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81666U - 一种增程器发电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增程器发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81666U
CN216981666U CN202220772788.8U CN202220772788U CN216981666U CN 216981666 U CN216981666 U CN 216981666U CN 202220772788 U CN202220772788 U CN 202220772788U CN 216981666 U CN216981666 U CN 2169816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nerator
shell
range extender
housing
block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7278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明
邓海华
张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IMC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Tianjin)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Xuch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Partnership L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Xuch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Partnership LP filed Critical Ningbo Xuch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Partnership LP
Priority to CN20222077278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816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816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816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增程器发电机,属于汽车部件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增程器发电机的外壳设置为由后壳体和前壳体可拆卸连接的分体结构,且将发电机本体设置于后壳体的内腔中并封盖盖住,使得后壳体和发电机本体形成一固定结构,同时,前壳体为两端贯穿的空心结构并可拆卸连接于后壳体的一侧上,前壳体的另一端与发动机的壳体连接,通过改变前壳体两端的尺寸来适配不同型号规格的发动机,即增程器发电机和不同规格型号的发动机连接时,仅需更换适配的前壳体即可,无需整体更换大增程器发电机,提高了增程器发电机的结构灵活性,提高了其适配性,使得增程器发电机和发动机之间的连接更方便,更好的利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

Description

一种增程器发电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部件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增程器发电机。
背景技术
现有新能源汽车上,车辆增程器需要将发动机和发电机相连接,发动机能带动发电机发电,同时,发电机能作为驱动电机带动发动机启动,因此,提升征程器的使用性能是目前行业研究的重点。
目前,由于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处于高速发展过程中,行业中对于不同的新能源汽车而言,会选择不同规格型号的发动机和发电机来连接,并且,发动机和发电机的连接方式也不同,各结构上用于连接的结构尺寸也不同,从而导致发动机和发电机之间在连接时存在诸多不便,适配性较差,不利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旨在提供一种增程器发电机,以将增程器发电机的外壳设置为分体的两部分,将发电机本体安装于一部分内并封闭,形成一整体结构,而另一部分则作为连接结构,设置不同规格型号,在适配不同规格型号的发动机时仅需更换该作为连接结构的部分,无需整体更换,结构灵活性更高,适配性好,方便了增程器发电机和发动机之间的连接,利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增程器发电机,包括外壳和发电机本体,发电机本体设置于外壳内,具有这样的特征,外壳呈分体布置,包括后壳体和前壳体,后壳体具有一带开口的内腔,前壳体为两端贯穿的空心结构,发电机本体设置于后壳体的内腔中,同时,后壳体的开口处设置有封盖,且发电机本体的转轴从后壳体的内腔的开口中伸出至封盖外,前壳体设置于后壳体设置有开口的一侧,前壳体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于后壳体设置有开口的一侧上,前壳体的另一端与发动机的壳体连接,同时,前壳体的两端的尺寸相同或不同。
