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51410U - 一种自混式商用炒灶类燃烧器用炉膛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混式商用炒灶类燃烧器用炉膛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51410U
CN215951410U CN202121705903.1U CN202121705903U CN215951410U CN 215951410 U CN215951410 U CN 215951410U CN 202121705903 U CN202121705903 U CN 202121705903U CN 215951410 U CN215951410 U CN 2159514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rth
self
drainage groove
mixing type
cooking r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0590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建华
朱敏
魏光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Saifu Gas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Huazao Commercial Operation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Huazao Commercial Operation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Huazao Commercial Operation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0590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514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514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514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olid-Fuel Combus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自混式商用炒灶类燃烧器用炉膛结构,包括炉膛本体,所述炉膛本体呈碗状,所述炉膛本体的上、下端均为敞口;所述炉膛本体的中部内侧壁上设置有小凸台,所述炉膛本体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引流槽,小凸台和引流槽均有若干个,若干个小凸台与若干个引流槽在炉膛本体的内侧壁上环向间隔均匀分布,小凸台与炉膛本体连接为一体,引流槽在炉膛本体的外侧壁上形成对应形状的凸起。本实用新型既增加了炉膛内侧的受热面,又增加了炉膛外侧的散热面,同时还有助于增加地趟风旋转风阻,降低产生啸鸣的概率,并提供足够的空气和燃气混合空间,减少了热能的损耗,提升了整体的热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自混式商用炒灶类燃烧器用炉膛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混式商用炒灶类燃烧器用炉膛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商用炒锅灶鼓风式燃烧方式存在空气系数较大、火焰较长,或者空气系数较小、火焰较短等由空燃比失配或不稳定造成的燃烧不均衡问题。前者会使火焰与锅底接触时出现不完全燃烧现象,导致灶体热效率下降或不稳定,烟气中有害物质含量增多影响工作环境,锅底积碳进一步影响灶体热效率等诸多不利因素;后者虽然燃烧完全,但燃烧功率交低,不能满足诸多炒菜工况对热能的瞬态需求。其中炉膛的结构对整个炒锅灶的整体热效率提升也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传统的炉膛散热较差,影响整个灶体的使用寿命,其产生的地趟风风阻较小,容易产生啸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自混式商用炒灶类燃烧器用炉膛结构,既增加了炉膛内侧的受热面,又增加了炉膛外侧的散热面,同时还有助于增加地趟风旋转风阻,降低产生啸鸣的概率,并提供足够的空气和燃气混合空间,减少了热能的损耗,提升了整体的热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一种自混式商用炒灶类燃烧器用炉膛结构,包括炉膛本体,所述炉膛本体呈碗状,所述炉膛本体的上、下端均为敞口;所述炉膛本体的中部内侧壁上设置有小凸台,所述炉膛本体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引流槽,小凸台和引流槽均有若干个,若干个小凸台与若干个引流槽在炉膛本体的内侧壁上环向间隔均匀分布,小凸台与炉膛本体连接为一体,引流槽在炉膛本体的外侧壁上形成对应形状的凸起。
优选的,沿炉膛本体的内侧壁纵向间隔设置有三层环向间隔均匀分布的小凸台,相邻两层的小凸台之间间隔形成间隔槽。
优选的,所述引流槽呈条状,条状的引流槽沿炉膛本体的内侧壁纵向设置。
优选的,所述炉膛本体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垭口,垭口位于小凸台的上方,垭口的上端贯穿炉膛本体的内侧壁上端与炉膛本体的上端面相平。
进一步地,所述垭口有六个。
优选的,所述炉膛本体的下端设置有地趟风进口,所述地趟风进口与炉膛本体的下端敞口在一个平面上并与炉膛本体的下端敞口接通。
进一步地,所述地趟风进口有三个,三个地趟风进口在炉膛本体的下端敞口平面上环向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炉膛本体的上端面向外延伸并向下翻折。
进一步地,所述炉膛本体下端面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沿周向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炉膛本体位于小凸台以下的部分呈圆柱管状。
相比现有的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既增加了炉膛内侧的受热面,又增加了炉膛外侧的散热面,不仅提高了热能的利用率,还延长了灶体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有助于增加地趟风旋转风阻,降低产生啸鸣的概率;
3、本实用新型提供足够的燃烧空间,减少了热能的损耗,提升了整体的热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标:1-炉膛本体、2-小凸台、3-引流槽、4-间隔槽、5-垭口、6-地趟风进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一种自混式商用炒灶类燃烧器用炉膛结构,包括炉膛本体1,所述炉膛本体1呈碗状,所述炉膛本体1的上、下端均为敞口;所述炉膛本体1的中部内侧壁上设置有小凸台2,所述炉膛本体1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引流槽3,小凸台2和引流槽3均有若干个,若干个小凸台2与若干个引流槽3在炉膛本体1的内侧壁上环向间隔均匀分布,小凸台2与炉膛本体1连接为一体,引流槽3在炉膛本体1的外侧壁上形成对应形状的凸起;沿炉膛本体1的内侧壁纵向间隔设置有三层环向间隔均匀分布的小凸台2,相邻两层的小凸台2之间间隔形成间隔槽4;引流槽3呈条状,条状的引流槽3沿炉膛本体1的内侧壁纵向设置;炉膛本体1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垭口5,垭口位于小凸台2的上方,垭口5的上端贯穿炉膛本体1的内侧壁上端与炉膛本体1的上端面相平,垭口5有六个;炉膛本体1的下端设置有地趟风进口6,所述地趟风进口6与炉膛本体1的下端敞口在一个平面上并与炉膛本体1的下端敞口接通;地趟风进口6有三个,三个地趟风进口6在炉膛本体1的下端敞口平面上环向均匀分布;炉膛本体1的上端面向外延伸并向下翻折与炉膛本体1的外侧壁形成环形安装槽;所述炉膛本体1下端面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沿周向均匀分布;炉膛本体1位于小凸台2以下的部分呈圆柱管状。
在使用时,该炉膛结构可直接替换用户灶具的炉膛,具备替换兼容性,引流槽3在炉膛本体1的外侧壁上形成对褶皱状的凸起有利于快速散热,且采炉膛本体1采用耐热铸铁材料,有助于降低对周围非工作面的表面温升,从而提高整个灶体的使用寿命;炉膛本体1内侧的三层由1-3mm厚的多个小凸台2形成的皱褶面可增加受热面积,若干个小凸台2与若干个引流槽3在炉膛本体1的内侧壁上环向间隔均匀分布,引流槽3沿炉膛本体1内侧壁纵向方向设置,有利于热空气上升流动,使锅底受热更加均匀,相邻两层的小凸台2之间间隔形成间隔槽4,间隔槽4有助于增加地趟风旋转风阻,从而降低产生啸鸣的概率。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自混式商用炒灶类燃烧器用炉膛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炉膛本体(1),所述炉膛本体(1)呈碗状,所述炉膛本体(1)的上、下端均为敞口;所述炉膛本体(1)的中部内侧壁上设置有小凸台(2),所述炉膛本体(1)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引流槽(3),小凸台(2)和引流槽(3)均有若干个,若干个小凸台(2)与若干个引流槽(3)在炉膛本体(1)的内侧壁上环向间隔均匀分布,小凸台(2)与炉膛本体(1)连接为一体,引流槽(3)在炉膛本体(1)的外侧壁上形成对应形状的凸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混式商用炒灶类燃烧器用炉膛结构,其特征在于:沿炉膛本体(1)的内侧壁纵向间隔设置有三层环向间隔均匀分布的小凸台(2),相邻两层的小凸台(2)之间间隔形成间隔槽(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混式商用炒灶类燃烧器用炉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槽(3)呈条状,条状的引流槽(3)沿炉膛本体(1)的内侧壁纵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混式商用炒灶类燃烧器用炉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本体(1)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垭口(5),垭口位于小凸台(2)的上方,垭口(5)的上端贯穿炉膛本体(1)的内侧壁上端与炉膛本体(1)的上端面相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混式商用炒灶类燃烧器用炉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垭口(5)有六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混式商用炒灶类燃烧器用炉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本体(1)的下端设置有地趟风进口(6),所述地趟风进口(6)与炉膛本体(1)的下端敞口在一个平面上并与炉膛本体(1)的下端敞口接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混式商用炒灶类燃烧器用炉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趟风进口(6)有三个,三个地趟风进口(6)在炉膛本体(1)的下端敞口平面上环向均匀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混式商用炒灶类燃烧器用炉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本体(1)的上端面向外延伸并向下翻折。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自混式商用炒灶类燃烧器用炉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本体(1)下端面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沿周向均匀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混式商用炒灶类燃烧器用炉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本体(1)位于小凸台(2)以下的部分呈圆柱管状。
CN202121705903.1U 2021-07-26 2021-07-26 一种自混式商用炒灶类燃烧器用炉膛结构 Active CN2159514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05903.1U CN215951410U (zh) 2021-07-26 2021-07-26 一种自混式商用炒灶类燃烧器用炉膛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05903.1U CN215951410U (zh) 2021-07-26 2021-07-26 一种自混式商用炒灶类燃烧器用炉膛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51410U true CN215951410U (zh) 2022-03-04

