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57327U - 一种滤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滤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57327U
CN220257327U CN202321675031.8U CN202321675031U CN220257327U CN 220257327 U CN220257327 U CN 220257327U CN 202321675031 U CN202321675031 U CN 202321675031U CN 220257327 U CN220257327 U CN 2202573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ing ring
clamping
ring
periphery
catc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7503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建东
程明元
范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Cobetter Filtr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Cobetter Filt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Cobetter Filt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Cobetter Filt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7503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573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573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573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滤芯,其包括第一支撑元件、第二支撑元件和夹持于二者之间的深层过滤介质及中心通道,第一支撑元件具有第一通道及位于其外边缘的第一密封环,第二支撑元件具有第二通道及位于其外边缘的第二密封环,第一密封环的外周具有捕捉部和第二密封环的外周具有卡接部,卡接部包括与第二密封环的外周相连的主体和位于主体末端内壁的卡耳,捕捉部位于深层过滤介质外侧、与深层过滤介质径向隔开,卡耳卡接至捕捉部背离第二密封环的端面,将捕捉部轴向限制在其与第二密封环之间。捕捉部和卡接部与深层过滤介质的外圈径向隔开,其提供的拉力可均匀地分散至第一密封环和第二密封环,进而与过滤介质的外圈之间形成可靠的挤压密封。

Description

一种滤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滤芯。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US8128824B2公开一种过滤模块,其至少包括轴向相互堆叠的原料液排放元件、过滤介质层、滤液排放元件、过滤介质层和原料液排放元件,并且,滤液排放元件与其轴向两端的原料液排放元件具有连接装置,以使得过滤介质和与其相互的原料液排放元件或滤液排放元件之间形成压缩密封。原料液排放元件、过滤介质层、滤液排放元件在中心处均形成中心孔,轴向相互堆叠后,各自的中心孔正对。原料液排放元件的外周设有原料液流入通道,滤液排放元件的中心孔的外壁设有滤液排出通道,该滤液排出通道连通中心孔。过滤时,原料液由原料液排放元件的原料液流入通道流入后,分散至过滤介质层的表面,经过滤介质层过滤后,得到的滤液汇入滤液排放元件的滤液排出通道后,流入中心孔内,然后排出。当然,流体的流动方向也可以反过来。
该过滤模块中,滤液排放元件和原料液排放元件之间的连接装置的具体结构如下:
滤液排放元件的外周具有多个上下指向的U形夹子,原料液排放元件外周的捕捉凸耳可以到达该夹子中,夹子和捕捉凸耳相互拉住、一起形成夹子类型的连接。即每个夹子向上、向下延伸,并具有两个夹耳,两个夹耳分别向上、向下接触至其轴向两端的两个原料液排放元件的捕捉凸耳,形成夹型连接。组装时,先将一个滤液排放元件和一个原料液排放元件分别置于过滤介质层的轴向两侧,相向压紧滤液排放元件和原料液排放元件的外周,使得滤液排放元件的每一个U形夹子一侧的夹耳的末端均与捕捉凸耳相互拉住,以实现过滤介质层的挤压密封;再于滤液排放元件另一侧依次放置一过滤介质层和一原料液排放元件,并使得后放置的原料液排放元件的捕捉凸耳与滤液排放元件的每一个U形夹子另一侧的夹耳的末端也相互拉住,实现另一过滤介质层的挤压密封,即完成一个过滤单元的组装。
