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76335U - 一种车身定位夹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身定位夹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76335U
CN216576335U CN202123066487.8U CN202123066487U CN216576335U CN 216576335 U CN216576335 U CN 216576335U CN 202123066487 U CN202123066487 U CN 202123066487U CN 216576335 U CN216576335 U CN 2165763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vehicle body
clamping plate
sliding
body posit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6648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付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xing Chenxia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xing Chenxia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xing Chenxia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xing Chenxia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06648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763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763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763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加工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车身定位夹紧装置,包括基座,还包括:两个滑动设置在所述基座的上表面的第一夹持板,且两个第一夹持板对称设置;两个所述第一夹持板相对应的的侧面上还均匀设置有若干柔性夹持组件;所述基座上还滑动设置有若干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滑动块、设置在所述滑动块上的气缸和设置在所述气缸输出端的第二夹持板,每个所述第二夹持板靠近所述第一夹持板的侧面上也均匀设置有若干柔性夹持组件。本实用新型在夹持车体时十分可靠,并且可以通过调整第一夹持板的位置以适应不同宽度的车体,通过调整夹紧机构的位置避开焊点或装配的位置。

Description

一种车身定位夹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加工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车身定位夹紧装置。
背景技术
在车辆的加工过程中,需要对车身进行固定,再由工人或工业机器人对车身进行焊接等操作。而现有的车身定位装置一般采用销轴式,不过,这种方式的定位装置一般不易调整,在产线换型时需要整体更换;另有夹持式的定位装置,不过,这种方式对于车身的夹持力度不易控制,容易压伤车身,并且夹持位置比较不易调整,容易对焊点或装配的位置造成阻挡。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样一种结构进行改善,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车身定位夹紧装置,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车身定位夹紧装置,包括基座,还包括:两个滑动设置在所述基座的上表面的第一夹持板,且两个第一夹持板对称设置;两个所述第一夹持板相对应的侧面上还均匀设置有若干柔性夹持组件;所述基座上还滑动设置有若干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滑动块、设置在所述滑动块上的气缸和设置在所述气缸输出端的第二夹持板,每个所述第二夹持板靠近所述第一夹持板的侧面上也均匀设置有若干柔性夹持组件。
上述技术方案中:基座起承载作用;根据车身宽度调整第一夹持板的位置,从而使得设置在第一夹持板上的柔性夹持组件能位于合适的初始位置;调整夹紧机构的位置可以使得第二夹持板避开焊点或装配的位置;气缸用于调整第二夹持板与第一夹持板之间的距离;调整第二夹持板与第一夹持板之间的距离,可以使得设置在第二夹持板上的柔性夹持组件能位于合适的初始位置;若干柔性夹持组件组成的阵列可以与车身框架紧密接触,使得固定牢靠。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柔性夹持组件包括安装孔,设置在安装孔中的弹簧和夹持柱,所述弹簧同时与夹持柱和安装孔底部接触。
上述技术方案中:安装孔设置在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上,用于放置弹簧和夹持柱;弹簧为夹持柱提供回复原位的弹力;夹持柱可以安装孔内滑动,以适应对应位置车身的轮廓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持柱的长度大于所述安装孔的长度。
上述技术方案中:夹持柱的长度大于所述安装孔的长度,用以避免车身与第一夹持板或第二夹持板的直接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第一夹持板通过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第一滑轨实现滑动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滑轨用于对第一夹持板的滑动轨迹做限定,保证第一夹持板的滑动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动块通过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两个第二滑轨实现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一滑轨的走向和所述第二滑轨的走向垂直。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滑轨用于确定滑动块的运动轨迹,使得滑动块及整个夹持机构的滑动稳定;而第一滑轨与第二滑轨的走向垂直是为了确保每个夹持架构与第一夹持板之间的距离都相等。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夹持板设置在所述滑动块靠近所述第一夹持板的一侧,且所述气缸的输出方向与所述第一夹持板的滑动方向相同。
