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85284U - 一种输液器三通与直管的组装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输液器三通与直管的组装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85284U
CN216885284U CN202220305729.XU CN202220305729U CN216885284U CN 216885284 U CN216885284 U CN 216885284U CN 202220305729 U CN202220305729 U CN 202220305729U CN 216885284 U CN216885284 U CN 2168852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guide
cylinder
cylinder mounting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0572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万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huan Huizhi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huan Huizhi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huan Huizhi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huan Huizhi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30572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852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852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852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一种输液器三通与直管的组装装置,包括振动盘、设于振动盘前侧的工作台以及设于工作台上方的上料托盘,上料托盘后端与振动盘的出料口相匹配,所述上料托盘上表面设有三通输送机构;所述工作台前端上表面设有位于三通输送机构前侧的三通翻转机构;所述三通翻转机构上方设有与其相匹配的三通夹持机构;所述三通夹持机构前侧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一直管夹持机构;所述三通夹持机构右侧设有直管涂胶水机构;所述直管涂胶水机构前侧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二直管夹持机构。本实用新型的输液器三通与直管的组装装置不仅能够使整个组装过程机械自动化,始终保持高效的组装效率,且能够保证组装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输液器三通与直管的组装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装装置,特别是一种输液器三通与直管的组装装置。
背景技术
一次性输液器是一种常见的医疗耗材,经过无菌处理,建立静脉与药液之间通道,用于静脉输液,而三通与直管皆是输液器中用于输送药液的关键零部件,三通与直管进行组装前,则需要将直管进行连接的一端涂上胶水,然后再将直管粘有胶水的一端插入至三通的其中一个接头内,从而完成两者之间的连接固定。
传统的组装方式则是依靠人工完成整个组装过程,包括送料步骤,而人工组装的工作效率极为有限,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送料步骤则会采用机械化输送,一般利用振动盘自动输送三通,利用自动输送轨道夹持着直管对直管进行输送,将三通与直管皆输送至一个组装工位上,然后再利用人工进行组装,而在人工组装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完成一个三通与一个直管组装后,才能对下一个三通与下一个直管进行组装,无法同时对多个三通与多个直管进行组装,导致三通与直管的组装效率依旧很低,且随着组装时间的变长,工作人员的身体则会产生疲惫感,此时组装效率则会进一步降低,且人工组装极难保证每一次的组装质量,导致废品率上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输液管三通与直管的组装装置,它不仅能够使整个组装过程机械自动化,始终保持高效的组装效率,且能够保证组装质量。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输液器三通与直管的组装装置,包括振动盘、设于振动盘前侧的工作台以及设于工作台上方的上料托盘,上料托盘后端与振动盘的出料口相匹配,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托盘上表面设有三通输送机构;所述工作台前端上表面设有位于三通输送机构前侧的三通翻转机构;所述三通翻转机构上方设有与其相匹配的三通夹持机构;所述三通夹持机构前侧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一直管夹持机构;所述三通夹持机构右侧设有直管涂胶水机构;所述直管涂胶水机构前侧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二直管夹持机构。
所述三通输送机构包括若干呈横向均匀分布于上料托盘上表面的三通输送轨道;所述三通输送轨道上表面设有一输送槽,输送槽前端槽口位于三通输送轨道前端面,输送槽后端槽口位于三通输送轨道后端面;所述上料托盘前端左右两侧设有互为对称的第一气缸安装板;所述第一气缸安装板上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上端设有一固定座,左右两侧的固定座之间通过一挡条相连接;所述挡条上设有若干与输送槽位置相对应的阻挡口;所述固定座上设有一支撑板,左右两侧的支撑板之间通过一限位条相连接;所述限位条位于挡条后侧,限位条的位置高于挡条的位置;所述限位条下表面设有若干与输送槽前端位置相对应的拦截臂;所述拦截臂下端面设有呈弧状的第一凹槽。
所述三通翻转机构包括设于工作台前端上表面左右两侧的第一滑轨;左右两侧的第一滑轨之间设有第二气缸安装座;所述第二气缸安装座上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前端设有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一滑轨上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一滑块,左右两侧的第一滑块之间通过第三连接板相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板上表面左右两侧设有互为对称的第三立板;所述第三立板上端设有旋转气缸,左右两侧的旋转气缸之间通过翻转板相连接;所述翻转板上表面设有若干与输送槽位置相对应的第一气动手指。
