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80798U - 防爆阀、电池、电池模组、电池包以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防爆阀、电池、电池模组、电池包以及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980798U CN216980798U CN202221128933.5U CN202221128933U CN216980798U CN 216980798 U CN216980798 U CN 216980798U CN 202221128933 U CN202221128933 U CN 202221128933U CN 216980798 U CN216980798 U CN 21698079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oove
- proof valve
- explosion
- grooves
- batter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880 explo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7373 inden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0838 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882 str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VCUFZILGIRCDQQ-KRWDZBQOSA-N N-[[(5S)-2-oxo-3-(2-oxo-3H-1,3-benzoxazol-6-yl)-1,3-oxazolidin-5-yl]methyl]-2-[[3-(trifluoromethoxy)phenyl]methylamino]pyrimidine-5-carboxamide Chemical compound O=C1O[C@H](CN1C1=CC2=C(NC(O2)=O)C=C1)CNC(=O)C=1C=NC(=NC=1)NCC1=CC(=CC=C1)OC(F)(F)F VCUFZILGIRCDQQ-KRWDZBQO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27418 Wounds and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FHKPLLOSJHHKNU-INIZCTEOSA-N [(3S)-3-[8-(1-ethyl-5-methylpyrazol-4-yl)-9-methylpurin-6-yl]oxypyrrolidin-1-yl]-(oxan-4-yl)methanone Chemical compound C(C)N1N=CC(=C1C)C=1N(C2=NC=NC(=C2N=1)O[C@@H]1CN(CC1)C(=O)C1CCOCC1)C FHKPLLOSJHHKNU-INIZCTEOSA-N 0.000 description 1
- JAWMENYCRQKKJY-UHFFFAOYSA-N [3-(2,4,6,7-tetrahydrotriazolo[4,5-c]pyridin-5-ylmethyl)-1-oxa-2,8-diazaspiro[4.5]dec-2-en-8-yl]-[2-[[3-(trifluoromethoxy)phenyl]methylamino]pyrimidin-5-yl]methanone Chemical compound N1N=NC=2CN(CCC=21)CC1=NOC2(C1)CCN(CC2)C(=O)C=1C=NC(=NC=1)NCC1=CC(=CC=C1)OC(F)(F)F JAWMENYCRQKKJY-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49 activ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365 direct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4674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46 thermal str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30—Arrangements for facilitating escape of gases
- H01M50/342—Non-re-sealable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as Exhaust Devices For Batteries (AREA)
Abstract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爆阀、电池、电池模组、电池包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池的防爆阀通常焊接在电池的盖板上,在电池内的气压超过防爆阀的开启压力时,防爆阀可以开启以释放电池内部产生的气体,以防止电池出现爆炸等安全事故。然而,当电池内的压力发生变化且压力过大时,如果防爆阀开启的面积不合理,容易导致泄压不及时,从而会破坏电池及整个电池系统的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防爆阀,可以使防爆阀本体开启的面积更加合理,当防爆阀应用于电池时,可以提升泄压的速度,提高使用防爆阀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采用上述防爆阀的电池。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采用上述电池的电池模组。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采用上述电池模组或者电池的电池包。
