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57076U - 制孔组件和工装设备 - Google Patents

制孔组件和工装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57076U
CN216657076U CN202220056784.XU CN202220056784U CN216657076U CN 216657076 U CN216657076 U CN 216657076U CN 202220056784 U CN202220056784 U CN 202220056784U CN 216657076 U CN216657076 U CN 2166570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hole
hole making
piece
adju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5678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博文
白会堂
樊杰
王有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Hual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05678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570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570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570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illing And Bo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制孔组件和工装设备,一种制孔组件包括:安装架;连接件,设置于安装架上;第一驱动部,设置于安装架上,连接件与第一驱动部相连接,第一驱动部用于驱动连接件沿安装架滑动;制孔件,设置于连接件上,制孔件用于制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制孔组件包括安装架、连接件、第一驱动部和制孔件。连接件和第一驱动部设置于安装架上,用于制孔的制孔件设置于连接件上,第一驱动部驱动连接件沿安装架滑动,带动制孔件运动,从而实现机械制孔,代替了原有的手动扎孔过程,节约人工、提升了产品品质,并保证了所制得的排气孔位置参数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制孔组件和工装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制孔组件和一种工装设备。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传统的门胆在成型后,工艺分别为:划边、冲孔、扎排气孔、堆垛,其中扎排气孔,节拍快,需要手工一个孔一个孔的进行手动扎孔,员工劳动强度大,而且难以保证扎孔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提出了一种制孔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还提出了一种工装设备。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提出了一种制孔组件,包括:安装架;至少一个连接件,设置于安装架上;第一驱动部,设置于安装架上,至少一个连接件与第一驱动部相连接,第一驱动部用于驱动连接件沿安装架滑动;至少一个制孔件,设置于连接件上,制孔件用于制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制孔组件,包括安装架、连接件、第一驱动部和制孔件,其中,连接件和第一驱动部设置于安装架之上。连接件与第一驱动部相连接,第一驱动部用于驱动连接件沿安装架滑动,即,连接件能够在第一驱动部的驱动下,沿安装架进行滑动,例如,连接件能够在第一驱动部的驱动下,由安装架的左端向安装架的右端滑动,或由安装架的右端,向安装架的左端滑动,连接件也可以在安装架的左端至安装架的右端的任一处停止,实现连接件位置相对安装架位置的改变。
进一步,制孔组件中的制孔件,设置于连接件上,以使得制孔件能够随着连接件的移动而改变制孔件所处的位置。制孔件用于制孔,其能够在工件上钻出或扎出孔,以实现机械化制孔,取代了人手工扎排气孔的过程,提升了效率,且保证了所制排气孔的质量。
进一步地,制孔组件,在工作时,首先将需扎排气孔的工件,如冰箱门胆设备等放置到工作台上,确定出需扎排气孔的位置,第一驱动组件驱动连接件在安装架上滑动,以使得连接件接近工件,这样,设置于连接件上的制孔件也可以随着连接件的运动,靠近工件,当制孔件与工件相接触时,第一驱动部停止驱动,制孔件进行制孔,以在工件上开设出排气孔,当制孔完成时,制孔件停止工作,第一驱动部做反向驱动,以使得连接件远离工件,进而使得制孔件远离工件。
进一步地,连接件和制孔件的数量可以为1个或多个,具体设置数量可以根据待加工的工件上需要开设的孔的数量进行设置。当需要多个孔时,则可以设置多个连接件和多个制孔件,进而可以实现同时进行多个孔的开设,降低员工劳动强度,同时提升了加工。
因此,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制孔组件,连接件和第一驱动部设置于安装架上,用于制孔的制孔件设置于连接件上,第一驱动部驱动连接件沿安装架滑动,以带动制孔件靠近或远离工件,从而实现机械扎孔工装,代替了原有的手动扎孔,节约人工、提升了产品品质,保证了排气孔位置参数的准确性。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制孔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连接件包括:连接部,连接部的一端与安装架滑动连接,连接部的另一端与制孔件相连接;调节部,设置于连接部上,调节部用于调节连接部的另一端与安装架的相对高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连接件包括连接部和调节部,连接部的一端与安装架滑动连接,这样,连接部可在第一驱动部的驱动下沿安装架滑动,以改变连接部在安装架上所处的位置,连接部的另一端与制孔件相连接,制孔件可以随着连接部的移动而改变其相对于安装架的位置,从而可以靠近或远离工件,以实现制孔作业。
