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80738U - 一种车身以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身以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80738U
CN216580738U CN202122721761.4U CN202122721761U CN216580738U CN 216580738 U CN216580738 U CN 216580738U CN 202122721761 U CN202122721761 U CN 202122721761U CN 216580738 U CN216580738 U CN 2165807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coaming
plate
vehicle body
fl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2176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菲利皮克·瓦德马尔
米图拉·马利克
沃舒克·马利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72176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807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807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807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身以及车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身包括下车身总成、顶盖总成、第一侧围板总成和第二侧围板总成,其中,第一侧围板总成和第二侧围板总成沿竖直方向布置在下车身总成的两侧;顶盖总成布置在第一侧围板总成和第二侧围板的顶部;下车身总成、顶盖总成、第一侧围板总成和第二侧围板总成拼接形成车身;第一侧围板总成和第二侧围板总成为至少两层结构。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车身的第一侧围板总成和第二侧围板总成为至少两层结构,提高了车身侧向的强度,从而提高了车身的碰撞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车身以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身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车辆在行驶过程会面临被碰撞的风险,因此,如何提高车身的碰撞性能,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身以及车辆,以提高车身的碰撞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身,包括下车身总成、顶盖总成、第一侧围板总成和第二侧围板总成,其中,第一侧围板总成和第二侧围板总成沿竖直方向布置在下车身总成的两侧;顶盖总成布置在第一侧围板总成和第二侧围板的顶部;下车身总成、顶盖总成、第一侧围板总成和第二侧围板总成拼接形成车身;第一侧围板总成和第二侧围板总成为至少两层结构。
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侧围板总成由第一B柱分隔形成两个门洞;第一侧围板总成位于车身前端的部位为第一A柱,第一侧围板总成位于车身后端的部位为第一C柱,第一侧围板总成位于其中一个门洞的下部的结构为第一门槛,第一侧围板总成位于另一个门洞的下部的结构为第二门槛。
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侧围板总成包括第一外侧围板、第一内侧围板和第一加强围板,其中,第一加强围板位于第一外侧围板和第一内侧围板之间;和/或,
第二侧围板总成包括第二外侧围板、第二内侧围板和第二加强围板,其中,第二加强围板位于第二外侧围板和第二内侧围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外侧围板、第一内侧围板和第一加强围板,和/或第二外侧围板、第二内侧围板和第二加强围板分别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下车身总成包括:前机舱、中央地板和后行李舱,其中,前机舱、中央地板和后行李舱经拼接形成下车身总成。
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前机舱包括前围板、第一前纵梁、第二前纵梁、第一前安装座和第二前安装座,其中,第一前纵梁与前围板的底部和第一侧围板总成的底部相连;第二前纵梁与前围板的底部与第二侧围板总成的底部相连;第一前安装座位于前围板前端并与第一侧围板总成、前围板和第一前纵梁相连,第二前安装座位于前围板前端并与第二侧围板总成、前围板和第二前纵梁相连;前围板靠近中央地板的边缘与中央地板相拼接。
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前机舱还包括连接第一前安装座和第二前安装座的减震器加强梁。
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前安装座包括第一主前安装梁、第一辅助前安装梁、第一前安装板和第一支前安装梁,其中,第一主前安装梁、第一辅助前安装梁和第一支前安装梁均与第一前安装板连接,且第一主前安装梁自第一前纵梁的前端向第一侧围板总成延伸固定,第一辅助前安装梁自第一前安装板向第一侧围板总成延伸固定,第一支前安装梁自第一前安装板向第一前纵梁的中部延伸固定。
