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92604U - 一种重型卡车转向器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重型卡车转向器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92604U
CN218892604U CN202223379802.7U CN202223379802U CN218892604U CN 218892604 U CN218892604 U CN 218892604U CN 202223379802 U CN202223379802 U CN 202223379802U CN 218892604 U CN218892604 U CN 2188926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plate
diverter
side mounting
steering gear
heavy tru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7980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顺华
姚福家
白金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Heavy Truc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c Heavy Truc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c Heavy Truck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c Heavy Truc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7980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926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926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926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重型卡车转向器支架,包括:转向器侧安装板、车架侧安装板以及过渡悬梁,转向器侧安装板其中一侧的两端向板外延伸以形成相对称的两个延展板,且两个延展板与转向器侧安装板围设形成半封闭的摇臂轴嵌置缺口;转向器侧安装板上并列设置两个安装柱;过渡悬梁的其中一端与转向器侧安装板连接,另一端向远离摇臂轴嵌置缺口的一侧倾斜并与车架侧安装板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可集成安装其他构件,还可为检修、拆装其他总成件提供操作空间,不仅与转向器更加贴合,而且适用于标准地板和高地板多种车型;兼顾轻量化的同时,还可保证力学性能的稳定,且抗拉强度高,可靠性高。

Description

一种重型卡车转向器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重型卡车转向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重型卡车转向器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重型卡车转向系统多为液压助力转向,驾驶员通过转动方向盘,将力矩通过传动轴输入给转向器,经过转向器的增扭功能和改变力的方向,控制车轮的转向。转向器支架是转向器和车架间的连接件,故转向器支架的强度直接影响整个转向系统的功能和性能。如图1所示,目前的转向器支架由上主体101、下主体102以及位于两者之间的空心圆柱体103组成,结构单一,只能简单的将转向器总成与车架连接,集成度不高,而且目前转向器支架的结构设计还存在稳定性差,抗拉强度低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重型卡车转向器支架。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一个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该概括部分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其唯一目的是用简单的形式呈现一些概念,以此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重型卡车转向器支架,包括:转向器侧安装板、车架侧安装板以及过渡悬梁,所述转向器侧安装板其中一侧的两端向板外延伸以形成相对称的两个延展板,且所述两个延展板与所述转向器侧安装板围设形成半封闭的摇臂轴嵌置缺口;所述转向器侧安装板上并列设置两个安装柱,所述安装柱端面开设螺孔;所述过渡悬梁的其中一端与所述转向器侧安装板连接,另一端向远离所述摇臂轴嵌置缺口的一侧倾斜并与所述车架侧安装板连接。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两个安装柱的外径大于所述转向器侧安装板的厚度,且所述转向器侧安装板面向转向器的一侧的表面所在平面与所述两个安装柱相切。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转向器侧安装板的另一侧的两端设置用于与转向器螺杆壳体连接的第一安装台,所述第一安装台上开设螺孔。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两个延展板在远离所述转向器侧安装板的一侧设置用于与转向器摇臂轴壳体连接的第二安装台,所述第二安装台上开设螺孔。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转向器侧安装板在面向转向器的一侧开设与所述过渡悬梁内部管腔连通的空腔,所述空腔的腔口延伸至所述两个延展板上。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车架侧安装板的外边缘设置若干第三安装台,所述第三安装台上开设螺孔。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车架侧安装板的厚度为17mm。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转向器侧安装板的厚度为15mm。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过渡悬梁的厚度为8mm-18mm。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转向器侧安装板、所述车架侧安装板以及所述过渡悬梁的材质为ZGD650-830。
本实用新型所带来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可集成安装其他构件,还可为检修、拆装其他总成件提供操作空间,不仅与转向器更加贴合,而且适用于标准地板和高地板多种车型;
2.兼顾轻量化的同时,还可保证力学性能的稳定,且抗拉强度高,可靠性高;
3.结构简单,通用性高,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转向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重型卡车转向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重型卡车转向器支架的截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转向器侧安装板的位置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车架侧安装板的位置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两个安装柱的位置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转向器支架与转向器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2-7所示,在一些说明性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重型卡车转向器支架,包括:转向器侧安装板1、车架侧安装板2以及过渡悬梁3。转向器侧安装板1用于与转向器进行安装连接,车架侧安装板2用于与车架进行安装连接,经由本实用新型的支架结构将转向器总成固定在车架上。
转向器侧安装板1的其中一侧的两端向板外延伸以形成两个延展板4,两个延展板4相互对称且延展板4与转向器侧安装板1为一体成型结构,上文中向板外延伸具体是指,延展板4向远离转向器侧安装板1的方向伸出。
延伸出延展板4后,两个延展板4的内边缘以及转向器侧安装板1的侧边缘共同围设形成半封闭的摇臂轴嵌置缺口5,使得转向器摇臂轴壳体6可自摇臂轴嵌置缺口5伸出,便于摇臂轴的连接。转向器侧安装板1上并列设置两个安装柱7,安装柱7的端面开设螺孔,安装柱7主要用于为转向传动轴固定支架的安装提供位置空间,同时不会对转向器总成的安装造成影响。过渡悬梁3的其中一端与转向器侧安装板1连接,另一端向远离摇臂轴嵌置缺口5的一侧倾斜并与车架侧安装板2连接。
上述结构设计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转向器支架与实际的安装环境更加匹配,更加适应转向器的构造,而且模块化通用设计理念使得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标准地板和高地板多种车型,通用性更高。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可集成安装转向传动轴固定支架,同时还为检修、拆装其他总成件提供操作空间,提升集成度。最为重要的一点是上述结构设计使得转向器支架受力更加均匀,可降低局部应力集中造成断裂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的转向器支架可采用拓扑优化分析设计,得到最优方案,从而达到轻量化的目标,结构也更加稳定。
两个安装柱7的外径大于转向器侧安装板1的厚度,使得安装柱7凸出于转向器侧安装板1表面,且转向器侧安装板1在面向转向器的一侧的表面所在平面与两个安装柱7相切。转向传动轴固定支架是保持传动轴稳定传输扭矩的重要部件,上述结构设计使得转向传动轴固定支架可稳定的安装在本实用新型的转向器支架上,且不影响传动轴的正常布置与使用。
转向器侧安装板1的另一侧的两端设置第一安装台11,第一安装台11上开设螺孔,第一安装台11用于与转向器螺杆壳体8连接。两个延展板4在远离转向器侧安装板1的一侧设置第二安装台41,第二安装台41上开设螺孔,第二安装台41用于与转向器摇臂轴壳体6连接。上述结构设计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转向器支架与转向器结构更加匹配,且安装连接方式使得受力更加均匀,稳定性更高。
车架侧安装板2的外边缘设置若干第三安装台21,第三安装台21上开设螺孔,第三安装台21的设计是用于通过螺栓将转向器支架固定于车架上。
转向器侧安装板1在面向转向器的一侧开设与过渡悬梁3内部管腔连通的空腔12,空腔12的腔口延伸至两个延展板4上,实现进一步降重。
车架侧安装板2的厚度为17mm。转向器侧安装板1的厚度为15mm。过渡悬梁3为拓扑优化设计,不均匀厚度,厚度在8mm-18mm之间。将厚度设计在上述范围内在保证强度的同时,还可兼顾轻量化。
转向器侧安装板1、车架侧安装板2以及过渡悬梁3的材质为ZGD650-830,ZGD650-830是一种高强度钢材,强度较普通钢材强度更高,更稳定。
本实用新型转向器支架的设计,不仅满足转向器使用的自身性能要求,还可实现安装其他部件的多样化需求,以及兼顾轻量化和成本的要求。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力学性能稳定,抗拉强度高,具有装配简单,操作空间大的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重型卡车转向器支架,包括:转向器侧安装板、车架侧安装板以及过渡悬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器侧安装板其中一侧的两端向板外延伸以形成相对称的两个延展板,且所述两个延展板与所述转向器侧安装板围设形成半封闭的摇臂轴嵌置缺口;所述转向器侧安装板上并列设置两个安装柱,所述安装柱端面开设螺孔;所述过渡悬梁的其中一端与所述转向器侧安装板连接,另一端向远离所述摇臂轴嵌置缺口的一侧倾斜并与所述车架侧安装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型卡车转向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安装柱的外径大于所述转向器侧安装板的厚度,且所述转向器侧安装板面向转向器的一侧的表面所在平面与所述两个安装柱相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重型卡车转向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器侧安装板的另一侧的两端设置用于与转向器螺杆壳体连接的第一安装台,所述第一安装台上开设螺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重型卡车转向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延展板在远离所述转向器侧安装板的一侧设置用于与转向器摇臂轴壳体连接的第二安装台,所述第二安装台上开设螺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重型卡车转向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器侧安装板在面向转向器的一侧开设与所述过渡悬梁内部管腔连通的空腔,所述空腔的腔口延伸至所述两个延展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重型卡车转向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侧安装板的外边缘设置若干第三安装台,所述第三安装台上开设螺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重型卡车转向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侧安装板的厚度为17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重型卡车转向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器侧安装板的厚度为15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重型卡车转向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悬梁的厚度为8mm-18m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重型卡车转向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器侧安装板、所述车架侧安装板以及所述过渡悬梁的材质为ZGD650-830。
CN202223379802.7U 2022-12-16 2022-12-16 一种重型卡车转向器支架 Active CN2188926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79802.7U CN218892604U (zh) 2022-12-16 2022-12-16 一种重型卡车转向器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79802.7U CN218892604U (zh) 2022-12-16 2022-12-16 一种重型卡车转向器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92604U true CN218892604U (zh) 2023-04-21

