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73182U - 一种过滤膜包的导流筛网及过滤膜包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过滤膜包的导流筛网及过滤膜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73182U
CN217473182U CN202221417642.8U CN202221417642U CN217473182U CN 217473182 U CN217473182 U CN 217473182U CN 202221417642 U CN202221417642 U CN 202221417642U CN 217473182 U CN217473182 U CN 2174731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flow
holes
screen
membrane pack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1764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建东
杨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Cobetter Filtr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Cobetter Filt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Cobetter Filt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Cobetter Filtration Equipment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731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731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过滤膜包的导流筛网,解决了现有过滤膜包在压紧时导流筛网易在过滤区产生褶皱导致过滤效果变差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导流筛网,导流筛网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侧,两侧均设有一排通孔,一排通孔包括交替设置的进液孔和滤液孔,进液孔和滤液孔其中之一为封装孔,位于一排通孔中两个端孔之间的封装孔形成中间封装孔,中间封装孔包括圆孔、以及与圆孔分别连通的分流孔和阻流孔,分流孔向着靠近所在一排通孔相对侧的方向延伸,阻流孔向着远离所在一排通孔相对侧的方向延伸并沿着延伸方向逐渐靠近相邻的通孔。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采用上述导流筛网的过滤膜包。

Description

一种过滤膜包的导流筛网及过滤膜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离纯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过滤膜包的导流筛网及过滤膜包。
背景技术
分离纯化技术是获得高纯度、高活性生物制药产品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步骤,分离纯化的方法包括絮凝沉淀法、大孔树脂吸附法、膜分离法、高速离心法等,其中,膜分离包括微滤、超滤与纳滤,是对特定分子量的物质进行过滤的过程,其依靠稳定的压力和流速,通过膜的孔径实现筛分作用,迫使大分子物质被截留,小分子成分被滤出,因此能够完成有效成分的分离、浓缩、纯化。
膜分离组件包括泵、过滤膜包、管线、压力阀等,其中过滤膜包是以导流筛网作为支撑,以过滤膜为过滤介质,依靠压强差为推动力进行过滤,是膜分离组件的核心部件。过滤膜包中过滤膜之间通过导流筛网分隔,从而形成流道。
现有导流筛网设有两排相对设置的通孔,每排通孔包括交替设置的进液孔和滤液孔,两排通孔中的进液孔为封装孔,或者两排通孔中的滤液孔为封装孔,位于一排通孔中两个端孔之间的封装孔形成中间封装孔,中间封装孔的周圈设有密封圈。现有的过滤膜包包括交替堆叠的进液导流筛网和过滤单元,过滤单元包括滤液导流筛网和设于滤液导流筛网一侧或两侧的过滤层,膜包外周还设置密封包边,其中进液导流筛网和滤液导流筛网均采用上述导流筛网,由于导流筛网加工时裁剪误差或者定位堆叠不齐平等因素的存在,在过滤膜包压紧时,导流筛网位于密封圈以外的筛网部分(该部分筛网位于过滤区内)容易发生褶皱,从而导致该导流筛网与一侧的过滤层之间的流道宽度变大,甚至会把过滤层压裂,由此降低了过滤膜包的过滤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过滤膜包的导流筛网及过滤膜包,能够避免褶皱形成在导流筛网的过滤区内,由此避免了褶皱影响过滤膜包的过滤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过滤膜包的导流筛网,所述导流筛网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侧,所述两侧均设有一排通孔,一排通孔包括交替设置的进液孔和滤液孔,所述进液孔和滤液孔其中之一为封装孔,位于一排通孔中两个端孔之间的封装孔形成中间封装孔,所述中间封装孔包括圆孔、以及与所述圆孔分别连通的分流孔和阻流孔,所述分流孔向着靠近所在一排通孔相对侧的方向延伸,所述阻流孔向着远离所在一排通孔相对侧的方向延伸并沿着延伸方向逐渐靠近相邻的通孔。
