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32044U - 一种注塑模具斜顶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注塑模具斜顶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32044U
CN216832044U CN202122770162.1U CN202122770162U CN216832044U CN 216832044 U CN216832044 U CN 216832044U CN 202122770162 U CN202122770162 U CN 202122770162U CN 216832044 U CN216832044 U CN 2168320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mold core
boss
wall
ejector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7016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庄伟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Yuxiang Precision Moul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Yuxiang Precision Moul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Yuxiang Precision Mould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Yuxiang Precision Moul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77016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320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320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320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斜顶机构,涉及注塑加工领域,包括后模板,后模板上中心对称设有后模仁,后模仁上设有端部顶出机构和主体顶出机构,主体顶出机构包括若干间隔分布于后模仁边缘部位的顶出单元,顶出单元包括第一斜顶和第一顶针,模仁边缘部位间隔设有若干第一倾斜腔,每一第一倾斜腔内均滑动设有第一斜顶,第一斜顶高度与模仁高度相等,每一第一斜顶下端均连接有第一顶针,第一斜顶上端设有第一凸台,第一凸台上设有适配壳体内壁的倾斜面,型腔面上设有与第一凸台一一对应的定位槽,第一凸台一端凸设有与环形型腔内壁接触的第一凸块。缩短斜顶长度,通过顶针推动斜顶移动,防止斜顶变形造成卡死,避免斜顶过长导致断裂。

Description

一种注塑模具斜顶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斜顶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产品的外观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质量好,而且外形也要求美观。对于部分通过模具注塑制造的薄壁外壳产品,注塑成型后需要通过斜顶机构将薄壁外壳产品顶出。常规的斜顶机构通过斜顶固定在模具顶出板上,模具顶出板运动就可以将产品顶出,现有斜顶多而且按长规伸到顶针板,但是对于较细的斜顶,斜顶过长容易导致斜顶变形造成斜顶顶出不顺卡死,斜顶过长导致斜顶易断裂、易烧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模具斜顶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注塑模具斜顶机构,包括后模板,所述后模板上开设有主流道,所述主流道两侧均设有后腔室,两所述后腔室中心对称,两所述后腔室内均设有后模仁,所述后腔室与后模仁之间均设有适配壳体侧壁的环形型腔,所述后模仁上表面设有适配壳体内壁的型腔面,所述后模仁一端设有端部顶出机构,所述端部顶出机构一侧设有主体顶出机构,所述主体顶出机构包括若干间隔分布于后模仁边缘部位的顶出单元,所述顶出单元包括第一斜顶和第一顶针,所述模仁边缘部位间隔设有若干第一倾斜腔,所述每一第一倾斜腔内均滑动设有第一斜顶,所述第一斜顶高度与模仁高度相等,所述每一第一斜顶下端均连接有第一顶针,所述第一斜顶上端设有与型腔面配合的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上设有适配壳体内壁的倾斜面,所述型腔面上设有与第一凸台一一对应的定位槽,所述第一凸台一端凸设有与环形型腔内壁接触的第一凸块。第一顶针对第一斜顶施加作用力使第一斜顶沿第一倾斜腔移动,通过第一斜顶顶出第一斜顶。第一斜顶长度只有原来1/3长度,缩短第一斜顶高度,防止斜顶变形造成卡死,避免斜顶过长导致断裂。
进一步地,所述端部顶出机构包括第二斜顶和第二顶针,所述模仁一端对称设有分布于模仁边缘部位的第二倾斜腔,所述第二倾斜腔内滑动设有第二斜顶,所述第二斜顶下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二顶针,所述第二斜顶上端设有与型腔面配合的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上设有适配壳体内壁的第二倾斜面。第二顶针对第二斜顶施加作用力使第二斜顶沿第二倾斜腔移动,通过第二斜顶顶出第二斜顶。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斜顶高度与模仁高度相等。斜顶多而且按长规伸到顶针板,容易造成顶出不顺,斜顶烧死,卡死。第二斜顶长度只有原来1/3长度,缩短第二斜顶高度,防止斜顶变形造成卡死,避免斜顶过长导致断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顶针和第二顶针上端均设有T形卡块,所述第一斜顶下端和第二斜顶下端均开设有适配T形卡块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呈T字形凹槽,所述T形卡块滑动设置于限位槽内。第一顶针移动使第一斜顶沿第一倾斜腔向斜下方滑动,第二顶针移动使第二斜顶沿第二倾斜腔向斜下方滑动,T形卡块在限位槽内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顶出单元呈U字形路径间隔分布于后模仁上。通过多个顶出单元配合顶出壳体。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倾斜腔内壁上端凹设有第一成型槽,所述第二凸台一端凸设有与第一成型槽内壁接触的第二凸块。第二凸块与第一成型槽配合成型壳体局部部件。
