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87584U - 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87584U
CN218787584U CN202320077591.7U CN202320077591U CN218787584U CN 218787584 U CN218787584 U CN 218787584U CN 202320077591 U CN202320077591 U CN 202320077591U CN 218787584 U CN218787584 U CN 2187875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wind
sub
air conditioner
wind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7759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安平
毛先友
杨刚刚
丁鹏垒
康铁生
罗龙昭
陆游
胡海涛
连晋豫
杨一川
郝娜
季振勤
缪雄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7759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875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875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875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器,空调器包括:壳体,壳体具有第一风道以及与第一风道连通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换热组件和第一风机组件,换热组件和第一风机组件设于第一风道内;接水盘,接水盘设于换热组件的下方;空气处理模块,空气处理模块设于壳体内且位于接水盘和第一风机组件的下方,空气处理模块限定出第二风道,壳体上还具有与第二风道连通的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换热组件的最上端与接水盘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为H1,接水盘的下表面与空气处理模块的最下端之间的距离为H2,且满足:0.88H2≤H1≤1.12H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增大了空气处理模块中各部件的体积,提高了空气处理模块的新风和净化的性能和效率。

Description

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很多空调器都集成净化、杀菌、加湿等空气处理功能,但当净化、杀菌、加湿功能独立开启时,空气处理的功能不够强大,不足以满足空气处理的指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增大了空气处理模块中各部件的体积,提高了空气处理模块的新风和净化的性能和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第一风道以及与所述第一风道连通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换热组件和第一风机组件,所述换热组件和所述第一风机组件设于所述第一风道内;接水盘,所述接水盘设于所述换热组件的下方;空气处理模块,所述空气处理模块设于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接水盘和所述第一风机组件的下方,所述空气处理模块限定出第二风道,所述壳体上还具有与所述第二风道连通的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换热组件的最上端与所述接水盘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为H1,所述接水盘的下表面与所述空气处理模块的最下端之间的距离为H2,且满足:0.88H2≤H1≤1.12H2。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设置空气处理模块,且限定换热组件的最上端与接水盘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H1与接水盘的下表面与空气处理模块的最下端之间的距离H2满足:0.88H2≤H1≤1.12H2,在保障空调器制热及制冷的功能的情况下,增大了空气处理模块在空调器中占用的空间,从而相对增大空气处理模块中各部件的体积,提高了空气处理模块的新风和净化的性能和效率,使空气处理模块在独立开启时尽可能的达到专业空气处理设备的标准,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H1和所述H2满足:H1=H2。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机组件包括:风道件;第一风轮和第二风轮,所述第一风轮和所述第二风轮均设于所述风道件上,所述第一风轮的轴线和所述第二风轮的轴线平行且间隔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轮和所述第二风轮均为贯流风轮,所述第一风轮和所述第二风轮的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风口为间隔开的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出风口分别与所述第一风轮和所述第二风轮相对。