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17258U - 新风组件及新风空调 - Google Patents

新风组件及新风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17258U
CN217817258U CN202221546668.2U CN202221546668U CN217817258U CN 217817258 U CN217817258 U CN 217817258U CN 202221546668 U CN202221546668 U CN 202221546668U CN 217817258 U CN217817258 U CN 2178172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resh air
fresh
duct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4666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迟莽
张勇
李超
代思全
郑和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4666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172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172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172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新风组件及新风空调。将多个换向支架交替可拆卸安装在风道壳体内,当新风组件开启新风模式时,换向支架能够同时导通新风风道和出风风道,将室外侧新风引入到室内侧;当新风组件开启排风模式时,换向支架能够同时导通回风风道和污风风道,将室内侧污风引出至室外侧;当新风组件开启内循环模式时,换向支架能够同时导通回风风道和出风风道,将室内侧空气引入至新风组件处理后再重新排出至室内侧。即当用户需要开启新风组件的不同模式时,只需将不同的换向支架安装在风道壳体内即可,可以简化风道壳体的结构,新风组件在开启不同运行模式时内部气流流动更加顺畅,提高新风组件的进风量;且用户可以快速切换新风组件的运行模式。

Description

新风组件及新风空调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气调节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风组件及新风空调。
背景技术
新风机是一种有效的空气净化设备,能够使室内空气产生循环。市面上的多功能新风机具有新风模式和排风模式等多种运行模式。
当新风机开启排风模式,可以把室内污浊的空气排出室外;当新风机开启新风模式时,可以把室外新鲜的空气经过杀菌,或消毒、或过滤等措施后,再输入到室内。
现有技术中,为实现新风机的多种运行模式,需要在新风机内设置多条风道和切换风道的切换机构,导致新风机的内部结构复杂,且新风组件在开启不同模式时,切换机构占用新风机的内部空间较大,且容易对新风机内气流造成阻挡,降低了新风机的进风量,客户体验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新风组件及新风空调,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多模式新风组件进风量较低的技术问题。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新风组件,包括:
风机模块;
风道壳体,所述风道壳体上设有与室外空间连通的新风口,以及与室内空间连通的回风口和排风口;
所述风道壳体内形成有风道腔体,所述风机模块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连通所述风道腔体;所述新风口连通所述进风口形成新风风道,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排风口形成出风风道,所述回风口连通所述进风口形成回风风道,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新风口形成污风风道;
多个换向支架,各个所述换向支架分别安装在所述风道腔体内时,分别同时导通所述新风风道和所述出风风道,或同时导通所述回风风道和所述污风风道,或同时导通所述回风风道和所述出风风道。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换向支架包括新风支架、和/或排风支架和/或循环支架,所述新风支架用于导通所述新风风道和所述出风风道;
所述排风支架用于导通所述回风风道和所述污风风道;
所述循环支架用于导通所述回风风道和所述出风风道;
所述各个所述换向支架分别安装在所述风道腔体内具体为:
所述新风支架安装在所述风道腔体内,或所述排风支架安装在所述风道腔体内,或所述循环支架安装在所述风道腔体内。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风道壳体上设有安装口,所述换向支架通过所述安装口滑动安装在所述风道腔体内。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风道壳体、所述新风支架、所述排风支架和所述循环支架均呈长方体状;
所述新风支架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一挡板,当所述新风支架安装在所述风道腔体内时,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新风口和所述进风口,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所述出风口和所述排风口,所述第一挡板封闭所述回风口;