本实用新型的第五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采用上述电池包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防爆阀,包括:防爆阀本体,所述防爆阀本体具有刻痕槽,所述刻痕槽包括两个第一刻痕槽、两个第二刻痕槽和一个第三刻痕槽,两个所述第一刻痕槽的一端和两个所述第二刻痕槽的一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三刻痕槽的两端,两个所述第一刻痕槽的另一端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延伸,两个所述第二刻痕槽的另一端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三刻痕槽的长度为a,所述第一刻痕槽的所述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刻痕槽的所述另一端之间的距离为b,每个所述第一刻痕槽和每个所述第二刻痕槽的长度相等且均为c,两个所述第一刻痕槽之间的夹角与两个所述第二刻痕槽之间的夹角相等且均为α,所述防爆阀本体包括开启区,在所述刻痕槽的深度方向上,所述开启区的正投影的外缘为预定开启边界,且所述开启区的正投影的面积为S,其中,所述S、c、α分别满足:S,S≥80mm2,c≥4mm,α≥30°,
在所述刻痕槽的深度方向上,两个所述第一刻痕槽的正投影的自由端之间限定出以该两个第一刻痕槽的夹角α的顶点为圆心的第一圆弧,两个所述第二刻痕槽的正投影的自由端之间限定出以该两个第二刻痕槽的夹角α的顶点为圆心的第一圆弧,位于所述第三刻痕槽同一侧的所述第一刻痕槽和所述第二刻痕槽的正投影的自由端之间限定出第一直线,两个所述第一圆弧和两个所述第一直线共同构成所述预定开启边界。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爆阀,通过限定S、c以及α的取值范围,对防爆阀本体的开启面积S进行合理设计,当防爆阀应用于电池,在电池内部压力增加需要泄压时,防爆阀能够及时开启,可以有效保证泄压及时,从而保证了电池的使用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c进一步满足:c≤10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α进一步满足:α≤15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a满足:10mm≤a≤40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b满足:15mm≤b≤50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刻痕槽沿所述防爆阀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一个所述第一刻痕槽朝向所述防爆阀本体的宽度方向的一侧延伸,另一个所述第一刻痕槽朝向所述防爆阀本体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延伸,一个所述第二刻痕槽朝向所述防爆阀本体的宽度方向的一侧延伸,另一个所述第二刻痕槽朝向所述防爆阀本体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刻痕槽为中心对称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爆阀本体上形成有凹槽,所述刻痕槽形成在所述凹槽的底壁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爆阀本体包括连接段、缓冲段和支撑段,所述连接段连接在所述支撑段的外周侧,所述支撑段与所述连接段沿所述支撑段的厚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缓冲段连接在所述连接段和所述支撑段之间,所述刻痕槽形成在所述支撑段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爆阀本体为平片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池,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防爆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的能量密度为E,其中,所述E满足:200wh/kg≤E≤280wh/kg。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电池模组,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二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电池。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方面实施例的电池包,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二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电池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三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电池模组。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五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四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电池包。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使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防爆阀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防爆阀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对比例1、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电池的泄压速率对比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对比例2、实施例3和实施例4的电池的泄压速率对比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对比例3、实施例5和实施例6的电池的泄压速率对比示意图。