在上述过滤膜包的导流筛网中,所述分流孔的壁部包括两个分流段,两个所述分流段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圆孔的壁部连接,两个所述分流段的另一端逐渐靠近并连接。
在上述过滤膜包的导流筛网中,两个所述分流段的另一端连接形成尖角或圆角。
在上述过滤膜包的导流筛网中,所述分流孔的延伸长度为L1,所述圆孔的直径为D,满足0.3≤L1/ D≤1。
在上述过滤膜包的导流筛网中,所述分流孔的最大宽度为W,所述圆孔的直径为D,满足0.2≤W/ D≤1。
在上述过滤膜包的导流筛网中,所述阻流孔包括第一阻流段和第二阻流段,所述第一阻流段连接在所述圆孔与所述第二阻流段之间,所述第一阻流段向着远离所在一排通孔相对侧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阻流段沿着所在一排通孔排列的方向延伸。
在上述过滤膜包的导流筛网中,所述阻流孔的壁部包括第一弧形段和位于所述第一弧形段与导流筛网边缘之间的折线段,所述折线段由两条直线段连接形成,两条直线段之间的夹角为钝角,其中一个直线段与部分第一弧形段形成所述第一阻流段,另一个直线段与剩余部分第一弧形段连接形成所述第二阻流段。
在上述过滤膜包的导流筛网中,所述阻流孔的壁部由两个第二弧形段连接形成,以使所述阻流孔的宽度沿着延伸方向逐渐减小。
在上述过滤膜包的导流筛网中,所述阻流孔与相邻的通孔之间存在2mm~6mm的填充间隙。
在上述过滤膜包的导流筛网中,所述阻流孔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阻流孔对称分布在所述圆孔的两侧。
在上述过滤膜包的导流筛网中,两个所述阻流孔之间的距离向着远离所在一排通孔相对侧的方向逐渐增大,两个所述阻流孔之间的最大距离为L2,所述圆孔的直径为D,满足L2≤1.8D。
在上述过滤膜包的导流筛网中,所述阻流孔与所述导流筛网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介于3mm和10mm之间。
在上述过滤膜包的导流筛网中,所述圆孔与所述导流筛网边缘之间的距离为L3 ,所述圆孔的直径为D,满足0.3≤L3/ D≤2。
一种过滤膜包,包括交替堆叠设置的过滤单元和进液导流筛网,所述过滤单元包括滤液导流筛网和设于所述滤液导流筛网一侧或两侧的过滤层,所述进液导流筛网和滤液导流筛网均采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导流筛网,所述滤液导流筛网中的进液孔形成所述封装孔,所述进液导流筛网的滤液孔形成所述封装孔,中间封装孔的周圈设置第一密封部,所述分流孔和阻流孔内填充有第二密封部。
在上述过滤膜包中,所述第一密封部包括分流区、阻流区和导流区,所述分流区围绕所述分流孔设置,所述阻流区围绕所述阻流孔设置,所述导流区连接所述分流区与阻流区。
在上述过滤膜包中,所述滤液导流筛网中的进液孔的孔径大于所述滤液孔的孔径,中间的进液孔形成所述中间封装孔,所述分流孔的延伸长度为L1,所述圆孔的直径为D,满足0.3≤L1/ D≤0.5;所述分流孔的最大宽度为W,满足0.2≤W/ D≤0.7;所述圆孔与所述导流筛网边缘之间的距离为L3 ,满足0.3≤L3/ D≤0.7。
在上述过滤膜包中,所述进液导流筛网的进液孔的孔径大于所述滤液孔的孔径,中间的滤液孔形成所述中间封装孔,所述分流孔的延伸长度为L1,所述圆孔的直径为D,满足0.7≤L1/ D≤1;所述分流孔的最大宽度为W,满足0.7≤W/ D≤1;所述圆孔与所述导流筛网边缘之间的距离为L3 ,满足1.5≤L3/ D≤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的中间封装孔包括圆孔、以及与圆孔分别连通的分流孔和阻流孔,分流孔向着靠近所在一排通孔相对侧的方向延伸,阻流孔向着远离所在一排通孔相对侧的方向延伸并沿着延伸方向逐渐靠近相邻的通孔。如此一来,在对中间封装孔进行封装时,硅胶粘合剂注入中间封装孔的圆孔内,此时粘结剂会从圆孔处向着阻流孔和分流孔流动并填满阻流孔和分流孔,以使阻流孔和分流孔内填充有第二密封部,随后从相邻通孔处进行抽真空,位于圆孔及阻流孔和分流孔内的粘结剂会向周围筛网扩散渗透,并在整个中间封装孔外周侧形成第一密封部;其中,由于第二密封部为硅胶材质,其质地较为柔软,因此在过滤膜包压紧时,导流筛网更易在第二密封部处形成褶皱,由于该褶皱位于非过滤区内,因此该褶皱的形成并不会导致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流道增大以及相邻过滤层的破裂,由此降低了对过滤效果的影响,进一步提升了过滤膜包的过滤效果,并且,相较于单独的圆孔,增设了阻流孔和分流孔能够使得第一密封部不完全是规则的圆形,而是呈现出具有多个功能区的不规则形状,具体的,第一密封部包括位于分流孔外侧的分流区、位于阻流孔外侧的阻流区以及位于圆孔外侧的导流区,其中,分流孔内朝相对侧通孔渗透的硅胶粘合剂可用于形成分流区,分流孔内朝相邻通孔渗透的硅胶粘合剂可用于形成导流区,阻流孔内朝筛网同侧外边缘及相邻通孔渗透的硅胶粘合剂可用于形成阻流区;分流区可将流向而来的流体平滑的分向两侧,而导流区可将分开的流体顺利导入到两侧相邻的通孔中,阻流区与外围的封装圈连接配合可以阻止流体流向阻流孔背向相邻通孔的一侧区域内。