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42910U - 车顶用安装装置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顶用安装装置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42910U
CN216942910U CN202121266032.8U CN202121266032U CN216942910U CN 216942910 U CN216942910 U CN 216942910U CN 202121266032 U CN202121266032 U CN 202121266032U CN 216942910 U CN216942910 U CN 2169429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frame
reinforcing
vehicle
roo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6603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介甫
焦登鑫
刘冬
董锋
吴松雪
吴金洋
李永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Guangtong Automobile Co ltd
Yinlong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Guangtong Automobile Co ltd
Yinlong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Guangtong Automobile Co ltd, Yinlong New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Guangto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26603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429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429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429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顶用安装装置及车辆。车顶用安装装置包括:安装结构,安装结构包括用于支撑待安装件的安装架和与安装架连接的支座,沿第一方向,安装架的相对设置的两侧均设有支座,安装架经支座与车辆的顶部连接;加强结构,包括加强梁,安装架的沿竖直方向的至少一侧设有加强梁,且加强梁沿第一方向或与第一方向呈夹角的第二方向延伸,安装架和支座均与加强梁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车顶用安装装置因在竖直方向上的刚度和强度较差而易发生振动疲劳破坏的问题。

Description

车顶用安装装置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顶用安装装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的车顶经常会配置安装装置,并且利用安装装置安装一些外置设备或者行李。现有技术中的车顶用安装装置一般采用平台式结构,并且在安装装置的左右两侧设置支座。
这样,车顶用安装装置在竖直方向(车辆上下方向)上的刚度与强度较差,当车辆运行至颠簸路面时,外置设备与安装装置会在竖直方向上发生较大振动,从而会使外置设备和安装装置发生疲劳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顶用安装装置及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车顶用安装装置因在竖直方向上的刚度和强度较差而易发生振动疲劳破坏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顶用安装装置,包括:安装结构,安装结构包括用于支撑待安装件的安装架和与安装架连接的支座,沿第一方向,安装架的相对设置的两侧均设有支座,安装架经支座与车辆的顶部连接;加强结构,包括加强梁,安装架的沿竖直方向的至少一侧设有加强梁,且加强梁沿第一方向或与第一方向呈夹角的第二方向延伸,安装架和支座均与加强梁连接。
进一步地,安装架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纵梁和沿第二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横梁,多个纵梁和多个横梁在水平面内呈行列布置,至少一个横梁对应设有支座,支座与位于最外侧的纵梁连接,且加强梁分别与位于安装架的最外侧的纵梁、对应的横梁和支座连接。
进一步地,支座包括与最外侧的纵梁连接的本体和凸出于最外侧的纵梁的表面的凸部,加强梁的一端与横梁连接,加强梁的另一端与凸部连接,支座和横梁位于最外侧的纵梁的相对两侧。
进一步地,加强梁为两个,两个加强梁相对于横梁的纵向中心线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沿横梁的纵向中心线,自位于中间的纵梁到位于最外侧的纵梁,加强梁的高度逐渐增大;或者,加强梁的一端设有安装槽,最外侧的纵梁位于安装槽内。
进一步地,车顶用安装装置包括多个加强结构和多个支座,多个支座与安装架的多个横梁对应设置,多个加强结构与多个支座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车顶用安装装置还包括与安装架连接的两个第一桁架,且两个第一桁架沿第二方向间隔布置。
进一步地,第一桁架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相连接的第一边框、第一中部支架和第二边框,第二边框与安装架的纵梁连接。
进一步地,车顶用安装装置还包括与安装架连接的第二桁架,第二桁架位于两个第一桁架之间。
进一步地,第二桁架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相连接的第一连接架、第二中部支架和第二连接架,两个第一边框均与第一连接架连接,两个第二边框和安装架的横梁均与第二连接架连接。
进一步地,第二桁架还包括位于两个第一边框之间的第一加强架,且两个第一边框均与第一加强架连接。
进一步地,第二桁架包括两个第一加强架,两个第一加强架位于第一连接架的相对两侧,第二桁架还包括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加强架,多个第二加强架均位于两个第一加强架之间,且两个第一加强架和第一连接架均与第二加强架连接。
进一步地,车顶用安装装置还包括与第一桁架连接的外壳,外壳覆盖在第一桁架和第二桁架的外周。
进一步地,车顶用安装装置还包括与外壳连接的门体,门体相对于外壳可转动地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车体和与车体连接的上述的车顶用安装装置。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延伸的加强梁,并且加强梁的一部分与安装架连接,加强梁的另一部分与支座连接,这样,可以增加安装架与支座的连接强度和安装架的刚度,从而可以增加安装结构在竖直方向上的刚度和强度,进而可以提高安装结构在竖直方向上的抗变形能力,这样,在车辆运行中,可以减小外置设备与安装架在竖直方向上的振动幅度,从而避免因振动造成的外置设备和安装结构的疲劳破坏。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车顶用安装装置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车顶用安装装置的仰视图;
