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02835U - 一种适用于玻璃磨边机的智能上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玻璃磨边机的智能上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02835U
CN216802835U CN202220528408.6U CN202220528408U CN216802835U CN 216802835 U CN216802835 U CN 216802835U CN 202220528408 U CN202220528408 U CN 202220528408U CN 216802835 U CN216802835 U CN 2168028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low container
rectangular
cuboid hollow
strip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52840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强
张振宇
周万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Daopu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Daopu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Daopu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Daopu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52840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028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028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028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玻璃磨边机的智能上料装置,包括主体框架、竖直方向调节部分、水平方向调节部分、活动架部分和智能控制部分,主体框架包括底座、分隔座和限位座,竖直方向调节部分包括电动升降装置一和上料载板,水平方向调节部分包括微调结构、水平位移结构和动力结构,活动架部分包括底盘、万向轮、支柱和“弓”形横梁,智能控制部分包括控制结构、反馈结构和预警结构。可实现玻璃磨边机的智能上料,配合PLC控制,可以实现智能上料,显著降低劳动强度,工作效率得以提高。操作员工无需近距离接触玻璃,安全系数得到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玻璃磨边机的智能上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磨边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玻璃磨边机的智能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玻璃磨边机主要通过磨头电机和磨轮来实现玻璃的磨削抛光,常规的单边玻璃磨边机一般由主机、进出料端导轨、玻璃支撑架、落地水箱组成。不同的材料和电机会影响机器的精度和使用寿命;如普通单边磨边机的底座,前后梁为铸件经过淬火处理后可增加机械的刚性。
使用时,需要多名工作人员协同操作,将玻璃转移至进料端,流程中存在劳动强度大、存在安全隐患和工作效率低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玻璃磨边机的智能上料装置,解决了玻璃磨边机使用时上料流程存在劳动强度大、安全系数欠佳和工作效率低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玻璃磨边机的智能上料装置,包括主体框架、竖直方向调节部分、水平方向调节部分、活动架部分和智能控制部分。
所述主体框架包括底座、分隔座和限位座。
所述底座包括长方体中空容器一。
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一上底板上设置一个长方形通孔一和一个方形垫块。
所述长方形通孔一内设置长方形容器一,长方形容器一下底板上设置两个圆形通孔一。
所述方形垫块上等距设置若干个条形限位滑槽。
所述分隔座包括长方体中空容器二和条形护板。
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二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一上底板上,且长方体中空容器二分别位于长方形通孔一的左右两侧。
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二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均设置长方形通孔二,且长方形通孔二之间通过方形通管一固连。
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二远离长方形通孔一的侧板上设置条形滑轨一。
所述条形护板的两端分别设置于两个长方体中空容器二的前侧板上。
所述限位座包括长方体中空容器三,长方体中空容器三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一上底板上。
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三靠近长方形通孔一的侧板上设置条形滑轨二。
所述竖直方向调节部分包括电动升降装置一和上料载板。
所述电动升降装置一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一内,电动升降装置一的活动端滑动连接于圆形通孔一内。
所述上料载板设置于电动升降装置一的活动端,且上料载板位于圆形通孔一上方。
所述上料载板上等距设置若干个条形滑轨三,且条形滑轨三与条形限位滑槽相适配。
