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74565U - 一种高效定子绕线机传动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定子绕线机传动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74565U
CN216774565U CN202121699623.4U CN202121699623U CN216774565U CN 216774565 U CN216774565 U CN 216774565U CN 202121699623 U CN202121699623 U CN 202121699623U CN 216774565 U CN216774565 U CN 2167745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rtical
transmission
motor
transmission rod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9962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秀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Xinqizhou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Xinqizhou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Xinqizhou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Xinqizhou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69962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745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745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745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定子绕线机传动总成,包括:支撑件;竖向驱动件,所述竖向驱动件包括竖向固定件、竖向动力件和竖向移动件,所述竖向动力件和所述竖向固定件均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所述竖向移动件设置在所述竖向固定件上;所述竖向固定件包括竖向固定座和竖向滑轨,所述竖向固定座和所述竖向滑轨均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所述竖向动力件包括竖向稳定座、竖向传动杆、电机固定座和竖向电机,所述竖向稳定座和所述电机固定座均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所述竖向传动杆设置在所述竖向稳定座和所述竖向固定座上,所述竖向电机设置在所述电机固定座上。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传动精度高、传动稳定性佳、使用寿命长和维护保养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定子绕线机传动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绕线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定子绕线机传动总成。
背景技术
定子是电动机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包括定子铁芯和定子绕组。制作时,瓣状的铁芯依次围合组成环状铁芯,在环状铁芯的上部和下部均组装绝缘物,通过绝缘物隔断铁芯内圈和外圈的导电性,整体形成环状定子铁芯,最后在环状定子铁芯上绕线形成定子绕组。绕线时,以一瓣铁芯为最小单位绕线,线材绕包绝缘物,铁芯被绝缘物包裹;一瓣铁芯绕线结束后进入紧邻的下一瓣铁芯绕线。目前市场上现有设备中的竖向电机和竖向传动杆直接连接,并且该将直接固定连接后的竖向电机和竖向传动杆一同固定设置在支撑件上,套装在竖向传动杆上的竖向移动件常会造成该竖向传动杆受力失衡,进而造成竖向传动杆竖向传动准确度降低,竖向传动杆磨损严重,竖向传动可靠性降低。并且由于竖向电机与竖向传动杆直接连接,竖向电机在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振动直接传递至竖向传动杆,进一步影响竖向传动精度、加快竖向传动杆磨损和降低竖向传动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定子绕线机传动总成,具体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定子绕线机传动总成,包括:
支撑件;
竖向驱动件,其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所述竖向驱动件包括竖向固定件、竖向动力件和竖向移动件,所述竖向动力件和所述竖向固定件均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所述竖向移动件设置在所述竖向固定件上;所述竖向固定件包括竖向固定座和竖向滑轨,所述竖向固定座和所述竖向滑轨均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所述竖向动力件包括竖向稳定座、竖向传动杆、电机固定座和竖向电机,所述竖向稳定座和所述电机固定座均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所述竖向传动杆设置在所述竖向稳定座和所述竖向固定座上,所述竖向电机设置在所述电机固定座上。
优选地,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件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所述支撑板包括上侧支撑板和下侧支撑板,所述上侧支撑板和所述下侧支撑板均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所述上侧支撑板下表面设置有悬吊板。
优选地,所述竖向固定座设置在所述悬吊板上,所述竖向固定座上设置有第一贯穿孔和第一稳定贯穿孔,所述第一稳定贯穿孔内嵌装有第一稳定轴承;所述竖向滑轨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竖向固定座上,所述竖向滑轨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上侧支撑板上,多根所述竖向滑轨均匀分布。
优选地,所述竖向稳定座设置在所述上侧支撑板,所述竖向传动杆设置在所述竖向稳定座上,所述电机固定座设置在所述下侧支撑板上,所述竖向电机设置在所述电机固定座上,并且所述竖向电机与所述竖向传动杆连接。
优选地,所述竖向稳定座上设置有第二稳定贯穿孔,并且所述第二稳定贯穿孔轴线与所述第一稳定贯穿孔轴线重合,同时所述第二稳定贯穿孔内嵌装有第二稳定轴承;所述竖向传动杆为丝杆,所述竖向传动杆一端固定嵌装在所述第二稳定轴承内,所述竖向传动杆另一端固定嵌装在所述第一稳定轴承内,并且所述竖向传动杆另一端贯穿出所述第一稳定轴承。
优选地,所述竖向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电机固定座上,并且所述竖向电机转轴通过联轴器与所述竖向传动杆另一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竖向移动件包括竖向移动块,所述竖向移动块上设置有第二贯穿孔、滑动贯穿孔和传动贯穿孔,所述竖向移动块通过所述传动贯穿孔套装在所述竖向传动杆上,并且所述传动贯穿孔与所述竖向传动杆螺纹连接;所述滑动贯穿孔套装在所述竖向滑轨上,同时所述第二贯穿孔轴线与所述第一贯穿孔轴线重合。
优选地,还包括径向收缩件和往复摆动件,所述径向收缩件和所述往复摆动件均设置在所述竖向驱动件上;所述径向收缩件包括径向传动杆、第一传动轮、第一传动带和径向电机,所述径向传动杆设置在所述竖向移动块上,所述第一传动轮设置在所述径向传动杆上,所述第一传动带设置在所述第一传动轮上,所述径向电机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
优选地,所述往复摆动件包括摆动传动件、摆动动力件和绕线头,所述摆动传动件设置在所述竖向移动件上,所述摆动动力件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所述绕线头设置在所述摆动传动件和所述径向传动杆上;所述摆动传动件包括摆动传动杆、第二传动轮和第二传动带,所述摆动传动杆设置在所述竖向移动件上,所述第二传动轮设置在所述摆动传动杆上,所述第二传动带设置在所述第二传动轮上;所述摆动动力件包括摆动电机,所述摆动电机为伺服电机。
优选地,所述绕线头包括绕线盒和径向移动件,所述绕线盒设置在所述摆动传动杆上,所述径向移动件设置在所述径向传动杆上。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高效定子绕线机传动总成结构设计合理、传动精度高、传动稳定性佳、使用寿命长和维护保养成本低;