进一步地,所述型腔面一端对称设有第二成型槽,所述第二成型槽一端与第一成型槽连通,所述第二成型槽一端与环形型腔连通。通过第二成型槽连通第一成型槽与环形型腔。
进一步地,所述主流道包括流道主体,所述流道主体弯折呈S字形,所述流道主体中部设有冷料井,所述流道主体两端分别开设有与后腔室连通的倾斜孔。流道主体通过倾斜孔向后腔室内出入熔料。
进一步地,所述 T形卡块两端设有水平突出部,所述水平突出部下表面与限位槽内壁接触,所述水平突出部下表面为弧形面。减少T形卡块与限位槽内壁的接触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后模板一侧固定设有顶针导向板,所述顶针导向板上开设有与第一顶针一一对应的第一导向孔和第二导向孔,所述第一导向孔与第一顶针一一对应,所述第二导向孔与第二顶针一一对应。通过第一导向孔和第二导向孔导向第一顶针和第二顶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缩短斜顶长度,通过顶针推动斜顶移动,防止斜顶变形造成卡死,避免斜顶过长导致断裂。
附图说明
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注塑模具斜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注塑模具斜顶机构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注塑模具斜顶机构的A-A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注塑模具斜顶机构的C-C剖视图。
图中标记:后模板1、后模仁2、主体顶出机构3、端部顶出机构4、顶出单元5、第一斜顶6、第一顶针7、第二斜顶8、第二顶针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如图1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具体轮廓上的内与外。“远、近”是指相对于某个部件的远与近。
如图1-图4中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注塑模具斜顶机构,包括后模板1,所述后模板1上开设有主流道,所述主流道两侧均设有后腔室,两所述后腔室中心对称,两所述后腔室内均设有后模仁2,所述后腔室与后模仁2之间均设有适配壳体侧壁的环形型腔,所述后模仁2上表面设有适配壳体内壁的型腔面,所述后模仁2一端设有端部顶出机构4,所述端部顶出机构4一侧设有主体顶出机构3,所述主体顶出机构3包括若干间隔分布于后模仁2边缘部位的顶出单元5,所述顶出单元5包括第一斜顶6和第一顶针7,所述模仁边缘部位间隔设有若干第一倾斜腔,所述每一第一倾斜腔内均滑动设有第一斜顶6,所述第一斜顶6高度与模仁高度相等,所述每一第一斜顶6下端均连接有第一顶针7,所述第一斜顶6上端设有与型腔面配合的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上设有适配壳体内壁的倾斜面,所述型腔面上设有与第一凸台一一对应的定位槽,所述第一凸台一端凸设有与环形型腔内壁接触的第一凸块。第一顶针7对第一斜顶6施加作用力使第一斜顶6沿第一倾斜腔移动,通过第一斜顶6顶出第一斜顶6。第一斜顶6长度只有原来1/3长度,缩短第一斜顶6高度,防止斜顶变形造成卡死,避免斜顶过长导致断裂。
所述端部顶出机构4包括第二斜顶8和第二顶针9,所述模仁一端对称设有分布于模仁边缘部位的第二倾斜腔,所述第二倾斜腔内滑动设有第二斜顶8,所述第二斜顶8下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二顶针9,所述第二斜顶8上端设有与型腔面配合的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上设有适配壳体内壁的第二倾斜面。第二顶针9对第二斜顶8施加作用力使第二斜顶8沿第二倾斜腔移动,通过第二斜顶8顶出第二斜顶8。
所述第二斜顶8高度与模仁高度相等。斜顶多而且按长规伸到顶针板,容易造成顶出不顺,斜顶烧死,卡死。第二斜顶8长度只有原来1/3长度,缩短第二斜顶8高度,防止斜顶变形造成卡死,避免斜顶过长导致断裂。
所述第一顶针7和第二顶针9上端均设有T形卡块,所述第一斜顶6下端和第二斜顶8下端均开设有适配T形卡块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呈T字形凹槽,所述T形卡块滑动设置于限位槽内。第一顶针7移动使第一斜顶6沿第一倾斜腔向斜下方滑动,第二顶针9移动使第二斜顶8沿第二倾斜腔向斜下方滑动,T形卡块在限位槽内滑动。
所述顶出单元5呈U字形路径间隔分布于后模仁2上。通过多个顶出单元5配合顶出壳体。
所述第二倾斜腔内壁上端凹设有第一成型槽,所述第二凸台一端凸设有与第一成型槽内壁接触的第二凸块。第二凸块与第一成型槽配合成型壳体局部部件。
所述型腔面一端对称设有第二成型槽,所述第二成型槽一端与第一成型槽连通,所述第二成型槽一端与环形型腔连通。通过第二成型槽连通第一成型槽与环形型腔。
所述主流道包括流道主体,所述流道主体弯折呈S字形,所述流道主体中部设有冷料井,所述流道主体两端分别开设有与后腔室连通的倾斜孔。流道主体通过倾斜孔向后腔室内出入熔料。
所述 T形卡块两端设有水平突出部,所述水平突出部下表面与限位槽内壁接触,所述水平突出部下表面为弧形面。减少T形卡块与限位槽内壁的接触面积。
所述后模板1一侧固定设有顶针导向板,所述顶针导向板上开设有与第一顶针7一一对应的第一导向孔和第二导向孔,所述第一导向孔与第一顶针7一一对应,所述第二导向孔与第二顶针9一一对应。通过第一导向孔和第二导向孔导向第一顶针7和第二顶针9。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注塑模具斜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后模板,所述后模板上开设有主流道,所述主流道两侧均设有后腔室,两所述后腔室中心对称,两所述后腔室内均设有后模仁,所述后腔室与后模仁之间均设有适配壳体侧壁的环形型腔,所述后模仁上表面设有适配壳体内壁的型腔面,所述后模仁一端设有端部顶出机构,所述端部顶出机构一侧设有主体顶出机构,所述主体顶出机构包括若干间隔分布于后模仁边缘部位的顶出单元,所述顶出单元包括第一斜顶和第一顶针,所述模仁边缘部位间隔设有若干第一倾斜腔,所述每一第一倾斜腔内均滑动设有第一斜顶,所述第一斜顶高度与模仁高度相等,所述每一第一斜顶下端均连接有第一顶针,所述第一斜顶上端设有与型腔面配合的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上设有适配壳体内壁的倾斜面,所述型腔面上设有与第