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34869U - 一种牛油急冷捏合灌装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牛油急冷捏合灌装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34869U
CN216734869U CN202220328308.9U CN202220328308U CN216734869U CN 216734869 U CN216734869 U CN 216734869U CN 202220328308 U CN202220328308 U CN 202220328308U CN 216734869 U CN216734869 U CN 2167348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neading
stirring
beef tallow
station
fi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2830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召婷
邓维泽
张�杰
陈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Zhangbing Bio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Hangjia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Hangjia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Hangjia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32830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348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348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348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牛油加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牛油急冷捏合灌装系统,包括输送管路、冷却装置、捏合搅拌装置以及灌装设备,沿输送管路的输送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工位、第二工位和第三工位;冷却装置设置于第一工位处;冷却装置用于对牛油进行冷却;捏合搅拌装置设置于第二工位处;捏合搅拌装置用于对经冷却装置冷却后的牛油进行搅拌;灌装设备设置于第三工位处;灌装设备用于对经捏合搅拌装置搅拌后的牛油进行灌装。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现有灌装系统基础上增设捏合搅拌装置,通过捏合搅拌装置对经过冷却后的牛油进行充分搅拌以去除牛油中的硬块颗粒,再将经搅拌后牛油的输送至灌装设备中进行灌装,能够提高实际灌装得到的牛油产品的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牛油急冷捏合灌装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牛油加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牛油急冷捏合灌装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牛油在生产完成后往往需要对牛油进行灌装,以制成不同规格的牛油产品。由于刚生产出来的牛油温度较高,因此在灌装前往往需要对牛油进行冷却,在将冷却后的牛油直接输送至灌装设备内进行灌装。
然而,经实际验证发现,经冷却后的牛油往往存在硬块颗粒,如果直接将冷却后的牛油进行灌装将影响最终牛油产品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牛油急冷捏合灌装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直接将冷却后的牛油输送至灌装设备进行灌装时影响灌装后的牛油产品质量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牛油急冷捏合灌装系统,包括:
输送管路,用于输送牛油;沿所述输送管路的输送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工位、第二工位和第三工位;
冷却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工位处;所述冷却装置用于对所述牛油进行冷却;
捏合搅拌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工位处;所述捏合搅拌装置用于对经所述冷却装置冷却后的所述牛油进行搅拌;以及,
灌装设备,设置于所述第三工位处;所述灌装设备用于对经所述捏合搅拌装置搅拌后的所述牛油进行灌装。
可选的,所述第一工位以及所述第二工位之间设有保温机构,所述保温机构用于使得经所述冷却装置冷却后的所述牛油以一定的温度输送至所述捏合搅拌装置中。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机构包括保温管,所述保温管套设于所述第一工位以及所述第二工位之间的所述输送管路外壁,所述保温管的内壁与所述输送管路的外壁之间形成有保温腔,所述保温腔与外部的热水源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机构还包括温度检测装置,所述温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工位以及所述第二工位之间的所述输送管路内输送的所述牛油的温度。
可选的,所述捏合搅拌装置包括容器、搅拌组件以及动力机构,所述容器内部设置有捏合腔,所述容器上设置有与所述捏合腔连通的进料口和出料口;