如上述现有技术的说明书附图2a所示,上述捕捉凸耳与其内侧用于压持过滤介质层的环形区域相邻设置,并形成一体,该环形区域和捕捉凸耳一起、直接压持于过滤介质层的外圈的表面,以在相互接触的压持面之间形成所需的密封。由于捕捉凸耳和环形区域相邻设置,捕捉凸耳和夹子之间产生相互拉住作用的区域与该环形区域之间的径向间距就比较小,并且,捕捉凸耳直接压持在过滤介质层外圈的部分区域,其使得捕捉凸耳和夹子之间的相互拉住作用力不能充分、且均匀地分散至过滤介质层的整个被挤压的外圈,从而深层过滤介质层的外圈不能与原料液排放元件和滤液排放元件的相应压持区域间形成有效的密封,过滤过程中会出现原料液和滤液混合的现象,过滤效率变差。
鉴于此,需改进原料液排放元件和滤液排放元件外周的卡接结构,以便能够将捕捉凸耳和U形夹子间的相互拉住作用力充分且均匀地分散至过滤介质层的整个被挤压的外圈,从而深层过滤介质层的外圈能够与原料液排放元件和滤液排放元件的相应压持区域间形成有效的密封,避免过滤过程中,出现原料液和滤液混合的现象,提高过滤效率。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一种滤芯,其捕捉部和卡接部之间的相互拉住作用能够被充分且均匀地分散至过滤介质的外圈被挤压的区域,因此,过滤介质与第一密封环之间、过滤介质与第二密封环之间能够形成可靠的挤压密封,可避免原料液和滤液混合,提高过滤效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滤芯,包括第一支撑元件、第二支撑元件和夹持于二者之间的深层过滤介质及位于所述滤芯中心的中心通道,所述深层过滤介质具有朝向所述第一支撑元件的第一表面和朝向第二支撑元件的第二表面;
所述第一支撑元件具有与所述深层过滤介质的第一表面连通的第一通道,位于中心通道外周的第一按压环及位于其外边缘的第一密封环,所述第二支撑元件具有与所述深层过滤介质的第二表面连通的第二通道,位于中心通道外周的第二按压环及位于其外边缘的第二密封环,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二者之一与中心通道连通;
所述第一密封环和第二密封环均与深层过滤介质的外边缘形成密封挤压,所述第一按压环和第二按压环均与深层过滤介质位于中心通道外周的区域形成密封挤压;
所述第一密封环的外周具有一体成型的捕捉部,所述第二密封环的外周具有一体成型的卡接部,所述卡接部包括与第二密封环的外周相连的主体和位于主体末端内壁的卡耳,所述捕捉部位于深层过滤介质外侧并与深层过滤介质径向隔开,所述卡耳卡接至捕捉部背离第二密封环的轴向端面,并将所述捕捉部轴向限制在所述卡耳和第二密封环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滤芯中,捕捉部和卡接部的卡耳相互卡接后,在二者间形成相互拉住作用,并且,该拉住作用力被分散至径向内侧的第一密封环和第二密封环,使得二者对深层过滤介质的外圈形成密封挤压。
由于捕捉部位于深层过滤介质外侧、且与深层过滤介质径向隔开,卡耳卡接至捕捉部背离第二密封环的轴向端面,捕捉部被轴向限制在卡耳和第二密封环之间,即第一密封环外周的捕捉部和第二密封环外周间的卡接部与用于挤压深层过滤介质的外圈、以形成密封的第一密封环和第二密封环径向隔开,其增大了捕捉部与卡耳间形成卡接作用的区域与第一密封环、第二密封环之间的径向间距,因此,捕捉部和卡耳之间的相互拉住作用力能够更充分、更均匀地分散至第一密封环和第二密封环,相应地,过滤介质的外圈受到第一密封环和第二密封环对其产生的挤压作用力就更大、更均匀,从而确保过滤介质的外圈与第一密封环之间、过滤介质的外圈与第二密封环之间形成可靠的挤压密封,过滤过程中,不会出现原料液和滤液混合的现象,提高过滤效率和滤液的品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密封环的两端面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位于深层过滤介质外侧、所述捕捉部的内侧,并将所述捕捉部径向限制在其与主体之间。
捕捉部被限位部和主体径向限位,其在捕捉部和卡耳形成卡接的过程中,可避免捕捉部由于被卡耳过度挤压,而形成过大的径向向内的形变或位移,造成捕捉部与第一密封环的连接处断裂。
进一步的,所述捕捉部朝向第二密封环的轴向端面与第二密封环的端面间存在轴向间隙;和/或,所述捕捉部的内侧壁与限位部的外壁间径向隔开,所述捕捉部的外侧壁与主体的至少部分径向隔开。
