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64865U - 一种主副绕组流水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主副绕组流水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64865U
CN216564865U CN202122940368.4U CN202122940368U CN216564865U CN 216564865 U CN216564865 U CN 216564865U CN 202122940368 U CN202122940368 U CN 202122940368U CN 216564865 U CN216564865 U CN 2165648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ing
lifting
clamping
stator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4036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学强
申保玲
任培玉
徐秀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te Technology Qingda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td Technology Industry Qingda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d Technology Industry Qingdao Co ltd filed Critical Ztd Technology Industry Qingdao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648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648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定子绕线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主副绕组流水线,其包括用于对定子工装主绕组绕线的第一绕线机、对定子工装副绕组绕线的第二绕线机,以及平行设置的第一运载线及第二运载线,第一运载线用于运载完成主绕组绕线的定子工装,第二运载线用于运载完成副绕组绕线的定子工装,第一绕线机A和第二绕线机B包括绕线机构和用于取放、搬运定子工装的夹取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运载线的传递使定子在一道工序中自动完成两种线径的漆包线的绕线,不需要增加工序或操作人员,节省设备和人工成本,并且有效提高加工效率;通过升降中转机构调整夹爪的夹取对象,从而使夹取机构采用升降气缸取代电机,简化设备结构。

Description

一种主副绕组流水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定子绕线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主副绕组流水线。
背景技术
部分定子铁芯绕线时需要在主副绕组上进行不同线径、不同匝数或多次绕线的绕线加工。现有加工过程中,通常需要采用不同的加工设备和加工工序才能完成一个定子的绕线过程,一方面所用的设备较多,提高设备成本,另一方面在不同工序之间切换时,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和人力成本,加工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主副绕组流水线,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主副绕组流水线,包括用于对定子工装主绕组绕线的第一绕线机、对定子工装副绕组绕线的第二绕线机,以及平行设置的第一运载线、第二运载线及第三运载线,所述第一运载线用于运载完成主绕组绕线的定子工装,第二运载线用于运载完成副绕组绕线的定子工装,所述第一绕线机A 及第二绕线机B分别包括绕线机构和用于取放、搬运定子工装的夹取机构。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定子工装包括分体设置的下工装和上工装,第一绕线机及第二绕线机的机架上分别设置升降中转机构,所述升降中转机构包括升降承载台和升降中转气缸,所述升降中转气缸沿竖直方向固定设置在机架上,所述升降承载台与升降中转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
优选地,第二运载线与第三运载线之间设置有用于将定子工装移送至第三运载线的跨线装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绕线机和第二绕线机还包括绕线工位,所述绕线工位可滑移地设置在绕线工位移动机构上,所述绕线工位移动机构设置在夹取机构下方与绕线机构之间。
优选地,所述夹取机构包括水平模组、移动平台、第一升降夹取总成以及第二升降夹取总成,所述移动平台沿水平方向可滑移地设置在水平模组上,所示第一升降夹取总成包括包括第一升降气缸、第一升降板及第一夹爪,所述第一升降气缸沿纵向安装在移动平台上,第一升降气缸通过第一升降板连接第一夹爪,第二升降夹取总成与第一升降夹取总成结构相同。