图3示出了图1的车顶用安装装置的左视图;
图4示出了图3的车顶用安装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5示出了图1的车顶用安装装置的加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1的车顶用安装装置的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1的车顶用安装装置的第一桁架和第二桁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1的车顶用安装装置的第一桁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1的车顶用安装装置的第二桁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车顶用安装装置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图10的车顶用安装装置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车顶用安装装置的第三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13示出了图12的车顶用安装装置的门体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安装架;11、支座;12、纵梁;13、横梁;14、凸部;20、加强结构;21、加强梁;30、第一桁架;31、第一边框;32、第二边框;33、第一中部支架;40、第二桁架;41、第一连接架;42、第二连接架;43、第二中部支架;44、第一加强架;45、第二加强架;50、外壳;60、门体。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竖直方向即为车辆的上下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桁架30、第二桁架40和安装架10均由多根金属杆件连接而成。
需要说明的是,安装装置的用于支撑外置设备或行李的安装架与车顶之间一般具有间隙,这样,在外置设备或行李的重力作用下,部分安装装置会向下弯曲变形,当变形量超出安装架与车辆的顶部之间的间隙时,会使安装架与车辆顶部之间发生直接摩擦,从而导致车辆的顶部和安装装置磨损破坏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在竖直方向上的刚度和强度均较大的车顶用安装装置。
第一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车顶用安装装置。车顶用安装装置包括安装结构和加强结构20。安装结构包括用于支撑待安装件的安装架10和与安装架10连接的支座11,沿第一方向,安装架10的相对设置的两侧均设有支座11,安装架10经支座11与车辆的顶部连接;加强结构20包括加强梁21,安装架10的沿竖直方向的至少一侧设有加强梁21,且加强梁21沿第一方向或与第一方向呈夹角的第二方向延伸,安装架10和支座11均与加强梁21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延伸的加强梁21,并且加强梁21的一部分与安装架10连接,加强梁21的另一部分与支座11连接,这样,可以增加安装架10与支座11之间的连接强度,并且增加安装架10的刚度,从而增加安装结构在竖直方向上的刚度和强度,进而可以提高安装结构在竖直方向上的抗变形能力,这样,在车辆的运行中,可以减小外置设备与安装架10在竖直方向上的振动幅度,从而避免因振动幅度过大而造成外置设备和安装结构的疲劳破坏。
进一步地,通过设置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延伸的加强梁21,这样,在车顶用安装装置的使用过程中,安装结构向下弯曲的变形量会减小,从而避免因安装结构的变形量超出安装架10和车辆的顶部之间的间隙而导致安装架10和车辆的顶部之间发生摩擦的问题,进而可以避免造成车辆的顶部和安装结构的磨损破坏。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加强梁21位于安装架10的下方,从而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安装架10在竖直方向上的刚度和强度。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安装架10和支座11与加强梁21通过但不限于焊接的方式连接。
如图1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安装架10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纵梁12和沿第二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横梁13,多个纵梁12和多个横梁13在水平面内呈行列布置,至少一个横梁13对应设有支座11,支座11与位于最外侧的纵梁12连接,且加强梁21分别与位于安装架10的最外侧的纵梁12、对应的横梁13和支座11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多个纵梁12和多个横梁13在水平面内呈行列布置,这样可以增加横梁13和纵梁12在竖直方向上的强度和刚度,从而可以避免多个横梁13和多个纵梁12在竖直方向上发生较大的形变,进而可以更好地对外置设备或者行李进行支撑。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与最外侧的纵梁12、对应的横梁13和支座11均连接的加强梁21,这样,可以进一步地增加安装结构沿竖直方向的刚度和强度。
需要说明的是,多个纵梁12包括位于中间位置的纵梁12和位于最外侧的两个纵梁12(其中一个为位于图6的最右边的纵梁,另一个为位于图6的左边的纵梁)。每一个位于最外侧的纵梁12均设置有支座11。
当然,在附图未示出的替代实施例中,支座11也可以与横梁13连接,只要可以将安装架10固定于车辆的顶部即可。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支座11包括与最外侧的纵梁12连接的本体和凸出于处于最外侧的纵梁12的表面的凸部14,加强梁21的一端与横梁13连接,加强梁21的另一端与凸部14连接,支座11和横梁13位于最外侧的纵梁12的相对两侧。
通过上述设置,凸部14凸出于纵梁12,并且将凸部14与纵梁12通过加强梁21连接起来,这样,可以增加支座11与纵梁12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可以增加安装结构的强度,避免安装结构因发生较大的变形而导致安装架10和车辆的顶部之间发生摩擦的问题,进而可以避免造成车辆的顶部和安装结构的磨损破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加强梁21为两个,两个加强梁21相对于横梁13的纵向中心线对称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两个加强梁21可以更加有效地增加安装架10与支座11的连接强度和安装架10沿竖直方向的刚度,进而有效地增加安装结构在竖直方向上的强度和刚度。
