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20207U - 动力电池防爆片以及动力电池顶盖片 - Google Patents

动力电池防爆片以及动力电池顶盖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20207U
CN216720207U CN202122855941.1U CN202122855941U CN216720207U CN 216720207 U CN216720207 U CN 216720207U CN 202122855941 U CN202122855941 U CN 202122855941U CN 216720207 U CN216720207 U CN 2167202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plosion
proof
power battery
top cover
cover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85594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世亚
陈冲
戴麒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Zhenyu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Zhenyu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Zhenyu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Zhenyu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85594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202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202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202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as Exhaust Devices For Batte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动力电池防爆片及动力电池顶盖片,包括防爆片本体,防爆片本体上设有第一台阶,以形成具有高度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位于第二表面的边缘外侧,第二表面上设有边缘连接区和中心泄压区,边缘连接区与中心泄压区之间设有连接部,以及于连接部处间断的爆破刻痕,中心泄压区设有第二台阶,以于第二表面上形成具有高度差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第三表面位于第四表面的边缘外侧。通过设置两次台阶,为产品提供收缩空间,使应力得到释放,中心泄压区不易因微压出现凸包,提高爆破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动力电池防爆片以及动力电池顶盖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顶盖片防爆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动力电池防爆片以及动力电池顶盖片。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用锂电池随着体积的增大、能量密度变高及使用环境的愈加恶劣,导致密封电池因受损引起爆炸的隐患也逐渐增大。现有的锂电池一般在顶盖片上开设防爆孔,然后将防爆片焊接在防爆孔上。当电池内部压力过大时,通过气压的作用撕裂防爆片,起到泄压的作用。
市面上一般采用的是圆形和椭圆形的防爆片,在防爆片四周均匀分布连续的刻痕,当电池内部的气压达到极限值时,处于刻痕内侧的部分从刻痕处断裂,将电池内部的气体排出。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现,由于应力的产生,导致防爆片的中部在受到电池内部的轻微压力容易产生鼓包,且在爆破时刻痕内侧的部分会与防爆片脱离,随意乱飞,且爆破的稳定性也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动力电池防爆片及动力电池顶盖片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力电池防爆片,包括防爆片本体,所述防爆片本体上设有第一台阶,以形成具有高度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位于第二表面的边缘外侧,所述第二表面上设有边缘连接区和中心泄压区,所述边缘连接区与中心泄压区之间设有连接部,以及于连接部处间断的爆破刻痕,所述中心泄压区设有第二台阶,以于第二表面上形成具有高度差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所述第三表面位于第四表面的边缘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表面相对第三表面凹陷设置并于第二表面的底面凸出。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表面凸出于第三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表面凸出于第一表面,且第二表面的底部凹陷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中心泄压区还凸设有背离第四表面设置的第一凸起部。
进一步地,所述爆破刻痕于第二表面上呈C形,所述爆破刻痕的两端分别与连接部的两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爆破刻痕的截面呈V形,角度为40度-120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动力电池顶盖片,包括顶盖片本体,所述顶盖片本体上设有防爆孔,所述防爆孔上安装有所述的动力电池防爆片。
