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28246U -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28246U
CN216628246U CN202122223710.9U CN202122223710U CN216628246U CN 216628246 U CN216628246 U CN 216628246U CN 202122223710 U CN202122223710 U CN 202122223710U CN 216628246 U CN216628246 U CN 2166282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rared heating
heating element
spacer
infrared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2371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辰根
张刘帅
黄家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22371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282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282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282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盖体包括红外发热元件和隔离件,红外发热元件用于辐射红外线;隔离件设置于红外发热元件的下方,隔离件上设置有透光区域,隔离件的透光区域与红外发热元件的位置相对应,透光区域由玻璃材料制成,其中,隔离件与红外发热元件之间的最小距离为2.5mm~12mm。根据本实用新型,可以将隔离件能够远离红外发热元件一定距离,使得能够减少从红外发热元件传导至隔离件的热量,隔离件的耐受温度降低,从而可以避免用于制备隔离件的玻璃因高温而破裂,提高了烹饪器具的使用安全性。并且可以选择耐热温度较低的玻璃材料来制备隔离件,这可以降低隔离件的材料成本,从而产品的生产成本降低。

Description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电器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已有的诸如电饭煲等烹饪器具,其包括盖体和煲体,盖体可开合地设置于煲体,以在两者之间形成烹饪空间。盖体内通常设置有加热装置,例如可辐射红外线的红外加热装置用于加热烹饪空间。红外加热装置的下方设置有由玻璃材料制成的玻璃罩,以将红外加热装置与烹饪空间隔离开,并且便于红外线穿过。
由于红外加热装置能够达到的加热温度较高,在工作的过程中,这样的高温会导致与红外加热装置很近的玻璃罩出现破裂的风险,造成严重的危险事故。为了避免玻璃罩的破裂,通常会选择耐高温的高品质玻璃材料,这会增加材料成本。
因此,需要一种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盖体,用于烹饪器具,其包括:
红外发热元件,所述红外发热元件用于辐射红外线;以及
隔离件,所述隔离件设置于所述红外发热元件的下方,所述隔离件上设置有透光区域,所述透光区域与所述红外发热元件的位置相对应,所述透光区域由玻璃材料制成,
其中,所述隔离件与所述红外发热元件之间的最小距离为2.5mm~12mm。
根据本方案,可以将隔离件能够远离红外发热元件一定距离,使得能够减少从红外发热元件传导至隔离件的热量,隔离件的耐受温度降低,从而可以避免用于制备隔离件的玻璃因高温而破裂,提高了烹饪器具的使用安全性。并且可以选择耐热温度较低的玻璃材料来制备隔离件,这可以降低隔离件的材料成本,从而产品的生产成本降低。
可选地,所述红外发热元件设置于玻璃管内构成红外发热管,所述红外发热管与所述隔离件之间的最小距离为2.5mm~12mm。
根据本方案,通过控制红外发热管与隔离件之间的最小距离来避免用于制备隔离件的玻璃因高温而破裂。
可选地,所述红外发热管构造成开放的环形,所述红外发热管的外轮廓相对于其中心的最小距离为30mm~90mm,所述红外发热管的长度为160mm~600mm。
根据本方案,通过设置红外发热管的尺寸,可以对应地控制单位面积受热温度,以便根据需要选择合适尺寸的红外发热管来降低用于制备隔离件的玻璃因高温而破裂的风险。
可选地,所述隔离件整体地设置成所述透光区域,所述隔离件的厚度为2mm~6mm;并且/或者
所述隔离件包括形成所述透光区域的透光部和用于支撑所述透光部的支撑部,所述透光部的形状与所述红外发热元件的形状相对应,所述透光部的厚度为2mm~6mm。
根据本方案,由于传导至隔离件的热量减少,使得可以减少隔离件的厚度,这可以降低隔离件的材料成本,从而产品的生产成本降低。
可选地,所述隔离件与所述红外发热元件之间的最小距离为4mm~12mm。
根据本方案,隔离件接收到的红外发热元件的热量能够大幅度降低,可以容易地选择耐热温度较低的玻璃材料来制备隔离件,以便降低隔离件的材料成本。
可选地,所述玻璃材料的耐热温度为100℃~250℃。
根据本方案,隔离件的材料成本能够大幅度降低,从而进一步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可选地,所述玻璃材料包括钠钙钢化玻璃。
根据本方案,隔离件的材料成本能够大幅度降低,从而进一步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可选地,所述红外发热元件平行于所述隔离件。
根据本方案,从红外发热元件传导至隔离件的各个位置的热量均一,即隔离件的受热均匀,以便进一步降低用于制备隔离件的玻璃因高温而破裂的风险。
可选地,还包括反射件,所述反射件设置于所述红外发热元件的上方,并且所述红外发热元件安装至所述反射件,所述反射件间隔设置有向下凸出的多个凸起,所述红外发热元件抵接所述凸起。