现有技术中的过滤膜包在过滤时,液体从一排通孔流向另一排通孔时,流体在冲击另一排通孔的密封圈附近区域时会形成死角区以及在未封装的通孔或密封圈与封装圈之间形成死角区,死角区会导致料液的堆积,从而影响整体过滤效果,而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密封部的分流区、阻流区和导流区,可有效避免了上述死角区的形成,避免了料液的堆积,进而提升了过滤效果。
分流孔的壁部包括两个分流段,两个分流段的一端分别与圆孔的壁部连接,两个分流段的另一端逐渐靠近并连接。如此设计,可使分流区的两侧形成逐渐靠近相邻通孔的导流面,以引导流体向着两侧相邻的通孔的方向流动,进而提升过滤速率。
两个分流段的另一端连接形成尖角或圆角。如此设计,能够使分流区的形状形成锥状,以此提升分流区对流体的分流效果,良好的防止了死角区的产生。
分流孔的延伸长度为L1,圆孔的直径为D,满足0.3≤L1/ D≤1。如此设计,既能保证分流区的形成以及对流体的分流效果;又能减少粘结剂的用量,以降低制造成本。
分流孔的最大宽度为W,圆孔的直径为D,满足0.2≤W/ D≤1。如此设计,既能保证分流区及导流区对流体的分流导流效果;又能利于分流孔的加工成型。
阻流孔包括第一阻流段和第二阻流段,第一阻流段连接在圆孔与第二阻流段之间,第一阻流段向着远离所在一排通孔相对侧的方向延伸,第二阻流段沿着所在一排通孔排列的方向延伸。如此设计,第一阻流段利于粘合剂填满中间封装孔和封装圈之间的区域,第二阻流段的设计可利于粘结剂填满阻流孔末端与封装圈之间的区域,进而提升阻流区对流体的阻挡效果。
阻流孔的壁部包括第一弧形段和位于所述第一弧形段与导流筛网边缘之间的折线段,所述折线段由两条直线段连接形成,两条直线段之间的夹角为钝角,其中一个直线段与部分第一弧形段形成所述第一阻流段,另一个直线段与剩余部分第一弧形段连接形成所述第二阻流段。第一弧形段的设计可使形成的导流区较为圆滑,导流效果更好;而折线段的设计,利于引导粘结剂流动扩散,以使粘结剂填满第二阻流段与封装圈之间的空隙。
阻流孔与相邻的通孔之间存在2mm~6mm的填充间隙。如此设计,既能够避免粘结剂流入相邻通孔内,又能保证阻流区的形成以及对流体的阻挡效果。
阻流孔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阻流孔对称分布在圆孔的两侧。如此设计,能够使第一密封部形成类三角形结构,以防止中间封装孔与封装圈之间形成死角区,由此防止了料液的堆积。
两个阻流孔之间的距离向着远离所在一排通孔相对侧的方向逐渐增大,两个阻流孔之间的最大距离为L2,圆孔的直径为D,满足L2≤1.8D。如此设计,能够保证粘结剂填充满两个阻流孔之间的区域内,以避免两个阻流孔之间形成空隙导致后期无法对过滤层进行有效支撑,进而出现过滤层发生破裂的现象。
阻流孔与导流筛网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介于3mm和10mm之间。如此设计,既能够避免阻流区将导流筛网的外侧边缘充满,致使过滤膜包封装时外层无法进行封胶,又能避免阻流区与封装圈之间形成未被粘结剂填充的区域。
圆孔与导流筛网边缘之间的距离为L3 ,圆孔的直径为D,满足0.3≤L3/ D≤2。如此设计,可保证粘胶剂填满圆孔与封装圈之间的区域内。
一种过滤膜包,包括交替堆叠设置的过滤单元和进液导流筛网,过滤单元包括滤液导流筛网和设于滤液导流筛网一侧或两侧的过滤层,进液导流筛网和滤液导流筛网均采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导流筛网,滤液导流筛网中的进液孔形成所述封装孔,进液导流筛网的滤液孔形成封装孔,中间封装孔的周圈设置第一密封部,所述分流孔和阻流孔内填充有第二密封部。如此设计,在压紧时使导流筛网上的褶皱形成在第二密封部上,即位于非过滤区内,以使该褶皱的形成并不会导致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流道增大以及相邻过滤层的破裂,由此降低了对过滤效果的影响,进一步提升了过滤膜包的过滤效果。并且在过滤时,料液经进液导流筛网上的进液孔流入进液导流筛网与过滤层之间后,经过滤层过滤后流向滤液导流筛网,并由滤液导流筛网上的滤液孔流出,由于进液导流筛网和滤液导流筛网的中间封装孔设计,避免了死角区的产生,由此避免了料液的堆积,提升了过滤膜包的过滤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导流筛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中间封装孔封装后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中间封装孔封装后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过滤膜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滤液导流筛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过滤膜包的剖视图一;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过滤膜包的剖视图二。