2)本实用新型高效定子绕线机传动总成设置了竖向驱动件,所述竖向驱动件包括竖向固定座、竖向滑轨、竖向稳定座、竖向传动杆、竖向电机和竖向移动块,该竖向固定座、该竖向滑轨和该竖向稳定座均设置在该支撑板上,该竖向传动杆两端分别设置在该竖向固定座和该竖向稳定座上,该竖向移动块分别套装在该竖向滑轨和该竖向传动杆上,使得该竖向传动杆受力更加均匀;该竖向电机转轴通过联轴器与该竖向传动杆连接,避免了竖向电机转动产生的振动影响到该竖向传动杆转动,有效提高了传动精度、传动稳定性和使用寿命,降低了维护保养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高效定子绕线机传动总成前侧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高效定子绕线机传动总成后侧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高效定子绕线机传动总成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高效定子绕线机传动总成前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高效定子绕线机传动总成前侧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高效定子绕线机传动总成后侧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高效定子绕线机传动总成图3中A-A方向剖面主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高效定子绕线机传动总成图3中A-A方向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高效定子绕线机传动总成图3中B-B方向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高效定子绕线机传动总成图9中C的局部放大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高效定子绕线机传动总成图9中D的局部放大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高效定子绕线机传动总成图9中E的局部放大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高效定子绕线机传动总成中径向移动箍、传动臂和移动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高效定子绕线机传动总成图3中F-F方向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高效定子绕线机传动总成图14中G的局部放大图;
图16为现有设备中竖向移动件各部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其中:1-支撑件,2-上侧支撑板,3-下侧支撑板,4-悬吊板,5-竖向电机,6-竖向传动杆,7-竖向固定座,8-竖向滑轨,9-竖向移动块,10-径向传动杆,11-第一传动轮,12- 第一传动带,13-径向电机,14-径向螺母,15-摆动传动杆,16-第二传动轮,17-第二传动带,18-摆动电机,19-绕线盒,20-随动栓,21-径向移动箍,22-传动臂,23-移动架, 24-绕线嘴,25-轴套,26-定子,27-竖向稳定座,28-电机固定座,29-第一稳定轴承,30- 第二稳定轴承,31-联轴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通过实施例方式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B,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本文中术语“/和”是描述另一种关联对象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两种关系,例如,A/和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A和B两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关系。
根据图1-图16所示,一种高效定子绕线机传动总成,包括支撑件、竖向驱动件、径向收缩件、往复摆动件、工装件、线圈调整件和控制件,所述竖向驱动件、所述工装件和所述控制件均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所述径向收缩件和所述往复摆动件均设置在所述竖向驱动件上,所述线圈调整件设置在所述工装件上。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件1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在所述支撑件1上。所述支撑板包括上侧支撑板2和下侧支撑板3,所述上侧支撑板2和所述下侧支撑板3均设置在所述支撑件1上。所述上侧支撑板2下表面设置有悬吊板4。