根据本方案,可以将红外发热元件保持水平,使红外发热元件稳定可靠地安装在盖体内,避免红外发热元件产生晃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其包括煲体和根据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盖体,所述盖体可开合地设置于所述煲体,以在所述盖体和所述煲体之间形成烹饪空间。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盖体的立体截面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盖体的仰视图;
图3为图1中所示的加热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图1中所示的加热组件的立体截面图;
图5为图3中所示的反射件的一个立体图;
图6为图3中所示的反射件的另一个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盖体 110上盖组件
111面盖 112操作面板
113灯板 120加热组件
121红外发热元件 122隔离件
123反射件 124隔热件
125感温装置 126热熔断体
127U形的卡扣 128凸起
130内衬组件 131台阶
140密封组件 141锅口密封圈
142通孔密封圈 151蒸汽阀
152蒸汽通道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理解本实用新型,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悉的特殊细节。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应予以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中所引用的诸如“第一”和“第二”的序数词仅仅是标识,而不具有任何其他含义,例如特定的顺序等。而且,例如,术语“第一部件”其本身不暗示“第二部件”的存在,术语“第二部件”本身不暗示“第一部件”的存在。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目的,并非限制。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其包括煲体和盖体100(图1)。煲体具有圆筒形状的内锅收纳部。内锅可以固定设置于内锅收纳部处,或者可以自由地放入内锅收纳部或者从内锅收纳部取出,以方便对内锅的清洗。内锅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且上表面具有圆形开口,用于盛放待加热的材料,诸如米、汤等。煲体中包括用于加热内锅的加热装置,例如发热盘,以对内锅进行加热。
可以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可以为电饭煲、电压力锅或其他的烹饪器具,且烹饪器具除具有煮米饭的功能以外,还可以具有煮粥等各种功能。
盖体具有与煲体基本上对应的形状。盖体可开合地设置在煲体上,具体地,其通过枢转轴枢接至煲体,并能够绕枢转轴所在的枢转轴线在相对于煲体的盖合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自由枢转,以方便对煲体进行盖合和打开。当盖体盖合在煲体上时,其覆盖在内锅之上,和内锅之间构成烹饪空间。盖体上通常还具有锅口密封圈141(图1),锅口密封圈可以由例如橡胶材料制成,其设置在盖体和内锅之间,用于在盖体处于盖合状态时密封烹饪空间。
如图1和图2所示,盖体100可以包括上盖组件110、位于上盖组件110下方或者说内侧的加热组件120、位于加热组件120下方的内衬组件130以及位于内衬组件130下方的密封组件140。上盖组件110可以包括面盖111、操作面板112和设置于面盖111上的灯板113等部件。其中灯板113位于操作面板112和面盖111之间。加热组件120用于加热烹饪空间。加热组件120可以通过诸如螺钉等紧固件可拆卸地安装至上盖组件110和/或内衬组件130。密封组件140可以通过诸如卡扣或紧固件紧固等的其他合适方式可拆卸地安装至内衬组件130。密封组件140设置有锅口密封圈141。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在描述烹饪器具的各个部件、部分等使用的方向性术语,诸如“上”、“下”、“上方”、“下方”、“向上”、“向下”、“朝上”、“朝下”等是相对于处于水平放置且正立状态下的烹饪器具而言的。如果没有其它的限定,方向术语“朝内”、“朝外”、“向内”、“向外”、“内侧”、“外侧”等中的“内”是指靠近烹饪器具的中心,“外”是指远离烹饪器具的中心。
本实施方式中,加热组件120可以包括红外发热元件121,红外发热元件121用于辐射红外线。为了便于红外线辐射至烹饪空间,内衬组件130整体构造成开放的环形。也就是说,内衬组件130设置有开口,加热组件120设置于开口。具体地,内衬组件130围绕开口设置有台阶131,加热组件120位于台阶131上方并与台阶131抵接。红外发热元件121在水平面的投影可以位于开口在水平面的投影中。由此,内衬组件130不会阻挡红外线向下辐射。密封组件140可以设置有通孔,通孔与红外发热元件121的位置相对应。具体地,红外发热元件121在水平面的投影可以位于通孔在水平面的投影中。由此,密封组件140不会阻挡红外线向下辐射。通孔处可以设置有通孔密封圈142,用于密封密封组件140与红外组件之间的间隙,避免蒸汽进入盖体100内。
上盖组件110可以设置有蒸汽阀151。加热组件120可以设置有形成蒸汽通道的蒸汽通道结构152。蒸汽通道可以与烹饪空间连通,蒸汽阀151能够与蒸汽通道连通,以使蒸汽外排至外界环境。
下面结合图3至图6具体描述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组件120。
如图3和图4所示,加热组件120可以还包括隔离件122、反射件123和隔热件124。隔离件122可以设置于红外发热元件121的下方,用于隔离红外发热元件121,避免其直接接触蒸汽。隔离件122的至少一部分能够构造成透光,隔离件122的透光区域能够与红外发热元件121的位置相对应。由此,可以便于红外线穿过隔离件122。反射件123可以设置于红外发热元件121的上方,并且红外发热元件121安装至反射件123。反射件123能够将朝向上方辐射的红外线向下反射至烹饪空间,从而提高红外线的辐射量。加热组件120还可以包括感温装置125和热熔断体126。感温装置125设置于反射件123。热熔断体126设置于隔热件124。