所述排风支架设有第三通孔、第四通孔和第二挡板,当所述排风支架安装在所述风道腔体内时,所述第三通孔连通所述回风口和所述进风口,所述第四通孔连通所述出风口和所述排风口,所述第二挡板封闭所述回风口;
所述循环支架设有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和第三挡板,当所述循环支架安装在所述风道腔体内时,所述第五通孔连通所述回风口和所述进风口,所述第六通孔连通所述出风口和所述新风口,所述第三挡板封闭所述排风口。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五通孔和所述第六通孔之间设有分隔板。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安装口处设有密封条。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新风支架和所述循环支架设有过滤网;
当所述新风支架和所述循环支架安装在所述风道腔体内时,所述过滤网位于所述进风口处。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换向支架包括转动架,所述转动架转动安装在所述风道壳体上,所述新风支架、所述排风支架和所述循环支架间隔安装在所述转动架上;
所述转动架在所述风道壳体上具有新风位置、排风位置和循环位置,所述转动架能够在所述新风位置、所述排风位置和所述循环位置之间转动切换;
当所述转动架转动至所述新风位置时,所述新风支架位于所述风道腔体内;当所述转动架转动至所述排风位置时,所述排风支架位于所述风道腔体内;当所述转动架转动至所述循环位置时,所述循环支架位于所述风道腔体内。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回风口和所述排风口设有格栅。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换向支架上设有提手。
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新风空调,所述新风空调包括如上文所述的新风组件和空调器,所述新风组件安装在所述空调器的一侧。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新风组件及新风空调,将多个换向支架交替可拆卸安装在风道壳体内,当新风组件开启新风模式时,换向支架能够同时导通新风风道和出风风道,将室外侧新风引入到室内侧;当新风组件开启排风模式时,换向支架能够同时导通回风风道和污风风道,将室内侧污风引出至室外侧;当新风组件开启内循环模式时,换向支架能够同时导通回风风道和出风风道,将室内侧空气引入至新风组件处理后再重新排出至室内侧。即当用户需要开启新风组件的不同模式时,只需将不同的换向支架安装在风道壳体内即可,可以简化风道壳体的结构,新风组件在开启不同运行模式时内部气流流动更加顺畅,提高新风组件的进风量;且用户可以快速切换新风组件的运行模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新风组件的爆炸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蜗壳与风道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新风组件开启新风模式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处的剖视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新风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新风组件开启排风模式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E处的剖视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排风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新风组件开启内循环模式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K处的剖视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循环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新风组件100、风机模块200、进风口210、出风口220、风轮230、蜗壳250、蜗壳体251、进风腔252、风道壳体300、风道腔体310、新风口320、回风口330、排风口340、安装口350、格栅360、换向支架400、新风支架410、第一通孔411、第二通孔412、第一挡板413、排风支架420、第三通孔421、第四通孔422、第二挡板423、循环支架430、第五通孔431、第六通孔432、第三挡板433、分隔板434、过滤网440、提手45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请参考图1至图2,图4,图7,图10,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新风组件100,包括:风机模块200;风道壳体300,风道壳体300上设有与室外空间连通的新风口320,以及与室内空间连通的回风口330和排风口340;风道壳体300内形成有风道腔体310,风机模块200的进风口210和出风口220分别连通风道腔体310;新风口320连通进风口210形成新风风道,出风口220连通排风口340形成出风风道,回风口330连通进风口210形成回风风道,出风口220连通新风口320形成污风风道;多个换向支架400,各个换向支架400分别安装在风道腔体310内时,分别同时导通所述新风风道和所述出风风道,或同时导通所述回风风道和所述污风风道,或同时导通所述回风风道和所述出风风道。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新风组件100适用于新风机(图中未视出)或新风空调(图中未视出)。风机模块200包括风轮230、转动电机和蜗壳250,风道壳体300连通蜗壳250。蜗壳250可以由两个蜗壳体251组成,风轮230和转动电机安装在蜗壳250内。
