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88415U - 点胶系统 - Google Patents

点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88415U
CN216988415U CN202220735040.0U CN202220735040U CN216988415U CN 216988415 U CN216988415 U CN 216988415U CN 202220735040 U CN202220735040 U CN 202220735040U CN 216988415 U CN216988415 U CN 2169884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ensing
cylinder
glue
sensing unit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3504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律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lisuofa High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f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fu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f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3504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884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884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884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点胶系统,利用至少一供料筒提供或补充胶水给点胶针筒,而达到不用更换点胶针筒的效果或降低更换点胶针筒的频率,借此达到省时,以及降低人工与成本的目的。

Description

点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技术领域,是关于一种点胶系统,且特别是关于一种将胶水补充给点胶针筒的系统。
背景技术
半导体产业的贴合技术用于将芯片与基板黏合或芯片与芯片之间的黏合,在贴合技术中最重要亦是最核心的莫过于点胶制程。点胶制程为胶水被点放置于芯片或基板欲黏合(贴合)处,再将另一芯片放置于欲黏合处,以使芯片与基板相互黏合,或者芯片与芯片相互结合。
然于点胶制程中皆脱离不了点胶机的范畴。现有的点胶机最常见有两种类型,第一种为小针模式,第二种为补充模式。
现有的小针模式,其具有一点胶针筒与一感应单元。当感应单元感应基板或芯片时,点胶针筒可将胶水点至基板或芯片的欲黏合处,以便进行后续的贴合制程。
现有的补充模式,其具有一补充筒、一点胶针筒与一感应感单元。补充筒耦接点胶针筒,以补充胶水给点胶针筒。当感应单元感应基板或芯片时,点胶针筒可将胶水点至基板或芯片的欲黏合处。补充筒实时补充胶水给点胶针筒。
然小针模式与补充模式都有各自的缺点。小针模式的缺点为点胶针筒的容量有限,所以需要时时注意点胶针筒中的胶水量,以适时地替换点胶针筒,如此耗费大量的人力、成本与时间。补充模式的缺点为补充筒时时补充胶水给点胶针筒,而补充筒与点胶针筒之间未具有止流机制,所以当点胶针筒内的胶水超过点胶针筒所能负荷的容量时,胶水就会溢出。
综合上述,现有的点胶机具有溢胶,以及耗费人力、成本与时间的缺点,因此如何克服该些缺点就为目前业界极为重要的项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揭露一种点胶系统,利用至少一供料筒所提供的胶水,以及控制阀管控胶水的流向,而使胶水能够补充至点胶针筒。
本实用新型揭露一种点胶系统,包含:至少一供料筒、至少一点胶针筒、一第一液面感测单元与一第二液面感测单元。该供料筒与该点胶针筒耦接一控制阀,该点胶针筒的一端包含一点胶阀;该第一液面感测单元设于该点胶针筒,以感测位于该点胶针筒内部的胶水的液面位置;该第二液面感测单元设于供料筒,以感测位于该供料筒内部的胶水的液面位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该供料筒为复数个,该供料筒为至少一第一供料筒与至少一第二供料筒,该第一供料筒以一管线耦接该控制阀,该第二供料筒耦接该管线,并于该第一供料筒与该第二供料筒所耦接的该管线会合处设有一阀体,该阀体分别耦接该第二供料筒与该控制阀,一第三液面感测单元设于该第二供料筒。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点胶系统还包括有一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电性连接该第一液面感测单元、该第二液面感测单元、该第三液面感测单元、该控制阀、该阀体与该点胶阀。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该第一液面感测单元、该第二液面感测单元与该第三液面感测单元为接近开关、电容式传感器、接近传感器或光学式传感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该点胶针筒为抛弃式针筒或非抛弃式针筒。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该控制阀为逆止阀、电磁阀或单向阀。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该控制阀位于该点胶针筒的一侧、上方或下方。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
借由如上的点胶系统及,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的点胶机,本实用新型是利用至少一供料筒提供或补充胶水给点胶针筒,而达到不用更换点胶针筒的效果或降低更换点胶针筒的频率,并且可从供料筒在放材料(胶水)时预先脱泡,依序每次自动补料分装至点胶针筒,借此达到省时,以及降低人工与成本的目的。另外,本实用新型亦利用多个阀体(如控制阀或阀体),以控制胶水的流向,借以避免于点胶针筒于补充胶时会产生胶水溢流或不足的情况,以及点胶时,关闭的控制阀可避免胶水回流至供料筒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点胶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点胶系统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供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供料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点胶状态示意图。
