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02161U - 换热器和窗式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换热器和窗式空调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502161U CN214502161U CN202120129638.0U CN202120129638U CN214502161U CN 214502161 U CN214502161 U CN 214502161U CN 202120129638 U CN202120129638 U CN 202120129638U CN 214502161 U CN214502161 U CN 21450216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exchanger
- main plate
- bending section
- exchange tube
- heat exchan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8093 suppor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6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81 stabiliz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换热器和窗式空调器,换热器,包括:翅片、换热管和端板,翅片为多个,多个翅片并排设置,换热管蜿蜒设置,并穿设于多个翅片,端板设置于多个翅片的一侧,换热管部分凸出于端板远离翅片的一侧,端板包括:主板、翻边部和支撑部,翻边部与支撑部分别连接于主板的相对两侧,翻边部和支撑部凸出主板的高度相等且不低于换热管凸出主板的高度。通过设置翻边部和支撑部可以保护换热管在装配时不会受到损伤,并且,撑部和翻边部凸出主板的高度相同,可以方便将换热器竖立在流水线上,换热器更加平稳,不会发生歪斜或偏移,从而可以方便对换热器进行加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换热器和窗式空调器。
背景技术
换热器可以使换热器内的冷媒变换状态,即可以使冷媒由液态变为气态,或者使冷媒有气态变为液态。
换热器一般包括换热管,并且换热管凸出换热器的端面设置,因此换热器在装配时,换热器的换热管容易与其他结构发生碰撞,造成换热管变形。并且,换热器不能竖立在流水线上,不利于工作人员进行加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换热器,通过设置翻边部和支撑部可以保护换热管在装配时不会受到损伤。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窗式空调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包括:翅片、换热管和端板,所述翅片为多个,多个所述翅片并排设置,所述换热管蜿蜒设置,并穿设于多个所述翅片,所述端板设置于多个所述翅片的一侧,所述换热管部分凸出于所述端板远离所述翅片的一侧,所述端板包括:主板、翻边部和支撑部,所述翻边部与所述支撑部分别连接于所述主板的相对两侧,所述翻边部和所述支撑部凸出所述主板的高度相等且不低于所述换热管凸出所述主板的高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通过设置翻边部和支撑部可以保护换热管在装配时不会受到损伤,并且,撑部和翻边部凸出主板的高度相同,可以方便将换热器竖立在流水线上,换热器更加平稳,不会发生歪斜或偏移,从而可以方便对换热器进行加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部为多个且在所述主板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部之间的距离不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至少一个支撑部远离所述主板的一端设置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支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至少两个所述支撑部上开设有安装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部和所述主板的连接处设置有凹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凹筋为多个且在所述支撑部和所述主板的连接处间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翻边部包括:第一弯折段、第二弯折段和第三弯折段,所述第二弯折段连接于所述第一弯折段和所述第三弯折段之间且相对所述第一弯折段和所述第三弯折段弯折设置,所述第一弯折段与所述主板相连接且所述第二弯折段与所述主板平行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多个所述翅片的相对两端设置有结构相同的所述端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包括上述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端板的局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
S、窗式空调器;
100、换热器;
10、端板;11、主板;12、支撑部;13、翻边部;131、第一弯折段;132、第二弯折段;133、第三弯折段;14、支脚;15、安装孔;16、凹筋;17、安装孔;
20、翅片;21、换热管;22、连接管路;
200、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100,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换热器100的窗式空调器S。
如图1和图2所示,换热器100包括:翅片20、换热管21和端板10。其中,翅片20为多个,多个翅片20并排设置,换热管21蜿蜒设置,并穿设于多个翅片20之间。端板10设置于多个翅片20的一侧,换热管21部分凸出于端板10远离翅片20的一侧。其中,换热器100可以为蒸发器或者冷凝器。
具体地,如图2-图5所示,端板10包括:主板11、翻边部13和支撑部12,翻边部13与支撑部12分别连接于主板11的相对两侧,换热管21凸出主板11的高度小于翻边部13和支撑部12凸出主板11的高度。即,通过设置翻边部13和支撑部12,并且使翻边部13和支撑部12凸出主板11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换热管21凸出主板11的高度,使得换热器100在装配时,翻边部13和支撑部12可以保护换热管21,避免换热管21在装配时,换热管21受到损伤,即可以避免因为换热管21损伤而带来的换热器100工作效率降低的问题。
