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33955U - 一种端面磨床砂轮主轴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端面磨床砂轮主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33955U
CN216633955U CN202123300308.2U CN202123300308U CN216633955U CN 216633955 U CN216633955 U CN 216633955U CN 202123300308 U CN202123300308 U CN 202123300308U CN 216633955 U CN216633955 U CN 2166339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inding wheel
motor
spindle
water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0030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达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Bangyi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Bangyi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Bangyi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Bangyi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30030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339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339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339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Constituent Portions Of Griding Lathes, Driving, Sensing And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平面磨床部件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端面磨床砂轮主轴。其包括主轴箱、主轴、砂轮和电机组件,所述主轴包括转动安装于所述主轴箱内的基础部、一体设置于所述基础部两端并延伸出所述主轴箱外的电机安装部和砂轮安装部,所述砂轮安装于所述砂轮安装部,所述电机组件安装于所述电机安装部,所述电机组件包括电机壳、设置于所述电机壳内的定子和转子,所述电机壳与所述主轴箱固定连接,所述转子固定套装于所述电机安装部上,所述定子套装于所述转子的外侧并与所述电机壳固定连接,所述主轴上开设有依次通过电机安装部、基础部以及砂轮安装部的过水通道。本申请具有降低电机组件的温度,提高对工件的打磨精度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端面磨床砂轮主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平面磨床部件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端面磨床砂轮主轴。
背景技术
端面磨床砂轮主轴是一种以砂轮旋转研磨工件以使其达到要求的平整度的加工装置,由于其具有高精度以及高强度等优点,所以端面磨床砂轮主轴广泛应用于高精密轴承、刀具、磁性材料等产品的研磨加工上。
相关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14162593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磨削用砂轮机械主轴,其主要包括主轴变频电机、砂轮主轴以及金刚石砂轮,其中,主轴变频电机与砂轮主轴的一端相连,砂轮主体的另一端与金刚石砂轮相连,从而在主轴变频电机通过砂轮主轴驱使金刚石砂轮进行旋转时,砂轮便可以对工件进行打磨。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上述磨削用砂轮机械主轴使用过程中,主轴变频电机将持续进行放热,而如果主轴变频电机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下时,高温将持续对主轴变频电机造成损伤,从而导致磨削用砂轮机械主轴的打磨精度有所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上述改善磨削用砂轮机械主轴的打磨精度有所下降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端面磨床砂轮主轴。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端面磨床砂轮主轴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端面磨床砂轮主轴,包括主轴箱、主轴、砂轮和电机组件,所述主轴包括转动安装于所述主轴箱内的基础部、一体设置于所述基础部两端并延伸出所述主轴箱外的电机安装部和砂轮安装部,所述砂轮安装于所述砂轮安装部,所述电机组件安装于所述电机安装部,所述电机组件包括电机壳、设置于所述电机壳内的定子和转子,所述电机壳与所述主轴箱固定连接,所述转子固定套装于所述电机安装部上,所述定子套装于所述转子的外侧并与所述电机壳固定连接,所述主轴上开设有依次通过电机安装部、基础部以及砂轮安装部的过水通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工件进行打磨时,工作人员可以开启电机组件,电机组件通过主轴带动砂轮发生旋转,进而完成对工件的打磨操作。而此时,工作人员可以将水通入过水通道内,由于转子固定套装于电机安装部上,所以当水流经电机安装部时,水将带去电机组件运行而产生的热量,进而对电机组件进行降温,有效减少温度对电机组件的损伤,间接提高端面磨床砂轮主轴对工件的打磨精度。