附图标记:
1、进液孔;2、滤液孔;3、中间封装孔;30、圆孔;31、分流孔;310、分流段;32、阻流孔;320、第一阻流段;321、第二阻流段;322、第一弧形段;323、第一直线段;324、第二直线段;4、第一密封部;40、导流区;41、分流区;410、导流面;42、阻流区;5、封装圈;6、第二密封部;100、过滤单元;110、滤液导流筛网;120、过滤层;200、进液导流筛网。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过滤膜包的导流筛网,所述导流筛网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侧,所述两侧均设有一排通孔,一排通孔包括交替设置的进液孔和滤液孔,所述进液孔和滤液孔其中之一为封装孔,位于一排通孔中两个端孔之间的封装孔形成中间封装孔,所述中间封装孔包括圆孔、以及与所述圆孔分别连通的分流孔和阻流孔,所述分流孔向着靠近所在一排通孔相对侧的方向延伸,所述阻流孔向着远离所在一排通孔相对侧的方向延伸并沿着延伸方向逐渐靠近相邻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中的中间封装孔包括圆孔、以及与圆孔分别连通的分流孔和阻流孔,分流孔向着靠近所在一排通孔相对侧的方向延伸,阻流孔向着远离所在一排通孔相对侧的方向延伸并沿着延伸方向逐渐靠近相邻的通孔。如此一来,在对中间封装孔进行封装时,硅胶粘合剂注入中间封装孔的圆孔内,此时粘结剂会从圆孔处向着阻流孔和分流孔流动并填满阻流孔和分流孔,以使阻流孔和分流孔内填充有第二密封部,随后从相邻通孔处进行抽真空,位于圆孔及阻流孔和分流孔内的粘结剂会向周围筛网扩散渗透,并在整个中间封装孔外周侧形成第一密封部;其中,由于第二密封部为硅胶材质,其质地较为柔软,因此在过滤膜包压紧时,导流筛网更易在第二密封部处形成褶皱,由于该褶皱位于非过滤区内,因此该褶皱的形成并不会导致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流道增大以及相邻过滤层的破裂,由此降低了对过滤效果的影响,进一步提升了过滤膜包的过滤效果,并且,相较于单独的圆孔,增设了阻流孔和分流孔能够使得第一密封部不完全是规则的圆形,而是呈现出具有多个功能区的不规则形状,具体的,第一密封部包括位于分流孔外侧的分流区、位于阻流孔外侧的阻流区以及位于圆孔外侧的导流区,其中,分流孔内朝相对侧通孔渗透的硅胶粘合剂可用于形成分流区,分流孔内朝相邻通孔渗透的硅胶粘合剂可用于形成导流区,阻流孔内朝筛网同侧外边缘及相邻通孔渗透的硅胶粘合剂可用于形成阻流区;分流区可将流向而来的流体平滑的分向两侧,而导流区可将分开的流体顺利导入到两侧相邻的通孔中,阻流区与外围的封装圈连接配合可以阻止流体流向阻流孔背向相邻通孔的一侧区域内。现有技术中的过滤膜包在过滤时,液体从一排通孔流向另一排通孔时,流体在冲击另一排通孔的密封圈附近区域时会形成死角区以及在未封装的通孔或密封圈与封装圈之间形成死角区,死角区会导致料液的堆积,从而影响整体过滤效果,而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密封部的分流区、阻流区和导流区,可有效避免了上述死角区的形成,避免了料液的堆积,进而提升了过滤效果。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导流筛网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侧,两侧分别设有一排通孔,一排通孔包括交替设置的进液孔1和滤液孔2,且两排通孔中的进液孔1对应设置,两排通孔中的滤液孔2对应设置,进液孔1和滤液孔2其中之一为封装孔,需要说明的是,两排通孔中的进液孔1为封装孔,或者两排通孔中的滤液孔2为封装孔,位于一排通孔中两个端孔之间的封装孔形成中间封装孔3,中间封装孔3包括圆孔30、分流孔31和阻流孔32,分流孔31和阻流孔32分别与圆孔30连通,分流孔31向着靠近所在一排通孔相对侧的方向延伸,即向着另一排通孔的方向延伸,而阻流孔32向着远离所在一排通孔相对侧的方向延伸并沿着延伸方向逐渐靠近相邻的通孔,即阻流孔32向着远离另一排通孔的方向延伸并沿着延伸方向逐渐靠近相邻的通孔。如此一来,在对中间封装孔3进行封装时,硅胶粘合剂注入中间封装孔的圆孔30内,此时粘结剂会从圆孔30处向着阻流孔32和分流孔31流动,以使阻流孔32和分流孔31内填充有第二密封部6,随后从相邻通孔处进行抽真空,位于圆孔30及阻流孔32和分流孔31内的粘结剂会向周围筛网扩散渗透,并在整个中间封装孔外周侧形成第一密封部4(如图3所示),相较于单独的圆孔,增设了阻流孔32和分流孔31能够使得第一密封部4不完全是规则的圆形,而是呈现出具有多个功能区的不规则形状,具体的,第一密封部4包括位于分流孔31外侧的分流区41、位于阻流孔32外侧的阻流区42以及位于圆孔30外侧的导流区40,如图3所示,其中,分流孔31内朝相对侧通孔渗透的硅胶粘合剂可用于形成分流区41,分流区41在导流筛网上的投影位于中间封装孔与一排通孔中心连线相互垂直的切线及封装孔边缘合围区域内,分流孔31内朝相邻通孔渗透的硅胶粘合剂可用于形成导流区40,导流区40在导流筛网上的投影位于中间封装孔所在一排通孔中心连线朝该一排通孔的相对侧,而阻流孔32内朝导流筛网同侧外边缘及相邻通孔渗透的硅胶粘合剂可用于形成阻流区42,阻流区42在导流筛网上的投影位于中间封装孔所在一排通孔的中心连线与该封装孔同侧导流筛网边缘之间,过滤时,分流区41可将流向而来的流体平滑的分向两侧,而导流区40可将分开的流体顺利导入到两侧相邻的通孔中,阻流区42与外围的封装圈5连接配合可以阻止流体流向阻流孔32背向相邻通孔的一侧区域内。