进一步地,所述防爆片本体与顶盖片本体焊接或一体成型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防爆孔包括设置在顶盖片本体底面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上设有贯通顶盖片本体的第一穿孔,所述防爆片本体配合安装于第一凹槽上。
进一步地,所述防爆孔包括设置在顶盖片本体底面的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上设有贯通顶盖片本体的第二穿孔,所述防爆片本体配合安装于第二凸起部上。
进一步地,所述防爆孔上安装有保护膜,所述防爆片本体的顶面与保护膜之间存在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防爆孔的顶部边缘设有第三凸起部,所述保护膜安装在第三凸起部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凸起部与保护膜之间设有排气槽。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力电池防爆片及动力电池顶盖片,在边缘连接区与中心泄压区之间设置连接部,形成间断的爆破刻痕,当电池内部压力达到设定值时,爆破刻痕处裂开以释放压力,由于连接部的限制,中心泄压区不会与防爆片本体脱离,通过在防爆片本体上设置两次台阶,为产品提供收缩空间,使应力得到释放,中心泄压区不易因微压出现凸包,提高爆破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动力电池防爆片的实施例1的立体图;
图1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动力电池防爆片的实施例1的剖视图;
图2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动力电池防爆片的实施例2的立体图;
图2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动力电池防爆片的实施例2的剖视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动力电池顶盖片的实施例1的立体图;
图3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动力电池顶盖片的实施例1粘贴保护膜后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动力电池顶盖片未设置排气槽的实施例2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动力电池顶盖片未设置排气槽的实施例3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如下:
501、防爆片本体,501a、第一表面,501b、第二表面,501c、第三表面,501d、第四表面,502、第一台阶,503、边缘连接区,504、中心泄压区,505、连接部,506、爆破刻痕,507、第二台阶,508、第一凸起部,510、顶盖片本体,510a、防爆孔,511、第一凹槽,512、第一穿孔,513、第二凸起部,514、第二穿孔,515、保护膜,516、第三凸起部,517、排气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对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作出更清楚地限定,下面就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以下仅是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某些具体实施方式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其中对于相关结构的具体的直接的描述仅是为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各具体特征并不当然、直接地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指导下所作的常规选择和替换,均应视为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a、1b、2a、2b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动力电池防爆片,包括防爆片本体501,防爆片本体501上设有第一台阶502,以形成具有高度差的第一表面501a和第二表面501b,第一表面501a位于第二表面501b的边缘外侧,第二表面501b上设有边缘连接区503和中心泄压区504,边缘连接区503与中心泄压区504之间设有连接部505,以及于连接部505处间断的爆破刻痕506,中心泄压区504设有第二台阶507,以于第二表面501b上形成具有高度差的第三表面501c和第四表面501d,第三表面501c位于第四表面501d的边缘外侧。防爆片在超过设定的爆破压力下,爆破刻痕506处的中心泄压区504能及时破裂排气,且在爆破前无微漏现象排气。
具体的,爆破刻痕506于第二表面501b上呈C形,爆破刻痕506的两端分别与连接部505的两端连接。将爆破刻痕506设置成间断的形式,避免泄压时,爆破刻痕506与中心泄压区504处脱离。
本实施例中,防爆片本体501整体呈圆盘形,爆破刻痕506覆盖第二表面501b约260-330度的角度范围。
具体的,爆破刻痕506的截面呈V形,角度为40度-120度。
优选地,第二表面501b凸出于第一表面501a,且第二表面501b的底部凹陷设置。
设置第一次凸起增加折弯,提高了抗应力的强度,满足防爆值的稳定性。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优选地,第四表面501d相对第三表面501c凹陷设置并于第二表面501b的底面凸出。
设置第二台阶507以于第二表面501b的底面形成凸起,增强了结构强度,加工过程中消除残余应力,避免中心泄压区504因电池内部微压鼓起时顶住顶盖片产生鼓包、皱起的现象。
本实施例中,爆破刻痕506的截面角度为60度-120度。爆破刻痕506的深度根据产品防爆值的大小进行设定。
较佳地,第二台阶507倾斜设置,第四表面501d于第二表面501b的底面凸出部分的外壁呈倒锥面。
作为另一种实现方式,优选地,第四表面501d凸出于第三表面501c。
具体的,中心泄压区504还凸设有背离第四表面501d设置的第一凸起部508。于中心泄压区504的内外两侧均设置凸起,能确保产品的高低收缩空间,满足产品爆破值的稳定性。