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后行李舱包括后地板、第一后纵梁、第二后纵梁、第一后安装座、第二后安装座、第一行李板总成和第二行李板总成,其中,第一后纵梁和第二后纵梁安装在后地板的两侧,且第一后安装座位于后地板后端并与第一侧围板总成、后地板和第一后纵梁相连,第二后安装座位于后地板后端并与第二侧围板总成、后地板和第二后纵梁相连;后地板靠近中央地板的边缘与中央地板相拼接。
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后安装座包括第一后安装板、第一后加强板和第二后加强板,其中,第一后加强板和第二后加强板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后安装板相连,第一后加强板和第二后加强板的另一端向第一后纵梁延伸,于后地板上设置有后地板横梁,第一后加强板或第二后加强板的另一端与后地板连接并形成几字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上述中任一项的车身。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身包括下车身总成、顶盖总成、第一侧围板总成和第二侧围板总成,其中,第一侧围板总成和第二侧围板总成沿竖直方向布置在下车身总成的两侧;顶盖总成布置在第一侧围板总成和第二侧围板的顶部;下车身总成、顶盖总成、第一侧围板总成和第二侧围板总成拼接形成车身;第一侧围板总成和第二侧围板总成为至少两层结构。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车身的第一侧围板总成和第二侧围板总成为至少两层结构,提高了车身侧向的强度,从而提高了车身的碰撞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车型中车身在一些实施例中的前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车型中车身在一些实施例中的后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车型中车身在一些实施例中的前视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车型中车身在一些实施例中的后视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另一种车型中车身在一些实施例中的右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另一种车型中车身在一些实施例中的左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另一种车型中车身在一些实施例中的右视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另一种车型中车身在一些实施例中的左视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车型中下车身总成在一些实施例中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车型中下车身总成在一些实施例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另一种车型中下车身总成在一些实施例中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另一种车型中下车身总成在一些实施例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车型中前围板在一些实施例中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另一种车型中前围板在一些实施例中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其中,100为下车身总成、200为顶盖总成、300为第一侧围板总成、400为第二侧围板总成;
101为前机舱、102为中央地板、103为后行李舱;101-1为前围板、101-2为第一前纵梁、101-3为第二前纵梁、101-4为第一前安装座、101-5为第二前安装座、101-6为减震器加强梁;102-1为第一中央地板、102-2为中央通道板、102-3为第二中央地板、102-4为座椅安装梁;103-1为后地板、103-2为第一后纵梁、103-3为第二后纵梁、103-4为第一后安装座、103-5为第二后安装座、103-6为第一行李板总成、103-7为第二行李板总成;
101-1-1为第一围板、101-1-2为第二围板、101-1-3为第一加强横梁、101-1-4为第二加强横梁、101-4-1为第一主前安装梁、101-4-2为第一辅助前安装梁、101-4-3为第一前安装板、101-4-4为第一支前安装梁、101-5-1为第二主前安装梁、101-5-2为第二辅助前安装梁、101-5-3为第二前安装板、101-5-4为第二支前安装梁;103-4-1为第一后安装板、103-4-2为第一后加强板、103-4-3为第二后加强板;103-5-3为第二后安装板、103-5-4为第三后加强板、103-5-3为第四后加强板;101-1-1-1为水平板、101-1-1-2为台阶板、101-1-1-3为连接板、101-1-1-4为通道板;
301为第一外侧围板、302为第一内侧围板、303为第一加强围板、300a为第一A柱、300b为第一B柱、300c为第一C柱、300d第一门槛、300e为第二门槛;
401为第二外侧围板、402为第二内侧围板、403为第二加强围板、400a为第二A柱、400b为第二B柱、400c为第二C柱、400d第三门槛、400e为第四门槛。
具体实施方式