所述水平方向调节部分包括微调结构、水平位移结构和动力结构。
所述微调结构包括电动升降装置二和调节箱机构。
所述电动升降装置二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一上底板上,且电动升降装置二活动端上设置滑块;所述滑块分别滑动连接于条形滑轨一和条形滑轨二内。
所述调节箱机构设置于电动升降装置二的活动端上。
所述调节箱机构包括长方体中空容器四、长方形通管二和条形滑轨四。
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四设置于电动升降装置二的活动端上;长方体中空容器四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均设置长方形通孔三。
所述长方形通管二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四内,且长方形通管二两端分别位于长方体中空容器四左侧板和右侧板上的长方形通孔三内。
所述条形滑轨四对称设置于长方形通管二的上底板和下底板上。
所述水平位移结构包括丝杆电机和动力箱机构。
所述丝杆电机设置于长方形通管二内。
所述动力箱机构包括长方体中空容器五、支撑板和定位连接板。
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五上底板上设置“L”形开口通槽。
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五下底板上设置长方形通孔四。
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五后侧板上设置两个圆形凹槽。
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五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均设置“U”形开口通槽,且“U”形开口通槽与长方形通孔四一端重合。
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五上底板上和下底板上均通过滑块滑动连接于条形滑轨四内。
所述支撑板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五内;且支撑板上设置圆形销孔。
所述定位连接板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五内,且定位连接板与丝杆电机的动子固连。
所述动力结构包括伺服电机和传送带装置。
所述伺服电机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五内。
所述传送带装置通过主动轴和从动轴销轴连接于支撑板上;且伺服电机与主动轴之间通过减速齿轮箱固连。
所述活动架部分包括底盘、万向轮、支柱和“弓”形横梁。
所述万向轮设置于底盘的下底板上。
所述支柱设置于底盘上,且支柱呈矩形分布。
所述“弓”形横梁等距设置于支柱之间。
所述智能控制部分包括控制结构、反馈结构和预警结构。
所述控制结构包括启动按钮、校正按钮和暂停按钮。
所述启动按钮、校正按钮和暂停按钮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三前侧板上。
所述反馈结构包括距离传感器模块一、距离传感器模块二和距离传感器模块三。
所述距离传感器模块一设置于圆形凹槽内。
所述距离传感器模块二设置于条形护板的下底面上。
所述距离传感器模块三设置于动力箱机构上。
所述预警结构包括可变色发光二极管、微处理器和蜂鸣器。
所述可变色发光二极管和蜂鸣器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三前侧板上。
所述微处理器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三内。
所述电动升降装置一、电动升降装置二、丝杆电机、伺服电机、距离传感器模块一、距离传感器模块二、距离传感器模块三、启动按钮、校正按钮、暂停按钮和微处理器之间电性连接。
作为优选,用带橡胶圈的辊轴替换传送带装置。
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主体框架、竖直方向调节部分、水平方向调节部分、活动架部分和智能控制部分的一体化设置,实现了玻璃磨边机的智能上料,配合PLC控制,可以实现智能上料,显著降低劳动强度,工作效率得以提高。操作员工无需近距离接触玻璃,安全系数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活动架部分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01. 长方体中空容器一、102. 长方形通孔一、103. 方形垫块、104. 长方形容器一、105. 圆形通孔一、106. 条形限位滑槽、107. 长方体中空容器二、108. 条形护板、109. 长方形通孔二、110. 方形通管一、111. 长方体中空容器三、112. 条形滑轨一、113. 条形滑轨二、201. 电动升降装置一、202. 上料载板、203. 条形滑轨三、301. 电动升降装置二、302. 长方体中空容器四、303. 长方形通管二、304. 条形滑轨四、305. 丝杆电机、306. 长方体中空容器五、307. 支撑板、308. 定位连接板、309. 伺服电机、310. 传送带装置、401. 底盘、402. 支柱、403. “弓”形横梁、501. 玻璃磨边机。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附图1-3,一种适用于玻璃磨边机的智能上料装置,包括主体框架、竖直方向调节部分、水平方向调节部分、活动架部分和智能控制部分。
所述主体框架包括底座、分隔座和限位座。
所述底座包括长方体中空容器一101。
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一101上底板上设置一个长方形通孔一102和一个方形垫块103。
所述长方形通孔一102内设置长方形容器一104,长方形容器一104下底板上设置两个圆形通孔一105。
所述方形垫块103上等距设置若干个条形限位滑槽106。
所述分隔座包括长方体中空容器二107和条形护板108。
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二107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一101上底板上,且长方体中空容器二107分别位于长方形通孔一102的左右两侧。