较佳地,第一台阶502倾斜设置,使得第一表面501a与第二表面501b的连接处呈锥面,防爆片本体501对应第一台阶502的内侧也呈锥面;第二台阶507倾斜设置,使得第三表面501c与第四表面501d的连接处呈锥面,第一凸起部508的外壁倾斜设置,使得第一凸起部508的外壁呈锥面。
本实施例中,爆破刻痕506的截面角度为60度-120度。爆破刻痕506的深度根据产品防爆值的大小进行设定。
如图3a、3b、4-5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动力电池顶盖片,包括顶盖片本体510,顶盖片本体510上设有防爆孔510a,防爆孔510a上安装有上述的动力电池防爆片。
优选地,防爆片本体501与顶盖片本体510焊接或一体成型设置。
当第四表面501d相对第三表面501c凹陷时,防爆片本体501与顶盖片本体510焊接。当第四表面501d凸出于第三表面501c时,防爆片本体501与顶盖片本体510一体成型。此时,防爆孔510a被防爆片本体501分隔成两个不连通的凹槽。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优选地,防爆孔510a包括设置在顶盖片本体510底面的第一凹槽511,第一凹槽511上设有贯通顶盖片本体510的第一穿孔512,防爆片本体501配合安装于第一凹槽511上。
本实施例中,防爆片本体501的第一表面501a的边缘部与第一凹槽511的内壁之间的间距为0.06mm-0.12mm。焊接时,于第一凹槽511与防爆片本体501外边缘之间周边均布焊接,焊接深度达到0.6mm以上。
本实施例中,第一台阶502与第一表面501a垂直设置,第一台阶502与防爆孔510a的内壁之间间隙为0.1mm-0.2mm。确保产品高低度收缩空间,并且满足爆破值稳定性。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优选地,防爆孔510a包括设置在顶盖片本体510底面的第二凸起部513,第二凸起部513上设有贯通顶盖片本体510的第二穿孔514,防爆片本体1配合安装于第二凸起部513上。
具体的,防爆孔510a上安装有保护膜515,防爆片本体501的顶面与保护膜515之间存在间隙。确保防爆片本体501不会顶住保护膜515。
本实施例中,保护膜515粘贴在顶盖片本体510上。
较佳地,顶盖片本体510上设有位于防爆孔510a外侧的第一卡槽,保护膜515粘贴在第一卡槽上。
本实施例中,爆破刻痕506的开口朝向保护膜515设置,即朝上设置,也可朝向顶盖片本体510的内侧设置,即朝下设置。当爆破刻痕506朝上设置时,爆破刻痕506的截面角度为40度-120度,爆破刻痕506的深度优选为0.05-0.25mm。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优选地,防爆孔510a的顶部边缘设有第三凸起部516,保护膜515安装在第三凸起部516上。
具体的,第三凸起部516与保护膜515之间设有排气槽517。在防爆孔510a贴膜后,泄压时空气可从排气槽517排出,当未设置排气槽517时,保护膜515上设有排气孔。
较佳地,第三凸起部516上设有位于防爆孔510a外侧的第二卡槽,保护膜515粘贴在第二卡槽上。
本实施例中,第二卡槽呈环形,排气槽517设置在第三凸起部516或保护膜515上。其中,排气槽517设置在第三凸起部516上并位于第二卡槽外侧。排气槽517于第三凸起部516上覆盖的角度为30-60度,排气槽的深度为0.3mm-0.5mm。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动力电池防爆片,其特征在于:包括防爆片本体(501),所述防爆片本体(501)上设有第一台阶(502),以形成具有高度差的第一表面(501a)和第二表面(501b),所述第一表面(501a)位于第二表面(501b)的边缘外侧,所述第二表面(501b)上设有边缘连接区(503)和中心泄压区(504),所述边缘连接区(503)与中心泄压区(504)之间设有连接部(505),以及于连接部(505)处间断的爆破刻痕(506),所述中心泄压区(504)设有第二台阶(507),以于第二表面(501b)上形成具有高度差的第三表面(501c)和第四表面(501d),所述第三表面(501c)位于第四表面(501d)的边缘外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防爆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表面(501d)相对第三表面(501c)凹陷设置并于第二表面(501b)的底面凸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防爆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表面(501d)凸出于第三表面(501c)。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电池防爆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501b)凸出于第一表面(501a),且第二表面(501b)的底部凹陷设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电池防爆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泄压区(504)还凸设有背离第四表面(501d)设置的第一凸起部(508)。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防爆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爆破刻痕(506)于第二表面(501b)上呈C形,所述爆破刻痕(506)的两端分别与连接部(505)的两端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动力电池防爆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爆破刻痕(506)的截面呈V形,角度为40度-120度。