隔热件124可以位于反射件123的上方,以防止远红外发热元件121的热量辐射到盖体100的其他不耐热的部分,例如印制电路板。反射件123可以安装至隔热件124。例如,反射件123可以间隔地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多个卡脚。隔热件124设置有与卡脚的位置相对应的多个卡孔。卡脚穿过卡孔并折弯以将反射件123固定至隔热件124。
隔离件122的透光区域可以由玻璃材料制成。隔离件122与红外发热元件121之间的最小距离可以为2.5mm~12mm,例如2.5mm、3mm、4mm、5mm、6mm、7mm、8mm、9mm、10mm、11mm、12mm。以此实施方式,可以将隔离件122能够远离红外发热元件121一定距离,使得能够减少从红外发热元件121传导至隔离件122的热量,隔离件122的耐受温度降低,从而可以避免用于制备隔离件122的玻璃因高温而破裂,提高了烹饪器具的使用安全性。并且可以选择耐热温度较低的玻璃材料来制备隔离件122,这可以降低隔离件122的材料成本,从而产品的生产成本降低。
隔离件122为板状。在图示实施方式中,隔离件122整体地设置成所述透光区域。在该实施方式中,隔离件122整体由玻璃材料制成,即隔离件122是玻璃件。在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隔离件122局部构造成透光区域。作为一个示例,隔离件122可以包括透光部和用于支撑透光部的支撑部,透光部的形状与红外发热元件121的形状相对应。在该实施方式中,透光部形成透光区域,透光部由玻璃材料制成。
在图示实施方式中,红外发热元件121可以设置于玻璃管内构成红外发热管。红外发热管可以通过U形的卡扣127安装至反射件123。红外发热管与隔离件122之间的最小距离D可以为2.5mm~12mm,例如2.5mm、3mm、4mm、5mm、6mm、7mm、8mm、9mm、10mm、11mm、12mm。由此,通过控制红外发热管与隔离件122之间的最小距离来避免用于制备隔离件122的玻璃因高温而破裂。
红外发热管可以构造成开放的环形。也就是说,红外发热管具有间隔开的两个端部。例如,图示实施方式示出了红外发热管的形状为圆环形。红外发热管的形状还可以为U形、梨形等。红外发热管的外轮廓相对于其中心的最小距离可以为30mm~90mm,例如30mm、35mm、40mm、45mm、50mm、55mm、60mm、65mm、70mm、80mm、90mm等,红外发热管的长度可以160mm~600mm,例如160mm、180mm、200mm、250mm、300mm、350mm、400mm、450mm、500mm、550mm、600mm等。对于图示实施方式,红外发热管的红外发热管的外轮廓相对于其中心的最小距离即红外发热管的外半径R(参见图2)。外半径R可以为30mm≤R≤90mm,例如外半径R为30mm、40mm、45mm、50mm、55mm、60mm、65mm、70mm、75mm、80mm、90mm等。红外发热管的长度是指红外发热管在两个端部之间延伸的尺寸。
通过设置红外发热管的尺寸,可以对应地控制单位面积受热温度,以便根据需要选择合适尺寸的红外发热管来降低用于制备隔离件122的玻璃因高温而破裂的风险。在红外发热管的相同的加热功率的情况下,红外发热管的长度越长,发热越均匀,从而单位面积受热温度越低,对应地传导至隔离件122的温度会降低,由此可以降低用于制备隔离件122的玻璃因高温而破裂的风险。
在隔离件122整体地构造成透光的实施方式中,隔离件122的厚度可以为2mm~6mm,例如2mm、2.5mm、3mm、3.5mm、4mm、4.5mm、5mm、5.5mm、6mm等。在隔离件122的一部分构造成透光的实施方式中,透光部的厚度可以为2mm~6mm,例如2mm、2.5mm、3mm、3.5mm、4mm、4.5mm、5mm、5.5mm、6mm等。由于传导至隔离件122的热量减少,使得可以减少隔离件122的厚度,这可以降低隔离件122的材料成本,从而产品的生产成本降低。
隔离件122与红外发热元件121之间的最小距离可以优选为4mm~12mm。具体地,隔离件122与红外发热管之间的最小距离可以优选为4mm~12mm。当隔离件122与红外发热元件121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4mm时,隔离件122接收到的红外发热元件121的热量能够大幅度降低,可以容易地选择耐热温度较低的玻璃材料来制备隔离件122,以便降低隔离件122的材料成本。例如,玻璃材料的耐热温度可以为100℃~250℃。采用100℃~250℃耐热温度的玻璃材料,隔离件122的材料成本能够大幅度降低,从而进一步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玻璃材料可以包括钠钙钢化玻璃。
红外发热元件121可以平行于隔离件122。具体地,红外发热管可以平行于隔离件122。由此,从红外发热元件121传导至隔离件122的各个位置的热量均一,即隔离件122的受热均匀,以便进一步降低用于制备隔离件122的玻璃因高温而破裂的风险。
如图5和图6所示,反射件123可以间隔设置有向下凸出的多个凸起128。凸起128位于红外发热元件121的上方。红外发热元件121能够抵接凸起128,具体是红外发热管能够抵接凸起128。凸起128由反射件123相应部分向下凹陷而形成。借助于凸起128,可以将红外发热元件121保持水平,使红外发热元件121稳定可靠地安装在盖体100内,避免红外发热元件121产生晃动。凸出于反射件123的下表面的尺寸为1mm~5mm,例如1mm、2mm、2.5mm、3mm、3.5mm、4mm、4.5mm、5mm等。由此,红外发热元件121与反射件123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可以保持为1mm~5mm。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Claims (10)

1.一种盖体,用于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红外发热元件(121),所述红外发热元件用于辐射红外线;以及