进一步地,调节部设置于连接部上,调节部用于调节连接部的另一端与安装架的相对高度,而制孔件设置于连接部的另一端上,这样,可以实现通过调节部调节制孔件与安装架的相对高度,从而可以向上或向下调整制孔件在工件上的钻孔位置,实现了在横向和纵向上均可调整制孔位置,满足了多方位的制孔位置需求,提高了制排气孔作业的效率,实现了机械化扎排气孔,节约了人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连接部包括:连接座,连接座与安装架滑动连接;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与连接座相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制孔件相连接;其中,调节部设置于连接杆上,调节部能够调整连接杆的另一端与连接座的相对高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连接部包括连接座和连接杆,其中,连接座与安装架滑动连接,以实现连接部在安装架上所处位置的改变。连接杆的一端与连接座相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制孔件相连接,这样,连接杆能够随着连接座在安装架上的滑动而改变其相对于安装架的位置,从而带动制孔件进行相对于安装架横向位置上的改变,进而可以靠近或远离工件,完成对于制孔作业横向位置的调整。
进一步地,调节部设置于连接杆上,调节部能够调整连接杆的另一端与连接座的相对位置,从而可以向上或向下调节制孔件相对于工件的高度,以满足不同高度位置上的制孔需求,扩大了制孔组件的适用范围,提高了制孔作业的效率,实现了机械化扎排气孔的过程。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连接杆包括:第一杆体,第一杆体的一端与连接座相连接;第二杆体,第二杆体的一端与第一杆体的另一端相铰接,第二杆体的另一端与制孔件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连接杆可以包括多段杆段,其中,连接杆包括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第一杆体的一端与连接座相连接,第一杆体能够随着连接座在安装架上的滑动而改变其相对于安装架的位置。第二杆体的一端与第一杆体的另一端相铰接,第二杆体的位置可以随着第一杆体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第二杆体的另一端与制孔件相连接,带动制孔件相对于安装架横向位置上的改变,从而可以靠近或远离工件,完成对于制孔横向位置的调整。同时,通过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的连接方式,增大了连接杆的灵活程度,扩大了连接杆可以进行位置调节的范围,以满足更多位置上的制孔需求。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调节部包括:第一调节环,套设于第一杆体上,第一调节环能够沿第一杆体滑动;调节杆,调节杆的一端与第一调节环相铰接,调节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杆体相铰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调节部包括第一调节环和调节杆,第一调节环套设于第一杆体上,第一调节环能够沿第一杆体滑动,其可在第一杆体的上端滑动至第一杆体的下端,或由第一杆体的下端滑动至第一杆体的上端,第一调节环也可以在第一杆体的上端至第一杆体的下端的任一处停止滑动。调节杆的一端与第一调节环相铰接,调节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杆体相铰接。当第一调节环在第一杆体上滑动时,第一调节环位置的改变带动与第一调节环相铰接的调节杆的一端移动,调节杆另一端随着移动,从而带动第二杆体移动,实现了对于第二杆体高度位置的调整。进而,可以向上或向下调节制孔件相对于被加工工件的高度,以满足不同高度位置上的制孔需求,扩大了制孔组件的适用范围,提高了制孔作业的效率,实现了机械化制排气孔的过程。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调节杆包括:第一子杆,与第一调节环相铰接;第二子杆,第二子杆的一端与第一子杆相铰接,第二子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杆体相铰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调节杆可以为多段杆体连接的结构,具体地,调节杆包括第一子杆和第二子杆,第一子杆与第一调节环相铰接,第二子杆的一端与第一子杆相铰接,第二子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杆体相铰接。当第一调节环在第一杆体上滑动时,第一调节环位置的改变带动与第一调节环相铰接的第一子杆的一端移动,第二子杆的一端与第一子杆相铰接,使得第二子杆的一端随着第一子杆移动,从而带动第二子杆移动,第二子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杆体相铰接,第二杆体也随着第二子杆的移动而产生位置变化,实现了对于第二杆体位置的调整,进而,可以向上或向下调节制孔件相对于被加工工件的高度,以满足不同高度位置上的制孔需求,扩大了制孔组件的适用范围,提高了制孔作业的效率,实现了机械化制排气孔的过程。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调节部还包括:第二调节环,套设于第二杆体上,第二子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调节环相铰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调节部还包括第二调节环,第二调节环套设于第二杆体上,第二子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调节环相铰接。