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01380U - 一种转接片拉凸包模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转接片拉凸包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01380U
CN216801380U CN202220082812.5U CN202220082812U CN216801380U CN 216801380 U CN216801380 U CN 216801380U CN 202220082812 U CN202220082812 U CN 202220082812U CN 216801380 U CN216801380 U CN 2168013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module
groove
cavity
die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8281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顺炳
黄超
程秋实
周厚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Jintai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Jinta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Jintai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Jinta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08281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013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013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013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haping Metal By Deep-Drawing,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接片拉凸包模,旨在提供了一种拉凸包质量好的转接片拉凸包模。包括凸模组、上模块和下模块,所述上模块与下模块转动套接,所述上模块设置有若干凹模孔,所述下模块设置有整形模槽和若干深度不同的拉伸模槽,所述凹模孔的下端口分别与拉伸模槽和整形模槽的上端开口相对应,所述凸模组与整形模槽和拉伸模槽相对应,所述上模块连接有顶起组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实现通过多次拉伸完成拉凸包操作,避免出现拉裂,保证拉凸包质量;通过上模块与下模块可发生相对转动,调整带拉凸包件的位置,实现通过多次拉伸完成拉凸包操作,节省人工成本;拉伸模槽与整形模槽的位置成圆形布置,节省模具占地面积,节约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转接片拉凸包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接片加工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转接片拉凸包模。
背景技术
在现有拉凸包模具技术中,拉伸深度过大,拉伸时易发生拉裂拉伤,质量不容易被保证。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05236798 U,授权公告日 2016.05.18,公开了一种转接片拉凸包模,包括:上模固定板、上模垫板、弹性元件、下模垫板、下模固定板、吊模器、下模固定板支架、滑块、下模室、底板、模具支脚、导套固定块、导柱、导套、定位销、上模腔、下模腔、固定螺丝、下模口;其中:上模固定板与上模垫板固定连接,上模垫板与下模垫板通过弹性元件活动连接,下模垫板与下模固定板固定连接,下模固定板下部固定于下模固定板支架顶部,导套固定块、导套分别与上模固定板、下模固定板固定连接,导柱与导套内壁活动连接,上模固定板、下模固定板均固定设有吊模器,底板上部与下模固定板下部之间固定设有下模固定板支架、模具支脚、下模室,上模垫板内设有上模腔,下模垫板内设有定位销、固定下模腔、螺丝,下模室两侧设有滑块,底板中部设有下模口。该方案解决了通过调整上模与下模的运动模式,来保证冲压精度和产品质量。但对于拉伸深度较大的工件仍无法保证精度。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转接片拉凸包模来解决拉凸包质量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拉凸包质量差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拉凸包质量好的转接片拉凸包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转接片拉凸包模,包括凸模组、上模块和下模块,所述上模块与下模块转动套接,所述上模块设置有若干凹模孔,所述下模块设置有整形模槽和若干深度不同的拉伸模槽,所述凹模孔的下端口分别与拉伸模槽和整形模槽的上端开口相对应,所述凸模组与整形模槽和拉伸模槽相对应,所述上模块连接有顶起组件。
上模块与下模块均为圆柱形块,上模块与下模块套接且上模块与下模块可发生相对转动。上模块设置若干有凹模孔,下模块设置有整形模槽和若干拉伸模槽,若干拉伸模槽的深度不同。拉伸模槽与整形模槽绕下模块均匀布置,若干凹模孔的下端口分别与拉伸模槽和整形模槽的开口尺寸相同且对应连接,在上模块与下模块发生相对转动时保证接口处可过渡。凸模组与整形模槽和拉伸模槽对应。上模块连接有顶起组件,顶起组件可将上模块顶起,配合上模块与下模块可发生转动,上模块相对下模块转动,使得待拉凸包件在完成一次拉伸后转移到下一深度的拉伸模槽处,进行二次拉伸,在完成最大深度的拉伸后,转移到整形模槽处进行整形,完成整形后的待拉凸包件即可保证拉凸包质量好,模具采用旋转的方式进行位置调整,节约场地,节省人为转移时间,提高效率。