所述三通夹持机构包括设于工作台前端左右两侧的第一立板;所述第一立板上端设有第一固定板;左右两侧的第一固定板后端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板相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表面设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上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表面中部设有第三气缸安装座;所述第三气缸安装座上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的活塞杆前端设有第四连接板;左右两侧的第二滑块之间通过第四连接板相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板上表面左右两侧设有互为对称的第三滑轨,第三滑轨与第二滑轨互为垂直;所述第四连接板中部前侧设有一缺口,缺口位于左右两侧的第三滑轨之间;所述第三滑轨上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三滑块;所述第四连接板左端设有与其互为垂直的第四气缸安装板;所述第四气缸安装板上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第四气缸;所述第四气缸的活塞杆右端设有第五连接板,左右两侧的第三滑块之间通过第五连接板相连接;所述第五连接板下表面中部设有一位于缺口内的第五气缸;所述第五气缸下端设有位于第五连接板正下方的导向板;所述第五气缸的活塞杆下端向下穿过导向板并设有一位于导向板正下方的第二气动手指安装板;所述第二气动手指安装板下表面设有若干与第一气动手指位置相对的第二气动手指;所述导向板左右两侧设有互为对称的第一导向孔;所述第一导向孔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一导向滑套;所述第五连接板左右两侧设有与第一导向孔同轴的第二导向孔;所述第二导向孔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二导向滑套;所述第二气动手指安装板上表面左右两侧设有与第一导向滑套同轴的导向柱,导向柱上端向上依次穿过与其相对应的第一导向孔、第二导向孔。
所述第一直管夹持机构包括设于工作台前端左右两侧的第二立板,第一立板位于左右两侧的第二立板之间;所述第二立板上端设有第二固定板;左右两侧的第二固定板前端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板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通过第一固定板与第一立板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中部设有第六气缸安装板;所述第六气缸安装板中部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第六气缸;所述第六气缸的活塞杆下端向下穿过第六气缸安装板并设有第六连接板;所述第六气缸安装板左右两侧设有互为对称的第三导向孔;所述第三导向孔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三导向滑套;所述第六连接板上表面左右两侧设有与第三导向滑套相匹配的第一导向杆,第一导向杆上端向上穿出至第三导向滑套外;左右两侧的第一导向杆上端之间通过位于第六气缸正上方的第一限位件相连接;所述第六连接板下表面设有第一上夹紧座;所述第一上夹紧座下表面设有第一上夹紧结构;所述工作台前方左右两侧设有互为对称的第四立板;所述第四立板上端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七气缸;所述第七气缸的活塞杆上端设有上顶块;左右两侧的上顶块之间通过位于第一上夹紧座正下方的第一下夹紧座相连接;所述第一下夹紧座上表面设有与第一上夹紧结构相匹配的第一下夹紧结构。
所述第一上夹紧结构包括若干均匀设于第一上夹紧座下表面的第一上夹紧板、第二上夹紧板,第一上夹紧板与第二上夹紧板相邻分布;所述第一上夹紧板下表面设有若干呈横向均匀分布的第一上夹紧槽;所述第二上夹紧板下表面设有若干与第一上夹紧槽位置相对应的第一上夹紧齿;所述第一下夹紧结构包括若干均匀设于第一下夹紧座上表面的第一下夹紧板、第二下夹紧板,第二下夹紧板与第一下夹紧板相邻分布;所述第一下夹紧板上表面设有若干与第一上夹紧槽相匹配的第一下夹紧齿;所述第二下夹紧板上表面设有若干与第一上夹紧齿相匹配的第一下夹紧槽。
所述直管涂胶水机构包括位于工作台右侧的第五左立板、位于第五左立板右侧的第五右立板;所述第五左立板上端与第五右立板上端之间通过第七连接板相连接;所述第七连接板中部后侧侧壁设有第八气缸;所述第八气缸的活塞杆前端向前穿过第七连接板并设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前侧设有第九气缸安装板;所述第九气缸安装板后侧侧壁左右两边设有互为对称的第二导向杆;所述第七连接板上设有与第二导向杆同轴的第四导向孔;所述第四导向孔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第四导向滑套;所述第二导向杆后端向后穿过与其相对应的第四导向滑套,左右两侧的第二导向杆后端之间通过位于第八气缸后侧的第二限位件相连接;所述第九气缸安装板上侧侧壁中部设有第九气缸安装座;所述第九气缸安装座上表面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九气缸;所述第九气缸的活塞杆下端向下穿过第九气缸安装座并设有一升降座板;所述升降座板前侧侧壁左右两边设有互为对称的第十气缸、第十一气缸;所述第十一气缸的活塞杆右端设有右连接臂;所述右连接臂左侧侧壁设有一右拉紧块;所述右拉紧块前侧侧壁设有一后拉紧板;所述后拉紧板前侧侧壁下部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延长臂;所述延长臂前端向下延伸出一左涂胶爪;所述左涂胶爪下端右侧侧壁设有呈弧状的第二凹槽;所述第十气缸的活塞杆左端设有一左连接臂;所述左连接臂右侧侧壁上设有左拉紧块;所述左拉紧块前侧侧壁设有一位于后拉紧板正上方的延长块;所述延长块前侧侧壁设有一位于后拉紧板前侧的前拉紧板;所述前拉紧板下表面设有若干与左涂胶爪相对的右涂胶爪,右涂胶爪位于左涂胶爪右侧;所述右涂胶爪下端左侧侧壁设有与第二凹槽相对的第三凹槽,第三凹槽呈弧形。
所述第二直管夹持机构包括设于第五左立板上端面、第五右立板上端面的第三固定板,左右两侧的第三固定板后端之间通过第八连接板相连接;所述第八连接板左端与第二连接板右端之间通过一紧固块相连接;所述第八连接板中部设有第十二气缸安装板;所述第十二气缸安装板上表面中部设有第十二气缸;所述第十二气缸的活塞杆下端向下穿过第十二气缸安装板并设有第二上夹紧座;所述第二上夹紧座下表面设有第二上夹紧结构;所述第二上夹紧座上表面左右两侧设有互为对称的第三导向杆;所述第十二气缸安装板左右两侧设有与第三导向杆同轴的第五导向孔;所述第五导向孔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五导向滑套;所述第三导向杆上端向上穿过与其相对应的第五导向滑套;左右两侧的第三导向杆上端之间通过位于第十二气缸上方的第三限位件相连接;所述第二上夹紧结构正下方设有第二下夹紧座,第二下夹紧座上表面与第二上夹紧结构相匹配的第二下夹紧结构;所述第二下夹紧座下方设有第十三气缸安装板;所述第十三气缸安装板下方设有底座;所述底座左端与第十三气缸安装板左端之间、底座右端与第十三气缸安装板右端之间皆设有第六立板;所述第十三气缸安装板上表面中部设有第十三气缸;所述第十三气缸的活塞杆上端通过第二连接块与第二下夹紧座相连接;所述第二下夹紧座下表面左右两侧设有互为对称的第四导向杆;所述第十三气缸安装板左右两侧设有与第四导向杆同轴的第六导向孔;所述第六导向孔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第六导向滑套,第四导向杆下端向下穿过第六导向滑套;所述第二下夹紧座后侧设有一胶水存放盒,胶水存放盒上表面设有开口;所述第二下夹紧座后侧侧壁左右两边设有位于胶水存放盒下表面的支撑臂。
