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57397U - 空气处理装置及具有其空调器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空气处理装置及具有其空调器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57397U
CN216557397U CN202122985697.0U CN202122985697U CN216557397U CN 216557397 U CN216557397 U CN 216557397U CN 202122985697 U CN202122985697 U CN 202122985697U CN 216557397 U CN216557397 U CN 2165573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harmful gas
treatment device
air outlet
gas adsorp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8569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雷海洋
张凤娇
张忠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8569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573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573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573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CCAPTURE, STORAGE, SEQUESTRATION OR DISPOSAL OF GREENHOUSE GASES [GHG]
    • Y02C20/00Capture or disposal of greenhouse gases
    • Y02C20/40Capture or disposal of greenhouse gases of CO2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Gases By Ad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气处理装置及具有其空调器室内机,空气处理装置包括风道件、风机、有害气体吸附组件、至少两个有害气体脱附组件和至少两个开闭组件,风道件设置有进风口、至少两个第一出风口和至少两个第二出风口,进风口与室内连通,第一出风口与室内连通,第二出风口与室外连通且与第一出风口相邻设置;风机设置于风道件内,用于将室内气体从进风口引入风道件;有害气体吸附组件设置于风道件内且围绕在风机的外周侧。这样,通过在空气处理装置内设有有害气体吸附组件和至少两个有害气体脱附组件,气流通过有害气体吸附组件和有害气体脱附组件,以使进入室内的气体能够更为纯净而有害气体能够排出到室外,室内环境能够得到更为净化。

Description

空气处理装置及具有其空调器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气处理装置及具有其空调器室内机。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室内空调器适于调整室内环境的舒适性。但是在室内空调器长时间运行或者其他情况下,室内可能会聚集大量的有害气体影响身体健康。由于室内在使用空调器室内机时,通常是处于封闭状态,在室内无人的情况下,二氧化碳浓度一般在500 到700PPM左右,随着时间的变化,若用户在室内频繁活动,而且通风换气不及时时,会造成室内二氧化碳含量不断积累,二氧化碳浓度会逐渐上升。根据统计,当二氧化碳浓度处于1000-2000PPM,人们会感觉空气浑浊,并开始觉得昏昏欲睡,危害人体健康,城市中室外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通常在400-500PPM。根据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二氧化碳的浓度更好控制在600PPM以下,这和室外二氧化碳值几乎差不多。
在相关技术中,空调器降低二氧化碳浓度的有效方法是引入新风装置,但是,带有新风装置的空调器室内机降低二氧化碳浓度的主要原理是向室内引入新风从稀释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在室内空间一定的情况下,二氧化碳的量仍处于逐渐上升的趋势,无法有效地降低二氧化碳的整体浓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气处理装置,所述空气处理装置能够有效的吸附有害气体,并将其排放到室外。