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96068U - 运输设备和上下料系统 - Google Patents

运输设备和上下料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96068U
CN216996068U CN202220697962.7U CN202220697962U CN216996068U CN 216996068 U CN216996068 U CN 216996068U CN 202220697962 U CN202220697962 U CN 202220697962U CN 216996068 U CN216996068 U CN 2169960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rage
transmission
feeding
discharging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69796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康
张磊
孙兵
辛洪德
常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Veg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Veg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Veg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Veg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69796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960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960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960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运输设备和上下料系统,运输设备包括行走装置和设于行走装置上的储料装置,储料装置包括储料装置主体和壳体,储料装置主体包括支撑架、存放机构和升降机构,升降机构设于支撑架,升降机构与存放机构相连以驱动存放机构升降,存放机构具有沿上下方向排布的多层储料仓,每层储料仓包括多个沿水平方向排布的多个储料工位,每个储料工位用于存储和传送工件;壳体罩设在储料装置主体上,壳体上形成有收发料口,通过存放机构的升降以使得任一层储料仓位于进出料位置。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运输设备,可以实现多个工件同时自动上下料,降低人工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生产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运输设备和上下料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运输设备和上下料系统。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在利用加工设备对工件进行加工时,例如钻孔设备对PCB板料进行钻孔加工时,需要将待加工的工件转移至加工设备上,或者是将加工设备已加工的工件转移出加工设备。然而,在工件的上下料过程中,通常通过人工直接将工件一件一件地搬运至加工设备,待加工完成后再一件一件地将加工好的工件从加工设备上转移至指定料仓。整个上下料过程中完全通过人工的方式实现上下料,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若采用多人轮流的方式,人工成本较高,同时人工操作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运输设备,该运输设备可以实现多个工件同时自动上下料,降低人工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生产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利用上述运输设备上下料的上下料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运输设备,包括:行走装置和储料装置,所述储料装置设于所述行走装置,所述储料装置包括:
储料装置主体,所述储料装置主体包括支撑架、存放机构和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设于所述支撑架,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存放机构相连以驱动所述存放机构升降,所述存放机构具有沿上下方向排布的多层储料仓,每层所述储料仓包括多个沿水平方向排布的多个储料工位,每个所述储料工位用于存储和传送工件;
壳体,所述壳体罩设在所述储料装置主体上,所述壳体上形成有收发料口,通过所述存放机构的升降以使得任一层所述储料仓位于进出料位置,位于所述进出料位置的所述储料仓内的工件适于通过所述收发料口移出所述储料仓或者工件适于通过所述收发料口移入位于所述进出料位置的所述储料仓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运输设备,通过将储料装置设于行走装置上,在储料装置中设置具有多层储料仓的存放机构以及用于驱动存放机构升降的升降机构,在存放机构设置用于存储和传送工件的储料工位,可以实现多个工件同时自动上下料,降低人工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生产的安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储料装置主体包括进出料机构,位于所述进出料位置的所述储料仓的所有所述储料工位均与所述进出料机构可分离地相连,在位于所述进出料位置的所述储料仓的所有所述储料工位与所述进出料机构相连时,所述进出料机构可驱动位于所述进出料位置的所述储料仓的所有所述储料工位传送工件;或者,所述储料装置主体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储料工位传输工件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多个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数量与所述储料仓或所述储料工位的数量相同且分别一一对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进出料机构位于所述存放机构的邻近所述收发料口的一侧,所述进出料机构包括驱动单元和多个沿水平方向排布的进出料传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与所有所述进出料传动单元均相连以驱动所有所述进出料传动单元同步传送工件,所述进出料传动单元的数量与每层所述储料仓的所述储料工位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在位于所述进出料位置的所述储料仓的所有所述储料工位与所述进出料机构相连时,每个所述进出料传动单元与对应的所述储料工位相连以驱动对应的所述储料工位传送工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储料工位包括储料底板和传送组件,所述传送组件设于所述储料底板上且用于传送工件,每个所述进出料传动单元包括安装底板和离合组件,所述离合组件设于所述安装底板,所述离合组件包括驱动器和传动件,所述驱动器与所述传动件相连以驱动所述传动件在对接位置和分离位置之间运动,所有所述传动件均与所述驱动单元相连,在所述传动件位于所述对接位置时,所述传动件与对应的所述传送组件可传动地连接,所述驱动单元通过所述传动件带动对应的所述传送组件传送工件,在所述传动件位于所述分离位置时,所述传动件与所述传送组件分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传送组件包括至