所述第二上夹紧结构包括若干设于第二上夹紧座下表面的第三上夹紧板;所述第三上夹紧板下表面设有若干与左涂胶爪、右涂胶爪位置相对应的第二上夹紧槽;所述第二下夹紧结构包括若干设于第二下夹紧座上表面上的第三下夹紧板,第三下夹紧板位于第三上夹紧板正下方;所述第三下夹紧板上表面设有若干与第二上夹紧槽相匹配的第二下夹紧齿。
所述第二下夹紧座后侧侧壁设有一位于开口上方的胶水回流板,胶水回流板后端向着后下方倾斜,胶水回流板下端位于开口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的输液器三通与直管的组装装置可通过直管涂胶水机构自动完成直管的涂胶水工作,只需通过三通翻转机构与三通夹持机构将三通移动至实际所需的位置,便能够快速完成三通与直管之间的组装,整个组装过程无人工参与,有效避免工作人员长期组装导致疲惫从而致使组装效率低下的情况,始终保持高效的组装效率,而机械组装的方式能够有效规避人工组装容易产生的错误,从而有效保证组装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输液器三通与直管的组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输液器三通与直管的组装装置去除振动盘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三通输送机构、三通翻转机构与三通夹持机构装配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第一直管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直管涂胶水机构的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直管涂胶水机构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第二直管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三通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直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液器三通与直管的组装装置,包括振动盘1、设于振动盘1前侧的工作台2以及设于工作台2上方的上料托盘3,上料托盘3后端与振动盘1的出料口4相匹配,所述上料托盘3上表面设有三通输送机构5;所述工作台2前端上表面设有位于三通输送机构5前侧的三通翻转机构6;所述三通翻转机构6上方设有与其相匹配的三通夹持机构7;所述三通夹持机构7前侧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一直管夹持机构8;所述三通夹持机构7右侧设有直管涂胶水机构9;所述直管涂胶水机构9前侧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二直管夹持机构10。
所述三通输送机构5包括若干呈横向均匀分布于上料托盘3上表面的三通输送轨道501;所述三通输送轨道501上表面设有一输送槽502,输送槽502前端槽口位于三通输送轨道501前端面,输送槽502后端槽口位于三通输送轨道501后端面;所述上料托盘3前端左右两侧设有互为对称的第一气缸安装板503;所述第一气缸安装板503上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一气缸504;所述第一气缸504的活塞杆上端设有一固定座505,左右两侧的固定座505之间通过一挡条506相连接;所述挡条506上设有若干与输送槽502位置相对应的阻挡口507;所述固定座505上设有一支撑板508,左右两侧的支撑板508之间通过一限位条509相连接;所述限位条509位于挡条506后侧,限位条509的位置高于挡条506的位置;所述限位条509下表面设有若干与输送槽502前端位置相对应的拦截臂510;所述拦截臂510下端面设有呈弧状的第一凹槽511。
所述三通翻转机构6包括设于工作台2前端上表面左右两侧的第一滑轨601;左右两侧的第一滑轨601之间设有第二气缸安装座602;所述第二气缸安装座602上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二气缸603;所述第二气缸603的活塞杆前端设有第三连接板604;所述第一滑轨601上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一滑块605,左右两侧的第一滑块605之间通过第三连接板604相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板604上表面左右两侧设有互为对称的第三立板606;所述第三立板606上端设有旋转气缸607,左右两侧的旋转气缸607之间通过翻转板608相连接;所述翻转板608上表面设有若干与输送槽502位置相对应的第一气动手指609。
所述三通夹持机构7包括设于工作台2前端左右两侧的第一立板701;所述第一立板701上端设有第一固定板702;左右两侧的第一固定板702后端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板703相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702上表面设有第二滑轨704;所述第二滑轨704上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二滑块705;所述第一连接板703上表面中部设有第三气缸安装座706;所述第三气缸安装座706上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三气缸707;所述第三气缸707的活塞杆前端设有第四连接板708;左右两侧的第二滑块705之间通过第四连接板708相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板708上表面左右两侧设有互为对称的第三滑轨709,第三滑轨709与第二滑轨704互为垂直;所述第四连接板708中部前侧设有一缺口710,缺口710位于左右两侧的第三滑轨709之间;所述第三滑轨709上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三滑块711;所述第四连接板708左端设有与其互为垂直的第四气缸安装板712;所述第四气缸安装板712上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第四气缸713;所述第四气缸713的活塞杆右端设有第五连接板714,左右两侧的第三滑块711之间通过第五连接板714相连接;所述第五连接板714下表面中部设有一位于缺口710内的第五气缸715;所述第五气缸715下端设有位于第五连接板714正下方的导向板716;所述第五气缸715的活塞杆下端向下穿过导向板716并设有一位于导向板716正下方的第二气动手指安装板717;所述第二气动手指安装板717下表面设有若干与第一气动手指609位置相对的第二气动手指718;所述导向板716左右两侧设有互为对称的第一导向孔719;所述第一导向孔719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一导向滑套720;所述第五连接板714左右两侧设有与第一导向孔719同轴的第二导向孔721;所述第二导向孔721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二导向滑套722;所述第二气动手指安装板717上表面左右两侧设有与第一导向滑套720同轴的导向柱723,导向柱723上端向上依次穿过与其相对应的第一导向孔719、第二导向孔721。