第二调节环在第二杆体上的位置不变。当使用调节部进行调节时,使第一调节环在第一杆体上滑动,第一调节环位置的改变带动与第一调节环相铰接的第一子杆的一端移动,第二子杆的一端与第一子杆相铰接,使得第二子杆的一端随着第一子杆移动,从而带动第二子杆移动,第二子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调节环相铰接,第二调节环在第二杆体上的位置不变,第二调节环向第二杆体施加作用力,从而使得第二杆体靠近或远离第一杆体,即,第二杆体进行高度的升高或高度的下降,从而实现了对于第二杆体高度位置的调整,进而,可以向上或向下调节制孔件相对于被加工工件的高度,以满足不同高度位置上的制孔需求,扩大了制孔组件的适用范围,提高了制孔作业的效率,实现了机械化制排气孔的过程。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制孔件包括:第二驱动部,设置于连接件的另一端;钻孔部,钻孔部与第二驱动部的输出端相连接,第二驱动部用于驱动钻孔部移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制孔件还包括第二驱动部和钻孔部,第二驱动部设置于连接件的另一端,第二驱动部能够随着连接件位置的变化而变化,钻孔部与第二驱动部的输出端相连接,第二驱动部用于驱动钻孔部移动。其中,当第二驱动部进行动力输出时,钻孔部受驱动而产生位置改变,即,第二驱动部驱动钻孔部伸入工件内部,钻孔部进行制孔,以在工件上开设出排气孔,当制造完成时,钻孔部停止工作,第二驱动部做反向驱动,进行收缩过程,以使得钻孔部远离工件。实现了机械扎孔工装,代替了原有的手动扎孔,节约人工、提升了产品品质,保证了排气孔位置参数的准确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制孔组件还包括:套筒,与第二驱动部相连接,钻孔部设置于套筒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制孔组件还包括套筒,套筒与第二驱动部相连接,钻孔部设置于套筒内,第二驱动部驱动套筒和钻孔部同时向前或向后运动,以使得钻孔部钻入工件或由工件内部退出,同时,套筒能够对钻孔部起到保护作用,避免钻孔部与外界接触产生破损,提升制孔设备整体的安全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安装架包括:支架,第一驱动部设置于支架上;导轨,设置于支架上,连接件与导轨滑动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安装件包括支架,第一驱动部设置于支架上,支架对第一驱动部起承载作用,进一步地,安装架还包括导轨,导轨设置于支架之上,连接件与导轨滑动连接,连接件可以在第一驱动部的驱动下,在导轨上滑动,以实现连接件在安装件上处所位置的变化,可以使得制孔件能够随着连接件的移动而改变所处的位置,进而靠近或远离工件,从而实现机械扎孔工装,代替了原有的手动扎孔过程,节约了人工、提升了产品品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支架包括:多个立柱,多个立柱间隔设置;横梁,横梁设置于多个立柱上,导轨设置于横梁上,连接座与导轨滑动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支架包括多个立柱和横梁,多个立柱间隔设置,横梁设置于多个立柱上,立柱对于横梁起到支撑作用,同时,横梁设置于多个间隔设置的立柱上,多个立柱对于横梁有多个支撑点,且多个立柱间隔设置结构使得各个立柱的受力更加平均,进而使得横梁稳定性更高。
进一步地,导轨设置于横梁上,连接座与导轨滑动连接,通过连接座的滑动,以实现连接部在安装架位置上所处位置的改变,进而改变了制孔作业的位置,实现了机械化制孔。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连接杆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连接杆设置于连接座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连接杆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连接杆设置于连接座上。通过一个连接座的设置,就可以带动多个连接杆运动,进而实现了一个制孔组件可以设置有用于制孔的多个制孔件,一个制孔组件便可以同时对一个工件同时进行多个排气孔的开设,提升了制孔的效率,代替了原有的手工扎孔,节约了人工,提升了产品品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还提出了一种工装设备,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的制孔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提供的工装设备,因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的制孔组件,因此具有上述制孔组件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做赘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工装设备还包括冲孔组件,冲孔组件包括工作台,制孔组件设置于工作台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工装设备为冲扎孔二合一设备,其还包括冲孔组件,用于对工件进行冲孔,冲孔组件包括工作台,工件可以放置在该工作台上,进一步地,制孔组件设置于工作台上,这样,工件可以同时进行扎孔与冲孔工序过程,大大提高了门胆成型过程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制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所示实施例中另一视角的制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所示实施例中连接件和制孔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所示实施例中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工装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5所示实施例中工装设备所加工工件的前视图;
