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94549U - 一种具有前盖内外板压合结构的汽车前盖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前盖内外板压合结构的汽车前盖总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994549U CN216994549U CN202220657117.7U CN202220657117U CN216994549U CN 216994549 U CN216994549 U CN 216994549U CN 202220657117 U CN202220657117 U CN 202220657117U CN 216994549 U CN216994549 U CN 21699454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ont cover
- outer plate
- edge
- inner plate
-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前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前盖内外板压合结构的汽车前盖总成,包括前盖外板和前盖内板;前盖外板包括前盖外板本体和包边;包边环设于前盖外板本体的边缘;前盖内板包括前盖内板本体和弯折部;弯折部设置于前盖内板本体的边缘,弯折部在非弹性形变时的高度大于槽状结构截面的宽度。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原有的前盖内外板包边形式不变时,在前盖内板包边面上均匀地布置弯折部,达到与前盖外板局部型面干涉的目的,并利用包边将内外板干涉区域压平,被压平后的前盖内板局部造型会发生回弹现象,即会产生恢复原形状的力,且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变形力会导致前盖内外板局部间隙减小,从而增大摩擦力,防止内外板窜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前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前盖内外板压合结构的汽车前盖总成。
背景技术
汽车前盖属于车身外覆盖件,是车身最醒目的构件,也是消费者经常要察看的部件之一,前盖总成由前盖外板、前盖内板、铰链及铰链加强板、锁及锁加强板、隔热/隔音垫构成,其要求隔热隔音、自身质量轻、刚性强,同时对行人保护也有一定的要求,其中,主要部件前盖外板与前盖内板通过包边形成一个整体,经过电泳喷涂后展示给消费者。
前盖外板作为汽车大型外覆盖件,在生产制造过程中,通常对其表面质量要求非常高,前盖外板与前盖内板在压合时通过滚边或包边形成一个整体,但前盖内板和前盖外板压合后,由于无其他形式进行位置固定,在运输及装调等过程中内外板容易发生窜动,导致零件间错位,影响前盖整体尺寸,进而导致前盖与翼子板、前保险杠匹配时面差和轮廓超差。为解决此问题,通常采用的手段是在前盖内板和外板滚边或包边后,在滚边或包边面上增加数个焊点,通过焊接的方式将内外板进一步固定,然后由返工返修人员对焊接区域进行打磨抛光,保证焊点美观,不易被消费者察觉。然而,此环节造成人工成本、物料成本的极大浪费,同时严重降低焊装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前盖内外板压合结构的汽车前盖总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前盖外板与前盖内板焊装生产效率低,且造成人工成本及物料成本浪费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前盖内外板压合结构的汽车前盖总成,包括前盖外板和与所述前盖外板连接的前盖内板;
所述前盖外板包括前盖外板本体和用于包覆所述前盖内板边缘的包边;所述前盖外板本体呈板状结构;所述包边固定环设于所述前盖外板本体的边缘处,所述包边与所述前盖外板本体的边缘形成槽状结构;
所述前盖内板包括前盖内板本体和多个弯折部;所述前盖内板本体呈板状结构;所述弯折部固定设置于所述前盖内板本体的边缘处,所述弯折部在非弹性形变时的高度大于所述槽状结构截面的宽度,所述包边包覆于所述弯折部上。
进一步地,所述弯折部在非弹性形变时的高度为H,所述槽状结构截面的宽度为h,其中,0.55mm≤H-h≤0.75mm。
进一步地,H-h=0.65mm。
进一步地,所述弯折部的宽度为W,其中,45mm≤W≤55mm。
进一步地,W=50mm。
进一步地,所述弯折部对称间隔设置于所述前盖内板本体的边缘处。