另外,在对工件进行打磨时,水还可以从砂轮安装部喷出,进而促使水对工件进行除尘降温,进一步提高端面磨床砂轮主轴对工件的打磨精度。
可选的,所述电机安装部远离所述基础部的一端穿出所述电机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对于电机安装部容置于电机壳内来说,将电机安装部远离基础部的一端穿出电机壳的设置除了可以有效降低安装水管的操作难度之外,还可以促使水可以流经整个电机组件,有效提高水对电机组件的降温效果,进一步提高端面磨床砂轮主轴对工件的打磨精度。
可选的,所述电机安装部位于所述电机壳外的一端设置有输水连接件,所述输水连接件包括连接管和旋转接头,所述旋转接头包括一体设置的进水管以及出水管,所述连接管固定连接于所述电机安装部上,所述出水管远离进水管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管上,所述进水管远离出水管的一端与外部水管相连,所述进水管、所述出水管、所述连接管以及所述过水通道依次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连接管固定连接于电机安装部上,而出水管与连接管转动连接,所以当电机组件驱动主轴发生旋转时,旋转接头可以通过连接管与主轴发生相对转动,有效减少安装于进水管上的水管对主轴旋转的阻碍,间接提高端面磨床砂轮主轴对工件的打磨精度。
可选的,所述出水管远离所述进水管的一端穿设于所述连接管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出水管穿设于连接管内,所以当外部水管与进水管相互连接时,水将通过出水管尽可能多的转移至过水通道内,进而在减少对水的浪费的同时,还可以促使水可以更为全面地对电机组件进行降温,有效提高端面磨床砂轮主轴对工件的打磨精度。
可选的,所述出水管远离所述进水管的一端套设于所述连接管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出水管套设于连接管上,所以当外壁水管与进水管相互连接时,水将通过出水管尽可能多的转移至过水通道内,进而在减少对水的浪费的同时,还可以促使水可以更为全面地对电机组件进行降温,有效提高端面磨床砂轮主轴对工件的打磨精度。
可选的,所述电机安装部位于所述电机壳外的一端固定套设有迷宫密封圈,所述迷宫密封圈靠近所述基础部的一侧与所述电机壳远离所述基础部的一侧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端面磨床砂轮主轴对工件进行打磨的过程中,迷宫密封圈可以对电池壳与主轴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有效减少水汽或者灰尘进入电机壳内部的可能性,进而减少电机组件出现损坏的可能性,间接提高端面磨床砂轮主轴对工件的打磨精度。
可选的,所述电机安装部位于所述电机壳外的一端设置有冷却风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电机组件筒主轴驱动砂轮进行旋转的过程中,主轴还可以带动冷却风扇发生旋转,从而促使冷却风扇也持续对电机组件进行吹风降温,进一步减少温度对电机组件的影响,有效提高端面磨床砂轮主轴对工件的打磨精度。
可选的,所述主轴箱上设置有防护罩,所述电机组件、所述输水连接件以及所述冷却风扇均容置于所述防护罩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电机组件、输水连接件以及冷却风扇均容置于防护罩内,所以在端面磨床砂轮主轴对工件进行打磨的过程中,防护罩可以对电机组件、输水连接件以及冷却风扇进行保护,有效减少粉尘或者水汽对电机组件、输水连接件以及冷却风扇的影响,进一步提高端面磨床砂轮主轴对工件的打磨精度。
可选的,所述进水管与出水管呈夹角设置,所述防护罩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进水管限位滑移于限位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端面磨床砂轮主轴对工件进行打磨的过程中,限位槽的槽壁通过进水管对整个输水连接件进行限位,有效减少输水连接件与主轴发生同步旋转的可能性,有效减少外部水管对主轴旋转的阻碍,间接提高端面磨床砂轮主轴对工件的打磨精度。
可选的,所述电机壳包括筒体、后盖、前盖以及电机法兰,所述定子设置于所述筒体内,所述后盖设置于筒体的一端,所述前盖设置于筒体的另一端,所述电机法兰一体成型于所述前盖上,所述前盖通过所述电机法兰与所述主轴箱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电机法兰与电机法兰一体成型,所以在将电池壳与主轴箱进行固定时,除了可以省去制造法兰的材料之外,还可以提高电机壳与主轴箱的连接精度。
可选的,所述砂轮安装部远离所述基础部的端面上设置有砂轮法兰,所述砂轮通过所述砂轮法兰固定连接于所述砂轮安装部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砂轮安装部与砂轮通过砂轮法兰发生固定连接,所以在砂轮进行旋转的过程中,砂轮法兰可以对砂轮进行多点限位,有效减少砂轮与砂轮安装部发生脱离的可能性,间接提高端面磨床砂轮主轴对工件的打磨精度。
可选的,所述砂轮安装部的外径大于所述基础部的外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砂轮安装部的外径大于基础部的外径,所以在砂轮进行旋转的过程中,砂轮可以以更大的接触面积与砂轮安装部进行固定,有效减少砂轮与砂轮安装部发生脱离的可能性,间接提高端面磨床砂轮主轴对工件的打磨精度。
