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61894U - 转向节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转向节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61894U
CN216761894U CN202220338223.9U CN202220338223U CN216761894U CN 216761894 U CN216761894 U CN 216761894U CN 202220338223 U CN202220338223 U CN 202220338223U CN 216761894 U CN216761894 U CN 2167618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knuckle
hub bearing
support
ste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3822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渝
席玉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Group ORV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C Group ORV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C Group ORV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C Group ORV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33822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618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618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618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ering-Linkage Mechanisms And Four-Wheel Steer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向节及车辆,其中,该转向节包括:转向节本体和设置于所述转向节本体上的轮毂轴承安装支座;所述轮毂轴承安装支座包括第一子支座,所述第一支座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转向节本体内部设置有泄水通道,所述泄水通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通,所述泄水通道的第二端与外部相连通。通过设置上述结构,在转向节本体和轮毂轴承间隙配合使用时,进入转向节内部的泥水、砂石等通过泄水通道排出至外部,从而避免轮毂轴承发生故障的可能,提高行车安全性。

Description

转向节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向节及车辆。
背景技术
转向节作为整车主要承载部件,需满足整车各个工况下使用要求,对其强度、寿命要求较为严苛。而针对多连杆独立悬架的转向节结构,因其需要与悬架系统、转向系统进行连接及使用,尤其针对悬架系统包括上摆臂、下摆臂、下斜臂、前束拉杆、横向稳定杆等设计配接,结构设计相对复杂。
为了满足多连杆悬架系统及周边零件的布置要求,这类多连杆转向节通常采用中心孔类结构扁平的转向节结构设计,而中心孔部位通常与内圈旋转轮毂轴承单元、等速万向节转向驱动半轴配合使用,由于转向驱动半轴挡圈与转向节间隙配合,该部位容易出现泥水、砂石进入转向节内部现象,容易造成轮毂轴承总成泥水污染、转向节内部锈蚀等情况,严重的更滑造成轮毂轴承卡死或烧蚀等故障,影响行车安全。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转向节及车辆,以解决采用现有的转向节结构,行车安全性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向节,包括:转向节本体和设置于所述转向节本体上的轮毂轴承安装支座;
所述轮毂轴承安装支座包括第一子支座,所述第一支座上设置有第一通孔;
所述转向节本体内部设置有泄水通道,所述泄水通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通,所述泄水通道的第二端与外部相连通。
可选的,所述转向节本体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通,且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
可选的,所述轮毂轴承安装支座还包括第二子支座,所述第二子支座和所述第一子支座分别设置于所述转向节本体的相背两面;
所述第二子支座上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通,且所述第三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
可选的,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三通孔的孔径。
可选的,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以及所述第三通孔的中心线重合。
可选的,所述泄水通道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二子支座上。
可选的,所述转向节本体上设置有多个减重孔。
可选的,所述转向节本体和所述轮毂轴承安装支座为一体结构。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转向节。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转向节包括转向节本体和设置于转向节本体上的轮毂轴承安装支座,其中,轮毂轴承安装支座包括第一子支座,第一子支座上设置有第一通孔,转向节本体内部设置有泄水通道,泄水通道的第一端与第一通孔相连通,第二端与外部相连通。通过设置上述结构,在转向节本体和轮毂轴承间隙配合使用时,进入转向节内部的泥水、砂石等通过泄水通道排出至外部,从而避免轮毂轴承发生故障的可能,提高行车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取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转向节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转向节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转向节与轮毂轴承总成以及转向驱动半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取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申请中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述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申请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相应地改变。