现有技术中的过滤膜包在过滤时,液体从一排通孔流向另一排通孔时,流体在冲击另一排通孔的密封圈附近区域时会形成死角区以及在未封装的通孔或密封圈与封装圈之间形成死角区,死角区会导致料液的堆积,从而影响整体过滤效果,而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密封部4的分流区41、阻流区42和导流区40,可有效避免了上述死角区的形成,避免了料液的堆积,进而提升了过滤效果;此外,由于第二密封部6为硅胶材质,其质地较为柔软,因此在过滤膜包压紧时,导流筛网更易在第二密封部6处形成褶皱,由于该褶皱位于非过滤区内,因此该褶皱的形成并不会导致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流道增大以及相邻过滤层的破裂,由此降低了对过滤效果的影响,进一步提升了过滤膜包的过滤效果。
具体的,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分流孔31的壁部包括两个分流段310,两个分流段310的一端分别与圆孔30的壁部连接,两个分流段310的另一端逐渐靠近并连接,优选的,两个分流段310的另一端连接形成尖角或圆角。如此设计,可使分流区41的两侧形成逐渐靠近相邻通孔的导流面410,以引导流体向着两侧相邻的通孔的方向流动,进而提升过滤速率;此外,尖角或圆角的设计,还能够使分流区41的形状形成锥状,以此提升分流区41对流体的分流效果,良好的防止了死角区的产生。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分流孔31的延伸长度为L1,圆孔的直径为D,满足0.3≤L1/ D≤1。当L1/ D<0.3时,分流区41的形成沿筛网流动方向过短,具有缺陷,使得流体在还未流动到分流区41时就会自身产生分流,导致分流区41对流体的分流效果较差,且无法覆盖死角区,导致死角区的产生;当L1/ D>1时,导致分流区41覆盖面积过大,过大的分流区41会导致过滤膜面积的损失,同时,也会增加粘结剂的用量,进而导致制造成本增加;为此,本实施例中优选0.3≤L1/ D≤1,如此设计,既能保证分流区41的形成以及对流体的分流效果;又能减少粘结剂的用量,以降低制造成本。
此外,本实施例中分流孔31的最大宽度为W,圆孔的直径为D,满足0.2≤W/ D≤1,当W/ D<0.2时,分流区41的两侧及导流区40对流体的导流效果较差;当W/ D>1时,不利于分流孔31的加工成型,且也容易导致导流区40覆盖面积过大;为此,本实施例中优选0.2≤W/ D≤1,如此设计,既能保证分流区41及导流区40对流体的分流导流效果;又能利于分流孔31的加工成型。
其次,本实施例中的阻流孔32包括第一阻流段320和第二阻流段321,第一阻流段320连接在圆孔30与第二阻流段321之间,第一阻流段320向着远离另一排通孔的方向倾斜延伸以逐渐靠近相邻的通孔,第二阻流段321沿着所在一排通孔排列的方向延伸。第一阻流段320利于粘合剂填满中间封装孔和封装圈5之间的区域,第二阻流段321的设计可利于粘结剂填满阻流孔32末端与封装圈5之间的区域,进而提升阻流区42对流体的阻挡效果。
优选的,阻流孔32的壁部包括第一弧形段322和位于第一弧形段322与导流筛网边缘之间的折线段,折线段由两条直线段连接形成,两条直线段之间的夹角为钝角,两条直线段分别为第一直线段323和第二直线段324,第一直线段323与部分第一弧形段322形成上述第一阻流段320,第二直线段324沿着通孔的排列方向延伸并与剩余部分第一弧形段连接形成上述第二阻流段321。第一弧形段322的设计可使形成的导流区40较为圆滑,导流效果更好;而折线段的设计,利于引导粘结剂流动扩散,以使粘结剂填满第二阻流段321与封装圈5之间的空隙。
其中,阻流孔32与相邻的通孔之间存在填充间隙H1,满足2mm≤H1≤6mm,当H1<2mm时,会导致粘结剂流入相邻通孔内,当H1>6mm时,会影响阻流区42的形成,进而降低阻流区42对流体的阻挡效果,为此,本实施例中的优选2mm≤H1≤6mm,如此设计,既能避免粘结剂流入相邻通孔内,又能保证阻流区42的形成以及对流体的阻挡效果。此外,阻流孔32与导流筛网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H2介于3mm和10mm之间,当H2<3mm时,阻流区42将导流筛网的外侧边缘充满,致使过滤膜包封装时外层无法进行封胶;当H2>10mm时,阻流区42与封装圈5之间会形成未被粘结剂填充的区域,导致过滤层对应该区域的部分无法得到支撑,进而发生破裂的风险。为此,本实施例中优选3mm ≤H2≤10mm,如此设计,既能够避免阻流区42将导流筛网的外侧边缘充满,致使过滤膜包封装时外层无法进行封胶,又能避免阻流区42与封装圈5之间形成未被粘结剂填充的区域。
