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43430U - 一种减震型电动滑板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减震型电动滑板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43430U
CN216943430U CN202123118317.XU CN202123118317U CN216943430U CN 216943430 U CN216943430 U CN 216943430U CN 202123118317 U CN202123118317 U CN 202123118317U CN 216943430 U CN216943430 U CN 2169434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ont wheel
buffer
block
linkage
sh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1831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应灵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Jinlin Sport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ongkang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ngkang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filed Critical Yongkang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11831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434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434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434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xle Suspensions And Sidecars For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滑板车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减震型电动滑板车,包括车主架、分别位于车主架前后端的前轮和后轮以及于前轮上方设置的与车主架转动连接的操作杆,在操作杆和前轮之间设置有联动减震机构,联动减震机构包括设置于操作杆底部和前轮转动中心之间的联动配合块,在联动配合块与前轮之间设置有在前轮受撞击时驱使前轮沿着联动配合块的长度方向或水平方向弹性往复滑移的第一缓冲机构,在联动配合块和操作杆之间设置有在前轮受颠簸时驱使前轮沿着操作杆设置方向弹性往复移动的第二缓冲机构,该滑板车在受到颠簸力和撞击力时,第一缓冲机构和第二缓冲机构协同作用进行缓冲,从而提高了人员乘坐的舒适度,降低车损程度,延长滑板车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减震型电动滑板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滑板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减震型电动滑板车。
背景技术
电动滑板车是传统滑板车改良后的新型产品,具备自动滑行功能。电动滑板车机构简单,一般包括前轮、与前轮连接的操作杆、后轮以及连接于前轮和后轮之间的踩踏板,在操作杆上设置有驱使前轮转动的驱动机构。
为了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和舒适度,在前轮和操作杆之间设置有前轮减震机构,在后轮和操作杆之间设置有后轮减震机构,公告号为CN206012857U的中国专利公开电动滑板车的减震机构,该减震机构为前轮减震机构,具体机构包括与前轮连接的前轮支架、与踏板连接的踏板连接架,以及用于操作所述电动滑板车的操纵杆,所述前轮支架具有朝上延伸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端插设在所述操作杆的下端中,所述连接杆显露在所述操作杆下方的部分包括固定段和减震段;所述踏板连接架具有连接套环,所述连接套环套设在所述连接杆的固定段外,所述连接杆的减震段外套设有硅胶套,所述硅胶套外套设有弹簧,所述连接套环分别抵接在所述操作杆的下端以及所述弹簧的上端。
上述的前轮减震机构只能实现沿操纵杆方向减震的效果,当前轮受到撞击时,无法缓解撞击力,容易导致车头变形以及人员受伤。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的电动滑板车只设置有纵向的缓冲机构,在撞击时,无法缓解撞击时对车头和人的撞击力,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缓冲颠簸力和撞击力的减震型电动滑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减震型电动滑板车,包括车主架、分别位于车主架前后端的前轮和后轮以及于前轮上方设置的与车主架转动连接的操作杆,在操作杆和前轮之间设置有联动减震机构,联动减震机构包括设置于操作杆底部和前轮转动中心之间的联动配合块,在联动配合块与前轮之间设置有在前轮受撞击时驱使前轮沿着联动配合块的长度方向或水平方向弹性往复滑移的第一缓冲机构,在联动配合块和操作杆之间设置有在前轮受颠簸时驱使前轮沿着操作杆设置方向弹性往复移动的第二缓冲机构。
