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50839U - 泵 - Google Patent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50839U
CN216950839U CN202123316931.7U CN202123316931U CN216950839U CN 216950839 U CN216950839 U CN 216950839U CN 202123316931 U CN202123316931 U CN 202123316931U CN 216950839 U CN216950839 U CN 2169508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w path
pump
pump chamber
enlarged
axial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1693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本间和博
村田大辅
梶田国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Toso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Toso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Tosok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Tosok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508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508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And Applications Of Rotary Liquid Pumps (AREA)
  • Rotary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泵。该泵具有:马达,其具有能够以沿轴向延伸的中心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的轴;泵机构,其与轴连结;以及壳体,其在内部收纳马达和泵机构。壳体具有:泵室,其在内部收纳泵机构;以及吸入流路,其与泵室相连。吸入流路具有:第1流路部,其沿轴向延伸;以及第2流路部,其从第1流路部屈曲地延伸而与泵室相连。沿轴向观察时,第2流路部的宽度随着靠近泵室而变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泵。
背景技术
公知有具有壳体的泵,该壳体具有在内部收纳泵机构的泵室和与泵室相连的吸入流路。作为这样的泵,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内接齿轮泵。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6526371号公报
在上述那样的泵中,吸入流路有时具有屈曲的部分。在该情况下,有可能在吸入流路中的屈曲的部分处流体产生压力损失,导致吸入流路内的流体难以向泵室内流动。由此,从吸入流路吸入到泵室内的流体的量降低,导致泵效率有可能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鉴于上述情况,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具有能够抑制从吸入流路吸入到泵室内的流体的量降低的构造的泵。
本实用新型的第1方式提供一种泵,其特征在于,该泵具有:马达,其具有能够以沿轴向延伸的中心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的轴;泵机构,其与所述轴连结;以及壳体,其在内部收纳所述马达和所述泵机构,所述壳体具有:泵室,其在内部收纳所述泵机构;以及吸入流路,其与所述泵室相连,所述吸入流路具有:第1流路部,其沿轴向延伸;以及第2流路部,其从所述第1流路部屈曲地延伸而与所述泵室相连,沿轴向观察时,所述第2流路部的宽度随着靠近所述泵室而变大。
本实用新型的第2方式的泵的特征在于,在第1方式的泵中,所述第1流路部具有第1扩大部,该第1扩大部的流路截面积随着靠近所述第2流路部而变大。
本实用新型的第3方式的泵的特征在于,在第2方式的泵中,所述第1流路部具有第2扩大部,该第2扩大部的流路截面积随着靠近所述第2流路部而变大,所述第2扩大部与所述第1扩大部中的靠近所述第2流路部这一侧的端部相连,所述第2扩大部的流路截面积随着靠近所述第2流路部而变大的程度比所述第1扩大部的流路截面积随着靠近所述第2流路部而变大的程度大。