其中,风道腔体310形成于风道壳体300内,蜗壳250内形成有进风腔252和出风腔,进风口210连通进风腔252,出风口220连通出风腔,风轮230和转动电机安装在出风腔内。
将多个换向支架400交替可拆卸安装在风道壳体300内,当新风组件100开启新风模式时,换向支架400能够同时导通新风风道和出风风道,将室外侧新风引入到室内侧;当新风组件100开启排风模式时,换向支架400能够同时导通回风风道和污风风道,将室内侧污风引出至室外侧;当新风组件100开启内循环模式时,换向支架400能够同时导通回风风道和出风风道,将室内侧空气引入至新风组件100处理后再重新排出至室内侧。即当用户需要开启新风组件100的不同模式时,只需将不同的换向支架400安装在风道壳体300内即可,可以简化风道壳体300的结构,新风组件100在开启不同运行模式时内部气流流动更加顺畅,提高新风组件100的进风量;且用户可以快速切换新风组件100的运行模式。
请参考图1至图3,图6,图9,换向支架400包括新风支架410、和/或排风支架420和/或循环支架430,新风支架410用于导通新风风道和出风风道;排风支架420用于导通回风风道和污风风道;循环支架430用于导通回风风道和出风风道;各个换向支架400分别安装在风道腔体310内具体为:新风支架410安装在风道腔体310内,或排风支架420安装在风道腔体310内,或循环支架430安装在风道腔体310内。
可以理解的是,当室内空气中CO2等含量较高时,容易引起人体缺氧,需要引入室外新鲜空气;当室内存在烟雾或异味等时,需要快速将室内污浊空气排出至室外;当室外空气污染严重或空气混浊尘土较多时,需要避免引入室外空气至室内。
故通过在风道腔体310内设置新风支架410可以将室外新风引入至室内,可以为用户提供室外新鲜空气;在风道腔体310内设置排风支架420可以将室内污浊空气排出至室外,可以减少烟雾或异味等对用户的影响;在风道腔体310内设置循环支架430可以将室内空气送入新风组件100处理后再排出,可以持续对室内空气进行处理,用户体验更佳。
在一些实施例中,风道壳体300上设有安装口350,换向支架400通过安装口350滑动安装在风道腔体310内。
通过在风道壳体300上设置安装口350,用户可以抽拉拆装换向支架400,提高了换向支架400的拆装效率。
进一步地,风道腔体310内远离安装口350的一侧设有缓冲垫(图中未视出)。
通过设置缓冲垫,可以避免换向支架400在拆装时冲击到风道壳体300,延长了新风组件100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在风道腔体310内远离安装口350的一侧设置弹簧,或阻尼器等,在此不作过多的限定。
请参考图1至图2,图5,图8,图11,在一些实施例中,风道壳体300、新风支架410、排风支架420和循环支架430均呈长方体状;新风支架410设有第一通孔411、第二通孔412和第一挡板413,当新风支架410安装在风道腔体310内时,第一通孔411连通新风口320和进风口210,第二通孔412连通出风口220和排风口340,第一挡板413封闭回风口330;排风支架420设有第三通孔421、第四通孔422和第二挡板423,当排风支架420安装在风道腔体310内时,第三通孔421连通回风口330和进风口210,第四通孔422连通出风口220和排风口340,第二挡板423封闭回风口330;循环支架430设有第五通孔431和第六通孔432和第三挡板433,当循环支架430安装在风道腔体310内时,第五通孔431连通回风口330和进风口210,第六通孔432连通出风口220和新风口320,第三挡板433封闭排风口340。
可以理解的是,当新风支架410、或排风支架420或循环支架430安装在风道腔体310内时,第一通孔411即为新风风道,第二通孔412和第四通孔422即为出风风道,第三通孔421和第五通孔431即为回风风道,第六通孔432即为污风风道。
即通过在新风支架410、排风支架420和循环支架430上对应风道壳体300和风机模块200不同开口的位置设置通孔或挡板,用于连通风道壳体300以及风机模块200间的开口和/或封闭风道壳体300上的开口,可以实现新风组件100不同模式间的切换。
此外,由于风道壳体300、新风支架410、排风支架420和循环支架430均呈长方体状,可以提高风道壳体300、新风支架410、排风支架420和循环支架430的空间利用率,缩小新风组件100的体积。
特别的,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通孔412位于新风支架410远离新风口320的一侧,故可以取消第二通孔412远离新风口320一侧的侧板,进而简化新风支架410的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五通孔431和第六通孔432之间设有分隔板434。
通过设置分隔板434,可以将增大第五通孔431和第六通孔432之间的间距,以避免室内空气在第五通孔431和第六通孔432中间区域的交汇混合;即避免了经第五通孔431进入新风组件100的待处理室内空气与经第六通孔432流出新风组件100的处理后室内空气的相互干扰,提高了新风组件100开启内循环模式时的工作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口350处设有密封条(图中未视出)。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换向支架400均是可拆卸安装在风道壳体300内,在更换拆装换向支架400的过程中,换向支架400与风道壳体300之间的装配可能存在错位等误差,则可能导致换向支架400与风道壳体300存在间隙,使得新风组件100容易漏风。
