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71699U - 一种滤芯及过滤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滤芯及过滤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71699U
CN216571699U CN202122550050.5U CN202122550050U CN216571699U CN 216571699 U CN216571699 U CN 216571699U CN 202122550050 U CN202122550050 U CN 202122550050U CN 216571699 U CN216571699 U CN 2165716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 piece
filter
sealing
spacing element
filter me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5005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建东
寿梁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Cobetter Filtr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Cobetter Filt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Cobetter Filt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Cobetter Filt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5005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716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716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716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滤芯,包括第一端件;第二端件,具有第二通液口;过滤单元,设于第一端件和第二端件之间,具有第一间隔元件及过滤介质层,第一间隔元件和过滤介质层具有第一通孔,第一间隔元件具有第一通液口;调节机构,用于调整第一、二端件之间的间距,使得第一、二端件对过滤单元形成相向挤压作用,过滤单元的外边缘与第一、二端件的外边缘间形成挤压密封。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过滤器,包括外壳,具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及安装腔,安装腔内设有上述的滤芯。该滤芯中,通过调节机构将第一端件和第二端件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利用第一、二端件间距的调整,就能实现第一、二端件之间相向挤压作用力的调节,调节简单、有效。

Description

一种滤芯及过滤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过滤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滤芯及过滤器。
背景技术
美国专利US20050061729A1公开了一种过滤模块,该过滤模块包括过滤介质层和至少三层间隔元件,第一间隔元件在过滤模块的外周设有开口,第二间隔元件在过滤元件的中心设有开口,与中心出液管连通,第三间隔元件两端均封闭,第三间隔元件位于两过滤介质层间。过滤介质层和各间隔元件通过外周的卡扣固定,一方面密封固定操作繁琐,另一方面,过滤介质层和各间隔元件之间的挤压作用力不足,因此,过滤介质层和各间隔元件之间的密封性不可靠。
该过滤模块中,卡扣固定方式造成过滤介质层和各间隔元件之间的挤压作用力不足,导致过滤介质层内、外边缘需要形成密封的部位密封性能不足,常常发生原料液和滤液混合的现象,过滤效率下降。另外,过滤介质层和各间隔元件之间的密封连接需要依靠额外设置的卡扣来实现,密封结构及装配操作相对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第一端件和第二端件对过滤单元的夹持力可调、且调节方便,过滤单元的密封结构简单、密封效果佳的滤芯及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滤芯,包括:
第一端件;
第二端件,具有第二通液口;
过滤单元,设于所述第一端件和第二端件之间,且具有第一间隔元件及位于第一间隔元件两端面的过滤介质层,第一间隔元件和过滤介质层具有与所述第二通液口相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间隔元件具有位于侧壁的第一通液口;
调节机构,用于调整第一端件和第二端件之间的间距,以使得所述第一端件和第二端件对过滤单元形成相向挤压作用,从而过滤单元的外边缘与第一端件和第二端件的外边缘间形成挤压密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滤芯中,过滤单元夹持于第一端件和第二端件之间,通过调节机构可以将第一端件和第二端件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而调节机构通过调整第一端件和第二端件之间的间距,就能实现第一端件和第二端件之间的相向挤压作用力的调节功能,调节简单、有效,使得第一端件和第二端件对过滤单元形成强度足够的挤压作用,进而实现可靠的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螺杆,其一端连接于第一端件,所述第二端件套设于其另一端;
紧固件,其连接至所述螺杆伸出第二端件的端部外周,并可沿螺杆移动,用于调节第一端件和第二端件对过滤单元的密封夹持力度。
螺杆的一端与第一端件固定相连,其另一端穿过第二端件与紧固件相连,紧固件和螺杆之间螺纹连接,连接方式简单,连接结构稳固;通过转动紧固件实现其相对螺杆的平移,继而达到紧固件挤压第二端件的目的,实现第一端件和第二端件对过滤单元的密封夹持;紧固件在平移过程中和螺杆不会产生松动,平移距离可以换算成夹紧力度的大小,调节更准确。