可选的,所述主轴箱包括箱体、前轴承座以及后轴承座,所述前轴承座设置于箱体的一端,所述后轴承座设置于箱体的另一端,所述基础部横向穿设于所述主轴箱内,所述基础部与所述前轴承座转动连接,所述电机安装部与所述后轴承座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端面磨床砂轮主轴对工件进行打磨的过程中,前轴承座以及后轴承座有助于轴承的散热更为均匀,促使主轴旋的受力更为均匀,有效减少主轴箱发生变形的可能性,间接提高端面磨床砂轮主轴对工件的打磨精度。
可选的,所述主轴箱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箱体上的盖板,所述箱体的上端面开设有用于维修主轴的维修槽,所述盖板对所述维修槽进行覆盖或者开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主轴因为长时间使用而出现破损时,工作人员可以开启盖板,随后工作人员便可以通过维修槽对主轴进行修理,有效降低对主轴的维修难度,间接提高端面磨床砂轮主轴对工件的打磨精度。
可选的,所述砂轮上设置有覆盖所述过水通道的喷水板,所述喷水板的偏心处开设有至少一个喷水孔,所述喷水孔与所述过水通道相互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端面磨床砂轮主轴对工件进行打磨的过程中,喷水板可以对工件的多个位置进行喷水,进一步提高水冷件对工件的降温除尘效果,进一步改善加工工件时的工作环境,间接提高端面磨床砂轮主轴对工件的打磨精度。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在端面磨床砂轮主轴对工件进行打磨的过程中,水将带去电机组件运行而产生的热量,进而对电机组件进行降温,有效减少温度对电机组件的损伤,间接提高端面磨床砂轮主轴对工件的打磨精度;
2.在端面磨床砂轮主轴对工件进行打磨时,水还可以从砂轮安装部喷出,进而促使水对工件进行除尘降温,进一步提高端面磨床砂轮主轴对工件的打磨精度;
3.在端面磨床砂轮主轴对工件进行打磨的过程中,冷却风扇也持续对电机组件进行吹风降温,进一步减少温度对电机组件的影响,有效提高端面磨床砂轮主轴对工件的打磨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端面磨床砂轮主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端面磨床砂轮主轴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沿着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主轴、前轴承组件以及后轴承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5是图3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3中B部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主轴箱;2、主轴;3、砂轮;4、电机组件;5、冷却风扇;6、迷宫密封圈;7、输水连接件;8、防护罩;11、箱体;12、盖板;13、前轴承座;14、后轴承座;15、安装槽;16、维修槽;21、基础部;22、电机安装部;23、砂轮安装部;24、过水通道;31、砂轮法兰;32、喷水板;33、喷水孔;41、电机壳;42、定子;43、转子;411、筒体;71、连接管;72、旋转接头;81、限位槽;131、前轴承组件;132、后轴承组件;412、后盖;413、前盖;414、电机法兰;721、进水管;722、出水管;1311、前螺母;1312、前垫环;1313、前垫片;1314、前轴承;1315、前阶梯面;1316、前安装槽;1317、前迷宫密封套;1321、后垫片;1322、后轴承;1323、后螺母;1324、后阶梯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端面磨床砂轮主轴。参照图1和图2,端面磨床砂轮主轴包括主轴箱1、主轴2、砂轮3以及电机组件4。其中,主轴2包括基础部21以及一体成型于基础部21的两端的电机安装部22以及砂轮安装部23,主轴箱1的端面贯穿开设有安装槽15,基础部21转动安装于安装槽15内,电机安装部22以及砂轮安装部23向外延伸至主轴箱1外。
参照图2和图3,砂轮3固定安装于砂轮安装部23远离基础部21的端面,电机组件4固定连接于电机安装部22的外周面,而对于电机组件4与电机安装部22的连接方式具体如下:
电机组件4包括电机壳41、设置于电机壳41内的定子42以及转子43,其中,电机壳41与主轴箱1固定连接,而电机安装部22远离基础部21的一端穿出电机壳41,且电机安装部22穿出电机壳41外的一端的外周面固定连接有冷却风扇5。
主轴2的端面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依次通过电机安装部22、基础部21以及砂轮安装部23的过水通道24,转子43固定套装于电机安装部22的外周面,而定子42套装于转子43的外侧并与电机壳41的内壁固定连接。
当需要对工件进行打磨时,工作人员可以首先将外部水管与过水通道24相互连通,随后开启电机组件4,电机组件4通过定子42与转子43的相互作用驱使主轴2发生旋转,而主轴2带动砂轮3发生旋转。此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外部水管将水转移至过水通道24内,并最终从砂轮安装部23处排出,从而对工件进行降温除尘的操作,有效提高端面磨床砂轮主轴对工件的打磨精度。
再加上在水通过电机安装部22时,水将带走电机组件4运行而产生的温度,从而达到对电机组件4进行降温的效果,再加上主轴2旋转时还会带动冷却风扇5发生旋转,从而促使冷却风扇5对电机组件4进行同步吹风降温,有效减少温度对电机组件4的损害,进一步提高端面磨床砂轮主轴对工件的打磨精度。