在捕捉部与第二密封环的端面间预留一定的轴向间隙,其作用是在捕捉部和第二密封环之间预留一定的轴向余量;或者,捕捉部的外侧壁与主体的至少部分径向隔开,即在捕捉部和主体之间预留一定的径向余量;两种技术手段更好地确保捕捉部能顺利卡入限位部、主体及卡耳围设的空间内,保证捕捉部背离第二密封环的轴向端面能够牢牢顶住卡耳,并产生相互拉住作用力,进而使得第一支撑元件和第二支撑元件形成稳定的连接,及第一密封环与过滤介质的外圈之间、第二密封环与过滤介质的外圈之间形成有效的挤压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卡接部包括多个、且分散设于第二密封环的外周,并包括沿相反方向、轴向间隔设置的两组;所述捕捉部为设于第一密封环的外周的捕捉环,每个所述第一密封环的外周包括轴向间隔设置的两个捕捉环,沿同一方向设置的一组所述卡接部的卡耳卡接至相应的捕捉环。
卡接部和捕捉部的上述结构及位置的设计,可方便地将任一第二密封环外周的两组卡接部卡接至两个相邻第一密封环外周的捕捉环,卡接部和捕捉部之间产生的相互拉住作用力更均衡,第一密封环和第二密封环间的连接作用更牢固。
进一步的,所述捕捉环的外侧壁包括锥度不同的第一锥形面和第二锥形面,所述第一锥形面与轴向的夹角小于第二锥形面与轴向的夹角,所述第一锥形面与捕捉环背离第二密封环的轴向端面相连,所述第二锥形面与捕捉环朝向第二密封环的轴向端面相连,所述第一锥形面与主体接触、抵靠,所述第二锥形面与主体之间径向隔开。
捕捉环的外侧壁包括第一锥形面和第二锥形面,与轴向夹角更小的第一锥形面与捕捉环背离第二密封环的轴向端面相连,且该第一锥形面与卡接部的主体接触、抵靠,即第一锥形面对主体产生径向向外的推挤作用力,也就是说,卡接部的卡耳和主体的部分内壁均与捕捉部之间形成相互作用力,进一步提高卡接部和捕捉部之间的卡接作用强度;而与轴向夹角略大的第二锥形面与捕捉环朝向第二密封环的轴向端面相连,且其与主体之间径向隔开,避免卡接部被捕捉环过度径向向外推挤,造成卡耳与捕捉环背离第二密封环的轴向端面间形成相互拉住作用的面积过小,以保证卡耳和捕捉环背离第二密封环的轴向端面间的相互拉住作用足够大,卡接部和捕捉部之间的卡接作用强度高且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密封环外周、同一方向上的相邻所述卡接部之间还设有连接体,所述连接体和与之相邻的两卡接部的主体及第二密封环的外边缘均相连,且两组所述卡接部在周向错位设置。
相邻的两卡接部之间设置连接体,连接体与相邻卡接部的主体相连,即相邻卡接部通过连接体相连,连接体又与第二密封环的外边缘相连,从而可提高卡接部的结构强度。
两组卡接部在周向错位设置,即在任一第二密封环的整个外周的两个相反方向上,卡接部与捕捉部之间的卡接作用点分布密度更大,卡接部和捕捉部之间的卡接强度进一步提高。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体的结构与卡接部的主体的结构相同,所述连接体和与之相邻的两卡接部的主体之间通过加强块相连,所述加强块的内侧与第二密封环的外边缘相连。
连接体的结构与卡接部的主体的结构相同,方便连接体、卡接部及第二支撑元件的制造,且连接体与各卡接部的主体间的连接作用更均衡。连接体和相邻的卡接部的主体之间通过加强块相连,该加强块又与第二密封环相连,进一步提高了卡接部与连接体、第二密封环之间的连接作用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卡耳朝向第二密封环的轴向端面形成卡接面,所述捕捉环背离第二密封环的轴向端面形成捕捉面,所述卡接面卡接至捕捉面,所述卡接面和捕捉面二者至少之一与径向的夹角在2°-8°之间取值;和/或,所述卡耳朝向中心通道的表面为锥形面或弧面。
卡接面和捕捉面二者至少之一与径向的夹角在2°-8°之间取值,即二者至少之一为与径向夹角在2°-8°之间的环状斜面,从而可增大二者之间的相互拉住作用强度,卡接部和捕捉部之间卡接连接更稳固。
卡耳朝向中心通道的表面为锥形面或弧面,其方便捕捉环相对卡耳滑动,卡至卡耳的卡接面。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包括与第二密封环的外周相连的连接段和形成于主体末端的过渡段,所述卡耳形成于过渡段末端的内壁;所述连接段倾斜向外延伸,所述过渡段从其与连接段末端相连的起始端倾斜向外延伸,所述过渡段与径向间的夹角A2大于连接段与径向间的夹角A1。
主体通过倾斜角度较小的连接段与第二密封环的外周相连,其与第二密封环外周的连接更平缓,过渡段相对径向的倾斜角度较大,可增大卡耳与捕捉环之间的相互拉住作用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段的延伸方向与径向的夹角A1在20°-50°之间取值;和/或,所述过渡段的延伸方向与径向间的夹角A2在60°-90°之间取值。
连接段的延伸方向与径向的夹角A1在20°-50°之间取值时,其与第二密封环外周的连接较为平缓,且能够保证过渡段末端的卡耳与捕捉环之间的相互拉住作用强度。