进一步的,所述螺杆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径,所述紧固件与螺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二端件具有中心孔,所述螺杆的数量为一根,其定位于滤芯的中心,且同时穿过第一通孔和中心孔;或者,所述螺杆的数量为至少两根,其设于第一端件和第二端件的外边缘,且围绕过滤单元外周设置。
螺杆的外径小于第一通孔的外径,其穿过第一通孔和中心孔后从第二端件的端面伸出,该伸出部分与紧固件相连,整体装配结构简单,也不会影响流体在第一通孔内的流动。
螺杆的设置形式多样,当螺杆为一根时,其穿过第一通孔和中心孔后从第二端件的端面伸出,不会影响过滤单元的装配,装配更简单;
当螺杆为多根时,其沿着第一端件和第二端件外边缘的周向均匀间隔布设,使得第一端件和第二端件之间的夹持力度调节精度更高,且过滤单元的表面各处受到的挤压力更均匀。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端件朝向紧固件的一侧设有垫片,该垫片穿过所述螺杆伸出第二端件的端部,所述紧固件通过垫片向第二端件施加轴向挤压作用。
当螺杆的数量为一根且位于滤芯中心时,由于受到紧固件与第二端件之间接触面积的限制,紧固件向第二端件施加的外力相对集中,而垫片的设置则增加了与第二端件之间的接触面积,而且垫片外缘更接近过滤单元需要密封的外边缘位置,使得紧固件对第二端件施加的外力更加均匀地向过滤单元传递,过滤单元各处的密封效果都处于较佳的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单元的数量为至少2个,相邻过滤单元之间设有第二间隔元件,其具有第二通孔,及贯穿通道,所述第二通孔与过滤单元的第一通孔位置正对,所述贯穿通道用于将相邻过滤单元的过滤介质层下游表面的滤液引导至第二通孔内或者用于将第二通孔内的原料流体引导至过滤介质层的上游表面。
第二间隔元件的设计,使得多个过滤单元可以上下叠加使用,可以根据过滤需求选用不同数量的过滤单元以达到不同的过滤效果,可提供多种过滤面积,适应性佳。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间隔元件两端面的内侧边缘形成内密封凸起,其外边缘形成外密封凸起,所述内密封凸起包绕在第一通孔的外周,所述内密封凸起和外密封凸起在第一端件和第二端件的配合下,与过滤介质层的外边缘和内侧边缘形成挤压密封。
在第一端件和第二端件之间依次叠放过滤介质层、第一间隔元件和过滤介质层,两个过滤介质层和第一间隔元件组成过滤单元,第一端件和第二端件对过滤单元两端形成相向挤压作用,进而在过滤介质层与第一端件、过滤介质层与第二端件,及过滤介质层与第一间隔元件的相应区域间形成密封,待过滤的进料流体由第一间隔元件的第一通液口流入后,分散至过滤介质层的整个表面,透过过滤介质层的滤液汇入第一通孔,然后经过第二通液口流出。上述的过滤介质层直接在第一端件、第二端件和第一间隔元件的表面上平整叠放,整体厚度比较均匀,形状和强度稳定性好,不易发生破裂。且过滤单元内的两个过滤介质层,在第一端件和第二端件的配合下、通过第一间隔元件的外密封凸起和内密封凸起挤压形成密封,一方面、整个滤芯的密封结构大大简化、无需额外提供密封件,另一方面,滤芯整体的制造和组装操作也更简单。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间隔元件两端面的外边缘均具有密封凸起一,该密封凸起一与第一间隔元件两端面的外密封凸起的位置上下正对;所述第二间隔元件两端面的内侧边缘均具有支撑凸起,该支撑凸起与第一间隔元件两端面的内密封凸起位置上下正对,且其具有用于连通所述第二通孔和贯穿通道的断口。
第二间隔元件的密封凸起一分别与两侧过滤单元的第一间隔元件的外密封凸起一起与过滤介质层的外边缘形成挤压密封,支撑凸起分别与两侧过滤单元的第一间隔元件的内密封凸起正对形成挤压作用,实现两侧过滤介质层的固定和支撑,避免过滤介质层发生移位,保证整体装配的稳固性。并且,流体可以通过断口进入第二通孔,再流向第二通液口,整个流体的流动路径通畅、可靠,过滤效果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凸起一和贯穿通道之间、所述支撑凸起和贯穿通道内侧边缘之间分别形成过渡区二,该过渡区二的表面为倾斜面,其倾斜角为12-20°,用于增加过滤介质层与第二间隔元件之间的密封贴合度。
由于过滤介质层为可变形材质,过滤介质层的内圈和外圈在受到内密封凸起和外密封凸起的挤压后发生形变,过渡区二的设置使得上述形变可以被有效容纳,不会导致过滤介质层挤压后发生褶皱变形,也保证过滤介质层与第二间隔元件之间的贴合更加紧密,保证较佳的过滤效果。倾斜角为12-20°°,不仅可以有效容纳形变,而且避免角度过大导致的密封效果不佳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端件和第二端件朝向过滤单元一侧的外边缘均具有第二密封凸起,该第二密封凸起与第一间隔元件两端面的外密封凸起的位置上下正对;所述内密封凸起、外密封凸起、密封凸起一、第二密封凸起呈封闭环状结构。
第一端件和第二端件上均形成第二密封凸起,从而第一端件上的第二密封凸起与第一间隔元件一侧端面的外密封凸起配合、实现对一侧过滤介质层的挤压密封,第二端件上的第二密封凸起与第一间隔元件另一侧端面的外密封凸起配合、实现对另一侧过滤介质层的挤压密封,继而实现第一端件和第二端件对过滤单元良好的挤压密封作用;内、外密封凸起,密封凸起一,第二密封凸起均为封闭环状,保证了良好的密封性能,而且加工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间隔元件还具有与第一通液口相连通、可向两侧过滤单元布液的分液流道;所述分液流道包括穿透第一间隔元件厚度的第一分液流道,及位于第一间隔元件上、下表面的第二分液流道,所述第一分液流道沿径向布设,其位置与第一通液口正对、并直接连通,所述第二分液流道沿周向布设,与第一分液流道相连通。
待过滤的进料流体由第一间隔元件的第一通液口流入后,利用分液流道分散至过滤介质层的上游的整个表面进行过滤,保证过滤介质层的表面各处都能得到充分的利用,过滤介质层的利用效率更高,而且流体过滤区域增大,过滤效果更佳;流体在滤芯内反向流动时,分液流道用于将过滤介质层下游表面的滤液汇集至第一通液口,其便于将过滤介质层下游表面各处的滤液汇集,尽可能充分汇集所有滤液,避免造成局部区域的滤液汇集效果不佳的结果。
分液流道包括沿径向布设的第一分液流道和沿周向布设的第二分液流道,且第一分液流道和第二分液流道相连通,从而进料流体从第一通液口进入后直接进入第一分液流道,再通过第一分液流道向第一间隔元件上、下表面的第二分液流道流动,通过第二分液流道的引导,使得料液更均匀地向过滤介质表面的各处进行布液。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分液流道的内外两侧与内密封凸起、外密封凸起之间分别形成过渡区,该过渡区的表面为斜面,其倾斜角为12-15°,用于增加过滤介质层与第一间隔元件之间的密封贴合度。