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器还包括:脉冲灯杀菌模块,所述脉冲灯杀菌模块设于所述第一风道内且位于所述换热组件和所述第一风机组件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器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风道件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风轮和所述第二风轮之间,所述隔板上具有在所述第一风轮和所述第二风轮的排布方向上贯穿所述隔板的通孔,所述脉冲灯杀菌模块设于所述通孔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风口处设有导风板,所述导风板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处以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导风板上具有在所述导风板的厚度方向上贯穿所述导风板的多个微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处理模块包括:第二风机组件;出风框组件,所述出风框组件与所述第二风机组件连接,第二风道包括设于所述第二风机组件内的第一子风道和设于所述出风框组件内的第二子风道,所述第一子风道和所述第二子风道连通,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第二子风道连通,所述第二进风口与所述第一子风道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子风道内设有过滤网组件,所述第二进风口包括第一子进风口和第二子进风口,所述第一子进风口适于与室内环境连通,所述第二子进风口适于与室外环境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爆炸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壳体、第一风机组件和空气处理模块配合的立体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壳体、换热组件和接水盘配合的主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第一风机组件的后视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空气处理模块的主视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空气处理模块的爆炸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壳体的出风框部件的爆炸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导风板的主视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第一风机组件、脉冲灯杀菌组件和隔板配合的立体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第一风机组件、脉冲灯杀菌模块和隔板配合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
100、空调器;
1、壳体;11、面板组件;111、上面板;112、下面板;12、顶盖;13、底盘部件;14、后箱体部件;141、第一进风口;1411、进风格栅;142、第二进风口;1421、第一子进风口;1422、第二子进风口;143、第二出风口;15、出风框部件;151、导风板;1511、微孔;152、开关门;153、第一出风口;
2、换热组件;
3、第一风机组件;31、风道件;32、第一风轮;33、第二风轮;
4、接水盘;41、排水管;
5、空气处理模块;51、第二风机组件;52、出风框组件;521、过滤网组件;
6、脉冲灯杀菌模块;
7、隔板;7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包括:壳体1、换热组件2、第一风机组件3、接水盘4和空气处理模块5。
具体地,参考附图1所示,壳体1能够实现对空调器100的内部结构进行防护,避免空调器100的内部结构外露而造成损坏,有利于延长空调器100的使用寿命,且具有较好的外观效果。
进一步地,参考附图1和附图2所示,壳体1包括面板组件11、顶盖12、底盘部件13、后箱体部件14和出风框部件15,面板组件11包括上面板111和下面板112,上面板111与下面板112连接,有利于降低空调器100的生产成本和维修成本。更进一步地,参考附图1所示,后箱体部件14的部分与下面板112连接,部分与出风框部件15连接,后箱体部件14和下面板112的远离上面板111的一端均与底盘部件13连接,顶盖12与后箱体部件14和出风框部件15的背离底盘部件13的一端连接,从而形成了一个整体结构,实现对空调器100内部结构的防护,并避免使用者接触内部造成伤害。
进一步地,壳体1具有第一风道以及与第一风道连通的第一进风口141和第一出风口153。如图1所示,第一进风口141设于后箱体部件14上且沿后箱体部件14的长度方向(参考附图1所示的上下方向)延伸,空调器100外的气流可以通过第一进风口141进入空调器100内。第一进风口141处设有进风格栅1411,一方面,进风格栅1411可以避免手或者其他异物进入空调器100内部,保护使用者的安全并确保空调器100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进风格栅1411可以避免虫鼠等进入空调器100的壳体1内对空调器100造成损坏,保障了空调器100的正常工作,且确保空调器100的外形美观。
可选地,进风格栅1411与后箱体部件14可拆卸地连接,进风格栅1411能够确保壳体1的外形美观,且在进风格栅1411拆卸后,便于对空调器100内的部件进行维修更换,同时便于对进风格栅1411进行清洗,避免了进风格栅1411因使用时间过长而造成的灰尘堆积。
