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06991U - 一种顶升移载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顶升移载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806991U CN216806991U CN202120878550.9U CN202120878550U CN216806991U CN 216806991 U CN216806991 U CN 216806991U CN 202120878550 U CN202120878550 U CN 202120878550U CN 216806991 U CN216806991 U CN 21680699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veying part
- conveying
- driving
- transfer machine
- jack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Belt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顶升移载机,包括:机座;第一输送部和第二输送部;顶升组件,顶升组件与第二输送部连接;以及移动组件,移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轨道。此顶升移载机,通过第一输送部和第二输送部实现物料在两个方向上的输送,第一输送部输送物料时,顶升组件驱动第二输送部下降,使第二输送部的高度低于第一输送部;第二输送部输送物料时,顶升组件驱动第二输送部上升,使第二输送部的高度高于第一输送部并顶升物料;当机座的位置需要调整时,通过移动组件的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机座沿轨道移动,便于在一定范围内移动调节机座及其上的第一输送部和第二输送部的位置,此实用新型用于输送设备技术领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顶升移载机。
背景技术
目前,自动化生产流水线所使用的用于输送货物的移载机,底部通常由若干可上下调节的万向脚杯支撑,这种结构的移载机在移动时需要在下面放置叉车,然后手动松开各万向脚杯,通过叉车带动移载机移动,移动很不方便,不利于调节移载机的位置,特别是对于大型的移载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顶升移载机,便于移动输送平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顶升移载机,包括:机座;第一输送部和第二输送部,所述第一输送部和所述第二输送部安装于所述机座上,所述第一输送部和所述第二输送部的输送方向交叉设置;顶升组件,所述顶升组件与所述第二输送部连接,用以驱动所述第二输送部升降,使所述第二输送部高于或者低于所述第一输送部;以及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轨道,所述机座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轨道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机座沿所述轨道移动。
上述的顶升移载机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第一输送部和第二输送部实现物料在两个方向上的输送,其中第一输送部输送物料时,顶升组件驱动第二输送部下降,使第二输送部的高度低于第一输送部,避免第二输送部干涉第一输送部输送物料;第二输送部输送物料时,顶升组件驱动第二输送部上升,使第二输送部的高度高于第一输送部并顶升物料,第二输送部即可沿其输送方向输送物料,当机座的位置需要调整时,通过移动组件的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机座沿轨道移动,便于在一定范围内移动调节机座及其上的第一输送部和第二输送部的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顶升移载机,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件和若干设置在所述机座底部的行走轮,所述行走轮与所述轨道配合,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其中至少一个所述行走轮旋转,以带动所述机座沿所述轨道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顶升移载机,所述顶升组件包括导向座、滑移件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输送部竖直滑动安装于所述机座上,所述导向座与所述第二输送部连接,所述导向座上设有倾斜的导向槽,所述滑移件与所述导向槽滑动配合,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滑移件水平移动,以带动所述导向座和所述第二输送部升降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顶升移载机,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件、旋转件、连接件和滑移座,所述滑移座与所述机座滑动连接,所述滑移件安装在所述滑移座上,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滑移座铰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旋转件铰接,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旋转件旋转,以带动所述连接件动作,进而带动所述滑移座滑移。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顶升移载机,所述第一输送部包括多个间隔平行设置的第一输送带,所述第二输送部包括多个间隔平行设置的第二输送带,各所述第一输送带绕设形成有向下凹陷的间隔的多个凹陷部,各所述第二输送带嵌设在所述凹陷部的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顶升移载机,所述第一输送部包括第三驱动机构和与各所述第一输送带对应的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旋转可带动所述第一输送带输送动作,各所述第一传动轴同轴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输送带的第一传动轴之间传动连接,所述第三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其中一个所述第一传动轴旋转,进而带动其他所述第一传动轴旋转。