为了防止中间封装孔3与封装圈5之间形成死角区,由此防止料液的堆积,本实施例中阻流孔3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阻流孔32对称分布在圆孔30的两侧并且相背延伸,以使密封部4形成类三角形结构,由此防止中间封装孔3与封装圈5之间形成死角区。此外,两个阻流孔32之间的距离向着远离另一排通孔的方向逐渐增大,两个阻流孔32之间的最大距离为L2,满足L2≤1.8D。如此设计,能够保证粘结剂填充满两个阻流孔32之间的区域内,以避免两个阻流孔32之间形成空隙导致后期无法对过滤层进行有效支撑,进而出现过滤层发生破裂的现象。
最后,本实施例中圆孔30与导流筛网边缘之间的距离为L3 ,满足0.3≤L3/ D≤2,当L3/ D<0.3时,粘胶剂将导流筛网的外侧边缘充满,致使过滤膜包封装时外层无法进行封胶;当L3/ D>2时,无法保证粘胶剂填满圆孔30与封装圈5之间的区域内,由此使得圆孔30与封装圈5之间形成空隙导致后期无法对过滤层进行有效支撑,进而出现过滤层发生破裂的现象。为此,本实施例中优选0.3≤L3/ D≤2,如此设计,既能避免粘结剂将导流筛网的外侧边缘充满,又能保证粘胶剂填满圆孔30与封装圈5之间的区域内。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阻流孔的壁部由两个第二弧形段连接形成,以使阻流孔的宽度沿着延伸方向逐渐减小,其中阻流孔与相邻通孔之间的间隙、两个阻流孔之间的最大距离与圆孔的直径之比、以及阻流孔与导流筛网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均参照上述数值设置,在此不再详述。
实施例二
如图1、图5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过滤膜包,包括交替堆叠设置的过滤单元100和进液导流筛网200,过滤单元100包括滤液导流筛网110和设于滤液导流筛网110一侧或两侧的过滤层120,需要说明的是,在过滤单元100位于过滤膜包的一端时,此时滤液导流筛网110的一侧设有过滤层120,当过滤单元100位于两个进液导流筛网200之间时,滤液导流筛网110的两侧设有过滤层120。进液导流筛网200和滤液导流筛网110均采用实施例一所述的导流筛网,其中滤液导流筛网110中的进液孔1形成所述封装孔,进液导流筛网200的滤液孔2形成封装孔,封装孔的周圈设置密封部,位于端部的封装孔周圈的密封部呈环形,而中间封装孔3外侧周圈设有第一密封部4,第一密封部4包括上述分流区41、阻流区42和导流区40,分流区41围绕分流孔31设置,阻流区42围绕阻流孔32设置,导流区40连接分流区41与阻流区42,而分流孔31和阻流孔32内填充有第二密封部6。
为了提升过滤效果以及防止死角区的产生,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滤液导流筛网110中的进液孔1的孔径大于滤液孔2的孔径,中间的进液孔1形成中间封装孔3,需要说明的是,滤液导流筛网110中的进液孔1的孔径大于滤液孔2的孔径,是指中间封装孔3中圆孔30的孔径大于滤液孔2的孔径,且满足0.3≤L1/ D≤0.5、0.2≤W/ D≤0.7以及0.3≤L3/ D≤0.7。如图1所示,进液导流筛网200的进液孔1的孔径大于滤液孔2的孔径,中间的滤液孔2形成中间封装孔3,需要说明的是,进液导流筛网200的进液孔1的孔径大于滤液孔2的孔径,是指进液孔1的孔径大于中间封装孔3中圆孔30的孔径,且满足0.7≤L1/ D≤1、0.7≤W/ D≤1以及1.5≤L3/ D≤2。
如图7至图8所示,过滤膜包过滤时,料液经进液导流筛网200上的进液孔1流入进液导流筛网200与过滤层120之间后,一部分料液经过滤层120过滤后流向滤液导流筛网110,并由滤液导流筛网110上的滤液孔2流出,一部分未经过滤的料液沿着进液导流筛网200切向流动并流向对侧,并最后从对侧的进液孔1排出。由于进液导流筛网200和滤液导流筛网110的中间封装孔3设计,可在进行抽真空封装后避免了死角区的产生,由此避免了料液的堆积,提升了过滤膜包的过滤效果;此外由于第二密封部6为硅胶材质,其质地较为柔软,因此在过滤膜包压紧时,进液导流筛网200和滤液导流筛网110更易在第二密封部6处形成褶皱,由于该褶皱位于非过滤区内,因此该褶皱的形成并不会导致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流道增大以及相邻过滤层的破裂,由此降低了对过滤效果的影响,进一步提升了过滤膜包的过滤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中间封装孔的圆孔还可与相邻通孔的孔径相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Claims (17)