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的数量分别为两个,且分别平行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绕线机和/或第二绕线机的数量分别为多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运载线的传递使定子在一道工序中自动完成两种线径的漆包线的绕线,不需要增加工序或操作人员,节省设备和人工成本,并且有效提高加工效率;通过两组夹爪对定子工装进行夹取和替换,缩短前后定子工装绕线加工之间的时间间隔,提高绕线效率;通过升降中转机构调整夹爪的夹取对象,从而使夹取机构采用升降气缸取代电机,简化设备结构、降低设备成本;通过运载线与跨线机构配合,使下工装在运载线上连续传输,不需要操作工人将下工装进行取放,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绕线机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夹取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升降中转机构及绕线工位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中第三运载线及跨线机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图1所示,一种主副绕组流水线,包括用于对定子工装3主绕组绕线的第一绕线机A、对定子工装3副绕组绕线的第二绕线机B,以及平行设置的第一运载线21及第二运载线22,所述第一运载线21及第二运载线22 分别运载完成主绕组绕线和副绕组绕线的定子工装3,所述第一绕线机A 及第二绕线机B分别包括绕线机构7和取放定子工装3的夹取机构。第一绕线机A和/或第二绕线机B的数量分别可以为多个,第一绕线机A和第二绕线机B可采用不同线径的漆包线,并设定对定子工装3绕制不同匝数,同样也可设置相同的绕制参数,从而使依次经过第一绕线机A及第二绕线机B分别绕线的定子工装3完成预定的主副绕组的绕线工序。
所述第一绕线机A与第二绕线机B可采用相同或不同的结构,本方案中绕线机结构如图2所示,分别包括机架10,及安装在机架10上的升降中转机构40、夹取机构及绕线机构7。夹取机构上设置沿水平和竖直方向移动的夹爪,具体地,如图3所示,夹取机构包括水平模组51、移动平台52、升降气缸、升降板及夹爪,所述移动平台52沿水平方向可滑移地设置在水平模组51上,升降气缸沿纵向安装在移动平台52上,包括第一升降气缸53和第二升降气缸56,所述第一升降气缸53和第二升降气缸56的活塞杆分别通过第一升降板54和第二升降板57连接第一夹爪55和第二夹爪58,升降板包括第一升降板54和第二升降板57,夹爪包括第一夹爪55和第二夹爪58。第一夹爪55和第二夹爪58由手指气缸控制,用于抓取上工装。为提高抓取的稳定性和准确性,第一夹爪55和第二夹爪58的数量分别为两个,且分别平行设置。
针对部分分体式定子工装3,定子工装3包括分体设置的下工装和上工装,第一绕线机A及第二绕线机B的机架10上分别设置升降中转机构40,如图4所示,升降中转机构40包括升降承载台41与升降中转气缸42,所述升降中转气缸42沿竖直方向固定设置在机架10上,升降承载台41与升降中转气缸42的活塞杆固定连接,通过升降中转气缸42驱动升降承载台 41进行升降。由于夹取机构的升降气缸及升降中转气缸42都仅有2个工位,为使夹爪能够根据动作需要准确夹取定子工装3的下工装或上工装,需要对升降中转气缸42的行程和安装位置进行调整,升降中转气缸42上工位状态下,夹爪的夹取位置对应定子工装3的下工装,升降中转气缸42下工位状态下,夹爪的夹取位置对应定子工装3的上工装,从而完成动作要求,同时取代了电机等其他驱动设备的使用,简化设备结构、降低设备成本。如图4所示,所述绕线机还包括绕线工位61,所述绕线工位61可滑移地设置在绕线工位移动机构62上,所述绕线工位移动机构62设置在夹取机构下方与绕线机构7之间。
绕线加工时,第一绕线机A的夹取机构动作,待绕线的定子工装3的下工装及上工装一同夹取至第一绕线机A的升降承载台41上,升降中转气缸42驱动升降承载台41下落,至第一夹爪55的夹取位置对应上工装位置处,第一夹爪55将上工装放置在绕线工位61上,通过绕线工位移动机构 62将上工装移送至绕线机构7处进行第一种漆包线的绕线加工,同时夹取机构动作,使第二夹爪58夹取另一组待绕线的定子工装3,绕线完成后的上工装由第一夹爪55夹取至升降承载台41的下工装上,升降中转气缸42 驱动升降承载台41上升,至第一夹爪55的夹取位置对应下工装位置处,由第一夹爪55夹取下工装及其上的上工装脱离升降承载台41,并由第二夹爪58将其夹持的定子工装3放置在升降承载台41上,重复上述绕线工序,由第一夹爪55将主绕组绕线完成的定子工装3放置在第一运载线21上,并由第二绕线机B的夹取机构主绕组绕线完成的定子工装3由第一运载线 21夹取至第二绕线机B上,并重复上述夹取及绕线动作,完成副绕组的绕线加工。
如图5所示,本绕组流水线还包括第三运载线23,所述第三运载线23 与第一运载线21平行且运载方向相同,第二运载线22与第一运载线21平行且运载方向相反,第二运载线22的下游与第三运载线23的上游之间设置将定子工装3移送至第三运载线23的跨线装置24,所述跨线装置24可采用如中国实用新型“一种单头绕线机的跨线机构”、申请号CN201520680527.3的方案所示的结构。通过上述方案,可以使操作人员将绕线完成的上工装取下,并将待绕线的上工装放置在下工装上,通过跨线机构24将待绕线的定子工装3移送至第三运载线23上等待绕线。由跨线机构24及三条运载线组成并列的闭环结构,操作人员不需取下下工装,省时省力。待绕线的上工装及下工装由第一绕线机A的夹取机构直接从第三运载线23上夹取至第一绕线机A上进行主绕组的绕线加工。
在优选方案中,第一绕线机A和/或第二绕线机B的数量分别为多个,第一绕线机A和第二绕线机B可以采用间隔设置的方式,也可以将第一绕线机A相邻排布、第二绕线机B相邻排布并设置在第一绕线机A的下游,第三运载线23对应设置在全部第一绕线机A的夹取区域。