8.一种动力电池顶盖片,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片本体(510),所述顶盖片本体(510)上设有防爆孔(510a),所述防爆孔(510a)上安装有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电池防爆片。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动力电池顶盖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片本体(501)与顶盖片本体(510)焊接或一体成型设置。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动力电池顶盖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孔(510a)包括设置在顶盖片本体(510)底面的第一凹槽(511),所述第一凹槽(511)上设有贯通顶盖片本体(510)的第一穿孔(512),所述防爆片本体(501)配合安装于第一凹槽(511)上。
11.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动力电池顶盖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孔(510a)包括设置在顶盖片本体(510)底面的第二凸起部(513),所述第二凸起部(513)上设有贯通顶盖片本体(510)的第二穿孔(514),所述防爆片本体(501)配合安装于第二凸起部(513)上。
12.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动力电池顶盖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孔(510a)上安装有保护膜(515),所述防爆片本体(501)的顶面与保护膜(515)之间存在间隙。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动力电池顶盖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孔(510a)的顶部边缘设有第三凸起部(516),所述保护膜(515)安装在第三凸起部(516)上。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动力电池顶盖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凸起部(516)与保护膜(515)之间设有排气槽(517)。
CN202122855941.1U 2021-11-19 2021-11-19 动力电池防爆片以及动力电池顶盖片 Active CN2167202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55941.1U CN216720207U (zh) 2021-11-19 2021-11-19 动力电池防爆片以及动力电池顶盖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55941.1U CN216720207U (zh) 2021-11-19 2021-11-19 动力电池防爆片以及动力电池顶盖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20207U true CN216720207U (zh) 2022-06-10

Family

ID=818797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855941.1U Active CN216720207U (zh) 2021-11-19 2021-11-19 动力电池防爆片以及动力电池顶盖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2020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82096A1 (zh) * 2022-10-17 2024-04-25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单体、电池、储能装置及用电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82096A1 (zh) * 2022-10-17 2024-04-25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单体、电池、储能装置及用电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980797U (zh) 防爆阀、电池、电池模组、电池包以及车辆
CN216720207U (zh) 动力电池防爆片以及动力电池顶盖片
JP5613955B2 (ja) 十字形放出通気口及びカバーを有する電池容器
JP5220003B2 (ja) 通気口及び非対称溶接カバーを有する電池缶
CN112382826B (zh) 用于电芯的防爆阀、电芯及电池模组
EP4167334B1 (en) Explosion-proof sheet, top cover assembly of secondary battery, and secondary battery
JP5220002B2 (ja) 偏心c字形通気口を有する電池
CN102386358B (zh) 防爆膜及具有该防爆膜的锂离子电池
CN220106683U (zh) 一种电池顶盖组件、电池单体及电池
CN201966267U (zh) 防爆膜及具有该防爆膜的锂离子电池
CN211629145U (zh) 锂电池盖板用安全防爆结构
CN114361689B (zh) 动力电池顶盖结构
WO2016187819A1 (zh) 一种圆柱形锂离子电池
CN111370604A (zh) 锂电池盖板用安全防爆结构
CN114464938B (zh) 电池顶盖及动力电池
CN214378738U (zh) 电池防爆阀和锂离子电池
CN220731655U (zh) 盖板及电池
CN220358270U (zh) 一种防爆阀组件以及电池
CN114361665B (zh) 一种动力电池顶盖板结构
CN216288673U (zh) 一种动力电池顶盖板结构
CN218160707U (zh) 一种电池壳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805102Y (zh) 方形锂离子电池
CN220753668U (zh) 一种安全阀片及其安全阀
CN220155630U (zh) 一种安全性能稳定结构简单的锂电池盖帽
CN216750103U (zh) 一种碱性电池密封圈和密封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