如图2、图3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沿横梁13的纵向中心线,自位于中间位置的纵梁12到位于最外侧的纵梁12,加强梁21的高度逐渐增大。
通过上述设置,可以更好地使加强梁21的一部分与横梁13连接,使加强梁21的另一部分与最外侧的纵梁12连接,并且随着加强梁21的高度逐渐增大,加强梁21的横截面积也逐渐增大,这样也可以使加强梁21自身的刚度逐渐增加,从而使加强梁21在接近横梁13与最外侧的纵梁12的连接处时,加强梁21的刚度较大,进而增加横梁13与最外侧的纵梁12的连接强度。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加强梁21由金属板件制成,部分加强梁21位于安装架10与支座11之间的夹角处。当然,在附图未示出的替代实施例中,加强梁21也可以由金属杆件制成。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加强梁21的一端设有安装槽,最外侧的纵梁12位于安装槽内。
通过上述设置,可以使最外侧的纵梁12与加强梁21的一端更好地连接,以增加加强梁21与最外侧的纵梁12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增加安装结构的刚度和强度。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安装槽的形状与位于最外侧的纵梁12的形状相适配,这样,可以使最外侧的纵梁12与加强梁21的一端更好地贴合,从而使最外侧的纵梁12与加强梁21的一端更好地连接。
如图1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车顶用安装装置包括多个加强结构20和多个支座11,多个支座11与安装架10的多个横梁13对应设置,多个加强结构20与多个支座11对应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与多个横梁13对应设置的多个支座11,可以增加安装结构与车辆的顶部之间的连接位置,这样,可以使安装结构更加稳定地安装在车辆的顶部;进一步地,通过设置与多个支座11对应设置的多个加强结构20,这样可以增加多个支座11与多个横梁13之间的连接强度,并且增加多个横梁13在竖直方向上的刚度,从而在车辆的行驶过程中,可以减小安装架10在竖直方向上的振动幅度,进而避免因安装架10振动幅度过大而造成安装结构上的外置设备的疲劳破坏。
如图1和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车顶用安装装置还包括与安装架10连接的两个第一桁架30,且两个第一桁架30沿第二方向间隔布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两个第一桁架30,这样可以增加安装架10在竖直方向上的刚度,避免安装架10在竖直方向上发生较大的变形,从而避免因安装结构的变形量超出安装架10和车辆的顶部之间的间隙而导致安装架10和车辆的顶部之间发生摩擦的问题,进而可以避免造成车辆的顶部和安装结构的磨损破坏。进一步地,两个第一桁架30也可以形成护栏,以防止外置设备或者行李从安装架10上掉落。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通过在安装架10的上方设置两个第一桁架30,并且在安装架10的下方设置加强梁21,这样可以使车顶用安装装置由单薄的安装结构变为空间的桁架结构,从而可以有效地增加车顶用安装装置的强度和刚度。
如图7和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第一桁架30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相连接的第一边框31、第一中部支架33和第二边框32,第二边框32与安装架10的纵梁12连接。
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在竖直方向上增加第一桁架30的刚度,从而可以增加安装架10在竖直方向上的刚度,避免安装架10在竖直方向上发生较大的变形。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第一边框31、第一中部支架33和第二边框32均由多个金属管组合而成,这样,可以增加其自身刚度。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第一边框31、第一中部支架33和第二边框32通过但不限于焊接的方式连接。
如图7和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车顶用安装装置还包括与安装架10连接的第二桁架40,第二桁架40位于两个第一桁架30之间。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二桁架40,并且将两个第一桁架30通过第二桁架40连接,这样可以增加两个第一桁架30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刚度,从而使车顶用安装装置形成空间的桁架结构,这样,可以增加车顶用安装装置在空间内的刚度,从而增加安装架10在竖直方向的刚度,进而防止安装架10在竖直方向上发生形变。
进一步地,通过设置第二桁架40可以将安装架10和两个第一桁架30之间的空间分隔成两部分,这样,第二桁架40的两侧均可以放置外置设备或者行李。
如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第二桁架40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相连接的第一连接架41、第二中部支架43和第二连接架42,两个第一边框31均与第一连接架41连接,两个第二边框32和安装架10的横梁13均与第二连接架42连接。
通过上述设置,可以使第二边框32、横梁13和第一边框31之间建立连接关系,从而增加横梁13、第二边框32和第一边框31的刚度,并且第一连接架41支撑在两个第一边框31之间,第二连接架42支撑在多个横梁13和两个第二边框32之间,这样可以避免两个第一桁架30和安装架10在竖直方向上发生变形,进而避免因安装架10产生较大的变形而与车辆的顶部发生摩擦的问题。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第一连接架41、第二中部支架43和第二连接架42通过但不限于焊接的方式连接。
如图7和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第二桁架40还包括位于两个第一边框31之间的第一加强架44,且两个第一边框31均与第一加强架44连接。
通过上述设置,两个第一边框31之间的第一加强架44可以对两个第一边框31进行支撑,这样,两个第一边框31在水平面内不能发生相向运动,从而可以限制安装架10的变形程度。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第一加强架44为一根矩形管。当然,在附图未示出的替代实施例中,第一加强架44也可以为多根矩形管的组合结构或者其它板状结构。