转向节作为整车主要承载部件,需满足整车各个工况下使用要求,对其强度、寿命要求较为严苛。而针对多连杆独立悬架的转向节结构,因其需要与悬架系统、转向系统进行连接及使用,尤其针对悬架系统包括上摆臂、下摆臂、下斜臂、前束拉杆、横向稳定杆等设计配接,结构设计相对复杂。为了满足多连杆悬架系统及周边零件的布置要求,这类多连杆转向节通常采用中心孔类结构扁平的转向节结构设计,而中心孔部位通常与内圈旋转轮毂轴承单元、等速万向节转向驱动半轴配合使用。
针对越野车,其使用工况更为恶劣,包括涉水、泥浆、沙地等越野工况,容易造成底盘或轮边零部件污染、破坏等情况,转向节中心孔部位若受到泥浆污染或卷入砂石,容易出现零部件锈蚀、轮毂轴承卡死或烧蚀等故障,影响行车安全。通常,会在转向驱动半轴上设计一道防尘挡圈,从而避免砂石进入转向节内部,在车辆使用过程中,转向驱动半轴高速旋转,则在设计时需适当增大挡圈与转向节之间的间隙,以避免轮毂轴承跳动或公差累计造成转向驱动半轴与转向节剐蹭、异响。由于转向驱动半轴挡圈与转向节间隙配合,该部位容易出现泥水、砂石进入转向节内部现象,容易造成轮毂轴承总成泥水污染、转向节内部锈蚀等情况,严重的更滑造成轮毂轴承卡死或烧蚀等故障,影响行车安全。
请参阅图1和图2,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转向节的结构示意图,该转向节100包括:转向节本体10和设置于所述转向节本体10上的轮毂轴承安装支座;
所述轮毂轴承安装支座包括第一子支座20,所述第一子支座20上设置有第一通孔21;
所述转向节本体10内部设置有泄水通道11,所述泄水通道1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通孔21相连通,所述泄水通道11的第二端与外部相连通。
其中,转向节100是用于传递并承受车辆前部载荷,支承并带动前轮绕主销转动而使车辆转向的结构。由轮毂轴承支座以及外侧各安装支座组成,各支安装支座之间通过支臂进行连接。另外,设置转向节本体10为实心板状结构,提高其承载能力。
其中,轮毂轴承安装支座设置于转向节本体10的中心位置,轮毂轴承的主要作用是承重和为轮毂的转动提供精确引导,它既承受轴向载荷又承受径向载荷,通过在转向节本体10上设置轮毂轴承支座,以提高转向节对轮毂轴承总成的承载能力。轮毂轴承总成通过第一通孔21设置于所述轮毂轴承安装支座上,具体的,轮毂轴承总成的部分结构卡设于第一通孔21内,以提高轮毂轴承总成与转向节的连接稳定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转向节包括转向节本体10和设置于转向节本体10上的轮毂轴承安装支座,其中,轮毂轴承安装支座包括第一子支座20,第一子支座20上设置有第一通孔21,转向节本体10内部设置有泄水通道11,泄水通道11的第一端与第一通孔21相连通,第二端与外部相连通。通过设置上述结构,在转向节本体10和轮毂轴承间隙配合使用时,进入转向节内部的泥水、砂石等通过泄水通道11排出至外部,从而避免轮毂轴承发生故障的可能,提高行车安全性。
可选的,所述转向节本体10上设置有第二通孔12,所述第二通孔12与所述第一通孔21相连通,且所述第二通孔12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通孔21的孔径。
其中,转向节本体10上设置有第二通孔12,转向驱动半轴总成穿过第二通孔12与转向节本体10连接。
具体的,转向驱动半轴总成包括转向驱动半轴,转向驱动半轴依次穿过第二通孔12、以及轮毂轴承总成上的安装孔,最终,形成轮毂轴承总成、转向节和转向驱动半轴相互配合使用的多连杆转向节结构。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二通孔12的孔径小于第一通孔21的孔径,以提高转向驱动半轴总成与转向节以及轮毂轴承总成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轮毂轴承安装支座还包括第二子支座30,所述第二子支座30和所述第一子支座20分别设置于所述转向节本体10的相背两面;
所述第二子支座30上设置有第三通孔31,所述第三通孔31与所述第一通孔21相连通,且所述第三通孔31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21的孔径。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转向节本体10的另一面,相对于第一子支座20设置有第二子支座30,第二子支座30上的第三通孔31与第一通孔21相连通,具体的,转向驱动半轴可依次穿过第三通孔31、第二通孔12和第一通孔21,最终,转向驱动半轴与转向节、轮毂轴承总成相互配合使用的多连杆转向节结构。
另外,设置第三通孔31的孔径大于第一通孔21的孔径,且其孔径大小与转向驱动半轴轴段的形状、轴径相适配,从而减小装配后的转向驱动半轴与转向节之间的间隙,减少外侧泥水、砂石进入,以提高转向驱动半轴、转向节等零件的使用寿命。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子支座20和第二子支座30的形状大小相同,均为三角型结构,此时,第四通孔的数量为三个,相对应的,两个三角型结构的角部位置均设置有通孔,在进行轮毂轴承总成装配时,通过贯穿第一子支座20、转向节本体10、第二子支座30的螺栓,从而将轮毂轴承总成固定于转向节上。
可选的,所述第二通孔12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三通孔31的孔径。
可选的,所述第一通孔21、所述第二通孔12以及所述第三通孔31的中心线重合。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通孔21、第二通孔12以及第三通孔31的中心线重合,在车辆运行中,使得安装于转向节上的轮毂轴承总成、与转向节连接的转向驱动半轴总成三者在同一轴线上转动,可为转向驱动半轴以及轮毂轴承总成的转动提供精确引导,另外,可提高转向节的承受轴向载荷的能力。
可选的,所述泄水通道11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二子支座30上。
本实施例中,设置泄水通道11的第二端位于第二子支座30上,以使轮毂轴承总成与转向节连接处的杂质可通过泄水通道11,排至转向节外部,保证异常进入腔内的泥水及时排出,避免内部堆积。
可选的,所述转向节本体10上设置有多个减重孔。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转向节本体10上设置多个减重孔,可减轻转向节的自身重量,另外,多个减重孔可对称布置,以提高结构的平衡性。
可选的,如图3所示,所述转向节本体10和所述轮毂轴承安装支座为一体结构。
其中,该转向节采用一体式铸造转向节结构,可降低零件数量,提升整体性。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转向节。由于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包含了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能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效果,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6)