继续参照图2和图3,电机壳41包括筒体411、后盖412、前盖413以及电机法兰414,其中,定子42以及转子43均容置于筒体411内,且定子42与筒体411的内壁固定连接。电机法兰414一体成型于前盖413的侧壁,前盖413远离电机法兰414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筒体411的一端,且前盖413通过电机法兰414与主轴箱1固定连接,而后盖412固定连接于筒体411的另一端。
但是不难看出,后盖412与电机安装部22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所以在端面磨床砂轮主轴实际使用过程中,水汽或者粉末可能从该间隙直接进入筒体411内,从而影响电机组件4的正常运行。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电机安装部22位于电机壳41外的一端的外周面套设有迷宫密封圈6,且迷宫密封圈6靠近基础部21的一侧与后盖412远离基础部21的一侧抵接,从而促使密封密封圈将电机安装部22与后盖412之间的间隙进行封堵,有效减少电机组件4发生破损的可能性,间接提高端面磨床砂轮主轴对工件的打磨精度。
参照图2和图3,而为了减少外部水管对主轴2旋转的阻碍,电机安装部22位于电机壳41外的一端设置有输水连接件7。具体的,输水连接件7包括连接管71以及旋转接头72,而旋转接头72包括彼此一体成型的进水管721以及出水管722。
连接管71固定穿设于电机安装部22内,且连接管71与过水通道24相互连通。出水管722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连接管71上,而进水管721与外部水管相互连接,且进水管721、出水管722、连接管71以及过水通道24依次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出水管722与连接管71的转动连接方式有两种,第一种转动连接方式是出水管722远离进水管721的一端穿设于连接管71内,第二种转动连接方式是出水管722远离进水管721的一端套设于连接管71的外周面。从而促使水可以尽可能多地转移至过水通道24内。在本实施例中,以第一种转动连接方式为例进行叙述。
而为了减少输水件与主轴2发生同步旋转的可能性,在本实施例中,主轴箱1靠近电机组件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罩8,而电机组件4、输水连接件7以及冷却风扇5均容置于防护罩8内。
进水管721与出水管722呈夹角设置,需要说明的是,进水管721与出水管722之间可以呈锐角设置、钝角设置以及直角设置,而在本实施例中,以进水管721与出水管722之间呈直角设置为例进行叙述。防护罩8的下端面贯穿开设有限位槽81,进水管721限位滑移于限位槽81内,从而在电机组件4驱动主轴2发生旋转时,限位槽81的槽壁可以持续限制进水管721的移动。
而对于砂轮3与砂轮安装部23之间的连接方式具体如下:
参照图2和图3,砂轮安装部23的外径大于基础部21的外径,且砂轮安装部23的外径向远离基础部21的方向逐渐增大。砂轮安装部23远离基础部21的端面固定连接有砂轮法兰31,砂轮3通过砂轮法兰31固定连接于砂轮安装部23上,从而促使砂轮3与砂轮安装部23在增大连接面积的同时,还具有多个固定连接点,有效减少砂轮3与砂轮安装部23发生脱离的可能性。
另外,砂轮3的内周面固定连接有覆盖过水通道24的喷水板32,且喷水板32的偏心处开设有与过水通道24相互连通的喷水孔33,而对于喷水孔33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任意设置,从而在端面磨床砂轮主轴对工件进行打磨的过程中,喷水板32可以对工件的多个位置进行喷水,进一步提高水冷件对工件的降温除尘效果。
参照图2和图3,主轴箱1包括箱体11、盖板12、前轴承座13以及后轴承座14,具体的,箱体11的上端面开设有与安装槽15相互连通的维修槽16,而盖板12对维修槽16进行覆盖或者开启。对于盖板12与箱体11之间的连接方式有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通过合页转动连接以及通过导轨结构滑移连接,而在本实施例中,以盖板12与箱体1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为例进行叙述。
前轴承座13固定连接于箱体11靠近砂轮3的一端,而后轴承座14固定连接于箱体11靠近电机组件4的一端,而前盖413通过电机法兰414固定连接于后轴承座14上。前轴承座13内设置有前轴承组件131,后轴承座14内设置有后轴承组件132,基础部21横向穿设于主轴箱1内,且基础部21通过前轴承组件131与前轴承座13转动连接,而电机安装部22通过后轴承组件132与后轴承座14转动连接。
而对于前轴承组件131以及后轴承组件132的结构具体如下:
参照图4和图5,前轴承组件131包括前螺母1311、前垫环1312、前垫片1313以及前轴承1314,具体的,前轴承1314、前垫片1313、前垫环1312以及前螺母1311向远离砂轮安装部23的方向依次固定套设于基础部21上。
砂轮安装部23靠近基础部21的一侧设置有前阶梯面1315,前轴承1314的内圈的一侧与前阶梯面1315抵接,而前轴承1314的另一侧与前垫片1313抵接。前轴承座13的内壁开设有前安装槽1316,砂轮安装部23的外周面固定套设有前迷宫密封套1317,前轴承1314的外圈的一侧与安装槽15的槽底抵接,前轴承1314的外圈的另一侧与前迷宫密封套1317抵接。
参照图4和图6,后轴承组件132包括后垫片1321、后轴承1322以及后螺母1323,具体的,后垫片1321、后轴承1322以及后螺母1323向远离基础部21的方向依次套设于电机安装部22上。基础部21靠近电机安装部22的一侧设置有后阶梯面1324,后垫片1321的一侧与后阶梯面1324抵接,而后垫片1321的另一面于后轴承1322的内圈和外圈抵接。后轴承1322的内圈远离后垫片1321的一侧与后螺母1323抵接,后轴承1322的外圈远离后垫片1321的一侧与前盖413抵接。