上述的一种增程器发电机,其中,前壳体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前壳体一端的尺寸均与后壳体设置有开口的一侧的尺寸一致,若干个前壳体的另一端的尺寸均不相同。
上述的一种增程器发电机,其中,后壳体的内腔的开口的内侧口沿处设置有内凹的嵌槽,且在封盖设置于内腔的开口处时,封盖的外边沿嵌入至嵌槽内。
上述的一种增程器发电机,其中,后壳体的嵌槽的槽侧壁上设置有朝向后壳体的壁体内沿发电机本体的转轴的径向开设有若干限位槽,封盖的外侧边沿上设置有若干突出的限位块,且限位块与限位槽一一对应。
上述的一种增程器发电机,其中,每一限位槽的槽底均开设有第一锁紧孔,同时,每一限位块上均开设有与第一锁紧孔对应的第二锁紧孔,且第一锁紧孔和第二锁紧孔通过螺纹紧固件锁紧。
上述的一种增程器发电机,其中,后壳体设置有开口的一侧的外壁上设置有伸出的若干固定块,且每一固定块上均开设有第一连接孔,同时,前壳体与后壳体连接的一端的外壁上突出设置有若干与固定块对应的连接块,每一连接块上均开设有与第一连接孔对应的第二连接孔,在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通过螺纹紧固件锁紧。
上述的一种增程器发电机,其中,前壳体设置有连接块的一端的外壁上还设置有若干加强块,相邻两连接块之间均设置有一加强块,且前壳体、连接块以及加强块为一体成型结构。
上述的一种增程器发电机,其中,每一固定块的外侧壁上均开设有定位缺口,每一连接块上均突出设置有与定位缺口对应的定位凸起,且在前壳体和后壳体连接时,定位凸起伸入至定位缺口内。
上述的一种增程器发电机,其中,前壳体设置有连接块的一端的端面上开设有若干与第二锁紧孔对应的避让孔,用于连接第一锁紧孔和第二锁紧孔的螺纹紧固件的端部位于避让孔内。
上述的一种增程器发电机,其中,前壳体连接发动机的壳体的一端的外壁上设置有一圈环形的连接板,连接板上开设有若干配合孔,配合孔通过螺纹紧固件与发动机的壳体连接。
上述的一种增程器发电机,其中,在前壳体的两端尺寸不同时,前壳体两端之间的侧壁呈圆台型布置或外凸的球面布置。
上述技术方案的积极效果是:
上述的增程器发电机,通过将增程器发电机的外壳设置为分体的前壳体和后壳体并可拆卸连接,同时,将发电机本体安装于后壳体内并通过封盖封闭,形成一整体结构的发电机结构,而前壳体的一端与后壳体连接,另一端与发动机的壳体连接,使得前壳体作为发动机和增程器发电机之间的连接结构,另外,前壳体两端的尺寸可设置为一致也可设置为不同,使得在发电机结构尺寸不变的情况下适配不同规格型号的发动机时,操作者仅需更换尺寸适配的前壳体即可,无需整体更换增程器发电机,使得增程器发电机的结构更灵活性,适配性好,从而方便了增程器发电机和发动机之间的连接,利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增程器发电机的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后壳体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封盖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前壳体的一视角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前壳体的另一视角的结构图。
附图中:1、外壳;11、后壳体;12、前壳体;13、封盖;111、内腔;112、嵌槽;113、限位槽;114、第一锁紧孔;115、固定块;121、连接块;122、加强块;123、避让孔;124、连接板;131、限位块;132、第二锁紧孔;1151、第一连接孔;1152、定位缺口;1211、第二连接孔;1212、定位凸起;1241、配合孔;2、发电机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1至附图5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作具体阐述,但以下内容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增程器发电机的实施例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增程器发电机包括:外壳1和设置于外壳1内的发电机本体2,此时,外壳1呈分体布置,使得外壳1为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进行搭配的结构,提高了外壳1的适配性,方便了后续与发动机的连接。
具体的,外壳1包括后壳体11和前壳体12,前壳体12可拆卸连接于后壳体11上。此时,后壳体11具有一带开口的内腔111,通过内腔111为发电机本体2的安装提供了条件。同时,前壳体12为两端贯穿的空心结构,为后续发电机本体2的转轴连接至发动机上提供安装空间。并且,发电机本体2设置于后壳体11的内腔111中,同时,后壳体11的开口处设置有封盖13,且发电机本体2的转轴从后壳体11的内腔111的开口中伸出至封盖13外,即通过封盖13将发电机本体2限制于后壳体11内,使得后壳体11、封盖13以及发电机本体2形成一整体结构,使其成型后不再变化,为后续仅按需配置前壳体12而适应不同规格型号的发动机提供了条件,避免了需要整体更换增程器的问题,降低了成本,适配性更好。另外,前壳体12设置于后壳体11设置有开口的一侧,使得后壳体11中的发电机本体2的转轴从封盖13伸出后能进入至前壳体12内,方便后续前壳体12在安装于发动机上时,发电机本体2的转轴能与发动机动力连接,从而满足发电和后续带动发动机启动的使用需求。另外,前壳体12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于后壳体11设置有开口的一侧上,使得前壳体12和后壳体11之间拆装更方便,为后续在适配不同型号规格的发动机时能直接通过更换前壳体12来满足即可,避免了整体更换增程器导致成本高、安装不变的问题。并且,前壳体12的另一端与发动机的壳体连接,使得前壳体12作为发电机本体2和发动机之间的连接结构,为后续仅更换前壳体12即可满足不同规格型号的发动机和发电机本体2的连接,连接方便,成本更低。同时,前壳体12的两端的尺寸相同或不同,即前壳体12的一端的尺寸能适配安装有发电机本体2的后壳体11,而前壳体12的另一端的尺寸能适配发动机的壳体,均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进行调整,提高了增程器发电机结构的灵活性,适配性更好,适配成本低,方便了增程器发电机和发动机之间的连接,促进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