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装置,包括:风道件、风机、有害气体吸附组件、至少两个有害气体脱附组件和至少两个开闭组件,所述风道件设置有进风口、至少两个第一出风口和至少两个第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室内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口与室内连通,所述第二出风口与室外连通且与所述第一出风口相邻设置;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风道件内,用于将室内气体从所述进风口引入所述风道件;所述有害气体吸附组件设置于所述风道件内且围绕在所述风机的外周侧;至少两个所述有害气体脱附组件设置于所述有害气体吸附组件的内侧且分别对应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以及至少两个所述开闭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之间,以在对应的所述有害气体脱附组件工作时打开所述第二出风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装置,通过在空气处理装置内设有有害气体吸附组件和至少两个有害气体脱附组件,气流能够根据需求通过有害气体吸附组件和有害气体脱附组件,以使进入室内的气体能够更为纯净而有害气体能够排出到室外,从而让室内环境能够得到更为净化,以改善用户的使用感受。同时,有害气体脱附组件还适于将有害气体吸附组件上的有害气体进行脱附,以使有害气体吸附组件能够进行脱附清理,使其能够进行重复使用,延长使用寿命,且清理之后的有害气体吸附组件仍具有较高的使用性能,以使空气处理装置的使用更为可靠。不仅如此,至少两个有害气体吸附组件相互独立运转,以使空气处理装置的运行能够兼顾室内环境和空气处理装置的使用情况,从而让室内舒适性较高,空气处理装置具有更高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有害气体吸附组件包括:底座和至少两个有害气体吸附件,至少两个所述有害气体吸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每个所述有害气体吸附件均对应有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包括:座体和至少两个固定部,所述座体呈环状且固定在所述风道件内,至少两个所述固定部设置于所述座体上且竖直延伸,至少两个所述有害气体吸附件的端部固定在所述固定部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分隔部,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分隔部分别设置于至少两个所述固定部的外侧,以将所述有害气体吸附组件的外部空间分隔成至少两个出风通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有害气体脱附组件包括:支撑架和有害气体脱附件,所述支撑架设置于所述风道件内,所述有害气体脱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固定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有害气体吸附件包括:滤网、滤网安装架、第一多孔膜和第二多孔膜和有害气体吸附材料,所述滤网安装架设置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一多孔膜和所述第二多孔膜分别设置于所述滤网的两侧;所述有害气体吸附材料填充在所述第一多孔膜和所述第二多孔膜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道件包括:底架、外壳和顶盖,所述底架设置有所述进风口,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底架,所述外壳设置于所述底架且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出风口和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出风口,所述有害气体吸附组件和所述有害气体脱附组件均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顶盖设置于所述外壳的顶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包括:主壳部和至少两个出风部,所述风机、所述有害气体吸附组件和至少两个所述有害气体脱附组件均设置于所述主壳部,至少两个所述出风部设置于所述主壳部的外周且沿切向延伸,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设置于所述出风部相互垂直的两个侧壁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闭组件包括:驱动件、传动件和开闭门,所述传动件设置于所述驱动件,所述开闭门设置于所述传动件,所述开闭门选择性地开闭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通过在空调器室内机内设有如上所示的空气处理装置,由于空气处理装置内设有有害气体吸附组件和有害气体脱附组件,空气能够根据空气处理装置的控制以净化进入室内的气体或者将有害气体排放到室外,以使空调器室内机的使用感受得到提升。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装置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空气处理装置1,
风道件10,进风口11,第一出风口12,第二出风口13,底架14,外壳15,主壳部 151,出风部152,顶盖16,
风机20,
有害气体吸附组件30,底座31,座体311,固定部312,第一分隔部313,有害气体吸附件32,滤网33,滤网安装架34,