其中,图1至图6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工装设备,10制孔组件,12安装架,120支架,1202立柱,1204横梁,122导轨,14连接件,142连接部,1420连接座,1422连接杆,1424第一杆体,1426第二杆体,1427第一连接块,1428第二连接块,1429滑块,144调节部,1440第一调节环,1442第二调节环,1444调节杆,1446第一子杆,1448第二子杆,16第一驱动部,18制孔件,180第二驱动部,182钻孔部,19套筒,20冲孔组件,30门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制孔组件10和工装设备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制孔组件10,包括:安装架12、至少一个连接件14、第一驱动部16和至少一个制孔件18。
具体地,连接件14设置于安装架12上;第一驱动部16设置于安装架12上,连接件14与第一驱动部16相连接,第一驱动部16用于驱动连接件14沿安装架12滑动;制孔件18设置于连接件14上,制孔件18用于制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制孔组件10,包括安装架12、连接件14、第一驱动部16和制孔件18,其中,连接件14和第一驱动部16设置于安装架12之上。连接件14与第一驱动部16相连接,第一驱动部16用于驱动连接件14沿安装架12滑动,即,连接件14能够在第一驱动部16的驱动下,沿安装架12进行滑动,例如,连接件14能够在第一驱动部16的驱动下,由安装架12的左端向安装架12的右端滑动,或由安装架12的右端,向安装架12的左端滑动,连接件14也可以在安装架12的左端至安装架12的右端的任一处停止,实现连接件14位置相对安装架12位置的改变。
进一步,制孔组件10中的制孔件18,设置于连接件14上,以使得制孔件18能够随着连接件14的移动而改变制孔件18所处的位置。制孔件18用于制孔,其能够在工件上钻出或扎出孔,以实现机械化制孔,取代了人手工扎排气孔的过程,提升了效率,且保证了所制排气孔的质量。
进一步地,制孔组件10,在工作时,首先将需扎排气孔的工件,如图6所示的冰箱门胆30放置到工作台上,确定出需扎排气孔的位置,第一驱动组件驱动连接件14在安装架12上滑动,以使得连接件14接近工件,这样,设置于连接件14上的制孔件18也可以随着连接件14的运动,靠近工件,当制孔件18与工件相接触时,第一驱动部16停止驱动,制孔件18进行制孔,以在工件上开设出排气孔,当制孔完成时,制孔件18停止工作,第一驱动部16做反向驱动,以使得连接件14远离工件,进而使得制孔件18远离工件。
进一步地,连接件14和制孔件18的数量可以为1个或多个,具体设置数量可以根据待加工的工件上需要开设的孔的数量进行设置。当需要多个孔时,则可以设置多个连接件14和多个制孔件18,进而可以实现同时进行多个孔的开设,降低员工劳动强度,同时提升了加工效率。
具体地,第一驱动部16包括气缸,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连接件14相连接,以驱动连接件14沿安装架12运动。进一步地,第一驱动部16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安装架12上,以保证第一驱动部16驱动连接件14运动时,不会因反力作用而发生位移,从而保证了位置移动的准确度,进而保证了排气孔位置参数的准确性。
具体地,第一驱动部16的数量也可以为多个,每个第一驱动部16可以实现同时驱动多个连接件14,以实现更高效的生产效率。
因此,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制孔组件10,连接件14和第一驱动部16设置于安装架12上,用于制孔的制孔件18设置于连接件14上,第一驱动部16驱动连接件14沿安装架12滑动,以带动制孔件18靠近或远离工件,从而实现机械扎孔工装,代替了原有的手动扎孔,节约人工、提升了产品品质,保证了排气孔位置参数的准确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连接件14包括连接部142和调节部144。
其中,连接部142的一端与安装架12滑动连接,连接部142的另一端与制孔件18相连接;调节部144设置于连接部142上,调节部144用于调节连接部142的另一端与安装架12的相对高度。
在该实施例中,连接件14包括连接部142和调节部144,连接部142的一端与安装架12滑动连接,这样,连接部142可在第一驱动部16的驱动下沿安装架12滑动,以改变连接部142在安装架12上所处的位置,连接部142的另一端与制孔件18相连接,制孔件18可以随着连接部142的移动而改变其相对于安装架12的横向位置,从而可以靠近或远离工件,以实现制孔作业。
进一步地,调节部144设置于连接部142上,调节部144用于调节连接部142的另一端与安装架12的相对高度,而制孔件18设置于连接部142的另一端上,这样,可以实现通过调节部144调节制孔件18与安装架12的相对高度,从而可以向上或向下调整制孔件18在工件上的钻孔位置,实现了在水平方向和高度方向上均可调整制孔位置,满足了多方位的制孔位置需求,提高了制排气孔作业的效率,实现了机械化扎排气孔,节约了人工。
具体地,调节部144可以使用气缸驱动以实现其对于连接部142的另一端与安装架12的相对高度的调整,或,调节部144也可以手动进行使用,通过改变调节部144与安装架12的相对高度,来改变连接部142与安装架12的相对高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4所示,连接部142包括:连接座1420和连接杆1422。
其中,连接座1420与安装架12滑动连接;连接杆1422,连接杆1422的一端与连接座1420相连接,连接杆1422的另一端与制孔件18相连接;其中,调节部144设置于连接杆1422上,调节部144能够调整连接杆1422的另一端与连接座1420的相对高度。