更进一步地,参考附图1所示,第一出风口153设于出风框部件15上且沿空调器100的长度方向(参考附图1所示的上下方向)延伸,空调器100内的气流可以通过第一出风口153吹向室内。进一步地,参考附图1和附图8所示,出风框部件15上设有开关门152且开关门152沿第一出风口153的宽度方向(参考附图8所示的a方向)可移动,使得开关门152可以打开或者关闭第一出风口153,以配合空调器100的打开或者关闭。
可以理解的是,在空调器100使用时,开关门152可以打开第一出风口153,使气流可以通过第一出风口153流向室内;在空调器100关闭时,开关门152可以关闭第一出风口153,避免灰尘、虫子等进入到空调器100内部,确保空调器100的正常使用,且使空调器100具有较好的外观效果。
进一步地,参考附图2所示,换热组件2和第一风机组件3设于第一风道内,第一风机组件3可以驱动空调器100外的气流通过第一进风口141进入壳体1内,壳体1内的气流可以与换热组件2进行换热,换热后的气流可以通过第一出风口153吹向室内,从而达到调节室内温度的效果,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可选地,参考附图2所示,进风格栅1411可以与换热组件2及第一风机组件3相对设置,便于第一风机组件3驱动空调器100外的气流通过进风格栅1411进入壳体1内,使得气流的流动更加畅通,增大了进风量,提高了第一风机组件3的进风效率,降低了空调器100运行时的噪音,提升了空调器100的性能和舒适性。
可选地,如图2所示,沿气流流动方向,换热组件2设于第一风机组件3的上游。
更进一步地,参考附图4所示,接水盘4设于换热组件2的下方,用于盛放换热组件2工作时产生的冷凝水,避免换热组件2上的冷凝水流向壳体1内,使得壳体1出现滴水的情况,或者壳体1内的部件出现短路的情况。进一步地,参考附图4所示,接水盘4上连接有排水管41,用于将接水盘4内的冷凝水排出至空调器100外。
再进一步地,参考附图2和附图3所示,空气处理模块5设于壳体1内且位于接水盘4和第一风机组件3的下方,空气处理模块5限定出第二风道,壳体1上还具有与第二风道连通的第二进风口142和第二出风口143,能够实现对进入空气处理模块5的气流的处理。第二进风口142和第二出风口143设于后箱体部件14上,其中,第二进风口142设于空调器100的后侧,第二出风口143设于空调器100的左右两侧,空调器100外的气流可以通过第二进风口142进入第二风道,通过第二出风口143吹向室内。
其中,在第二进风口142与室内环境连通时,室内气流从第二进风口142处进入第二风道内,通过第二出风口143再次吹回室内,实现室内风的循环;在第二进风口142与室外环境连通时,室外气流从第二进风口142处进入第二风道内,通过第二出风口143吹向室内,将室外新风引入室内,实现新风功能;在第二风道内设有过滤网组件521时,可以对从第二进风口142进入第二风道的气流进行净化,实现净化功能。
进一步地,参考附图4所示,换热组件2的最上端与接水盘4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为H1,接水盘4的下表面与空气处理模块5的最下端之间的距离为H2,且满足:0.88H2≤H1≤1.12H2。可以理解的是,空气处理模块5在上下方向上的高度与换热组件2在上下方向上的高度大体相同,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空气处理模块,能够在保障空调器100制热及制冷的功能的情况下,增大空气处理模块5在空调器100中占用的空间,从而可以相对增大空气处理模块5中各部件的体积,提高空气处理模块5的新风和净化的性能和效率,使空气处理模块5在独立开启时尽可能的达到专业空气处理设备的标准,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例如,H1/H2可以为0.88、0.9、0.94、0.98、1.0、1.04、1.08、1.1或1.12。
可选地,第一风道或第二风道内可以设有加湿部件,通过加湿部件能够对进入空调器100内的气流进行加湿,使得带有湿度的气流吹向室内,增加室内的水汽含量,实现对室内的加湿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通过设置空气处理模块5,且限定换热组件2的最上端与接水盘4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H1与接水盘4的下表面与空气处理模块5的最下端之间的距离H2满足:0.88H2≤H1≤1.12H2,在保障空调器100制热及制冷的功能的情况下,增大了空气处理模块5在空调器100中占用的空间,从而相对增大空气处理模块5中各部件的体积,提高了空气处理模块5的新风和净化的性能和效率,使空气处理模块5在独立开启时尽可能的达到专业空气处理设备的标准,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附图4所示,H1和H2满足:H1=H2,可以既保证空调器100制热及制冷的功能,又可以将空气处理模块5最大化,使空气处理模块5在独立开启时尽可能的达到专业空气处理设备的标准,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附图5和附图10所示,第一风机组件3包括风道件31、第一风轮32和第二风轮33,第一风轮32和第二风轮33均设于风道件31上,第一风轮32的轴线和第二风轮33的轴线平行且间隔开,有利于提高空调器100的送风量,且可以保障空调器100对室内环境温度调节的能力。可选地,第一风轮32和第二风轮33可以控制其中一个工作,或者可以控制两个同时工作,能够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进行控制,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参考附图10所示,第一风轮32和第二风轮33均为贯流风轮,贯流风轮出风均匀且气流能够到达较远距离,可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可以使得空调器100的结构更加紧凑。