本实用新型的第4方式的泵的特征在于,在第1方式至第3方式的任意一个方式的泵中,在所述泵室的内表面中的位于轴向一侧的面上设置有与所述泵机构在轴向上对置的第1对置凹部,在所述泵室的内表面中的位于轴向另一侧的面上设置有与所述泵机构在轴向上对置的第2对置凹部,所述第2流路部与所述第1对置凹部的内部和所述第2对置凹部的内部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第5方式的泵的特征在于,在第1方式至第3方式的任意一个方式的泵中,沿轴向观察时,所述泵室为圆形状,沿轴向观察时,所述第2流路部的周向两侧的缘部中的至少一方的缘部沿着所述泵室的内缘中的与所述一方的缘部相连的部分处的切线延伸。
本实用新型的第6方式的泵的特征在于,在第1方式至第3方式的任意一个方式的泵中,所述壳体具有:第1壳体部件;以及第2壳体部件,其固定于所述第1壳体部件的轴向一侧,所述第1流路部设置于所述第1壳体部件,所述第2流路部跨越所述第1壳体部件和所述第2壳体部件而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第7方式的泵的特征在于,在第1方式至第3方式的任意一个方式的泵中,所述第2流路部与所述第1流路部垂直地屈曲。
根据本实用新型,在泵中,能够抑制从吸入流路吸入到泵室内的流体的量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一个实施方式的泵的剖视图。
图2是示出一个实施方式的泵的一部分的剖视图,是图1中的II-II剖视图。
标号说明
10:泵;20:壳体;21:第1壳体部件;22:第2壳体部件;30:马达;33:轴;40:泵机构;50:泵室;51:第1对置凹部;52:第2对置凹部;60:吸入流路;61:第1流路部;61a:第1扩大部;61b:第2扩大部;62:第2流路部;62a、62b:缘部;J1:中心轴线;TLa:切线。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各图所示的Z轴所延伸的方向称为上下方向,将Z轴的箭头所朝向的一侧(+Z侧)称为“上侧”,将Z轴的箭头所朝向的一侧的相反侧(-Z侧)称为“下侧”。各图所示的中心轴线J1是与Z轴平行地延伸的假想轴线。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将与中心轴线J1的轴向平行的方向、即Z轴方向简称为“轴向”,将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的径向简称为“径向”,将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的周向简称为“周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下侧相当于“轴向一侧”,上侧相当于“轴向另一侧”。
另外,上下方向、上侧以及下侧仅是用于说明各部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名称,实际的配置关系等也可以是由这些名称表示的配置关系等以外的配置关系等。
图1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泵10例如是搭载于车辆的电动泵。泵10在车辆的内部输送流体O。由泵10输送的流体O例如是油。油例如是ATF(Automatic Transmission Fluid:自动变速器油)。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泵10具有壳体20、马达30、轴承38、39、泵机构40以及油封70。
马达30具有转子31和定子32。转子31能够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进行旋转。转子31具有轴33和转子主体34。即,马达30具有轴33和转子主体34。虽然省略了图示,但转子主体34具有固定于轴33的外周面的转子铁芯和固定于转子铁芯的转子磁铁。
轴33沿着中心轴线J1在轴向上延伸。轴33例如呈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的圆柱状。轴33能够以沿轴向延伸的中心轴线J1为中心进行旋转。轴33被轴承38、39支承为能够绕中心轴线J1旋转。轴承38、39例如是球轴承。轴33在下侧部分具有小径部33a。小径部33a的下侧的端部是轴33的下侧的端部。小径部33a的外径比轴33中的比小径部33a靠上侧的部分的外径小。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小径部33a是在外周面具有沿周向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多个花键齿的花键轴部。