在该实施例中,连接部142包括连接座1420和连接杆1422,其中,连接座1420与安装架12滑动连接,以实现连接部142在安装架12上所处位置的改变。连接杆1422的一端与连接座1420相连接,连接杆1422的另一端与制孔件18相连接,这样,连接杆1422能够随着连接座1420在安装架12上的滑动而改变其相对于安装架12的位置,从而带动制孔件18进行相对于安装架12横向位置上的改变,进而可以靠近或远离工件,完成对于制孔作业横向位置的调整。
进一步地,调节部144设置于连接杆1422上,调节部144能够调整连接杆1422的另一端与连接座1420的相对位置,从而可以向上或向下调节制孔件18相对于工件的高度,以满足不同高度位置上的制孔需求,扩大了制孔组件10的适用范围,提高了制孔作业的效率,实现了机械化扎排气孔的过程。
具体地,连接座1420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块1427和第二连接块1428,第一连接块1427与第一驱动部16相连接,以实现连接座1420能够受到第一驱动部16的驱动力的作用,连接座1420与安装架12相接触的一面设置有第二连接块1428,第二连接块1428连接有滑块1429,滑块1429可以在安装架12上滑动,这样,连接座1420可以在驱动件的驱动下在安装架12上滑动。更进一步的,连接杆1422垂直连接于安装座上,使得连接杆1422与安装座的安装更为简单。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连接杆1422包括:第一杆体1424和第二杆体1426。
其中,第一杆体1424的一端与连接座1420相连接;第二杆体1426,第二杆体1426的一端与第一杆体1424的另一端相铰接,第二杆体1426的另一端与制孔件18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连接杆1422可以包括多段杆段,其中,连接杆1422包括第一杆体1424和第二杆体1426,第一杆体1424的一端与连接座1420相连接,第一杆体1424能够随着连接座1420在安装架12上的滑动而改变其相对于安装架12的位置。第二杆体1426的一端与第一杆体1424的另一端相铰接,这样,第二杆体1426的位置可以随着第一杆体1424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第二杆体1426的另一端与制孔件18相连接,带动制孔件18相对于安装架12横向位置上的改变,从而可以靠近或远离工件,完成对于制孔横向位置的调整。同时,通过第一杆体1424和第二杆体1426的连接方式,增大了连接杆1422的灵活程度,扩大了连接杆1422可以进行位置调节的范围,以满足更多位置上的制孔需求。
具体地,第二杆体1426和第一杆体1424相互连接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相同尺寸的连接孔,该连接孔可供销轴插入,第一杆体1424和第二杆体1426之间通过销轴进行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调节部144包括:第一调节环1440和调节杆1444。
其中,第一调节环1440套设于第一杆体1424上,第一调节环1440能够沿第一杆体1424滑动;调节杆1444,调节杆1444的一端与第一调节环1440相铰接,调节杆1444的另一端与第二杆体1426相铰接。
在该实施例中,调节部144包括第一调节环1440和调节杆1444,第一调节环1440套设于第一杆体1424上,第一调节环1440能够沿第一杆体1424滑动,其可在第一杆体1424的上端滑动至第一杆体1424的下端,或由第一杆体1424的下端,滑动至第一杆体1424的上端,第一调节环1440也可以在第一杆体1424的上端至第一杆体1424的下端的任一处停止滑动。调节杆1444的一端与第一调节环1440相铰接,调节杆1444的另一端与第二杆体1426相铰接,这样,当第一调节环1440在第一杆体1424上滑动时,第一调节环1440位置的改变带动与第一调节环1440相铰接的调节杆1444的一端移动,调节杆1444另一端随着移动,从而带动第二杆体1426移动,实现了对于第二杆体1426高度位置的调整,进而,可以向上或向下调节制孔件18相对于被加工工件的高度,以满足不同高度位置上的制孔需求,扩大了制孔组件10的适用范围,提高了制孔作业的效率,实现了机械化制排气孔的过程。
例如,在制孔组件10工作过程中,制孔件18能够制孔的位置低于工件上需要制孔的位置,这时,可以首先对于第一调节环1440进行调整,使得第一调节环1440沿第一杆体1424向上滑动,此时,第一调节环1440高度的升高带动与第一调节环1440相铰接的调节杆1444的一端高度升高,调节杆1444的另一端的高度随着升高,从而带动第二杆体1426向上移动,制孔件18的高度提升,使得制孔件18能够制孔的位置与工件上需要制孔的位置相对应,以实现对于工件的制孔。
具体地,第一调节环1440可以使用气缸驱动以实现第一调节环1440在第一杆体1424上的滑动,或,第一调节环1440也可以手动进行使用,通过改变第一调节环1440在第一杆体1424上的高度,来改变制孔件18的位置高度。更进一步地,第一调节环1440上可设置有锁紧装置,以实现当第一调节环1440运动到位置时的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调节杆1444包括:第一子杆1446和第二子杆1448。
其中,第一子杆1446,与第一调节环1440相铰接;第二子杆1448,第二子杆1448的一端与第一子杆1446相铰接,第二子杆1448的另一端与第二杆体1426相铰接。
在该实施例中,调节杆1444可以为多段杆体连接的结构,具体地,调节杆1444包括第一子杆1446和第二子杆1448,第一子杆1446与第一调节环1440相铰接,第二子杆1448的一端与第一子杆1446相铰接,第二子杆1448的另一端与第二杆体1426相铰接,这样,当第一调节环1440在第一杆体1424上滑动时,第一调节环1440位置的改变带动与第一调节环1440相铰接的第一子杆1446的一端移动,第二子杆1448的一端与第一子杆1446相铰接,使得第二子杆1448的一端随着第一子杆1446移动,从而带动第二子杆1448移动,第二子杆1448的另一端与第二杆体1426相铰接,第二杆体1426也随着第二子杆1448的移动而产生位置变化,实现了对于第二杆体1426位置的调整,进而,可以向上或向下调节制孔件18相对于被加工工件的高度,以满足不同高度位置上的制孔需求,扩大了制孔组件10的适用范围,提高了制孔作业的效率,实现了机械化制排气孔的过程。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调节部144还包括:第二调节环1442。