进一步地,参考附图10和附图11所示,第一风轮32和第二风轮33的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第一风轮32和第二风轮33在空调器100的左右方向上间隔开,能够与第一进风口141和第一出风口153相匹配,提高空调器100的制热或者制冷的效率,保障空调器100制热或者制冷的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参考附图2和附图8所示,第一出风口153为间隔开的两个,两个第一出风口153分别与第一风轮32和第二风轮33相对。可以理解的是,通过第一进风口141进入壳体1的气流可以分别经过第一风轮32和第二风轮33,经过第一风轮32的气流从与第一风轮32相对的第一出风口153流向室内空间,经过第二风轮33的气流从与第二风轮33相对的第一出风口153流向室内空间。第一风轮32和第二风轮33可以控制其中一个工作,或者可以控制两个同时工作,能够实现从两处第一出风口153同时出风或是仅从一处第一出风口153出风,保障空调器100制热和制冷的性能,满足用户不同的制热或者制冷的需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参考附图2所示,空调器100还包括脉冲灯杀菌模块6,脉冲灯杀菌模块6设于第一风道内且位于换热组件2和第一风机组件3之间,脉冲灯杀菌模块6可以发射脉冲光,对第一风道内的空气及换热组件2和第一风机组件3等部件表面附着的各种微生物进行灭杀除菌,可以实现空调器100的杀菌功能,进一步实现空调器100的一机多功能,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参考附图10和附图11所示,空调器100还包括隔板7,隔板7与风道件31连接且位于第一风轮32和第二风轮33之间,能够将第一风机组件3内的空间分为两个空间,第一风轮32与第二风轮33位于两个空间内,从而避免在单独开启第一风轮32和第二风轮33中的一个时,由于第一风轮32与第二风轮33所在的两个空间连通而产生异响。进一步地,参考附图10和附图11所示,隔板7上具有在第一风轮32和第二风轮33的排布方向上贯穿隔板7的通孔71,脉冲灯杀菌模块6设于通孔71内,可以从通孔71处透出脉冲光直射第一风轮32和第二风轮33,实现对第一风轮32和第二风轮33所在区域的空气和第一风轮32、第二风轮33、风道件31和换热组件2表面的微生物进行杀菌,便于对空调器100内部进行杀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附图9所示,第一出风口153处设有导风板151,导风板151为沿第一出风口153的宽度方向排布的多个,导风板151可转动地设于第一出风口153处以打开或关闭第一出风口153,导风板151上具有在导风板151的厚度方向上贯穿导风板151的多个微孔1511,可以在空调器100开启无风感模式时,将经过导风板151的气流打散,降低气流经过导风板151时的速度,实现无风感设计,避免用户感受气流直吹,可以提高舒适度,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在一个具体示例中,参考附图9所示,导风板151为沿第一出风口153的宽度方向排布的三个,通过三个导风板151可以更加灵活的调整风向。
可以理解的是,当空调器100正常开启时,导风板151打开第一出风口153,可以起到风向调节的作用,满足用户的需求;当空调器100开启无风感模式时,多个导风板151关闭第一出风口153,气流从微孔1511处流出,可以降低风速,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附图3、附图6和附图7所示,空气处理模块5包括第二风机组件51和出风框组件52,第二风机组件51可以驱动空调器100外的气流通过第二进风口142进入空气处理模块5,出风框组件52与第二风机组件51连接,第二风道包括设于第二风机组件51内的第一子风道和设于出风框组件52内的第二子风道,第一子风道和第二子风道连通,第二出风口143与第二子风道连通,第二进风口142与第一子风道连通。可以理解的是,气流在空气处理模块5内的流向为从第二进风口142进入第一子风道后流入第二子风道,然后经过第二子风道从第二出风口143处流出,从而实现对进入空气处理模块5的气流的处理。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参考附图7所示,第二子风道内设有过滤网组件521,可在供空气通过的同时阻挡烟雾、灰尘以及细菌等污染物通过,可以达到对进入第二子风道的气流进行净化的目的,使得气流经过净化处理后从第二出风口143处流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室内空气的质量,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可选地,过滤网组件521上设有缺口标识及文字标注,便于区分过滤网组件521的上下,防止在安装过滤网组件521时装反,可以提高空调器100的维修效率,缩短空调器100的维修时间,保障过滤网组件521的过滤效果和过滤效率。
进一步地,参考附图2所示,第二进风口142包括第一子进风口1421和第二子进风口1422,第一子进风口1421适于与室内环境连通,第二子进风口1422适于与室外环境连通,可以通过第一子进风口1421使室内气流进入空气处理模块5,实现室内风的循环且对进入空气处理模块5的室内气流进行净化处理;通过第二子进风口1422使室外气流进入空气处理模块5,将室外新风引入室内,实现新风功能并对进入空气处理模块5的室外气流进行净化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室内空气的质量,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下面参考图1至图11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空调器100,值得理解的是,下述描述只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具体地,如图1至图11所示,空调器100包括:壳体1、换热组件2、第一风机组件3、接水盘4、空气处理模块5、脉冲灯杀菌模块6和隔板7。
