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17561U - 板件上料装置及加工设备 - Google Patents

板件上料装置及加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17561U
CN216917561U CN202220066810.7U CN202220066810U CN216917561U CN 216917561 U CN216917561 U CN 216917561U CN 202220066810 U CN202220066810 U CN 202220066810U CN 216917561 U CN216917561 U CN 2169175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conveying
protrusion
convex part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6681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晨光
周宏业
胡艳东
谢玄
邓金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eadquarter SC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eadquarter SC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eadquarter SC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eadquarter SC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to CN20222006681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175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175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175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板件上料装置及加工设备,板件上料装置包括输送机构、顶升机构及修正件,顶升机构包括两个顶升件,修正件具有至少一个修正部,修正部包括托举基体以及突出设置于托举基体顶部的第一凸部与第二凸部,第一凸部用于在板件的输送方向上导向,第二凸部用于在侧部对板件导向;板件加工设备包括板件上料装置。本实用新型中,在板件脱离输送机构后,再进行位置修正,板件与输送机构之间不存在摩擦,改善了板件表面存在划痕、印记的现象,并且板件通过自重与第一凸部、第二凸部的导向自主调整位置,减弱了板件与修正件之间的刮擦,避免板件磨损,提高了修正件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板件上料装置及加工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板件上料装置及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为提高生产效率,板件的加工产线中,通常采用自动化输送的方式对板件进行上料,出于板件上料后位置精度的考虑,避免由于板件位置偏移影响后续加工,需要在上料过程中对板件进行定位,由于板件在上料过程中与输送装置的输送面接触,直接在输送面上调整板件位置,造成板件留有印记或划痕,影响加工板件加工良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板件上料装置,能够修正板件位置,并改善板件表面的印记、划痕现象。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板件上料装置的板件加工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板件上料装置,用于输送板件并修正板件位置,包括:
输送机构,供所述板件放置,并带动所述板件移动;
顶升机构;包括两个顶升件,沿所述板件的输送方向,两个所述顶升件分别设置于所述输送机构的两侧,所述顶升件能够沿竖直方向升降;
修正件,每一所述顶升件与至少一个所述修正件连接,并带动所述修正件升降,所述修正件具有至少一个修正部,所述修正部包括托举基体以及突出设置于所述托举基体顶部的第一凸部与第二凸部,所述第一凸部位于所述第二凸部朝向所述输送机构的一侧,所述第一凸部与所述第二凸部朝向所述板件的侧面沿从上到下的方向上,向背离所述托举基体的方向倾斜,所述第一凸部用于在所述板件的输送方向上对所述板件导向,所述第二凸部用于在侧部对所述板件导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板件上料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板件上料装置,在板件脱离输送机构后,再进行位置修正,板件与输送机构之间不存在摩擦,改善了板件表面存在划痕、印记的现象,并且板件通过自重与第一凸部、第二凸部的导向自主调整位置,减弱了板件与修正件之间的刮擦,避免板件磨损,提高了修正件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凸部与所述第二凸部之间具有间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修正部还包括第三凸部,所述第三凸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凸部、第二凸部的底部,所述第三凸部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托举基体的顶部,所述第三凸部朝向所述板件的侧面沿竖直方向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修正件包括至少两个的所述修正部,相邻的两个修正部相对于所述板件的输送方向和/或所述输送机构的宽度方向对称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一所述顶升件均连接有多个修正件,多个所述修正件沿所述板件的输送方向间隔分