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42065U - 一种三分支式引火筒夹持和运移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分支式引火筒夹持和运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42065U
CN216642065U CN202122352391.1U CN202122352391U CN216642065U CN 216642065 U CN216642065 U CN 216642065U CN 202122352391 U CN202122352391 U CN 202122352391U CN 216642065 U CN216642065 U CN 2166420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gnition
cylinder
ignition cylinder
main shaft
barr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5239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苗典远
张帅
范丰年
刘英伟
李巩
赵建
朱新华
陈佩华
张�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NOOC
CNOOC Energy Technology and Servic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NOOC
CNOOC Energy Technology and Servic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NOOC, CNOOC Energy Technology and Services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NOOC
Priority to CN20212235239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420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420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420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分支式引火筒夹持和运移装置,该装置同时搭载了三个不同尺寸规格的引火筒,三个引火筒均安装在中心主轴上,分布在中心主轴的外围。使用时,根据事故井口,旋转合适的摆放角度,选择相应尺寸的引火筒,将引火筒与悬挂外套连接好后,通过固定螺栓固定。根据事故现场情况,调节引火筒高度,调节其余两种引火筒高度,确保中心稳定。整体设备连接完成后,将整个设备进行试吊装,通过调整配重块儿与吊装钢丝绳的尺寸,确保整套设备吊装平稳。下放过程中,在辅助牵引环内连接钢索及绞车,辅助整套设备的下放。本实用新型具有吊装高效、快速位置调整和可适用多种尺寸引火筒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三分支式引火筒夹持和运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气田勘探开发作业井控应急装备和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三分支式引火筒夹持和运移装置。
背景技术
引火筒在油气井灭火、抢险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传统的引火筒抓取、运移装置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推土机、通井机、桅杆和双滑轮组合形式,即采用钢丝绳或棕绳穿过双滑轮组,与桅杆形成三角形结构,在推土机和通井机的配合作用下,使引火筒直立并向井口运移并罩在井口上方,这种作业方式由于承重或受力状态下的钢丝绳或棕绳在接近井口火焰时容易烧断,因而造成抢险失败甚至人员伤亡等次生事故。二是履带吊和多功能机械手组合形式,即利用机械手臂抓取引火筒,并用履带吊将其运移至井口上方,该方法能够方便的调节引火筒的高度、角度。但是现有技术中,引火筒抓取运移装置只具有一个引火筒,不能适应不同规格油气井灭火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三分支式引火筒夹持和运移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三分支式引火筒夹持和运移装置,包括中心主轴、第一引火筒、第二引火筒和第三引火筒;所述第一引火筒、第二引火筒和第三引火筒均安装在中心主轴上,分布在中心主轴的外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引火筒、第二引火筒和第三引火筒以中心主轴为中心轴呈圆周分布;第一引火筒的轴向、第二引火筒轴向、第三引火筒的轴向与中心主轴的轴向相平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第一引火筒、第二引火筒和第三引火筒以中心主轴为中心轴呈圆周等间隔分布。