过渡段的延伸方向与径向间的夹角A2在60°-90°之间取值,确保卡耳与捕捉环之间的相互拉住作用强度足够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提供的滤芯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提供的滤芯的半剖轴侧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1提供的滤芯的剖视图;
图6为图5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图1中的第二支撑元件的立体图;
图8为图7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图7提供的第二支撑元件的剖视图;
图10为图9中E处的局部放大;
图11为图1中的第一支撑元件的立体图;
图12为图11中F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提供的滤芯的立体图;
图14为图13提供的滤芯的半剖轴侧图;
图15为图13提供的滤芯的剖视图;
图16为图15中G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7为图15中H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滤芯,10-第一支撑元件,11-第一密封环,12-第一按压环,13-第一通道,20-第二支撑元件,21-第二密封环,22-第二按压环,23-第二通道,24-限位部,30-深层过滤介质,40-中心通道,51-捕捉部,510-捕捉环,511-捕捉面,512-第一锥形面、513-第二锥形面,52-卡接部,520-主体,521-连接段、522-过渡段,523-卡耳,524-卡接面,60-连接体,61-加强块,70-中心支架,71-支架分体,72-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5为实施例1提供的滤芯1,其包括第一支撑元件10、第二支撑元件20和夹持于二者之间的深层过滤介质30,及位于该滤芯1中心的中心通道40,其中,深层过滤介质30具有朝向所述第一支撑元件10的第一表面和朝向第二支撑元件20的第二表面。本实施例中,深层过滤介质30的第一表面作为其上游表面,第二表面作为其下游表面。当然,也可以反过来。
该第一支撑元件10具有与深层过滤介质30的第一表面连通的第一通道13,位于中心通道40外周的第一按压环12及位于其外边缘的第一密封环11,第二支撑元件20具有与深层过滤介质30的第二表面连通的第二通道23,位于中心通道40外周的第二按压环22及位于其外边缘的第二密封环21,第一通道13和第二通道23二者之一与中心通道40连通。
其中,本实施例中,第一通道13位于第一支撑元件10的外边缘,通过径向穿透第一密封环11形成,作为进液通道;第二通道23位于第二支撑元件20的内侧、中心通道40的外周,通过径向穿透第二按压环22形成,作为与中心通道40连通的出液通道。当然,第一通道13也可以通过径向穿透第一按压环12形成,即设于第一支撑元件10的内侧、中心通道40的外周,作为与中心通道40连通的出液通道;相应地,第二通道23位于第二支撑元件20的外边缘,通过径向穿透第二密封环21形成,作为进液通道。
另外,中心通道40为第一支撑元件10、第二支撑元件20及深层过滤介质30各自中心处的开孔密封连接形成。
如图3和图4所示,为将深层过滤介质3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密封隔开,以避免原料液和滤液混合,第一密封环11和第二密封环21均与深层过滤介质30的外边缘形成密封挤压,并且,第一按压环12和第二按压环22均与深层过滤介质30位于中心通道40外周的区域形成密封挤压。
如图3和图6所示,为将轴向上下堆叠的第一支撑元10、深层过滤介质30及第二支撑元件20组装在一起形成滤芯1,在第一密封环11的外周具有一体成型的捕捉部51,在第二密封环21的外周具有一体成型的卡接部52,卡接部52卡接至捕捉部51,以使得第一支撑元件10和第二支撑元件20在外周形成连接,并将深层过滤介质30密封夹持于二者之间。其中,卡接部52包括与第二密封环21的外周相连的主体520和位于主体520末端内壁的卡耳523,并且,捕捉部51位于深层过滤介质30外侧并与深层过滤介质30径向隔开,卡耳523卡接至捕捉部51背离第二密封环21的轴向端面,并将捕捉部51轴向限制在卡耳523和第二密封环21之间。
第一支撑元件10和深层过滤介质30位于不同的轴向高度,此处,捕捉部51位于深层过滤介质30外侧、与深层过滤介质30径向隔开指的是,捕捉部51和深层过滤介质30在径向方向的投影不存在相互重叠的区域。
该实施例1提供的滤芯1中,捕捉部51和卡接部52的卡耳523相互卡接后,在二者间形成相互拉住作用,并且,该拉住作用力能够被充分、均匀地分散至捕捉部51和卡接部52径向内侧的第一密封环11和第二密封环21,使得二者对深层过滤介质30的外圈形成密封挤压。即该滤芯1中,捕捉部51和卡接部52不仅起到将轴向上下堆叠的第一支撑元10、深层过滤介质30及第二支撑元件20连接组装在一起的作用,还为第一密封环11和第二密封环21提供相向挤压深层过滤介质30的外圈的作用力,以便在相应挤压面间形成密封。