根据上述方案:增设联动减震机构,该联动减震机构包括第一缓冲机构和第二缓冲机构,第一缓冲机构能够缓冲前轮水平受到的撞击力,第二缓冲机构能够缓冲前轮受到的颠簸力,第一缓冲机构和第二缓冲机构通过一联动配合块实现联动,在受到颠簸力或撞击力时,第一缓冲机构和第二缓冲机构协同作用进行缓冲,从而提高了人员乘坐的舒适度,降低车损程度,延长滑板车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第一缓冲机构包括一与前轮转动连接的安装块,在安装块上设置有一缓冲驱动块,在缓冲驱动块和联动配合块之间设置有供缓冲驱动块沿联动配合块的长度方向或水平方向弹性滑移的导向缓冲机构。
根据上述方案:当前轮受撞击时,前轮会向车主架方向发生形变,此时,缓冲驱动块沿着联动配合块滑移,导向缓冲机构提供缓冲力消减撞击力,从而使操作杆受到的撞击力远远小于实际撞击力,操作杆和前轮在缓冲力作用下降低了形变率,人体受到的操作杆给予的撞击力相比实际撞击力显著降低,从而降低了受伤程度。
进一步的,导向缓冲机构包括于缓冲驱动块上端设置的呈上大下小的滑块以及在联动配合块上沿其长度方向或水平方向设置的可供滑块嵌入滑移的导向槽,在导向槽靠近后轮的一端和滑块之间设置有弹性缓冲件。
根据上述方案:导向缓冲机构实现了缓冲驱动块的嵌入导向滑移,避免缓冲驱动块与联动配合块脱离导致的前轮与操作杆脱离的状况发生,弹性缓冲件是起缓冲性能的关键部件,其弹力性能决定了前轮受撞击时反馈给操作杆的缓冲性能。
进一步的,弹性缓冲件为缓冲弹性块或第一缓冲弹簧。
进一步的,缓冲驱动块呈向前轮前进方向凸出的弧形杆。
根据上述方案:能够增加缓冲驱动块的抗形变能力,增加其强度。
进一步的,第二缓冲机构包括于操作杆底部水平固定设置的配合板、于联动配合块上端凸设的与操作杆平行且与配合板导向配合的导杆以及设置于配合板和联动配合块之间的第二缓冲弹簧。
根据上述方案:第二缓冲机构利用导杆与配合板的导向配合以及第二缓冲弹簧的形变实现前轮受颠簸时的抗震性能,减低操作杆受到的撞击力,提高人员乘坐的舒适度。
进一步的,在安装块和联动配合块之间设置有辅助缓冲机构,辅助缓冲机构包括于缓冲驱动块靠近后轮的一侧延伸设置的与联动配合块下端平行的支撑块以及于安装块和支撑块之间设置的两端分别与两者固定连接的第三缓冲弹簧。
根据上述方案:辅助缓冲机构的设置不仅能够增加对颠簸力的缓冲性能,同时能够增加缓冲驱动块的抗形变力,增加其强度。
进一步的,联动减震机构设置有两组且对称设置于前轮的两侧。
根据上述方案:提高总的缓冲性以及缓冲时的稳定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增设联动减震机构,该联动减震机构包括第一缓冲机构和第二缓冲机构,第一缓冲机构能够缓冲前轮水平受到的撞击力,第二缓冲机构能够缓冲前轮受到的颠簸力,第一缓冲机构和第二缓冲机构通过一联动配合块实现联动,在受到颠簸力或撞击力时,第一缓冲机构和第二缓冲机构协同作用进行缓冲,从而提高了人员乘坐的舒适度,降低车损程度,延长滑板车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施例的一种减震型电动滑板车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前轮和操作杆的左视图;
图3是图2的A-A的剖视图;
图4是图3的A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施例的前轮和操作杆的主视图。
图中:1、车主架;101、支撑架;102、踩踏板;103、折叠限位机构;2、前轮;3、后轮;4、操作杆;5、配合板;6、联动配合块;7、安装块;8、缓冲驱动块;9、导杆;10、第二缓冲弹簧;11、第三缓冲弹簧;12、支撑块;13、导向槽;14、滑块;15、第一缓冲弹簧;16、连接臂;17、氮气弹簧;18、第四缓冲弹簧;19、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
一种减震型电动滑板车,参照图1所示,包括车主架1,车主架1包括水平设置的踩踏板102以及于踩踏板102一端设置的支撑架101,支撑架101与踩踏板102之间通过折叠限位机构103连接,折叠限位机构103包括与支撑架101固定连接的滑动块以及与踩踏板102固定连接的固定块,固定块上设置有滑槽,滑动块上设置有与滑槽配合的滑杆,通过滑槽与滑杆的配合可实现支撑架101相对踩踏板102翻转折叠或展开配合,当支撑架101相对踩踏板102展开后,在固定块和滑动块的堆叠处对应设置有通孔,通过一螺栓穿过通孔后与螺母锁紧实现滑动块与固定块位置的限位,支撑架101相对踩踏板102展开且两者固定配合。
在踩踏板102的前后端分别设置有前轮2和后轮3,在支撑架101上转动设置有操作杆4,操作杆4贯穿支撑架101的两端,本实施例的改进方案为,在前轮2和操作杆4之间设置有联动减震机构,参照图2-图5所示,该联动减震机构设置有两组且对称设置于前轮2的两侧,联动减震机构包括于操作杆4的底部和前轮2的转动中心之间设置的联动配合块6,在联动配合块6与前轮2之间设置有在前轮2受撞击时驱使前轮2沿着联动配合块6的长度方向或水平方向弹性往复滑移的第一缓冲机构,在联动配合块6和操作杆4之间设置有在前轮2受颠簸时驱使前轮2沿着操作杆4设置方向弹性往复移动的第二缓冲机构,上述的联动配合块6同时与第一缓冲机构和第二缓冲机构连接,起到衔接作用,使得联动减震机构兼备了抗击水平撞击力以及垂直颠簸力的双重抗震功效。
