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92218U - 一种空气调节设备及其换热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气调节设备及其换热器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592218U CN216592218U CN202123077616.3U CN202123077616U CN216592218U CN 216592218 U CN216592218 U CN 216592218U CN 202123077616 U CN202123077616 U CN 202123077616U CN 216592218 U CN216592218 U CN 21659221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exchanger
- support
- exchanger assembly
- space
- b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空气调节设备及其换热器组件,换热器组件包括换热器和支撑件。换热器包括冷媒管和边板,冷媒管包括多个直管和多个弯接头,边板位于直管的长度方向的一侧,直管的端部穿设于边板内,每两个直管的端部通过一个弯接头连通,以使多个直管和多个弯接头共同构成用于流通冷媒的连续管路。支撑件包括具有支撑空间的环壳,环壳的底侧形成有与支撑空间连通的避让口,环壳的周侧面形成有安装口,弯接头能够通过安装口进入支撑空间内,避让口朝向边板且用于避让弯接头。本申请实施例支撑件的环壳位于周侧面的安装口,能够使得支撑件从弯接头的周侧面安装,安装时能避免与其他管路产生干涉,安装更容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调节设备及其换热器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具有换热器的空气调节设备,换热器的冷媒管往往需要折弯,折弯后的冷媒管的弯头部分常位于换热器的两侧,容易受到磕碰,若弯头部分由于外力碰撞而破裂或变形,则会影响换热器的工作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空气调节设备及其换热器组件,换热器的工作可靠性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换热器组件,包括:
换热器,包括冷媒管和边板,所述冷媒管包括多个直管和多个弯接头,所述边板位于所述直管的长度方向的一侧,所述直管的端部穿设于所述边板内,每两个所述直管的端部通过一个所述弯接头连通,以使多个所述直管和多个所述弯接头共同构成用于流通冷媒的连续管路;
支撑件,包括具有支撑空间的环壳,所述环壳的底侧形成有与所述支撑空间连通的避让口,所述环壳的周侧面形成有安装口,所述弯接头能够通过所述安装口进入所述支撑空间内,所述避让口朝向所述边板且用于避让所述弯接头。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支撑件包括凸起,所述凸起设置于所述安装口处,所述凸起用于将所述弯接头限定在所述支撑空间内;所述支撑件在所述安装口处具有弹性,以使所述弯接头在外力的作用下能够进入所述支撑空间或从所述支撑空间中脱出。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支撑空间相对的两个周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凸起。
一些实施方案中,多个所述凸起沿所述支撑件的顶底方向间隔布置。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支撑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空间的周侧壁上的限位筋,所述限位筋形成有限位槽,所述弯接头的至少部分能够容设于所述限位槽内。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限位筋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限位筋沿所述支撑件的顶底方向间隔布置。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限位筋位于所述支撑空间远离所述安装口的周侧壁上。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支撑件包括围设于所述避让口的外周的支撑筋,所述支撑筋的底端面与所述边板抵接。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支撑件包括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一端连接所述环壳的外表面,所述加强筋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支撑筋。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加强筋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加强筋沿所述环壳的周向间隔布置。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换热器呈弯折结构,所述换热器还包括与所述边板连接的定型板,所述定型板具有多个定型部,所述定型部夹设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直管的端部之间的间隙内且与所述直管的端部抵接。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冷媒管包括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与所述连续管路的进液端连通,所述出液管与所述连续管路的出液端连通,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中的至少一个位于所述支撑件的顶侧。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空气调节设备,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换热器组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换热器组件,换热器的工作可靠性高。在换热器的弯接头上安装支撑件,一方面能够对将弯接头进行保护与支撑,避免弯接头受外力而破损或变形,大大提高了换热器的工作可靠性,减少了后续维修隐患。另一方面,环壳位于周侧面的安装口,能够使得支撑件不沿弯接头的顶底方向安装,而从弯接头的周侧面安装,在安装工作面较小的情况下,安装时能避免与其他管路产生干涉,安装更容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换热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结构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所示结构的A处放大图;