有害气体脱附组件40,支撑架41,有害气体脱附件42,
开闭组件50,驱动件51,开闭门53,
出风通道60,
空调器室内机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图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装置1,包括:风道件10、风机20、有害气体吸附组件30、至少两个有害气体脱附组件40和至少两个开闭组件50。
具体来说,风道件10设置有进风口11、至少两个第一出风口12和至少两个第二出风口13,进风口11与室内连通,第一出风口12与室内连通,第二出风口13与室外连通且与第一出风口12相邻设置;风机20设置于风道件10内,用于将室内气体从进风口11引入风道件10;有害气体吸附组件30设置于风道件10内且围绕在风机20的外周侧;至少两个有害气体脱附组件40设置于有害气体吸附组件30的内侧且分别对应第一出风口12和第二出风口13;以及至少两个开闭组件50设置于第一出风口12和第二出风口13之间,以在对应的有害气体脱附组件40工作时打开第二出风口13。
可以理解的是,风道件10上设有进风口11,室内的空气能够通过进风口11进入到空气处理装置1内,空气通过进风口11进入到空气处理装置1内,空气处理装置1内设有有害气体吸附组件30,空气在通过有害气体吸附组件30时,空气内的有害成分适于被有害气体吸附组件30所吸附,以使后续空气的得到净化,较为纯净的空气能够通过第一出风口12回到室内环境中,以使用户感受到的室内环境舒适性的到提升。而在有害气体吸附组件30上吸附的有害气体过多,或者需要对有害气体吸附组件30进行清理时,可以将有害气体脱附组件40打开,有害气体能够从有害气体吸附组件30上脱附,并随着气流从第二出风口13排放到室外,不仅可以让有害气体吸附组件30上的有害气体能够得到清理,以使有害气体吸附组件30的使用性能得到提升,而且还能便于有害气体吸附组件30上有害气体的清理,简化清理过程,以使有害气体吸附组件30上有害气体的清理更为可靠,以提升有害气体吸附组件30的使用寿命。当然,有害气体指的是对人体具有不利影响的气体,或者其他让人感到不舒适的气体,如二氧化碳。
同时,有害气体吸附组件30适于在常温环境下吸附有害气体,而在高温环境下有害气体吸附组件30上所吸附的有害气体适于从有害气体吸附组件30上脱附。这样,通过利用有害气体吸附组件30的特性,可以在常温环境下将气流通过有害气体吸附组件30 进行流通,以使气流中的有害气体能够在吸附在有害气体吸附组件30上,而在需要将有害气体从有害气体吸附组件30上进行脱附时,可以使用有害气体脱附组件40对有害气体吸附组件30进行加热,以使有害气体从有害气体吸附组件30上脱附并随着气流的流通进入到室外环境中,脱附后的有害气体吸附组件30在环境温度回复到常温时,仍具有良好的吸附有害气体的性能,以使有害气体吸附组件30能够进行重复使用,使得空气处理装置1的使用更为可靠,且避免有害气体吸附组件30的清理更换,以使空气处理装置1的使用可靠性得到提升,以使空气处理装置1的使用性能得到较高的提升。
此外,为了让经过空气处理装置1的空气能够更好的按照设计进入到室内或者室外环境,在空气处理装置1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出风口12和第二出风口13,第一出风口12适于将处理过的纯净空气传递到室内,而第二出风口13适于将有害气体排出到室外。由于第一出风口12和第二出风口13的设置相对较近,以使在空气处理装置1内设有的开闭组件50能够根据空气处理装置1的处理状态控制空气从第一出风口12或者第二出风口13排出,从而让空气处理装置1的使用能够更为贴合使用需求。
不仅如此,在空气处理装置1内设有至少两个有害气体脱附组件40,至少两个有害气体脱附组件40适于以相互独立的方式进行运转,从而让设于空气处理装置1能够根据需求进行两侧第一出风口12与第二出风口13的出风选择,使得空气处理装置1的使用更为贴合室内环境以及用户需求,以使用户的使用感受得到提升。
详细地说,室内空气在进入到风道件10内之后,气流适于通过有害气体脱附组件40和有害气体吸附组件30后,按照控制通过第一出风口12或者第二出风口13排出,在室内环境较差时,可以将两侧都选择使用第一出风口12,也就是两侧的有害气体脱附组件40都处于有害气体吸附状态,以使室内环境得到较快的改善;而在室内环境一般,或者有害气体吸附组件30上盖吸附有一定量的有害气体时,可以将两侧选择使用一个第一出风口12与一个第二出风口13的形式,以使室内环境得到改善且有害气体吸附组件30得到清理。而在有害气体吸附组件30上吸附有大量有害气体时,可以选择将两侧都采用第二出风口13的形式,以使空气处理装置1能够得到较快的清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装置1,通过在空气处理装置1内设有有害气体吸附组件30和至少两个有害气体脱附组件40,气流能够根据需求通过有害气体吸附组件30和有害气体脱附组件40,以使进入室内的气体能够更为纯净而有害气体能够排出到室外,从而让室内环境能够得到更为净化,以改善用户的使用感受。同时,有害气体脱附组件40还适于将有害气体吸附组件30上的有害气体进行脱附,以使有害气体吸附组件30能够进行脱附清理,使其能够进行重复使用,延长使用寿命,且清理之后的有害气体吸附组件30仍具有较高的使用性能,以使空气处理装置1的使用更为可靠。不仅如此,至少两个有害气体吸附组件30相互独立运转,以使空气处理装置1的运行能够兼顾室内环境和空气处理装置1的使用情况,从而让室内舒适性较高,空气处理装置 1具有更高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有害气体吸附组件30包括:底座31和至少两个有害气体吸附件32,至少两个有害气体吸附件32设置于底座31,每个有害气体吸附件32均对应有第一出风口12和第二出风口13。可以理解的是,至少两个有害气体吸附件32适于对应至少两个第一出风口12以及至少两个第二出风口13设置,以使经过有害气体吸附件32的气流能够根据控制适于以第一出风口12或者第二出风口13排出,从而让净化过的气流通过第一出风口12进入到室内,或者携带有害气体的气流排出室外。
