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95472U - 一种容器密封检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容器密封检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95472U
CN216695472U CN202220263365.3U CN202220263365U CN216695472U CN 216695472 U CN216695472 U CN 216695472U CN 202220263365 U CN202220263365 U CN 202220263365U CN 216695472 U CN216695472 U CN 2166954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sealing
seal
assembly
detection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6336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onganshuid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onganshuid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onganshuid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onganshuid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6336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954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954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954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容器密封检测系统,包括:固定装置;以及与所述固定装置通过气管连通的检测仪;所述检测仪在所述固定装置上固定的容器被密封时,通过所述气管向所述容器内充气,通过所述容器内的气体压力变化值检测所述容器的密封性。本实用新型的方案通过检测仪对容器的密封性进行气检,检测精度高,适合流水线作业,检测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容器密封检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容器密封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箱体密封检测方案主要有水检,油检等方法,但是上述检测方案大都存在操作不方便,检测时间长,现场环境易污染,容易漏检(因为要靠人眼观察)等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容器密封检测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容器的密封检测不精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如下:
一种容器密封检测系统,包括:
固定装置;以及
与所述固定装置通过气管连通的检测仪;
所述检测仪在所述固定装置上固定的容器被密封时,通过所述气管向所述容器内充气,通过所述容器内的气体压力变化值检测所述容器的密封性。
可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
底座;
固定于所述底座上,对所述容器的至少一个开口进行密封的至少一个密封组件,一个所述密封组件对应一个所述开口设置。
可选的,所述容器的开口包括:进水口、出水口和排气口;
所述至少一个密封组件包括:第一密封组件、第二密封组件和第三密封组件;
所述第一密封组件设置于对应所述进水口所在的位置,对所述进水口进行密封;
所述第二密封组件设置于对应所述出水口所在的位置,对所述出水口进行密封;
所述第三密封组件设置于对应所述排气口所在的位置,对所述排气口进行密封;
所述第一密封组件通过所述气管与所述检测仪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密封组件通过第一支撑部固定于所述底座上,以使所述第一密封组件与所述进水口密封配合;
所述第二密封组件通过第二支撑部固定于所述底座上,以使所述第二密封组件与所述出水口密封配合;
所述第三密封组件通过第三支撑部固定于所述底座上,以使所述第三密封组件与所述排气口密封配合。
可选的,所述第一密封组件、所述第二密封组件以及所述第三密封组件均为自动行程密封组件。
可选的,所述自动行程密封组件包括:
气缸固定板;以及
行程气缸,所述行程气缸固定于所述气缸固定板上,且所述行程气缸的气缸推杆穿过所述气缸固定板;
与所述行程气缸的所述气缸推杆固定连接的密封帽;
设置于所述密封帽内部的密封圈;以及
设置于所述密封帽内部的通气孔,连接所述检测仪的气管接入所述通气孔内。
可选的,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对所述容器进行限位的至少一个限位块。
可选的,所述限位块包括:
第一限位块,设置于所述容器的第一侧面;
第二限位块,设置于所述容器的第二侧面;
第三限位块,设置于所述容器的第三侧面;
第四限位块,设置于所述容器的第四侧面;
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三侧面是相对的两个面,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四侧面是相对的两个面。
可选的,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电控箱,所述电控箱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控制按钮。
