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35357U - 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35357U
CN216635357U CN202220127982.0U CN202220127982U CN216635357U CN 216635357 U CN216635357 U CN 216635357U CN 202220127982 U CN202220127982 U CN 202220127982U CN 216635357 U CN216635357 U CN 2166353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module
forming
mold
me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2798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志强
林清河
蓝重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Songbai Moul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Songbai Moul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Songbai Mould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Songbai Moul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12798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353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353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353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4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the processing of minerals
    • Y02P40/50Glass production, e.g. reusing waste heat during processing or shaping
    • Y02P40/57Improving the yield, e-g- reduction of reject rat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模具,包括底座,底座上固定有冷却模块,冷却模块上设置有成型模块,冷却模块包括冷却模块主体,设置在冷却模块主体上的冷却介质入口、冷却介质出口、以及连接冷却介质入口与冷却介质出口的S形介质通道;成型模块包括成型模块主体、设置在成型模块主体上的真空排气口、与真空排气口连接的排气通道、以及排气通道上均匀分布的若干气穴,成型模块上方设置有与产品形状相适配的成型槽,若干气穴均匀分布在成型槽边缘处。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冷却模块,可以实现模具整体的冷却,保证吸塑的产品快速成型,减少人工干预冷却的步骤,降低人员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模具。
背景技术
吸塑产品生产制备工艺主要包括膜料上料、热熔软化、吸塑成型、冷却定型以及裁切下料等等工序,在吸塑成型工序中,普遍开始实行一模多穴同步吸塑成型的生产方式,以提高加工效率,在热熔软化、冲压成型、冷却定型三步工序中,吸塑成型是至关重要的环节,由吸塑成型组件对热熔软化后的板料进行吸塑定型时,其定型过程的散热速度比较缓慢,为了保证产线的高效生产,通常采用人工干预冷却速度的方式进行,加快冷却速度才可以提高产能。但人工干预冷却速度的方式效率不高,也会增加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模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有冷却模块,所述冷却模块上设置有成型模块,所述冷却模块包括冷却模块主体,设置在所述冷却模块主体上的冷却介质入口、冷却介质出口、以及连接冷却介质入口与冷却介质出口的S形介质通道;所述成型模块包括成型模块主体、设置在所述成型模块主体上的真空排气口、与所述真空排气口连接的排气通道、以及排气通道上均匀分布的若干气穴,所述成型模块上方设置有与产品形状相适配的成型槽,若干气穴均匀分布在成型槽边缘处。
更进一步的,所述排气通道包括与成型槽形状相适配的若干成型通道,以及连接各个成型通道的连接通道。
更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模块主体上设置有若干排出口与S形介质通道连接,所述排出口通过密封塞密封。
更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模块主体内设置有纵横交错的介质通道,所述介质通道内设置有阻隔装置将介质通道阻隔形成S形介质通道。
更进一步的,所述阻隔装置包括与密封塞连接的长杆,以及长杆端部连接的阻隔塞。
更进一步的,所述长杆直径小于所述介质通道的直径。
更进一步的,所述阻隔塞的直径与所述介质通道的直径相等。
更进一步的,所述成型模块以及冷却模块都为导热材质。
更进一步的,所述成型模块与所述冷却模块的周向边缘密封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冷却模块,可以实现模具整体的冷却,保证吸塑的产品快速成型,减少人工干预冷却的步骤,降低人员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由于成型槽上均匀分布有若干气穴,相对于一模一穴的模具,本实用新型成型的效率更高,而且各部分抽压速度一致,降低产品变形的概率,提高良品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冷却模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成型模块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成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模具,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固定有冷却模块2,所述冷却模块2上设置有成型模块3,所述冷却模块2包括冷却模块主体,设置在所述冷却模块主体上的冷却介质入口27、冷却介质出口28、以及连接冷却介质入口27与冷却介质出口28的S形介质通道;冷却介质入口27与入水管6连接,冷却介质出口28与出水管4连接,所述成型模块3包括成型模块主体、设置在所述成型模块主体上的真空排气口、与所述真空排气口连接的排气通道、以及排气通道上均匀分布的若干气穴,真空排气口与抽真空管道5连接,所述成型模块上方设置有与产品形状相适配的成型槽35,若干气穴36均匀分布在成型槽35边缘处。
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排气通道包括与成型槽形状相适配的若干成型通道33,以及连接各个成型通道的连接通道,如图4所示,连接通道包括连接各成型通道33的米字形通道31以及设置在米字形通道31周向上的外围通道32,排气通道上都设置有连接气穴的通孔34。