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顶升移载机,所述第一传动轴的端部设有链轮,相邻两个所述第一传动轴之间设有双排链条,所述双排链条传动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两个所述链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顶升移载机,所述第二输送部包括第四驱动机构和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上设有沿轴向间隔分布的与各所述第二输送带传动连接的多个第二传动轮,所述第四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传动轴旋转,进而带动所述第二传动轮旋转动作以及对应的多个所述第二输送带输送动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顶升移载机,所述第二输送部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若干间隔平行设置的支撑架和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两端的两个支撑座,所述第二输送带支撑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支撑座竖直滑动安装于所述机座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顶升移载机,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导柱,所述导柱设置在所述支撑座的底部,所述机座上设有支撑横梁,所述支撑横梁上设有导套,所述导柱与所述导套竖直滑动连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顶升移载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顶升移载机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顶升移载机内部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输送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输送部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输送部的传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两个第一传动轴传动连接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传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输送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输送部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顶升组件的导向座和滑移件配合的局部放大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顶升组件的第二驱动机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输送部传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机座100、支撑横梁110、导套111、滑轨120、第一输送部200、第一输送带210、凹陷部211、第三驱动机构220、第三驱动件221、第一传动轴230、链轮231、第一传动轮232、双排链条240、第二输送部300、第二输送带310、支撑架320、支撑座330、导柱340、第四驱动机构350、第四驱动件351、第二传动轴360、第二传动轮361、顶升组件400、导向座410、导向槽411、滑移件420、第二驱动机构430、第二驱动件431、旋转件432、连接件433、滑移座434、滑块4341、卡爪4342、移动组件500、轨道510、第一驱动机构520、第一驱动件521、行走轮530。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顶升移载机,包括:机座100;第一输送部200和第二输送部300,第一输送部200和第二输送部300安装于机座100上,第一输送部200和第二输送部300的输送方向交叉设置,具体地,第一输送部200和第二输送部300的输送方向相互垂直,第一输送部200的输送方向为前后,第二输送部300的输送方向为左右;顶升组件400,顶升组件400与第二输送部300连接,用以驱动第二输送部300升降,使第二输送部300高于或者低于第一输送部200;以及移动组件500,移动组件500包括第一驱动机构520和轨道510,机座100可移动地设置在轨道510上,第一驱动机构520用于驱动机座100沿轨道510移动。
本实施例的顶升移载机,通过第一输送部200和第二输送部300实现物料在两个方向上的输送,其中第一输送部200输送物料时,顶升组件400驱动第二输送部300下降,使第二输送部300的高度低于第一输送部200,避免第二输送部300干涉第一输送部200输送物料;第二输送部300输送物料时,顶升组件400驱动第二输送部300上升,使第二输送部300的高度高于第一输送部200并顶升物料,第二输送部300即可沿其输送方向输送物料;当机座100的位置需要调整时,通过移动组件500的第一驱动机构520驱动机座100沿轨道510移动,能够在一定范围内移动调节机座100及其上的第一输送部200和第二输送部300的位置。
参照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机构520包括第一驱动件521和若干设置在机座100底部的行走轮530,具体地,行走轮530有四个,轨道510有两个,两个轨道510相互平行,轨道510沿第一输送部200的输送方向设置,轨道510呈工字型,行走轮530上设有与轨道510配合的滚槽;第一驱动件521驱动其中至少一个行走轮530旋转,进而带动机座100沿轨道510移动,具体地,第一驱动件521为电机,通过链传动驱动一个行走轮530旋转,第一驱动件521安装在机座100上。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除了采用上述的行走轮结构实现机座100沿轨道510的移动外,还可以采用其他的结构,例如丝杆螺母传动机构或者齿轮齿条传动机构等机构,只要能够实现机座100的移动即可。其中采用行走轮530结构移动机座100,结构简单,并且能够在重载下工作。
参照图1、图4、图5和图9,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输送部200包括多个间隔平行设置的第一输送带210,第二输送部300包括多个间隔平行设置的第二输送带310,各第一输送带210绕设形成有向下凹陷的间隔的多个凹陷部211,各第二输送带310嵌设在凹陷部211的位置。具体地,第一输送带210和第二输送带310采用模组带。