如图1所示,定子32在径向上隔着间隙与转子31对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定子32位于转子31的径向外侧。定子32具有定子铁芯35、绝缘件36以及多个线圈37。定子铁芯35呈包围转子主体34的环状。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定子铁芯35具有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的圆筒状的铁芯背部和从铁芯背部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多个齿。多个线圈37隔着绝缘件36而分别安装于多个齿。
泵机构40与轴33连结。更详细而言,泵机构40安装于轴33的小径部33a。泵机构40收纳在后述的泵室50的内部。泵机构40是具有内转子41和外转子42的次摆线泵机构。
内转子41具有沿轴向贯穿内转子41的连结孔部41b。在连结孔部41b中嵌合有轴33的小径部33a。在本实施方式中,小径部33a从上侧通入到连结孔部41b中。小径部33a的下侧的端部比连结孔部41b向下侧突出。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连结孔部41b是在内周面具有沿周向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多个花键槽的花键孔部。在连结孔部41b的花键槽中分别嵌合有设置于小径部33a的外周面的多个花键齿。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轴33与内转子41通过花键结合而连结。
内转子41在径向外侧面具有外齿齿轮部41c。外齿齿轮部41c具有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多个齿部41a。多个齿部41a沿着周向在整周范围内等间隔地配置。沿轴向观察时,外齿齿轮部41c的外缘形状例如由次摆线曲线构成。内转子41随着轴33绕中心轴线J1旋转而绕中心轴线J1旋转。
外转子42呈包围内转子41的环状。外转子42的径向外侧面呈以相对于中心轴线J1在径向上偏心的偏心轴线J2为中心的圆筒状。偏心轴线J2是与中心轴线J1平行地延伸的假想轴线。外转子42在径向内侧面具有内齿齿轮部42c。内齿齿轮部42c具有向径向内侧突出的多个齿部42a。多个齿部42a沿着周向在整周范围内等间隔地配置。沿轴向观察时,内齿齿轮部42c的内缘形状例如由次摆线曲线构成。内齿齿轮部42c在周向的一部分与内转子41的外齿齿轮部41c啮合。外转子42随着内转子41绕中心轴线J1旋转而绕偏心轴线J2旋转。通过内转子41和外转子42旋转,流入到内转子41与外转子42的径向的间隙G的流体O在泵室50内沿周向被输送。
如图1所示,壳体20在内部收纳马达30、泵机构40以及油封70。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20具有第1壳体部件21、第2壳体部件22以及第3壳体部件23。第1壳体部件21、第2壳体部件22以及第3壳体部件23是彼此不同的部件。第1壳体部件21、第2壳体部件22以及第3壳体部件23分别例如是通过压铸等模具铸造而成型的单一部件。
第1壳体部件21是在上侧开口的筒状的部件。第1壳体部件21具有底部21a和周壁部21b。底部21a沿径向扩展。底部21a从下侧覆盖定子32。底部21a具有从底部21a的下侧的面向上侧凹陷的第1凹部21g。如图2所示,沿轴向观察时,第1凹部21g的内缘为以偏心轴线J2为中心的圆形状。在第1凹部21g的内部通入有中心轴线J1。第1凹部21g的内部构成后述的泵室50的内部。
如图1所示,周壁部21b从底部21a的径向外周缘部向上侧延伸。周壁部21b的径向内侧面例如呈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的圆筒状。在周壁部21b的内部嵌合有定子铁芯35。定子铁芯35例如通过压入等而固定于周壁部21b。
第1壳体部件21具有沿轴向贯穿底部21a的贯通孔21c。贯通孔21c是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的圆形状的孔。在贯通孔21c中沿轴向通入有轴33。贯通孔21c具有轴承保持孔部21d、油封保持孔部21e以及连接孔部21f。
轴承保持孔部21d的上侧的端部是贯通孔21c的上侧的端部。在轴承保持孔部21d的内部保持有轴承38。底部21a中的设置有轴承保持孔部21d的部分形成为向上侧突出的筒状。
油封保持孔部21e与轴承保持孔部21d的下侧相连。油封保持孔部21e的内径比轴承保持孔部21d的内径小。在油封保持孔部21e的内部保持有油封70。油封70将油封保持孔部21e的内周面与轴33中的与小径部33a的上侧相连的部分的外周面之间密封。
连接孔部21f与油封保持孔部21e的下侧相连。连接孔部21f的下侧的端部是贯通孔21c的下侧的端部。连接孔部21f的内径比油封保持孔部21e的内径小。连接孔部21f将油封保持孔部21e的内部和第1凹部21g的内部沿轴向连接起来。在连接孔部21f中沿轴向通入有小径部33a。