并且,如图3所示,支撑部12和翻边部13凸出主板11的高度相同。其中,在换热器100的装配加工过程中,需要将换热器100竖立在流水线上,但是换热器100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换热管21,不利于换热器100的放置,从而不利于换热器100的装配。通过在换热器100上设置端板10,可以方便将换热器100竖立在流水线上。如此设置,在换热器100和端板10放置在流水线上时,换热器100更加平稳,不会发生歪斜或偏移,从而可以方便对换热器100进行加工。此外,支撑部12和翻边部13的高度相同,使得支撑部12和翻边部13可以更好的保护换热管21,避免换热管21受到损伤。
具体地,如图2所示,因为换热器100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管路22,为了方便对换热器100的加工,需要将设置有连接管路22的一端朝上设置,因此在背离连接管路22的一侧设置端板10,这样可以方便将换热器100竖立在流水线上。
由此,通过设置翻边部13和支撑部12可以保护换热管21在装配时不会受到损伤,并且,撑部12和翻边部13凸出主板11的高度相同,可以方便将换热器100竖立在流水线上,换热器100更加平稳,不会发生歪斜或偏移,从而可以方便对换热器100进行加工。
如图4和图5所示,支撑部12可以为多个,并且在主板11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通过设置多个支撑部12可以提升端板10的稳定效果,即端板10与换热器100连接放置在流水线上时更加稳定,不会发生偏移。此外,设置多个支撑部12可以其中一个支撑部12断裂或者弯折时,保证其他的支撑部12可以支撑端板10和换热器100,即提升端板10的稳定容错性。具体地,支撑部12可以为3个。
其中,如图4所示,相邻的两个支撑部12之间的距离不同。也就是说,其中两个支撑部12之间的距离比较近,另外两个支撑部12之间的距离比较远,如此可以方便距离比较远的两个支撑部12之间设置其他结构,即不影响换热器100的其他结构的布置,从而可以提升换热器100的结构合理性。
此外,如图5所示,至少一个支撑部12远离主板11的一端设置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支脚14。通过在至少一个支撑部12上间隔设置支脚14,可以进一步地提升支撑部12的支撑效果。具体地,在距离比较远的两个支撑部12中的一个上设置支脚14,即提升距离比较远的两个支撑部12之间的稳定效果,避免两个支撑部12距离比较远时影响端板10的支撑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至少两个支撑部12上开设有安装孔15。通过在至少两个支撑部12上开设安装孔15,可以方便将支撑部12与外壳200连接起来,即可以将端板10与外壳200连接起来。此外,因为端板10上设置有多个安装换热管21的通孔,使得端板10和换热器100之间可以固定在一起,再通过端板10与外壳200之间的连接,从而可以将换热器100与外壳200之间连接起来,即可以将换热器100固定在外壳200上,提升换热器100的安装稳定性。
此外,如图5所示,支撑部12和主板11的连接处设置有凹筋16。如此,通过设置凹筋16,可以提升支撑部12与主板11连接处的结构稳定性,即避免支撑部12在使用时与主板11之间发生断裂。具体地,凹筋16朝向支撑部12与主板11连接的内侧,如此可以方便加工,也提升端板10的结构合理性。
具体地,设置凹筋16的支撑部12为设置支脚14的支撑部12,如此,因为设置支脚14,支撑部12的结构稳定性受到影响,通过设置凹筋16可以消除因为设置支脚14而影响支撑部12的结构稳定性。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凹筋16可以为多个,并且在支撑部12和主板11的连接处间隔设置。如此,通过设置多个凹筋16,可以进一步地提升支撑部12与主板11之间的结构稳定性。其中,多个凹筋16可以与至少两个支脚14之间一一对应。
如图3所示,翻边部13包括:第一弯折段131、第二弯折段132和第三弯折段133,第二弯折段132连接于第一弯折段131和第三弯折段133之间,并且第二弯折段132相对第一弯折段131和第三弯折段133弯折设置,第一弯折段131与主板11相连接。通过设置翻边部13可以将翻边部13与换热器100的风道卡接在一起,进一步地的提升换热器100的安装稳定性。具体地,翻边部13通过第三弯折段133与风道卡接在一起,通过第一弯折段131和第二弯折段132将第三弯折段133与主板11连接在一起。其中,第二弯折段132与主板11平行设置,第一弯折段131和第三弯折段133平行设置。
其中,参照图1和图2所示,多个翅片20的相对两端设置有结构相同的端板10。如此设置,可以在端板10与外壳200进行连接时,提升端板10与外壳20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即提升换热器100与外壳20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此外,在换热器100的两端设置结构相同的端板10,可以方便对端板10的加工,避免使用多个成型模具,造成成本的增加。其中,两个端板10的放置方向也一致。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S,包括上述换热器100。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翅片,所述翅片为多个,多个所述翅片并排设置;
换热管,所述换热管蜿蜒设置,并穿设于多个所述翅片;
端板,所述端板设置于多个所述翅片的一侧,所述换热管部分凸出于所述端板远离所述翅片的一侧,所述端板包括:主板、翻边部和支撑部,所述翻边部与所述支撑部分别连接于所述主板的相对两侧,所述翻边部和所述支撑部凸出所述主板的高度相等且不低于所述换热管凸出所述主板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为多个且在所述主板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部之间的距离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支撑部远离所述主板的一端设置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支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支撑部上开设有安装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和所述主板的连接处设置有凹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筋为多个且在所述支撑部和所述主板的连接处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部包括:第一弯折段、第二弯折段和第三弯折段,所述第二弯折段连接于所述第一弯折段和所述第三弯折段之间且相对所述第一弯折段和所述第三弯折段弯折设置,所述第一弯折段与所述主板相连接且所述第二弯折段与所述主板平行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翅片的相对两端设置有结构相同的所述端板。