进一步地,所述弯折部与所述前盖内板本体呈一体式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弯折部与所述前盖内板本体呈圆弧过渡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者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前盖内外板压合结构的汽车前盖总成,包括前盖外板和与前盖外板连接的前盖内板;前盖外板包括前盖外板本体和用于包覆前盖内板边缘的包边;前盖外板本体呈板状结构;包边固定环设于前盖外板本体的边缘处,包边与前盖外板本体的边缘形成槽状结构;前盖内板包括前盖内板本体和多个弯折部;前盖内板本体呈板状结构;弯折部固定设置于前盖内板本体的边缘处,弯折部在非弹性形变时的高度大于槽状结构截面的宽度,包边包覆于弯折部上。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原有的前盖内外板包边/滚边形式不变的情况下,在前盖内板包边面上均匀的布置弯折部,达到与前盖外板局部型面干涉的目的,并利用包边/滚边将内外板干涉区域压平;再根据材料自身的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原理,被压平后的前盖内板局部造型会发生回弹现象,即会产生恢复原形状的力,且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变形力会导致前盖内板与前盖外板局部间隙减小,从而增大摩擦力,防止内外板窜动。其整体结构设计合理,易于实现,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前盖外板与前盖内板焊装生产效率低,且造成人工成本及物料成本浪费的问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特征、外形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明显。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照比例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主旨。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具有前盖内外板压合结构的汽车前盖总成的立体结构示意简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具有前盖内外板压合结构的汽车前盖总成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简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具有前盖内外板压合结构的汽车前盖总成中前盖外板与前盖内板局部连接示意简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具有前盖内外板压合结构的汽车前盖总成中前盖外板与前盖内板局部连接截面示意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需要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如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因此,以下对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前盖外板作为汽车大型外覆盖件,在生产制造过程中,通常对其表面质量要求非常高,前盖外板与前盖内板在压合时通过滚边或包边形成一个整体,但前盖内板和前盖外板压合后,由于无其他形式进行位置固定,在运输及装调等过程中内外板容易发生窜动,导致零件间错位,影响前盖整体尺寸,进而导致前盖与翼子板、前保险杠匹配时面差和轮廓超差。为解决此问题,通常采用的手段是在前盖内板和外板滚边或包边后,在滚边或包边面上增加数个焊点,通过焊接的方式将内外板进一步固定,然后由返工返修人员对焊接区域进行打磨抛光,保证焊点美观,不易被消费者察觉。然而,此环节造成人工成本、物料成本的极大浪费,同时严重降低焊装生产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参考附图1-附图4进行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具有前盖内外板压合结构的汽车前盖总成,包括前盖外板1和与前盖外板1连接的前盖内板2;前盖外板1包括前盖外板本体11和用于包覆前盖内板2边缘的包边12;前盖外板本体11呈板状结构;包边12固定环设于前盖外板本体11的边缘处,包边12与前盖外板本体11的边缘形成槽状结构13;前盖内板2包括前盖内板本体21和多个弯折部22;前盖内板本体21呈板状结构;弯折部22固定设置于前盖内板本体21的边缘处,弯折部22在非弹性形变时的高度大于槽状结构13截面的宽度,包边12包覆于弯折部22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前盖内外板压合结构的汽车前盖总成,不仅能够在焊装车间焊接及返修设备、人员、场地不满足需求,焊点质量差导致前盖外板外观严重变形且返修人员无法修复时,从产品端考虑采用一种新型的设计理念,从而减少甚至取消焊点;还能够在膨胀胶电泳烘烤之后导致前盖外板外观严重变形,而涂装车间返修设备、人员、场地受限,无法满足生产需求时,从产品设计阶段考虑减少前盖外板与内板之间的涂胶面积,从而降低胶品烘烤硬化带来的前盖外板外观变形风险。
传统前盖总成的设计为防止内外板之间的窜动,同时采用两种方案:滚边/包边12后在包边12面上增加焊点及增加内板与外板之间的膨胀胶面积。而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强零件与零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达到上述两种方案的效果,从而实现生产工序的简化和人工、辅料成本的降低,同时减小因焊接和膨胀胶硬化带来的外板变形风险;