第2壳体部件22固定于第1壳体部件21的下侧。第2壳体部件22沿径向扩展。第2壳体部件22的上侧的面与底部21a的下侧的面接触。在第2壳体部件22的上侧的面与底部21a的下侧的面之间设置有O型圈71。O型圈71呈包围中心轴线J1的环状。在本实施方式中,O型圈71包围后述的泵室50和后述的第2流路部62。O型圈71将第2壳体部件22的上侧的面的径向外周缘部与底部21a的下侧的面的径向外周缘部之间密封。在本实施方式中,O型圈71嵌入至设置于底部21a的下侧的面的槽中。第2壳体部件22具有从第2壳体部件22的上侧的面向下侧凹陷的第2凹部22a。在第2凹部22a的内部插入有小径部33a的下侧的端部。
第3壳体部件23固定于第1壳体部件21的上侧。第3壳体部件23的下侧的面的径向外周缘部与周壁部21b的上侧的端面接触。第3壳体部件23封闭周壁部21b的上侧的开口。第3壳体部件23从上侧覆盖马达30。第3壳体部件23具有对轴承39进行保持的轴承保持部23a。轴承保持部23a设置于第3壳体部件23的下侧的面。轴承保持部23a呈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并在下侧开口的圆筒状。
壳体20具有在内部收纳泵机构40的泵室50。在本实施方式中,泵室50通过设置于第1壳体部件21的第1凹部21g的下侧的开口被第2壳体部件22封闭而制成。即,泵室50的内表面中的位于上侧的面是第1凹部21g的底面。第1凹部21g的底面是第1凹部21g的内表面中的位于上侧的面,是朝向下侧的面。泵室50的内表面中的位于下侧的面是第2壳体部件22的上侧的面。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沿轴向观察时,泵室50为以偏心轴线J2为中心的圆形状。在泵室50内嵌合有外转子42。如图1所示,泵室50的内径大于贯通孔21c的内径。泵室50的内表面中的位于径向外侧的内周面位于比贯通孔21c的内周面靠径向外侧的位置。
在泵室50的内表面中的位于下侧的面上设置有第1对置凹部51和第3对置凹部53。在泵室50的内表面中的位于上侧的面上设置有第2对置凹部52和第4对置凹部54。第1对置凹部51、第2对置凹部52、第3对置凹部53以及第4对置凹部54是与泵机构40在轴向上对置的凹部。第1对置凹部51和第3对置凹部53从泵室50的内表面中的位于下侧的面向下侧凹陷。第2对置凹部52和第4对置凹部54从泵室50的内表面中的位于上侧的面向上侧凹陷。
第1对置凹部51和第2对置凹部52沿轴向隔着泵机构40而配置。第1对置凹部51和第2对置凹部52设置于泵室50中的供流体O吸入到泵室50的内部的部分。第3对置凹部53和第4对置凹部54沿轴向隔着泵机构40而配置。第3对置凹部53和第4对置凹部54设置于泵室50中的将流体O向泵室50的外部排出的部分。一对第1对置凹部51和第2对置凹部52与一对第3对置凹部53和第4对置凹部54例如在径向上隔着中心轴线J1而配置。
壳体20具有与泵室50相连的吸入流路60。流体O在吸入流路60内流动。在吸入流路60内流动的流体O被吸入到泵室50内。吸入流路60具有第1流路部61和与第1流路部61的下侧的端部相连的第2流路部62。
第1流路部61沿轴向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流路部61设置于第1壳体部件21。更详细而言,第1流路部61设置于周壁部21b。第1流路部61的下侧的端部设置于底部21a。第1流路部61位于马达30的径向外侧。第1流路部61的上侧的端部例如位于与定子铁芯35的上侧的端部在轴向上相同的位置。壳体20中的设置有第1流路部61的部分例如比壳体20的其他部分向径向外侧突出。
第1流路部61具有第1扩大部61a和与第1扩大部61a的下侧相连的第2扩大部61b。第1扩大部61a的流路截面积和第2扩大部61b的流路截面积随着靠近第2流路部62而变大。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扩大部61a的流路截面积和第2扩大部61b的流路截面积随着朝向下侧而变大。各扩大部中的流路截面积是各扩大部在与轴向垂直的截面中的面积。
第1扩大部61a位于定子铁芯35的径向外侧。第1扩大部61a的上侧的端部是第1流路部61的上侧的端部。虽然省略了图示,但第1扩大部61a的流路截面形状例如为圆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扩大部61a的内周面是内径随着朝向下侧而变大的锥形面。