所述第一直管夹持机构8包括设于工作台2前端左右两侧的第二立板801,第一立板701位于左右两侧的第二立板801之间;所述第二立板801上端设有第二固定板802;左右两侧的第二固定板802前端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板803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803通过第一固定板702与第一立板701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803中部设有第六气缸安装板804;所述第六气缸安装板804中部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第六气缸805;所述第六气缸805的活塞杆下端向下穿过第六气缸安装板804并设有第六连接板806;所述第六气缸安装板804左右两侧设有互为对称的第三导向孔807;所述第三导向孔807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三导向滑套808;所述第六连接板806上表面左右两侧设有与第三导向滑套808相匹配的第一导向杆809,第一导向杆809上端向上穿出至第三导向滑套808外;左右两侧的第一导向杆809上端之间通过位于第六气缸805正上方的第一限位件810相连接;所述第六连接板806下表面设有第一上夹紧座811;所述第一上夹紧座811下表面设有第一上夹紧结构;所述工作台2前方左右两侧设有互为对称的第四立板812;所述第四立板812上端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七气缸813;所述第七气缸813的活塞杆上端设有上顶块814;左右两侧的上顶块814之间通过位于第一上夹紧座811正下方的第一下夹紧座815相连接;所述第一下夹紧座815上表面设有与第一上夹紧结构相匹配的第一下夹紧结构。
所述第一上夹紧结构包括若干均匀设于第一上夹紧座811下表面的第一上夹紧板816、第二上夹紧板817,第一上夹紧板816与第二上夹紧板817相邻分布;所述第一上夹紧板816下表面设有若干呈横向均匀分布的第一上夹紧槽818;所述第二上夹紧板817下表面设有若干与第一上夹紧槽818位置相对应的第一上夹紧齿819;所述第一下夹紧结构包括若干均匀设于第一下夹紧座815上表面的第一下夹紧板820、第二下夹紧板821,第二下夹紧板821与第一下夹紧板820相邻分布;所述第一下夹紧板820上表面设有若干与第一上夹紧槽818相匹配的第一下夹紧齿822;所述第二下夹紧板821上表面设有若干与第一上夹紧齿819相匹配的第一下夹紧槽823。
所述直管涂胶水机构9包括位于工作台2右侧的第五左立板901、位于第五左立板901右侧的第五右立板902;所述第五左立板901上端与第五右立板902上端之间通过第七连接板903相连接;所述第七连接板903中部后侧侧壁设有第八气缸904;所述第八气缸904的活塞杆前端向前穿过第七连接板903并设有第一连接块905;所述第一连接块905前侧设有第九气缸安装板906;所述第九气缸安装板906后侧侧壁左右两边设有互为对称的第二导向杆907;所述第七连接板903上设有与第二导向杆907同轴的第四导向孔908;所述第四导向孔908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第四导向滑套909;所述第二导向杆907后端向后穿过与其相对应的第四导向滑套909,左右两侧的第二导向杆907后端之间通过位于第八气缸904后侧的第二限位件910相连接;所述第九气缸安装板906上侧侧壁中部设有第九气缸安装座911;所述第九气缸安装座911上表面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九气缸912;所述第九气缸912的活塞杆下端向下穿过第九气缸安装座911并设有一升降座板913;所述升降座板913前侧侧壁左右两边设有互为对称的第十气缸914、第十一气缸915;所述第十一气缸915的活塞杆右端设有右连接臂916;所述右连接臂916左侧侧壁设有一右拉紧块917;所述右拉紧块917前侧侧壁设有一后拉紧板918;所述后拉紧板918前侧侧壁下部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延长臂919;所述延长臂919前端向下延伸出一左涂胶爪920;所述左涂胶爪920下端右侧侧壁设有呈弧状的第二凹槽921;所述第十气缸914的活塞杆左端设有一左连接臂922;所述左连接臂922右侧侧壁上设有左拉紧块923;所述左拉紧块923前侧侧壁设有一位于后拉紧板918正上方的延长块924;所述延长块924前侧侧壁设有一位于后拉紧板918前侧的前拉紧板925;所述前拉紧板925下表面设有若干与左涂胶爪920相对的右涂胶爪926,右涂胶爪926位于左涂胶爪920右侧;所述右涂胶爪926下端左侧侧壁设有与第二凹槽921相对的第三凹槽927,第三凹槽927呈弧形。
所述第二直管夹持机构10包括设于第五左立板901上端面、第五右立板902上端面的第三固定板1001,左右两侧的第三固定板1001后端之间通过第八连接板1002相连接;所述第八连接板1002左端与第二连接板803右端之间通过一紧固块1003相连接;所述第八连接板1002中部设有第十二气缸安装板1004;所述第十二气缸安装板1004上表面中部设有第十二气缸1005;所述第十二气缸1005的活塞杆下端向下穿过第十二气缸安装板1004并设有第二上夹紧座1006;所述第二上夹紧座1006下表面设有第二上夹紧结构;所述第二上夹紧座1006上表面左右两侧设有互为对称的第三导向杆1007;所述第十二气缸安装板1004左右两侧设有与第三导向杆1007同轴的第五导向孔1008;所述第五导向孔1008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五导向滑套1009;所述第三导向杆1007上端向上穿过与其相对应的第五导向滑套1009;左右两侧的第三导向杆1007上端之间通过位于第十二气缸1005上方的第三限位件1010相连接;所述第二上夹紧结构正下方设有第二下夹紧座1011,第二下夹紧座1011上表面与第二上夹紧结构相匹配的第二下夹紧结构;所述第二下夹紧座1011下方设有第十三气缸安装板1012;所述第十三气缸安装板1012下方设有底座1013;所述底座1013左端与第十三气缸安装板1012左端之间、底座1013右端与第十三气缸安装板1012右端之间皆设有第六立板1014;所述第十三气缸安装板1012上表面中部设有第十三气缸1015;所述第十三气缸1015的活塞杆上端通过第二连接块1016与第二下夹紧座1011相连接;所述第二下夹紧座1011下表面左右两侧设有互为对称的第四导向杆1017;所述第十三气缸安装板1012左右两侧设有与第四导向杆1017同轴的第六导向孔1018;所述第六导向孔1018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第六导向滑套1019,第四导向杆1017下端向下穿过第六导向滑套1019;所述第二下夹紧座1011后侧设有一胶水存放盒1020,胶水存放盒1020上表面设有开口1021;所述第二下夹紧座1011后侧侧壁左右两边设有位于胶水存放盒1020下表面的支撑臂1022。