由于过滤介质层为可变形材质,过滤介质层的内圈和外圈在受到内密封凸起和外密封凸起的挤压后发生形变,过渡区的设置使得上述形变可以被有效容纳,不会导致过滤介质层挤压后发生褶皱变形,也保证过滤介质层与第一间隔元件之间的贴合更加紧密,保证较佳的过滤效果。倾斜角为12-15°,不仅可以有效容纳形变,而且避免角度过大导致的密封效果不佳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端件的内侧边缘具有第二支撑凸起,所述第二端件的内侧边缘具有第三支撑凸起,该第二支撑凸起、第三支撑凸起与第一间隔元件两端面的内密封凸起位置上下正对,且第二支撑凸起具有用于连通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二断口,第三支撑凸起具有用于连通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三断口。
第一端件上的第二支撑凸起与第一间隔元件一端面的内密封凸起配合,实现该侧过滤介质层的固定和支撑,避免过滤介质层发生移位,第二端件上的第三支撑凸起与第一间隔元件另一端面的内密封凸起配合,实现该侧过滤介质层的固定和支撑,避免过滤介质层发生移位,保证整体装配的稳固性。并且,流体可以通过第二断口进入第一通孔,再通过第三断口流向第二通液口,整个流体的流动路径通畅、可靠,过滤效果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端件朝向过滤单元的一侧表面形成多个第一上引导流道和第二上引导流道,所述第一上引导流道沿径向布设,且与第二断口相连通,所述第二上引导流道沿周向布设,且与所述第一上引导流道相连通;所述第二端件朝向过滤单元的一侧表面形成多个第一下引导流道和第二下引导流道,所述第一下引导流道沿径向布设,且与第三断口相连通,所述第二下引导流道沿周向布设,且与所述第一下引导流道相连通,所述第二通液口位于所述第二下引导流道所在区域。
第一端件上的第二上引导流道分布的区域与过滤介质层表面的大部分区域对应,而且第二上引导流道与过滤介质层表面接触或相抵接触,从而可以将过滤介质层下游的料液尽量完全地收集,再通过第一上引导流道和第二断口汇集到第一通孔内,第一上引导流道和第二断口的数量相对应,且为多个,从而料液的收集更快速。
第二端件上的第二下引导流道分布的区域也与过滤介质层表面的大部分区域对应,而且第二下引导流道与过滤介质层表面接触或相抵接触,从而可以将过滤介质层下游完成过滤的料液尽量完全地收集,并通过第二通液口排出;或者,第一通孔内的料液通过第三断口分布到第一下引导流道,再通过第二下引导流道导流至第二通液口排出;料液的收集和排出更加均匀、快速。
进一步的,从起始端向着末端的方向,所述内密封凸起、外密封凸起、密封凸起一的径向宽度逐渐减小,其起始端与末端之间的高度为0.4-1mm,末端面的径向宽度为0.2-0.4mm。
内密封凸起、外密封凸起为锥台状结构,即其顶部为环形平面,避免其顶部为锋利的尖端而导致过滤介质层的损伤,而且锥台状结构的设计使得随着第一端件和第二端件对过滤单元的挤压作用强度增大,第一间隔元件和过滤介质层之间的密封效果更好;内、外密封凸起的高度设计保证其对过滤介质层形成良好的密封作用,同时也不会过度挤压导致过滤介质层的损伤,特别是厚度方向上的损伤;内、外密封凸起末端面的径向宽度设计配合密封凸起的高度设计,使得内、外密封凸起的侧面锥度得到保证,而且在有效挤压过滤介质层、形成密封的同时,避免损伤过滤介质层;上述数据的设计使得内、外密封凸起也可以与过渡区实现良好的配合作用,保证过滤介质层与第一间隔元件之间的密封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介质层包括过滤区,围设在过滤区外周的外致密区,及围设在过滤区内圈的内致密区,所述外致密区、内致密区分别与外密封凸起、内密封凸起配合实现挤压密封;所述外致密区和内致密区的密度为过滤区的密度的1.2-1.7倍。
过滤介质层的分区合理、功能明确,过滤区用于料液的过滤,外致密区和内致密区主要配合外密封凸起和内密封凸起起到挤压密封的作用,辅助实现料液的过滤。外致密区和内致密区的密度大于过滤区的密封,增加了内、外致密区的强度、以便与相应的密封凸起形成可靠的密封贴合,使得内、外致密区不至于很容易被挤压后造成损坏。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介质层的数量为两个,相邻过滤介质层之间设有第三间隔元件,该第三间隔元件具有与第一通孔正对的第三通孔和连通两个过滤介质层的镂空区域,且两端面的内侧边缘和外边缘均形成第三密封凸起。
单个过滤单元的过滤介质层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过滤介质层的过滤精度可以相同或不同,适应不同的过滤需求。当相邻过滤介质层的过滤精度不同时,靠近第一间隔元件的过滤介质层可以选用过滤精度较低的,距离第一间隔元件越远的过滤介质层的过滤精度逐渐增大,过滤效果更佳。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过滤器,包括外壳,其具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及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有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滤芯,所述滤芯通过第二端件与第二接口密封相连,所述第一接口与第一通液口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滤器中,在安装腔内可以设置滤芯,,待过滤的进料流体由第一接口进入、通过第一间隔元件的第一通液口流入后分散至过滤介质层的整个表面,透过过滤介质层的滤液汇入第一通孔,然后经过第二通液口流出,最终从第二接口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滤芯中,过滤单元夹持于第一端件和第二端件之间,通过调节机构可以将第一端件和第二端件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而调节机构通过调整第一端件和第二端件之间的间距,就能实现第一端件和第二端件之间的相向挤压作用力的调节功能,调节简单、有效,而且调节精度高,进而在过滤单元的外边缘与第一端件和第二端件的外边缘间形成可靠的密封,且整个滤芯的密封结构、装配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提供的滤芯剖去一半后的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提供的滤芯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提供的滤芯的主视图。