第2扩大部61b与第1扩大部61a中的靠近第2流路部62这一侧的端部、即下侧的端部相连。第2扩大部61b的下侧的端部是第1流路部61的下侧的端部。第2扩大部61b的轴向的尺寸比第1扩大部61a的轴向的尺寸小。第2扩大部61b的内周面中的位于径向内侧的部分整体上呈随着从上侧朝向下侧而向径向内侧弯曲的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扩大部61b的内周面中的位于径向内侧的部分具有凹凸形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扩大部61b的内周面中的位于径向外侧的部分与第1扩大部61a的内周面中的位于径向外侧的部分的下侧平滑地连续相连。第2扩大部61b的内周面中的位于径向外侧的部分配置在第1扩大部61a的内周面中的位于径向外侧的部分的延长线上。第2扩大部61b的内周面中的位于径向外侧的部分随着朝向下侧而位于径向外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扩大部61b的流路截面积随着靠近第2流路部62而变大的程度比第1扩大部61a的流路截面积随着靠近第2流路部62而变大的程度大。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某个扩大部的流路截面积随着靠近第2流路部而变大的程度”例如是从某个扩大部中的靠近第2流路部这一侧的端部的流路截面积减去某个扩大部中的远离第2流路部这一侧的端部的流路截面积而得到的值除以某个扩大部的轴向的尺寸所得的值。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从第2扩大部61b的下侧的端部的流路截面积减去第2扩大部61b的上侧的端部的流路截面积而得到的值除以第2扩大部61b的轴向的尺寸所得的值比从第1扩大部61a的下侧的端部的流路截面积减去第1扩大部61a的上侧的端部的流路截面积而得到的值除以第1扩大部61a的轴向的尺寸所得的值大。
第2流路部62从第1流路部61屈曲地延伸而与泵室50相连。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流路部62与第1流路部61垂直地屈曲。另外,在本说明书中,“第2流路部与第1流路部垂直地屈曲”除了第2流路部与第1流路部严格地垂直屈曲的情况以外,还包含第2流路部与第1流路部大致垂直地屈曲的情况。“第2流路部与第1流路部大致垂直地屈曲”例如包含第2流路部相对于第1流路部屈曲的角度相对于90°在±5°的范围内的情况。
第2流路部62从第1流路部61的下侧的端部、即第2扩大部61b的下侧的端部向径向内侧延伸。第2流路部62的径向内侧的端部与泵室50相连。第2流路部62的径向内侧的端部与第1对置凹部51的内部和第2对置凹部52的内部相连。第2流路部62的内表面中的位于下侧的面的径向内侧的端部向下侧凹陷。由此,第2流路部62的轴向的尺寸在径向内侧的端部处变大。第2流路部62的内表面中的位于下侧的面的径向内侧的端部与第1对置凹部51的底面相连。第1对置凹部51的底面是第1对置凹部51的内表面中的位于下侧的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流路部62跨越第1壳体部件21和第2壳体部件22而设置。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流路部62中的除了下侧的端部以外的部分设置于第1壳体部件21的底部21a。第2流路部62中的下侧的端部设置于第2壳体部件22。第2流路部62的内表面中的位于径向外侧的面与第1流路部61的内周面中的位于径向外侧的部分的下侧平滑地连续相连。第2流路部62的内表面中的位于径向外侧的面配置在第1流路部61的内周面中的位于径向外侧的部分的延长线上。第2流路部62的内表面中的位于径向外侧的面随着朝向下侧而位于径向外侧。
如图2所示,沿轴向观察时,第2流路部62的宽度随着靠近泵室50而变大。在本实施方式中,沿轴向观察时的第2流路部62的宽度是第2流路部62的周向的尺寸。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流路部62的周向的尺寸随着朝向径向内侧而变大。
在本实施方式中,沿轴向观察时,第2流路部62的周向两侧的缘部62a、62b沿相对于径向倾斜的方向呈直线状延伸。缘部62a相对于径向的倾斜例如比缘部62b相对于径向的倾斜大。缘部62a和缘部62b随着朝向径向内侧而在周向上相互分离。缘部62a、62b的径向内侧的端部与泵室50的内缘相连。沿轴向观察时,缘部62a沿着泵室50的内缘中的与缘部62a相连的部分处的切线TLa延伸。沿轴向观察时,缘部62a配置在切线TLa上。沿轴向观察时,缘部62b沿与泵室50的内缘中的与缘部62b相连的部分处的切线TLb所延伸的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
如图1中箭头所示的那样,从未图示的吸入口流入到吸入流路60内的流体O在第1流路部61内从上侧向下侧流动后,流入到第2流路部62内。流入到第2流路部62内的流体O在第2流路部62内向径向内侧流动,而流入到泵室50内。流入到泵室50内的流体O进入内转子41与外转子42的间隙G中,随着内转子41和外转子42旋转而在泵室50内沿周向被输送。在泵室50内沿周向输送的流体O被排出到未图示的排出流路内。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排出流路是与泵室50相连的流路,设置于壳体20。