附图标记:
防爆阀本体100;
开启区10;刻痕槽11;第一刻痕槽111;第二刻痕槽112;第三刻痕槽113;
第一直线12;第一圆弧13;凹槽14;
连接段20;缓冲段30;支撑段4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参考图1-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爆阀。在本申请下面的描述中,以防爆阀安装于电池上且用于在电池内部压力增加时对电池进行泄压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防爆阀,包括防爆阀本体100。
具体而言,防爆阀本体100具有刻痕槽11,在刻痕槽11的深度方向(也即刻痕槽11的槽顶至槽底的方向)上,防爆阀本体100的对应所述刻痕槽11处的厚度小于防爆阀本体100的其它部分的厚度。当防爆阀应用于电池,电池内部压力增加达到防爆阀的开启压力时,压力可以先从刻痕槽11处冲开以迅速排出气体,从而实现顺利泄压。当防爆阀本体100与电池的壳体焊接固定后,防爆阀本体100与壳体之间会形成焊缝;或者,当防爆阀本体100与电池的盖板焊接固定后,防爆阀本体100与盖板之间会形成焊缝。其中,焊缝的宽度的二分之一处即为防爆阀本体100的外周缘。焊缝的宽度是指在刻痕槽11的深度方向上,焊缝的正投影的外轮廓和内轮廓之间的间距。
刻痕槽11包括两个第一刻痕槽111、两个第二刻痕槽112和一个第三刻痕槽113,两个第一刻痕槽111的一端和两个第二刻痕槽112的一端分别连接在第三刻痕槽113的两端,两个第一刻痕槽111的另一端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延伸,两个第二刻痕槽112的另一端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延伸。
例如,在图1的示例中,每个第一刻痕槽111与第三刻痕槽113连接的一端可以为第一端,每个第一刻痕槽111的远离第三刻痕槽113的另一端为第二端;每个第二刻痕槽112与第三刻痕槽113连接的一端为第三端,每个第二刻痕槽112的远离第三刻痕槽113的另一端为第四端。两个第一刻痕槽111的第一端均与第三刻痕槽113的一端连接,沿上述第一端向第二端的方向、两个第一刻痕槽111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加。类似地,两个第二刻痕槽112的第三端均与第三刻痕槽113的另一端连接,沿上述第三端向第四端的方向、两个第二刻痕槽112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加。
其中,第三刻痕槽113的长度为a,第一刻痕槽111的另一端(即上述的第二端)和第二刻痕槽112的另一端(即上述的第四端)之间的最大距离为b。例如,在图1的示例中,两个第一刻痕槽111和两个第二刻痕槽112分别关于第三刻痕槽113的长度方向(例如,图1中的左右方向)对称分布,此时最大距离b可以是位于两个第一刻痕槽111的第二端端部与第二刻痕槽112的第四端端部之间的最大距离。但不限于此。
每个第一刻痕槽111和每个第二刻痕槽112的长度相等且均为c,两个第一刻痕槽111之间的夹角与两个第二刻痕槽112之间的夹角相等且均为α,防爆阀本体100包括开启区10,在刻痕槽11的深度方向上,开启区10的正投影的外缘为预定开启边界,且开启区10的正投影的面积为S,
其中,S、c、α分别满足:
S≥80mm2,c≥4mm,α≥30°,
在刻痕槽11的深度方向上,两个第一刻痕槽111的正投影的自由端之间限定出以该两个第一刻痕槽111的夹角α的顶点为圆心的第一圆弧13,两个第二刻痕槽112的正投影的自由端之间限定出以该两个第二刻痕槽112的夹角α的顶点为圆心的第一圆弧13,位于第三刻痕槽113同一侧的第一刻痕槽111和第二刻痕槽112的正投影的自由端之间限定出第一直线12,两个第一圆弧13和两个第一直线12共同构成预定开启边界。可以理解的是,在刻痕槽11的深度方向上,开启区10的正投影的面积也即为预定开启边界内限定的区域的面积。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一刻痕槽111和第二刻痕槽112的宽度相对较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第一圆弧13和第一直线12可以近似相交于一点。两个第一刻痕槽111之间的第一圆弧13可以理解为位于第三刻痕槽113同一端的两个第一刻痕槽111的正投影的彼此靠近一侧的自由端限定出。两个第二刻痕槽112之间的第一圆弧13可以理解为位于第三刻痕槽113同一端的两个第二刻痕槽112的正投影的彼此靠近一侧的自由端限定出。第一直线12可以理解为位于第三刻痕槽113同一侧的第一刻痕槽111和第二刻痕槽112的正投影的彼此靠近一侧的自由端限定出。
防爆阀可以设于方形电池的壳体的一侧表面,长圆形的开启区10能够更好地适应电池的壳体的形状,从而可以相对增加开启区10的面积,进而可以增大排气量。当然,开启区10还可以为椭圆形等。可以理解的是,开启区10的具体形状可以根据实际要求具体设置,以更好地满足实际应用。
通过限定S、c、α的取值范围,可以使防爆阀本体100的开启区10的正投影面积设计更加合理,从而可以有效增加防爆阀单位时间内的排气量,泄压的效果可以更理想。且限定防爆阀本体100的开启区10的正投影面积S,以便于电池内部压力能加时,能够保证防爆阀本体100的开启面积,有利于进行有效泄压增加电池的安全性,避免开启面积过小导致开启不及时出现防爆阀整个被冲开的可能性,或者压力无法及时泄出出现电池爆裂等危险情况。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爆阀,通过限定S、c以及α的取值范围,对防爆阀本体100的开启面积S进行合理设计,当防爆阀应用于电池,在电池内部压力增加需要泄压时,防爆阀能够及时开启,可以有效保证泄压及时,从而保证了电池的使用安全性。