图4为图3中的A-A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提供的滤芯的过滤单元(包括第一间隔元件和过滤介质层)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提供的滤芯的过滤单元(包括第一间隔元件和过滤介质层)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提供的滤芯(带垫片)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提供的滤芯的第一间隔元件的立体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提供的滤芯的第一间隔元件的俯视图。
图10为图9中的B-B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提供的滤芯的第一端件的立体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提供的滤芯的第一端件的俯视图。
图13为图12中的C-C剖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提供的滤芯的第二端件的立体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提供的滤芯的第二端件的俯视图。
图16为图15中的D-D剖视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提供的滤芯的部分结构截面视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提供的滤芯的第二间隔元件的立体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提供的滤芯的第二间隔元件的俯视图。
图20为图19中的E-E剖视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提供的滤芯的部分立体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提供的滤芯的部分剖视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提供的滤芯的第三间隔元件的立体图。
图2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提供的滤芯的第三间隔元件的剖视图。
图2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提供的滤芯的立体图。
图2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提供的滤芯的剖视图。
图2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提供的滤芯的立体图。
图2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滤器的立体图。
图2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滤器剖去一半后的轴测图。
其中,1-第一端件,11-第二密封凸起,12-第二支撑凸起,121-第二断口,13-第一上引导流道,14-第二上引导流道,2-第二端件,21-第二通液口,22-第三支撑凸起,221-第三断口,23-第二密封凸起,24-第一下引导流道,25-第二下引导流道,26-中心孔,27-焊接凸环,3-过滤单元,31-第一间隔元件,311-第一通液口,312-内密封凸起,313-外密封凸起,314-分液流道,3141-第一分液流道,3142-第二分液流道,315-过渡区,32-过滤介质层,321-过滤区,322-外致密区,323-内致密区,33-第一通孔,4-第二间隔元件,41-第二通孔,42-贯穿通道,43-密封凸起一,44-支撑凸起,441-断口,45-过渡区二,5-第三间隔元件,51-第三通孔,52-镂空区域,53-第三密封凸起,60-调节机构,6-螺杆,61-紧固件,63-垫片,7-外壳,71-第一接口,72-第二接口,73-安装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图4所示,一种滤芯,包括第一端件1,第二端件2,密封夹持在第一端件1和第二端件2之间的过滤单元3,及调节机构60。
如图5所示,过滤单元3包括第一间隔元件31和位于第一间隔元件31两端面的过滤介质层32,该第一间隔元件31和过滤介质层32均具有位置正对的第一通孔33,第一间隔元件31的第一通孔33和过滤介质层32的第一通孔33均位于各自的中心处。第一间隔元件31的侧壁具有第一通液口311。
调节机构60用于调整第一端件1和第二端件2之间的间距,以使得第一端件1和第二端件2对过滤单元3形成相向挤压作用,从而过滤单元3的外边缘与第一端件1和第二端件2的外边缘间形成挤压密封。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调节机构60利用螺杆6和紧固件61的配合实现上述挤压功能。即调节机构60包括螺杆6,其一端连接在第一端件1上,第二端件2具有位置与第一通孔33正对的中心孔26,螺杆6的部分伸出第二端件2的端部,紧固件61与该伸出部分的螺杆6外周螺纹连接,从而让紧固件61可以沿着螺杆6移动,将第一端件1、过滤单元3和第二端件2压持实现密封,并通过移动的距离来调节第一端件1和第二端件2对过滤单元3的密封夹持力度。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其他形式的调节机构实现第一端件1和第二端件2朝相互靠近的方向挤压,例如在第一端件1和第二端件2相背离的两端面设置夹持形式的调节机构,通过该夹持形式的调节机构对第一端件1和第二端件2产生相向挤压作用,进而实现过滤单元3的外边缘与二者的外边缘间形成挤压密封。
更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螺杆6的外径小于第一通孔33的内径,且略小于或等于中心孔26的内径,从而螺杆6和第一通孔33内壁之间还有流通间隙,便于装配的同时保证流体顺利通过。此时螺杆6的数量为一根,其定位在滤芯的中心,即过滤单元3和第二端件2套设在螺杆6的外周,螺杆6连接在第一端件1中心或靠近中心的位置,并同时穿过第一通孔33和中心孔26从第二端件2端面伸出。