所述竖向驱动件包括竖向固定件、竖向动力件和竖向移动件,所述竖向动力件设置在所述下侧支撑板3上,所述竖向固定件设置在所述悬吊板4上,所述竖向移动件设置在所述竖向固定件上。所述竖向固定件包括竖向固定座7和竖向滑轨8,所述竖向固定座7设置在所述悬吊板4上,所述竖向滑轨8设置在所述竖向固定座7上。所述竖向固定座7上设置有第一贯穿孔和第一稳定贯穿孔,所述第一贯穿孔用于支撑和增加所述径向收缩件径向稳定性。所述第一稳定贯穿孔内嵌装有第一稳定轴承29,所述第一稳定轴承 29用于支撑和径向稳定所述竖向动力件。所述竖向滑轨8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竖向固定座7上,所述竖向滑轨8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上侧支撑板上,所述竖向滑轨8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竖向滑轨8均匀分布。所述竖向滑轨8能够为所述竖向移动件提供导向和提高竖向移动时的径向稳定。
所述竖向动力件包括竖向稳定座27、竖向传动杆6、电机固定座28和竖向电机5,所述竖向稳定座27设置在所述上侧支撑板3,所述竖向传动杆设置在所述竖向稳定座27 上,所述电机固定座28设置在所述下侧支撑板上,所述竖向电机设置在所述电机固定座 28上,并且所述竖向电机与所述竖向传动杆连接。所述竖向稳定座27上设置有第二稳定贯穿孔,并且所述第二稳定贯穿孔轴线与所述第一稳定贯穿孔轴线重合,同时所述第二稳定贯穿孔内嵌装有第二稳定轴承30。所述竖向传动杆为丝杆,所述竖向传动杆一端固定嵌装在所述第二稳定轴承30内,所述竖向传动杆另一端固定嵌装在所述第一稳定轴承29 内,并且所述竖向传动杆另一端贯穿出所述第一稳定轴承29。所述电机固定座28固定设置在所述下侧支撑板上,所述竖向电机为伺服电机,所述竖向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电机固定座28上,并且所述竖向电机转轴顶端通过联轴器31连接在所述竖向传动杆另一端上。使竖向电机带动所述竖向传动杆转动时,能够防止竖向电机自身振动对所述竖向传动杆产生影响。以提高所述竖向动力件竖向传动准确度和使用寿命,进一步提高本案使用的可靠性。
所述竖向移动件包括竖向移动块9,所述竖向移动块9上设置有第二贯穿孔、滑动贯穿孔和传动贯穿孔,所述竖向移动块9通过所述传动贯穿孔套装在所述竖向传动杆6上,并且所述传动贯穿孔与所述竖向传动杆6螺纹连接。所述滑动贯穿孔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滑动贯穿孔逐一对应套装在两根所述竖向滑轨8上,同时所述第二贯穿孔轴线与所述第一贯穿孔轴线重合。当竖向传动杆6随所述竖向电机5转动时能够通过所述传动贯穿孔带动所述竖向移动块9沿所述竖向滑轨8竖向移动。现有设备中的所述竖向移动件的所述竖向传动杆一端直接连接在所述竖向电机转轴上,所述竖向传动杆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竖向电机所固定的固定板上,使得所述竖向电机所固定的固定板对所述竖向传动杆两端施加向内侧拉力;当所述竖向移动块螺纹套装连接在所述竖向传动杆上时,所述竖向移动块将会对竖向传动杆施加向外侧拉力,由于所述竖向传动杆中段所受到的向外侧拉力与所述竖向传动杆两端向内侧拉力方向相反,使得所述竖向传动杆更容易磨损和弯曲,降低了所述竖向传动杆使用寿命和维护保养成本。现有设备中的所述竖向移动件见图16。
所述径向收缩件包括径向传动杆10、第一传动轮11、第一传动带12和径向电机13,所述径向传动杆10设置在所述竖向移动块9上,所述第一传动轮11设置在所述径向传动杆10上,所述第一传动带12设置在所述第一传动轮11上,所述径向电机13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径向传动杆10为空心管状,以便于线材穿过。所述径向传动杆10一端外壁横截面呈六边形状,所述径向传动杆10另一端外壁横截面呈圆形,所述径向传动杆10 另一端外壁上设置有一段径向螺纹,所述径向螺纹上套装有径向螺母14,所述径向螺母 14与所述径向螺纹配合。所述径向传动杆10外径小于所述第二贯穿孔直径和所述第一贯穿孔直径,所述径向传动杆10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贯穿孔,并且所述径向螺母14固定嵌装在所述第二贯穿孔一端,同时所述径向传动杆10一端穿入所述第一贯穿孔内。所述第一传动轮11的中心孔呈六边形状,六边形状的第一传动轮11中心孔能够便于驱动所述径向传动杆10周向转动,并且能够满足径向传动杆10在所述第一传动轮11内沿轴线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第一传动轮11套装在所述径向传动杆10一端上,并且所述第一传动轮 11一端嵌装在所述第一贯穿孔内,同时所述第一传动轮11能够在所述第一贯穿孔内自由周向转动。所述第一传动带12同时套装在所述第一传动轮11和所述径向电机13上。所述径向电机13为伺服电机,所述径向电机13固定设置在所述悬吊板4上。当径向电机 13正向转动时能够通过第一传动带12和第一传动轮11带动所述径向传动杆10正向转动,正向转动的径向传动杆10在径向螺母14内正向转动,受径向螺母14螺纹连接作用亦做向下移动,向下移动的径向传动杆10带动所述径向移动件沿径向线向轴线方向移动,以提高线材绕置均匀性和紧密性。同时当竖向电机5通过所述竖向传动杆6带动所述竖向移动块9竖向往复移动时,能够通过所述径向螺母14带动所述径向传动杆10竖向往复运动,进而带动设置在所述径向传动杆10上的径向移动件竖向往复运动。
