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04425U - 物流派送系统 - Google Patents

物流派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04425U
CN210504425U CN201720234469.0U CN201720234469U CN210504425U CN 210504425 U CN210504425 U CN 210504425U CN 201720234469 U CN201720234469 U CN 201720234469U CN 210504425 U CN210504425 U CN 2105044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inet
conveyor belts
logistics
transverse
carri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23446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ollege of Construction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ollege of Construct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ollege of Construction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ollege of Construction
Priority to CN20172023446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044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044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0442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物流派送系统,包括相互对接以传递包裹的物流车和快递柜,物流车内由上至下布置多层传送带,每层中包括并排布置用于暂存包裹的多条纵向传送带以及与各纵向传送带相衔接以中转包裹的横向传送带;快递柜柜体内的后侧为传输通道,所述传输通道内由上至下依次布置有多条传送带,每条传送带对应一行单元柜,传送带的侧缘与对应行单元柜的后侧开放部位相对应;物流车向快递柜配送包裹时,物流车的各层横向传送带与快递柜内的各层传送带一一对接。从配货站的分拣开始,经由物流城派发至各快递柜,对包裹进行位置识别监控,可以经由指定的传送带直接传送至预定快递柜的相应位置。可提高配送效率和自动化程度。

Description

物流派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递柜和物流车相配合使用的派送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方便客户,在小区或写字楼普遍设置有快递柜,包裹在配货站经分拣后装入物流车,再由物流车派送至各个快递柜。
快递柜接收包裹时可利用快递柜内的传送带配合扫码,图像识别等方式逐渐实现智能化和自动化,例如公开号为CN105416966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智能存取货柜,包括柜体,柜体内设有独立的寄货仓和取货仓;寄货仓内设有寄货柜台,取货仓内设有取货柜台,寄货仓和取货仓内均设有运输组件;柜体上还设有货物进出口和货物通道;货物通道内设有第一传送带、称重台、第二传送带、检测组件、机械手、贴码机和读码机;还包括处理器;柜体上还设有显示屏和感应器,感应器和显示屏均与处理器电连接;处理器根据获取的用户信息,判断用户模式,从而实现对货物的收取和发送。用户可通过存取货柜收寄货物,不必去快递营业点。
例如公开号为CN103005912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快递中转柜,该快递中转柜为长方体,分为左、中、右三部分,其中左侧为小货物柜,中间为控制部分,右侧为大货物柜,小货物柜上下分为四层,每层的底板上都设置有传送带,每层的顶板上铰接有隔物板;右侧的大货物柜分为上下两层,每层的底板上设置有传送带,每层的顶板上铰接有隔物板。由于在该方案中的快递中转柜每层都设置有传送带,并且隔物板都是铰接在每层货物柜的顶板上,当排序在前的货物被取走后,排序在后的货物可以在传送带的带动下自动的调整位置。