通过在安装口350处设置密封条,一方面,可以提高换向支架400与风道壳体300之间的密封性;另一方面,由于密封条本身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在换向支架400与风道壳体300之间错位挤压密封条后,密封条在自身弹性势能作用下回弹,可以驱动换向支架400可以自动回到预设装配位置,保证新风组件100的运行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新风支架410和循环支架430设有过滤网440;当新风支架410和循环支架430安装在风道腔体310内时,过滤网440位于进风口210处。
可以理解的是,当新风组件100开启新风模式和内循环模式时,分别需要过滤室外空气和室内空气。
通过在新风支架410和循环支架430设置过滤网440,可以提高用户在开启新风组件100的新风模式和内循环模式时的空气质量,用户体验更佳。
优选的,过滤网440为HEAP网,其对空气的过滤效果更佳。
在一些实施例中,换向支架400包括转动架(图中未视出),转动架转动安装在风道壳体300上,新风支架410、排风支架420和循环支架430间隔安装在转动架上;转动架在风道壳体300上具有新风位置、排风位置和循环位置,转动架能够在新风位置、排风位置和循环位置之间转动切换;当转动架转动至新风位置时,新风支架410位于风道腔体310内;当转动架转动至排风位置时,排风支架420位于风道腔体310内;当转动架转动至循环位置时,循环支架430位于风道腔体310内。
通过设置转动架,用户在将转动架转动至不同位置时,新风支架410、或排风支架420或循环支架430可以位于风道腔体310内,即开启了新风组件100的不同运行模式。避免了用户需要先拆下一个换向支架400后,再装配另一个换向支架400;提高了新风组件100切换运行模式的效率,并减少了用户的操作步骤,用户体验更佳。
在一些实施例中,回风口330和排风口340设有格栅360。
通过在回风口330和排风口340上设置格栅360,一方面,可以阻挡通过回风口330和排风口340的较大体积的杂质,避免较大体积杂质进入风机模块200,提高了风机模块200的运行安全性;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回风口330和排风口340的结构强度,使得回风口330和排风口340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基础上,增大其开口面积,增大进风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换向支架400上设有提手450。
通过在换向支架400上设置提手450,便于用户手动移动换向支架400,提高了换向支架400的拆装效率。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新风空调(图中未视出),新风空调包括如上文的新风组件100和空调器(图中未视出),新风组件100安装在空调器的一侧。由于该新风空调具有上文所述的新风组件100,因此具有全部相同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新风组件100及新风空调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新风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风机模块;
风道壳体,所述风道壳体上设有与室外空间连通的新风口,以及与室内空间连通的回风口和排风口;
所述风道壳体内形成有风道腔体,所述风机模块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连通所述风道腔体;所述新风口连通所述进风口形成新风风道,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排风口形成出风风道,所述回风口连通所述进风口形成回风风道,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新风口形成污风风道;
多个换向支架,各个所述换向支架分别安装在所述风道腔体内时,分别同时导通所述新风风道和所述出风风道,或同时导通所述回风风道和所述污风风道,或同时导通所述回风风道和所述出风风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支架包括新风支架、和/或排风支架和/或循环支架,所述新风支架用于导通所述新风风道和所述出风风道;
所述排风支架用于导通所述回风风道和所述污风风道;
所述循环支架用于导通所述回风风道和所述出风风道;
所述各个所述换向支架分别安装在所述风道腔体内具体为:
所述新风支架安装在所述风道腔体内,或所述排风支架安装在所述风道腔体内,或所述循环支架安装在所述风道腔体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壳体上设有安装口,所述换向支架通过所述安装口滑动安装在所述风道腔体内。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新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壳体、所述新风支架、所述排风支架和所述循环支架均呈长方体状;
所述新风支架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一挡板,当所述新风支架安装在所述风道腔体内时,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新风口和所述进风口,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所述出风口和所述排风口,所述第一挡板封闭所述回风口;
所述排风支架设有第三通孔、第四通孔和第二挡板,当所述排风支架安装在所述风道腔体内时,所述第三通孔连通所述回风口和所述进风口,所述第四通孔连通所述出风口和所述排风口,所述第二挡板封闭所述回风口;
