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80731U - 一种氢能汽车下车体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氢能汽车下车体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80731U
CN216580731U CN202122373375.0U CN202122373375U CN216580731U CN 216580731 U CN216580731 U CN 216580731U CN 202122373375 U CN202122373375 U CN 202122373375U CN 216580731 U CN216580731 U CN 2165807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sill
plate
threshold
vehicle body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7337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良剑
郝义国
张江龙
倪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ggang Puhe Hydrogen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nggang Puhe Hydrogen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ggang Puhe Hydrogen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nggang Puhe Hydrogen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7337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807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807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807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4Data processing systems or methods,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氢能汽车下车体结构。结构包括车身底板和两个对称设置在车身底板两端的门槛组件;门槛组件包括门槛外板、门槛内板、门槛加强板和内部加强件,两个门槛内板分别固定在车身底板的两端,且与车身底板构成容纳腔,动力电池设置在容纳腔内,且其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门槛内板上;门槛加强板固定在门槛内板上,且与其构成腔室,内部加强件设置在腔室内,门槛外板的上端固定在门槛内板,门槛外板的下端固定在门槛加强板上。本实用新型保证整车性能碰撞安全的前提下,通过门槛组件的具体结构布置,优化门槛内的吸能结构,满足安全要求及零件布置要求,能够在门槛宽度相同的情况下,增加动力电池的Y向布置空间30%。

Description

一种氢能汽车下车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氢能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氢能汽车下车体结构。
背景技术
氢能汽车由于燃料电池的功率需求越来越大,相对应的燃料电池的几何尺寸也越做越大,因此更需要在整车车体布局上做足功夫。基于传统燃油汽车平台进行改制的燃料电池车型,由于其和传统燃油车共平台开发,燃料电池系统布置取代原有发动机的布置位置,动力电池布置受到原有底盘及车身结构的影响,布置效率低,一般不能满足整车的离地间隙通过性要求。而在全新研发的燃料电池车型专用架构中,为同时保证上车体乘员舱空间及下车体的整车通过性,动力电池本体Z向高度需求进一步缩减,为满足整车能量回收性能要求所需的电池容量,因此需要高效地布置动力电池,增加动力电池在地板下的面积占比,为燃料电池车型定制“专属”的动力电池布置策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最大化利用燃料电池乘用车下车体布置空间的氢能汽车下车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氢能汽车下车体结构,包括车身底板和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车身底板两端的门槛组件;所述门槛组件包括门槛外板、门槛内板、门槛加强板和内部加强件,两个所述门槛内板分别固定在所述车身底板的两端,且与所述车身底板构成容纳腔,动力电池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且其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门槛内板上;所述门槛加强板固定在所述门槛内板上,且与其构成腔室,所述内部加强件设置在所述腔室内,且其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门槛加强板和门槛内板上,所述门槛外板的上端固定在所述门槛内板,所述门槛外板的下端固定在所述门槛加强板上。
进一步的,氢能汽车下车体结构还包括门槛内饰板,所述门槛内饰板的一端与所述门槛加强板固定,另一端与所述车身底板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门槛内饰板的一端焊接在所述门槛加强板上,另一端焊接在所述车身底板上。
进一步的,车门线束设置在所述门槛内板和门槛内饰板之间,沿所述门槛内板和门槛内饰板走向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电池通过两个支架固定在所述门槛内板上。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支架通过紧固螺栓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门栏内板上。
进一步的,整车冷却管路设置在所述门槛内板和动力电池之间,沿车身底板横梁走向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门槛外板的上端焊接在所述门槛内板,所述门槛外板的下端焊接在所述门槛加强板上。
本实用新型保证整车性能碰撞安全的前提下,通过门槛组件的具体结构布置,优化门槛内的吸能结构,满足安全要求及零件布置要求,能够在门槛宽度相同的情况下,增加动力电池的Y向布置空间30%,相比于一般车型下车体,能有效提升整车空间利用率,采用窄边框的设计思路,减小电池到门槛的间距,把动力电池直接安装到门槛内板上,释放了影响电池宽度的边界,取消了车身底板下方的横梁和纵梁并系统规划动力电池侧面的布置,结构及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氢能汽车下车体结构的示意图。
1、车身底板;2、门槛组件;21、门槛外板;22、门槛内板;23、门槛加强板;24、内部加强件;25、门槛内饰板;3、动力电池;4、车门线束;5、支架;6、紧固螺栓;7、整车冷却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氢能汽车下车体结构,包括车身底板1和两个对称设置在车身底板1两端的门槛组件2;门槛组件2包括门槛外板21、门槛内板22、门槛加强板23和内部加强件24,两个门槛内板22分别固定在车身底板1的两端,且与车身底板1构成容纳腔,动力电池3设置在容纳腔内,且其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门槛内板22上;门槛加强板23固定在门槛内板22上,且与其构成腔室,内部加强件24设置在腔室内,且其两端分别固定在门槛加强板23和门槛内板22上,门槛外板21的上端固定在门槛内板22,门槛外板21的下端固定在门槛加强板23上。
本实用新型保证整车性能碰撞安全的前提下,通过门槛组件2的具体结构布置,优化门槛内的吸能结构,满足安全要求及零件布置要求,能够在门槛宽度相同的情况下,增加动力电池3的Y向布置空间30%,相比于一般车型下车体,能有效提升整车空间利用率,采用窄边框的设计思路,减小电池到门槛的间距,把动力电池3直接安装到门槛内板22上,释放了影响电池宽度的边界,取消了车身底板1下方的横梁和纵梁并系统规划动力电池3侧面的布置,结构及空间,门槛内饰板25的一端与门槛加强板23固定,另一端与车身底板1固定。
门槛内饰板25固定在门槛加强板23和车身底板1的方式有多种,在本实施例中,门槛内饰板25的一端可以焊接在门槛加强板23上,另一端焊接在车身底板1上。
门槛外板21固定在门槛内板22和门槛加强板23的方式有多种,在本实施例中,门槛外板21的上端焊接在门槛内板22,门槛外板21的下端焊接在门槛加强板23上。
车门线束4可以设置在门槛内板22和门槛内饰板25之间,沿门槛内板22和门槛内饰板25走向布置。
动力电池3固定在门槛内板22上的方式有多种,在本实施例中,动力电池3可以通过两个支架5固定在门槛内板22上。两个支架5可以通过紧固螺栓6分别固定在两个门槛内板22上,动力电池3焊接在支架5上。
整车冷却管路7设置在门槛内板22和动力电池3之间,沿车身底板1横梁走向布置,尽量不侵占动力电池3的布置空间。
以上未涉及之处,适用于现有技术。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来做出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方向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氢能汽车下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底板(1)和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车身底板(1)两端的门槛组件(2);所述门槛组件(2)包括门槛外板(21)、门槛内板(22)、门槛加强板(23)、内部加强件(24)和门槛内饰板(25),两个所述门槛内板(22)分别固定在所述车身底板(1)的两端,且与所述车身底板(1)构成容纳腔,动力电池(3)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且其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门槛内板(22)上;所述门槛加强板(23)固定在所述门槛内板(22)上,且与其构成腔室,所述内部加强件(24)设置在所述腔室内,且其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门槛加强板(23)和门槛内板(22)上,所述门槛外板(21)的上端固定在所述门槛内板(22),所述门槛外板(21)的下端固定在所述门槛加强板(23)上;所述门槛内饰板(25)的一端与所述门槛加强板(23)固定,另一端与所述车身底板(1)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氢能汽车下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槛内饰板(25)的一端焊接在所述门槛加强板(23)上,另一端焊接在所述车身底板(1)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氢能汽车下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车门线束(4)设置在所述门槛内板(22)和门槛内饰板(25)之间,沿所述门槛内板(22)和门槛内饰板(25)走向布置。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氢能汽车下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3)通过两个支架(5)固定在所述门槛内板(22)上,所述动力电池(3)焊接在所述支架(5)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氢能汽车下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架(5)的通过紧固螺栓(6)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门槛内板(22)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氢能汽车下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整车冷却管路(7)设置在所述门槛内板(22)和动力电池(3)之间,沿车身底板(1)横梁走向布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氢能汽车下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槛外板(21)的上端焊接在所述门槛内板(22),所述门槛外板(21)的下端焊接在所述门槛加强板(23)上。
CN202122373375.0U 2021-09-28 2021-09-28 一种氢能汽车下车体结构 Active CN2165807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73375.0U CN216580731U (zh) 2021-09-28 2021-09-28 一种氢能汽车下车体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73375.0U CN216580731U (zh) 2021-09-28 2021-09-28 一种氢能汽车下车体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80731U true CN216580731U (zh) 2022-05-24

