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67763U - 一种聚能环及其灶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聚能环及其灶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67763U
CN216667763U CN202123143294.8U CN202123143294U CN216667763U CN 216667763 U CN216667763 U CN 216667763U CN 202123143294 U CN202123143294 U CN 202123143294U CN 216667763 U CN216667763 U CN 2166677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inlet
ring
inlet channel
bur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4329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安奎
康刘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rssenger Kitchen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rssenger Kitchen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rssenger Kitchen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rssenger Kitchen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14329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677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677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677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聚能环及其灶具,属于厨房用具技术领域。一种聚能环,包括本体,本体包括内圈部和外圈部,外圈部为进气侧,内圈部为出气侧,本体中部为设置燃烧器且邻接出气侧的燃烧器区域;还包括第一进气通道,第一进气通道设置在本体内,第一进气通道贯穿外圈部与内圈部;导流底壁,导流底壁设于本体的底部;第二进气通道,第二进气通道沿导流底壁设置,且第二进气通道连接进气侧和出气侧;和支撑结构,支撑结构至少部分设在导流底壁上。

Description

一种聚能环及其灶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厨房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聚能环及其灶具。
背景技术
灶具燃烧器热效率是灶具指标中的重要指标,目前,在提高热效率方面可以通过设置至少两层的聚能盘来提升热效率,在设计过程中,如何优化聚能盘结构是需要考虑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聚能环,具有使火焰反应剧烈,从而提升火焰温度,燃料燃烧充分从而提升燃料燃烧释放的能量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至少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聚能环,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内圈部和外圈部,所述外圈部为进气侧,所述内圈部为出气侧,所述本体中部为设置燃烧器且邻接所述出气侧的燃烧器区域;
还包括
第一进气通道,所述第一进气通道设置在所述本体内,所述第一进气通道贯穿所述外圈部与所述内圈部;
导流底壁,所述导流底壁设于所述本体的底部;
第二进气通道,所述第二进气通道沿所述导流底壁设置,且所述第二进气通道连接所述进气侧和所述出气侧;和
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至少部分设在所述导流底壁上;
其中,所述导流底壁用于限定第二进气通道的部分边界;
其中,所述第一进气通道、第二导流通道均与所述燃烧器区域相连。
在上述聚能环中,所述本体包括上层盘和下层盘,所述第一进气通道设于所述上层盘与所述下层盘之间。
在上述聚能环中,所述第一进气通道沿所述本体的燃烧器区域环绕设置。
在上述聚能环中,所述上层盘具有由内向外倾斜向上设置的第一导向部和由外向内倾斜向上设置的第二导向部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导向部和第二导向部之间的汇集槽。
在上述聚能环中,所述导流底壁由所述下层盘的底部从所述进气侧朝向所述出气侧延伸,所述导流底壁呈弧面状。
在上述聚能环中,所述第一进气通道的进气口设置在所述上层盘或/和所述下层盘,所述第一进气通道的进气口位于所述外圈部。
在上述聚能环中,所述第一进气通道的出气口设置在所述上层盘和/或所述下层盘,所述第一进气通道的出气口位于所述内圈部。
在上述聚能环中,所述第一进气通道内设有换热结构,所述换热结构为铜翅片、铝翅片或者热管。
在上述聚能环中,所述上层盘上限位连接有若干炉耳,所述下层盘上设有若干凸起,所述炉耳下端具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凸起通过紧固件可拆卸连接。