例如公开号为CN 106408244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智能传送快递的装置、派送快递和收取快递的方法,所述装置包括第一轨道箱、物流车、升降电梯、第二轨道箱、快递收发箱、将物流车内的快递转移到快递收发箱内或将快递收发箱内的快递转移到快递箱内的转移装置以及控制物流车进行自动传送快递的快递传送系统,升降电梯包括入口与出口,第一轨道箱与升降电梯的入口连通,升降电梯的出口与第二轨道箱连通,快递收发箱设置在第二轨道箱上。
例如公开号为CN 205523882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可根据体积、送货地址对快递预先进行分类、装卸的新型智能化物流车,主要包括小件快递存放区、大件快递存放区、装卸货装置和控制装置,以实现规范化派送,高效化装卸的目的。将车厢进行区域划分,通过不同存放区域针对不同快递。
但现有技术的快递柜中,传送带上的包裹一般需要借助复杂的机械手转移到指定的货柜,每个包裹抓取一次效率不高;又或者在每一货柜内配置传送带,在配货时无法批量处理,另外物流车内的包裹向快递柜派发时需要人工介入挑选包裹,相当于再次分拣,效率不高,或需要利用复杂的机器人协助完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物流派送系统,从配货站的分拣开始,经由物流城派发至各快递柜,期间多采用传送带结构,对包裹进行位置识别监控,可以经由指定的传送带直接传送至预定快递柜的相应位置。可提高配送效率和自动化程度。
一种物流派送系统,包括相互对接以传递包裹的物流车和快递柜,所述快递柜包括柜体,在柜体内的前侧为货仓,所述货仓包括行列分布的多个单元柜,每个单元柜的前侧设有前柜门,后侧为开放结构;所述物流车包括车厢,车厢内设有用于承载和传输包裹的传送带;
物流车车厢内的传送带由上至下布置多层,每层中包括并排布置用于暂存包裹的多条纵向传送带以及与各纵向传送带相衔接以中转包裹的横向传送带;
快递柜柜体内的后侧为传输通道,在柜体的侧面设有与传输通道位置相对应的配送侧门,所述传输通道内由上至下依次布置有多条传送带,每条传送带对应一行单元柜,传送带的侧缘与对应行单元柜的后侧开放部位相对应;
物流车向快递柜配送包裹时,物流车的各层横向传送带与快递柜内的各层传送带一一对接。
作为优选,车厢内设有用于在纵向传送带和横向传送带之间转移包裹的拨动机构,在车厢的侧壁设有与横向传送带相应的包裹进出门;在所述柜体内还设有将柜体内传送带上的包裹推送入指定单元柜的推送机构。
本实用新型物流车通过多层以及每层中纵横布置的传送带可实现包裹的派送,既可由配货站向车内分发包裹,也可以将车内的包裹向快递柜分发派送。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物流派送系统还包括设置在配货站的包裹分拣系统,包裹分拣系统通过多层结构的传送带输出分拣后的各类包裹;
配货站向物流车配送包裹时,物流车的各层横向传送带与包裹分拣系统的各层传送带一一对接。
本实用新型中,物流车向快递柜配送包裹时,以及配货站向物流车配送包裹时,各层传送带一一对接理解为一侧中的一层对应另一侧中的一层,由于快递柜或物流车型号尺寸未必相同,因此并不要求两侧的层数完全相同,层数较多的一侧也可暂时闲置。
为了实现自动化派送,作为进一步优选,本实用新型物流派送系统还包括控制中心,所有包裹均具有可识别标识,在配货站的分拣系统、物流车以及快递柜中均设有识别包裹的检测机构,实时检测包裹位置并反馈给控制中心。
控制中心可根据相关信息通知客户,或者随时调整派送路线或方法。
本实用新型物流车内的传送带本身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例如,所述传送带包括支撑框架和转动安装在支撑框上的支承辊,以及绕置在支承辊上皮带,其中至少一支承辊为主动辊,主动辊的驱动电机通过物流车内的控制器进行控制。
包裹随传送带移动时,包裹的到位检测和识别均可采用现有技术,例如,所述车厢内设有感应包裹位置的感应元件(例如传感器或摄像头),用以获得包裹位置信号并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相应的驱动传送带驱动电机的启停以及拨动机构的工作。实现包裹的就位,以及在纵向传送带和横向传送带之间的转移。
另外在简化机构或人工介入控制时,可通过传送带驱动电机的开关,进行人工或半自动的控制,实现包裹传送。
由于纵向传送带和横向传送带的传送方向不同,为了便于包裹的转移,作为优选,横向传送带与相应的纵向传送带相衔接的部位设有一套所述拨动机构,所述拨动机构为可双向旋转的摆臂或直线往复运动的推板。
本实用新型物流车的横向和纵向是相对而言,一般情况下,纵向指从车头至车尾的方向,而横向是指车宽方向,反之同理。