少一个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对接齿轮,所述传动件包括传动支架和齿轮传动机构,齿轮传动机构设于所述传动支架,所有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均与所述驱动单元可传动地连接,所述驱动器与对应的所述传动支架相连以驱动所述传动件在所述对接位置和所述分离位置之间运动,在所述传动件位于所述对接位置时,所述齿轮传动机构与对应的所述对接齿轮啮合,在所述传动件位于所述分离位置时,所述齿轮传动机构与所述对接齿轮分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进出料传动单元包括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穿设于对应的所述传动支架,所述传动支架相对所述传动轴可转动,所述驱动器与对应的所述传动支架之间连接有推板,所述驱动器驱动所述传动支架在所述对接位置和所述分离位置之间转动,每个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同轴设于对应的所述传动轴,所述驱动单元与其中一个所述传动轴相连以驱动所有所述传动轴同步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进出料传动单元还包括引导组件,所述引导组件包括相互滑动配合的第一滑块和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设于所述安装底板,所述第一导轨的延伸方向垂直于对应的所述传动轴的延伸方向,所述滑块设于所述推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进出料传动单元还包括传输组件,所述传输组件用于支撑和传输工件,在所述传动件位于所述对接位置时,工件在所述传输组件和对应的所述传送组件之间可转移,所述传输组件穿设于对应的所述传动轴,所述驱动单元通过所述传动轴驱动所述传输组件传输工件。
实用新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储料工位包括储料底板和传送组件,所述传送组件设于所述储料底板上且用于传送工件,所述传送组件的传送方向平行于第一方向,每层所述储料仓的所有所述储料工位沿第二方向排布,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每个所述储料工位还包括辅助支撑件,所述辅助支撑件设于所述储料底板且位于所述传送组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相对两侧,所述辅助支撑件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支撑块和多个支撑轮,多个所述支撑轮设于所述支撑块且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排布。
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存放机构包括主架体,所述主架体包括横梁和设于所述横梁的相对两侧的侧板,所有所述储料仓布置于两个所述侧板之间且位于所述横梁的下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横梁包括沿所述横梁的延伸方向依次对接的多个子横梁,相邻两个所述子横梁之间可拆卸地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横梁上设有连接耳板,沿水平方向相邻两个所述储料工位之间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隔板,所述隔板的上端与所述连接耳板相连,所述储料工位与所述隔板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的相对两侧均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驱动组件和导轨组件,每个所述升降驱动组件与对应的所述侧板相连以驱动所述存放机构升降,每个所述侧板与所述支撑架之间均通过对应的所述导轨组件沿上下方向滑动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设有透明的观察窗口,所述观察窗口和所述收发料口位于所述壳体的相对两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地实施例,所述行走装置为运载车,所述行走装置包括车体和牵引单元,所述牵引单元设于所述车体的至少一端,所述储料装置设于所述车体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上下料系统,包括:上下料设备,用于存储工件;运输设备,所述运输设备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运输设备,所述运输设备适于与所述上下料设备对接以通过所述收发料口接收工件或将工件转移至所述上下料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下料系统,通过设置上下料设备和运输设备,利用上述运输设备运输工件,利用上下料设备为运输设备上下料,可以使得运输设备实现自动化上下料,提高上下料系统的自动化程度,节约为运输设备上下料的时间,使得运输设备可以依次为多个加工设备上料或下料,节约为加工设备上下料的时间,降低人工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生产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运输设备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的运输设备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3是图1中的运输设备的示意图,储料装置的外壳已被拆除;
图4是图1中的行走装置的立体图;
图5是图3中的升降机构、存放机构和进出料机构的立体图;
图6是图5中的进出料机构的立体图;
图7是图3中的存放机构和进出料机构的立体图;
图8是图3中的存放机构和进出料机构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9是图8中的储料工位的立体图;
图10是图1中运输设备的储料工位与进出料传动单元的配合图;
图11是图8中的单个子横梁的立体图;
图12是图5中的升降机构安装于支撑架的立体图;
图13是图6中的进出料传动单元的立体图;
图14是图13中的进出料传动单元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加工设备的立体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运输设备与加工设备的对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
1100b、运输设备;
1001b、行走装置;
100b、车体;200b、牵引单元;
1002b、储料装置;
300b、储料装置主体;
10b、支撑架;
20b、存放机构;
1b、储料仓;11b、储料工位;111b、储料底板;112b、传送组件;1121b、传送机构;1122b、对接齿轮;113b、辅助支撑件;1131b、支撑块;1132b、支撑轮;
2b、主架体;21b、横梁;211b、子横梁;212b、连接耳板;22b、侧板;221b、配合孔;23b、隔板;
8b、传感器组件;
30b、升降机构;
3b、升降驱动组件;31b、丝杆;32b、升降块;321b、升降凸起;33b、升降电机;4b、导轨组件;41b、第二导轨;42b、第二滑块;
40b、进出料机构;
5b、驱动单元;
6b、进出料传动单元;61b、安装底板;62b、离合组件;621b、驱动器;622b、传动件;6221b、传动支架;6222b、齿轮传动机构;6223b、推板;623b、传动轴;624b、引导组件;6241b、第一滑块;6242b、第一导轨;63b、传输组件;64b、限位挡板;
400b、壳体;401b、收发料口;402b、观察窗口;
1200b、加工设备;701b、进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运输设备1100b。