这样。通过将有害气体吸附件32设置与底座31上,底座31适于为有害气体吸附件32提供安装位置,不仅便于有害气体吸附件32的组装,提升组装效率,让有害气体吸附件32能够更为可靠的组装于底座31内,从而让有害气体吸附组件30的使用更为可靠。而将每个有害气体吸附件32对应第一出风口12与第二出风口13设置,以使经过第一出风口12或者第二出风口13的气体都能经过有害气体吸附件32,以使空气处理装置1能够对所有经过其的气流进行有害气体的净化或者有害气体的脱附,从而让空气处理装置1具有更为可靠的使用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底座31包括:座体311和至少两个固定部312,座体311呈环状且固定在风道件10内,至少两个固定部312设置于座体311上且竖直延伸,至少两个有害气体吸附件32的端部固定在固定部312内。这样,座体311的形状与风道件10的形状相适应,以使座体311能够布置在风道件10内,以便于有害气体吸附组件30的连接组装,提升组装可靠性,从而让有害气体吸附组件30的使用更为可靠。同时,座体311上设有至少两个固定部312,两个固定部312适于设置在有害气体吸附件32的两端,以使有害气体吸附件32能够与固定部312进行连接组装,便于有害气体吸附件32的组装,以提升有害气体吸附组件30的使用性能。此外,由于固定部312适于沿竖直方向进行延伸,以使固定部312与有害气体吸附件32的连接范围更大,固定部312与有害气体吸附件32之间的连接更为可靠,以提升有害气体吸附组件30的结构强度与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底座31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分隔部313,至少两个第一分隔部分别设置于至少两个固定部312的外侧,以将有害气体吸附组件30的外部空间分隔成至少两个出风通道60。可以理解的是,底座31上适于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分隔部313,第一分隔部313适于与有害气体吸附组件30的对应设置。这样,通过在底座31内设有两个第一分隔部313,以使两个第一分隔部313能够与固定部312进行抵触,从而让底座31内能够形成至少两个出风通道60,以使气流在空气处理装置1内进行流通时,能够按照设计通过有害气体吸附组件30与有害气体脱附组件40。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有害气体脱附组件40包括:支撑架41和有害气体脱附件42,支撑架41设置于风道件10内,有害气体脱附件42设置于支撑架41,支撑架的两端分别设置于固定部312。由此,支撑架41适于与风道件10相连接,以使有害气体脱附件42连接在支撑架41之后结构更为稳定,从而让有害气体脱附组件40 的使用更为可靠,以提升有害气体脱附组件40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有害气体吸附件32包括:滤网33、滤网安装架34、第一多孔膜和第二多孔膜和有害气体吸附材料,滤网安装架34设置于底座31;第一多孔膜和第二多孔膜分别设置于滤网33的两侧;有害气体吸附材料填充在第一多孔膜和第二多孔膜之间。需要说明的是,滤网33适于提供有害气体吸附件32的主要工作性能。具体来说,滤网33可以采用蜂窝状滤网33,蜂窝格内填充有害气体吸附材料,如化学吸附材料,具体可以为有机胺吸附材料或有机胺改性多孔材料等,如伯胺、仲胺、叔胺改性的介孔硅MCM系列或SBA系列晶体材料,有害气体吸附材料可以在-20℃-70℃对有害气体中的二氧化碳进行特异性吸附,同时在70℃-120℃脱附,从而准确地控制有害气体吸附件32的吸附和脱附。滤网33的两侧由第一多孔膜和第二多孔膜覆盖,空气可以穿过第一多孔膜和第二多孔膜,并将有害气体吸附材料保持在第一多孔膜和第二多孔膜之间。保证气流通畅流动的同时提供容纳有害气体吸附材料的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风道件10包括:底架14、外壳15和顶盖16,底架14设置有进风口11,风机20设置于底架14,外壳15设置于底架14且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出风口12和至少两个第二出风口13,有害气体吸附组件30和有害气体脱附组件40均设置于外壳15内,顶盖16设置于外壳15的顶部。
由此,底架14上构建有进风口11,气流适于通过底架14上的进风口11进入到风道件10内,并按照设计进行流通以经过有害气体吸附组件30和有害气体脱附组件40 后根据需求从设于风道件10两端的第一出风口12或者第二出风口13排出,从而起到改善室内环境或者清理空气处理装置1的作用。而底架14、外壳15与顶盖16适于提供稳定可靠的容纳空间,以使风道件10内能够形成供气流进行流通的气流通道,使得空气处理装置1的使用能够满足设计需求,提升空气处理装置1的使用性能。不仅如此,采用底架14、外壳15与顶盖16构成的风道件10,能够让风道件10具有更高的结构强度,以使装设在其内的结构得到更好的保护,从而提升空气处理装置1的使用性能,延长空气处理装置1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外壳15包括:主壳部151和至少两个出风部152,风机20、有害气体吸附组件30和至少两个有害气体脱附组件40均设置于主壳部151,至少两个出风部152设置于主壳部151的外周且沿切向延伸,第一出风口12和第二出风口13设置于出风部152相互垂直的两个侧壁上。
