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91790U - 一种墩柱结构及轨道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墩柱结构及轨道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91790U
CN216891790U CN202123030618.7U CN202123030618U CN216891790U CN 216891790 U CN216891790 U CN 216891790U CN 202123030618 U CN202123030618 U CN 202123030618U CN 216891790 U CN216891790 U CN 2168917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plates
vertical
vertical plate
p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3061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坤
李龙
张智莹
周亮
曾介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Engineering Machinery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Engineering Machinery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Engineering Machinery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Engineering Machinery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03061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917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917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917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30/00Transportation of goods or passengers via railways, e.g. energy recovery or reducing air resistance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墩柱结构及轨道设备,具体涉及轨道列车技术领域。所述墩柱结构,用于架设空中轨道列车的轨道,包括:多个立板结构,用于围成所述墩柱结构,多个所述立板结构内围成腔体;以及多个加强板,设置在所述腔体内,所述加强板与所述立板结构固定,所述加强板与所述立板结构垂直设置。通过立板结构和加强板这样的板状结构拼成墩柱结构的整体结构形式,从而简化墩柱结构的制造难度,并且使整个墩柱结构内部中空,而降低墩柱结构的重量,使墩柱结构便于运输和安装。

Description

一种墩柱结构及轨道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列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墩柱结构及轨道设备。
背景技术
空中轨道列车,也称为空轨列车,通常需要先安装大量的墩柱结构,然后在墩柱结构顶部架设轨道装置,从而使空轨列车沿着轨道行驶。而空轨列车具有很强的观光功能,可以用于城市旅游。因此空轨列车,对于现代城市非常重要。
而其中的墩柱结构对于整个空轨列车的铺设非常重要,为了保证空轨运行的安全,通常对墩柱结构有严格的制造要求。但是这也造成了墩柱结构制造成本高,重量大而不便于运输和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的墩柱结构制造成本高,重量大而不便于运输和安装的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墩柱结构,用于架设空中轨道列车的轨道,包括:
多个立板结构,用于围成所述墩柱结构,多个所述立板结构内围成腔体;以及
多个加强板,设置在所述腔体内,所述加强板与所述立板结构固定,所述加强板与所述立板结构垂直设置。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立板结构包括两个第一立板和两个第二立板,
所述第一立板的下部为长条形板状结构,所述第一立板的上部为弯钩形的板状结构,所述第一立板的上部和下部的板状结构在同一平面内延伸,两个所述第一立板的板面相对并行设置,
所述第二立板为长条形板状结构,两个所述第一立板夹在两个所述第二立板之间,所述第二立板的长边沿着所述第一立板的延伸方向延伸并弯折,
所述第一立板的边缘与所述第二立板的边缘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板为方形板,每个所述加强板的边缘同时与两个所述第一立板和两个所述第二立板固定,所述第一立板、所述第二立板和所述加强板均为高强度钢板。