附图编号:
1—点胶系统,10—第一供料筒,100—管线,101—控制阀,11—点胶针筒,110—点胶阀,12—第一液面感测单元,13—第二液面感测单元,14—控制单元,15—第二供料筒,150—阀体,16—第三液面感测单元,A、B、C—供胶方法的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使所属技术领域中了解常规技术手段的技术人员能够充分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内容与优点及其所能达到的效果,故将本实用新型配合附图,并以实施例的表达形式详细说明如下,而其中所使用的附图,其主旨仅为示意及辅助说明书之用,未必为本实用新型实施后的真实比例与精准配置,故不应就所附图的比例与配置关系解读、局限本实用新型于实际实施上的权利范围。
请参阅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点胶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点胶系统1包含有一第一供料筒10、一点胶针筒11、一第一液面感测单元12、一第二液面感测单元13与一控制单元14。
第一供料筒10可为大容量的胶水针筒、原料筒或其它任何大容量的容器。第一供料筒10可为一中空的容器或筒体,第一供料筒10的一端具有一开口。第一供料筒10的开口透过一管线100耦接一控制阀101,控制阀101可为一逆止阀(Check Valve)、一电磁阀或一单向阀,避免胶水回流至第一供料筒10。控制阀101耦接点胶针筒11。点胶针筒11的一端具有一点胶阀110。点胶针筒11可为一抛弃式针筒或非抛弃式针筒。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控制阀101可位于点胶针筒11的上方,以使胶水可由点胶针筒11的上方进入点胶针筒11的内部。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控制阀101可位于点胶针筒11的一侧,以使胶水能由点胶针筒11的一侧进入点胶针筒11的内部,并且胶水能迅速地朝向点胶针筒11的两端流动。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控制阀101位于点胶针筒11的下方,以使胶水可由点胶针筒11的下方进入点胶针筒11的内部。如前所述,控制阀101的设置可避免胶水流入点胶针筒11产生气泡。
第一液面感测单元12设于点胶针筒11,以感测点胶针筒11内部的胶水的液面位置。第二液面感测单元13设于第一供料筒10,以感测第一供料筒10 内部的胶水的液面位置。第一液面感测单元12与第二液面感测单元13可为接近开关、电容式传感器、接近传感器或光学式传感器。接近开关、电容式传感器、接近传感器(Proximity Sensor)或光学式传感器等感测方式为所属领域中的常规技术,故不此多做赘述。
控制单元14电性连接控制阀101、点胶阀110、第一液面感测单元12与第二液面感测单元13。
第一液面感测单元12感测点胶针筒11内部的胶水的液面位置,并将感测信号传送给控制单元14。控制单元14依据第一液面感测单元12的感测信号,以判断点胶针筒11内部的胶水的液面位置。若于点胶程序时,点胶针筒11的液面位置低于一默认位置时,控制单元14给予点胶阀110一切换信号(如关闭信号),而使点胶阀110关闭。控制单元14给予控制阀101一切换信号(如开启信号),而使控制阀101开启,借此第一供料筒10内部的胶水得以流入点胶针筒11。第一液面感测单元12再次感测点胶针筒11内部的胶水的液面位置,并将感测信号传送给控制单元14。当点胶针筒11的液面位置高于或等于另一默认位置时,控制单元14给予控制阀101一切换信号(如关闭信号),而使控制阀101关闭,借此第一供料筒10内部的胶水无法流入点胶针筒11。控制单元给予点胶阀110一切换信号(如开启信号),而使点胶阀110开启,以进行点胶程序。
请参阅图2,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点胶系统的示意图,如图2 所示,点胶系统1包含有一第一供料筒10、一第二供料筒15、一点胶针筒11、一第一液面感测单元12、一第二液面感测单元13、一第三液面感测单元16与一控制单元14。于此实施例中,第一供料筒10、管线100、控制阀101、点胶针筒11、点胶阀110、第一液面感测单元12、第二液面感测单元13与控制单元14的配置与作用如上一实施例所述,故组件符号沿用上一实施例。
第二供料筒15如同第一供料筒10。第二供料筒15的开口耦接管线100,并于第一供料筒10与第二供料筒15所耦接的管线100会合处设有一阀体150。阀体150电性连接控制单元14。阀体150可为一电磁阀或一三通阀。
第三液面感测单元16如同第一液面感测单元12。第三液面感测单元16 设于第二供料筒15,以感测第二供料筒15内部的胶水的液面高度。第三液面感测单元16电性连接控制单元14。于其他实施例中,供料筒(第一供料筒10 与第二供料筒15)的数量可为一个或复数个。同理,液面感测单元(第二液面感测单元13与第三液面感测单元16)的数量可为一个或复数个。
于本实施例中,当第一供料筒10提供胶水给点胶针筒11时,第二液面感测单元13感测第一供料筒10的胶水液面低于一默认位置时,第二液面感测单元13将感测信号提供给控制单元14,控制单元14给予阀体150一切换信号,以使阀体150进行切换,而使第二供料筒15提供胶水给点胶针筒11。第一液面感测单元12感测点胶针筒11内部的胶水的液面位置,并将感测信号传送给控制单元14。当点胶针筒11的液面位置高于或等于默认位置时,控制单元14 分别提供切换信号给予阀体150与控制阀110,而使阀体150选择性进行切换,以及关闭控制阀110,借此第二供料筒15内部的胶水无法流入点胶针筒11。若第二供料筒15仍于接续的点胶制程中提供胶水给点胶针筒11,则阀体150 仍维持第二供料筒15与控制阀101之间的通路。若第二供料筒15不于接续的点胶制程中提供胶水给点胶针筒11,并改由第一供料筒10提供胶水给点胶针筒11时,则阀体150进行切换,而使第一供料筒10与控制阀101之间形成通路。
因阀体150可为三通阀,于第一供料筒10提供胶水给点胶针筒11时,阀体150关闭第二供料筒15与控制阀101之间的通路,并使第一供料筒10与控制阀101为一通路,以使第一供料筒10的胶水能够通过阀体150与控制阀101 流入点胶针筒11,并避免来自第一供料筒10的胶水透过管线100流入第二供料筒15。同理,于第二供料筒15提供胶水给点胶针筒11时,阀体150关闭第一供料筒10与控制阀101之间的通路,并使第二供料筒15与控制阀101为一通路。
于第二供料筒15提供胶水给点胶针筒11时,控制单元14会发出一信号或警示信号给相关工作人员,以使工作人员得以补充或提供胶水给第一供料筒 10或更换第一供料筒10。
若第三液面感测单元16感测第二供料筒15的胶水液面低于默认位置时,控制单元14控制阀体150进行切换,以使第一供料筒10提供胶水给点胶针筒 11。此时,控制单元14会发出一信号或警示信号给相关工作人员,以使工作人员得以补充或提供胶水给第二供料筒15或更换第二供料筒15。