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横移机构,所述横移机构包括两个横移件,两个所述横移件能够沿所述输送机构的宽度方向相向或背向移动,所述顶升件与所述横移件连接,并能够跟随所述横移件移动,以带动所述修正件在侧部推动所述板件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输送机构包括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用于输送所述板件,所述传送带的表面突出设置有多个卡体,相邻所述卡体在所述板件输送方向上相对的侧面,用于对所述板件限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卡体包括基部与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突出设置于所述基部的顶部,所述基部用于供所述板件放置,所述限位凸起用于在所述板件的输送方向上对所述板件限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顶升机构沿所述板件的输送方向间隔设置多个,相邻所述顶升机构之间的间距为相邻所述卡体之间间距的整数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板件加工设备,包括:
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板件上料装置;
加工装置,用于接收并加工所述板件上料装置内的所述板件,所述加工装置包括用于承载所述板件的载具。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板件上料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修正件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顶升机构与横移机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输送机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进料导向组件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A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
板件100;输送机构200,传送带210,卡体211,基部2111,限位凸起2112,输送驱动件220,传送辊230,输送架240,张紧辊250,进料导向组件260,安装件261,导轮262;顶升机构300,顶升件310,顶升驱动件320;修正件400,修正部410,托举基体411,第一凸部412,第二凸部413,第三凸部414,横移机构500;横移件510,第一连接部511,第二连接部512,横移驱动件5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以上,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板件上料装置,用于输送板件100并对板件100位置进行修正,提高板件100的上料精度。如图1所示,板件上料装置包括输送机构200、顶升机构300及修正件400,输送机构200用于供板件100放置,并带动板件100移动,使板件100在不同工位之间转移,实现板件上料;顶升机构300至少设置有一个,每一顶升机构300包括两个顶升件310,沿板件100的输送方向,两个顶升件310分别设置于输送机构200的两侧,从而两个顶升件310沿输送机构200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并位于板件100的两侧,顶升件310沿竖直方向升降时,两个顶升件310分别托举板件100的两侧,使板件100平稳升降。
每一顶升件310与至少一个修正件400连接,并带动修正件400升降。修正件400具有至少一个修正部410,修正部410包括托举基体411、第一凸部412与第二凸部413,第一凸部412与第二凸部413突出设置于托举基体411的顶部,第一凸部412位于第二凸部413朝向输送机构200的一侧,第一凸部412与第二凸部413朝向板件100的侧面均倾斜设置,具体的,从上到下,第一凸部412与第二凸部413的侧面向背离托举基体411的方向倾斜,第一凸部412用于在板件100的输送方向上对板件100导向,第二凸部413用于在侧部对板件100导向。
具体的,板件100的修正过程为:顶升件310带动修正件400上升,修正部410将板件100抬起,使板件100脱离输送机构200,若板件100的位置正确,则板件100的底面接触修正部410的托举基体411,无需第一凸部412与第二凸部413的导向即已完成修正,顶升件310下降时,板件100跟随修正部410下降并再次放置于输送机构200表面,在输送机构200的输送下移动;若板件100的位置存在偏移,板件100被抬离输送机构200后,板件100底面不能接触托举基体411,板件100的边缘接触第一凸部412和/第二凸部413,由于自重,板件100具有下降趋势,第一凸部412与第二凸部413朝向板件100的侧面对板件100进行导向,使板件100在下降过程自动进行位置修正,使板件100在输送方向与输送机构200的宽度方向上均得到定位。
由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板件上料装置,在板件100脱离输送机构200后,再进行位置修正,板件100与输送机构200之间不存在摩擦,改善了板件100表面存在划痕、印记的现象,并且板件100通过自重与第一凸部412、第二凸部413的导向自主调整位置,减弱了板件100与修正件400之间的刮擦,避免板件100磨损,提高了修正件400的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板件100可以呈板状或者薄片状,板件100可以是玻璃、硅片、陶瓷片、石墨片等薄板。以硅片为例,太阳能光伏行业以硅片为载体,在硅片上镀制减反射膜,以制备太阳能电池,硅片通常装载至载盘上再送入工艺设备镀膜,若硅片在输送机构200上偏移过大,容易造成碎片,需对硅片进行位置修正。
