制混凝土桥面板湿接缝连接结构
CN210104528U (zh) 一种轻型钢网架-uhpc组合桥梁结构
CN208152342U (zh) 一种预制叠合板
CN101200927A (zh) 一种叠合板
CN100489245C (zh) 一种叠合倒t形板
CN210342376U (zh) 一种密排预应力异形槽板组合楼板
CN211522863U (zh) 一种桥梁湿接缝结构
CN218346521U (zh) 装配式叠合楼板拼缝结构
CN211368333U (zh) 带组合梁结构的桥梁
CN101200928B (zh) 一种叠合板
CN211312948U (zh) 一种内设波纹管预制墙的连接结构
CN100489246C (zh) 一种叠合倒t形板
CN100535346C (zh) 一种预制构件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