所述往复摆动件包括摆动传动件、摆动动力件和绕线头,所述摆动传动件设置在所述竖向移动件上,所述摆动动力件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所述绕线头设置在所述摆动传动件和所述径向传动杆10上。所述摆动传动件包括摆动传动杆15、第二传动轮16和第二传动带17,所述摆动传动杆15设置在所述竖向移动件上,所述第二传动轮16设置在所述摆动传动杆15上,所述第二传动带17设置在所述第二传动轮16上。所述摆动传动杆15 外侧横截面呈六边形状,所述摆动传动杆15呈空心管状,所述摆动传动杆15内径大于所述径向传动杆10外径,所述摆动传动杆15套在所述径向传功杆另一端上,并且所述摆动传动杆15一端嵌装在所述第二贯穿孔另一端内,同时所述摆动传动杆15能够在所述第二贯穿孔内周向转动。所述竖向移动块9能够带动所述摆动传动杆15竖向往复移动。所述第二传动轮16的中心孔呈六边形状,所述第二传动轮16套装在所述摆动传动杆15上。六边形状的第二传动轮16中心孔能够便于驱动所述摆动传动杆15周向转动。所述第二传动带17同时套装在所述第二传动轮16和所述摆动动力件上。所述摆动动力件包括摆动电机18,所述摆动电机18为伺服电机。当摆动电机18正向转动一定角度时能够通过所述第二传动带17和所述第二传动轮16带动所述摆动传动杆15正向转动一定角度,所述摆动电机18反向转动一定角度时能够带动所述摆动传动杆15反向转动一定角度,以实现所述摆动传动杆15带动所述摆线头往复摆动,最终使所述绕线头往复摆动,提高线材绕置效率。当竖向电机5通过所述竖向传动杆6带动所述竖向移动块9竖向往复移动时,能够带动所述摆动传动杆15同所述径向传动杆10仪器竖向往复运动,进而带动设置在所述径向传动杆10和所述摆动传动杆15上的绕线头竖向往复运动。所述摆动传动杆15穿过所述上侧支撑板2处的所述上侧支撑板2上设置有轴套25,所述轴套25能够增加所述摆动传动杆15径向稳定性。
所述绕线头包括绕线盒19和径向移动件,所述绕线盒19设置在所述摆动传动杆15上,所述径向移动件设置在所述径向传动杆10上。所述绕线盒19呈矩形盒装,所述绕线盒19一端面设置有径向移动贯穿孔,所述绕线盒19侧壁上设置有摆动贯穿孔。所述绕线盒19通过所述摆动贯穿孔固定套装在所述摆动传动杆15另一端上,并且随所述摆动传动杆15往复转动而转动。所述径向移动件包括随动栓20、径向移动箍21、传动臂22和移动架23,所述随动栓20设置在所述径向传动杆10上,所述径向移动箍21设置在所述随动栓20上,所述传动臂22和所述移动架23均设置在所述绕线盒19上。所述随动栓20 一端固定嵌装在所述径向传动杆10另一端管内,所述随动栓20另一端面设置有栓帽。所述径向移动箍21呈厚壁管状,所述径向移动箍21内径大于所述随动栓20直径,所述径向移动箍21内径小于所述栓帽直径,所述径向移动箍21外侧壁沿周向设置有第一滑动槽。所述径向移动箍21套在所述随动栓20另一端上,并且通过所述栓帽随着所述径向传动杆 10竖向移动。所述传动臂22大致呈V字形,需要说明的是,本案所述的呈V字形的传动臂22,并非对传动臂22的V字夹角的角度做相应的限定,只是便于描述传动臂22的结构。所述传动臂22折弯处铰接在所述绞线盒内壁上,所述传动臂22一端嵌装在所述第一滑动槽内,使得所述传动臂22一端和所述径向移动箍21铰接。所述移动架23上设置有穿线长条贯穿孔,所述移动架23一端上设置有绕线嘴24和第二滑动槽,线材先后穿过穿线长条贯穿孔和所述绕线嘴24后缠绕在定子26上。所述第二滑动槽套装在所述传动臂 22另一端上,使所述移动架23与所述传动臂22另一端铰接。当随动帽随着所述径向传动杆10相对竖向移动块9向下移动时将会通过所述径向移动箍21降低所述传动臂22一端高度,使传动臂22能够围绕折弯铰接处转动,进而使所述传动臂22另一端沿径向向轴线方向移动,最终带动所述移动架23和绕线嘴24向轴线方向移动,使线材能够均匀缠绕在定子26上。所述绕线嘴24能够通过所述径向移动贯穿孔伸出和缩入所述绕线盒19内。