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中心主轴上自上而下依次套设有用于连接第一引火筒的第一外筒、用于连接第二引火筒的第二外筒和用于连接第三引火筒的第三外筒。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引火筒上固定套装有第一悬挂外套,第一悬挂外套通过第一连接架连接所述第一外筒;第二引火筒上固定套装有第二悬挂外套,第二悬挂外套通过第二连接架连接所述第二外筒;第三引火筒上固定套装有第三悬挂外套,第三悬挂外套通过第三连接架连接所述第三外筒。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中心主轴为阶梯轴,包括用于安装第一外筒的第一轴段、用于安装第二外筒的第二轴段、用于安装第三外筒的第三轴段,第二轴段直径大于第一轴段直径,第三轴段直径大于第二轴段直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中心主轴的第一轴段上沿其周向设置有一圈外齿轮槽,对应的,在第一外筒内壁设置有与该外齿轮槽配合的内齿轮槽;在中心主轴的第二轴段上沿其周向设置有一圈外齿轮槽,对应的,在第二外筒内壁设置有与该外齿轮槽配合的内齿轮槽;在中心主轴的第三轴段上沿其周向设置有一圈外齿轮槽,对应的,在第三外筒内壁设置有与该外齿轮槽配合的内齿轮槽;所述外齿轮槽和与其相对应匹配的内齿轮槽相对接形成锁定键槽,锁定键槽中嵌装定位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中心主轴上设置有紧固套,用于固定压紧所述第一外筒、第二外筒和第三外筒的位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引火筒、第二引火筒和第三引火筒下部筒壁上分别设置有辅助牵引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连接架、第二连接架和第三连接架均包括一个上支撑臂和下支撑臂,上支撑臂为水平设置,下支撑臂为倾斜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分支式引火筒夹持和运移装置,用于井控抢险时引火筒的夹持和运移,保障井口作业区人员及设备的安全。该装置同时搭载了三个不同尺寸规格的引火筒,三个引火筒均安装在中心主轴上,分布在中心主轴的外围。使用时,根据事故井口,旋转合适的摆放角度,安装定位键及紧固套;选择相应尺寸的引火筒,将引火筒与悬挂外套连接好后,通过固定螺栓固定。根据事故现场情况,调节引火筒高度,调节其余两种引火筒高度,确保中心稳定。整体设备连接完成后,将整个设备进行试吊装,通过调整配重块儿与吊装钢丝绳的尺寸,确保整套设备吊装平稳。下放过程中,在辅助牵引环内连接钢索及绞车,辅助整套设备的下放。本实用新型具有吊装高效、快速位置调整和可适用多种尺寸引火筒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中心主轴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中心主轴齿轮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外筒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中心主轴与外筒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6为11"尺寸的引火筒结构示意图。
图7为13-5/8"尺寸的引火筒结构示意图。
图8为21-1/4"尺寸的引火筒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第一引火筒,2为第一悬挂外套,3为螺栓,4为上支撑臂,5为下支撑臂, 6为第二外筒,7为第三悬挂外套,8为第三引火筒,9为紧固套,10为第一外筒,11为第三外筒,12为中心主轴,13为第二引火筒,14为第二悬挂外套,15为辅助牵引环, 16为锁定键槽。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以上附图获得其他的相关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参见附图,一种三分支式引火筒夹持和运移装置,包括中心主轴12、第一引火筒1、第二引火筒13和第三引火筒8;所述第一引火筒、第二引火筒和第三引火筒分布在中心主轴的外围,并均安装在中心主轴上。
第一引火筒、第二引火筒和第三引火筒以中心主轴为中心轴呈圆周分布,所述第一引火筒的轴向、第二引火筒轴向、第三引火筒的轴向与中心主轴的轴向相平行。
参见附图2,中心主轴12为阶梯轴,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第一轴段12.1、第二轴段12.2和第三轴段12.3,第二轴段直径大于第一轴段直径,第三轴段直径大于第二轴段直径;在中心主轴12的第一轴段12.1上套设有第一外筒10,在中心主轴12的第二轴段12.2上套设有第二外筒6,在中心主轴12的第三轴段12.3上套设有第三外筒11;进一步的说,在中心主轴12上的第三轴段12.3下方还设置有第四轴段12.4,第四轴段12.4 直径大于第三轴段12.3直径,从而限制第三轴段12.3上的第三外筒11的下限位置;在中心主轴12的第一轴段12.1上方还设置有第五轴段12.5,在该第五轴段12.5上通过螺纹安装有紧固套9,通过紧固套固定压紧所述第一外筒、第二外筒和第三外筒的位置。