参照图1-图4、图8,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运输设备1100b,包括行走装置1001b和储料装置1002b,储料装置1002b设于行走装置1001b。储料装置1002b适于储存工件,将储料装置1002b设于行走装置1001b上,便于搬运工件,降低作业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储料装置1002b包括储料装置主体300b和壳体400b,储料装置主体300b包括支撑架10b、存放机构20b和升降机构30b,升降机构30b设于支撑架10b,升降机构30b与存放机构20b相连,升降机构30b可以驱动存放机构20b升降,存放机构20b具有多层储料仓1b,多层储料仓1b沿上下方向排布,每层储料仓1b包括多个储料工位11b,多个储料工位11b沿水平方向排布,每个储料工位11b用于存储和传送工件,每层储料仓1b的所有储料工位11b可以同步传送工件。工件的传送方向平行于第一方向(参照附图中的e1方向),每层储料仓1b的多个储料工位11b沿第二方向(参照附图中的e2方向)排布,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需要解释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壳体400b罩设在储料装置主体300b上,壳体400b上形成有收发料口401b,通过存放机构20b的升降以使得任一层储料仓1b位于进出料位置,位于进出料位置的储料仓1b内的工件适于通过收发料口401b移出储料仓1b,或者工件适于通过收发料口401b移入位于进出料位置的储料仓1b内。
例如,当需要利用储料装置1002b储存工件时,可以控制升降机构30b驱动存放机构20b升降,以将未放置工件的多层储料仓1b中的一层沿上下方向移动至进出料位置,此时,可以从收发料口401b将工件传送至该层储料仓1b的所有储料工位11b上;待该储料仓1b层的所有储料工位11b上放满工件后,可以再次控制升降机构30b驱动存放机构20b升降,以将另一层储料仓1b未放置工件的储料仓1b移动至进出料位置,然后将从收发料口401b将工件传送至该层储料仓1b的所有储料工位11b上;依次类推,可以使得部分储料仓1b内放置有工件,也可以使得储料装置1002b中的所有储料仓1b内均放置有工件,这样可以使得工件暂时存放在运输设备1100b的储料装置1002b内。
在需要将储存于储料装置1002b的工件移出储料装置1002b时,可以控制升降机构30b驱动存放机构20b升降,以将放置有工件的多层储料仓1b中的一层移动至进出料位置,然后控制储料工位11b工作,以将该层储料仓1b的所有工件从收发料口401b传出储料装置1002b;待该层储料仓1b中的工件传出储料装置1002b时,可以再次控制升降机构30b驱动存放机构20b升降,以将另一层放置有工件的储料仓1b移动至进出料位置,然后控制储料工位11b工作,以将另一层储料仓1b的所有工件从收发料口401b传出储料装置1002b;依次类推,可以使得部分储料仓1b内的工件传出储料装置1002b,也可以使得储料装置1002b的所有储料仓1b内的工件均被传出储料装置1002b。
通过在储料装置1002b中设置升降机构30b和存放机构20b,在存放机构20b设置用于存储和传送工件的储料工位11b,控制升降机构30b带动存放机构20b升降,可以实现多个工件同时自动上下料,降低人工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生产的安全性。
通过将储料装置1002b设于行走装置1001b上,运输设备1100b可以在地面上行走移动,运输设备1100b可以将工件运输至指定位置,可以减少作业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人工的劳动强度,减少将待加工的工件传送至加工设备1200b的时间,减少将已加工的工件被归置于仓库中的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例如,运输设备1100b可以行走移动至上下料设备所在位置,运输设备与上下料设备对接,上下料设备可以实现自动上下料,上下料设备可以将待加工的工件传输转移至运输设备1100b。运输设备1100b上存放待加工件时,运输设备1100b可以行走移动至加工设备1200b所在位置,运输设备1100b可以与加工设备1200b对接,并通过运输设备1100b的收发料口401b将工件传送转移至加工设备1200b。再例如,在加工设备1200b加工好工件时,运输设备1100b行走移动至加工设备1200b所在位置,运输设备1100b与加工设备1200b对接,加工设备1200b将已加工的工件输送转移至运输设备1100b。运输设备1100b上存放已加工的工件时,运输设备1100b可以行走移动至上下料设备所在位置,运输设备1100b可以与上下料设备对接,并通过运输设备1100b的收发料口401b将工件传送转移至上下料设备,然后通过上下料设备自动上下料。
例如,运输设备1100b可与加工设备1200b对接,实现自动上下料。当存放机构20b内的至少一层储料仓1b放置有待加工的工件,且存放机构20b中的多层储料仓1b中的至少一层未放置有工件时,可以控制运输设备1100b运动至与加工设备1200b对接的位置,控制升降机构30b驱动存放机构20b升降,以将存放机构20b中的未放置工件的一层储料仓1b升降至进出料位置,然后将加工设备1200b中的已加工完毕的工件传送至该层的储料仓1b中。待加工设备1200b中的已加工完毕的工件全部传送至该层的储料仓1b中后,可以再次控制升降机构30b驱动存放机构20b升降,以将存放有待加工的工件的一层储料仓1b升降至进出料口701b位置,然后将待加工的工件传送至加工设备1200b上。此后,运输设备1100b可以移动至仓库中,将已加工完毕的工件归置于仓库中的指定位置。
通过在存放机构20b中设置多层储料仓1b,并在每层储料仓1b中设置多个储料工位11b,可以提高储料装置1002b的储存量,还可以减少加工设备1200b上下料过程中的时长,提高生产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运输设备1100b,通过将储料装置1002b设于行走装置1001b上,在储料装置1002b中设置及具有多层储料仓1b的存放机构20b以及用于驱动存放机构20b升降的升降机构30b,在存放机构20b设置用于存储和传送工件的储料工位11b,可以实现多个工件同时自动上下料,降低人工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生产的安全性。
参照图1、图3、图5-图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储料装置主体300b包括进出料机构40b,位于进出料位置的储料仓1b的所有储料工位11b均与进出料机构40b可分离地相连,在位于进出料位置的储料仓1b的所有储料工位11b与进出料机构40b相连时,进出料机构40b可驱动位于进出料位置的储料仓1b的所有储料工位11b传送工件,例如进出料机构40b可驱动位于进出料位置的储料仓1b的所有储料工位11b同步传送工件。通过设置进出料机构40b,可以便于控制每层储料仓1b内的多个工件同时自动上下料,降低人工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生产的安全性。多层储料仓1b通过共用一个进出料机构40b传送工件,可以减少进出料机构40b的设置数量,降低储料装置1002b制造成本,降低储料装置1002b的重量,降低运输设备1100b的能耗。
参照图6、图7和图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进出料机构40b包括驱动单元5b和进出料传动单元6b,进出料传动单元6b为多个,多个进出料传动单元6b沿水平方向排布,驱动单元5b与所有进出料传动单元6b均相连,驱动单元5b可以驱动所有进出料传动单元6b同步传送工件。进出料传动单元6b的数量与每层储料仓1b的储料工位11b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在位于进出料位置的储料仓1b的所有储料工位11b与进出料机构40b相连时,每个进出料传动单元6b与对应的储料工位11b相连,每个进出料传动单元6b可以驱动对应的储料工位11b传送工件。