可以理解的,上述刻痕槽11的横截面积可以为矩形,也可以为倒梯形,此处的横截面为与刻痕槽11的深度方向相平行的平面。当刻痕槽11的横截面为倒梯形时,刻痕槽11的宽度沿朝向刻痕槽11的槽底的方向逐渐减小。此时,a可以理解为第三刻痕槽113的位于槽顶处或开口处的外缘的长度,b可以理解为位于第三刻痕槽113同一侧的第一刻痕槽111和第二刻痕槽112的位于槽口处且彼此相对一侧的最大间距。α可以理解为第一刻痕槽111位于槽口处且彼此相对的外缘的夹角,或者第二刻痕槽112位于槽口处且彼此相对的外缘的夹角。
进一步地,c、α进一步满足:c≤10mm,α≤150°。由此,通过限定c和α的上限值,可以有效保证开启区10的正投影面积S,避免α过大导致防爆阀本体100的部分面积无法正常开启,影响防爆阀的泄压能力,增加防爆阀结构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a、b满足:10mm≤a≤40mm,15mm≤b≤50mm。由此,通过限定a和b的范围,以使刻痕槽11在防爆阀本体100上设置的位置更加合理,有利于电池泄压时增加防爆阀本体100的开启面积,提高电池使用的安全性。
下面通过对比例1~3(也即现有技术)和实施例1~6(也即本申请实施例)说明,采用GB/T 31485-2015规定的方法分别对对比例1~3中的电池、以及实施例1~6中的电池进行测试并记录相应的电池的泄压速率曲线。其中,对比例1~3的a、b、c、α、S的取值选自下表1,实施例1~6的a、b、c、α、S的取值选自下表2,最后测试结果见图3至图5。
表1
序号 | a(mm) | b(mm) | c(mm) | α(°) | S(mm<sup>2</sup>) |
对比例1 | 8 | 13 | 4 | 20 | 51.27999554 |
对比例2 | 8 | 13 | 3 | 30 | 45.67813393 |
对比例3 | 8 | 15 | 3 | 20 | 40.67745665 |
表2
序号 | a(mm) | b(mm) | c(mm) | α(°) | S(mm<sup>2</sup>) |
实施例1 | 10 | 15 | 4 | 30 | 73.40211735 |
实施例2 | 15 | 20 | 6 | 60 | 245.1666411 |
实施例3 | 18 | 34 | 8 | 80 | 399.2826303 |
实施例4 | 25 | 40 | 7 | 100 | 204.8583362 |
实施例5 | 32 | 46 | 8 | 120 | 324.1751609 |
实施例6 | 40 | 50 | 10 | 150 | 610.6701385 |
由上可知,图3为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与对比例1在电池内部压力增加进行泄压时,电池内部的气压变化曲线图。从曲线图中可以看出单位时间内,实施例1和实施例2气压下降的变化值大于对比例1中气压的变化值。
图4为实施例3和实施例4与对比例2在电池内部压力增加进行泄压时,电池内部的气压变化曲线图,从曲线图中可以看出,单位时间内,实施例3和实施例4对应的气压值下降的变化值大于对比例2中气压下降的变化值。
图5为实施例5和实施例6与对比例3在电池内部压力增加进行泄压时,电池内部的气压变化曲线图。从曲线图中可以看出,单位时间内,实施例5和是实施例6对应的气压值下降的变化值大于对比例3中气压下降的变化值。
由此,结合实施例1至实施例6,在本申请实施方案所保护的a、b、c以及α的取值范围,可以有效增加防爆阀本体100的开启区10的正投影的面积S,提高单位时间内防爆阀的排气量,增加使用该防爆阀的电池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刻痕槽11的长度为L,L满足:L=a+4c。即,刻痕槽11的长度包括两个第一刻痕槽111的长度、两个第二刻痕槽112的长度以及一个第三刻痕槽113的长度,其中第一刻痕槽111的长度与第二刻痕槽112的长度相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第三刻痕槽113沿防爆阀本体100的长度方向延伸,一个第一刻痕槽111朝向防爆阀本体100的宽度方向的一侧延伸,另一个第一刻痕槽111朝向防爆阀本体100的宽度方向(图1中的上下方向)的另一侧延伸,一个第二刻痕槽112朝向防爆阀本体100的宽度方向的一侧延伸,另一个第二刻痕槽112朝向防爆阀本体100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延伸。如此设置,可以相对增加第一刻痕槽111、第二刻痕槽112和第三刻痕槽113在防爆阀本体100内的长度,便于电池内部压力增加时沿着第一刻痕槽111、第二刻痕槽112以及第三刻痕槽113泄出,可以有效增加防爆阀本体100的开启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使用防爆阀的安全性。
可选地,刻痕槽11为中心对称结构。即,两个第一刻痕槽111和两个第二刻痕槽112在第三刻痕槽113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均对称分布。由此,增加刻痕槽11在防爆阀本体100上的分布,实现快速泄压的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2,防爆阀本体100上形成有凹槽14,凹槽14形成有敞开口,敞开口朝向远离防爆阀本体100中心的一端设置,刻痕槽11形成在凹槽14的底壁上,且与敞开口共同位于底壁厚度方向上的同一侧。刻痕槽11远离防爆阀本体100中心的侧壁与凹槽14远离防爆阀本体100中心的侧壁平齐。可以理解的是,刻痕槽11设于凹槽14底壁的边缘,且刻痕槽11可以沿着凹槽14的周向延伸,刻痕槽11远离防爆阀本体100中心的一侧侧壁为凹槽14的侧壁。
由此,防爆阀本体100上形成有凹槽14,且刻痕槽11形成在凹槽14的底壁上,可以实现对刻痕槽11以及刻痕槽11内部限定的区域做减薄处理,便于防爆阀的开启,同时,可以保护刻痕槽11,避免刻痕槽11遭受冲击导致防爆阀的误开启。