进一步地,壳体1能够实现对空调器100的内部结构进行防护,避免空调器100的内部结构外露而造成损坏,有利于延长空调器100的使用寿命,且具有较好的外观效果。壳体1具有第一风道以及与第一风道连通的第一进风口141和第一出风口153,空调器100外的气流可以通过第一进风口141进入空调器100内并通过第一出风口153吹向室内。第一出风口153处设有沿第一出风口153的宽度方向排布的三个导风板151,导风板151可转动地设于第一出风口153处以打开或关闭第一出风口153,导风板151上具有在导风板151的厚度方向上贯穿导风板151的多个微孔1511,可以在空调器100开启无风感模式时,将经过导风板151的气流打散,降低气流经过导风板151时的速度,实现无风感设计,避免用户感受气流直吹,可以提高舒适度,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更进一步地,换热组件2和第一风机组件3设于第一风道内,第一风机组件3可以驱动空调器100外的气流通过第一进风口141进入壳体1内,壳体1内的气流可以与换热组件2进行换热,换热后的气流可以通过第一出风口153吹向室内,从而达到调节室内温度的效果,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具体地,第一风机组件3包括:风道件31、第一风轮32和第二风轮33,第一风轮32和第二风轮33均为贯流风轮且均设于风道件31上,第一风轮32和第二风轮33的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第一风轮32的轴线和第二风轮33的轴线平行且间隔开,有利于提高空调器100的送风量,且可以保障空调器100对室内环境温度调节的能力。
进一步地,第一出风口153为间隔开的两个,两个第一出风口153分别与第一风轮32和第二风轮33相对,通过控制第一风轮32和第二风轮33中的一个工作,或者控制第一风轮32和第二风轮33两个同时工作,可以实现从两处第一出风口153同时出风或是仅从一处第一出风口153出风,满足用户不同的需求。
此外,接水盘4设于换热组件2的下方,用于盛放换热组件2工作时产生的冷凝水,避免换热组件2上的冷凝水流向壳体1内,使得壳体1出现滴水的情况,或者壳体1内的部件出现短路的情况。
再进一步地,空气处理模块5设于壳体1内且位于接水盘4和第一风机组件3的下方,空气处理模块5限定出第二风道,壳体1上还具有与第二风道连通的第二进风口142和第二出风口143,空气处理模块5包括第二风机组件51和出风框组件52,出风框组件52与第二风机组件51连接,第二风道包括设于第二风机组件51内的第一子风道和设于出风框组件52内的第二子风道,第一子风道和第二子风道连通,第二出风口143与第二子风道连通,第二进风口142与第一子风道连通且包括第一子进风口1421和第二子进风口1422,第一子进风口1421适于与室内环境连通,第二子进风口1422适于与室外环境连通。
进一步地,第二子风道内设有过滤网组件521,可在供空气通过的同时阻挡烟雾、灰尘以及细菌等污染物通过,可以达到对进入第二子风道的气流进行净化的目的,使得气流经过净化处理后从第二出风口143处流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室内空气的质量,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另外,换热组件2的最上端与接水盘4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为H1,接水盘4的下表面与空气处理模块5的最下端之间的距离为H2,且满足:H1=H2,可以既保证空调器100制热及制冷的功能,又可以将空气处理模块5最大化,使空气处理模块5在独立开启时尽可能的达到专业空气处理设备的标准,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此外,隔板7与风道件31连接且位于第一风轮32和第二风轮33之间,隔板7上具有在第一风轮32和第二风轮33的排布方向上贯穿隔板7的通孔71,脉冲灯杀菌模块6设于通孔71内,可以从通孔71处透出脉冲光对第一风道内的空气及换热组件2和第一风机组件3等部件表面附着的各种微生物进行杀菌,进一步实现空调器100的一机多功能,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第一风道以及与所述第一风道连通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
换热组件和第一风机组件,所述换热组件和所述第一风机组件设于所述第一风道内;
接水盘,所述接水盘设于所述换热组件的下方;
空气处理模块,所述空气处理模块设于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接水盘和所述第一风机组件的下方,所述空气处理模块限定出第二风道,所述壳体上还具有与所述第二风道连通的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换热组件的最上端与所述接水盘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为H1,所述接水盘的下表面与所述空气处理模块的最下端之间的距离为H2,且满足:0.88H2≤H1≤1.12H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H1和所述H2满足:H1=H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机组件包括:
风道件;