通过设置驱动单元5b驱动所有进出料传动单元6b同步传送工件,可以实现自动上下料,自动上下料的过程中可以实现无作业人员参与,可以防止作业人员受伤,提高生产的安全性,降低人工的劳动强度,降低人工成本。而且,不必一个一个的传送工件,可以节约上下料的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参照图6、图7、图9和图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个储料工位11b包括储料底板111b和传送组件112b,传送组件112b设于储料底板111b上,且传送组件112b用于传送工件。每个进出料传动单元6b包括安装底板61b和离合组件62b,离合组件62b设于安装底板61b,离合组件62b包括驱动器621b和传动件622b,驱动器621b与传动件622b相连,驱动器621b可以驱动传动件622b在对接位置和分离位置之间运动,所有传动件622b均与驱动单元5b相连。在传动件622b位于对接位置时,传动件622b与对应的传送组件112b可传动地连接,驱动单元5b通过传动件622b带动对应的传送组件112b传送工件,在传动件622b位于分离位置时,传动件622b与传送组件112b分离。
在升降机构30b运动前,驱动器621b可以将传动件622b驱动至分离位置,防止传动件622b卡住传送组件112b而导致存放机构20b无法升降,防止传动件622b与传送组件112b产生较大的碰撞,使得升降机构30b可以顺畅的带动存放机构20b升降,延长传动件622b与传送组件112b的使用寿命。
在升降机构30b将多层储料仓1b中的一层升降至进出料位置时,升降机构30b停止工作,该层储料仓1b保持在进出料位置,驱动器621b可以将传动件622b驱动至对接位置,传动件622b与该层对应的传送组件112b可传动地连接,驱动单元5b可以通过传动件622b带动对应的传送组件112b工作,便于将储存于该层的工件从收发料口401b传出,也便于将工件从收发料口401b传输至该层储料工位11b上。
参照图6、图7、图9和图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传送组件112b包括至少一个传送机构1121b,传送机构1121b包括对接齿轮1122b。传动件622b包括传动支架6221b和齿轮传动机构6222b,齿轮传动机构6222b设于传动支架6221b,所有齿轮传动机构6222b均与驱动单元5b可传动地连接,驱动器621b与对应的传动支架6221b相连,驱动器621b可以驱动传动件622b在对接位置和分离位置之间运动。在传动件622b位于对接位置时,齿轮传动机构6222b与对应的对接齿轮1122b啮合,在传动件622b位于分离位置时,齿轮传动机构6222b与对接齿轮1122b分离。驱动器621b可采用气缸或液压缸或电缸等。
通过将齿轮传动机构6222b设于传动支架6221b上,驱动器621b可以通过驱动传动支架6221b运动,以实现齿轮传动机构6222b与对接齿轮1122b的分离与啮合。通过在传送组件112b中设置对接齿轮1122b,在传动件622b中设置齿轮传动机构6222b,易于实现齿轮传动机构6222b与传动件622b之间的对接与分离,而且,齿轮传动也易于调节传送组件112b的传送工件的方向。
参照图6、图7、图10、图13和图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个进出料传动单元6b包括传动轴623b,传动轴623b穿设于对应的传动支架6221b,传动支架6221b相对传动轴623b可转动,驱动器621b与对应的传动支架6221b之间连接有推板6223b,驱动器621b驱动传动支架6221b在对接位置和分离位置之间转动,每个齿轮传动机构6222b同轴设于对应的传动轴623b,驱动单元5b与其中一个传动轴623b相连以驱动所有传动轴623b同步转动。例如,所有的传动轴623b可以沿第二方向(参照附图中的e2方向)依次设置,两个相邻的传动轴623b可以通过联轴器连接,驱动器621b可以沿第二方向设于所有的传动轴623b的一端。
通过设置在驱动器621b与传动支架6221b之间设置推板6223b,易于驱动器621b驱动传动支架6221b绕传动轴623b的轴线转动,可以防止驱动器621b与传动支架6221b之间出现卡涩,使得齿轮传动机构6222b可以更为顺畅的实现与对接齿轮1122b的啮合与分离,提高储料装置1002b的整体性能。
通过设置驱动单元5b与其中一个传动相连以驱动所有传动轴623b同步转动,驱动单元5b的设置数量少,可以节约储料装置1002b的生产成本;而且,所有传动轴623b同步转动,可以使得储料装置1002b同时上下料多个工件,减少上下料的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例如,参照图13和图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齿轮传动机构6222b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套设于传动轴623b上,第一齿轮与传动轴623b同轴设置,第一齿轮相对传动轴623b固定,传动轴623b可以带动第一齿轮同步转动。第二齿轮可转动地设于传动支架6221b上,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在传动件622b位于对接位置时,第二齿轮与对应的对接齿轮1122b啮合,在传动件622b位于分离位置时,第二齿轮与对接齿轮1122b分离。
在驱动器621b驱动传动件622b由分离位置运动至对接位置时,传动支架6221b绕传动轴623b的轴线朝向对接位置转动,传动支架6221b带动第二齿轮绕传动轴623b的轴线同向转动,待传动件622b运动至对接位置时,第二齿轮与对接齿轮1122b啮合。在驱动器621b驱动传动件622b由对接位置运动至分离位置时,传动支架6221b绕传动轴623b的轴线朝向分离位置转动,传动支架6221b带动第二齿轮绕传动轴623b的轴线同向转动,待传动件622b运动至对接位置时,第二齿轮与对接齿轮1122b脱离啮合关系。
由于第一齿轮与传动轴623b同轴设置,传动支架6221b绕传动轴623b的轴线转动,所以传动件622b在分离位置和对接位置之间运动的过程中,第二齿轮始终与第一齿轮保持啮合。在第二齿轮与对接齿轮1122b啮合时,保证齿轮传动机构6222b传动的稳定性,保证储料装置1002b运行的稳定性。而且,这种传动件622b的结构简单,易于制作,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当传动件622b处于对接位置,驱动单元5b驱动传动轴623b转动时,传动轴623b带动第一齿轮同步转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对接齿轮1122b传动,从而可以带动传送组件112b传送工件。这样可以使得所有的储料工位11b与所有的进出料传动单元6b可以共用同一个驱动单元5b,驱动单元5b的设置数量少,可以节约储料装置1002b的生产成本;而且,在驱动单元5b驱动所有传动轴623b同步转动时,处于进出料位置的所有传送组件112b可以在所有传动轴623b的带动下同步转动,从而可以使得储料装置1002b同时上下料多个工件,减少上下料的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参照图6、图7、图10、图13和图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个进出料传动单元6b还包括引导组件624b,引导组件624b包括第一滑块6241b和第一导轨6242b,第一滑块6241b和第一导轨6242b相互滑动配合,第一导轨6242b设于安装底板61b,第一导轨6242b的延伸方向垂直于对应的传动轴623b的延伸方向,第一滑块6241b设于推板6223b。驱动器621b在驱动推板6223b运动时,第一滑块6241b与第一导轨6242b相配合,可以控制推板6223b的运动轨迹,防止驱动器621b无法将准确的驱动传动支架6221b在对接位置与分离位置之间运动,使得驱动器621b可以更为稳定、准确地驱动传动支架6221b在对接位置与分离位置之间运动,保证储料装置1002b运行的稳定性。
参照图13和图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地实施例中,每个进出料传动单元6b还包括限位挡板64b,限位挡板64b设于第一导轨6242b靠近储料工位11b的一侧。在传动件622b位于对接位置时,限位挡板64b适于与限位挡板64b抵接。通过设置限位挡板64b,可以控制推板的行程,可以防止齿轮传动机构6222b与对接齿轮1122b产生较大的碰撞,延长齿轮传动机构6222b与对接齿轮1122b的使用寿命,使得驱动器621b可以精准地驱动齿轮传动机构6222b与对接齿轮对接,提高储料装置1002b的整体性能。