根据本实施方式,吸入流路60具有沿轴向延伸的第1流路部61和从第1流路部61屈曲地延伸而与泵室50相连的第2流路部62。沿轴向观察时,第2流路部62的宽度随着靠近泵室50而变大。因此,能够使第2流路部62的流路截面积越靠近泵室50而越大。由此,能够容易使流体O向第2流路部62内适当地流动,从而能够增多从第2流路部62朝向泵室50流动的流体O的量。因此,即使在流体O从第1流路部61向相对于第1流路部61屈曲的第2流路部62内流动时流体O产生压力损失,也能够抑制从吸入流路60吸入到泵室50内的流体O的量降低。因此,能够抑制泵10的泵效率降低。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第1流路部61具有流路截面积随着靠近第2流路部62而变大的第1扩大部61a。因此,能够容易使流体O向第1流路部61内适当地流动。由此,能够容易使流体O从第1流路部61内向第2流路部62内流动。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从吸入流路60经由第2流路部62吸入到泵室50内的流体O的量降低。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第1流路部61具有流路截面积随着靠近第2流路部62而变大的第2扩大部61b。因此,能够更容易使流体O在第1流路部61内适当地流动。由此,能够更容易使流体O从第1流路部61内向第2流路部62内流动。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从吸入流路60经由第2流路部62吸入到泵室50内的流体O的量降低。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第2扩大部61b与第1扩大部61a中的靠近第2流路部62这一侧的端部相连。第2扩大部61b的流路截面积随着靠近第2流路部62而变大的程度比第1扩大部61a的流路截面积随着靠近第2流路部62而变大的程度大。因此,比起第1扩大部61a内,在第2扩大部61b内能够使流体O更好地流动。由此,在第1流路部61内,随着靠近第2流路部62而能够更容易地使流体O适当地流动。因此,能够更容易使流体O从第1流路部61内向第2流路部62内流动。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从吸入流路60经由第2流路部62吸入到泵室50内的流体O的量降低。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泵室50的内表面中的位于下侧的面上设置有与泵机构40在轴向上对置的第1对置凹部51。在泵室50的内表面中的位于上侧的面上设置有与泵机构40在轴向上对置的第2对置凹部52。第2流路部62与第1对置凹部51的内部和第2对置凹部52的内部相连。因此,能够使流体O从第2流路部62向第1对置凹部51的内部和第2对置凹部52的内部流动。由此,能够经由第1对置凹部51的内部和第2对置凹部52的内部而从轴向两侧向泵机构40提供流体O。因此,能够容易向泵室50内的泵机构40供给流体O。因此,容易增加由泵机构40输送的流体O的量。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泵10的泵效率降低。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中箭头所示的那样,从第2流路部62流入到第1对置凹部51的流体O从下侧流入到内转子41与外转子42的间隙G中。从第2流路部62流入到第2对置凹部52的流体O从上侧流入到内转子41与外转子42的间隙G中。由此,能够容易地使流体O流入到内转子41与外转子42的间隙G中。因此,能够增加由泵机构40输送的流体O的量。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沿轴向观察时,第2流路部62的周向两侧的缘部62a、62b中的一方的缘部62a沿着泵室50的内缘中的与一方的缘部62a相连的部分处的切线TLa延伸。因此,容易将第2流路部62中的与泵室50相连的部分适当地沿周向扩展。由此,能够更容易使流体O从第2流路部62内向泵室50内流入。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从第2流路部62吸入到泵室50内的流体O的量降低。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壳体20具有第1壳体部件21和固定于第1壳体部件21的下侧的第2壳体部件22。第1流路部61设置于第1壳体部件21。第2流路部62跨越第1壳体部件21和第2壳体部件22而设置。因此,能够使第2流路部62中的与第1流路部61在轴向上相连的部分在第1壳体部件21的下侧的面开口。由此,在通过压铸等模具铸造来制作第1壳体部件21时,能够通过在轴向上组合的一对模具中的位于下侧的模具的一部分来制作第1流路部61和第2流路部62的一部分。在该情况下,在成型出第1壳体部件21之后,对第1流路部61和第2流路部62的一部分进行成型的模具的一部分从各流路部内被向下侧拔出。