如图7和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第二桁架40包括两个第一加强架44,两个第一加强架44位于第一连接架41的相对两侧,第二桁架40还包括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加强架45,多个第二加强架45均位于两个第一加强架44之间,且两个第一加强架44和第一连接架41均与第二加强架45连接。
通过上述设置,两个第一加强架44位于两个第一边框31之间,这样可以进一步对两个第一边框31进行支撑,并且通过设置多个第二加强架45,使多个第二加强架45位于两个第一加强架44之间,这样,可以对两个第一加强架44进行支撑,以防止两个第一加强架44在水平面内发生相向运动,从而避免安装架10在竖直平面内发生变形。
当然,在附图未示出的替代实施例中,第二加强架45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
第二实施例
如图10和图11所示,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车顶用安装装置还包括与第一桁架30连接的外壳50,外壳50覆盖在第一桁架30和第二桁架40的外周。
通过上述设置,外壳50可以对安装架10、第一桁架30和第二桁架40进行遮盖,这样,可以增加车顶用安装装置的美观性,并且外壳50也可以对位于安装架10上的行李或外置设备进行遮盖。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中,外壳50可以由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其它结构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第三实施例
如图12和图13所示,第三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车顶用安装装置还包括与外壳50连接的门体60,门体60相对于外壳50可转动地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门体60,可以将外置设备或行李封闭在外壳50和门体60组成的容纳空间内,这样,当车辆行驶在雨中时,可以避免外置设备或行李接触到雨水,从而可以对外置设备或行李进行保护。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中,门体60通过铰链与外壳50枢转连接,以使门体60相对于外壳50可以转动,这样,可以方便打开或关闭门体60。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其它结构与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车体和与车体连接的上述的车顶用安装装置。上述车辆具有上述车顶用安装装置的全部优点,此处不再赘述。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通过设置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延伸的加强梁,并且加强梁的一部分与安装架连接,加强梁的另一部分与支座连接,这样,可以增加安装架与支座的连接强度和安装架的刚度,从而可以增加安装结构在竖直方向上的刚度和强度,进而可以提高安装结构在竖直方向上的抗变形能力,这样,在车辆运行中,可以减小外置设备与安装架在竖直方向上的振动幅度,从而避免因振动造成的外置设备和安装结构的疲劳破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车顶用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包括用于支撑待安装件的安装架(10)和与所述安装架(10)连接的支座(11),沿第一方向,所述安装架(10)的相对设置的两侧均设有所述支座(11),所述安装架(10)经所述支座(11)与车辆的顶部连接;
加强结构(20),包括加强梁(21),所述安装架(10)的沿竖直方向的至少一侧设有所述加强梁(21),且所述加强梁(21)沿所述第一方向或与所述第一方向呈夹角的第二方向延伸,所述安装架(10)和所述支座(11)均与所述加强梁(2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顶用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0)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纵梁(12)和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横梁(13),多个所述纵梁(12)和多个所述横梁(13)在水平面内呈行列布置,至少一个所述横梁(13)对应设有所述支座(11),所述支座(11)与位于最外侧的所述纵梁(12)连接,且所述加强梁(21)分别与位于所述安装架(10)的最外侧的所述纵梁(12)、对应的所述横梁(13)和所述支座(1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顶用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11)包括与最外侧的所述纵梁(12)连接的本体和凸出于最外侧的所述纵梁(12)的表面的凸部(14),所述加强梁(21)的一端与所述横梁(13)连接,所述加强梁(21)的另一端与所述凸部(14)连接,所述支座(11)和所述横梁(13)位于最外侧的所述纵梁(12)的相对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顶用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梁(21)为两个,两个所述加强梁(21)相对于所述横梁(13)的纵向中心线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顶用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横梁(13)的纵向中心线,自位于中间的所述纵梁(12)到位于最外侧的所述纵梁(12),所述加强梁(21)的高度逐渐增大;或者,所述加强梁(21)的一端设有安装槽,最外侧的所述纵梁(12)位于所述安装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顶用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顶用安装装置包括多个所述加强结构(20)和多个所述支座(11),多个所述支座(11)与所述安装架(10)的多个横梁(13)对应设置,多个所述加强结构(20)与多个所述支座(11)对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顶用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顶用安装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安装架(10)连接的两个第一桁架(30),且两个所述第一桁架(30)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顶用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桁架(30)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