在一些具体地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防爆阀本体100包括连接段20、缓冲段30和支撑段40,连接段20连接在支撑段40的外周侧,支撑段40与连接段20沿支撑段40的厚度方向间隔设置,缓冲段30连接在连接段20和支撑段40之间。例如,连接段20与支撑段40可以均水平设置且沿防爆阀本体100的厚度方向彼此间隔开,缓冲段30的一端连接在连接段20的内周侧、且缓冲段30的另一端连接在支撑段40的外周侧。防爆阀本体100的连接段20可以与壳体或者盖板焊接连接。
由此,通过设置缓冲段30,可以改变连接段20应力传递的方向,避免应力直接传递至支撑段40导致开启区10的结构稳定性下降。具体地,例如,缓冲段30可以用于吸收防爆阀与电池的壳体或盖板焊接时的热应力,防止焊接时热变形将防爆刻痕槽11拉断,同时可以防止防爆阀与壳体或盖板同步扭转而对防爆刻痕槽11造成损伤,从而影响开启压力。
进一步地,参照图1,支撑段40上形成有刻痕槽11,支撑段40上形成有开启区10。开启区10的正投影的形状为非圆形,例如,开启区10的正投影的形状可以为长圆形,长圆形可以相对增加开启区10的面积。开启区10的正投影的外轮廓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第一直线12和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圆弧13,两个第一直线12分别与两个第一圆弧13连接。
可选地,防爆阀本体100为铝合金件或钢件。这样可以减轻防爆阀本体100的重量,实现防爆阀本体100的轻量化,同时,铝合金件或者钢件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可以提升防爆阀本体100的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池,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防爆阀。具体而言,电池还包括壳体(图未示出)和盖板(图未示出),壳体的至少一端敞开以用于安装盖板,壳体或者盖板上形成有安装孔,防爆阀连接在安装孔处,其中,防爆阀的连接段20可以与壳体或者盖板焊接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通过采用上述的防爆阀,可以兼顾防爆阀与电池连接的可靠性和良好的泄压能力,且可以提高电池的使用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的能量密度为E,其中,E满足:200wh/kg≤E≤280wh/kg。例如,E=250wh/kg。但不限于此。由此,增加了电池的能量密度,提高了电池的整体性能。而且,电池能量越大,意味着电池内部活性材料更多或具有更高活性的材料,此类电池对防爆阀的排气量需要更准确的设计,以保证极端情况下的及时开启,同时也可以避免误启动,而本申请上述实施例的防爆阀可以很好地满足这一要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电池模组,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池。具体地,电池模组可以包括并排设置的多个电池,且多个电池之间可以串联或者并联连接。由此,电池模组采用上述电池,可以增加电池模组的安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方面实施例的电池包,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池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电池模组。由此,电池包采用上述的电池或者电池模组,可以提升电池包的使用安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五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四方面实施例的电池包。由此,车辆采用上述电池包,可以提高车辆的使用安全性。
此外,当电池包应用于车辆时,防爆阀可以朝下设置,以避免泄出的高温气体对车辆内部的乘员造成伤害。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5)
1.一种防爆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防爆阀本体,所述防爆阀本体具有刻痕槽,所述刻痕槽包括两个第一刻痕槽、两个第二刻痕槽和一个第三刻痕槽,两个所述第一刻痕槽的一端和两个所述第二刻痕槽的一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三刻痕槽的两端,两个所述第一刻痕槽的另一端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延伸,两个所述第二刻痕槽的另一端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延伸,
所述第三刻痕槽的长度为a,所述第一刻痕槽的所述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刻痕槽的所述另一端之间的距离为b,每个所述第一刻痕槽和每个所述第二刻痕槽的长度相等且均为c,两个所述第一刻痕槽之间的夹角与两个所述第二刻痕槽之间的夹角相等且均为α,所述防爆阀本体包括开启区,在所述刻痕槽的深度方向上,所述开启区的正投影的外缘为预定开启边界,且所述开启区的正投影的面积为S,其中,所述S、c、α分别满足:S,S≥80mm2,c≥4mm,α≥30°,