这里,若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在第1流路部61设置有第1扩大部61a和第2扩大部61b等随着朝向下侧而流路截面积变大的部分时,则能够容易地将该模具的一部分向下侧拔出。即,通过设置第1扩大部61a和第2扩大部61b,从而在第1流路部61设置有拔模锥度,能够容易地将成型出第1流路部61的模具的一部分从成型后的第1流路部61内拔出。因此,能够容易通过压铸等模具铸造来制作第1壳体部件21。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第2流路部62与第1流路部61垂直地屈曲。在这样的情况下,在从第1流路部61内向第2流路部62内流动的流体O中,更容易产生压力损失。与此相对,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使如上述那样流体O产生压力损失,也能够抑制从吸入流路60吸入到泵室50内的流体O的量降低。这样,能够抑制从吸入流路60吸入到泵室50内的流体O的量降低的效果在第2流路部62与第1流路部61垂直地屈曲的结构中更有效地得到。
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也能够采用其他结构和其他方法。第1流路部可以不具有第1扩大部,也可以不具有第2扩大部。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未设置第1扩大部61a而仅设置第2扩大部61b的情况下,例如第2扩大部61b相当于第1扩大部。
第2流路部只要相对于第1流路部屈曲地延伸而与泵室相连,则可以沿任何方向延伸。第2流路部也可以沿相对于径向倾斜的方向延伸。第2流路部相对于第1流路部屈曲的角度可以大于90°,也可以小于90°。第2扩大部的流路截面积随着靠近第2流路部而变大的程度也可以比第1扩大部的流路截面积随着靠近第2流路部而变大的程度小。
也可以是沿轴向观察时,第2流路部的周向两侧的缘部中的双方的缘部沿着泵室的内缘中的与各缘部相连的部分处的切线延伸。即,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与缘部62a同样地,沿轴向观察时缘部62b也沿着泵室50的内缘中的与缘部62b相连的部分处的切线延伸。也可以是沿轴向观察时,第2流路部的周向两侧的缘部中的双方的缘部不沿着泵室的内缘中的与各缘部相连的部分处的切线延伸。
吸入流路可以以任何方式设置于壳体。泵室可以以任何方式设置于壳体。构成壳体的壳体部件的数量没有特别限定。泵机构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泵机构也可以是上述的次摆线泵机构以外的泵机构。
也可以不设置第1对置凹部和第2对置凹部中的至少一方。即,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可以不设置第1对置凹部51和第2对置凹部52中的任一方,也可以不设置第1对置凹部51和第2对置凹部52双方。也可以不设置第3对置凹部和第4对置凹部中的至少一方。即,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可以不设置第3对置凹部53和第4对置凹部54中的任一方,也可以不设置第3对置凹部53和第4对置凹部54双方。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泵的用途没有特别限定。泵也可以搭载于车辆以外的设备。由泵输送的流体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是水等。以上在本说明书中进行了说明的各结构和各方法能够在相互不矛盾的范围内适当组合。

Claims (7)

1.一种泵,其特征在于,
该泵具有:
马达,其具有能够以沿轴向延伸的中心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的轴;
泵机构,其与所述轴连结;以及
壳体,其在内部收纳所述马达和所述泵机构,
所述壳体具有:
泵室,其在内部收纳所述泵机构;以及
吸入流路,其与所述泵室相连,
所述吸入流路具有:
第1流路部,其沿轴向延伸;以及
第2流路部,其从所述第1流路部屈曲地延伸而与所述泵室相连,
沿轴向观察时,所述第2流路部的宽度随着靠近所述泵室而变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流路部具有第1扩大部,该第1扩大部的流路截面积随着靠近所述第2流路部而变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流路部具有第2扩大部,该第2扩大部的流路截面积随着靠近所述第2流路部而变大,
所述第2扩大部与所述第1扩大部中的靠近所述第2流路部这一侧的端部相连,