所述第二上夹紧结构包括若干设于第二上夹紧座1006下表面的第三上夹紧板1026;所述第三上夹紧板1026下表面设有若干与左涂胶爪920、右涂胶爪926位置相对应的第二上夹紧槽1023;所述第二下夹紧结构包括若干设于第二下夹紧座1011上表面上的第三下夹紧板1027,第三下夹紧板1027位于第三上夹紧板1026正下方;所述第三下夹紧板1027上表面设有若干与第二上夹紧槽1023相匹配的第二下夹紧齿1024。
所述第二下夹紧座1011后侧侧壁设有一位于开口上方的胶水回流板1025,胶水回流板1025后端向着后下方倾斜,胶水回流板1025下端位于开口1021内。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三通11具有三处接头,其中一处接头为斜接头1101,斜接头1101与三通11本体之间的角度为锐角,直管12与三通11连接时,则是将自身端部插入至三通11上的斜接头1101内,然后利用涂于直管12端部外壁上的胶水保证直管12与斜接头1101之间的稳固性,从而保证三通11与直管12组装后的稳固性。
当输液器三通11与直管12的组装装置启动后,振动盘1随之启动,振动盘1内的大量三通则会在振动力的作用下有序的向着振动盘1的出料口4移动,最后在振动盘1的引导下进入至三通输送轨道501的输送槽502内,此时三通11的斜接头1101上端向着后上方倾斜并穿出至输送槽502上端槽口,三通11的另外两处接头分别为外径较大的大接头1102、外径较小的小接头1103,三通11进入输送槽502内时,大接头1102在后,小接头1103在前,这部分输送过程为现有技术,在振动盘的有效引导下,三通11的三处接头能够处于实际所需的三处位置进入至输送槽502内。
在后续三通11不断向前输送的情况下,处于最前端的三通11则会不断被向前推动,从而逐渐靠近输送槽502前端槽口,最终最前端的三通11的小接头1103则会通过输送槽502前端槽口进入至挡条506的阻挡口507内并向前穿出至阻挡口507外,随着小接头1103向前移动至一定程度上,大接头1102则会与挡条506后侧侧壁发生接触,此时三通11的大接头1102的外径大于阻挡口507直径,因此三通11无法彻底通过阻挡口507,最前端的三通11直接被卡在挡条506的阻挡口507位置。
当最前端的三通11被卡在挡条506的阻挡口507位置时,便可同时启动左右两侧的第三立板606上端的旋转气缸607,当旋转气缸607启动时,原本向着前上方倾斜的翻转板608则会在旋转气缸607的活塞杆带动下向着后方翻转,当翻转板608翻转时,第一气动手指609随之发生翻转,最终第一气动手指609的两侧夹爪正好与最前端的三通11的小接头1103相对,此时旋转气缸607停止运行,第二气缸603开始启动,此时第二气缸603的活塞杆则会向后拉动第三连接板604,而第三立板606设于第三连接板604上表面上,当第三连接板604向后移动时,第三立板606则会通过翻转板608带动第一气动手指609向后移动,最终三通的小接头1103进入至第一气动手指609的两侧夹爪之间,此刻第一气动手指609启动,第一气动手指609的两侧夹爪则将三通的小接头1103夹紧。
当三通11的小接头1103被第一气动手指609夹紧后,便可启动第一气缸504,此时第一气缸504的活塞杆则会拉动固定座505下移,当固定座505下移时,挡条506与限位条509同时下移,当挡条506下移时,最前端被第一气动手指609夹紧的三通11则会从阻挡口507上方逐渐移出至阻挡口507,而在挡条506下移过程中,限位条509同步下移,此刻限位条509下表面的拦截臂510则会直接通过输送槽502上端槽口进入至输送槽502内并紧压在前方第二个的三通11上,而拦截臂510下端面设有呈弧状的第一凹槽511,第一凹槽511的弧形内壁能够与三通11本体的弧形表面完全贴合,在拦截臂510下压的压力作用下,前方第二个三通11则无法在最前端的三通11离开后继续向前输送,避免没了挡条506的限制后不断向前输送的三通11直接掉落至输送槽502外的情况。
当最前端的三通11失去了阻挡口507的限制后,便可再次启动旋转气缸607,此时旋转气缸607则会带动翻转板608向前翻转复位,第一气动手指609随之翻转复位,而被第一气动手指609的两侧夹爪夹紧的三通11同步向前翻转,随着三通11发生翻转,原先呈倾斜状的斜接头1101处于与地面平行的状态,大接头1102向着前上方倾斜,小接头1103向着后下方倾斜,接着便可通过第二气缸603的活塞杆向前或向后带动第三连接板604进行移动,此时第三连接板604则会通过第一滑轨601的轨迹进行稳定的移动,最终将翻转后的三通11移动至第二气动手指718正下方。
当三通11处于第二气动手指718正下方时,第五气缸715随之启动,此时第五气缸715的活塞杆带动第二气动手指安装板717下移,而导向柱723的存在能够在第二气动手指安装板717下移时起到导向作用,保证第二气动手指安装板717下移时的稳定性,当第二气动手指安装板717下移时,第二气动手指718则会随之下移并不断靠近被第一气动手指609夹持的三通,最终第二气动手指718的两侧夹爪位于三通11的斜接头1101的左右两侧,第二气动手指718随之启动,第二气动手指718的两侧夹爪将三通11的斜接头1101夹紧,紧接着第一气动手指609的两侧夹爪将三通11的小接头1103松开,当第二气动手指718将三通11夹紧后,第五气缸715再次启动,第五气缸715的活塞杆带动第二气动手指718夹紧的三通11上移至实际所需的位置,然后便可启动第三气缸707,第三气缸707的活塞杆则会向前顶动第四连接板708,此时第四连接板708则会顺着第二滑轨704的轨迹稳定的向前移动,当第四连接板708向前移动时,第五连接板714则会随之向前移动,而第五气缸715设于第五连接板714下表面中部,因此被第二气动手指718夹紧的三通则会在第四连接板708的带动下向前移动,从而逐渐靠近第一直管夹持机构8。
当三通11被输送的同时,直管12被自动输送轨道输送,自动输送轨道是一种现有装置,常用于流水线设备,可使直管12有序的经过不同的工位,首先自动输送轨道则会带动直管12移动至第二直管夹持机构10的位置,此时直管12刚好处于第二上夹紧板817下表面的第二上夹紧槽1023与第二下夹紧板821上表面的第二下夹紧齿1024之间,接着便可同步启动第十二气缸1005与第十三气缸1015,当第十二气缸1005启动时,第十二气缸1005的活塞杆则会带动第二上夹紧座1006下移,而第三导向杆1007的存在能够保证第二上夹紧座1006移动时的稳定性,当第二上夹紧座1006下移时,第二上夹紧板817随之下移,当第十三气缸1015启动时,第十三气缸1015的活塞杆则会向上移动第二下夹紧座1011,而第四导向杆1017的存在能够保证第二下夹紧座1011移动时的稳定性,当第二下夹紧座1011上移时,第二下夹紧板821随之上移,随着第二上夹紧板817下移、第二下夹紧板821上移,第二上夹紧槽1023与第二下夹紧齿1024之间的间距不断变小,最终第二下夹紧齿1024卡入至第二上夹紧槽1023内,而被自动输送轨道夹持的直管则会被夹紧于第二下夹紧齿1024下端面与第二上夹紧槽1023槽底之间,从而保证直管12端部处于笔直的状态,不会出现下弯的情况,保证涂胶水工作的顺畅进行,为了进一步保证直管12被夹紧时不受损,可将第二上夹紧槽1023槽底设置成弧状,同时在第二下夹紧齿1024下端面设置一个弧形槽0,当直管12被第二上夹紧槽1023与第二下夹紧齿1024夹紧时,直管12后端刚好处于胶水回流板1025正上方。