板件100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可以是矩形、圆形、椭圆等形状。如图1所示,板件100投影设置为矩形,第一凸部412沿输送机构200的宽度方向设置,第二凸部413沿板件100的输送方向设置,第一凸部412与第二凸部413的延伸轨迹呈直线,第一凸部412与第二凸部413相互垂直,第一凸部412与第二凸部413恰好分别对板件100一个边角处的两个侧面进行导向;板件100投影为圆形、椭圆时,第一凸部412与第二凸部413的延伸轨迹为弧形,第一凸部412与第二凸部413同样从两个方向上对板件100进行导向。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凸部412与第二凸部413远离板件100的一端相连,并且,二者的连接处朝向板件100的侧面同样朝背离托举基体411的方向倾斜,并且该侧面为弧面,弧面朝背离托举基体411的方向弯曲,修正部410托举板件100时,该侧面对板件100的边角尖端进行避位,防止板件100破碎,或者修正部410磨损;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凸部412与第二凸部413远离板件100的一端之间具有间隙,即,第一凸部412与第二凸部413不相连,该间隙同样可对板件100边角处的尖端进行避位,避免板件100与修正部410碰撞,而导致破损、碎片。
托举基体411的上表面设置为平面,以平稳托举板件100,修正部410还包括第三凸部414,第三凸部414的底部连接于第一凸部412、第二凸部413的底部,第三凸部414的顶部连接于托举基体411的顶部,第一凸部412、第二凸部413、第三凸部414与托举基体411一体连接,修正件400通过注塑一体成型,或者通过机加工成型。第三凸部414朝向板件100的侧面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三凸部414的侧面应与板件100的边角形状匹配,板件100被托举后,在第一凸部412与第二凸部413的导向作用下下降,直至板件100的底面与托举基体411的顶面接触,板件100边角处的侧面受第三凸部414的侧面限位,使板件100稳定放置于托举基体411表面,防止板件100上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第三凸部414朝向板件100的侧面沿竖直方向设置”,并不是指第三凸部414的侧面为竖直平面,在保证第三凸部414的该侧面与板件100边角处的形状匹配,并且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前提下,第三凸部414的侧面可以是弧面、曲面等。
为使修正件400能够对相邻的板件100进行托举及修正,每一修正件400应包括不少于两个的修正部410,每一修正部410分别对不同的板件100进行位置修正,相邻的两个修正部410相对于板件100的输送方向和/或输送机构200的宽度方向对称设置,当修正件400在顶升件310的带动下升降时,多个修正部410同时动作并对不同的板件100进行修正。
具体的,如图2所示,修正件400包括两个修正部410,两个修正部410沿板件100的输送方向相互对称,沿输送方向排布的两个板件100能够分别被两个修正部410托举,修正件400可以同时对输送方向上的两个板件100进行修正。在其他实施例中,修正件400包括两个修正部410,两个修正部410相对于板件100的输送方向相互对称,沿输送机构200宽度方向排布的两个板件100能够分别被两个修正部410托举,修正件400可以同时对输送机构200宽度方向上的两个板件100进行修正。在另一实施例中,修正件400包括四个修正部410,四个修正部410相对于板件100的输送方向以及输送机构200的宽度方向对称,修正件400能够同时对输送方向上的两个板件100以及输送机构200宽度方向上的两个板件100进行修正。
每一顶升件310均连接有多个修正件400,多个修正件400沿板件100的输送方向间隔分布,顶升件310可以同时带动多个修正件400升降,多个修正件400在顶升件310的单次升降时间内,同时对多个板件100进行托举及修正,有效提高了板件100的修正效率。需要说明的是,相邻修正件400之间的间距应与板件100沿输送方向上的长度匹配,输送机构200两侧的修正件400排布方式相同,沿输送机构200的宽度方向相邻的两个修正件400应分别对同一板件100的两个边角进行位置修正。
需要说明的是,具有一个修正部410的修正件400,或者在板件100输送方向上不具有对称修正部410的修正件400,可以安装于所述顶升件310用于连接所述修正件400的区域的首尾处。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板件上料装置还包括横移机构500,横移机构500包括两个横移件510,两个横移件510能够沿输送机构200的宽度方向相向或背向移动,顶升件310与横移件510连接,并能够跟随横移件510移动,两个横移件510相向或相背移动时,位于输送机构200两侧的修正件400相互靠近或远离,两个修正件400相互靠近时,第三凸部414的侧面与板件100的外侧表面接触,并推动板件100移动,位于两个修正件400之间的板件100被夹紧,实现板件100在输送机构200宽度方向上的进一步定位,提高板件100的修正精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板件100在输送机构200宽度方向上位置偏差较大时,板件100的底部与托举基体411的顶面接触后,存在板件100的侧面仍与第三凸部414的侧面之间具有间隙的情况,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横移机构500,在输送机构200的宽度方向上对板件100进行进一步修正,优化板件100的位置修正效果。
如图3所示,顶升机构300还包括顶升驱动件320,顶升驱动件320的输出端与顶升件310连接,顶升驱动件320驱动顶升件310沿竖直方向升降;顶升驱动件320可以选择为气缸、直线电机、滚珠丝杆机构等。横移机构500还包括横移驱动件520,横移驱动件520的输出端与横移件510连接,横移驱动件520驱动横移件510沿输送机构200的宽度方向移动;横移驱动件520可以选择气缸、直线电机、滚珠丝杆等。顶升件310与横移件510滑动连接,顶升件310能够相对横移件510沿竖直方向滑动,顶升件310与横移件510的相对滑动可通过滑块与滑轨的滑动连接结构实现,在实现滑动连接的基础上,对顶升件310的升降进行导向。