基于以上各种因素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技术核心就是提供一种车身,以提高车身的碰撞性能;第一个技术核心就是提供一种车辆。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4,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公开的一种车身可包括下车身总成100、顶盖总成200、第一侧围板总成300和第二侧围板总成400,其中,第一侧围板总成300和第二侧围板总成400沿竖直方向布置在下车身总成100的两侧;顶盖总成200布置在第一侧围板总成300和第二侧围板的顶部;下车身总成100、顶盖总成200、第一侧围板总成300和第二侧围板总成400拼接形成车身;第一侧围板总成300和第二侧围板总成400为至少两层结构。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车身的第一侧围板总成300和第二侧围板总成400为至少两层结构,提高了车身侧向的强度,从而提高了车身的碰撞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侧围板总成300形成车身的一侧,第二侧围板总成400形成车身的另一侧。其中,第一侧围板总成300由第一B柱300b分隔形成两个门洞;第一侧围板总成300位于车身前端的部位为第一A柱300a,第一侧围板总成300位于车身后端的部位为第一C柱300c,第一侧围板总成300位于其中一个门洞的下部的结构为第一门槛300d,第一侧围板总成300位于另一个门洞的下部的结构为第二门槛300e。可见,第一侧围板总成300中,第一门槛300d和第二门槛300e与第一侧围板总成300为一体式结构,因此,能够提高第一侧围板总成300门槛处的强度,从而可以提高此处的碰撞性能。
上述第一侧围板总成300为两层结构、三层结构、四层结构等等,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以第一侧围板为三层结构为例进行了介绍,该第一侧围板总成300包括第一外侧围板301、第一内侧围板302和第一加强围板303,其中,第一加强围板303位于第一外侧围板301和第一内侧围板302之间。上述第一外侧围板301、第一内侧围板302和第一加强围板303均为金属材质,或者第一外侧围板301和第一内侧围板302均为金属材质,第一加强围板303为石棉网结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外侧围板301、第一内侧围板302和第一加强围板303分别一体成型,具体可以为一体冲压成型或者其他一体成型方式。
第一侧围板总成300和第二侧围板总成400关于车身的纵轴对称布置,第一侧围板总成300与第一侧围板总成300结构相同。第二侧围板总成400由第二B柱400b分隔形成两个门洞;第二侧围板总成400位于车身前端的部位为第二A柱400a,第二侧围板总成400位于车身后端的部位为第二C柱400c,第二侧围板总成400位于其中一个门洞的下部的结构为第三门槛400d,第二侧围板总成400位于另一个门洞的下部的结构为第四门槛400e。可见,第二侧围板总成400中,第三门槛400d和第四门槛400e与第二侧围板总成400为一体式结构,因此,能够提高第二侧围板总成400门槛处的强度,从而可以提高此处的碰撞性能。
上述第二侧围板总成400为两层结构、三层结构、四层结构等等,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以第二侧围板为三层结构为例进行了介绍,该第二侧围板总成400包括第二外侧围板401、第二内侧围板402和第二加强围板403,其中,第二加强围板403位于第二外侧围板401和第二内侧围板402之间。上述第二外侧围板401、第二内侧围板402和第二加强围板403均为金属材质,或者第二外侧围板401和第二内侧围板402均为金属材质,第二加强围板403为石棉网结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二外侧围板401、第二内侧围板402和第二加强围板403分别一体成型,具体可以为一体冲压成型或者其他一体成型方式。
下车身总成100用于形成车身的地面结构,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下车身总成100包括:前机舱101、中央地板102和后行李舱103,其中,前机舱101、中央地板102和后行李舱103经拼接形成下车身总成100。该从三个结构进行分隔以进行拼接。特别的,当面对多种车型的车身时,可确定三个结构中的至少一个结构全部相同或者部分相同,从而提高了车身的通用性。
前机舱101为一体式结构或者拼接结构,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前机舱101包括前围板101-1、第一前纵梁101-2、第二前纵梁101-3、第一前安装座101-4和第二前安装座101-5,其中,第一前纵梁101-2与前围板101-1的底部和第一侧围板总成300的底部相连;第二前纵梁101-3与前围板101-1的底部与第二侧围板总成400的底部相连;第一前安装座101-4位于前围板101-1前端并与第一侧围板总成300、前围板101-1和第一前纵梁101-2相连,第二前安装座101-5位于前围板101-1前端并与第二侧围板总成400、前围板101-1和第二前纵梁101-3相连;前围板101-1靠近中央地板102的边缘与中央地板102相拼接。
可见,第一前安装座101-4与前围板101-1、第一侧围板总成300和第一前纵梁101-2均相连,从而可以提高第一前安装座101-4的连接强度,且通过第一前安装座101-4可以将碰撞力传递给前围板101-1、第一前纵梁101-2和第一侧围板总成300,从而提高了该车身的碰撞性能。和第二前安装座101-5与前围板101-1、第二侧围板总成400和第二前纵梁101-3均相连,从而可以提高第二前安装座101-5的连接强度,且通过第二前安装座101-5可以将碰撞力传递给前围板101-1、第二前纵梁101-3和第二侧围板总成400,从而提高了该车身的碰撞性能。
第一前安装座101-4和第二前安装座101-5结构相同并关于车身的纵轴对称。为了提高该车身的碰撞性能,前机舱101还包括连接第一前安装座101-4和第二前安装座101-5的减震器加强梁101-6。