在上述聚能环中,所述紧固件由所述出气侧朝向所述进气侧方向连接所述凸起和所述连接部。
一种灶具,包括
灶具面板;
燃烧器,所述燃烧器设置在所述灶具面板上;所述燃烧器具有内环空气补给区域和空气引射区域;所述空气引射区域与内环空气补给区域分隔;所述灶具还具有外环空气补给区域,所述燃烧器的一外周用于限定所述外环空气补给区域的部分边界,所述外环空气补给区域与所述内环空气补给区域相连通;和
上述所述聚能环,所述聚能环环绕所述燃烧器的外周设置;所述第一进气通道与所述外环空气补给区域相连通;所述第二进气通道与所述空气引射区相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中,在聚能环使用过程中,可从第一进气通道和第二进气通道同时进气供气,使火焰反应剧烈,从而提升火焰温度,燃料燃烧充分从而提升燃料燃烧释放的能量。
2.在空气经过第一进气通道时,会与本体进行接触,空气与聚能盘内高温进行热交换,进而提升燃烧所需空气温度,火焰反应剧烈,从而提升火焰温度,燃料燃烧充分从而提升燃料燃烧释放的能量,在空气经过导流底壁时,空气与聚能盘自身散热的热量进行热交换,从而提高了从第二进气通道空气的温度,进一步使得燃烧器反应剧烈,提升火焰温度,提高燃气的燃烧效率,提升燃料燃烧释放能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炉耳位置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聚能环与燃烧器配合使用时的示意图。
100、本体;101、第一进气通道;102、第二进气通道;103、燃烧器区域;
2、上层盘;21、第一导向部;22、第二导向部;23、汇集槽;
3、下层盘;31、导流底壁;32、凸起;
4、支撑结构;
5、换热结构;
6、炉耳;61、连接部;
7、紧固件;
200、灶具面板;
300、燃烧器;301、内环空气补给区域;302、空气引射区域;303、外环空气补给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图4中所显示的箭头表示两列分别从第一进气通道101、第二进气通道102进入的空气,其中a处表示空气从第一进气通道101进入,b处表示空气从第二进气通道102进入。
如图1-图3所示,一种聚能环,包括本体100,本体100包括内圈部和外圈部,外圈部为进气侧,内圈部为出气侧,本体100中部为设置燃烧器300且邻接出气侧的燃烧器区域103;还包括第一进气通道101、导流底壁31、第二进气通道102和支撑结构4,第一进气通道101设置在本体100内,第一进气通道101贯穿外圈部与内圈部;导流底壁31设于本体100的底部;第二进气通道102沿导流底壁31设置,且第二进气通道102连接进气侧和出气侧;支撑结构4至少部分设在导流底壁31上;其中,导流底壁31用于限定第二进气通道102的部分边界;其中,第一进气通道101、第二导流通道均与燃烧器区域103相连;另外,支撑结构4也用于限定第二进气通道的另外部分边界。
本实用新型中,在聚能环使用过程中,可从第一进气通道101和第二进气通道102同时进气供气,使火焰反应剧烈,从而提升火焰温度,燃料燃烧充分从而提升燃料燃烧释放的能量。
同时,在空气经过第一进气通道101时,会与本体100进行接触,空气与聚能盘内高温进行热交换,进而提升燃烧所需空气温度,火焰反应剧烈,从而提升火焰温度,燃料燃烧充分从而提升燃料燃烧释放的能量,在空气经过导流底壁31时,空气与聚能盘自身散热的热量进行热交换,从而提高了从第二进气通道102空气的温度,进一步使得燃烧器300反应剧烈,提升火焰温度,提高燃气的燃烧效率,提升燃料燃烧释放能量。
进一步的,在聚能环使用时,聚能环通过支撑结构4支撑在一工作面上,例如在灶具面板200上,支撑结构4的最低处与导流底壁的最低处之间形成高度差,以导流底壁31作为第二进气通道102的上边界,以工作面最为第二通气道的下边界,在支撑结构4支撑在工作面上后,即可形成进气用的第二进气通道102。
进一步的,支撑结构4包括至少三个由进风侧朝向出风侧延伸的且连接在导流底壁31上的支撑部,支撑部底部具有支撑底边。
进一步的,本体100呈方形、圆形、多边形等。
具体地,本体100包括上层盘2和下层盘3,第一进气通道101包括上层盘2与下层盘3配合形成的腔道。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上层盘2和下层盘3形成第一进气通道101。通过上层盘2和下层盘3的分开设计,能够方便清理本体100内部。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例如上层盘2和下层盘3配合形成部分的第一进气通道101,和/或第一进气通道101采用管道的设置在上层盘2和下层盘3之间。
具体地,第一进气通道101沿本体100的燃烧器区域103环绕设置。通过该设计,第一进气通道101可以作为空气隔热层,利用空气热阻性能,形成一层保温层,下层进一步隔断热量传播路径,控制气体的流动,达到减少热量向大气扩散的效果。
具体地,如图1所示,上层盘2具有由内向外倾斜向上设置的第一导向部21和由外向内倾斜向上设置的第二导向部22以及位于第一导向部21和第二导向部22之间的汇集槽23。在实际使用时,在烹饪食物时,会有少量的汁液等东西从锅子的边缘进入到上层盘2上,可通过第一导向部21,引导汁液进入到汇集槽23内,在汁液经过第一导向部21时,也会被高温蒸发部分,从而避免大量的汁液越过第二导向部22进入到燃烧器区域103内,影响到燃烧器300的燃烧。第二导向部22的作用也是用于阻挡汁液进入到燃烧器区域103。进一步的,第一导向部21和第二导向部22连接在汇集槽23的两侧。
具体地,导流底壁31由下层盘3的底部从进气侧朝向出气侧延伸,导流底壁31呈弧面状。在实际使用时,导流底壁31会与承载聚能环的工作面之间形成第二进气通道102。而导流底壁31的弧形设计,能够使第二进气通道102的厚度由中间向进气侧和出气侧变厚,在进气过程中,进气效果更好。同时,能够避免汁液沿着导流底壁31进入到燃烧器区域103内。