所述搅拌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捏合腔内部的搅拌轴以及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与所述搅拌轴相连,所述搅拌轴穿过所述容器且与所述容器滑动连接;
所述动力机构包括驱动装置以及传动机构,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容器之间通过所述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搅拌轴与所述驱动装置传动连接;
其中,当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搅拌轴转动时,所述驱动装置同时驱动所述容器沿所述搅拌轴的轴向往复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立柱、往复丝杠、连接件以及传动组件,所述立柱设置于所述容器一侧,所述立柱上设置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沿所述立柱的长度方向延伸;
所述往复丝杠可自由转动的设置于所述滑动槽内部,所述往复丝杠的轴线与所述搅拌轴的轴线平行;
所述连接件滑动设置于所述滑动槽内,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容器相连,所述往复丝杠穿过所述连接件且与所述连接件螺纹连接;
所述往复丝杠与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所述传动组件传动连接,以通过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往复丝杠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和皮带,所述主动轮与所述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从动轮套设于所述往复丝杠外壁,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之间通过所述皮带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捏合腔的横截面呈圆形,所述搅拌叶片的自由端设置有刮刀,所述刮刀包括固定部和刀刃部,所述固定部的一侧与所述搅拌叶片相连,所述固定部的另一侧沿所述搅拌叶片的转动方向延伸后与所述刀刃部相连,所述刀刃部与所述捏合腔的内壁紧贴。
进一步的,所述刮刀为多个,多个所述刮刀依次设置于所述搅拌叶片的自由端与所述捏合腔的内壁之间;
其中,由所述搅拌叶片的自由端至所述捏合腔的内壁,多个所述刮刀的所述固定部的长度依次减小。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机构为两个,两个所述传动机构对称设置于所述容器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急冷捏合灌装系统通过在现有灌装系统基础上增设捏合搅拌装置,通过捏合搅拌装置对经过冷却后的牛油进行充分搅拌以去除牛油中的硬块颗粒,再将经搅拌后牛油的输送至灌装设备中进行灌装,能够提高实际灌装得到的牛油产品的质量。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工位与第二工位之间的输送管路上增设保温机构,使得经冷却装置冷却后的牛油能够保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再输送至捏合搅拌装置内,从而提高搅拌效果。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捏合搅拌装置在现有捏合搅拌装置的基础上,通过对动力机构进行改进,使得动力机构的驱动装置既能实现驱动搅拌叶片转动,同时能够实现驱动容器沿搅拌轴的轴向往复运动,进而实现增大搅拌叶片的搅拌区域,进一步提高搅拌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急冷捏合灌装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的第一工位与第二工位之间的输送管路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捏合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向视图。
图标:1-输送管路,2-冷却装置,3-捏合搅拌装置,31-底座,32-容器,3201-捏合腔,3202-进料口,3203-出料口,33-搅拌轴,34-搅拌叶片,35-驱动装置,36-立柱,3601-滑动槽,37-往复丝杠,38-连接件,39-主动轮,310-从动轮,311-皮带,312-刮刀,31201-固定部,31202-刀刃部,4-灌装设备,5-保温机构,51-保温管,5101-保温腔,52-温度检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牛油急冷捏合灌装系统,用于对生产加工好的牛油进行灌装,以灌装制得牛油产品。该急冷捏合灌装系统包括输送管路1、冷却装置2、捏合搅拌装置3以及灌装设备4。
其中,请参照图1,输送管路1用于输送牛油,沿输送管路1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工位、第二工位以及第三工位,以实现在不同工位处对牛油进行相应的处理。
继续参照图1,冷却装置2设置于第一工位处,以通过冷却装置2对输送管路1输送的牛油进行冷却,使得牛油温度降低至43℃左右,此时的牛油呈半流体状态,以便于后续对牛油进行搅拌。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所使用的冷却装置2为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冷却器,对于冷却装置2的具体类型在此不做特殊限定。
继续参照图1,捏合搅拌装置3设置于第二工位处,以通过捏合搅拌装置3对经冷却装置2冷却后的牛油进行搅拌,以将牛油搅拌混合均匀,去除牛油中的硬块颗粒。
继续参照图1,灌装设备4则设置于第三工位处,经捏合搅拌装置3搅拌后的牛油输送至灌装设备4中后即可通过灌装设备4对牛油进行灌装,以得到牛油产品。