上面以举例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凡基于本实用新型所做的任何改动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主副绕组流水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对定子工装(3)主绕组绕线的第一绕线机(A)、对定子工装(3)副绕组绕线的第二绕线机(B),以及平行设置的第一运载线(21)、第二运载线(22)及第三运载线(23),所述第一运载线(21)用于运载完成主绕组绕线的定子工装(3),第二运载线(22)用于运载完成副绕组绕线的定子工装(3),所述第一绕线机(A)及第二绕线机(B)分别包括绕线机构(7)和用于取放、搬运定子工装(3)的夹取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副绕组流水线,其特征在于,定子工装(3)包括分体设置的下工装和上工装,第一绕线机(A)及第二绕线机(B)的机架(10)上分别设置升降中转机构(40),所述升降中转机构(40)包括升降承载台(41)和升降中转气缸(42),所述升降中转气缸(42)沿竖直方向固定设置在机架(10)上,所述升降承载台(41)与升降中转气缸(42)的活塞杆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副绕组流水线,其特征在于,第二运载线(22)与第三运载线(23)之间设置有用于将定子工装(3)移送至第三运载线(23)的跨线装置(2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副绕组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绕线机(A)和第二绕线机(B)还包括绕线工位(61),所述绕线工位(61)可滑移地设置在绕线工位移动机构(62)上,所述绕线工位移动机构(62)设置在夹取机构下方与绕线机构(7)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副绕组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取机构包括水平模组(51)、移动平台(52)、第一升降夹取总成以及第二升降夹取总成,所述移动平台(52)沿水平方向可滑移地设置在水平模组(51) 上,所示第一升降夹取总成包括第一升降气缸(53)、第一升降板(54)及第一夹爪(55),所述第一升降气缸(53)沿纵向安装在移动平台(52)上,第一升降气缸(53)通过第一升降板(54)连接第一夹爪(55),第二升降夹取总成与第一升降夹取总成结构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主副绕组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爪(55)和第二夹爪(58)的数量分别为两个,且分别平行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副绕组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绕线机(A)和/或第二绕线机(B)的数量分别为多个。
CN202122940368.4U 2021-06-25 2021-11-26 一种主副绕组流水线 Active CN21656486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355758 2021-06-25
CN202121435575 2021-06-2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64865U true CN216564865U (zh) 2022-05-17

Family

ID=815789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40368.4U Active CN216564865U (zh) 2021-06-25 2021-11-26 一种主副绕组流水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648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68391B (zh) 一种多工位磁环电感绕线机
CN109433949A (zh) 一种数控转塔冲床紧凑型智能上下料设备
CN205751858U (zh) 一种自动绕线机用磁环传送装置
CN105984708A (zh) 一种高效全自动整列供料收料装置
CN108246856B (zh) 一种电池模组极耳自动折弯装置
CN205820339U (zh) 芯轴自动检测装置的夹持输送机构
JPH10506330A (ja) ロボット装置
CN209318618U (zh) 一种钣金加工用机械手
CN109290786A (zh) 一种轴与轴套压装设备
CN217394961U (zh) 一种变距抓手及组装系统
CN109841554B (zh) 一种硅片百片整形上料设备
CN216564865U (zh) 一种主副绕组流水线
CN212062177U (zh) 一种干式变压器线圈组件自动装配设备
CN211719341U (zh) 一种全自动绕线机的分线绞线结构
CN111151670B (zh) 一种与冲孔机配合的光伏组件边框长边冲孔上料装置
CN112967886A (zh) 全自动电感钩针机
CN111613437A (zh) 一种干式变压器线圈组件自动装配设备及装配方法
CN207712784U (zh) 夹抱上料移载机
CN218664013U (zh) 一种电池模组翻转系统
CN208374532U (zh) 一种用于线束焊接的自动下料装置
CN209175244U (zh) 一种轴与轴套压装设备
CN210708018U (zh) 一种线末装箱系统
CN209352231U (zh) 一种上料/下料机
CN208806722U (zh) 长引线定子的提线机构
CN209442251U (zh) 一种铁芯气动外夹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66000 Building 1, 187 Jinshui Road, Licang District,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ongte Technology (Qingdao)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000 Building 1, 187 Jinshui Road, Licang District,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TD TECHNOLOGY INDUSTRY (QINGDAO)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