由于捕捉部51位于深层过滤介质30外侧、且与深层过滤介质30径向隔开,卡耳523卡接至捕捉部51背离第二密封环21的轴向端面,而捕捉部51被轴向限制在卡耳523和第二密封环21之间,即第一密封环11外周的捕捉部51和第二密封环21外周的卡接部52与用于挤压深层过滤介质30的外圈、以形成密封的第一密封环11和第二密封环21径向隔开,其增大了捕捉部51与卡耳523间形成卡接作用的区域与第一密封环11、第二密封环21之间的径向间距,因此,捕捉部51和卡耳523之间的相互拉住作用力能够更充分、更均匀地分散至第一密封环11和第二密封环21,相应地,过滤介质30的外圈受到第一密封环11和第二密封环21对其产生的挤压作用力就更大、更均匀,从而确保过滤介质30的外圈与第一密封环11之间、过滤介质30的外圈与第二密封环21之间形成可靠的挤压密封,过滤过程中,不会出现原料液和滤液混合的现象,提高过滤效率和滤液的品质。
本实施例1中,第一支撑元件10、深层过滤介质30、第二支撑元件20、深层过滤介质30、第一支撑元件10轴向堆叠形成一个单元,多个单元重复形成上述滤芯1,且相邻单元之间共用一个第一支撑元件10。
如图5所示,在滤芯1的中心处设有插入中心通道40内的中心支架70,其包括两个支架分体71,该两个支架分体71相向伸入中心通道40内、抵靠在中心通道40的侧壁上,二者的末端形成卡接、相互拉住,二者的起始端均包括位于中心通道40之外的头部,各头部压持于两端的第一支撑元件10的第一按压环12的端面上,即在滤芯1中心处,两支架分体71提供相向的挤压作用,使得第一按压环12和第二按压环22与深层过滤介质30位于中心通道40外周的区域形成挤压密封;并且,在第一按压环12的端面和头部之间还设有垫片72,该垫片72的作用是使得头部和第一按压环12之间形成密封,以防止未经过滤的原料液从头部和第一按压环12之间的缝隙流入中心通道40内与滤液混合,降低过滤效率。
如图6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密封环21的两端面还设有限位部24,其位于深层过滤介质30外侧、捕捉部51的内侧,并将捕捉部51径向限制在其与主体520之间。即捕捉部51被限位部24和主体520径向限位,那么,在捕捉部51和卡耳523形成卡接的过程中,可避免捕捉部51由于被卡耳523过度向内挤压,而形成过大的径向向内的形变或位移,造成捕捉部51与第一密封环11的连接处断裂。
需要说明的是,限位部24、深层过滤介质30、捕捉部51可能不完全位于相同的轴向高度,这里所说的限位部24位于深层过滤介质30外侧、捕捉部51的内侧指的是:在径向方向上,限位部24的投影位于深层过滤介质30的投影的外侧、捕捉部51的投影的内侧。
更好地,捕捉部51朝向第二密封环21的轴向端面与第二密封环21的端面间还存在轴向间隙,其作用是在捕捉部51和第二密封环21之间预留一定的轴向余量,确保捕捉部51的全部能够顺利进入限位部24、主体520及卡耳523围设的空间内,并保证捕捉部51背离第二密封环21的轴向端面能够牢牢顶住卡耳523,二者间产生足够大的相互拉住作用力,从而第一支撑元件10和第二支撑元件20连接更稳固,第一密封环11与过滤介质30的外圈之间、第二密封环21与过滤介质30的外圈之间的挤压密封性能更好。
或者如图6所示,捕捉部51的内侧壁与限位部24的外壁间径向隔开,且捕捉部51的外侧壁与主体520的至少部分径向隔开,即在捕捉部51和主体520之间预留一定的径向余量,也是为了确保捕捉部51能顺利卡入限位部24、主体520及卡耳523围设的空间内,捕捉部51背离第二密封环21的轴向端面能够牢牢顶住卡耳523,二者间产生足够大的相互拉住作用力。
如图7-8所示,上述的限位部24为间隔设于卡接部52的主体520径向内侧的多个块状结构;或者,限位部24也可以是设于主体520径向内侧的环状结构,其可在将深层过滤介质30叠放至第二支撑元件20的表面时,对深层过滤介质30起到径向限位作用,方便快速将深层过滤介质30放置于第二支撑元件20的表面,加快滤芯1的组装速度。
如图7、图9和图10所示,卡接部52包括多个、且分散设于第二密封环21的外周,并包括沿相反方向、轴向间隔设置的两组。如图6、图11和图12所示,捕捉部51为设于第一密封环11的外周的捕捉环510,每个第一密封环11的外周包括轴向间隔设置的两个捕捉环510,沿同一方向设置的一组卡接部52的卡耳523卡接至相应的捕捉环510。
卡接部52和捕捉部51的上述结构及位置的设计,可方便地将任一第二密封环21外周的两组卡接部52卡接至两个相邻第一密封环11外周的捕捉环51,第一密封环11外周的捕捉部51和第二密封环21外周的卡接部52间的相互拉住作用力更大,第一密封环11和第二密封环21间的连接作用更牢固。