参照图1、图3、图10、图13和图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进出料机构40b位于存放机构20b的邻近收发料口401b的一侧,每个进出料传动单元6b还包括传输组件63b,传输组件63b设于安装底板61b,传输组件63b用于支撑和传输工件,在传动件622b位于对接位置时,工件在传输组件63b和对应的传送组件112b之间可转移,传输组件63b穿设于对应的传动轴623b,驱动单元5b通过传动轴623b驱动传输组件63b传输工件。
通过将进出料机构40b设于存放机构20b邻近收发料口401b的一侧,在进出料传动单元6b设置传输组件63b,传输组件63b可以起到中转作用,防止工件在收发料口401b至存放机构20b之间被卡住,使得工件可以顺畅地从收发料口401b传送至储料工位11b上,使得储料工位11b上的工件可以顺畅地传出收发料口401b。
将传输组件63b设于转动轴,驱动单元5b通过传动轴623b驱动传输组件63b传输工件,驱动单元5b可以同时驱动传输组件63b与传送组件112b,使得工件可以更为顺畅地从进出料机构40b转移至储料工位11b,使得工件可以更为顺畅地从储料工位11b转移至进出料机构40b,保证储料装置1002b可以稳定地传送工件,提高储料装置1002b的整体性能。
参照图1、图3、图10、图13和图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进出料机构40b位于存放机构20b的邻近收发料口401b的一侧,每个进出料传动单元6b包括传输组件63b,传输组件63b设于安装底板61b,传输组件63b用于支撑和传输工件,在传动件622b位于对接位置时,工件在传输组件63b和对应的传送组件112b之间可转移。
通过将进出料机构40b设于存放机构20b邻近收发料口401b的一侧,在进出料传动单元6b设置传输组件63b,传输组件63b可以起到中转作用,防止工件在收发料口401b至存放机构20b之间被卡住,使得工件可以顺畅地从收发料口401b传送至储料工位11b上,使得储料工位11b上的工件可以顺畅地传出收发料口401b。
参照图9和图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个储料工位11b包括储料底板111b和传送组件112b,传送组件112b设于储料底板111b上,且传送组件112b用于传送工件,传送组件112b的传送方向平行于第一方向(参照附图中的e1方向),每层储料仓1b的所有储料工位11b沿第二方向(参照附图中的e2方向)排布,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在将工件传送至储料工位11b上和将储料工位11b上的工件传出时,这样可以减少工件传输的距离,减少传送时间,提高上下料的效率,提高生产效率。
每个储料工位11b还包括辅助支撑件113b,辅助支撑件113b设于储料底板111b,且辅助支撑件113b位于传送组件112b沿第二方向的相对两侧,辅助支撑件113b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支撑块1131b和多个支撑轮1132b,多个支撑轮1132b设于支撑块1131b,且多个支撑轮1132b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
在传送工件的过程中,工件的底面可以与支撑轮1132b接触,支撑轮1132b与工件之间为滚动摩擦。这样可以降低工件在传送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防止工件在传送过程中受阻,更为顺畅地将工件传送至储料工位11b,或者更为顺畅地将工件从储料工位11b传出储料装置1002b,减少工件的传送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储料装置主体300b还包括用于替代前述进出料机构40b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用于直接驱动储料工位11b传输工件,驱动组件包括多个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的数量与储料仓的数量相同且分别一一对应。
每个驱动机构可以包括驱动件和传动杆,每个驱动机构的传动杆与驱动件的输出端相连,每个驱动机构的传动杆穿设于对应的储料仓1b中的所有储料工位11b,每个驱动机构的传动杆可以带动每层储料仓1b中的所有储料工位11b同步输送工件。例如,每层储料仓1b的传动杆可以沿第二方向(参照附图中的e2方向)依次设置,驱动件可以沿第二方向设于每层储料仓1b的传动杆的一端。驱动件可采用伺服电机。
通过设置与多个储料仓1b的数量相同且分别一一对应的多个驱动机构,将每个驱动机构的传动杆穿设于对应的储料仓1b中的所有储料工位11b,可以使得每层储料仓1b通过该层的驱动机实现独立控制,每层储料仓1b的驱动机可以带动该层储料仓1b的储料工位11b同步运转,从而使得每层储料仓1b中的所有储料工位11b同步传输工件。
这样可以使得存放机构20b的每层储料仓1b的储料工位11b同时上下料多个工件,减少储料装置1002b将工件传送至加工设备1200b的时间,使得加工设备1200b可以较快地将待加工的工件传送至储料工位11b上,减少加工设备1200b的上下料的时间,提高生产效率。而且,每个驱动机构的驱动件的设置数量少,可以节约储料装置1002b的生产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储料装置主体300b还包括用于替代前述进出料机构40b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用于直接驱动储料工位11b传输工件,驱动组件包括多个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的数量与储料工位11b的数量相同且分别一一对应。
例如,储料装置1002b可以通过控制某一个储料工位11b的对应的驱动机构运动,以使得该储料工位11b工作,从而使得该储料工位11b单独传输工件。
又例如,储料装置1002b可以通过控制同一层储料仓1b中的所有的驱动机构同步运动,以使得该层储料仓1b的储料工位11b同步运转,从而使得该层储料仓1b中的所有储料工位11b同步传输工件。
又例如,储料装置1002b可以通过控制同一列的所有的储料工位11b的对应的所有驱动机构同步运动,以使得该列中的所有的储料工位11b同步运转,从而使得该列中的所有储料工位11b同步传输工件。
这样可以使得每个储料工位11b通过与其对应的驱动件实现独立控制,使得储料装置1002b可以更为灵活的使用,例如储料装置1002b通过控制某一层的储料仓1b中的所有的储料工位11b为加工设备1200b上料时,若该层储料仓1b中的某一个储料工位11b的上的工件未传送至加工设备1200b上时,可以单独控制这个储料工位11b运动,以将该储料工位11b上的待加工的工件传送至加工设备1200b上。
而且,通过设置驱动组件,还可以减少储料装置1002b将工件传送至加工设备1200b的时间,使得加工设备1200b可以较快地将待加工的工件传送至储料工位11b上,减少加工设备1200b的上下料的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参照图7和图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存放机构20b包括主架体2b,主架体2b包括横梁21b和侧板22b,侧板22b设于横梁21b的相对两侧,所有储料仓1b布置于两个侧板22b之间,且所有储料仓1b位于横梁21b的下方。这样可以使得多层储料仓1b更为集中,当多层储料仓1b中的一层位于进出料位置,需要将另一层切换至进出料位置时,通过升降机构30b将另一层储料仓1b升降至进出料位置,可以减少储料仓1b的升降距离,减少升降时间,提高储料装置1002b的工作效率,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将侧板22b设于横梁21b的相对两侧,存放机构20b的结构简单,易于制作,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参照图7和图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地实施例中,存放机构20b包括传感器组件8b,传感器组件8b为多组,多组传感器组件8b的数量与每层储料仓1b中的多个储料工位11b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每组传感器组件8b用于检测出工件是否被传送至储料工位11b的正确位置,每组传感器组件8b用于检测出储料工位11b上的工件是否被完全传出存放机构20b。