在一个实施例中,横移件510设置为L型结构,横移件510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一连接部511,以及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二连接部512,第一连接部511、顶升件310位于输送机构200的外侧,第二连接部512设置于顶升件310与输送机构200的底部,横移驱动件520与第二连接部512连接,顶升件310滑动连接于第一连接部511朝向输送机构200的一侧,横移件510相对于板件100的输送方向对称,使横移机构500与顶升机构300的连接更为紧凑。
为提高板件100在输送过程中的稳定性,输送机构200可采用带传动的方式进行输送。如图4所示,输送机构200包括传送带210、输送驱动件220及多个传送辊230,传送辊230沿板件100的输送方向间隔设置,输送驱动件220与传送辊230连接,并带动传送辊230转动,传送带210绕设于传送辊230,并在传送辊230的带动下移动,板件100放置于传送带210的表面,并跟随传送带210的移动而移动。
输送机构200还包括输送架240,传送辊230转动连接于输送架240,输送架240的上表面凭平整,输送架240的上表面用于支撑传送带210,避免传送带210在竖直方向上下塌或抖动,提高输送机构200输送的平稳度。输送机构200还包括张紧辊250,张紧辊250抵持于传送带210的表面,使传送带210张紧,提高输送机构200的输送效率以及输送的平稳度。
如图5所示,输送机构200还包括进料导向组件260,进料导向组件260设置于输送机构200进料的一端,进料导向组件260包括安装件261与多个导轮262,导轮262的转动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导轮262设置于输送架240的外侧,多个导轮262相对板件100的输送方向对称设置于输送架240的两侧。板件100进入输送机构200的入料端后,位于输送架240两侧的导轮262转动,并对板件100的移动进行导向,能够减小在对板件100位置调整时与板件100之间的摩擦,并避免板件100在输送机构200的宽度方向上具有大角度偏移。
如图6所示,传送带210的表面突出设置有多个卡体211,卡体211用于在板件100的输送方向上对板件100进行限位,达到在输送过程中对板件100初次定位的效果。具体的,板件100放置于相邻的两个卡体211之间,相邻卡体211在板件100输送方向上相对的侧面对板件100进行限位,减小板件100在输送方向上的位置偏差。
进一步的,卡体211包括基部2111与限位凸起2112,限位凸起2112突出设置于基部2111的顶部,基部2111用于供板件100放置,限位凸起2112用于在板件100的输送方向上对板件100限位。由于基部2111相对于传送带210的表面突出,相邻卡体211的基部2111分别支撑板件100的两侧,板件100的底面与传送带210的顶面之间具有间隙,减小板件100与传送带210之间接触面积,进一步减少板件100在输送过程中由于与传送带210之间的相对滑移,而在板件100表面形成的皮带印。
需要说明的是,限位凸起2112设置于基部2111的中心处,从而,基部2111的两侧能够分别对两个相邻的板件100进行支撑,提高卡体211的利用率。相邻卡体211之间的间距与板件100在输送方向上的长度匹配,保证板件100的两侧均能受到卡体211的限位。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顶升机构300沿板件100的输送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相邻的顶升机构300之间的间距为相邻卡体211之间间距的整数倍,每一顶升机构300均可对相同数量的板件100进行修正。通过调整输送机构200的输送速度,使传动带从上一顶升机构300移动至下一顶升机构300所需的时间等于,板件100被修正所需的时间;从而,一定数量的板件100在上一顶升机构300处被托举后,传送带210的对应位置空出,随着传送带210的持续移动,当传送带210的空出位置恰好移动至下一顶升机构300时,下一顶升机构300恰好完成对相同数量的板件100的修正,修正后的板件100放置于传送带210的空出位置,输送机构200无需频繁启停,提高了板件100输送及修正节拍更为紧凑,提高了板件100的修正效率,并且,克服了由于输送机构200启停,导致板件100与传送带210相对滑动,产生皮带印的缺陷。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间距是指,相邻两个顶升机构300在板件100输送方向上的中心位置之间的距离。另外,板件100可在输送机构200上间隔排布,板件100之间的间隔距离,应与板件100在修正的时间内所移动的距离匹配,以使修正件400能够在输送机构200不频繁启停的前提下持续修正板件100位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板件100加工设备,包括上述的板件上料装置,还包括加工装置,加工装置用于接收板件上料装置修正后的板件100,并对板件100进行加工,加工装置包括用于承载板件100的载具。
通过板件上料装置在板件上料过程中对板件100的位置进行修正,使板件100转移至载具后,具有较高的位置精度,有利于提高板件100的加工质量。需要说明的是,板件100在板件上料装置与加工装置之间的转移,可通过机械手、多轴模组等实现。
如在光伏电池加工领域,加工装置可以是镀膜室、扩散室等,载具可以是载盘,板件可以是硅片,硅片放置于载盘上,并跟随载盘进入加工装置进行相应加工。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Claims (10)

1.板件上料装置,用于输送板件并修正板件位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送机构,供所述板件放置,并带动所述板件移动;
顶升机构;包括两个顶升件,沿所述板件的输送方向,两个所述顶升件分别设置于所述输送机构的两侧,所述顶升件能够沿竖直方向升降;