在所述刻痕槽的深度方向上,两个所述第一刻痕槽的正投影的自由端之间限定出以该两个第一刻痕槽的夹角α的顶点为圆心的第一圆弧,两个所述第二刻痕槽的正投影的自由端之间限定出以该两个第二刻痕槽的夹角α的顶点为圆心的第一圆弧,位于所述第三刻痕槽同一侧的所述第一刻痕槽和所述第二刻痕槽的正投影的自由端之间限定出第一直线,两个所述第一圆弧和两个所述第一直线共同构成所述预定开启边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阀,其特征在于,所述c进一步满足:c≤1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阀,其特征在于,所述α进一步满足:α≤1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阀,其特征在于,所述a满足:10mm≤a≤4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阀,其特征在于,所述b满足:15mm≤b≤5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刻痕槽沿所述防爆阀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一个所述第一刻痕槽朝向所述防爆阀本体的宽度方向的一侧延伸,另一个所述第一刻痕槽朝向所述防爆阀本体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延伸,一个所述第二刻痕槽朝向所述防爆阀本体的宽度方向的一侧延伸,另一个所述第二刻痕槽朝向所述防爆阀本体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刻痕槽为中心对称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阀本体上形成有凹槽,所述刻痕槽形成在所述凹槽的底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阀本体包括连接段、缓冲段和支撑段,所述连接段连接在所述支撑段的外周侧,所述支撑段与所述连接段沿所述支撑段的厚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缓冲段连接在所述连接段和所述支撑段之间,所述刻痕槽形成在所述支撑段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阀本体为平片结构。
1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防爆阀。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的能量密度为E,其中,所述E满足:200wh/kg≤E≤280wh/kg。
13.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电池。
14.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电池或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池模组。
15.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池包。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128933.5U CN216980798U (zh) | 2022-05-12 | 2022-05-12 | 防爆阀、电池、电池模组、电池包以及车辆 |
PCT/CN2023/093638 WO2023217242A1 (zh) | 2022-05-12 | 2023-05-11 | 防爆阀、电池、电池模组、电池包以及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128933.5U CN216980798U (zh) | 2022-05-12 | 2022-05-12 | 防爆阀、电池、电池模组、电池包以及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980798U true CN216980798U (zh) | 2022-07-15 |
Family
ID=82341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128933.5U Active CN216980798U (zh) | 2022-05-12 | 2022-05-12 | 防爆阀、电池、电池模组、电池包以及车辆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980798U (zh) |
WO (1) | WO2023217242A1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472997A (zh) * | 2022-11-11 | 2022-12-13 | 深圳海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电池端盖组件、储能装置以及用电设备 |
CN116565445A (zh) * | 2023-07-12 | 2023-08-08 | 深圳海辰储能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 防爆阀、端盖组件及储能装置 |
WO2023217242A1 (zh) * | 2022-05-12 | 2023-11-16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防爆阀、电池、电池模组、电池包以及车辆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638394B (zh) * | 2024-01-25 | 2024-04-12 | 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单体电池及电池包 |
CN117691297B (zh) * | 2024-02-04 | 2024-04-19 | 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防爆阀及电池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2232530B1 (ko) * | 2014-08-11 | 2021-03-26 |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 이차 전지 |
KR102629177B1 (ko) * | 2016-07-12 | 2024-01-26 |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 이차 전지 |