一凸台一一对应的定位槽,所述第一凸台一端凸设有与环形型腔内壁接触的第一凸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注塑模具斜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顶出机构包括第二斜顶和第二顶针,所述模仁一端对称设有分布于模仁边缘部位的第二倾斜腔,所述第二倾斜腔内滑动设有第二斜顶,所述第二斜顶下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二顶针,所述第二斜顶上端设有与型腔面配合的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上设有适配壳体内壁的第二倾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注塑模具斜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斜顶高度与模仁高度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注塑模具斜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针和第二顶针上端均设有T形卡块,所述第一斜顶下端和第二斜顶下端均开设有适配T形卡块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呈T字形凹槽,所述T形卡块滑动设置于限位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注塑模具斜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单元呈U字形路径间隔分布于后模仁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注塑模具斜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倾斜腔内壁上端凹设有第一成型槽,所述第二凸台一端凸设有与第一成型槽内壁接触的第二凸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注塑模具斜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腔面一端对称设有第二成型槽,所述第二成型槽一端与第一成型槽连通,所述第二成型槽一端与环形型腔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注塑模具斜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流道包括流道主体,所述流道主体弯折呈S字形,所述流道主体中部设有冷料井,所述流道主体两端分别开设有与后腔室连通的倾斜孔。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注塑模具斜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T形卡块两端设有水平突出部,所述水平突出部下表面与限位槽内壁接触,所述水平突出部下表面为弧形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注塑模具斜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模板一侧固定设有顶针导向板,所述顶针导向板上开设有第一导向孔和第二导向孔,所述第一导向孔与第一顶针一一对应,所述第二导向孔与第二顶针一一对应。
CN202122770162.1U 2021-11-12 2021-11-12 一种注塑模具斜顶机构 Active CN2168320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70162.1U CN216832044U (zh) 2021-11-12 2021-11-12 一种注塑模具斜顶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70162.1U CN216832044U (zh) 2021-11-12 2021-11-12 一种注塑模具斜顶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32044U true CN216832044U (zh) 2022-06-28

Family

ID=821033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70162.1U Active CN216832044U (zh) 2021-11-12 2021-11-12 一种注塑模具斜顶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320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832044U (zh) 一种注塑模具斜顶机构
CN212147395U (zh) 一种复眼透镜及灯罩同模异出式模具
CN208867432U (zh) 手机中板注塑成型模具
CN213166666U (zh) 一种开模顶出的注塑模具
CN211105378U (zh) 注塑模具
CN208084861U (zh) 一种制备异形镜片的模具
KR20080037245A (ko) 사출성형용 금형 및 이를 이용한 성형방법
CN209999631U (zh) 洗衣机法兰成型模具
CN208697846U (zh) 一种穿刺器模具
CN220534821U (zh) 一种显示面板的模具
CN111483108A (zh) 一种led模组一体成型模具
CN110539446A (zh) 双色按键的注塑模具
CN210061854U (zh) 一种内置顶出滑块机构
CN108973040A (zh) 一种先退位后回位的双角度滑块机构
CN214773763U (zh) 一种注塑模具前模双顶出机构
CN215039943U (zh) 一种具有扁销的模具
CN211279576U (zh) 具有开模同步脱模结构的汽车仪表板注塑模
CN216182329U (zh) 一种汽车安全带装饰盖的成型模具
CN215359676U (zh) 一种吸嘴脱模用的紧凑型出模结构
CN215242586U (zh) 同一滑块中包含不同抽芯方向的注塑模具滑块机构
CN215550592U (zh) 一种双童锁按钮的精密注塑模具
CN214448184U (zh) 模具行位后抽机构
CN218876133U (zh) 一种卷烟纸、内衬纸及接装纸用塑料芯注塑模具
CN220784713U (zh) 一种用于油壶注塑成型的模具
CN220741970U (zh) 一种双硬度一体成型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