需要说明的是,前轴承1314以及后轴承1322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任意设置,而在本实施例中,以前轴承1314设置有三个,后轴承1322设置有两个为例进行叙述。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固定连接可以根据实际采用一体成型、焊接固定、通过螺栓固定、过盈嵌设、过盈套设等常规固定连接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端面磨床砂轮主轴的实施原理为:
当需要对工件进行打磨时,工作人员可以首先将外部水管通过输水连接件7与过水通道24相互连通,随后开启电机组件4,电机组件4通过定子42与转子43的相互作用驱使主轴2发生旋转,而主轴2带动砂轮3发生旋转。
此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外部水管将水转移至过水通道24内,并最终从砂轮安装部23处排出,从而对工件进行降温除尘的操作,有效提高端面磨床砂轮主轴对工件的打磨精度。而在水通过电机安装部22时,水将带走电机组件4运行而产生的温度,从而达到对电机组件4进行降温的效果,再加上主轴2旋转时还会带动冷却风扇5发生旋转,从而促使冷却风扇5对电机组件4进行同步吹风降温,有效减少温度对电机组件4的损害,进一步提高端面磨床砂轮主轴对工件的打磨精度。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端面磨床砂轮主轴,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轴箱(1)、主轴(2)、砂轮(3)和电机组件(4),所述主轴(2)包括转动安装于所述主轴箱(1)内的基础部(21)、一体设置于所述基础部(21)两端并延伸出所述主轴箱(1)外的电机安装部(22)和砂轮安装部(23),所述砂轮(3)安装于所述砂轮安装部(23),所述电机组件(4)安装于所述电机安装部(22),所述电机组件(4)包括电机壳(41)、设置于所述电机壳(41)内的定子(42)和转子(43),所述电机壳(41)与所述主轴箱(1)固定连接,所述转子(43)固定套装于所述电机安装部(22)上,所述定子(42)套装于所述转子(43)的外侧并与所述电机壳(41)固定连接,所述主轴(2)上开设有依次通过电机安装部(22)、基础部(21)以及砂轮安装部(23)的过水通道(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面磨床砂轮主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安装部(22)远离所述基础部(21)的一端穿出所述电机壳(4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面磨床砂轮主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安装部(22)位于所述电机壳(41)外的一端设置有输水连接件(7),所述输水连接件(7)包括连接管(71)和旋转接头(72),所述旋转接头(72)包括一体设置的进水管(721)以及出水管(722),所述连接管(71)固定连接于所述电机安装部(22)上,所述出水管(722)远离进水管(721)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管(71)上,所述进水管(721)远离出水管(722)的一端与外部水管相连,所述进水管(721)、所述出水管(722)、所述连接管(71)以及所述过水通道(24)依次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端面磨床砂轮主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722)远离所述进水管(721)的一端穿设于所述连接管(71)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端面磨床砂轮主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722)远离所述进水管(721)的一端套设于所述连接管(71)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端面磨床砂轮主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安装部(22)位于所述电机壳(41)外的一端固定套设有迷宫密封圈(6),所述迷宫密封圈(6)靠近所述基础部(21)的一侧与所述电机壳(41)远离所述基础部(21)的一侧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端面磨床砂轮主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安装部(22)位于所述电机壳(41)外的一端设置有冷却风扇(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端面磨床砂轮主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箱(1)上设置有防护罩(8),所述电机组件(4)、所述输水连接件(7)以及所述冷却风扇(5)均容置于所述防护罩(8)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端面磨床砂轮主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721)与出水管(722)呈夹角设置,所述防护罩(8)上开设有限位槽(81),所述进水管(721)限位滑移于限位槽(81)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面磨床砂轮主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壳(41)包括筒体(411)、后盖(412)、