1.一种过滤膜包的导流筛网,所述导流筛网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侧,所述两侧均设有一排通孔,一排通孔包括交替设置的进液孔和滤液孔,所述进液孔和滤液孔其中之一为封装孔,位于一排通孔中两个端孔之间的封装孔形成中间封装孔,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封装孔包括圆孔、以及与所述圆孔分别连通的分流孔和阻流孔,所述分流孔向着靠近所在一排通孔相对侧的方向延伸,所述阻流孔向着远离所在一排通孔相对侧的方向延伸并沿着延伸方向逐渐靠近相邻的通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滤膜包的导流筛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孔的壁部包括两个分流段,两个所述分流段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圆孔的壁部连接,两个所述分流段的另一端逐渐靠近并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过滤膜包的导流筛网,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分流段的另一端连接形成尖角或圆角。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过滤膜包的导流筛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孔的延伸长度为L1,所述圆孔的直径为D,满足0.3≤L1/ D≤1。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过滤膜包的导流筛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孔的最大宽度为W,所述圆孔的直径为D,满足0.2≤W/ D≤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滤膜包的导流筛网,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流孔包括第一阻流段和第二阻流段,所述第一阻流段连接在所述圆孔与所述第二阻流段之间,所述第一阻流段向着远离所在一排通孔相对侧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阻流段沿着所在一排通孔排列的方向延伸。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过滤膜包的导流筛网,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流孔的壁部包括第一弧形段和位于所述第一弧形段与导流筛网边缘之间的折线段,所述折线段由两条直线段连接形成,两条直线段之间的夹角为钝角,其中一个直线段与部分第一弧形段形成所述第一阻流段,另一个直线段与剩余部分第一弧形段连接形成所述第二阻流段。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滤膜包的导流筛网,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流孔的壁部由两个第二弧形段连接形成,以使所述阻流孔的宽度沿着延伸方向逐渐减小。
9.如权利要求6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过滤膜包的导流筛网,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流孔与相邻的通孔之间存在2mm~6mm的填充间隙。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过滤膜包的导流筛网,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流孔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阻流孔对称分布在所述圆孔的两侧。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过滤膜包的导流筛网,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阻流孔之间的距离向着远离所在一排通孔相对侧的方向逐渐增大,两个所述阻流孔之间的最大距离为L2,所述圆孔的直径为D,满足L2≤1.8D。
12.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过滤膜包的导流筛网,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流孔与所述导流筛网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介于3mm和10mm之间。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滤膜包的导流筛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孔与所述导流筛网边缘之间的距离为L3 ,所述圆孔的直径为D,满足0.3≤L3/ D≤2。