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前安装座101-4与前围板101-1、第一侧围板总成300和第一前纵梁101-2均相连,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中该第一前安装座101-4为拓扑结构,具体的,第一前安装座101-4包括第一主前安装梁101-4-1、第一辅助前安装梁101-4-2、第一前安装板101-4-3和第一支前安装梁101-4-4,其中,第一主前安装梁101-4-1、第一辅助前安装梁101-4-2和第一支前安装梁101-4-4均与第一前安装板101-4-3连接,且第一主前安装梁101-4-1自第一前纵梁101-2的前端向第一侧围板总成300延伸固定,第一辅助前安装梁101-4-2自第一前安装板101-4-3向第一侧围板总成300延伸固定,第一支前安装梁101-4-4自第一前安装板101-4-3向第一前纵梁101-2的中部延伸固定。可见,第一主前安装梁101-4-1和第一辅助前安装梁101-4-2形成Y型结构,可以从多个角度传递碰撞力。
同理,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前安装座101-5与前围板101-1、第二侧围板总成400和第二前纵梁101-3均相连,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中该第二前安装座101-5为拓扑结构,具体的,第二前安装座101-5包括第二主前安装梁101-5-1、第二辅助前安装梁101-5-2、第二前安装板101-5-3和第二支前安装梁101-5-4,其中,第二主前安装梁101-5-1、第二辅助前安装梁101-5-2和第二支前安装梁101-5-4均与第二前安装板101-5-3连接,且第二主前安装梁101-5-1自第二前纵梁101-3的前端向第二侧围板总成400延伸固定,第二辅助前安装梁101-5-2自第二前安装板101-5-3向第二侧围板总成400延伸固定,第二支前安装梁101-5-4自第二前安装板101-5-3向第二前纵梁101-3的中部延伸固定。可见,第二主前安装梁101-5-1和第二辅助前安装梁101-5-2形成Y型结构,可以从多个角度传递碰撞力。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前围板101-1经拼接而成。具体的,该前围板101-1包括沿水平方向布置的第一围板101-1-1和沿竖直方向布置的第二围板101-1-2,其中,第二围板101-1-2和第一围板101-1-1经拼接形成前围板101-1,第一围板101-1-1靠近中央地板102的边缘与中央地板102相拼接。
本实用新型中将能够承载载荷的第一围板101-1-1和无需承受较大载荷的第二围板101-1-2从结构进行分隔,因此,第二围板101-1-2和第一围板101-1-1二者之间的拼接部位可以规则的形状,也可以为不规则的形状。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重点在于将车身从承载能力进行分隔,而该车身与车身其他结构连接关系并不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需要说明的是,拼接部位通过焊接固定连接、铆接固定、螺栓固定等等,优选的采用焊接固定的方式连接。
第一围板101-1-1的作用是围成车身的前舱的下部,只要具有该功能的结构均可以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围板101-1-1。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围板101-1-1包括水平板101-1-1-1、通道板101-1-1-4、台阶板101-1-1-2和连接板101-1-1-3,其中,台阶板101-1-1-2呈台阶状分别连接水平板101-1-1-1和连接板101-1-1-3;中央通道固定在水平板101-1-1-1的中间区域并与台阶板101-1-1-2相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水平板101-1-1-1的作用是实现第一围板101-1-1与车身的中央地板102的平滑过渡;连接板101-1-1-3的作用是实现第一围板101-1-1与第二围板101-1-2的连接;台阶板101-1-1-2的作用是连接水平板101-1-1-1和连接板101-1-1-3;通道板101-1-1-4的作用是与车身中中央第一围板101-1-1中间的通道板101-1-1-4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的通道板101-1-1-4直接设置在水平板101-1-1-1上,或者同时设置在水平板101-1-1-1和台阶板101-1-1-2上。其中,通道板101-1-1-4与水平板101-1-1-1远离台阶板101-1-1-2的边缘,或者通道板101-1-1-4伸出水平板101-1-1-1远离台阶板101-1-1-2的边缘。通道板101-1-1-4通过铆接、螺栓、焊接等方式固定在水平板101-1-1-1和/或台阶板101-1-1-2上,较优的,通道板101-1-1-4焊接在水平板101-1-1-1和台阶板101-1-1-2上。
第二围板101-1-2的作用是围成车身的前舱的上部。为了提高第二围板101-1-2的承载强度,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围板101-1-2远离第一围板101-1-1的第二边缘设置有沿第二围板101-1-2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加强横梁101-1-3。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围板101-1-2的宽度方向为车身的宽度方向,通过设置第一加强横梁101-1-3可以提高第二围板101-1-2的在宽度方向上的强度。进一步的,该第一加强横梁101-1-3由第二围板101-1-2弯折而成的弯折类结构,或者通过焊接或者铆接连接的中空结构,且当第一加强横梁101-1-3为中空结构时,该中空结构可以为具有开口的中空结构,或者为闭合的中空结构,其中,开口沿第二围板101-1-2的宽度方向延伸。