上述技术方案中:气缸的输出方向也就是第二夹持板的位移方向,所以气缸的输出方向与第一夹持板的滑动方向垂直可以使得第一夹持板与第二夹持板能互相靠近,以便于柔性夹持组件的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夹持板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夹持板的长度。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夹持板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夹持板的长度,使得可以设置多个夹紧机构,更利于对车身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夹持板的形状呈弧形,且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板上的若干柔性夹持组件的走向与所述第一夹持板的滑动方向一致。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夹持板为弧形可以更贴合车身框架的形状,而柔性夹持组件的走向与第一夹持板的滑动方向垂直,可以确保第一夹持板上的柔性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板上的柔性夹持组件能互相平行,从而确保夹持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身定位夹紧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
1.本实用新型采用柔性夹持组件,夹持的更加紧密,能适应各个位置的夹持;
2.本实用新型能通过调整夹持架构的位置,以避免对焊点或装配的位置的阻挡,提高了组装效率;
3.本实用新型能通过调整两个第一夹持板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型号的车身的定位于夹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柔性夹持组件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10-基座;101-第一滑轨;102-第二滑轨;20-第一夹持板;30-柔性夹持组件;301-安装孔;302-弹簧;303-夹持柱;40-夹紧机构;401-滑动块;402-气缸;403-第二夹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车身定位夹紧装置,包括基座10,还包括:两个滑动设置在所述基座10的上表面的第一夹持板20,且两个第一夹持板对称20设置;两个所述第一夹持板20相对应的侧面上还均匀设置有若干柔性夹持组件30;所述基座10上还滑动设置有若干夹紧机构40,所述夹紧机构40包括滑动块401、设置在所述滑动块401上的气缸402和设置在所述气缸402输出端的第二夹持板403,每个所述第二夹持板403靠近所述第一夹持板20的侧面上也均匀设置有若干柔性夹持组件30。其中,第一夹持板20的长度略小于车身的长度;所述柔性夹持组件30可以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夹持板20互相靠近的侧面,此时对应的夹紧机构40应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夹持板20之间,优选的,所述柔性夹持组件30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夹持板20互相远离的侧面,对应的,夹紧机构40设置在两个第一夹持板20的外侧;每个第一夹持板20对应有至少两个夹持机构,优选的,应设置三个夹持机构;第二夹持板403的高度与所述第一夹持板20的高度一致,且第二夹持板403上设置的柔性夹持组件30的密度与第一夹持板20上设置的柔性夹持组件30的密度一致;气缸402优选为双轴气缸,以保证第二夹持板403移动时的平稳;柔性夹持组件30排列为矩形整列。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车身定位夹紧装置,所述柔性夹持组件30包括安装孔301,设置在安装孔301中的弹簧302和夹持柱303,所述弹簧302同时与夹持柱303和安装孔301底部接触。其中,柔性夹持组件30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安装口开口处的固定环,且所述夹持柱303的一端设置有环状的限位环;固定环通过螺纹与所述安装口固定连接,并于限位环配合防止夹持柱303从安装口中掉出,同时限位环还能起到对夹持柱的导向作用。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车身定位夹紧装置,所述夹持柱303的长度大于所述安装孔301的长度。其中,安装孔301的长度小于第一夹持板20和第二夹持板403的宽度。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车身定位夹紧装置,两个所述第一夹持板20通过设置在所述基座10上的第一滑轨101实现滑动连接。其中,为了保证第一夹持板20滑动的平稳性,第一滑轨101包括均匀设置的四根轨道,两块所述第一夹持板20均与所述第一滑轨101滑动连接。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车身定位夹紧装置,所述滑动块401通过设置在所述基座10上的两个第二滑轨102实现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一滑轨101的走向和所述第二滑轨102的走向垂直。其中,两个第二滑轨102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夹持板20的外侧,且为了保证夹紧机构40移动平稳,每个第二滑轨102包括两根轨道。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车身定位夹紧装置,所述第二夹持板403设置在所述滑动块401靠近所述第一夹持板20的一侧,且所述气缸402的输出方向与所述第一夹持板20的滑动方向相同。其中,气缸402的行程应该至少等于第一夹持板20与第二夹持板403之间的距离。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车身定位夹紧装置,所述第一夹持板20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夹持板403的长度。其中,第一夹持板20的长度至少为第二夹持板403长度的6倍,以保证可以设置三个第二夹持板403,且第二夹持板403有足够空间可以调整位置。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车身定位夹紧装置,所述第一夹持板20的形状呈弧形,且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板20上的若干柔性夹持组件30的走向与所述第一夹持板20的滑动方向一致。其中,第一夹持板20的弧形直径很大,与车身框架适配为更优选。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a)车身框架从空中轨道运输至本实用新型上方;
b)两个第一夹持板调整位置,以便于车身框架放下;
c)车身框架下降至基座上;
d)调整夹紧机构的位置,使得不会阻挡焊点或装配的位置;
e)两块第一夹持板向外运动,若干第二夹持板向内运动;
f)柔性夹持组件将车身框架紧密固定;
g)进行组装或焊接。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Claims (8)