其中,第二调节环套设于第二杆体1426上,第二子杆1448的另一端与第二调节环1442相铰接。
在该实施例中,调节部144还包括第二调节环1442,第二调节环1442套设于第二杆体1426上,第二子杆1448的另一端与第二调节环1442相铰接。第二调节环1442在第二杆体1426上的位置不变,这样,当第一调节环1440在第一杆体1424上滑动时,第一调节环1440位置的改变带动与第一调节环1440相铰接的第一子杆1446的一端移动,第二子杆1448的一端与第一子杆1446相铰接,使得第二子杆1448的一端随着第一子杆1446移动,从而带动第二子杆1448移动,第二子杆1448的另一端与第二调节环1442相铰接,第二调节环1442在第二杆体1426上的位置不变,第二调节环1442向第二杆体1426施加作用力,从而使得第二杆体1426靠近或远离第一杆体1424,即,第二杆体1426进行高度的升高或高度的下降,从而实现了对于第二杆体1426高度位置的调整,进而,可以向上或向下调节制孔件18相对于被加工工件的高度,以满足不同高度位置上的制孔需求,扩大了制孔组件10的适用范围,提高了制孔作业的效率,实现了机械化制排气孔的过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制孔件18包括第二驱动部180和钻孔部182。
其中,第二驱动部180设置于连接件14的另一端;钻孔部182与第二驱动部180的输出端相连接,第二驱动部180用于驱动钻孔部182移动。
在该实施例中,制孔件18还包括第二驱动部180和钻孔部182,第二驱动部180设置于连接件14的另一端,第二驱动部180能够随着连接件14位置的变化而变化,钻孔部182与第二驱动部180的输出端相连接,第二驱动部180用于驱动钻孔部182移动,其中,当第二驱动部180进行动力输出时,钻孔部182受驱动而产生位置改变,即,当第二驱动部180驱动钻孔部182伸入,钻孔部182进行制孔,以在工件上开设出排气孔,当制造完成时,钻孔部182停止工作,第二驱动部180做反向驱动,进行收缩过程,以使得钻孔部182远离工件。实现了机械扎孔工装,代替了原有的手动扎孔,节约人工、提升了产品品质,保证了排气孔位置参数的准确性。
具体地,第二驱动部180包括气缸,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连接件14相连接,以驱动钻孔部182移动,进而钻入工件内部。进一步地,第二驱动部180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连接件14上,以保证第二驱动部180驱动钻孔部182移动时,不会因反力作用而发生位移,从而保证了位置移动的准确度,进而保证了排气孔位置参数的准确性。进一步地,钻孔部上卡接有钻头,钻头可在钻孔部的驱动下旋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还包括:套筒19。
其中,套筒19,与第二驱动部180相连接,钻孔部182设置于套筒19内。
在该实施例中,制孔组件10还包括套筒19,套筒19与第二驱动部180相连接,钻孔部182设置于套筒19内,第二驱动部驱动套筒19和钻孔部182同时向前或向后运动,以使得钻孔部182钻入工件或由工件内部退出,同时,套筒19能够对钻孔部182起到保护作用,避免钻孔部182与外界接触产生破损,提升制孔设备整体的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安装架12包括:支架120和导轨122。
其中,第一驱动部16设置于支架120上;导轨122,设置于支架120上,连接件14与导轨122滑动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安装件包括支架120,第一驱动部16设置于支架120上,支架120对第一驱动部16起承载作用,进一步地,安装架12还包括导轨122,导轨122设置于支架120之上,连接件14与导轨122滑动连接,连接件14可以在第一驱动部16的驱动下,在导轨122上滑动,以实现连接件14在安装件上处所位置的变化。可以使得制孔件18能够随着连接件14的移动而改变所处的位置,进而靠近或远离工件,从而实现机械扎孔工装,代替了原有的手动扎孔过程,节约了人工、提升了产品品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支架120包括:多个立柱1202和横梁1204。
其中,多个立柱1202间隔设置;横梁1204,横梁1204设置于多个立柱1202上,导轨122设置于横梁1204上,连接座1420与导轨122滑动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支架120包括多个立柱1202和横梁1204,多个立柱1202间隔设置,横梁1204设置于多个立柱1202上,立柱1202对于横梁1204起到支撑作用,同时,横梁1204设置于多个间隔设置的立柱1202上,多个立柱1202对于横梁1204有多个支撑点,且多个立柱1202间隔设置结构使得各个立柱1202的受力更加平均,进而使得横梁1204稳定性更高。
进一步地,导轨122设置于横梁1204上,连接座1420与导轨122滑动连接,通过连接座1420的滑动,以实现连接部142在安装架12位置上所处位置的改变,进而改变了制孔作业的位置,实现了机械化制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连接杆1422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连接杆1422设置于连接座1420上。