前盖(413)以及电机法兰(414),所述定子(42)设置于所述筒体(411)内,所述后盖(412)设置于筒体(411)的一端,所述前盖(413)设置于筒体(411)的另一端,所述电机法兰(414)一体成型于所述前盖(413)上,所述前盖(413)通过所述电机法兰(414)与所述主轴箱(1)固定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面磨床砂轮主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砂轮安装部(23)远离所述基础部(21)的端面上设置有砂轮法兰(31),所述砂轮(3)通过所述砂轮法兰(31)固定连接于所述砂轮安装部(23)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面磨床砂轮主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砂轮安装部(23)的外径大于所述基础部(21)的外径。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面磨床砂轮主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箱(1)包括箱体(11)、前轴承座(13)以及后轴承座(14),所述前轴承座(13)设置于箱体(11)的一端,所述后轴承座(14)设置于箱体(11)的另一端,所述基础部(21)横向穿设于所述主轴箱(1)内,所述基础部(21)与所述前轴承座(13)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电机安装部(22)与所述后轴承座(14)筒轴承转动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端面磨床砂轮主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箱(1)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箱体(11)上的盖板(12),所述箱体(11)的上端面开设有用于维修主轴(2)的维修槽(16),所述盖板(12)对所述维修槽(16)进行覆盖或者开启。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面磨床砂轮主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砂轮(3)上设置有覆盖所述过水通道(24)的喷水板(32),所述喷水板(32)的偏心处开设有至少一个喷水孔(33),所述喷水孔(33)与所述过水通道(24)相互连通。
CN202123300308.2U 2021-12-23 2021-12-23 一种端面磨床砂轮主轴 Active CN2166339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00308.2U CN216633955U (zh) 2021-12-23 2021-12-23 一种端面磨床砂轮主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00308.2U CN216633955U (zh) 2021-12-23 2021-12-23 一种端面磨床砂轮主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33955U true CN216633955U (zh) 2022-05-31

Family

ID=817445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00308.2U Active CN216633955U (zh) 2021-12-23 2021-12-23 一种端面磨床砂轮主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339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8530444A (ja) 加工装置および加工システム
CN105643476A (zh) 高效抛丸器
CN216633955U (zh) 一种端面磨床砂轮主轴
JP6004204B2 (ja) 三次元ワークの手磨き研削研磨盤と研削研磨方法
TW202017679A (zh) 馬達內建方式之主軸裝置
JP3451210B2 (ja) 空圧回転装置のシール構造
CN214292633U (zh) 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新型研磨机构
CN207953313U (zh) 电主轴
CN211193502U (zh) 轴承加工用轴承挡边磨床
TW202017678A (zh) 馬達內建方式之主軸裝置
CN115464523B (zh) 一种高精度适用于异形曲面的立式磨床
JP3745584B2 (ja) 工作機械における主軸のシール構造
CN108788197A (zh) Ac双摆角电主轴
CN210649789U (zh) 立式雕铣机
CN219901393U (zh) 刀具磨加工持续散热装置
CN218427550U (zh) 一种圆管打磨机
CN216843116U (zh) 一种新型气力密封系统
CN214418423U (zh) 一种高转速高耐磨性砂轮机
CN218534089U (zh) 一种用于高速旋转主轴的轴向浮动机构
CN219212539U (zh) 一种便携式的打磨机构
JP2020069604A (ja) モータビルトイン方式のスピンドル装置
CN217255017U (zh) 一种散热良好的环保型铣刀研磨机
CN211820060U (zh) 一种叶轮铆钉头或螺栓帽遮挡防磨损结构
CN115256086B (zh) 一种地坪研磨机
CN217966615U (zh) 一种可清洁用于物料研磨的树脂磨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