修正件,每一所述顶升件与至少一个所述修正件连接,并带动所述修正件升降,所述修正件具有至少一个修正部,所述修正部包括托举基体以及突出设置于所述托举基体顶部的第一凸部与第二凸部,所述第一凸部位于所述第二凸部朝向所述输送机构的一侧,所述第一凸部与所述第二凸部朝向所述板件的侧面沿从上到下的方向上,向背离所述托举基体的方向倾斜,所述第一凸部用于在所述板件的输送方向上对所述板件导向,所述第二凸部用于在侧部对所述板件导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件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部与所述第二凸部之间具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件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正部还包括第三凸部,所述第三凸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凸部、第二凸部的底部,所述第三凸部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托举基体的顶部,所述第三凸部朝向所述板件的侧面沿竖直方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件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正件包括至少两个的所述修正部,相邻的两个修正部相对于所述板件的输送方向和/或所述输送机构的宽度方向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件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顶升件均连接有多个修正件,多个所述修正件沿所述板件的输送方向间隔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板件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横移机构,所述横移机构包括两个横移件,两个所述横移件能够沿所述输送机构的宽度方向相向或背向移动,所述顶升件与所述横移件连接,并能够跟随所述横移件移动,以带动所述修正件在侧部推动所述板件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板件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包括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用于输送所述板件,所述传送带的表面突出设置有多个卡体,相邻所述卡体在所述板件输送方向上相对的侧面,用于对所述板件限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板件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体包括基部与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突出设置于所述基部的顶部,所述基部用于供所述板件放置,所述限位凸起用于在所述板件的输送方向上对所述板件限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板件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机构沿所述板件的输送方向间隔设置多个,相邻所述顶升机构之间的间距为相邻所述卡体之间间距的整数倍。
10.板件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板件上料装置;
加工装置,用于接收并加工所述板件上料装置内的所述板件,所述加工装置包括用于承载所述板件的载具。
CN202220066810.7U 2022-01-11 2022-01-11 板件上料装置及加工设备 Active CN2169175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66810.7U CN216917561U (zh) 2022-01-11 2022-01-11 板件上料装置及加工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66810.7U CN216917561U (zh) 2022-01-11 2022-01-11 板件上料装置及加工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17561U true CN216917561U (zh) 2022-07-08

Family

ID=822640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66810.7U Active CN216917561U (zh) 2022-01-11 2022-01-11 板件上料装置及加工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175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288367U (zh) 晶圆夹具以及晶圆转移机械臂
US6941647B2 (en) Transfer for tray feeder
CN110267517B (zh) 物料传送装置及相应的自动插件机
CN107265839B (zh) 划片设备
CN216917561U (zh) 板件上料装置及加工设备
KR100510078B1 (ko) 기판반송장치
CN107845704B (zh) 一种用于石墨舟归整硅片的装置
JPH06247547A (ja) 支持台の位置決め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CN107265838B (zh) 划片设备
TWI794727B (zh) 托料治具循環機構
CN113120647A (zh) 传送机构以及具有其的移印系统
CN112928051A (zh) 工件输送装置
KR101894476B1 (ko) 기판 정렬 투입장치
CN214731928U (zh) 一种传输装置
CN215183888U (zh) 一种硅片用移动传输装置
CN220474594U (zh) 一种花篮定位机构及上下料装置
CN217478214U (zh) 一种电池片输送机构及电池片供料装置
CN213325311U (zh) 一种产品载具机构
CN217832293U (zh) 电池片用生产线
US4514130A (en) Substrate elevator mechanisms
CN219340800U (zh) 输送装置
CN219873561U (zh) 电池片加工设备
CN217768395U (zh) 电池片用生产系统
CN212732814U (zh) 作业台和具有其的点胶机
JP2000142389A (ja) 基板搬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