更加具体的,一增程器发电机的前壳体12可配置若干个,此时,若干个前壳体12一端的尺寸均与后壳体11设置有开口的一侧的尺寸一致,即该增程器发电机中的前壳体12均能适配后壳体11,满足与后壳体11连接后形成一整体结构的使用需求,同时,若干个前壳体12的另一端的尺寸均不相同,即不同的前壳体12能适应在不同规格型号的发动机的壳体上的安装需求,从而避免后续在适配不同规格型号的发动机时,仅需更换前壳体12即可满足装配需求,无需整体更换增程器发电机,结构设计更合理。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后壳体11的结构图。如图1和图2所示,后壳体11的内腔111的开口的一端的口沿上,且位于开口的内侧口沿处设置有内凹的嵌槽112,通过嵌槽112使得后壳体11的内腔111的开口的内侧口沿能下沉,并且,在封盖13设置于内腔111的开口处时,封盖13的外边沿嵌入至嵌槽112内,即通过嵌槽112为封盖13的安装提供了安装空间,提高了封盖13安装后的稳定性。优选的,封盖13安装于嵌槽112内后,封盖13的表面与后壳体11设置有开口的一端的端面齐平,防止了因封盖13突出于后壳体11的端面而影响后续前壳体12的安装问题,结构设计更合理。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封盖13的结构图。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后壳体11的嵌槽112的槽侧壁上还设置有若干限位槽113,此时,限位槽113均朝向后壳体11的壁体内沿发电机本体2的转轴的径向布置,即通过限位槽113拓展了嵌槽112部分位置的宽度,同时,封盖13的外侧边沿上设置有若干突出的限位块131,且限位块131与限位槽113一一对应,使得封盖13的外侧边沿在嵌入嵌槽112内时,限位块131能与限位槽113配合,来限制封盖13在后壳体11上的移动,进一步提高封盖13在后壳体11上安装的稳定性。
更加具体的,后壳体11设置有开口的一端且位于每一限位槽113的槽底均开设有第一锁紧孔114,同时,封盖13上的每一限位块131上均开设有与第一锁紧孔114对应的第二锁紧孔132,且第一锁紧孔114和第二锁紧孔132通过螺纹紧固件锁紧,优选的,第一锁紧孔114为螺纹孔,用于连接第一锁紧孔114和第二锁紧孔132的螺纹紧固件为螺丝,使得封盖13和后壳体11连接的稳定性更好,结构强度更高。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前壳体12的一视角的结构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前壳体12的另一视角的结构图。如图1至图5所示,后壳体11设置有开口的一侧的外壁上设置有伸出的若干固定块115,同时,每一固定块115上均开设有第一连接孔1151。另外,前壳体12与后壳体11连接的一端的外壁上突出设置有若干与固定块115对应的连接块121,并且,每一连接块121上均开设有与第一连接孔1151对应的第二连接孔1211,使得在将前壳体12安装于后壳体11上时,第一连接孔1151和第二连接孔1211通过螺纹紧固件锁紧,从而实现前壳体12和后壳体11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并且后壳体11上伸出的固定块115和前壳体12上突出的连接块121既能避免对后壳体11和前壳体12内部空间的占用,还能方便装配人员的拆装,结构设计更合理。
更加具体的,前壳体12设置有连接块121的一端的外壁上还设置有若干加强块122,此时,相邻两连接块121之间均设置有一加强块122,通过加强块122将连接块121形成一整体结构,结构强度更高,承载能力更强。并且,前壳体12、连接块121以及加强块122为一体成型结构,进一步增强了前壳体12上的连接块121的结构强度,使得后续前壳体12能更稳定的与后壳体11连接,从而提升增程器发电机的整体结构强度。
更加具体的,后壳体11上的每一固定块115的外侧壁上均开设有定位缺口1152,此时,前壳体12上且与每一固定块115对应的连接块121上均设置有突出的定位凸起1212,且定位凸起1212与定位缺口1152对应,即在前壳体12和后壳体11连接时,定位凸起1212伸入至定位缺口1152内,方便了前壳体12和后壳体11之间的快速连接,安装更方便,同时也能作为安装后两者之间的限位结构,进一步提高前壳体12和后壳体1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结构设计更合理。
更加具体的,前壳体12设置有连接块121的一端的端面上开设有若干与第二锁紧孔132对应的避让孔123,即前壳体12与后壳体11连接的一端的端面上开设有与第二锁紧孔132和第一锁紧孔114对应的避让孔123,通过避让孔123拓展了第二锁紧孔132和第一锁紧孔114轴向上的空间,此时,在前壳体12和后壳体11连接时,用于连接第一锁紧孔114和第二锁紧孔132的螺纹紧固件的端部位于避让孔123内,避免了螺纹紧固件的端部突出而导致前壳体12的端部无法贴紧于后壳体11上的问题,保证了前壳体12和后壳体11连接的稳定性。