为了提高该车身的中第一围板101-1-1的强度,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围板101-1-1还包括第二加强横梁101-1-4,第二加强横梁101-1-4沿底板的宽度方向延伸,通过设置第二加强横梁101-1-4可以提高该第一围板101-1-1在宽度方向上的强度。其中,该第二加强横梁101-1-4可设置在连接板101-1-1-3、台阶板101-1-1-2和/或水平板101-1-1-1上。较优的,该第二加强横梁101-1-4设置在台阶板101-1-1-2上,并沿台阶板101-1-1-2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加强横梁101-1-4。
该第二加强横梁101-1-4由第二围板101-1-2弯折而成的弯折类结构,或者通过焊接或者铆接连接的中空结构,且当第二加强横梁101-1-4为中空结构时,该中空结构可以为具有开口的中空结构,或者为闭合的中空结构,其中,开口沿第一围板101-1-1的宽度方向延伸。
以中央地板102拼接而成为例,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中央地板102包括第一中央地板102-1、第二中央地板102-3、中央通道板102-2和座椅安装梁102-4,其中,第一中央地板102-1和第二中央地板102-3位于中央通道板102-2的两侧,且第一中央地板102-1、中央通道板102-2和第二中央地板102-3经拼接形成中央地板102的主体;座椅安装梁102-4沿中央地板102的宽度方向布置,并固定在第一中央地板102-1、第二中央地板102-3和中央通道板102-2上。当然,本实用新型中仅仅介绍了一种中央地板102拼接而成的方式,该中央地板102在宽度方向上进行拼接,本实用新型中还可从长度方向上进行拼接,或者宽度方向和长度方向均进行拼接。
后行李舱103为拼接结构或者一体式结构,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后行李舱103包括后地板103-1、第一后纵梁103-2、第二后纵梁103-3、第一后安装座103-4、第二后安装座103-5、第一行李板总成103-6和第二行李板总成103-7,其中,第一后纵梁103-2和第二后纵梁103-3安装在后地板103-1的两侧,且第一后安装座103-4位于后地板103-1后端并与第一侧围板总成300、后地板103-1和第一后纵梁103-2相连,第二后安装座103-5位于后地板103-1后端并与第二侧围板总成400、后地板103-1和第二后纵梁103-3相连;后地板103-1靠近中央地板102的边缘与中央地板102相拼接。
可见,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后安装座103-4与第一侧围板总成300、后地板103-1和第一后纵梁103-2均相连,从而可以提高第一后安装座103-4的连接强度,且通过第一后安装座103-4可以将碰撞力传递给后地板103-1、第一后纵梁103-2和第一侧围板总成300,从而提高了该车身的碰撞性能。第二后安装座103-5与第二侧围板总成400、后地板103-1和第二后纵梁103-3均相连。从而可以提高第二后安装座103-5的连接强度,且通过第二后安装座103-5可以将碰撞力传递给后地板103-1、第二后纵梁103-3和第二侧围板总成400,从而提高了该车身的碰撞性能。
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后安装座103-4与后地板103-1、第一侧围板总成300和第一后纵梁103-2均相连,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中该第一后安装座103-4为拓扑结构,具体的,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后安装座103-4包括第一后安装板103-4-1、第一后加强板103-4-2和第二后加强板103-4-3,其中,第一后加强板103-4-2和第二后加强板103-4-3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后安装板103-4-1相连,第一后加强板103-4-2和第二后加强板103-4-3的另一端向第一后纵梁103-2延伸,于后地板103-1上设置有后地板横梁,第一后加强板103-4-2和第二后加强板103-4-3的另一端与所述后地板连接,以形成几字形结构。
同理,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后安装座103-5与后地板103-1、第二侧围板总成400和第二后纵梁103-3均相连,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中该第二后安装座103-5为拓扑结构,具体的,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后安装座103-5包括第二后安装板103-5-1、第三后加强板103-5-2和第四后加强板103-5-3,其中,第三后加强板103-5-2和第四加强板103-5-3的一端第二后安装板103-5-1相连,第三后加强板103-5-2和第四加强板103-5-3的另一端向第二后纵梁103-2延伸,于后地板103-1上设置有后地板横梁,第三后加强板103-5-2和第四加强板103-5-3的另一端与后地板103-1连接,以形成几字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后地板103-1包括第一后地板103-1、第二后地板103