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二107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均设置长方形通孔二109,且长方形通孔二109之间通过方形通管一110固连。
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二107远离长方形通孔一102的侧板上设置条形滑轨一112。
所述条形护板108的两端分别设置于两个长方体中空容器二107的前侧板上。
所述限位座包括长方体中空容器三111,长方体中空容器三111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一101上底板上。
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三111靠近长方形通孔一102的侧板上设置条形滑轨二113。
所述竖直方向调节部分包括电动升降装置一201和上料载板202。
所述电动升降装置一201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一101内,电动升降装置一201的活动端滑动连接于圆形通孔一105内。
所述上料载板202设置于电动升降装置一201的活动端,且上料载板202位于圆形通孔一105上方。
所述上料载板202上等距设置若干个条形滑轨三203,且条形滑轨三203与条形限位滑槽106相适配。
所述水平方向调节部分包括微调结构、水平位移结构和动力结构。
所述微调结构包括电动升降装置二301和调节箱机构。
所述电动升降装置二301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一101上底板上,且电动升降装置二301活动端上设置滑块;所述滑块分别滑动连接于条形滑轨一112和条形滑轨二113内。
所述调节箱机构设置于电动升降装置二301的活动端上。
所述调节箱机构包括长方体中空容器四302、长方形通管二303和条形滑轨四304。
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四302设置于电动升降装置二301的活动端上;长方体中空容器四302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均设置长方形通孔三。
所述长方形通管二303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四302内,且长方形通管二303两端分别位于长方体中空容器四302左侧板和右侧板上的长方形通孔三内。
所述条形滑轨四304对称设置于长方形通管二303的上底板和下底板上。
所述水平位移结构包括丝杆电机305和动力箱机构。
所述丝杆电机305设置于长方形通管二303内。
所述动力箱机构包括长方体中空容器五306、支撑板307和定位连接板308。
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五306上底板上设置“L”形开口通槽。
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五306下底板上设置长方形通孔四。
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五306后侧板上设置两个圆形凹槽。
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五306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均设置“U”形开口通槽,且“U”形开口通槽与长方形通孔四一端重合。
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五306上底板上和下底板上均通过滑块滑动连接于条形滑轨四304内。
所述支撑板307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五306内;且支撑板307上设置圆形销孔。
所述定位连接板308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五306内,且定位连接板308与丝杆电机305的动子固连。
所述动力结构包括伺服电机309和传送带装置310。
所述伺服电机309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五306内。
所述传送带装置310通过主动轴和从动轴销轴连接于支撑板307上;且伺服电机309与主动轴之间通过减速齿轮箱固连。
所述活动架部分包括底盘401、万向轮、支柱402和“弓”形横梁403。
所述万向轮设置于底盘401的下底板上。
所述支柱402设置于底盘401上,且支柱402呈矩形分布。
所述“弓”形横梁403等距设置于支柱402之间。
所述智能控制部分包括控制结构、反馈结构和预警结构。
所述控制结构包括启动按钮、校正按钮和暂停按钮。
所述启动按钮、校正按钮和暂停按钮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三111前侧板上。
所述反馈结构包括距离传感器模块一、距离传感器模块二和距离传感器模块三。
所述距离传感器模块一设置于圆形凹槽内。
所述距离传感器模块二设置于条形护板的下底面上。
所述距离传感器模块三设置于动力箱机构上。
所述预警结构包括可变色发光二极管、微处理器和蜂鸣器。
所述可变色发光二极管和蜂鸣器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三111前侧板上。
所述微处理器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三111内。
所述电动升降装置一201、电动升降装置二301、丝杆电机305、伺服电机309、距离传感器模块一、距离传感器模块二、距离传感器模块三、启动按钮、校正按钮、暂停按钮和微处理器之间电性连接。
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第一步,预设置:
将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放置到玻璃磨边机501的进料口处(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固连于玻璃磨边机501的进料口上)。
对装置进行供电调试。
将待进行磨边等工艺的玻璃放置到活动架部分上(一般通过加载设备放置到“弓”形横梁403上)。
第二步,校准调试:
操作人员点按校正按钮,微处理器输出信号给电动升降装置二301和丝杆电机305。丝杆电机305带动动力箱机构移至玻璃磨边机501的进料口前端,电动升降装置二301带动动力箱机构上下移动,直至两个距离传感器模块一依次输出符合预设值的信号给微处理器(传送带装置310略高于玻璃磨边机501进料机构)。
完成调试,微处理器控制动力箱机构复位,完成校准调试。
第三步,上料:
将载料的活动架部分通过方形垫块103上条形限位滑槽106放置至合适条形滑轨三203内。
点按启动按钮,微处理器输出信号给电动升降装置一201、丝杆电机305和伺服电机309。
电动升降装置一201带动活动架部分有序上移,当距离传感器模块三检测到待加工玻璃和“弓”形横梁403经过时,电动升降装置一201暂停,丝杆电机305带动动力箱机构进入“弓”形横梁403下方。
之后,电动升降装置一201带动活动架部分下移一个单位距离,使得待加工玻璃落到传送带装置310上。
再后,伺服电机309启动,将待加工玻璃运送至玻璃磨边机501的进料口内。
最后,动力箱机构复位,重复上述运动,直至完成全部待加工玻璃的上料。
第四步,预警:
当活动架部分上无玻璃时,微处理器输出信号给电动升降装置一201、可变色发光二极管和蜂鸣器;电动升降装置一201复位。之后,可变色发光二极管显示红色并闪烁,蜂鸣器短鸣,提醒操作人员进行更换活动架部分。
若活动架部分未完全进入条形滑轨三203内,距离传感器模块二输出信号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输出信号给可变色发光二极管和蜂鸣器。可变色发光二极管显示红色,蜂鸣器间歇性长鸣,提醒操作人员进行校正。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用带橡胶圈的辊轴替换传送带装置。

Claims (10)

1.一种适用于玻璃磨边机的智能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主体框架、竖直方向调节部分、水平方向调节部分、活动架部分和智能控制部分;
所述主体框架包括底座、分隔座和限位座;
所述竖直方向调节部分包括电动升降装置一和上料载板;
所述水平方向调节部分包括微调结构、水平位移结构和动力结构;
所述微调结构包括电动升降装置二和调节箱机构;
所述调节箱机构包括长方体中空容器四、长方形通管二和条形滑轨四;
所述水平位移结构包括丝杆电机和动力箱机构;
所述丝杆电机设置于长方形通管二内;
所述动力箱机构包括长方体中空容器五、支撑板和定位连接板;
所述动力结构包括伺服电机和传送带装置;
所述活动架部分包括底盘、万向轮、支柱和“弓”形横梁;
所述智能控制部分包括控制结构、反馈结构和预警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用于玻璃磨边机的智能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伺服电机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五内;
所述传送带装置通过主动轴和从动轴销轴连接于支撑板上;且伺服电机与主动轴之间通过减速齿轮箱固连;
所述限位座包括长方体中空容器三,长方体中空容器三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一上底板上;
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三靠近长方形通孔一的侧板上设置条形滑轨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用于玻璃磨边机的智能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包括长方体中空容器一;
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一上底板上设置长方形通孔一和方形垫块;
所述长方形通孔一内设置长方形容器一,长方形容器一下底板上设置圆形通孔一;
所述方形垫块上设置条形限位滑槽;
所述分隔座包括长方体中空容器二和条形护板;
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二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一上底板上,且长方体中空容器二分别位于长方形通孔一的左右两侧;
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二左侧板和右侧板上设置长方形通孔二,且长方形通孔二之间通过方形通管一固连;
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二远离长方形通孔一的侧板上设置条形滑轨一;
所述条形护板的两端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二的前侧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用于玻璃磨边机的智能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升降装置一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一内,电动升降装置一的活动端滑动连接于圆形通孔一内;
所述上料载板设置于电动升降装置一的活动端,且上料载板位于圆形通孔一上方;
所述上料载板上设置条形滑轨三,且条形滑轨三与条形限位滑槽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用于玻璃磨边机的智能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升降装置二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一上底板上,且电动升降装置二活动端上设置滑块;所述滑块分别滑动连接于条形滑轨一和条形滑轨二内;