Family

ID=816399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73375.0U Active CN216580731U (zh) 2021-09-28 2021-09-28 一种氢能汽车下车体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807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562065B1 (en) Integral body of ultra-micro pure electric vehicle at low speed
EP2447099B1 (en) Hybrid vehicle structure
CN102530082B (zh) 汽车的车架结构、后车架结构和车身
CN201784713U (zh) 车辆的座椅安装结构
JP2009057034A (ja) フロアキックアップ部補強のための燃料電池車両用アッパーボディ構造
US20230331323A1 (en) Group of Motor Vehicles
CN106809286A (zh) 汽车前地板结构
CN210391310U (zh) 一种车辆框架结构及车辆
US11654974B2 (en) Vehicle body
CN113147901B (zh) 车辆的底板构造
CN216580731U (zh) 一种氢能汽车下车体结构
EP4144619A1 (en) Electric vehicle floor structure
CN111169268B (zh) 电池包侧碰保护框架及汽车
CN114348118B (zh) 模块化车身及模块化车身制造方法
CN116101384A (zh) 车辆地板系统
CN213921236U (zh) 机舱结构以及车辆
CN205186312U (zh) 汽车前地板结构
CN219382613U (zh) 一种舱边梁前段总成以及汽车
TWI737513B (zh) 模塊化車身及模塊化車身製造方法
CN219948348U (zh) 前围板加强结构、前部车身结构及汽车
CN220374635U (zh) 汽车顶盖和具有其的汽车
CN217778772U (zh) 车辆的前端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9806885U (zh) 地板总成、车身及增程式电动汽车
CN220701209U (zh) 车身地板结构和车辆
CN211995866U (zh) 一种便捷型电动观光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