向车厢内送入包裹时,需要将横向传送带上的包裹推送至同层中指定的一条纵向传送带上,相反的,由车厢向快递柜派送时,需要将各纵向传送带上的包裹推送至同层的纵向传送带上,因此可旋转的摆臂在拨动包裹时,根据不同的场景需要改变旋转方向,而推板同理,为了避免对包裹移动路径的干涉,所述拨动机构设置在相应传送带的上方,工作时向下摆动拨动包裹,或下降后再往复运动推送包裹,这些运动方式就其机械原理本身而言,现有技术中有诸多方案可以采用,也并非本实用新型重点。
作为优选,车厢内的底部设有横向布置的导轨,所有纵向传送带分为多组,同组纵向传送带由上至下分层排布,不同组之间沿导轨布置方向排布,每组纵向传送带安装在同一支撑架上,各支撑架底部沿导轨行走且匹配有相应的行走驱动机构。
将纵向传送带分组,在不同组横向移动时,可将相邻两组纵向传送带之间移开一定距离,便于工作人员进入检修或维护。
作为优选,所述横向传送带以及包裹进出门位于车厢的车尾一端,在车厢内的车头一端设有横向行走通道,各纵向传送带邻近车头的一端避让该横向行走通道,车厢侧壁设有与横向行走通道相对应的人员进出门;
车厢内的宽度大于所有组纵向传送带的宽度之和,预留部位为与横向行走通道连通的纵向行走通道。
作为优选,所述包裹进出门和人员进出门均为横移式拉门。另外作为箱式货车的通常设置,在车厢的后侧设有对开式的后门。
包裹进出车厢主要是通过横向传送带,进入车厢内暂存在各纵向传送带上,为了便于横向传送带与快递柜或配货站的对接,作为优选,所述横向传送带为可伸缩的传送带,其中一端为可延伸出包裹进出门的延伸段。
为了进一步实现自动化,无需人工介入,在快递柜或配货站一侧一般也可以设置传送机构,例如传送带,在对接时难免会产生高度差,为了补偿,作为优选,所述延伸段的端部为可上下摆动的摆动段。
为了补偿伸缩以及摆动时皮带长短的变化,作为优选,所述横向传送带设有皮带长度补偿机构以及皮带张紧机构。
关于本实用新型快递柜部分:
本实用新型快递柜中,传送带横向输送包裹,可以行经同层的每个单元柜,在到达指定的单元柜时,由于单元柜的后侧为开放结构,因此可以通过传感器或其他扫描识别手段向推动机构发送指令,将包裹推入指定的单元柜。就推送机构的控制部分以及包裹的到位检测和识别均可采用现有技术,另外在快递柜简化机构或人工介入控制时,可通过传送带以及推动机构的开关,进行人工或半自动的控制,实现包裹入柜。
传送带朝向配送侧门的一端为待入柜包裹的输入端,传送带的顶面与对应行单元柜的底壁相平齐或略高于对应行单元柜的底壁。传送带的输入端用于与物流车配合。
快递柜设有控制器,单元柜的前侧(指面对取快递用户的一侧)设有前柜门电控锁、扫码器等设备,用于与快递柜的控制器交互信息,在自动控制时,传送带以及推送机构也均接入并受控于控制器。就外围设备和控制器本身可采用现有技术。
所述推送机构包括推送电机以及与推送电机联动的执行部件,所述执行部件为直线运动的推板或旋转运动的摆臂。
作为优选,所述推送机构有多套,每套对应一个单元柜,同行或同列的推送机构通过传动机构共用一推送电机。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有的推送机构通过传动机构共用同一推送电机。
所述传送带包括带有驱动辊的安装架,绕置在安装加上循环绕动的皮带以及与驱动辊联动的驱动电机。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推送机构包括:
推送电机;
沿包裹推送方向布置的丝杆;
在推送电机和丝杆间传动的离合器;
与所述丝杆螺纹配合且沿丝杆布置方向运动的包裹推送板;
所述推送电机以及离合器受控于快递柜的控制器。推送电机一侧连接在离合器的动力输入端,离合器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丝杠。
由于单元柜的后侧为开放结构,为了封闭与隔离各个单元柜,作为优选,所述包裹推送板在向单元柜推入包裹后停留在单元柜的后侧并兼做单元柜的后柜门。
作为优选,同行单元柜的推送机构共用一推送电机,所述传动机构包括:
与推送电机联动且横向布置的主轴;
多对相互啮合的锥形齿轮,同一对锥形齿轮中,其中一个固定在主轴上,另一个与对应推送机构中离合器的动力输入端连接;
同行单元柜的各推送机构中通过相应的一对锥形齿轮与主轴联动。
通过调整主轴的布置也可以实现同列的推送机构,设置所有的推送机构共用同一推送电机。
为了精确控制,推送电机可采用伺服电机,还可以根据加载的离合器数量,采用变频方式调节功率,避免浪费能源。
工作时主轴可以持续转动,需要哪个包裹推送板工作时,仅需接通对应的离合器即可,避免大量电机的使用,降低成本,节省内部空间。
丝杠通过至少两个托架固定在快递柜内,其中一个托架固定在对应单元柜的顶壁,另一个托架位于输送通道后方,包裹推送板的行程至少横跨相应传送带。
作为优选,所述推送机构中还设有与丝杠平行的导向杆或导向槽,所述包裹推送板的顶部与导向杆或导向槽滑动配合。可以防止包裹推送板随丝杠的转动而翻转错位。
