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65464U - 光电型透水铺面构造 - Google Patents

光电型透水铺面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65464U
CN216765464U CN202122519338.6U CN202122519338U CN216765464U CN 216765464 U CN216765464 U CN 216765464U CN 202122519338 U CN202122519338 U CN 202122519338U CN 216765464 U CN216765464 U CN 2167654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meable
water
base
water permeable
pav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1933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瑞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251933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654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654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654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 Y02E10/47Mountings or tracking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一种光电型透水铺面构造,主要是由一光电模组以及一布设于该光电模组下方的透水单元所构成。其中该光电模组排列铺设于地表,其包括设有一底座,底座周缘设计有透水通道,于底座顶面装置有太阳能板,底座底面设有固定件,达到定位于透水单元上方,又该底座于内部设有裸空区,裸空区向外延伸结合有与相邻底座接通的连通管;该透水单元为一透水铺面,可为设有多个直立状透水管所组成的架体结构,经混凝土浆灌注成的透水铺面,或以透水材料直接铺设成透水铺面,或钻孔洞形成透水孔的透水铺面,进而建构出具有多个排水孔的混凝土结构铺面。借此,即可使该铺面同时兼具排水及蓄能等多重功效。

Description

光电型透水铺面构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光电型透水铺面构造,尤指一种不仅可建构具有太阳能电力系统的绿能铺面外,同时亦兼具有快速排导雨水功效的防灾形铺面。
背景技术
自古以来,土壤因具有集水、保水的功用。但,由于都市不断进步扩张,而在各种人为设施的大量兴建,使得不透水铺面持续增加,造成集水区逐渐丧失原有的保水能力,并导致地表径流量大幅增加,再加上地球暖化造成气候变迁的冲击,使得各地区皆面临更大的防洪压力。
因此,为对抗地球暖化减轻环境负荷及其造成的负面冲击,近年来许多地方纷纷提出对应的调适措施及永续发展政策,例如推动海绵城市及能源转型等政策,海绵城市是一种在城市中建设防洪防涝并兼有生态环保功能的新型城市模型,比如兴建透水路面以代替非透水的路面,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气候干燥炎热时,可释放水气改善热岛效应,防止地球暖化等情况逐渐扩大。而能源转型则为推广再生能源的利用,通过绿能改善能源结构,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改善环境质量,并留给后代子孙一个干净的地球。
有鉴于此,本案创作人乃针对上述需求,积极研究、设计组制,并经审慎评估后,终得一确具创新且实用的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电型透水铺面构造,不仅可利用太阳能板将光能转换成电能使用外,亦具有可将地表雨水快速排导至地底,降低地表水灾发生的机会,也可回补地下水源,进而达到一种兼具有绿能及防灾功效的地表铺面。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的光电型透水铺面构造,主要是由一光电模组以及一透水单元所组成,其特征在于:
该光电模组,铺设于地表,主要设有一底座,底座周缘设计有透水通道,该底座于顶缘设有围框,围框内部嵌置有太阳能板,又该底座于底面设有固定件,供定位于透水单元上方,另于底座内部设有裸空区,裸空区周缘设有通孔,供连通管嵌合并与相邻的底座相互连通;
该透水单元,为一透水铺面,布设于光电模组下方;
借由上述构件组成的铺面构造,不仅经由光电模组将太阳光的能量转换成电能使用,亦能通过透水单元形成的排水孔,将地面雨水经由透水管快速排导至地底。
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通过上述构件所建构出的光电透水地板铺面,于晴天时,则可利用地表布设的光电模组将太阳光的能量转换成电能使用。