Family

ID=804377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05903.1U Active CN215951410U (zh) 2021-07-26 2021-07-26 一种自混式商用炒灶类燃烧器用炉膛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514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64352Y (zh) 节能燃气炊具
CN208205075U (zh) 燃气灶
CN215951410U (zh) 一种自混式商用炒灶类燃烧器用炉膛结构
CN110566945A (zh) 一种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12132551U (zh) 锅支架及燃气灶
CN109869768B (zh) 一种灶用隔热罩及应用有该灶用隔热罩的灶具
CN216281579U (zh) 一种灶具高效聚能组件及灶具
CN210441271U (zh) 锅架及燃气灶
CN211011362U (zh) 外环火盖及燃烧器
CN108386833B (zh) 燃烧器和燃气灶具
CN220506778U (zh) 一种提高热效率的炉膛及燃气灶
CN210035495U (zh) 一种切槽式外火盖及燃烧器和灶具
CN101725987A (zh) 内焰式聚能立管型燃气燃烧器
CN215929551U (zh) 一种商用炒灶类燃烧器用燃烧面罩
CN221055076U (zh) 一种锅架以及灶具
CN216667763U (zh) 一种聚能环及其灶具
CN215982762U (zh) 防风隔热炉头及燃气灶
KR100571282B1 (ko) 가스 곤로
CN215175258U (zh) 外环火盖、燃烧器组件及集成灶
CN212691871U (zh) 聚能圈及包含其的灶具
CN213300171U (zh) 聚能盘及灶具设备
CN211260944U (zh) 一种聚能圈和燃气灶炉头系统
CN219913150U (zh) 燃气灶
CN215951417U (zh) 一种商用炒灶类燃烧器用燃烧面盘
CN221076573U (zh) 一种具有排烟结构的燃气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06

Address after: Room 401, 4th Flo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No. 168 Huimin Road, Chengbei Street, Rugao City,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6500

Patentee after: Nantong Saifu Gas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503, unit 1, building 2, No. 352, Zhonghe Renhe Road, high tech Zone, Chengdu, Sichuan 610000

Patentee before: Sichuan huazao commercial operation management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