所述工装件包括工装支撑件、定子工装件和绕线调整件,所述工装支撑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定子工装件和所述绕线调整件均设置在所述工装支撑件上。所述工装支撑件包括支撑缸、导向杆和工装支撑板,所述支撑缸和所述导向杆均设置在所述上侧支撑板 2上,所述工装支撑板设置在所述支撑缸上。所述支撑缸为液压支撑缸,所述支撑缸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撑缸对称设置在所述上侧支撑板2上。所述导向杆一端垂直固定设置在所述上侧支撑板2上,所述导向杆设置有四根,四根所述导向杆围绕所述径向传动杆 10轴线均匀分布。所述工装支撑板呈矩形板状,所述工装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一绕线贯穿孔和导向贯穿孔,所述第一绕线贯穿孔位于所述工装支撑板中心处,所述导向贯穿孔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导向贯穿孔围绕所述第一绕线贯穿孔轴线均匀分布。所述工装支撑板水平固定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缸活塞顶端,并且四个所述导向贯穿孔逐一对应套装在四根所述导向杆上,当所述支撑缸伸长和缩短时,能够推动所述工装支撑板沿着所述导向杆往复运动。所述第一绕线贯穿孔套在所述绕线头外。
所述定子工装件包括旋转盘、旋转传动件和工装盘,所述旋转盘和所述旋转传动件均设置在所述上侧支撑板2上,所述工装盘设置在所述旋转盘上。所述旋转盘呈圆盘状,所述旋转盘中心处设置有第二绕线贯穿孔,所述旋转盘外侧壁上设置有轮齿,所述旋转盘一端面边缘处设置有锁定孔,所述锁定孔设置数量与待绕线的定子26上绕线座数量相同。作为一种选择,所述锁定孔设置有二十二个,二十二个所述锁定孔围绕所述旋转盘轴线均匀分布。所述旋转盘水平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上侧支撑板2上,并且所述第二绕线贯穿孔轴线与所述第一绕线贯穿孔轴线重合。所述旋转传动件包括旋转电机、旋转齿轮、旋转传动带和旋转锁定件,所述旋转电机为步进电机,所述旋转电机和所述旋转锁定件均设置在所述上侧支撑板2上,所述旋转齿轮设置在所述旋转电机转轴上,所述旋转传动带同时套装在所述旋转齿轮和所述旋转盘上,并且所述旋转传动带与所述轮齿啮合。当旋转电机转动时能够通过所述旋转齿轮和所述旋转传动带带动所述旋转盘周向转动,已调整定子26 上的绕线座至绕线位置处。所述旋转锁定件包括锁定气缸和锁定轴,所述锁定气缸设置在所述上侧支撑板2上,所述锁定轴设置在所述锁定气缸活塞上,并且所述锁定轴至所述旋转盘轴线间距与所述锁定孔至所述旋转盘轴线间距相同,同时所述锁定轴直径小于所述锁定孔直径。当旋转盘旋转至预定位置后所述锁定气缸将推动所述锁定轴插入所述锁定孔内,以防止定子26在绕线过程中发生转动。所述工装盘呈圆饼状,所述工装盘圆心处设置有第三绕线贯穿孔。所述工装盘上设置有台阶孔,所述台阶孔轴线与所述第三绕线贯穿孔轴线重合。所述台阶孔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台阶孔半径均不相同,三个所述台阶孔直径分别与三种待绕置铜线的定子26外径相同,三个所述台阶孔分别用于安装不同直径的定子26。所述工装盘旁的所述上侧支撑板2上设置有工装按压件,所述工装按压件包括按压气缸和按压板,所述按压气缸设置在所述上侧支撑板2上,所述按压板设置在所述按压气缸活塞上。当定子26安装在工装盘,并且随旋转盘转动至预定位置后,所述按压气缸将通过所述按压板将所述定子26按置在所述工装盘上,以防止定子26在绕置过程中跳动。
所述绕线调整件包括水平扯线件、竖向档线件和剪刀,所述水平扯线件、所述竖向档线件和所述剪刀均设置在所述上侧支撑板2上。所述水平扯线件包括水平径向气缸、水平扯线气缸和水平扯线针,所述水平径向气缸固定设置在所述上侧支撑板2上,所述水平扯线气缸设置在所述水平径向气缸上,所述水平扯线针设置在所述水平扯线气缸上。所述水平径向气缸沿所述工装盘径向设置,所述水平扯线气缸水平垂直设置在所述水平径向气缸活塞顶端,所述水平扯线针设置在所述水平扯线气缸活塞上。当水平径向气缸伸长时能够将所述水平扯线气缸向所述工装盘轴线方向推动,进而通过所述水平扯线针将绕置完成的绕线座上铜线向外侧拉扯至预定位置,以便于所述竖向档线件档线。所述竖向档线件包括档线固定架、第一竖向档线件和第二竖向档线件,所述档线固定架设置在所述上侧支撑板2上,所述第一竖向档线件和所述第二竖向档线件均设置在所述档线固定架上。所述档线固定架呈直角板状,所述档线固定架一端垂直固定设置在所述上侧支撑板2上。所述第一竖向档线件包括档线气缸和档线针,所述档线气缸竖直设置在所述档线固定架另一端上,所述档线针设置在所述档线气缸活塞上,并且所述第一竖向档线件位于所述工装盘和所述水平扯线件上方。所述第二竖向档线件与所述第一竖向档线件结构相同,所述第二竖向档线件亦垂直设置在所述档线固定架上。当定子26上第一个绕线座正向绕线完成后所述水平扯动件将铜线向外侧扯动至预定位置,此时第一竖向档线件将下降以挡住铜线回缩,此时旋转盘转动,使定子26上的第二个绕线座转动至绕线位置后开始反向绕线,待反向绕线完成后所述水平扯线件将铜线向外径方向扯动预定位置后第二竖向档线件下降以挡住铜线回缩。第二个绕线座和第一绕线座位置相邻,采用相邻绕线座逐个正向反向交替绕线方式,有效降低了绕线线头余量,有效节约了铜线,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亦降低了生产成本。所述剪刀包括第一剪刀和所述第二剪刀,所述第一剪刀设置在所述工装支撑板上,所述第二剪刀设置在所述上侧支撑板2上。所述第一剪刀能够直接对相邻两个绕线座上绕线完成后的铜线剪断。所述第二剪刀使用在,当竖向驱动件检修和故障时,无法推动所述径向收缩件和所述往复摆动件竖向往复移动时,所述支撑缸将通过所述工装支撑板、所述旋转盘和所述工装盘带动定子26竖向往复运动,最终实现定子26绕线作业,有效提高了定子26绕线生产运行可靠性和连续性。