如图12和图6所示,捕捉环510的外侧壁包括锥度不同的第一锥形面512和第二锥形面513,其中,第一锥形面512与轴向的夹角小于第二锥形面513与轴向的夹角,第一锥形面512与捕捉环510背离第二密封环21的轴向端面相连,第二锥形面513与捕捉环510朝向第二密封环21的轴向端面相连,第一锥形面512与主体520接触、抵靠,第二锥形面513与主体520之间径向隔开。
上述与轴向夹角更小的第一锥形面512与捕捉环510背离第二密封环21的轴向端面相连,且该第一锥形面512与卡接部52的主体520接触、抵靠,即第一锥形面512对主体520产生径向向外的推挤作用力,也就是说,卡接部52的卡耳523和主体520的部分内壁均与捕捉部51之间形成相互作用力,进一步提高卡接部52和捕捉部51之间的卡接作用强度;而与轴向夹角略大的第二锥形面513与捕捉环510朝向第二密封环21的轴向端面相连,且其与主体520之间径向隔开,避免卡接部52被捕捉环510过度径向向外推挤,造成卡耳523与捕捉环510背离第二密封环21的轴向端面间形成相互拉住作用的面积过小,以保证卡耳523和捕捉环510背离第二密封环21的轴向端面间的相互拉住作用足够大,捕捉部51和卡接部52之间的卡接作用强度高且稳定。其中,捕捉环510背离第二密封环21的轴向端面即为捕捉环510的捕捉面511。
如图7-10所示,第二密封环21外周、同一方向上的相邻卡接部52之间还设有连接体60,该连接体60和与之相邻的两卡接部52的主体520及第二密封环21的外边缘均相连,且两组卡接部52在周向错位设置。相邻的两卡接部52之间设置连接体60,连接体60与相邻卡接部52的主体520相连,即相邻卡接部52通过连接体60相连,连接体60又与第二密封环21的外边缘相连,从而可提高卡接部52的结构和连接强度。
两组卡接部52在周向错位设置,即在任一第二密封环21的整个外周的两个相反方向上,卡接部52与捕捉部51之间的卡接作用点分布密度更大,卡接部52和捕捉部51之间的卡接强度进一步提高,从而该第二支撑元件20与相邻的两个第一支撑元件10件的卡接更牢固。
其中,连接体60的结构与卡接部52的主体520的结构相同,均为与第二密封环21的外周相连的框架结构,流体可流动通过该框架结构;连接体60和与之相邻的两卡接部52的主体520之间通过加强块61相连,该加强块61的内侧与第二密封环21的外边缘相连。
连接体60的结构与卡接部52的主体520的结构相同,方便连接体60、卡接部52及第二支撑元件20的制造,且连接体60与各卡接部52的主体520间的连接作用更均衡。连接体60和相邻的卡接部52的主体520之间通过加强块61相连,该加强块61又与第二密封环21相连,进一步提高了卡接部52与连接体60、第二密封环21之间的连接作用强度。
如图10所示,上述主体520包括与第二密封环21的外周相连的连接段521和形成于主体520末端的过渡段522,卡耳523形成于过渡522段末端的内壁。连接段521倾斜向外延伸,过渡段522从其与连接段521末端相连的起始端倾斜向外延伸,过渡段522的延伸方向与径向间的夹角大于连接段521的延伸方向与径向间的夹角。即主体520通过倾斜角度较小的连接段521与第二密封环21的外周相连,其与第二密封环21外周的连接更平缓,过渡段522相对径向的倾斜角度较大,可增大卡耳23与捕捉环510之间的相互拉住作用强度。
具体地,连接段521的延伸方向与径向的夹角在20°-50°之间取值,其与第二密封环21外周的连接较为平缓,并能够保证过渡段522末端的卡耳523与捕捉环510之间的相互拉住作用强度。例如,连接段521的延伸方向与径向的夹角可以为20°、25°、35°、45°或50°。
过渡段522的延伸方向与径向间的夹角A2在60°-90°之间取值,确保卡耳523与捕捉环510之间的相互拉住作用强度足够高。例如,过渡段522的延伸方向与径向间的夹角可以为60°、65°、75°或90°,即过渡段522可以沿垂直于径向的方向延伸。
如图6所示,卡耳523朝向第二密封环21的轴向端面形成卡接面524,捕捉环510背离第二密封环21的轴向端面形成捕捉面511,卡接面524卡接至捕捉面511,卡接面524和捕捉面511二者至少之一与径向的夹角在2°-8°之间取值,即二者至少之一为与径向的夹角在2°-8°之间的环状斜面,从而可增大二者之间的相互拉住作用强度,卡接部62和捕捉部51之间卡接连接更稳固。
如图3、图6及图10所示,卡耳523朝向中心通道40的表面为锥形面或弧面,其方便捕捉环510相对卡耳523滑动,将捕捉面511卡至卡耳523的卡接面524。
当然,也可以省略前述的中心支架70。改为在第一按压环12的内边缘一体设置与前述类似的捕捉部或卡接部,相应地,在第二按压环22的内边缘一体设置与前述类似的卡接部或捕捉部,并使得轴向相邻的卡接部和捕捉部也形成卡接,从而相邻第一支撑元件1和第二支撑元件2在中心处也形成固定、连接,进而对夹设于二者间的深层过滤介质3的内边缘形成挤压作用,实现密封。另外,滤芯的中心处,在两端部的卡接部或捕捉部再各自密封卡接一接头,以防止未经过滤的原料液直接进入中心通道4内与滤液混合,降低过滤效率。
图13-17为实施例2提供的滤芯1,其结构与实施例1提供的滤芯1的结构相类似。