在第一引火筒1上固定套装有第一悬挂外套2,第一悬挂外套通过第一连接架a连接所述第一外筒10;第二引火筒13上固定套装有第二悬挂外套14,第二悬挂外套通过第二连接架b连接所述第二外筒6;第三引火筒8上固定套装有第三悬挂外套7,第三悬挂外套通过第三连接架c连接所述第三外筒11。进一步的说,所述第一悬挂外套2、第二悬挂外套14和第三悬挂外套7分别通过螺栓3固定在各自对应的引火筒上。
进一步的说,参见附图2,在中心主轴的第一轴段12.1上沿其周向设置有一圈外齿轮槽12.11,对应的,在第一外筒内壁设置有与该外齿轮槽配合的内齿轮槽;在中心主轴的第二轴段12.2上沿其周向设置有一圈外齿轮槽12.21,对应的,在第二外筒内壁设置有与该外齿轮槽配合的内齿轮槽;在中心主轴的第三轴段12.3上沿其周向设置有一圈外齿轮槽12.31,对应的,在第三外筒内壁设置有与该外齿轮槽配合的内齿轮槽。参见附图3-5,所述外齿轮槽和与其相对应匹配的内齿轮槽相对接形成锁定键槽16,锁定键槽16中嵌装定位键,从而实现第一外筒、第二外筒、第三外筒与所述中心主轴的固定安装;通过上述这种结构,使得三个引火筒的夹角可以调整。
进一步的说,所述第一引火筒1、第二引火筒13和第三引火筒8下部筒壁分别设置有辅助牵引环15。
进一步的说,第一连接架、第二连接架和第三连接架均包括一个上支撑臂4和下支撑臂5,上支撑臂为水平设置,下支撑臂为倾斜设置。
使用时,根据事故井口,旋转合适的摆放角度,安装定位键及紧固套。选择相应尺寸的引火筒,将引火筒与悬挂外套连接好后,通过固定螺栓固定。根据事故现场情况,调节引火筒高度,调节其余两种引火筒高度,确保中心稳定。整体设备连接完成后,将整个设备进行试吊装,通过调整配重块儿与吊装钢丝绳的尺寸,确保整套设备吊装平稳。下放过程中,在辅助牵引环内连接钢索及绞车,辅助整套设备的下放。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对实施例一中一种三分支式引火筒夹持和运移装置各部件的结构和尺寸进行进一步描述:
每个连接架的上支撑臂和下支撑臂采取三角形结构设计,保证外筒与悬挂外套配合稳定。上支撑臂和下支撑臂均选用工字钢,工字钢的尺寸为160mm×88mm×6mm,长度为6米,辅助牵引环通过螺纹或焊接安装到引火筒下端,使用时连接牵引绳,能够辅助引火筒下放及调节位置。
如图6-8所示,引火筒分为11"、13-5/8"、21-1/4"三种尺寸,三种尺寸的引火筒通过固定螺栓与相应悬挂外套配合;进一步地,引火筒上端起3米位置,设计调整槽,可以在悬挂外套内部上下移动。当移动到设计位置时,通过锁定螺栓锁定,悬挂外套配螺栓为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522040300000051
所述引火筒的尺寸如下表所示:
外径(mm) 内径(mm) 高度(mm)
11" 350 320 10000
13-5/8" 410 380 10000
21-1/4" 610 580 10000
所述悬挂外套的尺寸如下表所示:
外径(mm) 内径(mm) 高度(mm)
11" 480 420 1500
13-5/8" 560 500 1500
21-1/4" 840 760 1500
实施例三
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为了增加本装置的适用性,可将所述上支撑臂4和下支撑臂5的结构扩展为可伸缩式结构。在使用中,首先调节支撑架的长度然后进行固定。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做了示例性的描述,应该说明的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核心的情况下,任何简单的变形、修改或者其他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不花费创造性劳动的等同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三分支式引火筒夹持和运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主轴、第一引火筒、第二引火筒和第三引火筒;所述第一引火筒、第二引火筒和第三引火筒均安装在中心主轴上,分布在中心主轴的外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分支式引火筒夹持和运移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引火筒、第二引火筒和第三引火筒以中心主轴为中心轴呈圆周分布;第一引火筒的轴向、第二引火筒轴向、第三引火筒的轴向与中心主轴的轴向相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分支式引火筒夹持和运移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引火筒、第二引火筒和第三引火筒以中心主轴为中心轴呈圆周等间隔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分支式引火筒夹持和运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中心主轴上自上而下依次套设有用于连接第一引火筒的第一外筒、用于连接第二引火筒的第二外筒和用于连接第三引火筒的第三外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分支式引火筒夹持和运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火筒上固定套装有第一悬挂外套,第一悬挂外套通过第一连接架连接所述第一外筒;第二引火筒上固定套装有第二悬挂外套,第二悬挂外套通过第二连接架连接所述第二外筒;第三引火筒上固定套装有第三悬挂外套,第三悬挂外套通过第三连接架连接所述第三外筒。