作为优选,若干拉伸模槽按照深度尺寸不同的依次布置,所述整形模槽置于深度尺寸最大的拉伸模槽和深度尺寸最小的拉伸模槽之间。待拉凸包件按拉伸深度逐渐增大的顺序依次旋转到不同的拉伸模槽上,配合凸模组进行拉伸,在完成最大拉伸深度的拉伸操作后转移到整形模槽的进行整形,通过多次拉伸和最后的整形,可保证拉凸包质量好,同时若干拉伸模槽与整形模槽为圆形布置,节约模具占地场地,节省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上模块上表面设置有卡槽,所述凹模孔置于卡槽内部。卡槽用来对待拉凸包工件的限位,保证拉凸包位置准确,保证拉凸包的质量。
作为优选,所述上模块下表面设置有让位槽,所述下模块嵌入到让位槽内,所述下模块上表面设置有限位槽,所述让位槽内底面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槽与限位块相匹配,所述让位槽内径大于下模块外径。下模块嵌入到上模块内,下模块可在上模块的让位槽内发生相对转动,让位槽内底面设置的限位块与下模块上表面设置的限位槽相匹配,可保证在旋转后凹模孔与相对应的拉伸模槽和相对应的整形模槽的对应位置准确,确保拉凸包的位置准确,保证拉凸包精度,保证产品质量。
作为优选,所述顶起组件包括顶起板和若干顶杆,所述顶杆置于让位槽内壁与下模块外壁之间,所述顶杆一端与让位槽底面连接,所述顶杆另一端与顶起板连接,所述顶起板外接有顶起液油缸。顶起板外接有顶起油缸,带动顶杆可将上模块顶起,使上模块与下模块脱离桶,保证在上模板与下模块发生相对旋转时,置于上模板上的待拉凸包件从拉伸模槽中脱离,方便旋转,避免在调整位置时损坏工件。
作为优选,所述凸模组包括下压板和若干拉伸凸模,所述下压板外接有下压液油缸,所述拉伸凸模上端与下压板连接,所述拉伸凸模下端与整形模槽和拉伸模槽相对应。不同的拉伸凸模对应不同的拉伸模槽,拉伸凸模与下压板连接,下压板外接液油缸,液油缸下压下压板,使拉伸凸模向下对待拉凸包件进行拉伸,保证拉凸包质量。
作为优选,所述顶起板中部设置有让位孔,所述下模块穿过让位孔外接有模架,所述顶起板连接有转动电机。顶起板中部设置让位孔,下模块穿过让位孔与模架连接,固定下模块,顶起板侧面连接转动电机,转动电机的转轴端连接有齿轮,在顶起板的侧壁设置有对应的齿轮齿,转动电机与顶起板通过齿轮的啮合实现顶起板的旋转,进而带动上模块的旋转来调整待拉凸包件的位置调整,保证拉凸包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上模块设置的凹模孔与下模块设置的拉伸模槽和整形模槽二者配合,实现通过多次拉伸完成拉凸包操作,避免出现拉裂,保证拉凸包质量;通过上模块与下模块可发生相对转动,调整带拉凸包件的位置,实现通过多次拉伸完成拉凸包操作,节省人工成本;拉伸模槽与整形模槽的位置成圆形布置,节省模具占地面积,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上模块立体示意图。
附图中,
1. 凸模组、2. 上模块、3. 下模块、4. 顶起组件、5. 转动电机、10. 下压板、11.拉伸凸模、20. 凹模孔、21. 限位槽、22. 让位槽、23. 限位块、24.卡槽、30.整形模槽、31.拉伸模槽、40. 顶起板、41. 顶杆、42. 让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转接片拉凸包模,包括凸模组1、上模块2和下模块3。上模块2与下模块3转动套接。上模块2设置有若干凹模孔20。下模块3设置有整形模槽30和若干深度不同的拉伸模槽31。凹模孔20的下端口分别与拉伸模槽31和整形模槽30的上端开口相对应。凸模组1与整形模槽30和拉伸模槽31相对应。上模块2连接有顶起组件4。
如图3伸缩,若干拉伸模槽31按照深度尺寸不同的依次布置。整形模槽30置于深度尺寸最大的拉伸模槽31和深度尺寸最小的拉伸模槽31之间。
如图2所示,上模块2上表面设置有卡槽24。凹模孔20置于卡槽24内部。上模块2下表面设置有让位槽22。下模块3嵌入到让位槽22内。下模块3上表面设置有限位槽21。让位槽22内底面设置有限位块23。限位槽21与限位块23相匹配。让位槽22内径大于下模块3外径。顶起组件4包括顶起板40和若干顶杆41。顶杆41置于让位槽22内壁与下模块3外壁之间。顶杆41一端与让位槽22底面连接。顶杆41另一端与顶起板40连接。顶起板40外接有顶起液油缸。凸模组1包括下压板10和若干拉伸凸模11。下压板10外接有下压液油缸。拉伸凸模11上端与下压板10连接。拉伸凸模11下端与整形模槽30和拉伸模槽31相对应。顶起板40中部设置有让位孔42。下模块3穿过让位孔42外接有模架。顶起板40连接有转动电机5。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如图1-3所示,上模块2下表面设置有让位槽22,下模块3嵌入到让位槽22内,让位槽22的内底面设置有限位块23,上模块2的上表面设置有限位槽21,让位槽22底面连接顶杆41,顶杆41置于让位槽22内壁与下模块3外壁之间,顶杆41下方连接顶起板40,顶起板40通过外接的顶起油缸,顶起板40可在顶起油缸的顶起动作下顶起上模块2,使上模块2与下模块3分离,同时在顶起板40的侧壁一周还设置有齿轮齿,齿轮齿与转动电机5的转轴端连接的齿轮发生啮合,使顶起板40在被顶起的同时发生旋转,进而实现上模块2的旋转。上模块2上表面设置有卡槽24,卡槽24底面设置有凹模孔20,凹模孔20对应下模块3顶面设置的整形模槽30和不同拉伸深度的拉伸模槽31。上模块2与下模块3发生相对滑动时即可实现待拉凸包件的位置调整,同时下模块3上表面设置有限位槽21,让位槽22的内底面设置有限位块23,发生上模块2与下模块3发生一次旋转后,限位块23与限位槽21发生相对位置的变化,保证上模块2旋转后的位置可确保凹模孔20与拉伸模槽31和整形模槽30均对齐,保证拉凸包的质量。凸模组1设置的若干拉伸凸模11分别对应相应的拉伸模槽31和整形模槽30,若干拉伸凸模11与下压板10连接,下压板10在下压油缸的作用下完成下压,实现拉凸包操作。该加工过程中,通过旋转上模块2实现待拉凸包件的位置调整,配合拉伸模槽31与整形模槽30成圆周布置,实现依次对待拉凸包件进行多次逐渐增加拉伸深度的拉凸包,避免拉凸包开裂,保证拉伸质量。