10.一种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129638.0U CN214502161U (zh) | 2021-01-18 | 2021-01-18 | 换热器和窗式空调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129638.0U CN214502161U (zh) | 2021-01-18 | 2021-01-18 | 换热器和窗式空调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502161U true CN214502161U (zh) | 2021-10-26 |
Family
ID=782155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129638.0U Active CN214502161U (zh) | 2021-01-18 | 2021-01-18 | 换热器和窗式空调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502161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383435A (zh) * | 2021-12-27 | 2022-04-22 | 江西鑫田车业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汽车散热器的加强板及汽车散热器 |
WO2023173925A1 (zh) * | 2022-03-18 | 2023-09-21 | 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 固定结构及具有其的插片式换热器 |
WO2024016664A1 (zh) * | 2022-07-22 | 2024-01-25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用于换热器的换热器管板、换热器及空调器 |
-
2021
- 2021-01-18 CN CN202120129638.0U patent/CN21450216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383435A (zh) * | 2021-12-27 | 2022-04-22 | 江西鑫田车业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汽车散热器的加强板及汽车散热器 |
CN114383435B (zh) * | 2021-12-27 | 2023-08-29 | 江西鑫田车业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汽车散热器的加强板及汽车散热器 |
WO2023173925A1 (zh) * | 2022-03-18 | 2023-09-21 | 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 固定结构及具有其的插片式换热器 |
WO2024016664A1 (zh) * | 2022-07-22 | 2024-01-25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用于换热器的换热器管板、换热器及空调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4502161U (zh) | 换热器和窗式空调器 | |
US9657996B2 (en) | Flat tube heat exchanger and outdoor unit of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heat exchanger | |
JP5447580B2 (ja) | 空調機の室外機 | |
EP3040667B1 (en) | Heat exchanger | |
JP2010078287A (ja) | 空気調和機 | |
CN104913385A (zh) | 空调室内机换热器、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214223380U (zh) | 换热装置和空调 | |
CN214223381U (zh) | 换热装置和空调 | |
CN106595020B (zh) | 换热翅片、多折式换热器和空调器 | |
CN207404824U (zh) | 水箱组件和苏打水机 | |
CN215982876U (zh) | 空调器 | |
CN214501699U (zh) | 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JP5333287B2 (ja) |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 |
CN106766095B (zh) | 换热器连接组件和空调器 | |
CN206247604U (zh) | 换热翅片、多折式换热器和空调器 | |
CN210220040U (zh) | 围板和具有其的天花机 | |
CN218972787U (zh) | 空调器室外机 | |
CN212511430U (zh) | 空调器 | |
CN219589499U (zh) | 一种换热器板片、换热器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16592218U (zh) | 一种空气调节设备及其换热器组件 | |
CN218846498U (zh) | 蒸发器机组结构及空调 | |
CN114577030B (zh) | 换热装置和空调 | |
CN214582592U (zh) | 一种室外冷凝器壳体 | |
CN221921586U (zh) | 一种钢管内连接挂片 | |
CN217929010U (zh) | 室外机及空调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