在储料装置1002b上下料的过程中,通过设置多组传感器组件8b,可以及时检测出卡滞在储料工位11b与进出料传动单元6b的工件,防止未传输到位的工件阻碍存放机构20b的升降,保证储料装置1002b可以稳定地上下料,提高储料装置1002b上下料过程中的安全性能,延长储料装置1002b的使用寿命。
参照图7-图8、图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横梁21b包括沿横梁21b的延伸方向依次对接的多个子横梁211b,相邻两个子横梁211b之间可拆卸地连接。这样可以提高横梁21b的结构强度,延长横梁21b的使用寿命。由于相邻两个子横梁211b之间可拆卸地连接,横梁21b的长度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不同数量的子横梁211b组成,满足不同横梁21b的长度需求。而且,子横梁211b的尺寸较小,易于在制造过程中保证子横梁211b的尺寸精度,保证横梁21b的合格率,降低生产成本。
参照图7、图8和图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横梁21b上设有连接耳板212b,沿水平方向相邻两个储料工位11b之间设有隔板23b,隔板23b沿上下方向延伸,隔板23b的上端与连接耳板212b相连,储料工位11b与隔板23b相连。通过设置隔板23b可以将每层的储料工位11b隔开,在将工件传送至储料工位11b时,可以防止将多个工件传送至一个储料工位11b上,使得工件可以准确地传送至储料工位11b上。同时,将隔板23b的上端与连接耳板212b相连,还可以将隔板23b可靠地固定于横梁21b上,提高存放机构20b的结构强度,延长存放机构20b的使用寿命,延长储料装置1002b的使用寿命。
参照图3、图5和图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架10b的相对两侧均设有升降机构30b,升降机构30b包括升降驱动组件3b和导轨组件4b,每个升降驱动组件3b与对应的侧板22b相连,升降驱动组件3b可以驱动存放机构20b升降,每个侧板22b与支撑架10b之间均通过对应的导轨组件4b沿上下方向滑动配合。通过设置导轨组件4b与侧板22b配合,可以使得存放机构20b更为顺畅地沿上下方向升降,使得存放机构20b的升降过程更为稳定,提高储料装置1002b的整体性能。
例如,参照图3、图5和图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地实施例中,导轨组件4b包括第二导轨41b和第二滑块42b,第二滑块42b和第二导轨41b相互滑动配合,第二导轨41b设于支撑架10b,第二导轨41b沿上下方向延伸,第二滑块42b设于侧板22b。通过设置第二导轨41b和第二滑块42b,第二导轨41b可以对第二滑块42b起到导向作用,从而对存放机构20b起到导向作用,防止存放机构20b在升降过程中产生较大的晃动,使得存放机构20b更为顺畅地沿上下方向升降,使得存放机构20b的升降过程更为稳定,提高储料装置1002b的整体性能。
例如,参照图3、图5和图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地实施例中,升降驱动组件3b包括升降电机33b、丝杆31b和升降块32b,丝杆31b与升降电机33b相连,升降电机33b可以驱动丝杆31b绕其自身的中心轴线旋转。升降块32b上设有螺纹孔,丝杆31b上具有外螺纹,丝杆31b适于穿设于螺纹孔中。升降块32b上设有升降凸起321b,侧板22b上形成有与升降凸起321b配合的配合孔221b,升降凸起321b穿设于配合孔221b中。
由于升降凸起321b穿设于配合孔221b中,配合孔221b可以对升降凸起321b进行限位,在升降电机33b驱动丝杆31b绕其自身的中心轴线旋转时,升降块32b可以在丝杆31b上沿上下方向移动,从而带动存放机构20b升降。螺纹配合,可以使得存放机构20b更为稳定地在上下方向上升降。
可选地,驱动组件3b还可以采用直线电机,直线电机的定子安装于支撑架10b,动子连接侧板22b。
参照图1、图2和图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壳体400b设有透明的观察窗口402b,观察窗口402b和收发料口401b位于壳体400b的相对两侧。这样便于作业人员观察每个储料工位11b,当工件在传送中发生故障或储料装置1002b发生故障时,作业人员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可以对该故障进行处理,使得储料装置1002b可以及时恢复正常状态,保证工件传送的稳定性,提高生产效率。
参照图1-图4、图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地实施例,行走装置1001b为运载车,行走装置1001b包括车体100b和牵引单元200b,牵引单元200b设于车体100b的至少一端,储料装置1002b设于车体100b上。牵引单元200b可以带动车体100b运动,使得的储料装置1002b可移动,使得储料装置1002b应用地更为灵活,降低工件搬运的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例如,行走装置1001b可以为AGV小车,这样可以进一步地提高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程度,降低人工的使用量,减少工件搬运的时间,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参照图15和图16,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上下料系统,包括:上下料设备和运输设备1100b,上下料设备用于存储工件,运输设备1100b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运输设备1100b,运输设备1100b适于与上下料设备对接,运输设备1100b适于通过收发料口401b接收工件或将工件转移至上下料设备。
例如,上下料设备具有上料端和下料端,上下料设备用于将待加工的工件由上料端输送至下料端和/或将已加工的工件由下料端输送至上料端,例如上下料设备可以用于将待加工的工件由上料端输送至下料端,再例如上下料设备可以用于将已加工的工件由下料端输送至上料端,又例如上下料设备可以用于将待加工的工件由上料端输送至下料端且上下料设备也可以用于将已加工的工件由下料端输送至上料端。通过设置的上下料设备,可以实现待加工的工件的自动上料或半自动上料以及已加工的工件的自动下料或半自动下料。
加工设备1200b用于对工件进行加工,例如加工设备1200b可以用于对工件进行钻孔加工,加工设备1200b可以为钻孔设备,加工设备1200b具有进出料口701b,待加工的工件可以由加工设备1200b的进出料口701b进入加工设备1200b内进行加工;加工设备1200b加工好的工件,可以经加工设备1200b的进出料口701b输出加工设备1200b。
运输设备1100b的收发料口401b适于与上下料设备的下料端对接以接收待加工的工件和/或将已加工的工件转移输送至上下料设备。运输设备1100b的收发料口401b适于与加工设备1200b的进出料口701b对接以将待加工的工件转移输送至加工设备1200b和/或接收加工设备1200b所输出的已加工的工件。
在运输设备1100b与上下料设备对接时,运输设备1100b的收发料口401b与上下料设备的下料端相对,可以通过人工或机械手将待加工的工件放置在上下料设备的上料端,上下料设备可以将待加工的工件输送至下料端,并转移至运输设备1100b,运输设备1100b接收上下料设备转移的待加工的工件,并将待加工的工件暂存在运输设备1100b内。运输设备1100b可以将暂存的待加工的工件运输转移至加工设备1200b,运输设备1100b行走移动至与加工设备1200b对接的位置并与加工设备1200b对接,此时运输设备1100b的收发料口401b与加工设备1200b的进出料口701b相对,运输设备1100b可以将暂存的待加工的工件输送转移至加工设备1200b内进行加工,从而可以实现待加工的工件的自动上料。