可选的,所述控制按钮包括:启动按钮和/或急停按钮,其中,所述启动按钮包括:第一开关按钮和第二开关按钮;所述第一开关按钮和所述第二开关按钮同时被按下时,启动所述至少一个密封组件对容器的各开口进行密封闭合。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容器密封检测系统包括:固定装置;以及与所述固定装置通过气管连通的检测仪;所述检测仪在所述固定装置上固定的容器被密封时,通过所述气管向所述容器内充气,通过所述容器内的气体压力变化值检测所述容器的密封性。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容器的密封检测不精确的问题。通过检测仪对容器的密封性进行气检,检测精度高,适合流水线作业,检测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容器密封检测系统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容器密封检测系统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容器的开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密封组件与底座固定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行程密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行程密封组件A-A向的剖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容器密封检测系统的限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固定装置;2、容器;3、检测仪;10、底座;11、第一密封组件;12、第二密封组件;13、第三密封组件;14、电控箱;15、第一开关按钮;16、急停按钮;17、第二开关按钮;111、第一支撑部;112、第二支撑部;113、第三支撑部;121、气缸固定板;122、行程气缸;123、密封帽;124、密封圈;125、通气孔;21、进水口;22、出水口;23、排气口;20、第一限位块;30、第二限位块;40、第三限位块;50、第四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容器密封检测系统,包括:固定装置1;以及与所述固定装置1通过气管连通的检测仪3;所述检测仪3在所述固定装置1上固定的容器2被密封时,通过所述气管向所述容器2内充气,通过所述容器2内的气体压力变化值检测所述容器2的密封性。
该实施例通过检测仪3对容器2的密封性进行气检,检测精度高,适合流水线作业,检测效率高。
具体的,所述固定装置1用于固定放置所述容器2;所述容器2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包括但不限于:水箱。
该实施例中,将固定装置1与检测仪3通过气管连通,当固定装置1上固定的容器2被密封时,检测仪3通过所述气管向容器2内充气,通过容器2内的气体压力变化值可以检测容器2的密封性。这样通过气检的方式,依靠检测仪3自动判断充入容器2内部的气体压力是否损失来判断容器2的密封性的强弱,可以实现高效率、高精度的容器密封检测,操作简单,无漏检,适合流水线作业,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本实用新型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装置1包括:底座10;固定于所述底座10上,对所述容器2的至少一个开口进行密封的至少一个密封组件,一个所述密封组件对应一个所述开口设置。
该实施例中,用于放置容器2的底座10上固定有用于密封容器2的至少一个开口的至少一个密封组件,密封组件为对应的开口进行密封;容器2放置于底座10上,可以确保容器2的平稳放置,密封组件为对应的开口进行密封,可以确保容器2的密闭性,以保证容器2内被充入的气体不发生泄漏,可以更好的进行检测,结构简单,密封性强。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又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容器2的开口包括:进水口21、出水口22和排气口23;
如图4所示,所述至少一个密封组件包括:第一密封组件11、第二密封组件12和第三密封组件13;所述第一密封组件11设置于对应所述进水口21所在的位置,对所述进水口21进行密封;所述第二密封组件12设置于对应所述出水口22所在的位置,对所述出水口22进行密封;所述第三密封组件13设置于对应所述排气口23所在的位置,对所述排气口23进行密封;所述第一密封组件11通过所述气管与所述检测仪3连接。
该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密封组件为对应的容器2的至少一个开口进行密封,第一密封组件11对所述进水口21进行密封,第二密封组件12对所述出水口22进行密封,第三密封组件13对所述排气口23进行密封,第一密封组件11通过所述气管与所述检测仪3连接,用于对容器2内进行充气加压,这样密封组件可以确保容器2的密封,不会发生因充入容器2内的气体泄漏导致的检测结果不准确的问题,结构简单,能够有效提高检测精度。
本实用新型又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组件11通过第一支撑部111固定于所述底座10上,以使所述第一密封组件11与所述进水口21密封配合;所述第二密封组件12通过第二支撑部112固定于所述底座10上,以使所述第二密封组件12与所述出水口22密封配合;所述第三密封组件13通过第三支撑部113固定于所述底座10上,以使所述第三密封组件13与所述排气口23密封配合。
该实施例中,各密封组件通过对应的支撑部固定于底座10上,并将对应的容器开口密封,可以确保容器2的开口全部有对应的密封组件进行密封,同时,避免因容器2内气体的流失导致的密封检测结果存在误差的问题,有效提高了容器密封检测结果的精度的同时,不会造成作业环境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又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组件11、所述第二密封组件12以及所述第三密封组件13均为自动行程密封组件。
该实施例中,各密封组件均为自动行程密封组件,可以自动完成对容器2开口的密封和解封,无需过多的人力操控,更加适合流水线作业。
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又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自动行程密封组件包括:气缸固定板121;以及行程气缸122,所述行程气缸122固定于所述气缸固定板121上,且所述行程气缸122的气缸推杆穿过所述气缸固定板121;与所述行程气缸122的所述气缸推杆固定连接的密封帽123;设置于所述密封帽123内部的密封圈124;以及设置于所述密封帽123内部的通气孔125,连接所述检测仪3的气管接入所述通气孔125内。