14.一种过滤膜包,包括交替堆叠设置的过滤单元和进液导流筛网,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单元包括滤液导流筛网和设于所述滤液导流筛网一侧或两侧的过滤层,所述进液导流筛网和滤液导流筛网均采用权利要求1至13任意一项所述的导流筛网,所述滤液导流筛网中的进液孔形成所述封装孔,所述进液导流筛网的滤液孔形成所述封装孔,中间封装孔的周圈设置第一密封部,所述分流孔和阻流孔内填充有第二密封部。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过滤膜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部包括分流区、阻流区和导流区,所述分流区围绕所述分流孔设置,所述阻流区围绕所述阻流孔设置,所述导流区连接所述分流区与阻流区。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过滤膜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液导流筛网中的进液孔的孔径大于所述滤液孔的孔径,中间的进液孔形成所述中间封装孔,所述分流孔的延伸长度为L1,所述圆孔的直径为D,满足0.3≤L1/ D≤0.5;所述分流孔的最大宽度为W,满足0.2≤W/ D≤0.7;所述圆孔与所述导流筛网边缘之间的距离为L3 ,满足0.3≤L3/ D≤0.7。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一种过滤膜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导流筛网的进液孔的孔径大于所述滤液孔的孔径,中间的滤液孔形成所述中间封装孔,所述分流孔的延伸长度为L1,所述圆孔的直径为D,满足0.7≤L1/ D≤1;所述分流孔的最大宽度为W,满足0.7≤W/ D≤1;所述圆孔与所述导流筛网边缘之间的距离为L3 ,满足1.5≤L3/ D≤2。
CN202221417642.8U 2022-05-30 2022-06-08 一种过滤膜包的导流筛网及过滤膜包 Active CN21747318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92130 2022-05-30
CN2022213921300 2022-05-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73182U true CN217473182U (zh) 2022-09-23

Family

ID=833126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17642.8U Active CN217473182U (zh) 2022-05-30 2022-06-08 一种过滤膜包的导流筛网及过滤膜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7318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82292A (zh) * 2022-08-18 2022-11-25 杭州科百特过滤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过滤膜包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82292A (zh) * 2022-08-18 2022-11-25 杭州科百特过滤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过滤膜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473182U (zh) 一种过滤膜包的导流筛网及过滤膜包
DE2635460C2 (zh)
CN201578990U (zh) 螺旋卷式双流道对流反渗透膜组件和膜元件
CN217527036U (zh) 一种过滤膜包
EP1427515B1 (en) Process for making a fluid processing module
WO2023134442A1 (zh) 一种过滤膜包及其封装方法
CN101389388A (zh) 用于过滤堆叠件的过滤片
CN116440580A (zh) 一种用于含蛋白料液除病毒过滤的过滤装置及进行含蛋白料液除病毒过滤的方法
CN217473175U (zh) 一种膜包的导流筛网及膜包
CN112387119A (zh) 一种用于去除病毒的过滤器
JPH0696100B2 (ja) 限外濾過装置
CN217473177U (zh) 一种膜包
CN103796743A (zh) 亲油性渗透汽化膜组件
CN218188958U (zh) 一种过滤膜包
CN217526674U (zh) 一种高密封性过滤单元及过滤膜包
CN213790973U (zh) 一种过滤器
CN218188424U (zh) 过滤膜包
CN116440579A (zh) 一种过滤膜包及其在除病毒过滤中的应用
CN217526667U (zh) 一种进液流畅的过滤膜包
CN217526671U (zh) 过滤膜包
KR20220055466A (ko) 나선형-권취 요소를 위한 바람직한 유동 경로
CN220779731U (zh) 一种囊式过滤膜包
CN220495737U (zh) 一种过滤膜包单元及过滤膜包
CN217472825U (zh) 一种深层过滤组件
CN221535938U (zh) 一种用于过滤装置的筛网及其过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