其中,第一缓冲机构的具体机构参照图4所示,包括与前轮2转动连接的安装块7,在前轮2中心设置有与前轮2同步转动的转轴,该转轴与安装块7转动连接,在安装块7上设置有一缓冲驱动块8,该缓冲驱动块8与联动配合块6之间设置有导向缓冲机构,该导向缓冲机构包括于缓冲驱动块8上端设置的呈上大下小的滑块14以及在联动配合块6上沿其长度方向或水平方向设置的可供滑块14嵌入滑移的导向槽13,在导向槽13靠近后轮3的一端和滑块14之间设置有弹性缓冲件,该弹性缓冲件为缓冲弹性块或第一缓冲弹簧15,本实施例为第一缓冲弹簧15,当前轮2撞击外物时,第一缓冲弹簧15提供缓冲力来降低人体以及前轮2受到的撞击力,从而降低前轮2受损程度以及人体手上程度,缓冲驱动块8设置呈向前轮2前进方向凸出的弧形杆,这种设置能够增加缓冲驱动块8的抗形变能力,增加其强度。
第二缓冲机构的具体机构参照图4所示,包括于操作杆4底部水平固定设置的配合板5、于联动配合块6上端凸设的与操作杆4平行且与配合板5导向配合的导杆9以及设置于配合板5和联动配合块6之间的第二缓冲弹簧10,在配合板5上设置有可供导杆9穿插的导孔,导杆9上端于配合板5上端固定有一限位两者相互脱离的限位块,本实施例中,限位块为一螺帽,导杆9上端的外环壁上设置有与螺帽配合的外螺纹,第二缓冲弹簧10套设在导杆9上或设置于导杆9一侧,当其套设在导杆9上时,第二缓冲弹簧10的两端分别与联动配合块6以及配合板5弹性抵接;当其设置于导杆9的一侧,第二缓冲弹簧10的两端分别与联动配合块6以及配合板5固定连接,当前轮2受到颠簸力时,第二缓冲弹簧10能够降低前轮2颠簸导致的撞击力,从而增加人体乘坐的舒适度。
在安装块7和联动配合块6之间设置有辅助缓冲机构,参照图4所示,该辅助缓冲机构包括于缓冲驱动块8靠近后轮3的一侧延伸设置的与联动配合块6下端平行的支撑块12以及于安装块7和支撑块12之间设置的两端分别与两者固定连接的第三缓冲弹簧11,辅助缓冲机构的设置不仅能够增加对颠簸力的缓冲性能,同时能够增加缓冲驱动块8的抗形变力,增加其强度。
后轮3通过对称设置于其两侧的连接臂16与踩踏板102连接,后轮3中心具备同步转动的轴,该轴与连接臂16转动连接,连接臂16远离后轮3的一侧与踩踏板102远离前轮2的一侧固定连接,在连接臂16与踩踏板102之间设置有后轮缓冲机构,参照图1所示,该后轮3缓冲机构为一氮气弹簧17,氮气弹簧17的两端分别与踩踏板102以及连接臂16远离踩踏板102的一端固定连接,并在氮气弹簧17外部套设有第四缓冲弹簧18,在氮气弹簧17的缸体和活塞杆上分别设置有限位板19,第四缓冲弹簧18的两端分别与两限位板19弹性抵接配合,通过第四缓冲弹簧18和氮气弹簧17的联合作用,能够增加后轮3对颠簸力的缓冲性能,提高人体乘坐的舒适度。
在安装块7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前轮2转动的驱动机构和刹车机构,在操作杆4上端设置有驱使驱动机构和刹车机构启闭的控制机构,上述的驱动机构、刹车机构和控制机构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作改进,故,不再赘述,当人体使用时,先一脚踩踏在踩踏板102上,一脚支撑人体和滑板车,然后利用控制机构启动驱动机构,驱使前轮2向前转动前进,当地面存在高低不平时,联动缓冲机构中的第二缓冲机构以及后轮缓冲机构缓冲颠簸产生的冲击力,避免人体臀部受到过大的撞击力导致不适,当前轮2受到撞击力时,利用联动缓冲机构中的第一缓冲机构,缓冲掉大部分的撞击力,从而降低车损程度以及人员受伤程度,增加双重保护功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减震型电动滑板车,包括车主架(1)、分别位于车主架(1)前后端的前轮(2)和后轮(3)以及于前轮(2)上方设置的与车主架(1)转动连接的操作杆(4),其特征在于:在操作杆(4)和前轮(2)之间设置有联动减震机构,联动减震机构包括设置于操作杆(4)底部和前轮(2)转动中心之间的联动配合块(6),在联动配合块(6)与前轮(2)之间设置有在前轮(2)受撞击时驱使前轮(2)沿着联动配合块(6)的长度方向或水平方向弹性往复滑移的第一缓冲机构,在联动配合块(6)和操作杆(4)之间设置有在前轮(2)受颠簸时驱使前轮(2)沿着操作杆(4)设置方向弹性往复移动的第二缓冲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型电动滑板车,其特征在于:第一缓冲机构包括一与前轮(2)转动连接的安装块(7),在安装块(7)上设置有一缓冲驱动块(8),在缓冲驱动块(8)和联动配合块(6)之间设置有供缓冲驱动块(8)沿联动配合块(6)的长度方向或水平方向弹性滑移的导向缓冲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震型电动滑板车,其特征在于:导向缓冲机构包括于缓冲驱动块(8)上端设置的呈上大下小的滑块(14)以及在联动配合块(6)上沿其长度方向或水平方向设置的可供滑块(14)嵌入滑移的导向槽(13),在导向槽(13)靠近后轮(3)的一端和滑块(14)之间设置有弹性缓冲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减震型电动滑板车,其特征在于:弹性缓冲件为缓冲弹性块或第一缓冲弹簧(1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震型电动滑板车,其特征在于:缓冲驱动块(8)呈向前轮(2)前进方向凸出的弧形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型电动滑板车,其特征在于:第二缓冲机构包括于操作杆(4)底部水平固定设置的配合板(5)、于联动配合块(6)上端凸设的与操作杆(4)平行且与配合板(5)导向配合的导杆(9)以及设置于配合板(5)和联动配合块(6)之间的第二缓冲弹簧(10)。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震型电动滑板车,其特征在于:在安装块(7)和联动配合块(6)之间设置有辅助缓冲机构,辅助缓冲机构包括于缓冲驱动块(8)靠近后轮(3)的一侧延伸设置的与联动配合块(6)下端平行的支撑块(12)以及于安装块(7)和支撑块(12)之间设置的两端分别与两者固定连接的第三缓冲弹簧(1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型电动滑板车,其特征在于:联动减震机构设置有两组且对称设置于前轮(2)的两侧。