进一步地,所述墩柱结构的上部为弯臂结构,所述加强板设置在所述墩柱结构的弯曲处,所述加强板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立板之间并与两个所述第一立板连接。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加强板沿着所述第一立板的延伸方向依次呈间距排布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墩柱结构还包括多个调节杆,所述调节杆沿着所述加强板的边缘延长,所述第二立板的每个弯折处并行设置两个所述调节杆,所述加强板设置在并行的两个所述调节杆之间,或者所述加强板的上下两个边缘中的至少一个与相应的所述调节杆顶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墩柱结构还包括多个定位杆,多个所述定位杆每两个分为一组,所述定位杆设置在所述第一立板的下部,一个所述第二立板的内侧板面开设多个盲孔,所述盲孔的侧壁为锥面,所述锥面的大端为所述盲孔的开口端,另一个所述第二立板的内侧板面开设多个凹腔,所述凹腔为长条形并沿着所述第二立板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凹腔的一端的侧壁为斜面并设置为从所述凹腔的一端处向其另一端延伸过程中逐渐靠近所述第二立板的外侧板面,所述定位杆的一端置于所述盲孔中,所述定位杆的另一端适于从所述凹腔的一端滑入所述凹腔另一端的底部处,每组的两个所述定位杆并行设置,所述加强板置于每组的两个所述定位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墩柱结构还包括两个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竖立并行设置,所述连接板的顶部与多个所述立板结构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底部板面开设两个并行设置的方形通孔,所述方形通孔的底边与所述连接板的底边通过连接口连通,所述连接口的宽度小于所述方形通孔的宽度,所述方形通孔处设置有阻挡块,所述阻挡块搭在所述连接口上方的所述方形通孔的底边处。
进一步地,所述的墩柱结构还包括多个调节块,所述调节块置于所述方形通孔中,所述墩柱结构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挡板将两个所述连接板外侧的方形通孔遮挡。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轨道设备,所述轨道设备为空中轨道列车的轨道设备,包括多个所述墩柱结构和多个轨道装置,多个所述墩柱结构呈间距布置,多个所述轨道装置依次沿着多个墩柱结构布置,每个所述轨道装置的两端与一个相邻的所述墩柱结构的顶部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多个立板结构围成所述墩柱结构,从而使整个墩柱结构具有一定的竖立支撑强度,并且多个所述立板结构内围成腔体,而加强板设置在腔体内,并且加强板与所述立板结构固定,尤其是所述加强板与所述立板结构垂直设置,从而通过加强板在腔体内支撑立板结构,防止立板结构变形而改变腔体的形状,从而满足墩柱结构对轨道装置的支撑要求,与此同时通过立板结构和加强板这样的板状结构拼成墩柱结构的整体结构形式,从而简化墩柱结构的制造难度,并且使整个墩柱结构内部中空,而降低墩柱结构的重量,使墩柱结构便于运输和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所述墩柱结构的一个示意性立体图;
图2为图1的P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所述墩柱结构的另一个示意性立体图;
图4为图3的Q处的一个示意性放大图;
图5为图3的Q处的另一个示意性放大图;
图6为沿着所述墩柱结构宽度方向剖切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所述轨道设备的示意性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提及的“连接”包括可拆卸连接与不可拆卸连接,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中提及的“连接”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者不可拆卸连接,这里的不可拆卸连接也可以称为固定连接;而本实施方式中如果没有明确指出连接为可拆卸连接或者不可拆卸连接,则认为可拆卸连接与不可拆卸连接均适用,具体使用可拆卸连接还是不可拆卸连接,可以根据具体的实施过程的具体实施条件而定,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后文中将不再对“连接”进行相应的解释说明。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提及的“设置”包括安装、固定、连接的情况,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中提及的“设置”可以是安装、固定、连接中的至少一种,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后文中将不再对“设置”进行相应的解释说明。
而且,附图中Z轴表示竖向,也就是上下位置,并且Z轴的正向(也就是z轴的箭头指向)表示上,Z轴的负向(也就是与Z轴的正向相反的方向)表示下;
附图中X轴表示沿着立板结构100的宽度方向;
同时需要说明的是,前述Z轴及X轴的表示含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墩柱结构,用于架设空中轨道列车的轨道,包括:
多个立板结构100,用于围成所述墩柱结构,多个所述立板结构100内围成腔体;以及
多个加强板200,设置在所述腔体内,所述加强板200与所述立板结构100固定,所述加强板200与所述立板结构100垂直设置。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多个立板结构100围成所述墩柱结构,从而使整个墩柱结构具有一定的竖立支撑强度,并且多个所述立板结构100内围成腔体,而加强板200设置在腔体内,并且加强板200与所述立板结构100固定,尤其是所述加强板200与所述立板结构100垂直设置,从而通过加强板200在腔体内支撑立板结构100,防止立板结构100变形而改变腔体的形状,从而满足墩柱结构对轨道装置400的支撑要求,与此同时通过立板结构100和加强板200这样的板状结构拼成墩柱结构的整体结构形式,从而简化墩柱结构的制造难度,并且使整个墩柱结构内部中空,而降低墩柱结构的重量,使墩柱结构便于运输和安装。
优选地,多个所述立板结构100包括两个第一立板110和两个第二立板120,
所述第一立板110的下部为长条形板状结构,所述第一立板110的上部为弯钩形的板状结构,所述第一立板110的上部和下部的板状结构在同一平面内延伸,两个所述第一立板110的板面相对设置,
所述第二立板120为长条形板状结构,两个所述第一立板110夹在两个所述第二立板120之间,所述第一立板110的长边沿着所述第二立板120的延伸方向延伸并弯折,
所述第一立板110的边缘与所述第二立板120的边缘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立板110的上部为弯钩形的板状结构,该弯钩结构可以朝向立板结构100宽度方向的一侧弯曲。也就是图1中的X方向。
通过两个第一立板110和两个第二立板120围成墩柱结构主体,使墩柱结构的横截面为正方形,从而使墩柱结构外形更加规则,从而充分缩小墩柱结构的外形体积。同时,利用所述第一立板110的上部为弯钩形的板状结构,所述第一立板110的上部和下部的板状结构在同一平面内延伸,并且两个所述第二立板120夹在两个所述第一立板110之间,所述第二立板120的长边沿着所述第一立板110的延伸方向延伸并弯折,从而使墩柱结构顶部的弯钩形弯臂具有足够的支撑强度,从而可以使该弯臂可以支撑轨道装置400。
优选地,所述加强板200为方形板,每个所述加强板200的边缘同时与两个所述第一立板110和两个所述第二立板120固定,所述第一立板110、所述第二立板120和所述加强板200均为高强度钢板。
通过每个所述加强板200的边缘同时与两个所述第一立板110和两个所述第二立板120固定,提高加强板200对立板结构100的支撑强度,尤其是所述第一立板110、所述第二立板120和所述加强板200均为高强度钢板的情况下,使整个墩柱结构的支撑强度更高。
优选地,所述墩柱结构的上部为弯臂结构,所述加强板200设置在所述墩柱结构的弯曲处,所述加强板200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二立板120的弯折处之间并与两个所述第二立板120连接。
如此设置,通过加强板200提高弯臂结构弯曲处的支撑强度,尤其是对两个所述第一立板110的有效支撑,有效防止两个第一立板110之间发生变形。
优选地,多个所述加强板200沿着所述第一立板110的延伸方向依次呈间距排布设置。
如此设置,通过多个加强板200充分提高对多个立板结构100的支撑强度。
优选地,所述墩柱结构还包括多个调节杆130,所述调节杆130沿着所述加强板200的边缘延长,所述第二立板120的每个弯折处并行设置两个所述调节杆130,所述加强板200设置在并行的两个所述调节杆130之间,或者所述加强板200的上下两个边缘中的至少一个与相应的所述调节杆130顶部连接。
一方面,通过加强板200设置在两个调节杆130之间,可以实现对加强板200的有效定位,从而定位准确,使加强板200可以快速准确的安装到所述第二立板120的每个弯折。
另一方面,在加强板200的上下两个边缘于第二立板120,在加强板200安装过程中出现加强板200与第二立板120之间间距过大的情况下,利用调节杆130自身具有一定高度的特点,从而通过所述加强板200的上下两个边缘中的至少一个与相应的所述调节杆130顶部连接,来消除加强板200与第二立板120之间的过大间隙,从而使加强板200起到加强作用。
这里的调节杆130可以是长条形结构,尤其是钢制的杆状结构,从而起到定位和支撑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墩柱结构还包括多个定位杆140,多个所述定位杆140每两个分为一组,所述定位杆140设置在所述第二立板120的下部,一个所述第二立板120的内侧板面开设多个盲孔121,所述盲孔121的侧壁为锥面,所述锥面的大端为所述盲孔121的开口端,另一个所述第二立板120的内侧板面开设多个凹腔122,所述凹腔122为长条形,所述凹腔122的一端的侧壁为斜面并设置为从所述凹腔122的一端处向其另一端延伸过程中逐渐靠近所述第二立板120的外侧板面,所述定位杆140的一端置于所述盲孔121中,所述定位杆140的另一端适于从所述凹腔122的一端滑入所述凹腔122另一端的底部处,每组的两个所述定位杆140并行设置,所述加强板200置于每组的两个所述定位杆140上。
利用盲孔121的侧壁为锥面,从而方便所述定位杆140的另一端适于从所述凹腔122的一端滑入所述凹腔122另一端的底部处,避免盲孔121对定位杆140的滑动造成干涉。
定位杆140一方面的作用是,在固定加强板200的过程中,先将一组定位杆140安装上,然后将加强板200放置在两个定位杆140上面,从而起到对加强板200的定位和方便与第二立板120焊接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定位杆140支撑在两个第二立板120之间,并且定位杆140是通过盲孔121和凹腔122固定在两个第二立板120之间,从而对两个第二立板120起到支撑的作用,从而加固对两个第二立板120的支撑,这样通过多组定位杆140来提高第二立板120的支撑稳固性。