参照图9至图1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输送部300包括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若干间隔平行设置的支撑架320和设置在支撑架320两端的两个支撑座330,第二输送带310支撑绕设在支撑架320上,支撑座330竖直滑动安装于机座100上。具体地,支撑组件还包括导柱340,导柱340设置在支撑座330的底部,机座100上设有支撑横梁110,支撑横梁110上设有导套111,导柱340与导套111竖直滑动连接,从而对第二输送部300形成限位,使其能够在竖直方向上升降动作。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顶升组件400包括导向座410、滑移件420和第二驱动机构430,导向座410与第二输送部300的支撑座330固定连接,导向座410上设有倾斜的导向槽411,滑移件420与导向槽411滑动配合,第二驱动机构430驱动滑移件420水平移动,通过滑移件420与导向槽411的配合,带动导向座410和第二输送部300升降移动。通过滑移件420的水平运动转化为第二输送部300的竖直升降运动,实现第二输送部300小范围内的升降,导向槽411的倾斜角度和长度决定了第二输送部300的最大升降高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驱动机构430包括第二驱动件431、旋转件432、连接件433和滑移座434,其中,滑移件420可转动地安装在滑移座434上,滑移件420具体可采用包胶轴承或者滚轮等滚动件;滑移座434与机座100滑动连接,具体地,机座100上设有滑轨120,滑移座434的底部设有与滑轨120滑动配合的滑块4341;连接件433的一端与滑移座434铰接,具体地,滑移座434上设有卡爪4342,通过卡爪4342与连接件433铰接,连接件433的另一端与旋转件432铰接,第二驱动件431为电机,驱动旋转件432旋转,旋转件432带动连接件433动作,进而带动滑移座434滑移。
参照图6至图8,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输送部200包括第三驱动机构220和与各第一输送带210对应的第一传动轴230,第一传动轴230旋转可带动第一输送带210输送动作,各第一传动轴230同轴设置,相邻两个第一输送带210的第一传动轴230之间传动连接,第三驱动机构220驱动其中一个第一传动轴230旋转,进而带动其他第一传动轴230旋转,从而带动所有的第一输送带210输送动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传动轴230的端部设有链轮231,相邻两个第一传动轴230之间设有双排链条240,双排链条240传动连接相邻两个第一传动轴230的两个链轮231。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相邻两个第一传动轴230之间的连接,还可以采用联轴器或者万向节等联轴件连接。上述采用双排链条240和链轮231的结构,能够适用于重载工况。
具体地,第三驱动机构220包括第三驱动件221,第三驱动件221为电机,第三驱动件221通过链传动驱动其中一个第一传动轴230旋转;第一输送带210采用模组带,第一传动轴230上设有若干第一传动轮232,第一传动轮232为齿轮,与第一输送带210啮合配合。
参照图13,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输送部300包括第四驱动机构350和第二传动轴360,第二传动轴360上设有沿轴向间隔分布的与各第二输送带310传动连接的多个第二传动轮361,第四驱动机构350驱动第二传动轴360旋转,进而带动第二传动轮361旋转动作以及对应的多个第二输送带310输送动作。
与上述的第一输送部200的驱动机构不同的是,第二输送部300通过一个第二传动轴360带动多个第二输送带310输送动作,第二传动轴360上间隔分布多个与各间隔的第二输送带310对应的第二传动轮361,第二传动轮361与第二输送带310啮合配合。
具体地,第四驱动机构350包括第四驱动件351,第四驱动件351为电机,驱动第二传动轴360旋转。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输送部200和第二输送部300的传动部件均设置在机座100底部的收容空间内。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若出现参考术语“本实施例”、“一个实施例”、“一些实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顶升移载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座;
第一输送部和第二输送部,所述第一输送部和所述第二输送部安装于所述机座上,所述第一输送部和所述第二输送部的输送方向交叉设置;
顶升组件,所述顶升组件与所述第二输送部连接,用以驱动所述第二输送部升降,使所述第二输送部高于或者低于所述第一输送部;以及
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轨道,所述机座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轨道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机座沿所述轨道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升移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件和若干设置在所述机座底部的行走轮,所述行走轮与所述轨道配合,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其中至少一个所述行走轮旋转,以带动所述机座沿所述轨道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升移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组件包括导向座、滑移件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输送部竖直滑动安装于所述机座上,所述导向座与所述第二输送部连接,所述导向座上设有倾斜的导向槽,所述滑移件与所述导向槽滑动配合,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滑移件水平移动,以带动所述导向座和所述第二输送部升降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顶升移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件、旋转件、连接件和滑移座,所述滑移座与所述机座滑动连接,所述滑移件安装在所述滑移座上,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滑移座铰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旋转件铰接,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旋转件旋转,以带动所述连接件动作,进而带动所述滑移座滑移。