为了防止包裹推送板横跨过包裹,作为优选,所述包裹推送板的底缘与传送带的顶面相贴合。即使较小的包裹也不会遗漏,为了避免损伤传送带,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包裹推送板的底缘通过柔性梳板与传送带的顶面相贴合。
利用本实用新型物流派送系统时,可灵活配置派送方法,既可以人工干预控制传送带的对接以及包裹的转移,也可以依照预设的方式实现较高的自动化。
一种基于所述物流派送系统的派送方法,包括将包裹在配货站分拣后经由物流车派送至相应的快递柜,派送时具体包括:
将包裹在配货站进行分拣,针对同一物流车的所有包裹以预定原则分配至物流车内的不同层传送带上,物流车记录每一包裹所在位置;同一传送带上,依照规划的派送路线,越早派送的包裹越晚进入车厢;
物流车向快递柜派送包裹时,物流车的各层横向传送带与快递柜内的各层传送带一一对接,将该快递柜对应的所有包裹转移至快递柜的传输通道内;
快递柜实时采集传输通道内各包裹位置,当到达指定单元柜处时通过相应的推送机构将包裹推入单元柜。
在所有环节中,一旦有检测机构采集到包裹的位置信息,马上发送至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根据情况通知用户。就包裹检测以及信息通信而言均可采用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合理规划各层传送带或车厢内不同组传送带所承载的包裹,实现从配货站出发后的全自动派送直至指定的各个单元柜。
本实用新型物流派送系统中相互对接的分拣系统以及物流车和快递柜均可以设置多层传送带,不同类别的包裹通过不同的传送带可自动通过物流车转运,结合包裹识别可准确的自动投放至相应的单元柜,以供用户领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快递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快递柜的配送侧门打开后的示意图;
图3为侧视角度下快递柜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推送机构的传动示意图。
图5为配货站包裹分拣远离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物流车车厢内俯视角度(结合快递柜)的示意图;
图7为车厢内各纵向传送带的立面布置示意图;
图8为图6中其中一组纵向传送带横移后的示意图;
图9为横向传送带伸缩之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横向传送带伸缩之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横向传送带端部摆动下垂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车厢内横向传送带伸出后与快递柜对接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4,实用新型物流派送系统中的快递柜包括柜体,在柜体内的前侧为货仓1,柜体内的后侧为传输通道2,在柜体的侧面设有与传输通道2位置相对应的配送侧门4,货仓1包括行列分布的多个单元柜,单元柜可按需要分隔为较小的较大空间的柜型,每个单元柜的前侧设有前柜门3,单元柜的后侧朝向传输通道且为开放结构。
传输通道内由上至下依次布置多条传送带5,每层单元柜对应一条传送带,传送带的传送方向为横向,即包裹6由配送侧门4进入并放置在相应层高的传送带上,而后通过传送带5将包裹6传送至快递柜另一侧,行进过程中,处在预定单元柜后方时,利用推送机构将包裹6推送入指定的单元柜。
柜体的正面可依据现有技术设置摄像头以及扫描器等,柜体内设有控制器(单片机或微电脑等形式),用以与触摸屏、键盘、摄像头以及扫描器通信,前柜门还设有受控于控制器的门锁。
结合图3,图4,本实施例中,每个单元柜分别配置推送机构,例如顶层的单元柜1a、次顶层的单元柜1b、以及下一层的单元柜1c,三者相对空间较小,而底层的单元柜相对空间较大。
同层的单元柜共用一推送电机,以顶层单元柜为例,其推送机构还包括:
沿包裹推送方向布置的丝杆9;
在推送电机13和丝杆9间传动的离合器12;
与丝杆9螺纹配合且沿丝杆9布置方向运动的包裹推送板11;
丝杆9一端通过托架7a固定在对应单元柜1a的顶壁,另一个托架7b位于输送通道2后方,包裹推送板11的行程横跨传送带5,便于将包裹6由传送带5转移至单元柜内部。
单元柜1a的顶壁处还通过托架7a和托架7b固定有导向杆8,包裹推送板11的顶部通过滑块10与丝杆9螺纹配合,导向杆8穿过滑块10以引导滑块10并防止包裹推送板11随丝杠9的转动而翻转错位。