隔离件(122),所述隔离件设置于所述红外发热元件的下方,所述隔离件上设置有透光区域,所述透光区域与所述红外发热元件的位置相对应,所述透光区域由玻璃材料制成,
其中,所述隔离件与所述红外发热元件之间的最小距离为2.5mm~12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发热元件设置于玻璃管内构成红外发热管,所述红外发热管与所述隔离件之间的最小距离D为2.5mm~12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发热管构造成开放的环形,所述红外发热管的外轮廓相对于其中心的最小距离为30mm~90mm,所述红外发热管的长度为160mm~6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离件整体地设置成所述透光区域,所述隔离件的厚度为2mm~6mm;并且/或者
所述隔离件包括形成所述透光区域的透光部和用于支撑所述透光部的支撑部,所述透光部的形状与所述红外发热元件的形状相对应,所述透光部的厚度为2mm~6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件与所述红外发热元件之间的最小距离为4mm~12mm。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材料的耐热温度为100℃~250℃。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材料包括钠钙钢化玻璃。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发热元件平行于所述隔离件。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射件(123),所述反射件设置于所述红外发热元件的上方,并且所述红外发热元件安装至所述反射件,所述反射件间隔设置有向下凸出的多个凸起(128),所述红外发热元件抵接所述凸起。
10.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煲体和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盖体(100),所述盖体(100)可开合地设置于所述煲体,以在所述盖体(100)与所述煲体之间形成烹饪空间。
CN202122223710.9U 2021-09-08 2021-09-08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Active CN2166282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23710.9U CN216628246U (zh) 2021-09-08 2021-09-08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23710.9U CN216628246U (zh) 2021-09-08 2021-09-08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28246U true CN216628246U (zh) 2022-05-31

Family

ID=817227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23710.9U Active CN216628246U (zh) 2021-09-08 2021-09-08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282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65106B1 (ko) 전기밥솥
EP2016338B1 (en) Cooktop
KR102084043B1 (ko) 조리기기
EP2135009B1 (en) Oven
KR100641444B1 (ko) 전기오븐레인지의 오븐도어 구조
CN216628246U (zh)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NO153950B (no) Mikroboelgeovn.
EP2111519B1 (en) Heater supporter for a cook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king a heater supporter
EP2433056B1 (en) Cooker
EP0671863B1 (en) Radiant electric heater
US7041942B2 (en) Heating plate assembly for a cooking appliance
KR100767694B1 (ko) 전기 레인지
CN216020411U (zh) 盖体和烹饪器具
JPH09159179A (ja) 加熱調理器
US5994674A (en) Hob
JPH10302945A (ja) 輻射電気ヒータ
CN217013629U (zh)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7039730U (zh)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7039729U (zh)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GB2271176A (en) Dual energy cooker hob
CN220119434U (zh) 烹饪器具
KR101754358B1 (ko) 휴대용 전기 조리기기
CN218791830U (zh) 上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8154352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0128374U (zh) 一种使用安全的电陶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