所述循环支架设有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和第三挡板,当所述循环支架安装在所述风道腔体内时,所述第五通孔连通所述回风口和所述进风口,所述第六通孔连通所述出风口和所述新风口,所述第三挡板封闭所述排风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通孔和所述第六通孔之间设有分隔板。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口处设有密封条。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支架和所述循环支架设有过滤网;
当所述新风支架和所述循环支架安装在所述风道腔体内时,所述过滤网位于所述进风口处。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支架包括转动架,所述转动架转动安装在所述风道壳体上,所述新风支架、所述排风支架和所述循环支架间隔安装在所述转动架上;
所述转动架在所述风道壳体上具有新风位置、排风位置和循环位置,所述转动架能够在所述新风位置、所述排风位置和所述循环位置之间转动切换;
当所述转动架转动至所述新风位置时,所述新风支架位于所述风道腔体内;当所述转动架转动至所述排风位置时,所述排风支架位于所述风道腔体内;当所述转动架转动至所述循环位置时,所述循环支架位于所述风道腔体内。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口和所述排风口设有格栅。
10.一种新风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空调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新风组件和空调器,所述新风组件安装在所述空调器的一侧。
CN202221546668.2U 2022-06-20 2022-06-20 新风组件及新风空调 Active CN2178172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46668.2U CN217817258U (zh) 2022-06-20 2022-06-20 新风组件及新风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46668.2U CN217817258U (zh) 2022-06-20 2022-06-20 新风组件及新风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17258U true CN217817258U (zh) 2022-11-15

Family

ID=839939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46668.2U Active CN217817258U (zh) 2022-06-20 2022-06-20 新风组件及新风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172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04605B (zh) 空气处理装置和具有其的立式空调器
CN213713289U (zh) 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KR102219254B1 (ko) 전열교환기
CN215260129U (zh) 新风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0887121A (zh) 一种新风空调室内机
CN212204781U (zh) 空气处理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111189119A (zh) 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6953357U (zh) 空调器的换气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4094709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5675489U (zh)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2319915U (zh) 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3747047U (zh) 空气处理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7817258U (zh) 新风组件及新风空调
CN212511454U (zh) 风机组件、新风装置、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1695286U (zh) 新风模块及空调器
CN211575299U (zh) 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8096255U (zh) 空气处理模块和空气调节设备
CN218915123U (zh)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7844175U (zh) 新风装置和空调器
CN217844177U (zh) 新风模块和空调器
CN217844170U (zh) 一种新风模块及空调器
CN215001910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3901367U (zh) 新风机
CN214038685U (zh) 空气处理模块及空调室内机
CN213272899U (zh) 空气处理模块及空调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