优选地,所述的墩柱结构还包括两个连接板300,两个所述连接板300竖立并行设置,所述连接板300的顶部与多个所述立板结构100连接,所述连接板300的底部板面开设两个并行设置的方形通孔310,所述方形通孔310的底边与所述连接板300的底边通过连接口320连通,所述连接口320的宽度小于所述方形通孔310的宽度,所述方形通孔310处设置有阻挡块330,所述阻挡块330搭在所述连接口320上方的所述方形通孔310的底边处。
轨道装置400分为多段,而每段轨道装置400的两端均设置有两个连接耳,连接耳为圆柱体,这样,通过将每段轨道一端的连接耳通过连接口320置于方形通孔310中,然后再将阻挡块330搭在所述连接口320上方的所述方形通孔310的底边处,从而防止连接耳从方形通孔310脱落,从而方便轨道装置400的架设;
优选地,所述的墩柱结构还包括多个调节块340,所述调节块340置于所述方形通孔310中,所述墩柱结构还包括挡板350,所述挡板350与所述连接板300连接,所述挡板350将两个所述连接板300外侧的方形通孔310遮挡。
优选地,调节块340可以为长方体结构并围成回字形结构。
为了防止轨道装置400的连接耳在方形通孔310内移动,通过放入多个调节块340在方形通孔310和连接耳之间,从而起到防止连接耳活动的作用,并且通过挡板350将两个所述连接板300外侧的方形通孔310遮挡,防止调节块340脱落。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了一种轨道设备,所述轨道设备为空中轨道列车的轨道设备,包括多个所述墩柱结构和多个轨道装置400,多个所述墩柱结构呈间距布置,多个所述轨道装置400依次沿着多个墩柱结构布置,每个所述轨道装置400的两端与一个相邻的所述墩柱结构的顶部连接。
虽然本实用新型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墩柱结构,其特征在于,用于架设空中轨道列车的轨道,包括:
多个立板结构(100),用于围成所述墩柱结构,多个所述立板结构(100)内围成腔体;以及
多个加强板(200),设置在所述腔体内,所述加强板(200)与所述立板结构(100)固定,所述加强板(200)与所述立板结构(100)垂直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墩柱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立板结构(100)包括两个第一立板(110)和两个第二立板(120),
所述第一立板(110)的下部为长条形板状结构,所述第一立板(110)的上部为弯钩形的板状结构,所述第一立板(110)的上部和下部的板状结构在同一平面内延伸,两个所述第一立板(110)的板面相对并行设置,
所述第二立板(120)为长条形板状结构,两个所述第一立板(110)夹在两个所述第二立板(120)之间,所述第二立板(120)的长边沿着所述第一立板(110)的延伸方向延伸并弯折,
所述第一立板(110)的边缘与所述第二立板(120)的边缘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墩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200)为方形板,每个所述加强板(200)的边缘同时与两个所述第一立板(110)和两个所述第二立板(120)固定,所述第一立板(110)、所述第二立板(120)和所述加强板(200)均为高强度钢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墩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200)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二立板(120)的弯折处之间并与两个所述第二立板(120)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墩柱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加强板(200)沿着所述第一立板(110)的延伸方向依次呈间距排布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墩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墩柱结构还包括多个调节杆(130),所述调节杆(130)沿着所述加强板(200)的边缘延长,所述第二立板(120)的每个弯折处并行设置两个所述调节杆(130),所述加强板(200)设置在并行的两个所述调节杆(130)之间,或者所述加强板(200)的上下两个边缘中的至少一个与相应的所述调节杆(130)顶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墩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墩柱结构还包括多个定位杆(140),多个所述定位杆(140)每两个分为一组,所述定位杆(140)设置在所述第一立板(110)的下部,一个所述第二立板(120)的内侧板面开设多个盲孔(121),所述盲孔(121)的侧壁为锥面,所述锥面的大端为所述盲孔(121)的开口端,另一个所述第二立板(120)的内侧板面开设多个凹腔(122),所述凹腔(122)为长条形并沿着所述第二立板(120)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凹腔(122)的一端的侧壁为斜面并设置为从所述凹腔(122)的一端处向其另一端延伸过程中逐渐靠近所述第二立板(120)的外侧板面,所述定位杆(140)的一端置于所述盲孔(121)中,所述定位杆(140)的另一端适于从所述凹腔(122)的一端滑入所述凹腔(122)另一端的底部处,每组的两个所述定位杆(140)并行设置,所述加强板(200)置于每组的两个所述定位杆(140)上。