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分支式引火筒夹持和运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主轴为阶梯轴,包括用于安装第一外筒的第一轴段、用于安装第二外筒的第二轴段、用于安装第三外筒的第三轴段,第二轴段直径大于第一轴段直径,第三轴段直径大于第二轴段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分支式引火筒夹持和运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中心主轴的第一轴段上沿其周向设置有一圈外齿轮槽,对应的,在第一外筒内壁设置有与该外齿轮槽配合的内齿轮槽;在中心主轴的第二轴段上沿其周向设置有一圈外齿轮槽,对应的,在第二外筒内壁设置有与该外齿轮槽配合的内齿轮槽;在中心主轴的第三轴段上沿其周向设置有一圈外齿轮槽,对应的,在第三外筒内壁设置有与该外齿轮槽配合的内齿轮槽;所述外齿轮槽和与其相对应匹配的内齿轮槽相对接形成锁定键槽,锁定键槽中嵌装定位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分支式引火筒夹持和运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中心主轴上设置有紧固套,用于固定压紧所述第一外筒、第二外筒和第三外筒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分支式引火筒夹持和运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火筒、第二引火筒和第三引火筒下部筒壁上分别设置有辅助牵引环。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分支式引火筒夹持和运移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架、第二连接架和第三连接架均包括一个上支撑臂和下支撑臂,上支撑臂为水平设置,下支撑臂为倾斜设置。
CN202122352391.1U 2021-09-27 2021-09-27 一种三分支式引火筒夹持和运移装置 Active CN2166420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52391.1U CN216642065U (zh) 2021-09-27 2021-09-27 一种三分支式引火筒夹持和运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52391.1U CN216642065U (zh) 2021-09-27 2021-09-27 一种三分支式引火筒夹持和运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42065U true CN216642065U (zh) 2022-05-31

Family

ID=817310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52391.1U Active CN216642065U (zh) 2021-09-27 2021-09-27 一种三分支式引火筒夹持和运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420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64936B (zh) 大型高中空建筑钢结构屋盖组合吊装施工方法
CN103243926A (zh) 高层建筑工程管井立管吊装的施工方法
CN104481194B (zh) 一种直立式筒状设备的倒装方法
CN102491166A (zh) 内胀式吊桩器
CN205973618U (zh) 一种烟囱内筒节提升装置
CN106150518A (zh) 一种盾构隧道管片的模拟拼装方法
CN216642065U (zh) 一种三分支式引火筒夹持和运移装置
CN201647834U (zh) 用于狭窄空间内安装塔类设备的装置
CN203320927U (zh) 可扩展式烟囱防腐改造专用提升平台
CN105270987B (zh) 一种行星轮吊装装置及行星轮安装方法
CN110963408B (zh) 一种用于高空立式设备更换的吊装方法
CN203877726U (zh) 一种多吊点设备翻转与吊装用的吊梁
CN107217993A (zh) 塔架
CN217051413U (zh) 一种海水泵防坠落组件
CN207160721U (zh) 一种特大型输电线路铁塔主管
CN217516571U (zh) 维护通道可调的起重机
CN201825639U (zh) 一种推土机转向离合器的专用吊装工具
CN113830684A (zh) 一种立式水轮机组蜗壳分节吊装工装及其使用方法
CN204277366U (zh) 用于直立式筒状设备倒装的液压提升装置
CN211496566U (zh) 一种用于高空立式设备更换的圆环式平衡梁
CN210264130U (zh) 一种吊装稳定器
CN102642781B (zh) 高耸塔架用自升式回转吊安装装置
CN203187370U (zh) 内桅杆抬吊装置
CN216642064U (zh) 引火筒运移机构及采用该机构的井口抢险用引火装置
CN215946551U (zh) 一种立式水轮机组蜗壳分节吊装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