具体地,如图3所示,第一进气通道101的进气口设置在上层盘2或/和下层盘3,第一进气通道101的进气口位于外圈部。图中仅仅显示了进气口设置在下层盘3的方案,其余方案未图中显示。当然,进气口也可是上层盘2和下层盘3形成的环缝进气结构,或者进气口设置在上层盘2。
具体地,第一进气通道101的出气口设置在上层盘2和/或下层盘3,第一进气通道101的出气口位于内圈部。当然,出气口也可是上层盘2和下层盘3形成的环缝出气结构方案未图中显示。
具体地,第一进气通道101内设有换热结构5,换热结构5为铜翅片、铝翅片或者热管。通过换热结构5能够将上层盘2或/下层盘3上的热量传递至第一进气通道101内,在空气进入第一进气通道101后,能够对空气进行预热处理。进一步的,换热结构5固定在上层盘2或者下层盘3上。优选的,换热结构5同时与上层盘2和下层盘3接触。
具体地,上层盘2上限位连接有若干炉耳6,下层盘3上设有若干凸起32,炉耳6下端具有连接部61,连接部61与凸起32通过紧固件7可拆卸连接。通过紧固件7连接后,能够使上层盘2和下层盘3之间形成一个整体,方便取放。
具体地,紧固件7由出气侧朝向进气侧方向连接凸起32和连接部61。该设计能够方便紧固件7将凸起32和连接部61连接固定。当然,在实施过程中,可以采用螺纹连接、卡扣连接、旋转卡扣连接等方式将上层盘2和下层盘3连接固定。进一步的,紧固件7为螺钉。炉耳6的连接部61上通过焊接/铆接等工艺,形成螺纹孔,在下层盘3内侧的凸起32上设有锁螺钉隐藏孔,侧向锁合上层盘2和下层盘3,达到隐藏式螺钉锁合结构,降低对外观的影响,隐藏螺钉可保证螺钉在恶劣的使用情况,延长使用寿命,降低螺钉头腐蚀率。凸起32上具有向内延伸的挡沿,挡沿和支撑结构4形成锁螺钉隐藏孔。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灶具,包括灶具面板200、燃烧器300和聚能环,燃烧器300设置在灶具面板200上;燃烧器300具有内环空气补给区域301和空气引射区域302;空气引射区域302与内环空气补给区域301分隔;灶具还具有外环空气补给区域303,燃烧器300的一外周用于限定外环空气补给区域303的部分边界,外环空气补给区域303与内环空气补给区域301相连通;聚能环环绕燃烧器300的外周设置;第一进气通道101与外环空气补给区域303相连通;第二进气通道102与空气引射区相连通。
第一进气通道101出口,在燃烧器300的外环空气补给区域303,给燃烧器300提供空气补给,而第二进气通道102与在燃烧器300的空气引射区域302连接,且空气引射区域302与内环空气补给区域301分隔,以使两次空气分离补给,精准控制两次空气补给量,保证每一部分的空气量都在设计状态,降低过剩空气量带走的热量,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在聚能盘底中,从第一进气通道101,第二进气通道102的进入的空气与聚能盘自身散热的热量进行热交换,从而提高了从第一进气通道101、第二进气通道102空气的温度,进一步使得燃烧器300反应剧烈,提升火焰温度,提高燃气的燃烧效率,提升燃料燃烧释放能量。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同时,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技术领域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聚能环,包括本体(100),所述本体(100)包括内圈部和外圈部,所述外圈部为进气侧,所述内圈部为出气侧,所述本体(100)中部为设置燃烧器(300)且邻接所述出气侧的燃烧器区域(103);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进气通道(101),所述第一进气通道(101)设置在所述本体(100)内,所述第一进气通道(101)贯穿所述外圈部与所述内圈部;
导流底壁(31),所述导流底壁(31)设于所述本体(100)的底部;
第二进气通道(102),所述第二进气通道(102)沿所述导流底壁(31)设置,且所述第二进气通道(102)连接所述进气侧和所述出气侧;和
支撑结构(4),所述支撑结构(4)至少部分设在所述导流底壁(31)上;
其中,所述导流底壁(31)用于限定第二进气通道(102)的部分边界;
其中,所述第一进气通道(101)、第二导流通道均与所述燃烧器区域(103)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能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00)包括上层盘(2)和下层盘(3),所述第一进气通道(101)包括所述上层盘(2)与所述下层盘(3)配合形成的腔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能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通道(101)沿所述本体(100)的燃烧器区域(103)环绕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能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盘(2)具有由内向外倾斜向上设置的第一导向部(21)和由外向内倾斜向上设置的第二导向部(22)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导向部(21)和第二导向部(22)之间的汇集槽(2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能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底壁(31)由所述下层盘(3)的底部从所述进气侧朝向所述出气侧延伸,所述导流底壁(31)呈弧面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能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通道(101)的进气口设置在所述上层盘(2)或/和所述下层盘(3),所述第一进气通道(101)的进气口位于所述外圈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能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通道(101)的出气口设置在所述上层盘(2)和/或所述下层盘(3),所述第一进气通道(101)的出气口位于所述内圈部。