在直管12被第二直管夹持机构夹紧的过程中,直管涂胶水机构同步启动,此时第九气缸912开始启动,第九气缸912的活塞杆带动升降座板913下移,当升降座板913下移时,与第十气缸914相连接的前拉紧板925、与第十一气缸915相连接的后拉紧板918随之下移,当前拉紧板925下移时,右涂胶爪926随之下移,当后拉紧板918下移时,左涂胶爪920随之下移,而前拉紧板925下表面的右涂胶爪926与后拉紧板918下表面的左涂胶爪920皆处于胶水存放盒1020的正上方,随着右涂胶爪926与左涂胶爪920不断下移,右涂胶爪926与左涂胶爪920皆通过开口1021进入至胶水存放盒1020内,而胶水存放盒1020内原先便盛放有胶水,此时右涂胶爪926与左涂胶爪920的第二凹槽921槽壁与右涂胶爪926的第三凹槽927槽壁皆沾染上胶水,接着便可再次启动第九气缸912,此时第九气缸912带动左涂胶爪920与右涂胶爪926上移,最终上移至与直管12相对应的位置,第九气缸912停止运行,紧接着便可启动第八气缸904,第八气缸904的活塞杆则会向前顶动第九气缸安装板906,而第二导向杆907的存在能够保证第九气缸安装板906移动时的稳定性,当第九气缸安装板906前移时,升降座板913带着第十气缸914与第十一气缸915同步前移,而左涂胶爪920与右涂胶爪926随之前移,最终左涂胶爪920移动至直管12后端的左侧,右涂胶爪926移动至直管12后端的右侧,直管12后端刚好处于第二凹槽921与第三凹槽927之间,接着便可同步启动第十气缸914与第十一气缸915,当第十气缸914启动时,第十气缸914的活塞杆则会向左推动左连接臂922,此时前拉紧板925带动右涂胶爪926随之左移,当第十一气缸915启动时,第十一气缸915的活塞杆则会向右推动右连接臂916,此时后拉紧板918带动左涂胶爪920向右移动,左涂胶爪920与右涂胶爪926彼此之间不断靠近,最终直管12后端左半部嵌入至第二凹槽921内,直管12后端右半部嵌入至第三凹槽927内,直管12后端外壁与第二凹槽921槽壁、第三凹槽927槽壁相贴合,而第二凹槽921与第三凹槽927的槽壁皆沾染有胶水,随着与直管12后端外壁接触,直管12后端外壁上则会随之被涂上胶水,从而完成涂胶水工作,涂胶水完成后,第十气缸914带动右涂胶爪926右移复位,第十一气缸915带动左涂胶爪920左移复位,第十二气缸1005带动第二上夹紧板817上移复位,第十三气缸1015带动第二下夹紧板821下移复位,接着自动输送轨道则会带着已涂好胶水的直管向左移动并不断靠近第一直管夹持机构8。
在左涂胶爪920利用第二凹槽921槽壁、右涂胶爪926利用第三凹槽927槽壁对直管12后端外壁涂胶水时,一部分胶水则会滴落至下方,而胶水回流板1025刚好处于滴落的胶水的正下方,滴落的胶水则会最终掉落在胶水回流板1025上表面,而胶水回流板1025后端向着后下方倾斜,胶水回流板1025下端位于胶水存放盒1020的开口1021内,因此滴落的胶水则会在胶水回流板1025的引导下再次回流至胶水存放盒1020内,使胶水得到有效利用,且可在胶水回流板1025左右两侧设置挡板1028,最大程度上保证滴落在胶水回流板1025上的胶水全部回流至胶水存放盒1020内。
当直管在自动输送轨道的输送下移动至第一直管夹持机构8时,直管处于第一上夹紧板816的第一上夹紧槽818与第一下夹紧板820的第一下夹紧齿822之间、第二上夹紧板817的第一上夹紧齿819与第二下夹紧板821的第一下夹紧槽823之间,接着同步启动第六气缸805与第七气缸813,当第六气缸805启动时,第六气缸805的活塞杆则会通过第六连接板806带动第一上夹紧座811下移,而第一导向杆809的存在能够保证第六连接板806移动时的稳定性,当第一上夹紧座811下移时,第一上夹紧板816与第二上夹紧板817皆下移,当第七气缸813启动时,第七气缸813的活塞杆通过上顶块814带动第一下夹紧座815上移,当第一下夹紧座815上移时,第一下夹紧板820与第二下夹紧板821皆上移,此时第一上夹紧槽818与第一下夹紧齿822之间的间距、第一上夹紧齿819与第一下夹紧槽823之间的间距不断变小,最终第一下夹紧齿822卡入至第一上夹紧槽818内,第一上夹紧齿819卡入至第一下夹紧槽823内,直管12后部被夹紧于第一下夹紧齿822上端面与第一上夹紧槽818槽底之间、第一上夹紧齿819下端面与第一下夹紧槽823槽底之间,当直管12被再次夹紧后,随着被第二气动手指718夹紧的三通11在第三气缸707的活塞杆不断向前推动的情况下,直管12后端与三通11的斜接头1101之间的间距不断变小,此时斜接头1101与直管12同轴,随着三通11继续前移,最终直管12涂有胶水的后端则会直接插入至三通11的斜接头1101内,从而完成三通11与直管12之间的组装,为了提高组装效率,可将第一直管夹持机构8能够一次性夹持直管12的数量设置为第二气动手指718数量的倍数,比如第一直管夹持机构8能够同时夹持十二根直管,第二气动手指数量则为六个,能够夹持六个三通,当六个三通与其中六根直管完成组装后,剩余的六根未完成组装的直管刚好与已完成组装的六根直管彼此相邻,此时第二气动手指则会松开原有的六个三通复位,重新夹持到新的六个三通,然后可启动第四气缸713,此时第四气缸713的活塞杆带动第五连接板714顺着第三滑轨709的轨迹左右移动,当第五连接板714左右移动时,第二气动手指718随之移动,从而使第二气动手指718移动至与另外未完成组装的六根直管相对应的位置,最后再次在第三气缸707的活塞杆向前顶动的作用下完成与另外六根直管完成组装,由于组装动作是不间断的进行的,当六个三通与十二根直管中的六根完成组装后,新的六个三通则会在紧接着与另外十二根直管中的另外六根完成组装,实现高效的组装效率。
综上所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可通过直管涂胶水机构9自动完成直管的涂胶水工作,只需通过三通翻转机构6与三通夹持机构7将三通移动至实际所需的位置,便能够快速完成三通11与直管12之间的组装,整个组装过程无人工参与,有效避免工作人员长期组装导致疲惫从而致使组装效率低下的情况,始终保持高效的组装效率,而机械组装的方式能够有效规避人工组装容易产生的错误,从而有效保证组装质量。

Claims (10)

1.一种输液器三通与直管的组装装置,包括振动盘、设于振动盘前侧的工作台以及设于工作台上方的上料托盘,上料托盘后端与振动盘的出料口相匹配,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托盘上表面设有三通输送机构;所述工作台前端上表面设有位于三通输送机构前侧的三通翻转机构;所述三通翻转机构上方设有与其相匹配的三通夹持机构;所述三通夹持机构前侧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一直管夹持机构;所述三通夹持机构右侧设有直管涂胶水机构;所述直管涂胶水机构前侧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二直管夹持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器三通与直管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输送机构包括若干呈横向均匀分布于上料托盘上表面的三通输送轨道;所述三通输送轨道上表面设有一输送槽,输送槽前端槽口位于三通输送轨道前端面,输送槽后端槽口位于三通输送轨道后端面;所述上料托盘前端左右两侧设有互为对称的第一气缸安装板;所述第一气缸安装板上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上端设有一固定座,左右两侧的固定座之间通过一挡条相连接;所述挡条上设有若干与输送槽位置相对应的阻挡口;所述固定座上设有一支撑板,左右两侧的支撑板之间通过一限位条相连接;所述限位条位于挡条后侧,限位条的位置高于挡条的位置;所述限位条下表面设有若干与输送槽前端位置相对应的拦截臂;所述拦截臂下端面设有呈弧状的第一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输液器三通与直管