离合器12可采用电信号控制的电磁离合器,推动电机13以及传送带5都受控于快递柜的控制器。
同行单元柜的推送机构共用一推送电机13,其传动机构包括:
与推送电机13联动且横向布置的主轴14;
多对相互啮合的锥形齿轮,同一对锥形齿轮中,其中一个锥形齿轮15固定在主轴上,另一个锥形齿轮16与离合器12的动力输入端连接;同行单元柜的各推送机构的丝杠通过相应的一对锥形齿轮与主轴14联动。
为了精确控制,推送电机可采用伺服电机,还可以根据加载的离合器数量,采用变频方式调节功率,避免浪费能源。工作时主轴14可以持续转动,需要哪个包裹推送板工作时,仅需接通对应的离合器即可,避免大量电机的使用,降低成本,节省内部空间。
为了防止包裹推送板横跨过遗漏包裹,包裹推送板的底缘通过柔性梳板与传送带的顶面相贴合。
传输通道内设有检测包裹行进位置的感应机构,例如传感器、光幕或摄像头等现有设备,用以向传送带发送暂停信号以及向推送机构发送启动信号。在单元柜内设有感知包裹推送板位置的传感器或触发开关,用以向传送带发送启动信号。即接着传送下一包裹。
结合单元柜1a、单元柜1b、以及单元柜1c中包裹推送板11的相对位置变化,单元柜1a中包裹推送板11处在预备推送包裹的起始位置,包裹移动至对应的单元柜后方时,包裹推送板11向左运动,直至达到单元柜1c中包裹推送板11的位置,由于单元柜的后侧为开放结构,为了封闭与隔离各个单元柜,包裹推送板11在向单元柜1c推入包裹后停留在单元柜1c的后侧并兼做单元柜1c的后柜门。
向本实用新型快递柜派送包裹时,先通过权限验证打开配送侧门4,各层传送带的输入端均开放,所有空单元柜的包裹推送板或指定单元柜的包裹推送板向后移动至传送带后方,以等待包裹就位。
利用手工或自动传送装置将包裹送入指定的传送带,指定的传送带可以根据单元柜的闲置情况进行预先或现场确定,以某层传送带工作为例,包裹逐个放入传送带时,推送电机也通过主轴带动该层所有离合器的动力输入端动作,传送带也由外而内的将包裹送入快递柜,包裹的进行位置通过传感器或图像识别手段确定并发送信号至控制器,当包裹行进至预定位置时,控制器暂定传送带运动并开启对应的单元柜的离合器,将主轴的运动传递至相应的丝杆,丝杠带动包裹推送板将就位的包裹由传送带转移时对应的单元柜中。
就推送机构的控制部分以及包裹的到位检测和识别均可采用现有技术,另外在快递柜简化机构或人工介入控制时,可通过传送带以及推动机构的开关,进行人工或半自动的控制,实现包裹入柜。用户取包裹时的流程可依照按现有技术进行授权验证以及开箱等步骤。
本实用新型的快递柜每层设置一传送带,可同时配送一层,在每层具有较多单元柜时尤其可以体现优势,不必注意的开前柜门进行派送,结合适宜的控制方法和配送逻辑可以设定不同优先级别将包裹推入同层的各个单元柜,通过包裹推送板并兼做单元柜的后柜门,可以大大降低快递柜的厚度,省去后柜门的安装空间和执行机构。
参见图5,在包裹进行配送派发时,现有配货站的包裹分拣系统一般包括包裹传送带或传送轨道17,其根据场地限制或配送方式可设置为环形或直线等形式,包裹按照目的地的不同,在分拣时可按照同一小区、同一道路或同一行政区划等方式分拣至不同的子系统,例如图5中由传送轨道17可分检至三个子系统,其中一个为子系统18,分拣时既可以人工操作,也可以依照包裹上的二维码等识别标签进行自动分拣,通过闸门、路径切换机构或机械手等将包裹分拣至不同的子系统,例如子系统18仍采用传送带形式,包裹在子系统18中通过二次分拣系统19转移至不同的下游传送带,每一下游传送带可对应不同的物流车,或同一物流车车厢的不同区域。在二次分拣系统19中,仍可依照现有技术将包裹转移至不同的下游传送带。
参见图6至图8(结合图1至图5中的快递柜),为了便于和配货站以及快递柜对接,本实用新型中的物流车包括车厢20,车厢20内设有用于承载和传输包裹26的传送带。
车厢内就传送带本身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例如,包括支撑框架和转动安装在支撑框上的支承辊,以及绕置在支承辊上皮带,其中至少一支承辊为主动辊,主动辊的驱动电机通过物流车内的控制器进行控制。
车厢20内的底部设有横向布置的导轨24,传送带由上至下布置多层,每层中包括并排布置用于暂存包裹26的多条纵向传送带25以及与各纵向传送带相衔接以中转包裹的横向传送带29;车厢20内设有用于在纵向传送带25和横向传送带29之间转移包裹的拨动机构(图中省略),在车厢20的侧壁设有与横向传送带29相应的包裹进出门22,图中门板22a已经横移错位,使包裹进出门22为开放状态,车厢20的后端设有对开门21。
结合图7,所有纵向传送带分为多组,例如第一组纵向传送带25a、第二组纵向传送带25b、第三组纵向传送带25c、第四组纵向传送带25d,同组纵向传送带由上至下分层排布,例如第一组纵向传送带25a中,顶层为传送带25a-1,下一层为传送带25a-2,不同组之间沿导轨24布置方向排布,每组纵向传送带安装在同一支撑架上,各支撑架底部沿导轨24行走且匹配有相应的行走驱动机构。