这样,主壳部151适于为风机20、有害气体吸附组件30和至少两个有害气体脱附组件40提供安装位置,使得风机20、有害气体吸附组件30和至少两个有害气体脱附组件40与主壳部151的连接更为可靠,从而提升风机20、有害气体吸附组件30和至少两个有害气体脱附组件40的使用安全性与可靠性,使得空气处理装置1的使用寿命得到提升。同时,主壳部151的外周上设有至少两个出风部152,出风部152适于为第一出风口12和第二出风口13的设置提供位置,便于第一出风口12与第二出风口13的设置生产,提升生产效率。具体来说,第一出风口12和第二出风口13适于设置在出风部152 上相互垂直的两个侧壁上,不仅让第一出风口12与第二出风口13的设置相互靠近,以让开闭组件50能够适于控制气流的流出,以使空气处理装置1的使用效率更高,而且让开闭组件50能够更为可靠的控制开闭组件50的使用,以使空气处理装置1的使用更为贴合需求,以提升空气处理装置1的使用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开闭组件50包括:驱动件51、传动件和开闭门53,传动件设置于驱动件51,开闭门53设置于传动件,开闭门53选择性地开闭第一出风口 12和第二出风口13。由此,通过设有驱动件51提供驱动力以驱动开闭门53的转动,以使开闭门53能够在驱动件51的控制下控制第一出风口12或者第二出风口13的打开,从而简化第一出风口12或者第二出风口13的控制过程,提升空气处理装置1的使用效率。同时,在驱动件51与开闭门53之间还设有传动件,传动件适于提升驱动件51与开闭门53之间的传动效果,使得驱动力能够更为可靠的传递到开闭门53上,使得开闭门53能够根据需求控制第一出风口12或者第二出风口13的开闭。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2,包括如上任一项的空气处理装置1。这样,通过在空调器室内机2内设有如上所示的空气处理装置1,由于空气处理装置1内设有有害气体吸附组件30和有害气体脱附组件40,空气能够根据空气处理装置1的控制以净化进入室内的气体或者将有害气体排放到室外,以使空调器室内机2的使用感受得到提升。
图1中显示了两个第一出风口12和第二出风口13用于示例说明的目的,但是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了下面的技术方案之后、显然可以理解将该方案应用到三个或者更多个第一出风口12和第二出风口13的技术方案中,这也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2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风道件,所述风道件设置有进风口、至少两个第一出风口和至少两个第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室内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口与室内连通,所述第二出风口与室外连通且与所述第一出风口相邻设置;
风机,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风道件内,用于将室内气体从所述进风口引入所述风道件;
有害气体吸附组件,所述有害气体吸附组件设置于所述风道件内且围绕在所述风机的外周侧;
至少两个有害气体脱附组件,至少两个所述有害气体脱附组件设置于所述有害气体吸附组件的内侧且分别对应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以及
至少两个开闭组件,至少两个所述开闭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之间,以在对应的所述有害气体脱附组件工作时打开所述第二出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有害气体吸附组件包括:底座和至少两个有害气体吸附件,至少两个所述有害气体吸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每个所述有害气体吸附件均对应有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座体和至少两个固定部,所述座体呈环状且固定在所述风道件内,至少两个所述固定部设置于所述座体上且竖直延伸,至少两个所述有害气体吸附件的端部固定在所述固定部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分隔部,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分隔部分别设置于至少两个所述固定部的外侧,以将所述有害气体吸附组件的外部空间分隔成至少两个出风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有害气体脱附组件包括:支撑架和有害气体脱附件,所述支撑架设置于所述风道件内,所述有害气体脱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固定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有害气体吸附件包括:
滤网;
滤网安装架,所述滤网安装架设置于所述底座;
第一多孔膜和第二多孔膜,所述第一多孔膜和所述第二多孔膜分别设置于所述滤网的两侧;