Claims (7)

1.一种转接片拉凸包模,其特征是,包括凸模组(1)、上模块(2)和下模块(3),所述上模块(2)与下模块(3)转动套接,所述上模块(2)设置有若干凹模孔(20),所述下模块(3)设置有整形模槽(30)和若干深度不同的拉伸模槽(31),所述凹模孔(20)的下端口分别与拉伸模槽(31)和整形模槽(30)的上端开口相对应,所述凸模组(1)与整形模槽(30)和拉伸模槽(31)相对应,所述上模块(2)连接有顶起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接片拉凸包模,其特征是,若干拉伸模槽(31)按照深度尺寸不同的依次布置,所述整形模槽(30)置于深度尺寸最大的拉伸模槽(31)和深度尺寸最小的拉伸模槽(3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接片拉凸包模,其特征是,所述上模块(2)上表面设置有卡槽(24),所述凹模孔(20)置于卡槽(24)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接片拉凸包模,其特征是,所述上模块(2)下表面设置有让位槽(22),所述下模块(3)嵌入到让位槽(22)内,所述下模块(3)上表面设置有限位槽(21),所述让位槽(22)内底面设置有限位块(23),所述限位槽(21)与限位块(23)相匹配,所述让位槽(22)内径大于下模块(3)外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转接片拉凸包模,其特征是,所述顶起组件(4)包括顶起板(40)和若干顶杆(41),所述顶杆(41)置于让位槽(22)内壁与下模块(3)外壁之间,所述顶杆(41)一端与让位槽(22)底面连接,所述顶杆(41)另一端与顶起板(40)连接,所述顶起板(40)外接有顶起液油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接片拉凸包模,其特征是,所述凸模组(1)包括下压板(10)和若干拉伸凸模(11),所述下压板(10)外接有下压液油缸,所述拉伸凸模(11)上端与下压板(10)连接,所述拉伸凸模(11)下端与整形模槽(30)和拉伸模槽(31)相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转接片拉凸包模,其特征是,所述顶起板(40)中部设置有让位孔(42),所述下模块(3)穿过让位孔(42)外接有模架,所述顶起板(40)连接有转动电机(5)。
CN202220082812.5U 2022-01-13 2022-01-13 一种转接片拉凸包模 Active CN2168013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82812.5U CN216801380U (zh) 2022-01-13 2022-01-13 一种转接片拉凸包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82812.5U CN216801380U (zh) 2022-01-13 2022-01-13 一种转接片拉凸包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01380U true CN216801380U (zh) 2022-06-24

Family

ID=820644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82812.5U Active CN216801380U (zh) 2022-01-13 2022-01-13 一种转接片拉凸包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013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09424A (zh) 一种皮带轮锻造模具
CN107042618B (zh) 一种深螺纹瓶盖的注塑模具
CN216801380U (zh) 一种转接片拉凸包模
CN112588930A (zh) 一种内撑式工件加工装置
CN218252492U (zh) 一种手电筒冷挤压深拉伸成型模具及夹具组件
CN218693347U (zh) 一种圆罐成型模具
CN115229040A (zh) 一种精准调节冲孔深度的侧冲孔模具
CN215544218U (zh) 汽车模具快速拆装装置
CN210412268U (zh) 一种方形拉伸件四周缩口脱模结构
CN211437709U (zh) 一种冲压模具成型装置
CN211489076U (zh) 一种铝合金型材的冷挤压成型模具
CN108772461B (zh) 用于钢瓶的成型机构
CN217121363U (zh) 一种汽车专用线夹成型装置
CN219851577U (zh) 一种铝盖自动复位扩形装置
CN217394225U (zh) 一种压轴承机同心校准机构
CN219986051U (zh) 一种笔记本电脑铝合金外壳冲压模具
CN212372683U (zh) 一种浴缸注塑成型模压持装置
CN216420773U (zh) 一种用于阶梯形件液压凸模拉深成形装置
CN210634155U (zh) 一种柱液压机开口尺寸调整装置
CN219378597U (zh) 一种具有自动上下料功能的冲压装置
CN214639466U (zh) 一种冲槽机上的压片结构
CN218136569U (zh) 一种模具生产用钻床
CN211386409U (zh) 一种金属件加工模具
CN215315277U (zh) 一种便于快速脱模的模具冲压装置
CN218460637U (zh) 一种具有换模功能的高强度冲压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