更加具体的,前壳体12连接发动机的壳体的一端的外壁上设置有一圈环形的连接板124,通过连接板124拓展了前壳体12连接发动机的壳体的一端的接触面积,此时,于连接板124上开设有若干配合孔1241,同时,若干配合孔1241通过螺纹紧固件与发动机的壳体连接,即前壳体12通过连接板124上的配合孔1241与发动机的壳体为可拆卸连接,从而提高了前壳体12和发动机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且也方便了前壳体12和发动机之间的安装。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在发动机和增程器发电机两者连接结构尺寸存在差别时,即前壳体12的两端尺寸不同时,前壳体12两端之间的侧壁呈圆台型布置或外凸的球面布置,使得前壳体12之间两端之间的侧壁为平滑过度,不仅生产制造方便,还能避免应力集中,结构设计更合理。
本实施例提供的增程器发电机,包括外壳1和发电机本体2;通过将外壳1设置为由后壳体11和前壳体12可拆卸连接的分体结构,且将发电机本体2设置于后壳体11的内腔111中并封盖13盖住,使得后壳体11和发电机本体2形成一固定结构,同时,将前壳体12设置为两端贯穿的空心结构,并将前壳体12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于后壳体11的一侧上,并且前壳体12的另一端与发动机的壳体连接,通过改变前壳体12两端的尺寸来适配不同型号规格的发动机,即增程器发电机和不同规格型号的发动机连接时,仅需更换适配的前壳体12即可,无需整体更换大增程器发电机,提高了增程器发电机的结构灵活性,提高了其适配性,使得增程器发电机和发动机之间的连接更方便,更好的利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增程器发电机,包括外壳和发电机本体,所述发电机本体设置于所述外壳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呈分体布置,包括后壳体和前壳体,所述后壳体具有一带开口的内腔,所述前壳体为两端贯穿的空心结构,所述发电机本体设置于所述后壳体的所述内腔中,同时,所述后壳体的开口处设置有封盖,且所述发电机本体的转轴从所述后壳体的所述内腔的开口中伸出至所述封盖外,所述前壳体设置于所述后壳体设置有开口的一侧,所述前壳体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后壳体设置有开口的一侧上,所述前壳体的另一端与发动机的壳体连接,同时,所述前壳体的两端的尺寸相同或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程器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前壳体一端的尺寸均与所述后壳体设置有开口的一侧的尺寸一致,若干个所述前壳体的另一端的尺寸均不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程器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体的所述内腔的开口的内侧口沿处设置有内凹的嵌槽,且在所述封盖设置于所述内腔的开口处时,所述封盖的外边沿嵌入至所述嵌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程器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体的所述嵌槽的槽侧壁上设置有朝向所述后壳体的壁体内沿所述发电机本体的转轴的径向开设有若干限位槽,所述封盖的外侧边沿上设置有若干突出的限位块,且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限位槽一一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增程器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限位槽的槽底均开设有第一锁紧孔,同时,每一所述限位块上均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锁紧孔对应的第二锁紧孔,且所述第一锁紧孔和所述第二锁紧孔通过螺纹紧固件锁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增程器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体设置有开口的一侧的外壁上设置有伸出的若干固定块,且每一所述固定块上均开设有第一连接孔,同时,所述前壳体与所述后壳体连接的一端的外壁上突出设置有若干与所述固定块对应的连接块,每一所述连接块上均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对应的第二连接孔,在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通过螺纹紧固件锁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增程器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设置有所述连接块的一端的外壁上还设置有若干加强块,相邻两所述连接块之间均设置有一加强块,且所述前壳体、所述连接块以及所述加强块为一体成型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增程器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固定块的外侧壁上均开设有定位缺口,每一所述连接块上均突出设置有与所述定位缺口对应的定位凸起,且在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连接时,所述定位凸起伸入至所述定位缺口内。