所述控制件包括PLC,所述PLC分别与所述竖向驱动件、所述径向收缩件、所述往复摆动件、所述工装件和所述线圈调整件电连接。所述PLC能够实时控制相应电机和液压缸活动,属于现有技术手段,在此不再赘述。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10)

1.一种高效定子绕线机传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件;
竖向驱动件,其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所述竖向驱动件包括竖向固定件、竖向动力件和竖向移动件,所述竖向动力件和所述竖向固定件均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所述竖向移动件设置在所述竖向固定件上;所述竖向固定件包括竖向固定座和竖向滑轨,所述竖向固定座和所述竖向滑轨均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所述竖向动力件包括竖向稳定座、竖向传动杆、电机固定座和竖向电机,所述竖向稳定座和所述电机固定座均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所述竖向传动杆设置在所述竖向稳定座和所述竖向固定座上,所述竖向电机设置在所述电机固定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定子绕线机传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件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所述支撑板包括上侧支撑板和下侧支撑板,所述上侧支撑板和所述下侧支撑板均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所述上侧支撑板下表面设置有悬吊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定子绕线机传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固定座设置在所述悬吊板上,所述竖向固定座上设置有第一贯穿孔和第一稳定贯穿孔,所述第一稳定贯穿孔内嵌装有第一稳定轴承;所述竖向滑轨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竖向固定座上,所述竖向滑轨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上侧支撑板上,多根所述竖向滑轨均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定子绕线机传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稳定座设置在所述上侧支撑板,所述竖向传动杆设置在所述竖向稳定座上,所述电机固定座设置在所述下侧支撑板上,所述竖向电机设置在所述电机固定座上,并且所述竖向电机与所述竖向传动杆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定子绕线机传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稳定座上设置有第二稳定贯穿孔,并且所述第二稳定贯穿孔轴线与所述第一稳定贯穿孔轴线重合,同时所述第二稳定贯穿孔内嵌装有第二稳定轴承;所述竖向传动杆为丝杆,所述竖向传动杆一端固定嵌装在所述第二稳定轴承内,所述竖向传动杆另一端固定嵌装在所述第一稳定轴承内,并且所述竖向传动杆另一端贯穿出所述第一稳定轴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效定子绕线机传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电机固定座上,并且所述竖向电机转轴通过联轴器与所述竖向传动杆另一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效定子绕线机传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移动件包括竖向移动块,所述竖向移动块上设置有第二贯穿孔、滑动贯穿孔和传动贯穿孔,所述竖向移动块通过所述传动贯穿孔套装在所述竖向传动杆上,并且所述传动贯穿孔与所述竖向传动杆螺纹连接;所述滑动贯穿孔套装在所述竖向滑轨上,