所述第2扩大部的流路截面积随着靠近所述第2流路部而变大的程度比所述第1扩大部的流路截面积随着靠近所述第2流路部而变大的程度大。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泵室的内表面中的位于轴向一侧的面上设置有与所述泵机构在轴向上对置的第1对置凹部,
在所述泵室的内表面中的位于轴向另一侧的面上设置有与所述泵机构在轴向上对置的第2对置凹部,
所述第2流路部与所述第1对置凹部的内部和所述第2对置凹部的内部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
沿轴向观察时,所述泵室为圆形状,
沿轴向观察时,所述第2流路部的周向两侧的缘部中的至少一方的缘部沿着所述泵室的内缘中的与所述一方的缘部相连的部分处的切线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具有:
第1壳体部件;以及
第2壳体部件,其固定于所述第1壳体部件的轴向一侧,
所述第1流路部设置于所述第1壳体部件,
所述第2流路部跨越所述第1壳体部件和所述第2壳体部件而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流路部与所述第1流路部垂直地屈曲。
CN202123316931.7U 2020-12-28 2021-12-27 Active CN21695083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218407A JP2022103650A (ja) 2020-12-28 2020-12-28 ポンプ
JP2020-218407 2020-12-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50839U true CN216950839U (zh) 2022-07-12

Family

ID=822795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16931.7U Active CN216950839U (zh) 2020-12-28 2021-12-27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2103650A (zh)
CN (1) CN216950839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103650A (ja) 2022-07-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485552B2 (ja) 遠心圧縮機
CN109790854B (zh) 电动压缩机
US20180252229A1 (en) Housing for turbocharge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6527505B2 (en) Regenerative fuel pump flow chamber
CN216950839U (zh)
EP1207296B1 (en) Wear resistant fuel pump
US20080138189A1 (en) Fuel pump and fuel feed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EP1028256A2 (en) Impeller for electric automotive fuel pump
JP2004507666A (ja) 燃料を搬送するためのユニット
WO2016136681A1 (ja) 過給機用のコンプレッサハウジング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499941B1 (en) Pressure equalization in fuel pump
US20200056616A1 (en) Canned motor pump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uch a motor pump
JP6421712B2 (ja) 容積ポンプ
CN113242937A (zh) 具有使密封间隙最小化的密封垫圈的插入式冷却剂泵
KR20140021064A (ko) 연료펌프
CN210196043U (zh) 水泵
JPH03199693A (ja) 円周流式液体ポンプ
US6715986B2 (en) Fuel pump
KR101007013B1 (ko) 자동차용 연료펌프에 형성된 펌프부의 마찰저감구조
CN216922477U (zh)
CN220015479U (zh) 一种无外壳的电子油泵
CN216241272U (zh)
CN109416043B (zh) 机动车真空泵
US10233881B2 (en) Fuel pump
CN212985523U (zh) 齿轮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