所述调节箱机构设置于电动升降装置二的活动端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用于玻璃磨边机的智能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四设置于电动升降装置二的活动端上;长方体中空容器四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上设置长方形通孔三;
所述长方形通管二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四内,且长方形通管二两端分别位于长方体中空容器四左侧板和右侧板上的长方形通孔三内;
所述条形滑轨四设置于长方形通管二的上底板和下底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用于玻璃磨边机的智能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五上底板上设置“L”形开口通槽;
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五下底板上设置长方形通孔四;
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五后侧板上设置圆形凹槽;
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五左侧板和右侧板上设置“U”形开口通槽,且“U”形开口通槽与长方形通孔四的一端重合;
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五上底板上和下底板上通过滑块滑动连接于条形滑轨四内;
所述支撑板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五内;且支撑板上设置圆形销孔;
所述定位连接板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五内,且定位连接板与丝杆电机的动子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用于玻璃磨边机的智能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万向轮设置于底盘的下底板上;
所述支柱设置于底盘上;
所述“弓”形横梁设置于支柱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用于玻璃磨边机的智能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结构包括启动按钮、校正按钮和暂停按钮;
所述反馈结构包括距离传感器模块一、距离传感器模块二和距离传感器模块三;
所述距离传感器模块一设置于圆形凹槽内;
所述距离传感器模块二设置于条形护板的下底面上;
所述距离传感器模块三设置于动力箱机构上;
所述预警结构包括可变色发光二极管、微处理器和蜂鸣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用于玻璃磨边机的智能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用带橡胶圈的辊轴替换传送带装置。
CN202220528408.6U 2022-03-11 2022-03-11 一种适用于玻璃磨边机的智能上料装置 Active CN2168028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28408.6U CN216802835U (zh) 2022-03-11 2022-03-11 一种适用于玻璃磨边机的智能上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28408.6U CN216802835U (zh) 2022-03-11 2022-03-11 一种适用于玻璃磨边机的智能上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02835U true CN216802835U (zh) 2022-06-24

Family

ID=820450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528408.6U Active CN216802835U (zh) 2022-03-11 2022-03-11 一种适用于玻璃磨边机的智能上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028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753201B1 (ko) 로봇 플라즈마 절단장치
CN101898326A (zh) 全自动磨切机
CN210527583U (zh) 一种带工装的板链输送设备
CN110497265B (zh) 一种钕铁硼磨床
CN216802835U (zh) 一种适用于玻璃磨边机的智能上料装置
CN112123949B (zh) 一种可加工回转体且自动化的uv打印装置
CN103935676A (zh) 一种输送装置
CN211003390U (zh) 一种气瓶自动转向装置
CN210306134U (zh) 一种自动焊锡机
CN202763597U (zh) 用于无心磨床的自动磨削系统
CN203753766U (zh) 一种输送装置
CN201776689U (zh) 全自动磨切机
CN213258376U (zh) 一种水平尺尺体输送转移机构
CN210848557U (zh) 一种自动管材切割系统的进料机构
CN213379976U (zh) 一种一体化波纹板自动焊接装置
CN210001086U (zh) 数控切割机的下料堆叠装置
CN211028324U (zh) 一种金属加工用剪板机
CN110459645B (zh) 电池板与汇流条的焊接方法
CN110181205B (zh) 一种钢筋骨架片焊接生产线
CN109483000B (zh) 自动焊接机
CN207326099U (zh) 一种齿条加工设备
CN215510285U (zh) 一种适用于控制柜面板的智能打磨加工装置
CN208265325U (zh) 一种玻璃转换台
CN110064810A (zh) 一种自动焊锡机
CN220114303U (zh) 一种可调节试剂瓶夹持高度的激光喷码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