图4为图1中所示结构的B处放大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支撑件与弯接头配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所示结构的C-C的结构剖视图;
图7为图5中所示结构的D-D的结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换热器1;支撑件2;冷媒管11;边板12;定型板13;翅片14;换热单元15;环壳21;凸起22;限位筋23;支撑筋24;加强筋25;直管111;弯接头112;进液管113;出液管114;定型部131;限位槽23a;支撑空间21a;避让口21b;安装口21c。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提供的各个实施例/实施方式在不产生矛盾的情况下可以相互组合。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详细描述应理解为本申请宗旨的解释说明,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顶”、“底”、“上”、“下”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图5的换热器组件的支撑件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图1中以换热器组件的换热器为参考标准,示意性地展示出了换热器的直管的“长度方向”。需要理解的是,这些方位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仅是区别不同的对象,不表示二者之间具有相同或联系之处。
请参阅图1至图4,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换热器组件,包括换热器1和支撑件2。换热器1包括冷媒管11和边板12,冷媒管11包括多个直管111和多个弯接头112,边板12位于直管111的长度方向的一侧,直管111的端部穿设于边板12内,每两个直管111的端部通过一个弯接头112连通,以使多个直管111和多个弯接头112共同构成用于流通冷媒的连续管路。例如,边板12上可以形成有多个间隔排布插接孔,边板12通过多个插接孔穿设于多个直管111上,边板12能够使得多个直管111相互之间保持合适距离,起到的固定和限位的作用。支撑件2包括具有支撑空间21a的环壳21,环壳21的底侧形成有与支撑空间21a连通的避让口21b,环壳21的周侧面形成有安装口21c,弯接头112能够通过安装口21c进入支撑空间21a内,避让口21b朝向边板12且用于避让弯接头112。
由于换热器1作为空气调节设备中重要的功能件,冷媒管11如果受到破损或变形均会影响换热效率,甚至使得空气调节设备无法实现制热或制冷的功能,且冷媒管11破损后的维修十分不便,需要先打压检漏,然后将破损部位用焊枪补漏,再打压检查至少一小时,复检是否还有泄漏,复检后如果不漏,再用真空泵抽真空,然后加注新的冷媒。而弯接头112位于换热器1的顶底两端,容易受到磕碰。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换热器1的弯接头112上安装支撑件2,一方面能够对将弯接头112进行保护与支撑,避免弯接头112受外力而破损或变形,大大提高了换热器1的工作可靠性,减少了后续维修隐患。另一方面,环壳21位于周侧面的安装口21c,能够使得支撑件2不沿弯接头112的顶底方向安装,而从弯接头112的周侧面安装,在安装工作面较小的情况下,安装时能避免与其他管路产生干涉,安装更容易。
示例性的,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以弯接头112连通直管111的两端之间的连线为第一方向,支撑件2通过安装口21c沿第一方向安装至弯接头112上。沿第一方向安装支撑件2,可使得安装口21c的宽度较窄,环壳21的结构强度更高,弯接头112位于支撑空间21a内的包覆性更好。
一实施例中,支撑件2为弹性结构,示例性的,支撑件2为具有弹性的塑料件或橡胶件等等。这样,支撑件2具有一定的抗振和缓冲功能。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支撑件2包括凸起22,凸起22设置于安装口21c处,弯接头112可恢复地挤压凸起22,以进入或脱出支撑空间21a。也就是说,凸起22用于将弯接头112限定在支撑空间21a内;支撑件2在安装口21c处具有弹性,以使弯接头112在外力的作用下能够进入支撑空间21a或从支撑空间21a中脱出。在轻微晃动、抖动等情况下,支撑件2不会从弯接头112上脱出,凸起22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弯接头112轻易脱出支撑空间21a,以便支撑件2能够更可靠地安装在弯接头112上。
示例性的,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弯接头112大致呈U形结构,直管111的端部向上延伸出边板12的顶端面,弯接头112的两端分别与直管111的端部焊接连通,凸起22抵接于直管111的端部上。由于直管111的端部位于弯接头112的下方,如此可使得凸起22抵接的位置相对更靠近边板12,抵接位置更低,抵接更稳定。同时,直管111相对边板12垂直设置,因此直管111的端部的周侧面相对凸起22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这样可使得抵接面大,更不易晃动。
凸起22的数量不限,一实施例中,凸起22的数量为一个。另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支撑空间21a相对的两个周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凸起22。设置至少两个凸起22,可使得卡接在弯接头112上的支撑件2更牢固,不易松脱。