横向传送带29以及包裹进出门22位于车厢的车尾一端,在车厢20内的车头一端设有横向行走通道27,各纵向传送带邻近车头的一端避让该横向行走通道27,车厢侧壁设有与横向行走通道27相对应的人员进出门23(图中为关闭状态,一般可采用横移门);车厢20内的宽度大于所有组纵向传送带的宽度之和,预留部位为与横向行走通道27连通的纵向行走通道。图6中箭头指示处为工作人员经由横向行走通道27进入纵向行走通道中。
参见图8,第三组纵向传送带25c、第四组纵向传送带25d之间移开一定距离,便于工作人员进入检修或维护,这里纵向行走通道的位置是动态变化的,某相邻两组纵向传送带相互远离后的空隙,或其中一组纵向传送带与车厢侧壁的空隙作为纵向行走通道,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连通的纵向行走通道和横向行走通道到达车厢内的各个位置进行作业。
包裹随传送带移动时,包裹的到位检测和识别均可采用现有技术,例如,车厢20内设有感应包裹位置的感应元件(图中未表示,例如传感器或摄像头),用以获得包裹位置信号并发送至车厢的控制器,控制器相应的驱动横向以及纵向传送带的驱动电机工作以及拨动机构的工作,实现包裹的就位,以及在纵向传送带和横向传送带之间的转移。
另外在简化机构或人工介入控制时,横向以及纵向传送带的驱动电机以及拨动机构设置手动的开关或遥控开关,可以进行人工介入控制,实现包裹传送。
由于纵向传送带25和横向传送带29的传送方向不同,为了便于包裹的转移,横向传送带29与相应的纵向传送带25相衔接的部位设有一套拨动机构,就拨动机构自身而言可采用现有技术,现有技术中在传送方向不同的传送带之间转移物品已普遍使用,例如在衔接位置的两侧设置竖轴,竖轴上铰接翻板,通过翻板的转动将包裹由横向传送带29拨入相应的纵向传送带25,反向转动时则将包裹由纵向传送带25拨入相应的横向传送带29。
又例如在衔接位置的上方设置升降架,在升降架上设置可双向运动的推板,不使用时推板上升避免干涉包裹通过,使用时推板下降与包裹的水平位置对应,再通过推板的运动将包裹由横向传送带29拨入相应的纵向传送带25,反向运动时则将包裹由纵向传送带25拨入相应的横向传送带29。
参见图9至图12,包裹26进出车厢29主要是通过横向传送带29,为了便于横向传送带29与快递柜或配货站的对接,横向传送带29为可伸缩的传送带,其中一端为可延伸出包裹进出门的延伸段,延伸段的端部为可上下摆动的摆动段。
具体而言,横向传送带29包括固定架31,与固定架31滑动配合的伸缩架32,伸缩架32远离固定架31的一端铰接有摆动架34,固定架31以摆动架34的端部设有支承辊,当然为了保证支撑强度在固定架31、伸缩架32以及摆动架34上可根据需要设置多个支承辊或其他类型的支撑部件,例如滑板等,在伸缩架32底部还安装有随伸缩架32运动的补偿辊36(作为补偿机构,另外可采用现有技术设置张紧辊,图中未表示),以及相对固定的固定辊35,皮带37绕置在各支承辊以及补偿辊36、固定辊35上。
伸缩架32和相对向右滑动伸出包裹进出门,在快递柜一侧也设置多层传送带,图9至图12以其中一层为例,其余各层同理,快递柜一侧的传送带30与物流车的横向传送带29之间在对接时难免会产生高度差,为了补偿,摆动架34可相对转动改变高度,摆动架34的转动可通过液压或气压缸驱动,或采用现有技术中其他方式,例如连杆、齿轮等方式驱动。
图12中摆动架34端部下探后恰与快递柜一侧的传送带30对接,包裹26可平稳的进入快递柜。
本实用新型物流车,通过多层以及每层中纵横布置的传送带可实现包裹的派送,既可由配货站向车内分发包裹,也可以将车内的包裹向快递柜分发派送。通过自动控制便于实现包裹的快速派发并且无需过多的人工干预,通过可伸缩以及摆动的传送带,方便与配货站或快递柜中的传送机构相对接,提高工作效率。
利用本实用新型物流派送系统进行派送时,包括将包裹在配货站分拣后经由物流车派送至相应的快递柜,所有包裹均具有可识别标识,在配货站的分拣系统、物流车以及快递柜中均设有识别包裹的检测机构,派送时具体包括:
将包裹在配货站进行分拣,针对同一物流车的所有包裹以预定原则分配至物流车内的不同层传送带上,物流车记录每一包裹所在位置;同一传送带上,依照规划的派送路线,越早派送的包裹越晚进入车厢;
物流车向快递柜派送包裹时,物流车的各层横向传送带与快递柜内的各层传送带一一对接,将该快递柜对应的所有包裹转移至快递柜的传输通道内;
快递柜实时采集传输通道内各包裹位置,当到达指定单元柜处时通过相应的推送机构将包裹推入单元柜。