Family

ID=860000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79802.7U Active CN218892604U (zh) 2022-12-16 2022-12-16 一种重型卡车转向器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926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919887C (en) Cross arm bushing assembly useful for vehicle suspension
CN202368265U (zh) 汽车前轴、汽车转向前桥总成以及汽车
CN111196117A (zh) 一种中、重型高机动越野汽车用分体式横向稳定杆
CN201882148U (zh) 车辆双横臂悬架用转向节总成
CN218892604U (zh) 一种重型卡车转向器支架
CN213356791U (zh) 一种吊装用滑轮组结构
CN104527355A (zh) 一种大吨位平衡悬架支架
CN102776909A (zh) 油缸连接装置
CN210502858U (zh) 前桥用转向节
CN219467469U (zh) 一种抗疲劳的驱动桥桥壳结构
CN214578328U (zh) 一种组合式滚动向心关节轴承
US7152502B2 (en) Bolted pilot web with precision machined bearing stop
CN205536032U (zh) 一种油烟机叶轮轴套
CN209739141U (zh) 转向器壳体
CN210063106U (zh) 一种前置架转向节总成系统
CN213735172U (zh) 一种通过钢套连接轴承的转向节
CN214577608U (zh) 一种压缩机托架总成及其安装结构
CN112709757A (zh) 一种组合式滚动向心关节轴承
CN220006599U (zh) 一种快速拆装的车体平衡杆支架定位装置
CN220785350U (zh) 车桥及其车辆
CN220548898U (zh) 钢板弹簧前吊耳总成
CN215110402U (zh) 主减速器壳体总成
CN219388566U (zh) 一种用于机动车辆变速器的电磁阀固定装置
CN216200349U (zh) 一种变速箱结构及汽车
CN215513083U (zh) 一种汽车及其轮毂轴承安装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