1.一种车身定位夹紧装置,包括基座(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滑动设置在所述基座(10)的上表面的第一夹持板(20),且两个第一夹持板(20)对称设置;两个所述第一夹持板(20)相对应的侧面上还均匀设置有若干柔性夹持组件(30);所述基座(10)上还滑动设置有若干夹紧机构(40),所述夹紧机构(40)包括滑动块(401)、设置在所述滑动块(401)上的气缸(402)和设置在所述气缸(402)输出端的第二夹持板(403),每个所述第二夹持板(403)靠近所述第一夹持板(20)的侧面上也均匀设置有若干柔性夹持组件(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身定位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夹持组件(30)包括安装孔(301),设置在安装孔(301)中的弹簧(302)和夹持柱(303),所述弹簧(302)同时与夹持柱(303)和安装孔(301)底部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身定位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柱(303)的长度大于所述安装孔(301)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车身定位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夹持板(20)通过设置在所述基座(10)上的第一滑轨(101)实现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身定位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块(401)通过设置在所述基座(10)上的两个第二滑轨(102)实现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一滑轨(101)的走向和所述第二滑轨(102)的走向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身定位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板(403)设置在所述滑动块(401)靠近所述第一夹持板(20)的一侧,且所述气缸(402)的输出方向与所述第一夹持板(20)的滑动方向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车身定位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板(20)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夹持板(403)的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车身定位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板(20)的形状呈弧形,且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板(20)上的若干柔性夹持组件(30)的走向与所述第一夹持板(20)的滑动方向一致。
CN202123066487.8U 2021-12-08 2021-12-08 一种车身定位夹紧装置 Active CN2165763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66487.8U CN216576335U (zh) 2021-12-08 2021-12-08 一种车身定位夹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66487.8U CN216576335U (zh) 2021-12-08 2021-12-08 一种车身定位夹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76335U true CN216576335U (zh) 2022-05-24

Family

ID=816119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66487.8U Active CN216576335U (zh) 2021-12-08 2021-12-08 一种车身定位夹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7633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69895A (zh) * 2022-05-25 2022-07-22 创轩(常熟)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三角测距法的激光打标机
CN116493831A (zh) * 2023-06-28 2023-07-28 江苏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顶推组件、固定结构、焊接装置及电池加工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69895A (zh) * 2022-05-25 2022-07-22 创轩(常熟)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三角测距法的激光打标机
CN116493831A (zh) * 2023-06-28 2023-07-28 江苏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顶推组件、固定结构、焊接装置及电池加工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576335U (zh) 一种车身定位夹紧装置
WO2017113411A1 (zh) Usb金属外壳的扩管传递冲床
TWM485785U (zh) 夾持裝置
CN108012446B (zh) 一种翻板装置
CN112643694A (zh) 夹具及上料机器人
CN107089511B (zh) 一种柔性放料的夹取机构
CN203427046U (zh) 一种带自锁的夹持装置
CN2933720Y (zh) 可调导磁工作台
CN109774822B (zh) 一种用于车身侧围输送的定位传导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6376543U (zh) 一种吸头及吸附装置
CN215699503U (zh) 一种用于装配的冲压机构
CN111438226A (zh) 换热器整形设备
CN216335133U (zh) 一种工件转移装置
CN219504814U (zh) 一种用于工业机器人的升降装置
CN216912425U (zh) 焊接用上升、转动机构及带有该机构的转盘焊接结构
CN220863783U (zh) 一种柔性蜂窝式夹紧装置
CN217255804U (zh) 一种产品定位装置
CN220362589U (zh) 一种夹爪装置及机器人
CN218747268U (zh) 微动开关的薄片夹子装置
CN110883475A (zh) 用于汽车尾饰管焊接的防飞溅装置
CN219275871U (zh) 车梁抓取夹具
CN217322337U (zh) 一种周转箱搬运设备
CN210418386U (zh) 一种端子夹取设备
CN209919317U (zh) 加工机床及其工作台
CN108436544B (zh) 一种柔性定位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