进一步地,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多个凸起22沿支撑件2的顶底方向间隔布置。由于弯接头112安装至支撑空间21a内需要可恢复地挤压凸起22,凸起22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弯接头112安装的阻力,弯接头112越多,安装阻力越大。因此,将位于安装口21c两周侧壁的凸起22错开,可使得安装时,安装口21c两侧壁之间的宽度不会过窄,安装更顺畅。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多个是指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和图7,支撑件2包括设置于支撑空间21a的周侧壁上的限位筋23。弯接头112的周侧壁能够抵接于限位筋23上,在支撑空间21a内设置限位筋23能够对弯接头112的周侧壁起到限位作用,可使支撑件2不易晃动。具体地,限位筋23形成有限位槽23a,弯接头112的至少部分能够容设于限位槽23a内。限位槽23a呈槽口宽、槽底窄的梯形,如此设置能自动适应并抵接不同尺寸的弯接头112,弯接头112在限位槽23a的限位效果更好。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和图7,限位筋2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限位筋23沿支撑件2的顶底方向间隔布置。设置多个限位筋23抵接于弯接头112上,限位效果更好,支撑件2沿顶底方向不易倾覆。
具体地,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和图7,多个限位筋23均抵接于直管111的端部上。由于直管111的端部位于弯接头112的下方,如此可使得限位筋23抵接的位置相对更靠近边板12,抵接位置更低,抵接更稳定。同时,直管111相对边板12垂直设置,因此直管111的端部的周侧面相对限位筋23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这样可使得抵接面大,更不易晃动。
示例性的,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和图7,限位筋23位于支撑空间21a远离安装口21c的周侧壁上。也就是说,限位筋23设置于相对安装口21c较远的周侧壁,弯接头112靠近安装口21c的一端抵接于凸起22,弯接头112远离安装口21c的一端抵接于限位筋23,如此可使得弯接头112在支撑空间21a内更稳固,且支撑件2不易松脱。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至图7,支撑件2包括围设于避让口21b的外周的支撑筋24,支撑筋24的底端面与边板12抵接。支撑筋24能够使得支撑件2底端面与边板12的接触面积更大,更不易相对边板12倾覆,更不易晃动。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至图7,支撑件2包括加强筋25,加强筋25的一端连接环壳21的外表面,加强筋25的另一端连接支撑筋24。加强筋25能够使得环壳21和支撑筋24不易弯折变形,支撑件2整体的结构强度更高,支撑效果更好。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至图7,加强筋25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加强筋25沿环壳21的周向间隔布置。如此设置能够进一步增强环壳21与支撑筋24的整体结构强度。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4,冷媒管11包括进液管113和出液管114,进液管113与连续管路的进液端连通,出液管114与连续管路的出液端连通,进液管113和出液管114中的至少一个位于支撑件2的顶侧。也就是说,冷媒管11的进液管113和出液管114能够更紧凑地设置,支撑件2能从弯接头112的周侧面安装,可避免与进液管113或出液管114产生干涉,安装更容易,整体换热器1的器件单元布局更合理。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4,换热器1还包括多个翅片14,多个翅片14沿直管111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且穿设于直管111上。翅片14用于增大直管111与空气或水液等的接触面,提高换热效率。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4,换热器1呈弯折结构。换热器1还包括与边板12连接的定型板13,定型板13具有多个定型部131,定型部131夹设于相邻的两个直管111的端部之间的间隙内且与直管111的端部抵接。定型板13用于给换热器1的定型,以使换热器1保持弯折形态。
示例性的,一实施例中,换热器1的装配流程如下,首先将多个翅片14穿设于多个直管111上,接着在直管111的端部装配边板12,边板12装配后进行胀管,然后将换热器1整体折弯处理成弯折结构,随后将定型板13固定在边板12上,且将定型部131夹设于相邻的两个直管111的端部之间的间隙内且与直管111的端部抵接,通过定型板13给换热器1定型,再在直管111的端部焊接弯接头112,以形成连续管路,再在连续管路分别焊接进液管113和出液管114,以形成整体的冷媒管11,最后沿弯接头112的周侧面安装支撑件2,以组成整体的换热器组件。
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空气调节设备,包括上述任意一项的换热器组件。换热器1可以为空气调节设备中的蒸发器或冷凝器,用于实现升温或降温等温度调节功能。例如,空气调节设备可以为空调室内机、空调室外机或室内室外一体机等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同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换热器,包括冷媒管和边板,所述冷媒管包括多个直管和多个弯接头,所述边板位于所述直管的长度方向的一侧,所述直管的端部穿设于所述边板内,每两个所述直管的端部通过一个所述弯接头连通,以使多个所述直管和多个所述弯接头共同构成用于流通冷媒的连续管路;