由于紧固件61的相对面积较小,为了使得第二端件2将紧固件61施加的力更均匀地向过滤单元3、第一端件1传递,在第二端件2朝向紧固件61的一侧设置有垫片63,垫片63套设在螺杆6的外周,第二端件2上开设有第二通液口21,该垫片63覆盖第二通液口21内侧和中心孔26外周之间的区域,从而紧固件61通过垫片63向第二端件2均匀地施加挤压作用力,如图7所示。
使用时,施加外力旋转紧固件61,通过螺纹连接,上述紧固件61的转动转换成其沿着螺杆6的平移,在紧固件61的移动过程,其改变了对第二端件2的端面施加的外力,继而调整了第一端件1和第二端件2之间的间距,最终达到调整第一端件1和第二端件2对过滤单元3实施不同夹持力度的目的。在本实施例中,螺杆6和第一端件1相对固定,紧固件61驱动第二端件2移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二端件2和螺杆6相对固定,紧固件61驱动第一端件1移动;或者是在螺杆6的两端均设置紧固件61,利用两个紧固件61各自驱动第一端件1和第二端件2分别移动,具体不作限制。
为了在调节机构60的夹持下实现良好的密封作用,过滤单元3的第一间隔元件31的两个端面的内侧边缘形成内密封凸起312,两个端面的外边缘形成外密封凸起313,内密封凸起312包绕在第一通孔33的外周,内密封凸起312和外密封凸起313均为封闭环状结构,如图8-图10所示。
在第一端件1和第二端件2的配合下,内密封凸起312与过滤介质层32的内侧边缘、外密封凸起313与过滤介质层32的外边缘,分别形成挤压密封。一方面、整个滤芯的密封结构大大简化、无需额外提供密封件,另一方面,滤芯整体的制造和组装操作也更简单。上述的过滤介质层32直接在第一端件1、第二端件2和第一间隔元件31的表面上平整叠放,整体厚度比较均匀,形状和强度稳定性好,不易发生破裂。
为了保证内密封凸起312和外密封凸起313与过滤介质层32的按压区域之间的密封性能且不损伤过滤介质层32,从起始端向着末端的方向,内密封凸起312、外密封凸起313的径向宽度逐渐减小,其起始端与末端之间的高度为0.4-1mm,即图10中h为0.4-1mm,其末端面的径向宽度为0.2-0.4mm,即图10中s为0.2-0.4mm。
为了保证各过滤介质层32受到的挤压作用力的均匀性,也为了改善各过滤介质层32与相邻部件之间的密封性能,过滤介质层32的厚度为3-5mm,第一间隔元件31两端面的外密封凸起313末端面之间的距离为4-5mm,两端面的内密封凸起312末端面之间的距离为4-5mm。
如图8-图10所示,第一间隔元件31还具有与第一通液口311相连通的分液流道314,该分液流道314用于向过滤介质层32的上游表面布液,或者将过滤介质层32下游表面的滤液汇集至第一通液口311。
为了实现均匀布液,分液流道314包括穿透第一间隔元件31厚度的第一分液流道3141,及位于第一间隔元件31上、下表面的第二分液流道3142,上述的第一分液流道3141沿着第一间隔元件31的径向布设,其位置与第一通液口311正对、并直接连通,上述的第二分液流道3142沿着第一间隔元件31的周向布设,且与第一分液流道3141相连通。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分液流道3141的数量为四个,其与第一通液口311的数量对应、并一端与其直接连通,四个第一分液流道3141均匀间隔设置。第二分液流道3142的数量为多个,其自第一间隔元件31的内圈向外均匀间隔布设,且被第一分液流道3141截断,使得第二分液流道3142与第一分液流道3141相连通。
为了更好地与过滤介质层32实现密封配合,上述第二分液流道3142的内侧与内密封凸起312之间、外侧与外密封凸起313之间,分别形成过渡区315,该过渡区315的表面为斜面,其倾斜角为12-15°,即图10中α角为12-15°,该α角用于增加过滤介质层32与第一间隔元件31之间的密封贴合度。
更具体的,过滤介质层32包括过滤区321,围设在过滤区321外周的外致密区322,及围设在过滤区321内圈的内致密区323,外致密区322和内致密区323的密度为过滤区321的密度的1.2-1.7倍。如图5和6所示,过滤介质层32的外致密区322与第一间隔元件31端面的外密封凸起313配合实现挤压密封,过滤介质层32的内致密区323与第一间隔元件31端面的内密封凸起312配合实现挤压密封。
为了更好地实现第一端件1和过滤介质层32之间的挤压密封,如图1所示,第一端件1朝向过滤单元3一侧的外边缘具有第二密封凸起11,该第二密封凸起11与第一间隔元件31一端面的外密封凸起313的位置上下正对、并与过滤介质层32的外边缘形成挤压密封,也就是与过滤介质层32的外致密区322形成挤压密封。
同样的,在第二端件2朝向过滤单元3一侧的外边缘也具有第二密封凸起23,该第二密封凸起23与第一间隔元件31另一端面的外密封凸起313、第一端件1的第二密封凸起11的位置均上下正对、并与过滤介质层32的外致密区322形成挤压密封。并且,与第一间隔元件31的内密封凸起312、外密封凸起313类似,第一端件1的第二密封凸起11和第二端件2的第二密封凸起23也为封闭的环状结构。
如图11-图16所示,在第一端件1的内侧边缘具有第二支撑凸起12,在第二端件2的内侧边缘具有第三支撑凸起22,该第二支撑凸起12、第三支撑凸起22与第一间隔元件31两端面的内密封凸起312位置上下正对、并与内密封凸起312一起对过滤介质层32起到固定和支撑的作用。第二支撑凸起12具有用于连通第一通孔33的第二断口121,第三支撑凸起22具有用于连通第一通孔33的第三断口221。
第一端件1朝向过滤单元3的一侧表面形成多个第一上引导流道13和第二上引导流道14,第一上引导流道13沿着第一端件1的径向布设,且与第二断口121相连通;第二上引导流道14沿着第一端件1的周向布设,且与第一上引导流道13相连通,形成第一上引导流道13和第二上引导流道14的引导筋条可以与过滤介质层32的表面相接触或相抵接触。
第二端件2具有第二通液口21,其朝向过滤单元3的一侧表面形成多个第一下引导流道24和第二下引导流道25,第一下引导流道24沿着第二端件2的径向布设,且与第三断口221相连通;第二下引导流道25沿着第二端件2的周向布设,且与第一下引导流道24相连通;第二通液口21位于第二下引导流道25所在的区域,形成第一下引导流道24第二下引导流道25的引导筋条可以与过滤介质层32的表面相接触或相抵接触。
上述第一端件1上的第一上引导流道13和第二上引导流道14、第二端件2上的第一下引导流道24和第二下引导流道25,可以同时存在,或只存在部分,如只存在第一端件1上的第一上引导流道13和第二上引导流道14,或者,只存在第二端件2上的第一下引导流道24和第二下引导流道25。