此外,传统前盖总成的设计要求内外板之间涂胶面积较大,对前盖内板2的造型设计具有较大的限制,且膨胀胶在前盖打开是可见的,较为影响美观。而本实用新型可减小内外板之间的涂胶面积,便于前盖内板2的造型布置和减重设计,从而实现整车减重降本的目标,同时可利用充足的空间设计膨胀胶遮蔽造型,促进前盖总成整体的美观性。
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前盖内外板压合结构的汽车前盖总成,能够在原有的前盖内外板包边12/滚边形式不变的情况下,在前盖内板2包边12面上均匀的布置弯折部22,达到与前盖外板1局部型面干涉的目的,并利用包边12/滚边将内外板干涉区域压平;再根据材料自身的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原理,被压平后的前盖内板2局部造型会发生回弹现象,即会产生恢复原形状的力,且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变形力会导致前盖内板2与前盖外板1局部间隙减小,从而增大摩擦力,防止内外板窜动。其整体结构设计合理,易于实现,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前盖外板1与前盖内板2焊装生产效率低,且造成人工成本及物料成本浪费的问题。
进一步地,弯折部22在非弹性形变时的高度为H,槽状结构13截面的宽度为h,其中,0.55mm≤H-h≤0.75mm;具体地,本实施例中H-h=0.65mm。由于前盖外板1与前盖内板2的干涉量不宜过大或过小,过大则会造成包边12时干涉作用力太大而压伤前盖外板1的外表面,造成外观缺陷;过小则会造成产生的变形小,从而导致产生的摩擦阻力小,无法有效的防止内外板的窜动。因此,通过上述设置,将干涉量控制在上述数值范围内时,且当干涉量约为0.65mm时,其效果最佳,能够有效防止内外板的窜动,保证内外板的安装工作可靠性及效率。
进一步地,弯折部22的宽度为W,其中,45mm≤W≤55mm;具体地,本实施例中W=50mm。由于弯折部22的宽度不宜过宽或过窄,过宽则会减小局部强度,导致被压平后的回弹力太小,无法产生足够的摩擦力;过窄则会导致前盖内板2局部强度过大,包边12/滚边后,因回弹力太大,导致前盖外板1局部变形。因此,通过上述设置,将弯折部22的宽度控制在上述数值范围内时,且当宽度约为50mm时,其效果最佳,从而能够保证干涉造型即弯折部22在包边12被压平后产生的反作用力有效地控制内外板窜动。
进一步地,弯折部22对称间隔设置于前盖内板本体21的边缘处。通过对称设置弯折部22,使得弯折部22在包边12/滚边被压平后产生的反作用力为均衡分布的,进一步有效控制内外板的窜动。
进一步地,弯折部22与前盖内板本体21呈一体式结构。通过设置呈一体式结构的弯折部22与前盖内板本体21,一方面使得两者的连接强度大幅增加,另一方面能够有效降低前盖内板2的加工制造难度,从而进一步有效防止内外板的窜动,保证内外板的安装工作可靠性。
进一步地,弯折部22与前盖内板本体21呈圆弧过渡连接。通过设置呈圆弧过渡连接的弯折部22与前盖内板本体21,能够有效降低弯折部22与前盖内板本体21连接处的应力集中现象,从而进一步提高两者的连接可靠性,延长其使用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前盖内外板压合结构的汽车前盖总成,能够在原有的前盖内外板包边/滚边形式不变的情况下,在前盖内板包边面上均匀的布置弯折部,达到与前盖外板局部型面干涉的目的,并利用包边/滚边将内外板干涉区域压平;再根据材料自身的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原理,被压平后的前盖内板局部造型会发生回弹现象,即会产生恢复原形状的力,且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变形力会导致前盖内板与前盖外板局部间隙减小,从而增大摩擦力,防止内外板窜动。其整体结构设计合理,易于实现,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前盖外板与前盖内板焊装生产效率低,且造成人工成本及物料成本浪费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具有前盖内外板压合结构的汽车前盖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盖外板和与所述前盖外板连接的前盖内板;
所述前盖外板包括前盖外板本体和用于包覆所述前盖内板边缘的包边;所述前盖外板本体呈板状结构;所述包边固定环设于所述前盖外板本体的边缘处,所述包边与所述前盖外板本体的边缘形成槽状结构;