该滤芯1中,第一支撑元件10的第一通道13设于中心处,其径向穿透第一按压环12形成,与中心通道40连通,第一密封环11的外周具有轴向间隔设置的两个捕捉部51,即两个轴向隔开的捕捉环510,二者相对设于第一密封环11的外周。
第二通道23设于第二支撑元件20的外周,其径向穿透第二密封环21形成。于第二密封环21的外周分散设置多个卡接部52,多个卡接部52分为两组、轴向间隔设置,该两组卡接部52在第二密封环21的外周沿相反方向延伸。各卡接部52也具有用于与第二密封环21相连的主体520和设于主体520末端内壁的卡耳523。
第二支撑元件20、深层过滤介质30、第一支撑元件10、深层过滤介质30、第二支撑元件20轴向上下堆叠形成一个单元,该单元内,两侧的两个第二支撑元件20的第二密封环21外周的卡接部52相向卡接至夹在中间的第一支撑元件10的第一密封环11外周的两个捕捉环510。其中,捕捉部51位于深层过滤介质30外侧、与深层过滤介质30径向隔开,卡耳523卡接至捕捉部51背离第二密封环21的轴向端面,并将捕捉部51轴向限制在卡耳523和第二密封环21之间。
多个上述单元重复堆叠形成滤芯1,且相邻的单元间共用一个第二支撑元件20。其中,滤芯1的外周,捕捉部51和卡接部52向第二密封环21和第一密封环11传递相向的挤压作用力,使得第一密封环11和第二密封环21相向挤压深层过滤介质30的外圈,进而在相应的接触、挤压处形成密封。在滤芯1的内侧,也是通过如实施例1类似的中心支架70实现对中心通道40外周的第二按压环22和第一按压环12的相向挤压作用,实现第二按压环22与深层过滤介质30的内圈的挤压密封,及第一按压环12与深层过滤介质30的内圈的挤压密封。
将上述实施例1和实施例2提供的滤芯1密封安装至具有入口和出口的外壳内,即可组成完整的过滤器,实现过滤功能。

Claims (10)

1.一种滤芯,包括第一支撑元件、第二支撑元件和夹持于二者之间的深层过滤介质及位于所述滤芯中心的中心通道,所述深层过滤介质具有朝向所述第一支撑元件的第一表面和朝向第二支撑元件的第二表面;
所述第一支撑元件具有与所述深层过滤介质的第一表面连通的第一通道,位于中心通道外周的第一按压环及位于其外边缘的第一密封环,所述第二支撑元件具有与所述深层过滤介质的第二表面连通的第二通道,位于中心通道外周的第二按压环及位于其外边缘的第二密封环,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二者之一与中心通道连通;
所述第一密封环和第二密封环均与深层过滤介质的外边缘形成密封挤压,所述第一按压环和第二按压环均与深层过滤介质位于中心通道外周的区域形成密封挤压;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密封环的外周具有一体成型的捕捉部,所述第二密封环的外周具有一体成型的卡接部,所述卡接部包括与第二密封环的外周相连的主体和位于主体末端内壁的卡耳,所述捕捉部位于深层过滤介质外侧并与深层过滤介质径向隔开,所述卡耳卡接至捕捉部背离第二密封环的轴向端面,并将所述捕捉部轴向限制在所述卡耳和第二密封环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环的两端面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位于深层过滤介质外侧、所述捕捉部的内侧,并将所述捕捉部径向限制在其与主体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捕捉部朝向第二密封环的轴向端面与第二密封环的端面间存在轴向间隙;和/或,所述捕捉部的内侧壁与限位部的外壁间径向隔开,所述捕捉部的外侧壁与主体的至少部分径向隔开。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包括多个、且分散设于第二密封环的外周,并包括沿相反方向、轴向间隔设置的两组;所述捕捉部为设于第一密封环的外周的捕捉环,每个所述第一密封环的外周包括轴向间隔设置的两个捕捉环,沿同一方向设置的一组所述卡接部的卡耳卡接至相应的捕捉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捕捉环的外侧壁包括锥度不同的第一锥形面和第二锥形面,所述第一锥形面与轴向的夹角小于第二锥形面与轴向的夹角,所述第一锥形面与捕捉环背离第二密封环的轴向端面相连,所述第二锥形面与捕捉环朝向第二密封环的轴向端面相连,所述第一锥形面与主体接触、抵靠,所述第二锥形面与主体之间径向隔开。