本实施例提供的急冷捏合灌装系统通过在现有灌装系统基础上增设捏合搅拌装置3,通过捏合搅拌装置3对经过冷却后的牛油进行充分搅拌以去除牛油中的硬块颗粒,再将经搅拌后牛油的输送至灌装设备4中进行灌装,能够提高实际灌装得到的牛油产品的质量。
同时,考虑到经冷却装置2冷却后的牛油在由输送管路1输送至捏合搅拌装置3内进行搅拌的过程中,由于此段输送管路1较长,牛油的温度可能会进一步降低,而只有牛油的温度维持在一定范围内时才具有更好的搅拌效果。为此,本实施例在第一工位以及第二工位之间还增设有保温机构5,以通过保温机构5使得经冷却装置2冷却后的牛油以一定的温度输送至捏合搅拌装置3中进行搅拌。
继续参照图1,保温机构5包括保温管51和温度检测装置52,保温管51套设于第一工位以及第二工位之间的输送管路1外壁上。请参照图2,此时,保温管51的内壁与输送管路1的外壁之间形成有保温腔5101,保温腔5101通过管路与外部的热水源(图中未示出)连通,通过热水源将一定温度的热水输送至保温腔5101内以对输送管路1内的牛油进行保温,即可使得第一工位以及第二工位之间的输送管路1内输送的牛油以一定的温度进行捏合搅拌装置3中进行搅拌,提高搅拌效果;同时,还能防止牛油冷却后残留在输送管路1内。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实施时可让保温管51与外部的热水源之间的管路形成循环管路系统,此时热水经热水源流至保温腔5101后能够回流至热水源处,以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继续参照图1,温度检测装置52则设置在保温管51上,以通过温度检测装置52检测第一工位以及第二工位之间的输送管路1内输送的牛油的温度,从而实现根据温度检测装置52检测到的温度来调整输送至保温腔5101内的热水的温度,起到更好的保温效果。可以理解的是,该温度检测装置52可采用常规的温度检测传感器,对于温度检测装置52的具体类型在此不做特殊限定,只要能够实现检测输送管路1内输送的牛油的温度即可。
另一方面,考虑到现有的捏合搅拌装置3中的搅拌叶片34往往是固定设置的,实际搅拌效果不佳。为此,本实施例通过对捏合搅拌装置3做进一步的改进以提高搅拌效果。具体的,该捏合搅拌装置3包括底座31、容器32、搅拌组件以及动力机构。
请参照图3,容器32竖直设置,容器32内部设置有横截面呈圆形的捏合腔3201,可以理解的是,此时的容器32呈圆柱结构,以提高美观性。同时,在容器32的顶部设置有与捏合腔3201连通的进料口3202,容器32的底部设置有与捏合腔3201连通的出料口3203,此时第一工位与第二工位之间的输送管路1与容器32的进料口3202连通,而第二工位与第三工位之间的输送管路1与容器32的出料口3203连通。
搅拌组件设置于捏合腔3201内部,搅拌组件包括搅拌轴33以及搅拌叶片34。其中,继续参照图3,搅拌叶片34与搅拌轴33相连,搅拌轴33的一端竖直穿过容器32且与容器32滑动连接,此时,搅拌轴33与容器32之间形成滑动密封结构,以避免牛油由搅拌轴33与容器32之间的缝隙流出。
可以理解的是,设置在搅拌轴33上的搅拌叶片34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当搅拌叶片34设置为多个时,能够进一步提高搅拌效果。示例的,本实施例的搅拌叶片34设置有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搅拌轴33的端部。
动力机构包括驱动装置35以及传动机构。其中,驱动装置35与容器32之间通过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搅拌轴33与驱动装置35传动连接。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驱动装置35设置在底座31上,驱动装置35可以是电机也可以是电机以及减速机等常规动力装置的组合体,对于驱动装置35的具体类型在此不做特殊限定。
其次,继续参照图3,本实施例的传动机构为两个,且两个传动机构对称设置在容器32的两侧,以通过两个传动机构来带动容器32沿搅拌轴33的轴向往复运动,提高容器32在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其中,当驱动装置35驱动搅拌轴33转动时,驱动装置35同时驱动容器32沿搅拌轴33的轴向往复运动。需要说明的是,此时与容器32的进料口3202连通的部分输送管路1采用软管,与容器32出料口3203连通的部分输送管路1也采用软管,且软管均预留有足够的长度,同时与进料口3202连通的软管外壁未套设保温管51,以使得容器32在沿搅拌轴33的轴向往复运动时输送管路1与容器32之间不会发生干涉。
具体的,继续参照图3,传动机构包括立柱36、往复丝杠37、连接件38以及传动组件。其中,立柱36竖直设置在底座31上且位于容器32一侧,立柱36上设置有滑动槽3601,该滑动槽3601沿立柱36的长度方向延伸。同时,往复丝杠37可自由转动的设置在滑动槽3601的内部,且往复丝杠37的轴线与搅拌轴33的轴线平行;同时,连接件38也滑动设置在滑动槽3601内,且连接件38与容器32相连,此时往复丝杠37穿过位于滑动槽3601内的连接件38,并让往复丝杠37与连接件38螺纹连接。
示例的,本实施例的连接件38设置在容器32的底部,且连接件38远离立柱36的一侧沿容器32的宽度方向延伸,从而依靠两个传动机构的连接件38从容器32底部支撑容器32,进一步提高容器32运动过程中的可靠性。
传动组件则用于传动连接往复丝杠37以及驱动装置35,以通过驱动装置35驱动往复丝杠37转动。其中,继续参照图3,传动组件包括主动轮39、从动轮310和皮带311,主动轮39与驱动装置35传动连接,从动轮310套设于往复丝杠37外壁,主动轮39与从动轮310之间通过皮带311传动连接。当主动轮39在驱动装置35的驱动下转动时,通过皮带311以及从动轮310的传动作用即可带动往复丝杠37转动。
通过上述设置,在实际使用该捏合搅拌装置3时先关闭出料口3203,此时经冷却装置2冷却后的牛油从进料口3202进入捏合腔3201内,待捏合腔3201内的牛油达到一定量后关闭进料口3202。随后启动驱动装置35,此时驱动装置35带动搅拌轴33转动,进而通过搅拌轴33来带动搅拌叶片34转动以搅拌牛油。