如图1-图4、图7所示,滤芯完成装配后,在调节机构60的作用下,第一端件1和第二端件2从上、下两个方向将过滤单元3相向夹持,此时,第一端件1的第二密封凸起11与第一间隔元件31一侧的外密封凸起313正对,将位于第一间隔元件31该侧的过滤介质层32的外致密区322密封夹持,实现挤压密封;第二端件2的第二密封凸起23与第一间隔元件31另一侧的外密封凸起313正对,将位于第一间隔元件31该侧的过滤介质层32的外致密区322密封夹持,实现挤压密封;而且第一间隔元件31两侧的外密封凸起313的位置正对,从而第一端件1和第二端件2上的第二密封凸起11和23分别与第一间隔元件31两侧的外密封凸起313配合,实现挤压密封,密封效果好,而且装配及密封操作简单,只要通过调整调节机构60,将第一端件1和第二端件2向靠近的方向移动即可加大二者对滤芯3的挤压作用,改善密封性能。
同时,第一端件1的第二支撑凸起12与第一间隔元件31一侧的内密封凸起312正对形成挤压作用,第二端件2的第三支撑凸起22与第一间隔元件31另一侧的内密封凸起312正对形成挤压作用,使得第一端件1内圈、第二端件2内圈分别与过滤单元3实现挤压固定,防止过滤单元3偏移。
如果密封要求较高,需要在第一端件1和第二端件2之间施加较大的挤压力,则将紧固件61沿着螺杆6向上移动,以缩小第一端件1和第二端件2之间的间距,保证第一端件1、过滤单元3和第二端件2之间良好的密封性能。
待过滤液体从第一间隔元件31的第一通液口311流入,经过第一分液流道3141和第二分液流道3142后流向两侧过滤介质层32的上游表面,经过过滤介质层32的过滤之后,得到的滤液具有两个支路,其中一个支路到达过滤介质层32的下游表面和第一端件1之间,然后经第一端件1的第二上引导流道14和第一上引导流道13的汇集后,再从第一端件1的第二断口121进入第一通孔33,向下流动、到达第二端件2朝向过滤单元3的表面,再经过第二端件2的第三断口221、第一下引导流道24和第二下引导流道25流向第二通液口21,另一支路滤液到达过滤介质层32的下游表面与第二端件2之间,直接通过第一下引导流道24和第二下引导流道25,也流向第二通液口21,然后滤液的两个支路一起由第二通液口21排出。
另外,过滤时流体也可以沿相反方向流动,即待过滤液体由第二通液口21流入,其中一个支路的流体通过第一下引导流道24和第二下引导流道25分布至过滤介质层32的上游表面,经过过滤介质层32的过滤之后,再经过第一分液流道3141和第二分液流道3142的汇集,从第一间隔元件31的第一通液口311流出;另一个支路的流体经过第二端件2的第三断口221进入第一通孔33,再经过第一端件1的第二断口121进入第一上引导流道13和第二上引导流道14,到达靠近第一端件1的过滤介质层32的表面,经过过滤介质层32的过滤之后,再经过第一分液流道3141和第二分液流道3142的汇集,从第一间隔元件31的第一通液口311流出。
实施例二
实施例一中过滤单元3的数量为一个,而本实施例中过滤单元3的数量为至少两个。
相邻的过滤单元3之间设有第二间隔元件4,如图17-图20所示,第二间隔元件4具有第二通孔41,及多个贯穿通道42,第二通孔41与过滤单元3的第一通孔33位置正对,贯穿通道42用于将相邻过滤单元3的过滤介质层32的下游表面的滤液引导至第二通孔41内,或者也可以用于将第二通孔41内的原料流体引导至过滤介质层32的上游表面。
第二间隔元件4的两端外圈均形成封闭环状的密封凸起一43,其与第一间隔元件31的外密封凸起313正对,也用于与过滤介质层32的外边缘形成挤压密封;第二间隔元件4的两端面上、第二通孔41的外圈形成支撑凸起44,其用于对过滤介质层32的内边缘形成支撑和固定作用,该支撑凸起44具有与连通第二通孔41的断口441,断口441也与贯穿通道42连通。
为了更好地与过滤介质层32实现密封配合,上述的密封凸起一43和贯穿通道42之间、支撑凸起44和贯穿通道42内侧边缘之间,分别形成过渡区二45,还过渡区二45的表面为倾斜面,其倾斜角为12-20°,即图20中β角为12-20°,该β角用于增加过滤介质层32与第二间隔元件4之间的密封贴合度。
完成装配后,密封凸起一43分别与两侧过滤单元3的第一间隔元件31的外密封凸起313一起与过滤介质层32的外边缘形成挤压密封,支撑凸起44分别与两侧过滤单元3的第一间隔元件31的内密封凸起312正对形成挤压作用。
第一端件1、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过滤单元3、第二间隔元件4、第二端件2均套设在螺杆6的外周。
待过滤液体从第一间隔元件31的第一通液口311流入,流向两侧过滤介质层32的上游表面,经过过滤介质层32的过滤之后,也得到滤液。与实施例一相比,本实施例二中得到的滤液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额外增加一个支路,即还得到位于相邻过滤单元3的两个过滤介质层32的下游表面间的第三支路滤液,该第三支路滤液位于贯穿通道42,再经过第二间隔元件4的断口441进入第二通孔41,直接进入第一通孔33,后续的流动路径与实施例一类似,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上述实施例一、实施例二中,每个过滤单元3的过滤介质层32为一组,本实施例中每个过滤单元3设置了两组过滤介质层32,即在第一间隔元件31的同一侧有两个过滤介质层32,其均套设在螺杆6的外周。
如图21-图24所示,第一间隔元件31同一侧的相邻过滤介质层32之间设有第三间隔元件5,该第三间隔元件5具有与过滤单元3的第一通孔33位置正对的第三通孔51和连通两个过滤介质层32的镂空区域52,且两端面的内侧边缘和外边缘均形成第三密封凸起53,该第三密封凸起53为封闭环状结构。
第三间隔元件5和新增的过滤介质层32也套设在螺杆6的外周。如图25、图26所示,其中,第二间隔元件4位于相邻过滤单元3之间,第三间隔元件5位于单个过滤单元3内部、第一间隔元件31两侧相邻过滤介质层32之间。
本实施例三提供的过滤单元3在与第一端件1和第二端件2装配形成滤芯后,待过滤液体由第一间隔元件31的第一通液口311流入,经过第一分液流道3141和第二分液流道3142后流向与第一间隔元件31相邻的过滤介质层32的上游表面,经该过滤介质层32过滤后,得到的初级滤液穿过第三间隔元件5的镂空区域52,到达远离第一间隔元件31的过滤介质层32的上游表面,经该过滤介质层32过滤后,得到的次级滤液再流入第一通孔33内,滤液后续的流动路径与实施例一所述的类似,不再赘述。
上述两个过滤介质层可以是相同过滤精度的过滤介质层,也可以是不同过滤精度的过滤介质层,当过滤精度不同时,通常靠近第一间隔元件31的过滤介质层的过滤精度较低。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两个以上的过滤介质层,此时相邻第三间隔元件5的第三密封凸起53正对形成挤压密封。
实施例四