-1和第三后地板103-1,其中,第一后地板103-1、第二后地板103-1和第三后地板103-1拼接固定,第一后地板103-1靠近与中央地板102的边缘与中央地板102相拼接;第一后纵梁103-2和第二后纵梁103-3与第一后地板103-1和第二后地板103-1相对应;第一行李板总成103-6和第二行李板总成103-7与第三后地板103-1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两种车型中,第一中央地板102-1、第二中央地板102-3、第一前纵梁101-2、第二前纵梁101-3、第一前安装座101-4、第二前安装座101-5、第一后纵梁103-2、第二后纵梁103-3、第一后安装座103-4、第二后安装座103-5、第一行李板总成103-6、第二行李板总成103-7和第二后地板103-1为通用件,中央通道板102-2、座椅安装梁102-4、第一后地板103-1和第三后地板103-1为专用件。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具体介绍了BEV车型中的车身和FCEV车型中的车身的具体结构:
请参阅图1至图4、图9、图10和图13,针对BEV车型的车身包括:下车身总成100、顶盖总成200、第一侧围板总成300和第二侧围板总成400,其中,第一侧围板总成300和第二侧围板总成400沿竖直方向布置在下车身总成100的两侧;顶盖总成200布置在第一侧围板总成300和第二侧围板的顶部;下车身总成100、顶盖总成200、第一侧围板总成300和第二侧围板总成400拼接形成车身;第一侧围板总成300和第二侧围板总成400为至少两层结构。
下车身总成100包括前机舱101、中央地板102和后行李舱103,其中,前机舱101、中央地板102和后行李舱103均相互拼接而成。
前机舱101包括前围板101-1、第一前纵梁101-2、第二前纵梁101-3、第一前安装座101-4和第二前安装座101-5,其中,第一前纵梁101-2与前围板101-1的底部和第一侧围板总成300的底部相连;第二前纵梁101-3与前围板101-1的底部与第二侧围板总成400的底部相连;第一前安装座101-4位于前围板101-1前端并与第一侧围板总成300、前围板101-1和第一前纵梁101-2相连,第二前安装座101-5位于前围板101-1前端并与第二侧围板总成400、前围板101-1和第二前纵梁101-3相连;前围板101-1靠近中央地板102的边缘与中央地板102相拼接。
中央地板102包括第一中央地板102-1、第二中央地板102-3、中央通道板102-2和座椅安装梁102-4,其中,第一中央地板102-1和第二中央地板102-3位于中央通道板102-2的两侧,且第一中央地板102-1、中央通道板102-2和第二中央地板102-3经拼接形成中央地板102的主体;座椅安装梁102-4沿中央地板102的宽度方向布置,并固定在第一中央地板102-1、第二中央地板102-3和中央通道板102-2上。
后行李舱103包括后地板103-1、第一后纵梁103-2、第二后纵梁103-3、第一后安装座103-4、第二后安装座103-5、第一行李板总成103-6和第二行李板总成103-7,其中,第一后纵梁103-2和第二后纵梁103-3安装在后地板103-1的两侧,且第一后安装座103-4位于后地板103-1后端并与第一侧围板总成300、后地板103-1和第一后纵梁103-2相连,第二后安装座103-5位于后地板103-1后端并与第二侧围板总成400、后地板103-1和第二后纵梁103-3相连;后地板103-1靠近中央地板102的边缘与中央地板102相拼接。
请参阅图5至图8、图11、图12和图14,针对FCEV车型的车身包括:下车身总成100、顶盖总成200、第一侧围板总成300和第二侧围板总成400,其中,第一侧围板总成300和第二侧围板总成400沿竖直方向布置在下车身总成100的两侧;顶盖总成200布置在第一侧围板总成300和第二侧围板的顶部;下车身总成100、顶盖总成200、第一侧围板总成300和第二侧围板总成400拼接形成车身;第一侧围板总成300和第二侧围板总成400为至少两层结构。
下车身总成100包括前机舱101、中央地板102和后行李舱103,其中,前机舱101、中央地板102和后行李舱103均相互拼接而成。
前机舱101包括前围板101-1、第一前纵梁101-2、第二前纵梁101-3、第一前安装座101-4和第二前安装座101-5,其中,第一前纵梁101-2与前围板101-1的底部和第一侧围板总成300的底部相连;第二前纵梁101-3与前围板101-1的底部与第二侧围板总成400的底部相连;第一前安装座101-4位于前围板101-1前端并与第一侧围板总成300、前围板101-1和第一前纵梁101-2相连,第二前安装座101-5位于前围板101-1前端并与第二侧围板总成400、前围板101-1和第二前纵梁101-3相连;前围板101-1靠近中央地板102的边缘与中央地板102相拼接。
中央地板102包括第一中央地板102-1、第二中央地板102-3、中央通道板102-2和座椅安装梁102-4,其中,第一中央地板102-1和第二中央地板102-3位于中央通道板102-2的两侧,且第一中央地板102-1、中央通道板102-2和第二中央地板102-3经拼接形成中央地板102的主体;座椅安装梁102-4沿中央地板102的宽度方向布置,并固定在第一中央地板102-1、第二中央地板102-3和中央通道板102-2上。
后行李舱103包括后地板103-1、第一后纵梁103-2、第二后纵梁103-3、第一后安装座103-4、第二后安装座103-5、第一行李板总成103-6和第二行李板总成103-7,其中,第一后纵梁103-2和第二后纵梁103-3安装在后地板103-1的两侧,且第一后安装座103-4位于后地板103-1后端并与第一侧围板总成300、后地板103-1和第一后纵梁103-2相连,第二后安装座103-5位于后地板103-1后端并与第二侧围板总成400、后地板103-1和第二后纵梁103-3相连;后地板103-1靠近中央地板102的边缘与中央地板102相拼接。