相连接的第一边框(31)、第一中部支架(33)和第二边框(32),所述第二边框(32)与所述安装架(10)的纵梁(12)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顶用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顶用安装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安装架(10)连接的第二桁架(40),所述第二桁架(40)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桁架(30)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顶用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桁架(40)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相连接的第一连接架(41)、第二中部支架(43)和第二连接架(42),两个所述第一边框(31)均与所述第一连接架(41)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边框(32)和所述安装架(10)的横梁(13)均与所述第二连接架(42)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顶用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桁架(40)还包括位于两个所述第一边框(31)之间的第一加强架(44),且两个所述第一边框(31)均与所述第一加强架(44)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顶用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桁架(40)包括两个所述第一加强架(44),两个所述第一加强架(44)位于第一连接架(41)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桁架(40)还包括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加强架(45),多个所述第二加强架(45)均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加强架(44)之间,且两个所述第一加强架(44)和所述第一连接架(41)均与所述第二加强架(45)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顶用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顶用安装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桁架(30)连接的外壳(50),所述外壳(50)覆盖在所述第一桁架(30)和所述第二桁架(40)的外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车顶用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顶用安装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外壳(50)连接的门体(60),所述门体(60)相对于所述外壳(50)可转动地设置。
15.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和与所述车体连接的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顶用安装装置。
CN202121266032.8U 2021-06-07 2021-06-07 车顶用安装装置及车辆 Active CN2169429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66032.8U CN216942910U (zh) 2021-06-07 2021-06-07 车顶用安装装置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66032.8U CN216942910U (zh) 2021-06-07 2021-06-07 车顶用安装装置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42910U true CN216942910U (zh) 2022-07-12

Family

ID=822896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66032.8U Active CN216942910U (zh) 2021-06-07 2021-06-07 车顶用安装装置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429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95041B (zh) 汽车保险杠系统
SU1074393A3 (ru) Передн часть кузова легкового автомобил
CN100436231C (zh) 车辆前部结构
US9902348B2 (en) Vehicle body front structure
CN103085885B (zh) 后支柱部的加强结构
CN102963433B (zh) 车辆的车身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204323486U (zh) 轻型纯电动客车及其底盘车架
JP2006327284A (ja) 自動車のルーフ構造
US20150115655A1 (en) Suspension tower structure
KR102359711B1 (ko) 차량용 서브프레임 장치
CN216942910U (zh) 车顶用安装装置及车辆
US11472482B2 (en) Front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CN113335187A (zh) 车顶用安装装置及车辆
CN210881659U (zh) 一种发动机支架及使用该发动机支架的客车
CN102464028B (zh) 发动机室构造
CN220315112U (zh) 无人车的车架结构、无人车的车身及无人车
CN201534567U (zh) 一种汽车车身框型前部结构
CN107444494B (zh) 顶盖支撑横梁及车身和汽车
CN217396655U (zh) 车辆的前端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JPH02293277A (ja) 自動車の前部車体構造
RU214324U1 (ru) Каркас кабины землевоза
CN213799907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前挡板加强结构
CN217124946U (zh) 一种无副梁上装主副车架连接装置
CN109398494B (zh) 车身骨架连接件以及汽车
WO2020261917A1 (ja) 車体後部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