请参阅图3,其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供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 3所示,供胶方法的步骤包含有:
步骤A,感测一点胶针筒11内部的胶水的液面位置。请再参阅图1,当第一液面感测单元12感测点胶针筒11内部的胶水的液面位置低于一默认位置时,控制单元14接收第一液面感测单元12的感测信号。若此时,点胶针筒11正透过点胶阀110进行点胶,则控制单元14使点胶阀110关闭,再使控制阀101 开启。
步骤B,一供料筒提供胶水给该点胶针筒。请参阅图4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供料状态示意图。第一供料筒10内部的胶水透过管线100 与控制阀101流入点胶针筒11,以使点胶针筒11补充胶水。第一液面感测单元12再次感测点胶针筒11内部的胶水的液面位置,并将感测信号传送给控制单元14。当点胶针筒11的液面位置高于或等于另一默认位置时,控制单元14 给予控制阀101一关闭信号,而使控制阀101关闭,借此第一供料筒10内部的胶水无法流入点胶针筒11。
请再参阅图2所示,假若第二液面感测单元13感测第一供料筒10的内部的胶水低于默认位置时,第二液面感测单元13将感测信号提供给控制单元14,控制单元14给予阀体150一切换信号,以使阀体150进行切换,而使第二供料筒15提供胶水给点胶针筒11。第一液面感测单元12感测点胶针筒11内部的胶水的液面位置,并将感测信号传送给控制单元14。当点胶针筒11的液面位置高于或等于默认位置时,控制单元14将切换信号给予阀体150与控制阀 101,而使阀体150选择性进行切换,以及关闭控制阀101,借此第二供料筒 15内部的胶水无法流入点胶针筒11。于第二供料筒15提供胶水给点胶针筒11 时,控制单元14会发出一信号或警示信号给相关工作人员,以使工作人员得以补供胶水给第一供料筒10或更换第一供料筒10。同理,假若第三液面感测单元16感测第二供料筒15的内部的胶水低于默认位置时,控制单元14会发出一信号或警示信号给相关工作人员,以使工作人员得以补供胶水给第二供料筒15或更换第二供料筒15。
步骤C,该点胶针筒进行点胶。请参阅图5,其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点胶状态示意图。当点胶针筒11的胶水已补充完毕后,点胶针筒11可进行点胶程序,控制单元14给予点胶阀110一开启信号,而使点胶阀110开启,以进行点胶制程。于点胶制程时,控制阀101为关闭状态,以避免点胶针筒11 的胶水透过控制阀101与管线100逆流回到供料筒(第一供料筒10或第二供料筒15)。
另外,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一个供料筒(第一供料筒10或第二供料筒15)可耦接多个点胶针筒11,而使单一供料筒提供胶水给多个点胶针筒 11或需要补充胶水的点胶针筒11。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多个供料筒可耦接多个点胶针筒11,而使一个供料筒可提供胶水给多个点胶针筒11或需要补充胶水的点胶针筒11,或者多个供料筒可轮替提供胶水给多个点胶针筒11 或需要补充胶水的点胶针筒11,或者多个供料筒可提供胶水给所对应的点胶针筒11。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利用供料筒(第一供料筒10或第二供料筒15) 提供或补充胶水给点胶针筒11,而达到不用更换点胶针筒11的效果或降低更换点胶针筒11的频率,并且可从供料筒在放材料(胶水)时预先脱泡,依序每次自动补料分装至点胶针筒11,借此达到省时,以及降低人工与成本的目的。另外,本实用新型亦利用多个阀体(如控制阀101或阀体150),以控制胶水的流向,以避免于点胶针筒11于补充胶时会产生胶水溢流或不足的情况,以及点胶时,关闭的控制阀101可避免胶水回流至供料筒(第一供料筒10或第二供料筒15)的情况。
以上所述仅为举例性,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的可行具体实施例,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所属技领域了解常规技术手段的人员基于说明书中所揭示内容的启示所做的等效置换、修改或变更,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保护范围中,未脱离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点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供料筒,耦接一控制阀;
一点胶针筒,耦接该控制阀,该点胶针筒的一端包含一点胶阀;
一第一液面感测单元,设于该点胶针筒,以感测位于该点胶针筒内部的胶水的液面位置;以及
一第二液面感测单元,设于该供料筒,以感测位于该供料筒内部的胶水的液面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供料筒为复数个,该供料筒为至少一第一供料筒与至少一第二供料筒,该第一供料筒以一管线耦接该控制阀,该第二供料筒耦接该管线,并于该第一供料筒与该第二供料筒所耦接的该管线会合处设有一阀体,该阀体分别耦接该第二供料筒与该控制阀,一第三液面感测单元设于该第二供料筒。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点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电性连接该第一液面感测单元、该第二液面感测单元、该第三液面感测单元、该控制阀、该阀体与该点胶阀。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点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液面感测单元、该第二液面感测单元与该第三液面感测单元为接近开关、电容式传感器、接近传感器或光学式传感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点胶针筒为一抛弃式针筒或一非抛弃式针筒。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控制阀为一逆止阀、一电磁阀或一单向阀。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控制阀位于该点胶针筒的一侧、上方或下方。
CN202220735040.0U 2022-03-31 2022-03-31 点胶系统 Active CN2169884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35040.0U CN216988415U (zh) 2022-03-31 2022-03-31 点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35040.0U CN216988415U (zh) 2022-03-31 2022-03-31 点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88415U true CN216988415U (zh) 2022-07-19