上述两种车型中,第一前纵梁101-2、第二前纵梁101-3、第一前安装座101-4、第二前安装座101-5、第一中央地板102-1、第二中央地板102-3、第一后纵梁103-2、第二后纵梁103-3、第一后安装座103-4、第二后安装座103-5、第一行李板总成103-6、第二行李板总成103-7、第二后地板103-1为通用件,中央通道板102-2、座椅安装梁102-4、第一后地板103-1和第三后地板103-1为专用件。
第一前纵梁101-2、第二前纵梁101-3、第一后纵梁103-2和第二后纵梁103-3包含在生产线上定位点和固定车身的固定点,以及在总装上将底盘用螺栓紧固到车身上的安装点。因此,将第一前纵梁101-2、第二前纵梁101-3、第一后纵梁103-2和第二后纵梁103-3设计成为通用件,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保持所有衍生产品的这些点的通用性能够降低车身成本。
第一前安装座101-4、第二前安装座101-5、第一后安装座103-4和第二后安装座103-5负责悬架部件的上部支撑,从而能够实现将减震器、弹簧、双横臂悬架的上部横臂安装在车身的前端。
这对于集成不同类型的悬架、不同的悬架行程、车轮尺寸以及叉臂和特殊阻尼系统的组合尤为重要。例如,当使用第一前安装座101-4、第二前安装座101-5、第一后安装座103-4和第二后安装座103-5的三个版本(从低到高分级)时,我们可以在组合衍生车型中覆盖:豪华轿车、SUV和皮卡车(它们的悬架类型、悬架行程和车轮尺寸)。
第一前安装座101-4、第二前安装座101-5、第一后安装座103-4和第二后安装座103-5的刚度对于高驾驶动态(驾驶员反馈)至关重要,减震器加强梁101-6可作为一个选配件使用,建议用于具有高驾驶动态的车型中,以确保减震器上部安装点的最佳横向支撑。
第二围板101-1-2负责补偿挡风玻璃下轮廓的高度,以及空调、踏板、转向柱和仪表板的安装孔和安装点。
中央通道板102-2提供座椅的连接点,并为所有车型提供了安装座椅的可能性。
第一围板101-1-1、中央通道板102-2、第一后地板103-1和第三后地板103-1确保了车身宽度的可扩展性,在小范围内改变车身宽度也可以在侧壁进行补偿。
第一中央地板102-1、第二中央地板102-3和中央通道板102-2通过在后端加长或缩短车身,确保车身长度可伸缩。
第一行李板总成103-6、第二行李板总成103-7和第三后地板103-1负责后部的长度(行李厢的长度、选装件横向定位氢罐的空间)。此外,这些模块在后碰撞中可以吸收能量。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上述中任一项的车身。由于上述车身具有以上有益效果包括该车身的车辆也具有相应的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申请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当理解,本申请中使用的“系统”、“装置”、“单元”和/或“模块”是用于区分不同级别的不同组件、元件、部件、部分或装配的一种方法。然而,如果其他词语可实现相同的目的,则可通过其他表达来替换该词语。
如本申请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示,除非上下文明确提示例外情形,“一”、“一个”、“一种”和/或“该”等词并非特指单数,也可包括复数。一般说来,术语“包括”与“包含”仅提示包括已明确标识的步骤和元素,而这些步骤和元素不构成一个排它性的罗列,方法或者设备也可能包含其它的步骤或元素。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文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本申请中使用了流程图用来说明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系统所执行的操作。应当理解的是,前面或后面操作不一定按照顺序来精确地执行。相反,可以按照倒序或同时处理各个步骤。同时,也可以将其他操作添加到这些过程中,或从这些过程移除某一步或数步操作。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车身,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车身总成、顶盖总成、第一侧围板总成和第二侧围板总成,其中,所述第一侧围板总成和所述第二侧围板总成沿竖直方向布置在所述下车身总成的两侧;所述顶盖总成布置在所述第一侧围板总成和所述第二侧围板的顶部;所述下车身总成、所述顶盖总成、所述第一侧围板总成和所述第二侧围板总成拼接形成车身;所述第一侧围板总成和所述第二侧围板总成为至少两层结构;所述第一侧围板总成包括第一外侧围板、第一内侧围板和第一加强围板,其中,所述第一加强围板位于所述第一外侧围板和所述第一内侧围板之间;和/或,所述第二侧围板总成包括第二外侧围板、第二内侧围板和第二加强围板,其中,所述第二加强围板位于所述第二外侧围板和所述第二内侧围板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侧围板、所述第一内侧围板和所述第一加强围板,和/或所述第二外侧围板、所述第二内侧围板和所述第二加强围板分别一体成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车身总成包括:前机舱、中央地板和后行李舱,其中,所述前机舱、所述中央地板和所述后行李舱经拼接形成下车身总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机舱包括前围板、第一前纵梁、第二前纵梁、第一前安装座和第二前安装座,其中,所述第一前纵梁与所述前围板的底部和所述第一侧围板总成的底部相连;所述第二前纵梁与所述前围板的底部与所述第二侧围板总成的底部相连;所述第一前安装座位于所述前围板前端并与所述第一侧围板总成、所述前围板和所述第一前纵梁相连,所述第二前安装座位于所述前围板前端并与所述第二侧围板总成、所述前围板和所述第二前纵梁相连;所述前围板靠近所述中央地板的边缘与所述中央地板相拼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机舱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前安装座和所述第二前安装座的减震器加强梁。