支撑件,包括具有支撑空间的环壳,所述环壳的底侧形成有与所述支撑空间连通的避让口,所述环壳的周侧面形成有安装口,所述弯接头能够通过所述安装口进入所述支撑空间内,所述避让口朝向所述边板且用于避让所述弯接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凸起,所述凸起设置于所述安装口处,所述凸起用于将所述弯接头限定在所述支撑空间内;所述支撑件在所述安装口处具有弹性,以使所述弯接头在外力的作用下能够进入所述支撑空间或从所述支撑空间中脱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空间相对的两个周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凸起沿所述支撑件的顶底方向间隔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空间的周侧壁上的限位筋,所述限位筋形成有限位槽,所述弯接头的至少部分能够容设于所述限位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筋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限位筋沿所述支撑件的顶底方向间隔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筋位于所述支撑空间远离所述安装口的周侧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围设于所述避让口的外周的支撑筋,所述支撑筋的底端面与所述边板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一端连接所述环壳的外表面,所述加强筋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支撑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加强筋沿所述环壳的周向间隔布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呈弯折结构,所述换热器还包括与所述边板连接的定型板,所述定型板具有多个定型部,所述定型部夹设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直管的端部之间的间隙内且与所述直管的端部抵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管包括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与所述连续管路的进液端连通,所述出液管与所述连续管路的出液端连通,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中的至少一个位于所述支撑件的顶侧。
13.一种空气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2任意一项所述的换热器组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077616.3U CN216592218U (zh) | 2021-12-08 | 2021-12-08 | 一种空气调节设备及其换热器组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077616.3U CN216592218U (zh) | 2021-12-08 | 2021-12-08 | 一种空气调节设备及其换热器组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592218U true CN216592218U (zh) | 2022-05-24 |
Family
ID=816109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3077616.3U Active CN216592218U (zh) | 2021-12-08 | 2021-12-08 | 一种空气调节设备及其换热器组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592218U (zh) |
-
2021
- 2021-12-08 CN CN202123077616.3U patent/CN21659221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953407B (zh) | 燃气热水器和用于燃气热水器的热交换器 | |
CN214502161U (zh) | 换热器和窗式空调器 | |
JP2006284107A (ja) | 熱交換器 | |
CN210321335U (zh) | 换热器 | |
CN216592218U (zh) | 一种空气调节设备及其换热器组件 | |
KR101833366B1 (ko) | 열교환기 | |
CN213902024U (zh) | 壳管换热器 | |
CN212319895U (zh) | 天花机 | |
KR100924564B1 (ko) | 실내기용 열교환기의 응축수 배수장치 | |
CN112146475B (zh) | 集流管及换热器 | |
CN205119487U (zh) | 燃气采暖壁挂炉用换热器 | |
CN212320516U (zh) | 进出水接头的连通结构及换热器 | |
CN210569237U (zh) | 一种热交换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热水器 | |
WO2020091333A1 (en) | Heat exchanger header with stiffening element | |
CN215638151U (zh) | 一种易于组装焊接的冷凝器结构 | |
WO2014101215A1 (en) | Coil end plate for a heat exchanger coil assembly | |
CN112033184A (zh) | 换热器及其制造方法 | |
CN220669900U (zh) | 冷却装置 | |
CN112313469B (zh) | 用于热交换器的集管 | |
CN110686431B (zh) | 一种齿槽式板管蒸发冷换热器及空调机组及空气调节器 | |
CN219083372U (zh) | 一种暖通设备 | |
CN216866835U (zh) | 一种高密封散热器 | |
CN216048377U (zh) | 用于燃气热水设备的换热器和燃气热水设备 | |
CN210463224U (zh) | 风管机 | |
CN218328417U (zh) | 一种用于空调冷凝器制造的铜管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