与此同时,传动机构的往复丝杠37在传动组件的传动作用下开始转动,此时基于螺纹传动原理,连接件38沿往复丝杠37的轴向往复运动,基于往复丝杠37与搅拌轴33平行,此时连接件38带动容器32沿搅拌轴33的轴向往复运动,从而实现改变搅拌叶片34在捏合腔3201内的位置,相对于容器32而言,搅拌叶片34此时在捏合腔3201内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对牛油进行充分搅拌。待搅拌完成后,再打开容器32的出料口3203,以将搅拌后的牛油输送至灌装设备4进行灌装。
由此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捏合搅拌装置3在现有捏合搅拌装置3的基础上,通过对动力机构进行改进,使得动力机构的驱动装置35既能实现驱动搅拌叶片34转动,同时能够实现驱动容器32沿搅拌轴33的轴向往复运动,进而实现增大搅拌叶片34的搅拌区域,提高搅拌效果。
另一方面,考虑到被搅拌的牛油往往具有较高的粘度,因此在搅拌过程中容易出现牛油粘附在捏合腔3201内壁的情况,并最终残留在捏合腔3201内。为此,继续参照图3,本实施例搅拌叶片34的自由端(即远离搅拌轴33的一端)设置有刮刀312,以刮除捏合腔3201内壁上粘附的牛油。
其中,请参照图4,刮刀312包括固定部31201和刀刃部31202,固定部31201的一侧与搅拌叶片34相连,固定部31201的另一侧沿搅拌叶片34的转动方向延伸后与刀刃部31202相连,此时,固定部31201呈弧形结构,而刀刃部31202则与捏合腔3201的内壁紧贴。当搅拌叶片34转动时,能够带动刮刀312同步运动,进而依靠刮刀312的刀刃部31202刮除捏合腔3201内壁粘附的牛油。
此外,考虑到当捏合腔3201内壁粘附的牛油较厚时,仅设置一个刮刀312难以有效刮除粘附在捏合腔3201内壁上的牛油,且会对搅拌叶片34的转动造成较大的阻力。为此,继续参照图4,本实施例每个搅拌叶片34自由端设置的刮刀312为多个,且多个刮刀312依次设置于搅拌叶片34的自由端与捏合腔3201的内壁之间;同时,由搅拌叶片34的自由端至捏合腔3201的内壁,多个刮刀312的固定部31201的长度依次减小。
如此设置,在实际搅拌作业时,先依靠与搅拌叶片34相连且固定部31201最长的刮刀312刮除最外层的牛油,再由与该刮刀312相邻的另一个刮刀312刮除第二层牛油,依次类推,实现对捏合腔3201内壁粘附的牛油分层刮除,提高刮除效果。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牛油急冷捏合灌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送管路,用于输送牛油;沿所述输送管路的输送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工位、第二工位和第三工位;
冷却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工位处;所述冷却装置用于对所述牛油进行冷却;
捏合搅拌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工位处;所述捏合搅拌装置用于对经所述冷却装置冷却后的所述牛油进行搅拌;以及,
灌装设备,设置于所述第三工位处;所述灌装设备用于对经所述捏合搅拌装置搅拌后的所述牛油进行灌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牛油急冷捏合灌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位以及所述第二工位之间设有保温机构,所述保温机构用于使得经所述冷却装置冷却后的所述牛油以一定的温度输送至所述捏合搅拌装置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牛油急冷捏合灌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机构包括保温管,所述保温管套设于所述第一工位以及所述第二工位之间的所述输送管路外壁,所述保温管的内壁与所述输送管路的外壁之间形成有保温腔,所述保温腔与外部的热水源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牛油急冷捏合灌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机构还包括温度检测装置,所述温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工位以及所述第二工位之间的所述输送管路内输送的所述牛油的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牛油急冷捏合灌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捏合搅拌装置包括容器、搅拌组件以及动力机构,所述容器内部设置有捏合腔,所述容器上设置有与所述捏合腔连通的进料口和出料口;
所述搅拌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捏合腔内部的搅拌轴以及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与所述搅拌轴相连,所述搅拌轴穿过所述容器且与所述容器滑动连接;
所述动力机构包括驱动装置以及传动机构,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容器之间通过所述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搅拌轴与所述驱动装置传动连接;
其中,当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搅拌轴转动时,所述驱动装置同时驱动所述容器沿所述搅拌轴的轴向往复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牛油急冷捏合灌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立柱、往复丝杠、连接件以及传动组件,所述立柱设置于所述容器一侧,所述立柱上设置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沿所述立柱的长度方向延伸;
所述往复丝杠可自由转动的设置于所述滑动槽内部,所述往复丝杠的轴线与所述搅拌轴的轴线平行;