所述前盖内板包括前盖内板本体和多个弯折部;所述前盖内板本体呈板状结构;所述弯折部固定设置于所述前盖内板本体的边缘处,所述弯折部在非弹性形变时的高度大于所述槽状结构截面的宽度,所述包边包覆于所述弯折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前盖内外板压合结构的汽车前盖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在非弹性形变时的高度为H,所述槽状结构截面的宽度为h,其中,0.55mm≤H-h≤0.75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前盖内外板压合结构的汽车前盖总成,其特征在于,H-h=0.6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前盖内外板压合结构的汽车前盖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的宽度为W,其中,45mm≤W≤55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前盖内外板压合结构的汽车前盖总成,其特征在于,W=5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前盖内外板压合结构的汽车前盖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对称间隔设置于所述前盖内板本体的边缘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前盖内外板压合结构的汽车前盖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与所述前盖内板本体呈一体式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前盖内外板压合结构的汽车前盖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与所述前盖内板本体呈圆弧过渡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657117.7U CN216994549U (zh) | 2022-03-22 | 2022-03-22 | 一种具有前盖内外板压合结构的汽车前盖总成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657117.7U CN216994549U (zh) | 2022-03-22 | 2022-03-22 | 一种具有前盖内外板压合结构的汽车前盖总成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994549U true CN216994549U (zh) | 2022-07-19 |
Family
ID=823723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657117.7U Active CN216994549U (zh) | 2022-03-22 | 2022-03-22 | 一种具有前盖内外板压合结构的汽车前盖总成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994549U (zh) |
-
2022
- 2022-03-22 CN CN202220657117.7U patent/CN21699454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079936B (zh) | 车辆的车顶结构 | |
CN102085882B (zh) | 车辆的车顶梁 | |
CN108316584B (zh) | 阳角收边组件以及阳角收边组件的安装方法 | |
CN111923702A (zh) | 全景天幕汽车顶盖后部总成 | |
CN216994549U (zh) | 一种具有前盖内外板压合结构的汽车前盖总成 | |
CN202657037U (zh) | 机车车体侧墙及具有其的机车 | |
CN213320066U (zh) | 一种高强度预涂板体及包括该板体的金属箱 | |
CN207875766U (zh) | 一种车身蒙皮的顶蒙皮结构 | |
CN216269544U (zh) | 一种客车顶边弧面结构 | |
CN114620143A (zh) | 一种车体侧围总成、车身总成和车辆 | |
CN113911212A (zh) | 一种客车顶边弧面结构 | |
CN205395726U (zh) | 中门内蒙皮上加强件 | |
CN210027609U (zh) | 连接单元及连接结构 | |
CN201442606U (zh) | 新型客车车顶结构 | |
CN212473663U (zh) | 一种顶盖外板、侧围外板以及顶盖横梁的连接结构 | |
CN211519209U (zh) | 一种汽车掀背门及汽车 | |
CN207328325U (zh) | 基体表面贴覆结构及汽车 | |
CN201980056U (zh) | 汽车后侧门防尘胶条 | |
CN205930951U (zh) | 厢式车平板铁厢侧围结构 | |
CN221293512U (zh) | 一种地铁车箱窗口横梁 | |
CN218949311U (zh) | 一种mpv高延展性前包围 | |
CN210454980U (zh) | 结构增强的汽车毛毡轮罩 | |
CN213326266U (zh) | 一种电梯用门板 | |
CN218085083U (zh) | 包覆仪表盘及车辆 | |
CN203454234U (zh) | 抽油烟机、用于其的面板组件和前盖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