CN202123118317.XU 2021-12-13 2021-12-13 一种减震型电动滑板车 Active CN2169434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18317.XU CN216943430U (zh) 2021-12-13 2021-12-13 一种减震型电动滑板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18317.XU CN216943430U (zh) 2021-12-13 2021-12-13 一种减震型电动滑板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43430U true CN216943430U (zh) 2022-07-12

Family

ID=82307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18317.XU Active CN216943430U (zh) 2021-12-13 2021-12-13 一种减震型电动滑板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434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72646Y (zh) 一种内藏式电梯轿厢坐椅
CN208102373U (zh) 一种小型水陆两栖飞机牵引装置
CN216943430U (zh) 一种减震型电动滑板车
CN202283961U (zh) 代步工具
CN208430556U (zh) 一种高安全性的挖掘机驾驶室
CN210612859U (zh) 一种新型碰碰车碰撞缓冲装置
CN201338547Y (zh) 防撞缓冲式座椅头枕
CN205632193U (zh) 一种特警机车训练安全装置
CN210062736U (zh) 一种用于靠背锁的降噪结构
CN211797640U (zh) 下肢骨折愈合康复训练器
CN212148543U (zh) 一种压簧式车辆座椅减振结构
CN208842269U (zh) 一种乘用车座椅及采用其的乘用车
CN207697565U (zh) 一种汽车防冲撞安全缓冲座椅
JPH0659846B2 (ja) 雪上車の懸架装置
CN215629365U (zh) 一种桥梁防撞护栏
CN113734079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节能型缓冲装置
CN102602312A (zh) 车辆机械悬浮座椅
CN207725523U (zh) 一种自行车鞍座
CN210310664U (zh) 一种减少颠簸感的电动代步车用可调坐垫
CN215471071U (zh) 一种减震式汽车维修用垫板
CN215689176U (zh) 一种救护车用减震担架平台
CN114683981B (zh) 一种农用车辆缓冲减振座椅悬架
CN217532783U (zh) 一种车头面板支撑板
CN217184120U (zh) 一种矿山植被恢复用辅助装置
CN219257459U (zh) 自动跟随主力车车体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Building 4, No. 133 Yingui North Road, Chengxi New District, Yongkang City, Jinhua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21000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Jinlin Sports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21300 No.76, Yongk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Jinhua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Yongkang industry and Trade Co.,Ltd.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shock-absorbing electric scooter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712

Pledgee: Yongkang branch of the Industrial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Pledgor: Zhejiang Jinlin Sports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4980002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