若遇降雨时,则可通过各排水孔将地面雨水快速排导至地底,不仅能有效防止太阳能板上泡水,也同时防止地表发生水灾的机会,亦可回补地下水资源,进而达到一种兼具有绿能及防灾功效的地表铺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光电模组与透水单元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光电模组构造分解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光电模组另一实施列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光电模组底座与透水单元构造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光电模组底座与透水单元结合示意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图4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光电透水铺面构造铺设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光电模组安装太阳能板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光电透水铺面构造建构完成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光电透水铺面构造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模组化铺面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模组化铺面预铸作业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模组化铺面的立体外观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模组化铺面现场铺设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模组化铺设建构完成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光电型透水铺面构造,主要是由一光电模组10,以及一布设于该光电模组10下方的透水单元20所组成。
该光电模组10,设有底座11、太阳能板12以及连通管13,而该底座11排列铺设于地表,底座周缘设计有透水通道,底座于顶缘设有围框111,太阳能板12则安装在该围框111内部,且该底座11于底面设有固定件112,可供定位于透水单元20上方,另于底座11内部设有裸空区113,于裸空区113周缘设有向外延伸的通孔114,而该通孔114可供连通管13 穿置接合,使连通管13能与邻侧的底座11间形成相互连通状态的埋设于地表下。
此外,若底座11的邻侧无另一相邻的底座11可连通时,该侧的通孔114处则另外嵌固一端盖14将其封闭。再者,本实用新型可于该底座11的底面更进一步的设有多个锚定部115,可供混凝土浆60固化后形成地锚结构,能够使该底座11更加稳固的铺设于地表上。
请参图2、图2A所示,底座11周缘所设计的透水通道,于本较佳实施例中,该光电模组10所设的太阳能板12,可依据外框121材质采用不同形状的设计,使得当光电模组10与底座11嵌合后,以形成具有适当间隙的安装在该底座11的围框111阶级缘内,若该外框121 为塑化材质时,则可直接将外框121周缘设计成一波浪状,另于底座11的围框111阶级缘上设有凸肋116,借以使该太阳能板12安装在底座11的围框111阶级缘时,能够形成有适当的间隙,如图2所示。倘若该太阳能板12的外框121为金属材质时,则将该太阳能板12设计成略小于底座11围框111的面积,再于太阳能板12外框121各角隅衬设一垫块122,使该太阳能板12周缘能与底座11的围框111形成有适当间隙的相互嵌合,如图2 A所示。借此,达到容易安装又可使地表上的雨水,可通过太阳能板12与底座11围框111 间所形成的间隙下渗至裸空区113内。
于图式未示出的另一种实施方式,该底座11周缘设计的透水通道,为将底座11周缘设计呈一体成形制造设有透水孔或透水间隙,或是另外嵌设构件而形成透水孔或透水间隙。如此太阳能板12则直接安装在该围框111内部,两者周缘由安装而形成出透水孔或透水间隙,此技术手段方式也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范围中。
该透水单元20,较佳实施例为由多个呈间隔排列的直立状透水管(21、21a)所搭组成的架体结构,并布设于光电模组10下方,且该架体结构位于排列在二相邻的光电模组10间的透水管21a则具有较长的管身,其顶端恰可与地表平齐,而其余透水管21则架设于光电模组 10的底座11下方处。又于本较佳实施例中,该透水单元20于透水管(21、21a)上端管口处分别设有格栅顶板22或加设为盖体或网盖体,可形成阻拦作用,避免于施灌混凝土浆60作业时造成堵塞,而管体底缘则设有一外扩的连结肋23,并连结至另一透水管(21、21a),进而使各透水管(21、21a)相互连接形成一架体结构,另于该架体结构最外侧的二相邻边上的连结肋23外围,分别设有相对应的凸榫24与嵌槽25,借以供另一透水单元20连结搭组而铺设。
请再参图3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时,先于欲建构该光电型透水铺面地坪处上施行整地,并依据整体铺面规划蓝图,将透水单元20完整的布设在与欲建构的铺面相同面积的施工区域上,接着再将光电模组10底座11下方凸伸的固定件112,嵌接于透水单元20所对应的透水管21顶部的管口处定位,令底座11能够稳固的铺设于透水单元20上方,并于裸空区113内框围有裸露的透水管21,而透水单元20中具有较长管身的透水管21a则排列的分布在相邻的底座11之间。再者,由于该透水管21管口处所设的格栅顶板22为呈薄页状型态设计,因此该光电模组10的底座11在组装时,可直接通过底部的固定件112,即能轻易将其突破成为开放状的供嵌固定位,之后再将连通管13两端分别嵌接于二相邻底座11的通孔114中,使各底座11间形成相互连通的状态,最后再施以混凝土浆60灌注作业,形成透水铺面。也可以是以透水材料直接铺设成透水铺面,或各种铺面采用钻孔洞形成透水孔的透水铺面,其中的一种。
而该透水管21管口处如为加设盖体或网盖体,则是一样可形成阻拦作用,于施以混凝土浆60灌注作业后再予拔除暂时塞住的盖体,避免于施灌混凝土浆作业时造成堵塞。
此外,为了使混凝土浆60灌注作业更加方便,可再于光电模组10的底座11顶缘围框 111内侧至裸空区113之间,于灌浆作业前先由一框盖15将其遮蔽,或是于图中未视出的另一种可行方式为以胶带或不织布做遮蔽,以避免底座11供太阳能板12安装的区域受混凝土浆60覆盖,并待混凝土浆60凝固后再将该框盖15、胶带或不织布移除。另外,当在施以混凝土浆60灌注作业时,因该透水单元20各裸露的透水管(21、21a)上端口皆设有格栅顶板22,可将混凝土浆60阻拦于管口处,因此,待混凝土浆适度的凝固成型后,仅需使用高压喷枪利用喷出的高压空气或是水柱,将残留在各透水管(21、21a)端口的格栅顶板22上面的泥渣喷除,即可建构出一于底座11周缘及裸空区113内形成有许多排水孔26的混凝土结构的透水铺面,最后再将太阳能板12利用连通管13穿设电线而呈电性相接的装置于各底座11内,以完成整个光电透水铺面的设置。