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增程器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设置有所述连接块的一端的端面上开设有若干与所述第二锁紧孔对应的避让孔,用于连接所述第一锁紧孔和所述第二锁紧孔的螺纹紧固件的端部位于所述避让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程器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连接所述发动机的壳体的一端的外壁上设置有一圈环形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若干配合孔,所述配合孔通过螺纹紧固件与所述发动机的壳体连接。
CN202220772788.8U 2022-04-06 2022-04-06 一种增程器发电机 Active CN2169816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72788.8U CN216981666U (zh) 2022-04-06 2022-04-06 一种增程器发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72788.8U CN216981666U (zh) 2022-04-06 2022-04-06 一种增程器发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81666U true CN216981666U (zh) 2022-07-15

Family

ID=823423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72788.8U Active CN216981666U (zh) 2022-04-06 2022-04-06 一种增程器发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816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981666U (zh) 一种增程器发电机
CN112290729A (zh) 转子定位机构及使用该机构的中置电机
CN210053269U (zh) 一种定子组件注塑一体式电机总成及应用电机总成的水泵
CN210509582U (zh) 一种乘用车用柴油齿轮泵
CN214998437U (zh) 一种轴流风机的叶片安装结构
CN219779903U (zh) 防水型电机机壳
CN201222678Y (zh) 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增强膜塑料的小功率电机端盖
CN205559959U (zh) 便于安装的水阀手柄
CN219774434U (zh) 一种一体式便于安装的水泵壳体结构
CN213744551U (zh) 轴承盖组件和空调器
CN213754218U (zh) 转子定位机构及使用该机构的中置电机
CN209896811U (zh) 一种拉伸端盖及其应用的电机
CN208900513U (zh) 一种用于变速箱台架测试的连接环
CN210637283U (zh) 一种汽车空调风机总成安装结构
CN220488535U (zh) 汽车用密封铝套
CN221009898U (zh) 电机壳体及电机、车辆
CN221096865U (zh) 热管理系统和车辆
CN220619887U (zh) 一种新型车位锁
CN209571894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电机外壳
CN212985361U (zh) 全地形车及其发动机
CN212604357U (zh) 汽车空调风机
CN215733783U (zh) 一种外转子电机
CN218416017U (zh) 一种电机及其密封垫结构
CN212690193U (zh) 全地形车及其发动机
CN217463896U (zh) 一种摄像头的转动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05

Address after: Room 229, Building B10, Entrepreneurship Headquarters Base, north of Fuyuan Road, Development Zone, Wuqing District, Tianjin 301700

Patentee after: CIMC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Tianjin) Co.,Ltd.

Address before: 315000 room 217, No. 138, Zhongshan Road, Yuelin street, Fenghua District,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Ningbo Xuch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partnership (L.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