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翻转机构包括设于工作台前端上表面左右两侧的第一滑轨;左右两侧的第一滑轨之间设有第二气缸安装座;所述第二气缸安装座上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前端设有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一滑轨上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一滑块,左右两侧的第一滑块之间通过第三连接板相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板上表面左右两侧设有互为对称的第三立板;所述第三立板上端设有旋转气缸,左右两侧的旋转气缸之间通过翻转板相连接;所述翻转板上表面设有若干与输送槽位置相对应的第一气动手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输液器三通与直管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夹持机构包括设于工作台前端左右两侧的第一立板;所述第一立板上端设有第一固定板;左右两侧的第一固定板后端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板相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表面设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上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表面中部设有第三气缸安装座;所述第三气缸安装座上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的活塞杆前端设有第四连接板;左右两侧的第二滑块之间通过第四连接板相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板上表面左右两侧设有互为对称的第三滑轨,第三滑轨与第二滑轨互为垂直;所述第四连接板中部前侧设有一缺口,缺口位于左右两侧的第三滑轨之间;所述第三滑轨上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三滑块;所述第四连接板左端设有与其互为垂直的第四气缸安装板;所述第四气缸安装板上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第四气缸;所述第四气缸的活塞杆右端设有第五连接板,左右两侧的第三滑块之间通过第五连接板相连接;所述第五连接板下表面中部设有一位于缺口内的第五气缸;所述第五气缸下端设有位于第五连接板正下方的导向板;所述第五气缸的活塞杆下端向下穿过导向板并设有一位于导向板正下方的第二气动手指安装板;所述第二气动手指安装板下表面设有若干与第一气动手指位置相对的第二气动手指;所述导向板左右两侧设有互为对称的第一导向孔;所述第一导向孔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一导向滑套;所述第五连接板左右两侧设有与第一导向孔同轴的第二导向孔;所述第二导向孔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二导向滑套;所述第二气动手指安装板上表面左右两侧设有与第一导向滑套同轴的导向柱,导向柱上端向上依次穿过与其相对应的第一导向孔、第二导向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输液器三通与直管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管夹持机构包括设于工作台前端左右两侧的第二立板,第一立板位于左右两侧的第二立板之间;所述第二立板上端设有第二固定板;左右两侧的第二固定板前端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板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通过第一固定板与第一立板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中部设有第六气缸安装板;所述第六气缸安装板中部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第六气缸;所述第六气缸的活塞杆下端向下穿过第六气缸安装板并设有第六连接板;所述第六气缸安装板左右两侧设有互为对称的第三导向孔;所述第三导向孔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三导向滑套;所述第六连接板上表面左右两侧设有与第三导向滑套相匹配的第一导向杆,第一导向杆上端向上穿出至第三导向滑套外;左右两侧的第一导向杆上端之间通过位于第六气缸正上方的第一限位件相连接;所述第六连接板下表面设有第一上夹紧座;所述第一上夹紧座下表面设有第一上夹紧结构;所述工作台前方左右两侧设有互为对称的第四立板;所述第四立板上端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七气缸;所述第七气缸的活塞杆上端设有上顶块;左右两侧的上顶块之间通过位于第一上夹紧座正下方的第一下夹紧座相连接;所述第一下夹紧座上表面设有与第一上夹紧结构相匹配的第一下夹紧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输液器三通与直管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夹紧结构包括若干均匀设于第一上夹紧座下表面的第一上夹紧板、第二上夹紧板,第一上夹紧板与第二上夹紧板相邻分布;所述第一上夹紧板下表面设有若干呈横向均匀分布的第一上夹紧槽;所述第二上夹紧板下表面设有若干与第一上夹紧槽位置相对应的第一上夹紧齿;所述第一下夹紧结构包括若干均匀设于第一下夹紧座上表面的第一下夹紧板、第二下夹紧板,第二下夹紧板与第一下夹紧板相邻分布;所述第一下夹紧板上表面设有若干与第一上夹紧槽相匹配的第一下夹紧齿;所述第二下夹紧板上表面设有若干与第一上夹紧齿相匹配的第一下夹紧槽。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输液器三通与直管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管涂胶水机构包括位于工作台右侧的第五左立板、位于第五左立板右侧的第五右立板;所述第五左立板上端与第五右立板上端之间通过第七连接板相连接;所述第七连接板中部后侧侧壁设有第八气缸;所述第八气缸的活塞杆前端向前穿过第七连接板并设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前侧设有第九气缸安装板;所述第九气缸安装板后侧侧壁左右两边设有互为对称的第二导向杆;所述第七连接板上设有与第二导向杆同轴的第四导向孔;所述第四导向孔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第四导向滑套;所述第二导向杆后端向后穿过与其相对应的第四导向滑套,左右两侧的第二导向杆后端之间通过位于第八气缸后侧的第二限位件相连接;所述第九气缸安装板上侧侧壁中部设有第九气缸安装座;所述第九气缸安装座上表面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九气缸;所述第九气缸的活塞杆下端向下穿过第九气缸安装座并设有一升降座板;所述升降座板前侧侧壁左右两边设有互为