借此,当雨季来临地表瞬间降下大雨时,即可利用地表于光电模组10间所形成的各排水孔26,以及太阳能板12与底座11间所形成的适当间隙,将雨水下渗至裸空区113内各排水孔26,再经由透水管(21、21a)使雨水快速排导至地底,不仅可达到较短时间具有防范区域水灾发生的机率,亦可回补地下水资源,如此即可获得使地面上一短时间有效快速排水并可补充地下水的功能。
若天气晴朗时,则可利用该光电模组10布设的太阳能板12,将太阳光的能量转换成电能使用,同时当地面上高温炎热时,因地底含有较高含水度,因此可转化为水蒸气而向外释出水蒸气,对光电模组10而言,不仅能使太阳能板12达到适度的降温效果,进而可延长太阳能板12的使用寿命,同时亦可增加光电转换效率,而对整体环境而言亦可进行环境中的热交换,避免热岛效应的发生,或减缓热岛效应。再者通过此太阳能方式发电,不仅无需使用任何燃料、无噪音且无空气污染,是一种对地球友善的洁净能源,且所产生的电力亦可就近有效的利用。
请再参图9至图1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而本实施例主要将该光电透水铺面采以模组化设计,由一设有光电模组10的底座11于其中四边侧设置通孔114,于各通孔114外侧处另外嵌固一端盖14将其封闭。并与对等透水单元20加以组合后,同时置入一预铸模具30中,并于底座11顶部盖上框盖15,或是于图中未视出的另一种可行方式为以胶带或不织布做遮蔽,再以混凝土浆灌注于模具30,待混凝土浆凝固后再将该框盖15或是不织布做移除,即可预铸成一板块模组1。
请再同参图12、图13所示,实施时,可将该光电透水铺面的板块模组1事先于工厂预铸完成,待欲铺设光电透水铺面的施工现场地坪整地完成后,再将预铸好的板块模组1运至施工现场直接铺设,最后再装上太阳能板12,借此,不仅可使现场的施作流程可为简化且方便,同时亦可缩短整个工程的施作时程,以降低施工时对用路人所造成的不便与困扰。
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光电透水铺面构造具有如下实用优点:
1、通过可再生、永续、干净的绿能发电改善能源结构,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减少空污并提升环境质量。
2、可减少地表径流量,降低水灾发生的机会,同时亦可回收雨水及回补地下水资源,不仅达到基地保水目的,更可释放出水气与地表温度进行热交换作用,借以调节环境中整体的温度及湿度,能有效的降低热岛效应,或避免热岛效应的产生,打造一种更有效率的海绵城市生态环境。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以一光电型透水铺面构造设计,借以建构一同时兼具绿能及防灾效益的地表铺面,具有产业上利用的价值,依法提出专利申请。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光电型透水铺面构造,主要是由一光电模组以及一透水单元所组成,其特征在于:
该光电模组,铺设于地表,主要设有一底座,底座周缘设计有透水通道,该底座于顶缘设有围框,围框内部嵌置有太阳能板,又该底座于底面设有固定件,供定位于透水单元上方,另于底座内部设有裸空区,裸空区周缘设有通孔,供连通管嵌合并与相邻的底座相互连通;
该透水单元,为一透水铺面,布设于光电模组下方;
借由上述构件组成的铺面构造,不仅经由光电模组将太阳光的能量转换成电能使用,亦能通过透水单元形成的排水孔,将地面雨水经由透水管快速排导至地底。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型透水铺面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架体结构排列于二相邻的光电模组间的透水管则具有较长的管身,其顶端与地表平齐的组设。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型透水铺面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底座周缘设计的透水通道,为光电模组的太阳能板利用波浪状的周缘设计,置于底座的围框内部,另于围框底部设有凸肋,借以使太阳能板与底座间形成有间隙供雨水下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型透水铺面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底座周缘设计的透水通道,为光电模组的太阳能板利用于各角隅衬设一垫块而嵌置于底座的围框内部,另于围框底部设有凸肋,借以使太阳能板与底座间形成有间隙供雨水下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型透水铺面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底座周缘设计的透水通道,为将底座周缘设计呈一体成形制造设有透水孔或透水间隙,或是另外嵌设构件而形成透水孔或透水间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型透水铺面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光电模组的底座于底面更设有锚定部,能与混凝土结构稳定结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型透水铺面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透水单元为设有多个直立状透水管所组成的架体结构,并布设于光电模组下方,经混凝土浆灌注以建构出具有多个排水孔的混凝土结构铺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型透水铺面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透水单元为以透水材料直接铺设成透水铺面,或各种铺面采钻孔洞形成透水孔的透水铺面,其中的一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型透水铺面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光电模组的底座在围框的内侧与裸空区之间,更设有不织布将其遮蔽。