Family

ID=823739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35040.0U Active CN216988415U (zh) 2022-03-31 2022-03-31 点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884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989756A (en) Dispensing apparatus
TWI521209B (zh) Dispensing device and liquid dispensing device and liquid dispensing method
CN103047539B (zh) 化学药液供给系统
US5199607A (en) Liquid dispensing apparatus
US9528215B2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an auxiliary flush to a central chemical dispensing system
CN216988415U (zh) 点胶系统
CA2584234A1 (en) Continuous chemical feeder and method of use thereof
TWI807745B (zh) 點膠系統及其供膠方法
TWM630735U (zh) 點膠系統
CN101903284A (zh) 填充装置
TW313607B (zh)
CN117000535A (zh) 点胶系统及其供胶方法
CN201168587Y (zh) 定比添加器
CN219540821U (zh) 可无间断输送胶水的供胶设备
CN203131429U (zh) 化学药液供给系统
CN202860775U (zh) 一种用于液晶显示器的涂胶装置
CN216646537U (zh) 样本分析装置
EP0900345A1 (en) A fill system control apparatus
CA2292219A1 (en) Adhesive dispensing system
JP2002255284A (ja) 液体の充填弁装置および液体の充填方法
US5941417A (en) Fill system equipped with apparatus for continuous controlled inflow to a balance tank
CN105435711A (zh) 定量匀速注胶装置
CN201240825Y (zh) 一种电极式控制液位灌装装置
CN205253053U (zh) 定量匀速注胶装置
JP2021030473A (ja) 粘度コントロー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08

Address after: 1-2 Zhongshan Road, Tucheng District, Xinbei City, Taiwan, China, China

Patentee after: Gaoke Jingjie Autom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1, 10th floor, No. 21, section 6, Zhongxiao East Road, Nangang District, Taipei, Taiwan, China, China

Patentee before: Yifu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2 Zhongshan Road, Tucheng District, Xinbei City, Taiwan, China, China

Patentee after: Kulisuofa High Tech Co.,Ltd.

Address before: 1-2 Zhongshan Road, Tucheng District, Xinbei City, Taiwan, China, China

Patentee before: Gaoke Jingjie Automation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