第一风轮和第二风轮,所述第一风轮和所述第二风轮均设于所述风道件上,所述第一风轮的轴线和所述第二风轮的轴线平行且间隔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轮和所述第二风轮均为贯流风轮,所述第一风轮和所述第二风轮的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为间隔开的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出风口分别与所述第一风轮和所述第二风轮相对。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脉冲灯杀菌模块,所述脉冲灯杀菌模块设于所述第一风道内且位于所述换热组件和所述第一风机组件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风道件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风轮和所述第二风轮之间,所述隔板上具有在所述第一风轮和所述第二风轮的排布方向上贯穿所述隔板的通孔,所述脉冲灯杀菌模块设于所述通孔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处设有导风板,所述导风板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处以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导风板上具有在所述导风板的厚度方向上贯穿所述导风板的多个微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处理模块包括:
第二风机组件;
出风框组件,所述出风框组件与所述第二风机组件连接,第二风道包括设于所述第二风机组件内的第一子风道和设于所述出风框组件内的第二子风道,所述第一子风道和所述第二子风道连通,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第二子风道连通,所述第二进风口与所述第一子风道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风道内设有过滤网组件,所述第二进风口包括第一子进风口和第二子进风口,所述第一子进风口适于与室内环境连通,所述第二子进风口适于与室外环境连通。
CN202320077591.7U 2023-01-09 2023-01-09 空调器 Active CN2187875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77591.7U CN218787584U (zh) 2023-01-09 2023-01-09 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77591.7U CN218787584U (zh) 2023-01-09 2023-01-09 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87584U true CN218787584U (zh) 2023-04-04

Family

ID=865059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77591.7U Active CN218787584U (zh) 2023-01-09 2023-01-09 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875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38870B1 (ko) 환기장치
CN108105881B (zh) 柜机
KR20090022638A (ko) 환기장치
CN108266800B (zh) 空调柜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5260129U (zh) 新风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US20240068696A1 (en)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CN114322091B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6953357U (zh) 空调器的换气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4094709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8087985B (zh) 空调柜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2511454U (zh) 风机组件、新风装置、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12833475A (zh) 空调室内机
CN218915123U (zh)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9243743U (zh)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8787584U (zh) 空调器
CN108644896B (zh) 一种新风空调一体机
CN218096255U (zh) 空气处理模块和空气调节设备
CN214249964U (zh) 新风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KR20090022639A (ko) 환기장치의 댐퍼조립체
CN217235845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7685439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0832227U (zh) 空气处理装置
CN213514132U (zh) 空气净化装置及空调器
CN217235812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3514139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