在该实施例中,连接杆1422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连接杆1422设置于连接座1420上,通过一个连接座1420的设置,就可以带动多个连接杆1422运动,进而实现了一个制孔组件10可以设置有用于制孔的多个制孔件18,一个制孔组件10便可以对一个工件同时进行多个排气孔的开设,提升了制孔的效率,代替了原有的手工扎孔,节约了人工,提升了产品品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如图5所示,还提出了一种工装设备1,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的制孔组件10。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提供的工装设备1,因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制孔组件10,因此具有制孔组件10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做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工装设备1还包括冲孔组件20,冲孔组件20包括工作台,制孔组件10设置于工作台上。
在该实施例中,工装设备1为冲扎孔二合一设备,其还包括冲孔组件20,用于对工件冲孔,冲孔组件20包括工作台,工件可以放置在该工作台上,进一步地,制孔组件10设置于工作台上,这样,工件可以同时进行扎孔与冲孔工序过程。
进一步地,冲孔组件20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冲孔组件20对放置于工作台上的门胆30进行冲孔作业,以实现单一门胆30可以同时冲多个孔,进一步提升门胆30成型过程的效率。
进一步地,制孔组件10的横梁设置于冲孔组件20的上方,进而实现了结构布局层次,结构紧凑。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以加工冰箱或冰柜的门胆为列,门胆的结构如图6所示。首先,确定门胆30上的扎孔位置,如图6所示,门胆30上的A处、B处和C处为需要扎排气孔的位置。当门胆30放置到工装设备1的工作台上时,制孔组件10开始工作,第一驱动部16驱动连接件14运动,连接件14在第一驱动部16的驱动下沿安装架12滑动,制孔件18设置在连接件14上,从而制孔件18可以靠近门胆30,当制孔件18到达门胆30上需要开设排气孔的A处时,制孔件18中的第二驱动部180开始驱动钻孔部182和套筒19靠近门胆的A处,当制孔件18与门胆30不在同一水平高度位置时,通过调节部144,调节连接件14与制孔件18相连的一端与安装架12的相对高度,以使得制孔件18能够与门胆上需要开设排气孔的部位处于同一水平高度,当制孔件18接近门胆30且与开孔位置处于同一水平高度时,第二驱动部180驱动套筒19伸出,钻孔部182上的钻头进行旋转,使得钻孔部182能够钻入到门胆的内部,以在门胆30上开设出排气孔,当排气孔开设完成时,钻头停止旋转,第二驱动部180驱动钻孔部182和套筒19离开门胆30,第一驱动部16驱动连接件14远离门胆30,以完成扎排气孔过程。实现了门胆30扎孔工艺生产自动化,免除了人工。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连接座1420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支架120的两端,每个连接座1420上设置有两个连接部,每个连接部的端部均设置有制孔件18,进而可以实现同时制孔的数量为4个,提升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工装设备1,通过制孔组件10取代工人扎排气孔,实现门胆30扎孔工艺生产自动化,保障了门胆30产品的品质和质量。同时,每个制孔组件10可设置有多个制孔件18,通过不同的连接杆1422分别连接于连接座1420上,以实现同时制多个排气孔的过程,提升了门胆30成型的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制孔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架;
至少一个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
第一驱动部,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至少一个连接件与所述第一驱动部相连接,所述第一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至少一个连接件沿所述安装架滑动;
至少一个制孔件,设置于所述至少一个连接件上,所述制孔件用于制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
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架滑动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制孔件相连接;
调节部,设置于所述连接部上,所述调节部用于调节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架的相对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
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与所述安装架滑动连接;
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架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制孔件相连接;
其中,所述调节部设置于所述连接杆上,所述调节部能够调整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座的相对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包括:
第一杆体,所述第一杆体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座相连接;
第二杆体,所述第二杆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杆体的另一端相铰接,所述第二杆体的另一端与所述制孔件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包括:
第一调节环,套设于所述第一杆体上,所述第一调节环能够沿所述第一杆体滑动;