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环外周、同一方向上的相邻所述卡接部之间还设有连接体,所述连接体和与之相邻的两卡接部的主体及第二密封环的外边缘均相连,且两组所述卡接部在周向错位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的结构与卡接部的主体的结构相同,所述连接体和与之相邻的两卡接部的主体之间通过加强块相连,所述加强块的内侧与第二密封环的外边缘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卡耳朝向第二密封环的轴向端面形成卡接面,所述捕捉环背离第二密封环的轴向端面形成捕捉面,所述卡接面卡接至捕捉面,所述卡接面和捕捉面二者至少之一与径向的夹角在2°-8°之间取值;和/或,所述卡耳朝向中心通道的表面为锥形面或弧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与第二密封环的外周相连的连接段和形成于主体末端的过渡段,所述卡耳形成于过渡段末端的内壁;所述连接段倾斜向外延伸,所述过渡段从其与连接段末端相连的起始端倾斜向外延伸,所述过渡段与径向间的夹角A2大于连接段与径向间的夹角A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的延伸方向与径向的夹角A1在20°-50°之间取值;和/或,所述过渡段的延伸方向与径向间的夹角A2在60°-90°之间取值。
CN202321675031.8U 2023-06-29 2023-06-29 一种滤芯 Active CN2202573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75031.8U CN220257327U (zh) 2023-06-29 2023-06-29 一种滤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75031.8U CN220257327U (zh) 2023-06-29 2023-06-29 一种滤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57327U true CN220257327U (zh) 2023-12-29

Family

ID=893017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75031.8U Active CN220257327U (zh) 2023-06-29 2023-06-29 一种滤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573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214962B1 (en) Multi-element cylindrical filter with equalized flow
US5858230A (en) Hub ring and supporting plate for a filter
US4874513A (en) Disposable filter unit with filter support means at both sides of the filter element
US7329326B2 (en) Method of making a fluted filter media for air filter
JPH067614A (ja) 密封コネクタ
JPS62168511A (ja) 外部セルセパレ−タを有するフイルタカ−トリツジ
CN220257327U (zh) 一种滤芯
CN104302377B (zh) 模块化的叠片式过滤装置
CN220090704U (zh) 一种滤芯
US20190262758A1 (en) Filte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 Filter
WO2008039377A1 (en) Filter media arrangement, filter cartridge, and methods
CN220257346U (zh) 一种滤芯
CN217887097U (zh) 一种过滤器
CN220070889U (zh) 一种滤芯及其构成的过滤器
CN217473182U (zh) 一种过滤膜包的导流筛网及过滤膜包
CN217431012U (zh) 一种深层过滤器
US6319416B2 (en) Method of fluid filtering employing a novel cartridge sealing mechanism
CN215387915U (zh) 一种滤芯
CN106975261B (zh) 过滤器
CN217472825U (zh) 一种深层过滤组件
CN210993223U (zh) 一种折叠滤芯
CN220715010U (zh) 一种过滤面积大的叠片式过滤器
CN110538498A (zh) 一种折叠滤芯
CN216267274U (zh) 一种过滤装置
CN220386000U (zh) 深层过滤单元和过滤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