所述连接件滑动设置于所述滑动槽内,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容器相连,所述往复丝杠穿过所述连接件且与所述连接件螺纹连接;
所述往复丝杠与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所述传动组件传动连接,以通过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往复丝杠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牛油急冷捏合灌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和皮带,所述主动轮与所述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从动轮套设于所述往复丝杠外壁,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之间通过所述皮带传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牛油急冷捏合灌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捏合腔的横截面呈圆形,所述搅拌叶片的自由端设置有刮刀,所述刮刀包括固定部和刀刃部,所述固定部的一侧与所述搅拌叶片相连,所述固定部的另一侧沿所述搅拌叶片的转动方向延伸后与所述刀刃部相连,所述刀刃部与所述捏合腔的内壁紧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牛油急冷捏合灌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刀为多个,多个所述刮刀依次设置于所述搅拌叶片的自由端与所述捏合腔的内壁之间;
其中,由所述搅拌叶片的自由端至所述捏合腔的内壁,多个所述刮刀的所述固定部的长度依次减小。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牛油急冷捏合灌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为两个,两个所述传动机构对称设置于所述容器的两侧。
CN202220328308.9U 2022-02-17 2022-02-17 一种牛油急冷捏合灌装系统 Active CN2167348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28308.9U CN216734869U (zh) 2022-02-17 2022-02-17 一种牛油急冷捏合灌装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28308.9U CN216734869U (zh) 2022-02-17 2022-02-17 一种牛油急冷捏合灌装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34869U true CN216734869U (zh) 2022-06-14

Family

ID=819191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28308.9U Active CN216734869U (zh) 2022-02-17 2022-02-17 一种牛油急冷捏合灌装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348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45873U (zh) 一种冲头油加工用乳化搅拌装置
CN216734869U (zh) 一种牛油急冷捏合灌装系统
CN113942213A (zh) 一种高分子建筑型材挤出成型装置
CN217552834U (zh) 一种聚乙烯的切粒装置
CN217288166U (zh) 一种牛油捏合搅拌装置
CN207591724U (zh) 一种立式搅拌罐
CN113244870B (zh) 粘稠物料冷却用反应釜
CN212523862U (zh) 一种低软化点热熔胶自动生产装置
CN211246407U (zh) 一种钻井液用液体润滑剂生产专用自动化控制柜
CN207856709U (zh) 一种新型双轴搅拌机
CN203944383U (zh) 聚乙烯亚胺聚合反应釜
CN110338383B (zh) 一种果酱生产线
CN219926862U (zh) 一种医疗器械软管产品生产用原料恒温定量输送泵
CN108671864B (zh) 粘稠物料冷却用反应釜
CN213440492U (zh) 一种快速搅拌聚四氟乙烯板原料搅拌机
CN215139162U (zh) 一种聚四氟乙烯物料搅拌装置
CN219612923U (zh) 丸子拌料装置
CN215611530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二氧化碲反应调和釜
CN220882985U (zh) Pvc-u实壁消音螺旋管原料热熔设备
CN213966207U (zh) 一种粘性物料搅拌混合装置
CN218056731U (zh) 一种用于乳化剂的出料冷却系统
CN210116924U (zh) 螺旋式冷却输送机
CN113441021B (zh) 一种可控温型橡胶溶解罐
CN212854706U (zh) 一种中药生产用结晶罐
CN215353051U (zh) 高粘度双向双搅拌混合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618300 No.13, West Section 3, Changchun Road, Guanghan City, Deya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ichuan Zhangbing Bio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618000 No. 13, West Section 3, Changchun Road, Guanghan City, Deya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ichuan Hangjia Bio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