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调节环相铰接,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杆体相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包括:
第一子杆,与所述第一调节环相铰接;
第二子杆,所述第二子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子杆相铰接,所述第二子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杆体相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还包括:
第二调节环,套设于所述第二杆体上,所述第二子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调节环相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孔件包括:
第二驱动部,设置于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
钻孔部,所述钻孔部与所述第二驱动部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二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钻孔部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孔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套筒,与所述第二驱动部相连接,所述钻孔部设置于所述套筒内。
10.根据权利要求3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包括:
支架,所述第一驱动部设置于所述支架上;
导轨,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
多个立柱,所述多个立柱间隔设置;
横梁,所述横梁设置于所述多个立柱上,所述导轨设置于所示横梁上,所述连接座与所示导轨相滑动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连接杆设置于所述连接座上。
13.一种工装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孔组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工装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冲孔组件,所述冲孔组件包括工作台,所述制孔组件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
CN202220056784.XU 2022-01-11 2022-01-11 制孔组件和工装设备 Active CN2166570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56784.XU CN216657076U (zh) 2022-01-11 2022-01-11 制孔组件和工装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56784.XU CN216657076U (zh) 2022-01-11 2022-01-11 制孔组件和工装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57076U true CN216657076U (zh) 2022-06-03

Family

ID=817622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56784.XU Active CN216657076U (zh) 2022-01-11 2022-01-11 制孔组件和工装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570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80776B (zh) 一种全自动多工位锻造液压机
US8347470B2 (en) Portable robot
CN203281698U (zh) 数控冲床
CN216657076U (zh) 制孔组件和工装设备
CN207735427U (zh) 一种新型多工序一体模具
CN213496688U (zh) 一种大型机械加工用板材钻孔装置
CN103072007A (zh) 一种铝门窗框料组合钻冲生产线
CN109676017B (zh) 一种高精度型材打孔模具及打孔方法
CN218517769U (zh) 一种可加工不同规格的汽车法兰盘加工模具
CN206229958U (zh) 一种自动铆钉机
CN210498020U (zh) 气动扩口设备
CN106984727B (zh) 一种立式多工位加工平台以及使用该平台的加工设备
CN212577537U (zh) 一种冲压式的模具制造打孔装置
CN212121382U (zh) 一种光伏支架用c型钢加工的自动冲孔装置
CN211101812U (zh) 一种多工位型材的切料设备
DE102004050867B4 (de) Styroporschneider
CN214290354U (zh) 一种型材自动冲孔设备
CN220427578U (zh) 一种块状工件的固定和加工设备
CN220146105U (zh) 一种服装设备自动裁床的打孔装置
CN220196081U (zh) 一种纵梁的数控冲孔机
CN219233682U (zh) 一种杆料冲切装置
CN212885139U (zh) 一种可调节孔距大小的数控智能穿孔机
CN219337928U (zh) 一种发泡中梁加工用打孔设备
CN218487889U (zh) 一种非金属材料快速切削成型的多轴数控机床
CN215508636U (zh) 用于五金冲压负角一次成型模具的上下基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