CN108428836A (zh) * | 2018-01-09 | 2018-08-21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二次电池顶盖用防爆阀、顶盖组件、二次电池及汽车 |
CN212461953U (zh) * | 2020-07-08 | 2021-02-02 | 惠州比亚迪电池有限公司 | 防爆片、防爆阀和电池 |
CN114628846B (zh) * | 2022-05-12 | 2022-09-09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电池模组、电池包和车辆 |
CN114628845B (zh) * | 2022-05-12 | 2022-09-09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电池模组、电池包和车辆 |
CN216980798U (zh) * | 2022-05-12 | 2022-07-15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防爆阀、电池、电池模组、电池包以及车辆 |
CN216980795U (zh) * | 2022-05-12 | 2022-07-15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电池模组、电池包和车辆 |
CN216980796U (zh) * | 2022-05-12 | 2022-07-15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防爆阀、电池、电池模组、电池包以及车辆 |
-
2022
- 2022-05-12 CN CN202221128933.5U patent/CN216980798U/zh active Active
-
2023
- 2023-05-11 WO PCT/CN2023/093638 patent/WO2023217242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217242A1 (zh) * | 2022-05-12 | 2023-11-16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防爆阀、电池、电池模组、电池包以及车辆 |
CN115472997A (zh) * | 2022-11-11 | 2022-12-13 | 深圳海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电池端盖组件、储能装置以及用电设备 |
US11909066B1 (en) | 2022-11-11 | 2024-02-20 | Shenzhen Hithium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 Battery end cover assembly, energy storage apparatus and electric device |
CN116565445A (zh) * | 2023-07-12 | 2023-08-08 | 深圳海辰储能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 防爆阀、端盖组件及储能装置 |
CN116565445B (zh) * | 2023-07-12 | 2023-09-08 | 深圳海辰储能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 防爆阀、端盖组件及储能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3217242A1 (zh) | 2023-11-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6980798U (zh) | 防爆阀、电池、电池模组、电池包以及车辆 | |
CN216980795U (zh) | 电池、电池模组、电池包和车辆 | |
CN216980797U (zh) | 防爆阀、电池、电池模组、电池包以及车辆 | |
CN114628845B (zh) | 电池、电池模组、电池包和车辆 | |
CN114628846B (zh) | 电池、电池模组、电池包和车辆 | |
CN216980796U (zh) | 防爆阀、电池、电池模组、电池包以及车辆 | |
CN211017216U (zh) | 盖板组件、电池单体、电池模块、电池组及装置 | |
CN212571194U (zh) | 二次电池 | |
CN219739202U (zh) | 电池及电池装置 | |
CN211907482U (zh) | 电池外壳、电池及电池模组 | |
CN112886110A (zh) | 一种顶盖组件以及动力电池 | |
KR20240154611A (ko) | 방폭 밸브, 배터리, 배터리 모듈, 배터리 팩 및 차량 | |
CN213520231U (zh) | 新型圆柱锂电池帽盖及新型圆柱锂电池 | |
KR20240154609A (ko) | 방폭 밸브, 배터리, 배터리 모듈, 배터리 팩 및 차량 | |
CN210941338U (zh) | 一种汽车油箱燃油防盗装置 | |
CN217009402U (zh) | 一种电池箱体 | |
CN220628024U (zh) | 底板总成和具有其的电池 | |
CN218498271U (zh) | 电池装置 | |
CN219303887U (zh) | 防爆阀及顶盖 | |
CN111370604A (zh) | 锂电池盖板用安全防爆结构 | |
KR20240153371A (ko) | 배터리, 배터리 모듈, 배터리 팩 및 차량 | |
JP3651320B2 (ja) | バンパ構造 | |
KR20240154037A (ko) | 방폭 밸브, 배터리, 배터리 모듈, 배터리 팩 및 차량 | |
CN220368052U (zh) | 底板总成和具有其的电池 | |
CN218996893U (zh) | 新型电池盖板结构及圆柱锂电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