在加工设备1200b已加工完工件时,运输设备1100b可以行走移动至与加工设备1200b对接的位置并与加工设备1200b对接,加工设备1200b将已加工的工件输送转移至运输设备1100b,运输设备1100b可以将暂存的已加工的工件运输至上下料设备,在运输设备1100b行走移动至与上下料设备对接的位置时与上下料设备对接,此时运输设备1100b的收发料口401b与上下料设备的下料端相对,运输设备1100b可以将暂存的已加工的工件输送转移至上下料设备,上下料设备将已加工的工件的输送至上料端,通过机械手或人工将输送至上下料设备的上料端的已加工的工件取下并放置在指定区域,从而可以实现已加工的工件的自动下料。
在利用上下料设备配合运输设备1100b为多台加工设备1200b上下料时,可以控制运输设备1100b行走移动至上下料设备附近,使得运输设备1100b停止在与上下料设备可以对接位置并与上下料设备对接,上下料设备将待加工的工件输送转移至运输设备1100b,上下料设备可以分多次将待加工的工件输送转移至运输设备1100b。在运输设备1100b装载有设定量的待加工的工件时,可以控制运输设备1100b离开与上下料设备的对接位置,运输设备1100b将载有待加工的工件运输至其中一个加工设备1200b,在运输设备1100b与该加工设备1200b对接时,运输设备1100b可以将部分待加工的工件输送至加工设备1200b进行加工。而后,运输设备1100b可以离开该加工设备1200b,行走移动至下一个加工设备1200b,并将暂存的待加工的工件输送转移至该加工设备1200b,依次类推,可以对一条自动加工生产线内的部分加工设备1200b或所有加工设备1200b均输送转移待加工的工件,实现自动上料。
运输设备1100b单次运输的待加工的工件的量,可以满足一条自动加工生产线内的部分加工设备1200b或所有加工设备1200b均输送转移待加工的工件。在运输设备1100b单次运输的待加工的工件的量,可以满足一条自动加工生产线内的部分加工设备1200b时,运输设备1100b在将待加工的工件全部转移至加工设备1200b之后,运输设备1100b可以回到上下料设备以继续接收待加工的工件,再将待加工的工件运输转移至其他还没有待加工的工件的加工设备1200b。
在加工设备1200b陆续加工完成后,控制运输设备1100b行走移动至已加工完工件的加工设备1200b附近,并使得运输设备1100b与该加工设备1200b对接以接收已加工的工件。在运输设备1100b内存放的已加工的工件的量达到设定值之后,可以控制运输设备1100b行走移动至上下料设备以将已加工的工件输送转移至上下料设备,实现自动下料。
一条自动加工生产线可以包括一个上下料设备、一个运输设备1100b和多个加工设备1200b,多个加工设备1200b共用一个上下料设备和一个运输设备1100b,实现自动上下料;一条自动加工生产线也可以包括多个上下料设备、多个运输设备1100b和多个加工设备1200b,多个加工设备1200b可以分成多组,每组共用一个上下料设备和运输设备1100b。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下料系统,通过设置上下料设备和运输设备1100b,利用上述运输设备1100b运输工件,利用上下料设备为运输设备1100b上下料,可以使得运输设备1100b实现自动化上下料,提高上下料系统的自动化程度,节约为运输设备1100b上下料的时间,使得运输设备1100b可以依次为多个加工设备上料或下料,节约加工设备1200b上下料的时间,降低人工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生产的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6)

1.一种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装置和储料装置,所述储料装置设于所述行走装置,所述储料装置包括:
储料装置主体,所述储料装置主体包括支撑架、存放机构和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设于所述支撑架,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存放机构相连以驱动所述存放机构升降,所述存放机构具有沿上下方向排布的多层储料仓,每层所述储料仓包括多个沿水平方向排布的多个储料工位,每个所述储料工位用于存储和传送工件;
壳体,所述壳体罩设在所述储料装置主体上,所述壳体上形成有收发料口,通过所述存放机构的升降以使得任一层所述储料仓位于进出料位置,位于所述进出料位置的所述储料仓内的工件适于通过所述收发料口移出所述储料仓或者工件适于通过所述收发料口移入位于所述进出料位置的所述储料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装置主体包括进出料机构,位于所述进出料位置的所述储料仓的所有所述储料工位均与所述进出料机构可分离地相连,在位于所述进出料位置的所述储料仓的所有所述储料工位与所述进出料机构相连时,所述进出料机构可驱动位于所述进出料位置的所述储料仓的所有所述储料工位传送工件;
或者,所述储料装置主体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储料工位传输工件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多个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数量与所述储料仓或所述储料工位的数量相同且分别一一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料机构位于所述存放机构的邻近所述收发料口的一侧,所述进出料机构包括驱动单元和多个沿水平方向排布的进出料传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与所有所述进出料传动单元均相连以驱动所有所述进出料传动单元同步传送工件,所述进出料传动单元的数量与每层所述储料仓的所述储料工位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在位于所述进出料位置的所述储料仓的所有所述储料工位与所述进出料机构相连时,每个所述进出料传动单元与对应的所述储料工位相连以驱动对应的所述储料工位传送工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储料工位包括储料底板和传送组件,所述传送组件设于所述储料底板上且用于传送工件,每个所述进出料传动单元包括安装底板和离合组件,所述离合组件设于所述安装底板,所述离合组件包括驱动器和传动件,所述驱动器与所述传动件相连以驱动所述传动件在对接位置和分离位置之间运动,所有所述传动件均与所述驱动单元相连,在所述传动件位于所述对接位置时,所述传动件与对应的所述传送组件可传动地连接,所述驱动单元通过所述传动件带动对应的所述传送组件传送工件,在所述传动件位于所述分离位置时,所述传动件与所述传送组件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组件包括至少一个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对接齿轮,所述传动件包括传动支架和齿轮传动机构,齿轮传动机构设于所述传动支架,所有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均与所述驱动单元可传动地连接,所述驱动器与对应的所述传动支架相连以驱动所述传动件在所述对接位置和所述分离位置之间运动,在所述传动件位于所述对接位置时,所述齿轮传动机构与对应的所述对接齿轮啮合,在所述传动件位于所述分离位置时,所述齿轮传动机构与所述对接齿轮分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进出料传动单元包括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穿设于对应的所述传动支架,所述传动支架相对所述传动轴可转动,所述驱动器与对应的所述传动支架之间连接有推板,所述驱动器驱动所述传动支架在所述对接位置和所述分离位置之间转动,每个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同轴设于对应的所述传动轴,所述驱动单元与其中一个所述传动轴相连以驱动所有所述传动轴同步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进出料传动单元还包括引导组件,所述引导组件包括相互滑动配合的第一滑块和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设于所述安装底板,所述第一导轨的延伸方向垂直于对应的所述传动轴的延伸方向,所述滑块设于所述推板。