有害气体吸附材料,所述有害气体吸附材料填充在所述第一多孔膜和所述第二多孔膜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件包括:底架、外壳和顶盖,所述底架设置有所述进风口,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底架,所述外壳设置于所述底架且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出风口和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出风口,所述有害气体吸附组件和所述有害气体脱附组件均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顶盖设置于所述外壳的顶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主壳部和至少两个出风部,所述风机、所述有害气体吸附组件和至少两个所述有害气体脱附组件均设置于所述主壳部,至少两个所述出风部设置于所述主壳部的外周且沿切向延伸,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设置于所述出风部相互垂直的两个侧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闭组件包括:驱动件、传动件和开闭门,所述传动件设置于所述驱动件,所述开闭门设置于所述传动件,所述开闭门选择性地开闭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
10.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
CN202122985697.0U 2021-11-30 2021-11-30 空气处理装置及具有其空调器室内机 Active CN2165573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85697.0U CN216557397U (zh) 2021-11-30 2021-11-30 空气处理装置及具有其空调器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85697.0U CN216557397U (zh) 2021-11-30 2021-11-30 空气处理装置及具有其空调器室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57397U true CN216557397U (zh) 2022-05-17

Family

ID=815774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85697.0U Active CN216557397U (zh) 2021-11-30 2021-11-30 空气处理装置及具有其空调器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573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418259A (zh) 用于调湿的装置
JP2018035984A (ja) 空気清浄システム
CN203489453U (zh) 一种空调净化器
CN216557397U (zh) 空气处理装置及具有其空调器室内机
CN214094709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JP2003314858A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3624912B2 (ja) 調湿装置
CN112283805B (zh) 空气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CN218096255U (zh) 空气处理模块和空气调节设备
CN217329991U (zh) 空气处理装置及具有其空调器室内机
CN215001910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110822582B (zh) 一种室内co2空气净化的装置与方法
CN216203756U (zh) 空气处理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器室内机
CN113883596A (zh) 空气处理装置以及空调器室内机
CN111928352A (zh) 用于湿度调节的装置
CN216644358U (zh) 空气处理装置以及空调器室内机
CN216203754U (zh) 空气处理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器室内机
CN214130974U (zh) 吸附脱附箱
CN216132009U (zh) 用于除湿的装置
CN217817258U (zh) 新风组件及新风空调
CN218296008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6132013U (zh) 用于湿度调节的装置
CN218787584U (zh) 空调器
CN213514139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20601733U (zh) 新型四风道空气净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