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冷却模块2主体上设置有若干排出口23与S形介质通道连接,所述排出口23通过密封塞24密封。
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冷却模块主体内设置有纵横交错的介质通道(图示为横向介质通道21与纵向介质通道22),所述介质通道内设置有阻隔装置(如图3所示,图示为第一阻隔装置25以及第二阻隔装置26)将介质通道阻隔形成S形介质通道。
本实施例中的所述阻隔装置包括与密封塞连接的长杆,以及长杆端部连接的阻隔塞。如图3所示,第一阻隔装置25包括第一长杆251以及第一长杆251端部连接的第一阻隔塞252;第二阻隔装置26包括第二长杆261以及第二长杆261端部连接的第二阻隔塞262;
本实施例中的所述长杆直径小于所述介质通道的直径。由于第一长杆251、第二长杆261的直径小于介质通道的直径,因此第一长杆251、第二长杆261所处的位置,介质流体可以顺利通过;
本实施例中的所述阻隔塞的直径与所述介质通道的直径相等。由于第一阻隔塞252与第二阻隔塞262直径大于介质通道的直径,因此第一阻隔塞252与第二阻隔塞262所处的位置,介质流体不可以顺利通过;综上原因,介质流体的流动方向如图3所示的箭头方向呈S形。
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成型模块3以及冷却模块2都为导热材质,以实现热交换,进而实现冷却介质对模具的冷却。
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成型模块3与所述冷却模块2的周向边缘密封连接。防止抽真空时漏气。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与工作步骤如下: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吸塑机床上,首先将加热的塑料板放置在成型模块3的成型槽35上,然后将抽真空管道5与抽真空的设备连接,并将入水管6连接冷却介质容器中的抽水泵,冷却介质出口28与冷却介质容器连接,实现冷却介质的循环流动。启动抽真空的设备,空气从气穴被抽走形成负压,在加热的塑料板两侧形成压强差,使得加热的塑料板向负压区靠近,最终贴合成型槽35成型为最终产品。在冷却模块2中流动的冷却介质的作用下,迅速降温冷却成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有冷却模块,所述冷却模块上设置有成型模块,所述冷却模块包括冷却模块主体,设置在所述冷却模块主体上的冷却介质入口、冷却介质出口、以及连接冷却介质入口与冷却介质出口的S形介质通道;所述成型模块包括成型模块主体、设置在所述成型模块主体上的真空排气口、与所述真空排气口连接的排气通道、以及排气通道上均匀分布的若干气穴,所述成型模块上方设置有与产品形状相适配的成型槽,若干气穴均匀分布在成型槽边缘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通道包括与成型槽形状相适配的若干成型通道,以及连接各个成型通道的连接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模块主体上设置有若干排出口与S形介质通道连接,所述排出口通过密封塞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模块主体内设置有纵横交错的介质通道,所述介质通道内设置有阻隔装置将介质通道阻隔形成S形介质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装置包括与密封塞连接的长杆,以及长杆端部连接的阻隔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杆直径小于所述介质通道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塞的直径与所述介质通道的直径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模块以及冷却模块都为导热材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模块与所述冷却模块的周向边缘密封连接。
CN202220127982.0U 2022-01-18 2022-01-18 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模具 Active CN2166353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27982.0U CN216635357U (zh) 2022-01-18 2022-01-18 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27982.0U CN216635357U (zh) 2022-01-18 2022-01-18 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35357U true CN216635357U (zh) 2022-05-31

Family

ID=817264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27982.0U Active CN216635357U (zh) 2022-01-18 2022-01-18 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353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635357U (zh) 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模具
CN204603080U (zh) 具有单循环式冷却水道的热成型模具
CN211413392U (zh) 一种水冷方式的试制热成型模具
CN205929373U (zh) 塑料绝缘子成型模具冷却装置
CN216373209U (zh) 一种塑料制品自动化注塑装置
CN213798064U (zh) 一种热成型吸塑托盘的水冷定型设备
CN214605381U (zh) 一种零件热成型模具
CN208787378U (zh) 一种带冷却装置冲压模
CN216609982U (zh) 波纹管成型模具
CN108819154B (zh) 一种便于快速冷却的汽车内饰件模具
CN217704483U (zh) 一种光滑无飞边高速成型模具
CN210082392U (zh) 一种箱胆吸塑模具
CN212603397U (zh) 一种热缩管成型模具
CN211763423U (zh) 一种吸塑机
CN220409604U (zh) 一种水冷式铝合金吸塑模具
CN213260811U (zh) 一种便于冷却成型的塑料模具
CN213733131U (zh) 一种密封圈生产专用模具
CN216137979U (zh) 一种成型率高的风机进风口生产模具
CN210590101U (zh) 一种模具加热载体
CN220717779U (zh) 一种电子烧结用石墨模具
CN220720185U (zh) 一种耐候性智能燃气表壳体模具
CN217098785U (zh) 一种冷区改良型管件模具
CN209775431U (zh) 一种汽车前格栅注塑模具
CN220992503U (zh) 一种预成型焊片的加工模具
CN217617323U (zh) 一种连续冲压模具循环冷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