对称的第十气缸、第十一气缸;所述第十一气缸的活塞杆右端设有右连接臂;所述右连接臂左侧侧壁设有一右拉紧块;所述右拉紧块前侧侧壁设有一后拉紧板;所述后拉紧板前侧侧壁下部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延长臂;所述延长臂前端向下延伸出一左涂胶爪;所述左涂胶爪下端右侧侧壁设有呈弧状的第二凹槽;所述第十气缸的活塞杆左端设有一左连接臂;所述左连接臂右侧侧壁上设有左拉紧块;所述左拉紧块前侧侧壁设有一位于后拉紧板正上方的延长块;所述延长块前侧侧壁设有一位于后拉紧板前侧的前拉紧板;所述前拉紧板下表面设有若干与左涂胶爪相对的右涂胶爪,右涂胶爪位于左涂胶爪右侧;所述右涂胶爪下端左侧侧壁设有与第二凹槽相对的第三凹槽,第三凹槽呈弧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输液器三通与直管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直管夹持机构包括设于第五左立板上端面、第五右立板上端面的第三固定板,左右两侧的第三固定板后端之间通过第八连接板相连接;所述第八连接板左端与第二连接板右端之间通过一紧固块相连接;所述第八连接板中部设有第十二气缸安装板;所述第十二气缸安装板上表面中部设有第十二气缸;所述第十二气缸的活塞杆下端向下穿过第十二气缸安装板并设有第二上夹紧座;所述第二上夹紧座下表面设有第二上夹紧结构;所述第二上夹紧座上表面左右两侧设有互为对称的第三导向杆;所述第十二气缸安装板左右两侧设有与第三导向杆同轴的第五导向孔;所述第五导向孔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五导向滑套;所述第三导向杆上端向上穿过与其相对应的第五导向滑套;左右两侧的第三导向杆上端之间通过位于第十二气缸上方的第三限位件相连接;所述第二上夹紧结构正下方设有第二下夹紧座,第二下夹紧座上表面与第二上夹紧结构相匹配的第二下夹紧结构;所述第二下夹紧座下方设有第十三气缸安装板;所述第十三气缸安装板下方设有底座;所述底座左端与第十三气缸安装板左端之间、底座右端与第十三气缸安装板右端之间皆设有第六立板;所述第十三气缸安装板上表面中部设有第十三气缸;所述第十三气缸的活塞杆上端通过第二连接块与第二下夹紧座相连接;所述第二下夹紧座下表面左右两侧设有互为对称的第四导向杆;所述第十三气缸安装板左右两侧设有与第四导向杆同轴的第六导向孔;所述第六导向孔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第六导向滑套,第四导向杆下端向下穿过第六导向滑套;所述第二下夹紧座后侧设有一胶水存放盒,胶水存放盒上表面设有开口;所述第二下夹紧座后侧侧壁左右两边设有位于胶水存放盒下表面的支撑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输液器三通与直管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夹紧结构包括若干设于第二上夹紧座下表面的第三上夹紧板;所述第三上夹紧板下表面设有若干与左涂胶爪、右涂胶爪位置相对应的第二上夹紧槽;所述第二下夹紧结构包括若干设于第二下夹紧座上表面上的第三下夹紧板,第三下夹紧板位于第三上夹紧板正下方;所述第三下夹紧板上表面设有若干与第二上夹紧槽相匹配的第二下夹紧齿。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输液器三通与直管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下夹紧座后侧侧壁设有一位于开口上方的胶水回流板,胶水回流板后端向着后下方倾斜,胶水回流板下端位于开口内。
CN202220305729.XU 2022-02-15 2022-02-15 一种输液器三通与直管的组装装置 Active CN2168852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05729.XU CN216885284U (zh) 2022-02-15 2022-02-15 一种输液器三通与直管的组装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05729.XU CN216885284U (zh) 2022-02-15 2022-02-15 一种输液器三通与直管的组装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85284U true CN216885284U (zh) 2022-07-05

Family

ID=821853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05729.XU Active CN216885284U (zh) 2022-02-15 2022-02-15 一种输液器三通与直管的组装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8528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38170A (zh) * 2023-05-06 2023-06-09 广州集牧农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插管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38170A (zh) * 2023-05-06 2023-06-09 广州集牧农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插管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885284U (zh) 一种输液器三通与直管的组装装置
CN205254521U (zh) 一种医用配件组装机的导管对齐机构
CN214489538U (zh) 三通管与输液器短管的插接装置
CN210451637U (zh) 一种输液管的接头盖帽组装机
CN215316771U (zh) 输液器三通管组装自动化处理生产线
CN113245830A (zh) 一种球阀组装装置
CN108909026B (zh) 废液袋自动组装机
CN113102976A (zh) 输液器三通管组装前预处理系统
CN113059814A (zh) 一种输液软管与直三通接头的组装设备
CN112975360A (zh) 三通管与输液器短管的组装设备
CN112429592B (zh) 一次性使用延长管的自动卷绕生产装置
CN112044681B (zh) 点胶设备
CN214554971U (zh) 输液器短管排齐装置
CN106064471A (zh) 一种空气过滤器与医用导管装配机构
CN116443347A (zh) 一种用于双室袋的灌装加塞机
CN216264437U (zh) 联动杆与托木丝自动化装配装置
CN216888975U (zh) 一种输液器部件夹持装置
CN210820978U (zh) 一种废液袋软导管组装机
CN213576017U (zh) 一种新型套管机
CN213051296U (zh) 一种涂胶机
CN112975327A (zh) 输液器短管组装前的预处理系统
CN218658792U (zh) 一种导尿管与接头的全自动组装机构
CN203266096U (zh) 一种油缸自动清洗装配系统
CN220260058U (zh) 一种鼻氧管束管器组装机构和鼻氧管自动化组装生产线
CN111703634A (zh) 采集针理针送针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