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墩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墩柱结构还包括两个连接板(300),两个所述连接板(300)竖立并行设置,所述连接板(300)的顶部与多个所述立板结构(100)连接,所述连接板(300)的底部板面开设两个并行设置的方形通孔(310),所述方形通孔(310)的底边与所述连接板(300)的底边通过连接口(320)连通,所述连接口(320)的宽度小于所述方形通孔(310)的宽度,所述方形通孔(310)处设置有阻挡块,所述阻挡块搭在所述连接口(320)上方的所述方形通孔(310)的底边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墩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墩柱结构还包括多个调节块,所述调节块置于所述方形通孔(310)中,所述墩柱结构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连接板(300)连接,所述挡板将两个所述连接板(300)外侧的方形通孔(310)遮挡。
10.一种轨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设备为空中轨道列车的轨道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的多个所述墩柱结构和多个轨道装置(400),多个所述墩柱结构呈间距布置,多个所述轨道装置(400)依次沿着多个墩柱结构布置,每个所述轨道装置(400)的两端与一个相邻的所述墩柱结构的顶部连接。
CN202123030618.7U 2021-12-06 2021-12-06 一种墩柱结构及轨道设备 Active CN2168917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30618.7U CN216891790U (zh) 2021-12-06 2021-12-06 一种墩柱结构及轨道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30618.7U CN216891790U (zh) 2021-12-06 2021-12-06 一种墩柱结构及轨道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91790U true CN216891790U (zh) 2022-07-05

Family

ID=822057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30618.7U Active CN216891790U (zh) 2021-12-06 2021-12-06 一种墩柱结构及轨道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917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26807B (zh) 一种导轨电车车体
CN216891790U (zh) 一种墩柱结构及轨道设备
CN209767033U (zh) 一种组合式钢结构桥架
CN214055715U (zh) 用于装配式砼结构的连接件
CN216467811U (zh) 一种悬挂式空轨的上边梁及悬挂式空轨列车
CN219904346U (zh) 轨道车辆的端墙及轨道车辆
CN218708409U (zh) 一种限制电梯电缆摆动距离的装置
CN220684425U (zh) 混凝土预制构件可调节吊架
CN216664453U (zh) 一种不规则箱形与十字形组合结构
CN218541134U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的梁板连接构造结构
CN217743810U (zh) 一种智能生态挂架
CN215759789U (zh) 一种集成房屋墙体框架
CN215578869U (zh) 一种电池箱锁紧装置
CN215925460U (zh) 一种轨道精调架
CN217920997U (zh) 预制t梁模板吊装装置
CN216467361U (zh) 一种支架、转向架及悬挂式车辆
CN220082764U (zh) 一种车载设备安装结构
CN217832507U (zh) 一种后台底座拼接焊接装置
CN220301758U (zh) 一种用于现浇钢筋混凝土施工排架
CN219213662U (zh) 一种马牙槎加气块切割模具
CN216326129U (zh) 一种施工升降机底架焊模
CN212503510U (zh) 一种电梯轿顶轮组件的固定装置
CN218476665U (zh) 一种配合吊机转移放置车辆前围骨架的设备
CN217649439U (zh) 车下设备安装梁、车体及轨道车辆
CN211338428U (zh) 一种施工升降机轨道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