该实施例中,通气孔125可以为L形通气孔,L形通气孔的一端为进气口,通过气管与检测仪3连接,L形通气孔的另一端为出气口,与容器的进水口21进行对接,将气体充入容器2中;密封帽123可以为金属密封帽,密封圈124可以为硅胶密封圈,保证容器2的进气口的密封,气体不泄露。
行程气缸122固定于气缸固定板121上,行程气缸122的气缸推杆穿过气缸固定板121与密封帽123固定连接,密封帽123内部设置有密封圈124,密封帽123内部还设置有L形通气孔125,所述通气孔125用于连接检测仪3,检测仪3通过所述通气孔125向容器内部进行充气加压,密封圈124与密封帽123紧密配合,依靠行程气缸122推动气缸推杆,将所述气缸推杆压到容器2开口处,对容器2开口进行密封,不仅能够避免容器2内的气体泄露,还可以保持作业环境的整洁,作为自动行程密封组件,操作简单,更加适合流水线作业。
本实用新型又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0上还设置有对所述容器2进行限位的至少一个限位块。
该实施例中,限位块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限位块的设置可以确保容器2在底座10上准确、平稳的放置,为准确的容器密封检测打好基础。
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又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块包括:第一限位块20,设置于所述容器2的第一侧面;第二限位块30,设置于所述容器2的第二侧面;第三限位块40,设置于所述容器2的第三侧面;第四限位块50,设置于所述容器2的第四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三侧面是相对的两个面,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四侧面是相对的两个面。
该实施例中,容器2的每一个侧面都设置有一个限位块,用于对容器2进行限位,结构简单,以确保容器2放置的位置准确、平稳,使得自动行程密封组件能够对容器2更好的密封,确保不会发生因容器2内气体泄漏导致的密封检测结果发生误差的问题。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又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0上还设置有电控箱14,所述电控箱14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控制按钮。
该实施例中,底座10上设置有电控箱14,电控箱14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控制按钮,电控箱14上的至少一个控制按钮可以对容器密封检测过程进行控制,根据实际需要控制检测设备的启停,避免紧急情况下危险事故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又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按钮包括:启动按钮和/或急停按钮16,其中,所述启动按钮包括:第一开关按钮15和第二开关按钮17;所述第一开关按钮15和所述第二开关按钮17同时被按下时,启动所述至少一个密封组件对容器的各开口进行密封闭合。
该实施例中,电控箱14上设置有第一开关按钮15、第二开关按钮17以及急停按钮16,第一开关按钮15和第二开关按钮17为双手启动开关按钮,为了防止误触,发生危险,只有双手同时按下第一开关按钮15和第二开关按钮17,才可以启动检测。当有异常的紧急情况发生时,立即按下急停按钮,容器密封检测系统会立刻停止运行,中断紧急情况的继续发生,将损失降到最小化,起到保护作用,可以有效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减小设备的损耗。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具体的实施例中,上述容器密封检测系统的整体检测过程为:
过程1:将待检测的容器2放置在限位块上,启动固定装置1上的启动按钮;
过程2:固定装置1上的三个自动行程密封组件闭合,保证箱体密封;
过程3:检测仪3通过顶部的密封检测仪通气孔125向容器2内充气到第一预设压力值;
过程4:通气关闭,按照第一预设时间对整个容器2进行保压;
过程5:检测仪3开始检测容器2内部压力值变化,通过预设周期内压力值变化量判断容器2的密封性是否合格;
过程6:检测完成,固定装置1上的三个自动行程密封组件自动退回,容器2释压,取走容器2,进行下一个容器的密封检测流程。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容器密封检测系统对容器进行气体检测,实现高效率、高精度的容器密封检测,操作简单,无漏检,适合流水线作业,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容器密封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装置(1);以及
与所述固定装置(1)通过气管连通的检测仪(3);
所述检测仪(3)在所述固定装置(1)上固定的容器(2)被密封时,通过所述气管向所述容器(2)内充气,通过所述容器(2)内的气体压力变化值检测所述容器(2)的密封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密封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1)包括:
底座(10);
固定于所述底座(10)上,对所述容器(2)的至少一个开口进行密封的至少一个密封组件,一个所述密封组件对应一个所述开口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器密封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器(2)的开口包括:进水口(21)、出水口(22)和排气口(23);
所述至少一个密封组件包括:第一密封组件(11)、第二密封组件(12)和第三密封组件(13);
所述第一密封组件(11)设置于对应所述进水口(21)所在的位置,对所述进水口(21)进行密封;
所述第二密封组件(12)设置于对应所述出水口(22)所在的位置,对所述出水口(22)进行密封;
所述第三密封组件(13)设置于对应所述排气口(23)所在的位置,对所述排气口(23)进行密封;
所述第一密封组件(11)通过所述气管与所述检测仪(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容器密封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密封组件(11)通过第一支撑部(111)固定于所述底座(10)上,以使所述第一密封组件(11)与所述进水口(21)密封配合;