在所有环节中,一旦有检测机构采集到包裹的位置信息,马上发送至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根据情况通知用户。就包裹检测以及信息通信而言均可采用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合理规划各层传送带或车厢内不同组传送带所承载的包裹,实现从配货站出发后的全自动派送直至指定的各个单元柜。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显然这些改动和变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保护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特殊限制。

Claims (7)

1.一种物流派送系统,包括相互对接以传递包裹的物流车和快递柜,所述快递柜包括柜体,在柜体内的前侧为货仓,所述货仓包括行列分布的多个单元柜,每个单元柜的前侧设有前柜门,后侧为开放结构;所述物流车包括车厢,车厢内设有用于承载和传输包裹的传送带,其特征在于,
物流车车厢内的传送带由上至下布置多层,每层中包括并排布置用于暂存包裹的多条纵向传送带以及与各纵向传送带相衔接以中转包裹的横向传送带;
快递柜柜体内的后侧为传输通道,在柜体的侧面设有与传输通道位置相对应的配送侧门,所述传输通道内由上至下依次布置有多条传送带,每条传送带对应一行单元柜,传送带的侧缘与对应行单元柜的后侧开放部位相对应;
物流车向快递柜配送包裹时,物流车的各层横向传送带与快递柜内的各层传送带一一对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流派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车厢内设有用于在纵向传送带和横向传送带之间转移包裹的拨动机构,在车厢的侧壁设有与横向传送带相应的包裹进出门;在所述柜体内还设有将柜体内传送带上的包裹推送入指定单元柜的推送机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流派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配货站的包裹分拣系统,包裹分拣系统通过多层结构的传送带输出分拣后的各类包裹;
配货站向物流车配送包裹时,物流车的各层横向传送带与包裹分拣系统的各层传送带一一对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流派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中心,所有包裹均具有可识别标识,在配货站的分拣系统、物流车以及快递柜中均设有识别包裹的检测机构,实时检测包裹位置并反馈给控制中心。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物流派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车厢内的底部设有横向布置的导轨,所有纵向传送带分为多组,同组纵向传送带由上至下分层排布,不同组之间沿导轨布置方向排布,每组纵向传送带安装在同一支撑架上,各支撑架底部沿导轨行走且匹配有相应的行走驱动机构;
所述横向传送带以及包裹进出门位于车厢的车尾一端,在车厢内的车头一端设有横向行走通道,各纵向传送带邻近车头的一端避让该横向行走通道,车厢侧壁设有与横向行走通道相对应的人员进出门;
车厢内的宽度大于所有组纵向传送带的宽度之和,预留部位为与横向行走通道连通的纵向行走通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物流派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传送带为可伸缩的传送带,其中一端为可延伸出包裹进出门的延伸段;所述延伸段的端部为可上下摆动的摆动段。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物流派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机构包括:
推送电机;
沿包裹推送方向布置的丝杆;
在推送电机和丝杆间传动的离合器;
与所述丝杆螺纹配合且沿丝杆布置方向运动的包裹推送板;
所述推送电机以及离合器受控于快递柜的控制器。
CN201720234469.0U 2017-03-10 2017-03-10 物流派送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5044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34469.0U CN210504425U (zh) 2017-03-10 2017-03-10 物流派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34469.0U CN210504425U (zh) 2017-03-10 2017-03-10 物流派送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04425U true CN210504425U (zh) 2020-05-12