1.一种转向节,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向节本体和设置于所述转向节本体上的轮毂轴承安装支座;
所述轮毂轴承安装支座包括第一子支座,所述第一子支座上设置有第一通孔;
所述转向节本体内部设置有泄水通道,所述泄水通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通,所述泄水通道的第二端与外部相连通;
所述转向节本体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通,且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
所述轮毂轴承安装支座还包括第二子支座,所述第二子支座和所述第一子支座分别设置于所述转向节本体的相背两面;
所述第二子支座上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通,且所述第三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
所述泄水通道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二子支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三通孔的孔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以及所述第三通孔的中心线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节,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节本体上设置有多个减重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节,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节本体和所述轮毂轴承安装支座为一体结构。
6.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转向节。
CN202220338223.9U 2022-02-18 2022-02-18 转向节及车辆 Active CN2167618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38223.9U CN216761894U (zh) 2022-02-18 2022-02-18 转向节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38223.9U CN216761894U (zh) 2022-02-18 2022-02-18 转向节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61894U true CN216761894U (zh) 2022-06-17

Family

ID=81955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38223.9U Active CN216761894U (zh) 2022-02-18 2022-02-18 转向节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618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847785B2 (ja) 大型ダンプトラックサスペンション
US20080164670A1 (en) Vehicle steer axle assembly
CN200992122Y (zh) 转向桥用螺旋弹簧独立悬架装置
EP3287306B1 (en) Vehicle suspension structure
CN216761894U (zh) 转向节及车辆
CN201882148U (zh) 车辆双横臂悬架用转向节总成
CN104890461A (zh) 一种双横臂独立悬架和转向节总成
CN210364038U (zh) 液压前转向节及全地形车(utv)
CN215097942U (zh) 一种agv底盘及agv小车
US5082306A (en) Vehicle suspension system providing continuous vertical orientation of the ground wheel
CN201227941Y (zh) 加强型支撑结构轻型汽车后驱动桥总成
CN214985627U (zh) 一种车辆前转向节
CN207683243U (zh) 越野叉车用转向驱动桥总成
CN2823012Y (zh) 汽车前转向驱动桥
CN207063028U (zh) 一种摆动架及包括该摆动架的地下铲运车
CN2843958Y (zh) 手扶拖拉机牵引组件
CN219727748U (zh) 一种叉车转向桥总成
CN216642778U (zh) 一种带定位面的转向节带锁紧螺母
CN216374093U (zh) 一种新型挂车轴线轴结构
CN218892604U (zh) 一种重型卡车转向器支架
CN219506090U (zh) 一种转向节支架
CN209064184U (zh) 一种耐用的汽车转向节
CN217969159U (zh) 一种沙滩车前悬挂摆臂
CN215752619U (zh) 一种双油缸玉米机转向桥总成
KR200344551Y1 (ko) 주차 보조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