如图2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的组合的不同之处在于,调节机构60中螺杆6的数量为至少两根,其不是设置过滤单元3、第一端件1和第二端件2的中心,而且设置在第一端件1和第二端件2的外边缘,且围绕着过滤单元3外周设置,各螺杆6的两端穿过第一端件1和第二端件2的外边缘的区域安装紧固件61。
为了达到挤压的平衡性,当螺杆6的数量为两根时,其沿着第一端件1和第二端件2的径向布设。当螺杆6的数量为三根或以上时,其沿着第一端件1的周向均匀间隔布设。
此时,滤液不仅从第二通液口21排出,还可以经过第一通孔33直接从中心孔26排出。
一种过滤器,如图28、图29所示,包括外壳7,其具有第一接口71、第二接口72及安装腔73,安装腔73内设置有如实施例一到实施例四中任一个、或任意几个组合的滤芯。滤芯通过第二端件2的焊接凸环27与第二接口72密封相连,第一接口71与第一通液口311相连通。
以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的组合为例进行流路说明,待过滤液体从第一接口71进入安装腔73,通过每个过滤单元3各自的第一间隔元件31的第一通液口311分别流入,经过第一分液流道3141和第二分液流道3142后流向两侧过滤介质层32的上游表面,其中的一个支路的流体经过一个或至少两个过滤介质层32的过滤之后,流向第二间隔元件4的贯穿通道42,再经过第二间隔元件4的断口441进入第二通孔41,直接进入第一通孔33,向下流动、到达第二端件2朝向过滤单元3的表面,再经过第二端件2的第三断口221、第一下引导流道24和第二下引导流道25流向第二通液口21;另一个支路流体经过一个或至少两个过滤介质层32的过滤之后,滤液到达过滤介质层32的下游表面与第二端件2之间,直接通过第一下引导流道24和第二下引导流道25,也流向第二通液口21;
第三支路流体经过一个或至少两个过滤介质层32的过滤之后,滤液到达过滤介质层32的下游表面与第二端件1之间,经第一端件1的第二上引导流道14和第一上引导流道13的汇集后,再从第一端件1的第二断口121进入第一通孔33,向下流动、到达第二端件2朝向过滤单元3的表面,再经过第二端件2的第三断口221、第一下引导流道24和第二下引导流道25流向第二通液口21;
所有经过过滤的液体通过第二通液口21排出滤芯,最后都从第二接口72排出过滤器,完成过滤。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用来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作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7)

1.一种滤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端件;
第二端件,具有第二通液口;
过滤单元,设于所述第一端件和第二端件之间,且具有第一间隔元件及位于第一间隔元件两端面的过滤介质层,第一间隔元件和过滤介质层具有与所述第二通液口相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间隔元件具有位于侧壁的第一通液口;
调节机构,用于调整第一端件和第二端件之间的间距,以使得所述第一端件和第二端件对过滤单元形成相向挤压作用,从而过滤单元的外边缘与第一端件和第二端件的外边缘间形成挤压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芯,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螺杆,其一端连接于第一端件,所述第二端件套设于其另一端;
紧固件,其连接至所述螺杆伸出第二端件的端部外周,并可沿螺杆移动,用于调节第一端件和第二端件对过滤单元的密封夹持力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径,所述紧固件与螺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二端件具有中心孔,所述螺杆的数量为一根,其定位于滤芯的中心,且同时穿过第一通孔和中心孔;或者,所述螺杆的数量为至少两根,其设于第一端件和第二端件的外边缘,且围绕过滤单元外周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件朝向紧固件的一侧设有垫片,该垫片穿过所述螺杆伸出第二端件的端部,所述紧固件通过垫片向第二端件施加轴向挤压作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单元的数量为至少2个,相邻过滤单元之间设有第二间隔元件,其具有第二通孔,及贯穿通道,所述第二通孔与过滤单元的第一通孔位置正对,所述贯穿通道用于将相邻过滤单元的过滤介质层下游表面的滤液引导至第二通孔内或者用于将第二通孔内的原料流体引导至过滤介质层的上游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隔元件两端面的内侧边缘形成内密封凸起,其外边缘形成外密封凸起,所述内密封凸起包绕在第一通孔的外周,所述内密封凸起和外密封凸起在第一端件和第二端件的配合下,与过滤介质层的外边缘和内侧边缘形成挤压密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间隔元件两端面的外边缘均具有密封凸起一,该密封凸起一与第一间隔元件两端面的外密封凸起的位置上下正对;所述第二间隔元件两端面的内侧边缘均具有支撑凸起,该支撑凸起与第一间隔元件两端面的内密封凸起位置上下正对,且其具有用于连通所述第二通孔和贯穿通道的断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凸起一和贯穿通道之间、所述支撑凸起和贯穿通道内侧边缘之间分别形成过渡区二,该过渡区二的表面为倾斜面,其倾斜角为12-20°,用于增加过滤介质层与第二间隔元件之间的密封贴合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件和第二端件朝向过滤单元一侧的外边缘均具有第二密封凸起,该第二密封凸起与第一间隔元件两端面的外密封凸起的位置上下正对;所述内密封凸起、外密封凸起、密封凸起一、第二密封凸起呈封闭环状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隔元件还具有与第一通液口相连通、可向两侧过滤单元布液的分液流道;所述分液流道包括穿透第一间隔元件厚度的第一分液流道,及位于第一间隔元件上、下表面的第二分液流道,所述第一分液流道沿径向布设,其位置与第一通液口正对、并直接连通,所述第二分液流道沿周向布设,与第一分液流道相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液流道的内外两侧与内密封凸起、外密封凸起之间分别形成过渡区,该过渡区的表面为斜面,其倾斜角为12-15°,用于增加过滤介质层与第一间隔元件之间的密封贴合度。