所述第二密封组件(12)通过第二支撑部(112)固定于所述底座(10)上,以使所述第二密封组件(12)与所述出水口(22)密封配合;
所述第三密封组件(13)通过第三支撑部(113)固定于所述底座(10)上,以使所述第三密封组件(13)与所述排气口(23)密封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容器密封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组件(11)、所述第二密封组件(12)以及所述第三密封组件(13)均为自动行程密封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容器密封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行程密封组件包括:
气缸固定板(121);以及
行程气缸(122),所述行程气缸(122)固定于所述气缸固定板(121)上,且所述行程气缸(122)的气缸推杆穿过所述气缸固定板(121);
与所述行程气缸(122)的所述气缸推杆固定连接的密封帽(123);
设置于所述密封帽(123)内部的密封圈(124);以及
设置于所述密封帽(123)内部的通气孔(125),连接所述检测仪(3)的气管接入所述通气孔(125)内。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器密封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上还设置有对所述容器(2)进行限位的至少一个限位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容器密封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包括:
第一限位块(20),设置于所述容器(2)的第一侧面;
第二限位块(30),设置于所述容器(2)的第二侧面;
第三限位块(40),设置于所述容器(2)的第三侧面;
第四限位块(50),设置于所述容器(2)的第四侧面;
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三侧面是相对的两个面,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四侧面是相对的两个面。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器密封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上还设置有电控箱(14),所述电控箱(14)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控制按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容器密封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按钮包括:启动按钮和/或急停按钮(16),其中,所述启动按钮包括:第一开关按钮(15)和第二开关按钮(17);所述第一开关按钮(15)和所述第二开关按钮(17)同时被按下时,启动所述至少一个密封组件对容器的各开口进行密封闭合。
CN202220263365.3U 2022-02-09 2022-02-09 一种容器密封检测系统 Active CN2166954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63365.3U CN216695472U (zh) 2022-02-09 2022-02-09 一种容器密封检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63365.3U CN216695472U (zh) 2022-02-09 2022-02-09 一种容器密封检测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95472U true CN216695472U (zh) 2022-06-07

Family

ID=818239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63365.3U Active CN216695472U (zh) 2022-02-09 2022-02-09 一种容器密封检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954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066442U (zh) 一种仪器仪表制造用防水测试装置
CN216695472U (zh) 一种容器密封检测系统
CN210863071U (zh) 一种阀门密封性检测装置
CN206019949U (zh) 快速精准管材漏点检测仪
CN203490042U (zh) 一种简易电池真空测漏装置
CN209979163U (zh) 一种数显封盖密封性测定装置
CN107462371B (zh) 一种沉淀盖气密性测试台
CN209513167U (zh) 储能蓄电池极柱密封性能检测装置
CN217716830U (zh) 一种新能源电池包气密性检测装置
CN110160773B (zh) 一种压力释放阀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215726608U (zh) 电池壳体测试装置
CN215811461U (zh) 一种管件气密性检测设备
CN110375936A (zh) 一种曲轴端盖油封的密封性及泄漏量定量检测装置
CN213121030U (zh) 一种锅炉压力容器泄漏检测装置
CN104280195A (zh) 尿素计量泵的泵体气密性检测装置
CN209961426U (zh) 消音器密封性快速测量装置
CN210347020U (zh) 一种塑料法兰气密性能检测的自动化设备
CN210180618U (zh) 一种塑料输液容器用聚丙烯组合盖密封性检测工装
CN202420779U (zh) 锂电池测漏装置
CN208795422U (zh) 新能源电芯氦质谱检漏系统
CN112611527A (zh) 电池漏液检测装置及方法
CN205888404U (zh) 一种直角焊缝检测设备
CN210243108U (zh) 水气联检装置及其夹紧机构
CN212254502U (zh) 轮胎气密性检测装置
CN215575036U (zh) 一种自动监测化学需氧量的水质分析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