同时所述第二贯穿孔轴线与所述第一贯穿孔轴线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效定子绕线机传动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径向收缩件和往复摆动件,所述径向收缩件和所述往复摆动件均设置在所述竖向驱动件上;所述径向收缩件包括径向传动杆、第一传动轮、第一传动带和径向电机,所述径向传动杆设置在所述竖向移动块上,所述第一传动轮设置在所述径向传动杆上,所述第一传动带设置在所述第一传动轮上,所述径向电机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效定子绕线机传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摆动件包括摆动传动件、摆动动力件和绕线头,所述摆动传动件设置在所述竖向移动件上,所述摆动动力件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所述绕线头设置在所述摆动传动件和所述径向传动杆上;所述摆动传动件包括摆动传动杆、第二传动轮和第二传动带,所述摆动传动杆设置在所述竖向移动件上,所述第二传动轮设置在所述摆动传动杆上,所述第二传动带设置在所述第二传动轮上;所述摆动动力件包括摆动电机,所述摆动电机为伺服电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效定子绕线机传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头包括绕线盒和径向移动件,所述绕线盒设置在所述摆动传动杆上,所述径向移动件设置在所述径向传动杆上。
CN202121699623.4U 2021-07-26 2021-07-26 一种高效定子绕线机传动总成 Active CN2167745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99623.4U CN216774565U (zh) 2021-07-26 2021-07-26 一种高效定子绕线机传动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99623.4U CN216774565U (zh) 2021-07-26 2021-07-26 一种高效定子绕线机传动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74565U true CN216774565U (zh) 2022-06-17

Family

ID=819548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99623.4U Active CN216774565U (zh) 2021-07-26 2021-07-26 一种高效定子绕线机传动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745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16419A (zh) 一种机械涨紧式通信电缆收卷装置
CN101917097B (zh) 绕线机绕线系统
CN208790915U (zh) 一种电线电缆ky线的绕线装置
CN216774565U (zh) 一种高效定子绕线机传动总成
CN113489260B (zh) 一种定子绕线机及其绕置方法
CN212136068U (zh) 一种旋转紧压式成缆模具
CN101295903B (zh) 串激式电机定子串绕线包的绕线装置
CN216362279U (zh) 一种通用型定子绕线装置
CN113489259A (zh) 一种稳定高效定子绕线机
CN216928288U (zh) 一种全自动多组多轴复合式绕线机
CN203434823U (zh) 电机定子铁芯拉线机模具
CN109650160A (zh) 一种稀土用材圆线绕线装置
CN113595343B (zh) 一种省料定子绕线工作台
CN201580857U (zh) 新型丈量盘
CN115133725A (zh) 可分离式扁线扭头模组
CN211507234U (zh) 一种根数可调的usb连接线加工用绞合装置
CN209000756U (zh) 空心绕线机
CN210693729U (zh) 一种定子绕组装置
CN111682390A (zh) 带状缠绕式光电传输复合缆的端子压接机
CN107973188B (zh) 绕线盘、绕线卡具及绕线盘组成单元的加工方法
CN215518119U (zh) 一种新型捻股机飞轮盘
CN114289256B (zh) 一种小型震动马达加工用的点胶装置
CN209193238U (zh) 绕线机构及空心绕线机
CN219525846U (zh) 一种电缆成品用电缆成圈机
CN109036836A (zh) 空心绕线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