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安装座包括第一主前安装梁、第一辅助前安装梁、第一前安装板和第一支前安装梁,其中,所述第一主前安装梁、所述第一辅助前安装梁和所述第一支前安装梁均与所述第一前安装板连接,且所述第一主前安装梁自所述第一前纵梁的前端向所述第一侧围板总成延伸固定,所述第一辅助前安装梁自所述第一前安装板向所述第一侧围板总成延伸固定,所述第一支前安装梁自所述第一前安装板向所述第一前纵梁的中部延伸固定。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行李舱包括后地板、第一后纵梁、第二后纵梁、第一后安装座、第二后安装座、行李板总成,其中,所述第一后纵梁和所述第二后纵梁安装在所述后地板的两侧,且所述第一后安装座位于所述后地板后端并与所述第一侧围板总成、所述后地板和所述第一后纵梁相连,所述第二后安装座位于所述后地板后端并与所述第二侧围板总成、所述后地板和所述第二后纵梁相连;所述后地板靠近所述中央地板的边缘与所述中央地板相拼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后安装座包括第一后安装板、第一后加强板和第二后加强板,其中,所述第一后加强板和所述第二后加强板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后安装板相连,所述第一后加强板和所述第二后加强板的另一端向第一后纵梁延伸,于所述后地板上设置有后地板横梁,所述第一后加强板或第二后加强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后地板连接。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
CN202122721761.4U 2021-11-08 2021-11-08 一种车身以及车辆 Active CN2165807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21761.4U CN216580738U (zh) 2021-11-08 2021-11-08 一种车身以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21761.4U CN216580738U (zh) 2021-11-08 2021-11-08 一种车身以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80738U true CN216580738U (zh) 2022-05-24

Family

ID=816432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21761.4U Active CN216580738U (zh) 2021-11-08 2021-11-08 一种车身以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807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14248B2 (en) Motor vehicle body with reinforcing structure
US7810878B2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US9725122B2 (en) Front vehicle body structure
US6869136B2 (en) Rear structure of vehicle body
US8702160B2 (en)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ame
CN112124427B (zh) 车架式车辆的车辆结构
RU2550401C2 (ru) Конструкция кузова автомобиля
US20120119542A1 (en) Car body with reinforcing structure
CN110015344B (zh) 车身结构
CN111891224B (zh) 前机舱结构和具有它的车辆
KR20220055892A (ko) 차체 결합 구조
US10093359B2 (en) Vehicle front frame assembly, and methods of use and manufacture thereof
CN216580738U (zh) 一种车身以及车辆
US10793192B2 (en) Bracket node assembly for a vehicle, vehicle frame assembly having same and vehicle having same
CN110816662A (zh) 车辆
CN116353711A (zh) 前部车身结构
CN112441126B (zh)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CN112896329B (zh) 一种汽车后轮罩结构及车辆
CN213566147U (zh) 后轮罩加强结构及车辆
CN216332307U (zh) 一种下车身以及车身
CN219154587U (zh) 车辆后侧围结构及车辆
CN216102375U (zh) 一种电动汽车
CN219728332U (zh) 车身侧部结构及车辆
CN219312857U (zh) 后纵梁组件及车辆
CN218257949U (zh) 汽车搁物板总成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