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顶升移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部包括多个间隔平行设置的第一输送带,所述第二输送部包括多个间隔平行设置的第二输送带,各所述第一输送带绕设形成有向下凹陷的间隔的多个凹陷部,各所述第二输送带嵌设在所述凹陷部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顶升移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部包括第三驱动机构和与各所述第一输送带对应的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旋转可带动所述第一输送带输送动作,各所述第一传动轴同轴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输送带的第一传动轴之间传动连接,所述第三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其中一个所述第一传动轴旋转,进而带动其他所述第一传动轴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顶升移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轴的端部设有链轮,相邻两个所述第一传动轴之间设有双排链条,所述双排链条传动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两个所述链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顶升移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部包括第四驱动机构和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上设有沿轴向间隔分布的与各所述第二输送带传动连接的多个第二传动轮,所述第四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传动轴旋转,进而带动所述第二传动轮旋转动作以及对应的多个所述第二输送带输送动作。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顶升移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部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若干间隔平行设置的支撑架和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两端的两个支撑座,所述第二输送带支撑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支撑座竖直滑动安装于所述机座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顶升移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导柱,所述导柱设置在所述支撑座的底部,所述机座上设有支撑横梁,所述支撑横梁上设有导套,所述导柱与所述导套竖直滑动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878550.9U CN216806991U (zh) | 2021-04-26 | 2021-04-26 | 一种顶升移载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878550.9U CN216806991U (zh) | 2021-04-26 | 2021-04-26 | 一种顶升移载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806991U true CN216806991U (zh) | 2022-06-24 |
Family
ID=820400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878550.9U Active CN216806991U (zh) | 2021-04-26 | 2021-04-26 | 一种顶升移载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80699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520619A (zh) * | 2022-11-01 | 2022-12-27 | 广东恒鑫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上料变距中转输送台 |
-
2021
- 2021-04-26 CN CN202120878550.9U patent/CN21680699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520619A (zh) * | 2022-11-01 | 2022-12-27 | 广东恒鑫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上料变距中转输送台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1783068A1 (en) | Conveyance apparatus with lifting/lowering load carrying platform | |
CN216806991U (zh) | 一种顶升移载机 | |
CN113306475A (zh) | 底盘组件及自动导引车 | |
JPH07172538A (ja) | コンベヤ装置 | |
CN210557728U (zh) | 多向重载输送机 | |
CN215705911U (zh) | 底盘组件及自动导引车 | |
KR20150087915A (ko) | 물품 이송장치 및 방법 | |
CN211225517U (zh) | 一种烤盘收发盘机 | |
CN219078270U (zh) | 一种升降输送装置 | |
CN219097790U (zh) | 一种顶升移载装置 | |
CN214609809U (zh) | 一种炉前步进上料机构 | |
CN112239183B (zh) | 一种自动提升机构 | |
CN217101796U (zh) | 一种移载机 | |
CN215973600U (zh) | 一种环形送料装置 | |
CN212475068U (zh) | 一种可调式爬坡皮带输送机 | |
CN214058798U (zh) | 双向输送导轮组件同步顶升机构 | |
CN115417191A (zh) | 柔性装车平台 | |
CN211770049U (zh) | 板材棒材输送平台 | |
CN111605998A (zh) | 一种可调式爬坡皮带输送机 | |
CN114180318A (zh) | 转向用输送装置及其输送方法 | |
CN113651004A (zh) | 一种高效便捷的仓储管理用上货装置 | |
CN220392490U (zh) | 一种斜块式起重移载机 | |
CN221521273U (zh) | 一种玻璃翻转上片装置 | |
CN111422560A (zh) | 一种斜坡升降机 | |
CN112278835B (zh) | 装载机组装线的输送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