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电型透水铺面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透水单元于各透水管上端管口处分别设有格栅顶板,而管体底缘则设有一外扩的连结肋,并连结至另一透水管,进而使各透水管相互连接形成一架体结构。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电型透水铺面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透水单元于最外侧的二相邻边上的连结肋外围,分别设有相对应的凸榫与嵌槽,供另一透水单元连结铺设。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型透水铺面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光电模组的底座与透水单元采对等加以组设后,再利用模具以混凝土浆预铸成一板块模组供铺设。
CN202122519338.6U 2021-10-20 2021-10-20 光电型透水铺面构造 Active CN2167654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19338.6U CN216765464U (zh) 2021-10-20 2021-10-20 光电型透水铺面构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19338.6U CN216765464U (zh) 2021-10-20 2021-10-20 光电型透水铺面构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65464U true CN216765464U (zh) 2022-06-17

Family

ID=819614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19338.6U Active CN216765464U (zh) 2021-10-20 2021-10-20 光电型透水铺面构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6546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65646A1 (zh) * 2021-10-20 2023-04-27 陈瑞文 光电型透水铺面构造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65646A1 (zh) * 2021-10-20 2023-04-27 陈瑞文 光电型透水铺面构造
GB2623676A (en) * 2021-10-20 2024-04-24 Jui Wen Chen Photoelectric water-permeable pavement configuration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787349U (zh) 光电型透水铺面地下储水自动化系统
TWM624383U (zh) 光電型透水鋪面地下儲水自動化系統
CN201649392U (zh) 集绿化、节能和集水于一体的屋顶建筑物
CN206266967U (zh) 海绵道路系统
CN106917522B (zh) 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室外停车位系统
CN216765464U (zh) 光电型透水铺面构造
KR101045807B1 (ko) 내광성,내열성,내수성,내하중성,방수성,방근성,저수성,배수성,여과필터,토양기반,식생 등 지붕 및 인공지반 옥상녹화를 구성하는 모든 기술성능요소가 통합된 이중바닥 방식의 경량박형 생태지붕방수 구조물
KR20100131132A (ko) 보행도로막장치
JPH11100803A (ja) 湿潤性舗装システム
KR20090065222A (ko) 녹지조성을 위한 식생용 블록과 이를 이용한 블록조립체
CN103046452A (zh) 降温蓄水箱型路面结构
WO2023065646A1 (zh) 光电型透水铺面构造
TWI817217B (zh) 光電型透水鋪面地下儲水自動化系統
KR101388151B1 (ko) 식생용 방근 및 방수 구조물과 그것의 시공방법
WO2023065647A1 (zh) 光电型透水铺面地下储水自动化系统
TW202317835A (zh) 光電型透水鋪面構造
TWM625437U (zh) 光電型透水鋪面構造
KR101582865B1 (ko) 지반 토사 유실방지를 위한 다기능 식생프레임 구조체
KR20140002107A (ko) 친환경 주차장
CN211210711U (zh) 一种装配式景观设计用绿化带
CN208386226U (zh) 太阳能板道路
KR102076347B1 (ko) 태양광 패널이 시공되는 공간에 녹지를 조성하기 위한 내풍압 녹화방법
KR20090001622U (ko) 인공지반녹화용 컨테이너 및 이를 갖는 인공지반녹화용모듈
CN220013248U (zh) 光电组合式透水铺面构造
KR102646858B1 (ko) 바닥 태양광 모듈을 이용한 다목적 체결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