Family

ID=705415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234469.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504425U (zh) 2017-03-10 2017-03-10 物流派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04425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55030A (zh) * 2017-03-10 2017-08-18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物流派送系统以及派送方法
CN112632632A (zh) * 2020-12-09 2021-04-09 广州星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5g和区块链的信息传输识别系统
CN112845142A (zh) * 2021-02-18 2021-05-28 天津理工大学 一种适用于无人机配送的分拣柜及其转运方法
CN114260188A (zh) * 2021-12-30 2022-04-01 宁波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多工位多设备智能运输与搬运调控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55030A (zh) * 2017-03-10 2017-08-18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物流派送系统以及派送方法
CN107055030B (zh) * 2017-03-10 2022-10-04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物流派送系统以及派送方法
CN112632632A (zh) * 2020-12-09 2021-04-09 广州星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5g和区块链的信息传输识别系统
CN112632632B (zh) * 2020-12-09 2021-11-09 山东承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5g和区块链的信息传输识别系统
CN112845142A (zh) * 2021-02-18 2021-05-28 天津理工大学 一种适用于无人机配送的分拣柜及其转运方法
CN114260188A (zh) * 2021-12-30 2022-04-01 宁波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多工位多设备智能运输与搬运调控方法
CN114260188B (zh) * 2021-12-30 2023-12-08 宁波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多工位多设备智能运输与搬运调控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55030B (zh) 物流派送系统以及派送方法
US1121443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orting or retreiving items
CN210504425U (zh) 物流派送系统
CN101641270A (zh) 三维自动拣选模块
CN108996267B (zh) 一种袋装饲料投放系统
CN212607463U (zh) 用于建筑物的自动配送及回收系统
CN108792382A (zh) 一种仓储装置
JPH07242143A (ja) 物品配達車両
CN111661535A (zh) 转运机构及配货系统
CN210012254U (zh) 部品投放机构
CN217512325U (zh) 分拣装置和分拣系统
CN109850509B (zh) 部品投放机构和可回收托盘的座椅骨架投放方法
CN212739323U (zh) 转运机构及配货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