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进出料传动单元还包括传输组件,所述传输组件用于支撑和传输工件,在所述传动件位于所述对接位置时,工件在所述传输组件和对应的所述传送组件之间可转移,所述传输组件穿设于对应的所述传动轴,所述驱动单元通过所述传动轴驱动所述传输组件传输工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储料工位包括储料底板和传送组件,所述传送组件设于所述储料底板上且用于传送工件,所述传送组件的传送方向平行于第一方向,每层所述储料仓的所有所述储料工位沿第二方向排布,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每个所述储料工位还包括辅助支撑件,所述辅助支撑件设于所述储料底板且位于所述传送组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相对两侧,所述辅助支撑件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支撑块和多个支撑轮,多个所述支撑轮设于所述支撑块且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排布。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放机构包括主架体,所述主架体包括横梁和设于所述横梁的相对两侧的侧板,所有所述储料仓布置于两个所述侧板之间且位于所述横梁的下方。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包括沿所述横梁的延伸方向依次对接的多个子横梁,相邻两个所述子横梁之间可拆卸地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上设有连接耳板,沿水平方向相邻两个所述储料工位之间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隔板,所述隔板的上端与所述连接耳板相连,所述储料工位与所述隔板相连。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的相对两侧均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驱动组件和导轨组件,每个所述升降驱动组件与对应的所述侧板相连以驱动所述存放机构升降,每个所述侧板与所述支撑架之间均通过对应的所述导轨组件沿上下方向滑动配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有透明的观察窗口,所述观察窗口和所述收发料口位于所述壳体的相对两侧。
15.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装置为运载车,所述行走装置包括车体和牵引单元,所述牵引单元设于所述车体的至少一端,所述储料装置设于所述车体上。
16.一种上下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下料设备,用于存储工件;
运输设备,所述运输设备为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运输设备,所述运输设备适于与所述上下料设备对接以通过所述收发料口接收工件或将工件转移至所述上下料设备。
CN202220697962.7U 2022-03-28 2022-03-28 运输设备和上下料系统 Active CN2169960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97962.7U CN216996068U (zh) 2022-03-28 2022-03-28 运输设备和上下料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97962.7U CN216996068U (zh) 2022-03-28 2022-03-28 运输设备和上下料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96068U true CN216996068U (zh) 2022-07-19

Family

ID=823721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697962.7U Active CN216996068U (zh) 2022-03-28 2022-03-28 运输设备和上下料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9606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72246A (zh) * 2022-07-20 2022-09-20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料仓及生产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72246A (zh) * 2022-07-20 2022-09-20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料仓及生产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843939B1 (de) Transporteinrichtung zum aufnehmen einer oder mehrerer werkzeugmaschinenzubehöreinrichtungen aufweisenden moduleinheiten und zum transportieren der einen oder mehreren aufgenommenen moduleinheiten
CN216996068U (zh) 运输设备和上下料系统
CN212558291U (zh) 对接系统以及生产线
CN111071862A (zh) 绕线盘自动上下料系统、其上下料方法及绕线生产线
CN112009597A (zh) 汽车行李架与天线基座混合排序及自动对接上下线系统
CN210504425U (zh) 物流派送系统
CN115432342A (zh) 自动上下料系统及具有其的自动加工生产线
CN115447931A (zh) 自动加工生产线
CN214189675U (zh) 一种双层物料运输车
KR101614314B1 (ko) 무인 운반차용 배터리 이송유닛 및 이를 갖는 무인 운반차의 배터리 자동 교환장치
CN115465588A (zh) 运输设备和上下料系统
KR102111924B1 (ko) 워크 작업 장치, 워크 작업 시스템, 워크 배출 방법, 워크 공급 방법, 및 워크 스톡 방법
CN111571710A (zh) 一种自动上下料装置及pcb板钻孔设备
KR101614317B1 (ko) 무인 운반차용 배터리 이송유닛 및 이를 갖는 무인 운반차의 배터리 자동 교환장치
CN115465628A (zh) 自动加工生产线和自动加工生产方法
CN217229158U (zh) 缓存装置和自动上下料加工系统
CN215324890U (zh) 副车架的存储装配线体
CN113401676B (zh) 一种智能高速无人值守发运流水线
CN211712334U (zh) 绕线盘自动上下料系统及绕线生产线
CN211566130U (zh) 一种自动上下料装置及pcb板钻孔设备
CN211566131U (zh) 一种自动上下料装置及pcb板钻孔设备
CN220074889U (zh) 换刀装置及自动钻孔系统
CN217755874U (zh) 物料配送系统及加工系统
CN218370422U (zh) 工件转移装置及加工设备的自动上下料系统
CN116281145B (zh) 板件加工装置及板件加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