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件的内侧边缘具有第二支撑凸起,所述第二端件的内侧边缘具有第三支撑凸起,该第二支撑凸起、第三支撑凸起与第一间隔元件两端面的内密封凸起位置上下正对,且第二支撑凸起具有用于连通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二断口,第三支撑凸起具有用于连通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三断口。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件朝向过滤单元的一侧表面形成多个第一上引导流道和第二上引导流道,所述第一上引导流道沿径向布设,且与第二断口相连通,所述第二上引导流道沿周向布设,且与所述第一上引导流道相连通;所述第二端件朝向过滤单元的一侧表面形成多个第一下引导流道和第二下引导流道,所述第一下引导流道沿径向布设,且与第三断口相连通,所述第二下引导流道沿周向布设,且与所述第一下引导流道相连通,所述第二通液口位于所述第二下引导流道所在区域。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滤芯,其特征在于:从起始端向着末端的方向,所述内密封凸起、外密封凸起、密封凸起一的径向宽度逐渐减小,其起始端与末端之间的高度为0.4-1mm,末端面的径向宽度为0.2-0.4mm。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介质层包括过滤区,围设在过滤区外周的外致密区,及围设在过滤区内圈的内致密区,所述外致密区、内致密区分别与外密封凸起、内密封凸起配合实现挤压密封;所述外致密区和内致密区的密度为过滤区的密度的1.2-1.7倍。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介质层的数量为两个,相邻过滤介质层之间设有第三间隔元件,该第三间隔元件具有与第一通孔正对的第三通孔和连通两个过滤介质层的镂空区域,且两端面的内侧边缘和外边缘均形成第三密封凸起。
17.一种过滤器,包括外壳,其具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及安装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内设有如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滤芯,所述滤芯通过第二端件与第二接口密封相连,所述第一接口与第一通液口相连通。
CN202122550050.5U 2021-10-21 2021-10-21 一种滤芯及过滤器 Active CN2165716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50050.5U CN216571699U (zh) 2021-10-21 2021-10-21 一种滤芯及过滤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50050.5U CN216571699U (zh) 2021-10-21 2021-10-21 一种滤芯及过滤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71699U true CN216571699U (zh) 2022-05-24

Family

ID=816419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50050.5U Active CN216571699U (zh) 2021-10-21 2021-10-21 一种滤芯及过滤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716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403934A (en) Coextrusion die
EP0325712B1 (de) Einmalfilter mit beidseitiger Filterunterstützung
EP0844015B1 (de) Hohlfasermembrantrennvorrichtung
US4608164A (en) Membrane filter plate
US4695236A (en) Apparatus for continuous extrusion of a multilayer synthetic resin web
DE2143020A1 (de) Wärmeaustauscher
DE3012214A1 (de) Modulare einheit zur umwandlung von solarenergie
EP0203318B1 (de) Trennzelle für die Druckfiltration und Umkehrosmose
CN216571699U (zh) 一种滤芯及过滤器
JPH0534736Y2 (zh)
CA1121333A (en) Plate heat exchanger
US4762171A (en) Plate type evaporator
WO2021051705A1 (zh) 卷式反渗透膜元件和净水系统
EP0110733B1 (en) Transfer membrane apparatus
CN216170190U (zh) 一种过滤组件及过滤器
DE3233126C2 (de) Membranplatte für eine Filterpresse
CN210651433U (zh) 热切机头
JPS62273818A (ja) 同時押し出し機
DE2553941C3 (de) Vorrichtung zum Filtern eines viskosen, polymeren Fluids
CN220370791U (zh) 中心管及包括其的滤芯组件
CN220826293U (zh) 一种双物料多出口物料挤出装置
CN212309012U (zh) 过滤片、层叠式过滤器与过滤装置
CN217431012U (zh) 一种深层过滤器
CN220257327U (zh) 一种滤芯
CN213037887U (zh) 一种熔喷布生产用螺杆挤出机用高效挤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