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能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通道(101)内设有换热结构(5),所述换热结构(5)为铜翅片、铝翅片或者热管。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能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盘(2)上限位连接有若干炉耳(6),所述下层盘(3)上设有若干凸起(32),所述炉耳(6)下端具有连接部(61),所述连接部(61)与所述凸起(32)通过紧固件(7)可拆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聚能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7)由所述出气侧朝向所述进气侧方向连接所述凸起(32)和所述连接部(61)。
11.一种灶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灶具面板(200);
燃烧器(300),所述燃烧器(300)设置在所述灶具面板(200)上;所述燃烧器(300)具有内环空气补给区域(301)和空气引射区域(302);所述空气引射区域(302)与内环空气补给区域(301)分隔;所述灶具还具有外环空气补给区域(303),所述燃烧器(300)的一外周用于限定所述外环空气补给区域(303)的部分边界,所述外环空气补给区域(303)与所述内环空气补给区域(301)相连通;和
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聚能环,所述聚能环环绕所述燃烧器(300)的外周设置;所述第一进气通道(101)与所述外环空气补给区域(303)相连通;所述第二进气通道(102)与所述空气引射区相连通。
CN202123143294.8U 2021-12-14 2021-12-14 一种聚能环及其灶具 Active CN2166677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43294.8U CN216667763U (zh) 2021-12-14 2021-12-14 一种聚能环及其灶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43294.8U CN216667763U (zh) 2021-12-14 2021-12-14 一种聚能环及其灶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67763U true CN216667763U (zh) 2022-06-03

Family

ID=817943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43294.8U Active CN216667763U (zh) 2021-12-14 2021-12-14 一种聚能环及其灶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677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86838B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211372503U (zh) 一种具有灶用聚能罩的燃气灶
CN216667763U (zh) 一种聚能环及其灶具
CN211822619U (zh) 一种灶用隔热罩及应用有该灶用隔热罩的燃气灶
CN110360562B (zh) 燃气灶具
CN209744440U (zh) 一种燃气灶用聚热支架及燃气灶
CN216281579U (zh) 一种灶具高效聚能组件及灶具
CN213777824U (zh) 锅支架、燃气灶具和集成灶
CN214581302U (zh) 聚能盘和炉灶
CN212390414U (zh) 聚能盘和灶具
CN214468805U (zh) 一种炉灶用的聚火盘
CN111550830B (zh) 灶具隔热罩
CN212511282U (zh) 一种集成灶节能结构
CN113028396A (zh) 燃气灶
CN112393310A (zh) 一种灶用隔热罩及应用有该灶用隔热罩的燃气灶
CN112344396A (zh) 一种锅支架组件及红外燃烧器
CN218864298U (zh) 一种灶用隔热罩
CN215951410U (zh) 一种自混式商用炒灶类燃烧器用炉膛结构
CN221055076U (zh) 一种锅架以及灶具
CN215336306U (zh) 燃气灶
CN217843999U (zh) 一种燃气灶锅架及燃气灶
CN221279517U (zh) 聚能盘锅架及灶具
CN215723207U (zh) 灶具燃烧器
CN215951418U (zh) 火盖组件及燃气灶
CN110375302B (zh) 灶具火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