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56360U - 一种耐用的车载移动设备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耐用的车载移动设备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56360U
CN216556360U CN202123169498.9U CN202123169498U CN216556360U CN 216556360 U CN216556360 U CN 216556360U CN 202123169498 U CN202123169498 U CN 202123169498U CN 216556360 U CN216556360 U CN 2165563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structure
durable
plate body
fixing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6949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南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Huiyusheng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Huiyusheng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Huiyusheng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Huiyusheng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16949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563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563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563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用的车载移动设备支架,包括依次设置的用于固定至车体的固定部、用于支撑的支撑结构、以及用于安装移动设备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包括板体,所述支撑结构与板体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接件与支撑结构分别设于板体的相异两侧。本实用新型中,将螺栓和支撑结构分别设在板体的两侧,就是相异侧,使得螺栓和支撑结构在受外力影响时,发生相互抵销的力,以更好的平衡受力。此外,本实用新型中支撑结构可以做成金属材质,省去软质基座,长时间使用也不会发生变形或老化。

Description

一种耐用的车载移动设备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用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耐用的车载移动设备支架。
背景技术
通常,在骑行车辆的车把上,例如自行车或摩托车的车把上,都会安装手机支架用于在骑行过程中放置手机。然而现有的手机支架在支撑结构和安装板体的连接处,不仅需要通过螺栓固定,而且还要加设起到辅助加强结构作用的胶座。即使如此,支撑结构和安装板体的连接强度仍显不足,在颠簸外力频繁且较大的情形下,例如用于骑警骑车或极限运动爱好者的手机支架,仍然会存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支撑结构结构与安装板体连接不稳定,甚至断裂的情形。此外,胶座容易老化、变形,也是现有支架使用寿命不久的原因之一。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缺陷和不足,解决现有技术中支架使用寿命短、结构稳定性差,尤其是在支撑结构和板体连接处的受力不平衡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骑行车可装载移动设备的支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所述耐用的车载移动设备支架,包括依次设置的用于固定至车体的固定部、用于支撑的支撑结构、以及用于安装移动设备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包括板体,所述支撑结构与板体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接件与支撑结构分别设于板体的相异两侧。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主体和设于主体的卡位端部,所述卡位端部沿周向形成斜面侧壁;对应地,板体上设有连接通孔,在连接通孔与卡位端部配合处,形成斜面内壁。
优选地,所述主体形成杆状体,所述支撑结构的与板体连接的端部对应于杆状体设有连接沉孔,所述杆状体穿过连接通孔,并与连接沉孔配合,所述卡位端部卡接于连接通孔。
优选地,所述固定部包括卡箍,卡箍包括固定件和扣合件,所述扣合件由水平转至竖直的方式与固定件配合。
优选地,所述固定部还包括防震胶圈,该防震胶圈与卡箍套接。
优选地,所述安装部包括主架体和分架体,分架体与主架体通过螺杆结构连接,主架体和分架体上均设有抓手,所述抓手由顶部至根部形成由窄至宽的形状,且抓手的顶部朝内设置,多个所述抓手形成四点式矩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主架体上设有散热区。
优选地,所述主架体上设有真空吸盘。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支架包括依次设置的用于固定至车体的固定部、用于支撑的支撑结构、以及用于安装移动设备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包括板体,所述支撑结构与板体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接件与支撑结构分别设于板体的相异两侧。
现有技术中,螺栓和支撑结构位于板体的同一侧,支撑结构的配合方向,与螺栓的旋进方向相同,这样存在的问题是,螺栓和支撑结构在同一侧受外力,例如颠簸力的影响,并没有发生相互平衡的作用力,容易造成松动甚至脱落。
本实用新型中,将螺栓和支撑结构分别设在板体的两侧,就是相异侧,使得螺栓和支撑结构在受外力影响时,发生相互抵销的力,以更好的平衡受力。
此外,现有技术中以同侧方式安装螺栓和支撑结构的结构,需要在支撑结构和板体的连接处设置橡胶基座以加强连接强度,一方面这种橡胶材质容易老化、变形,使用寿命较短;另一方面,橡胶材质或者塑料材质的基座本身结构强度与金属相比较弱,容易发生损坏。而本实用新型中支撑结构可以做成金属材质,省去软质基座,长时间使用也不会发生变形或老化。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中支架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中支架组装完成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固定部、11卡箍、111固定件、112扣合件、12防震胶圈;
200支撑结构、20可转动部、21可活动件、22相对固定件、23限位件、24搭接体、241侧壁、242可过位结构、25致动轴、26致动把手、27连接沉孔;
30安装部、31主架体、32分架体、311抓手、312板体、3121连接通孔、3122斜面内壁、313散热区;
40连接件、41斜面侧壁、42主体、43卡位端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解释及说明,应当理解下面的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易于理解,并不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如图1、3、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耐用的车载移动设备支架,包括依次设置的用于固定至车体的固定部10、用于支撑的支撑结构200、以及用于安装移动设备的安装部30;所述安装部30包括板体312,所述支撑结构200与板体312通过连接件40连接;所述连接件40与支撑结构200分别设于板体312的相异两侧。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件40包括主体42和设于主体42的卡位端部43,所述卡位端部43沿周向形成斜面侧壁41;对应地,板体312上设有连接通孔3121,在连接通孔3121与卡位端部43配合处,形成斜面内壁3122。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42形成杆状体,所述支撑结构200的与板体312连接的端部对应于杆状体设有连接沉孔27,所述杆状体穿过连接通孔3121,并与连接沉孔27配合,所述卡位端部43卡接于连接通孔3121。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部10包括卡箍11,卡箍11包括固定件111和扣合件112,所述扣合件112由水平转至竖直的方式与固定件111配合。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部10还包括防震胶圈12,该防震胶圈12与卡箍11套接。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部30包括主架体31和分架体32,分架体32与主架体31通过螺杆结构连接,主架体31和分架体32上均设有抓手311,所述抓手311由顶部至根部形成由窄至宽的形状,且抓手的顶部朝内设置,多个所述抓手形成四点式矩形结构。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架体31上设有散热区313。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架体31上设有真空吸盘。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用于骑行车可装载移动设备的支架,包括依次设置的固定部10、可转动部20和安装部30,固定部10可与骑行车相应处(例如车把的管子)连接,起到固定整个支架的作用;安装部30可与手机连接,用于手机的安装并起到固定作用;在支架固定于骑行车后,通过转动可转动部20的方式调整安装部30的角度,以适于使用者观察角度的方式进行手机角度的调整;所述安装部30包括板体312,所述支撑结构200与板体312通过连接件40连接;所述连接件40与支撑结构200分别设于板体312的相异两侧。
支架的支撑结构200(支撑结构上设有可转动部,支撑结构的一端与固定部连接,另一端与安装部连接)与板体312,通过螺栓(即连接件40的下位概念)连接;该螺栓与支撑结构200分别设置在板体312的相异侧。
现有技术中,螺栓和支撑结构位于板体的同一侧,支撑结构的配合方向,与螺栓的旋进方向相同,这样存在的问题是,螺栓和支撑结构在同一侧受外力,例如颠簸力的影响,并没有发生相互平衡的作用力,容易造成松动甚至脱落。
本实用新型中,将螺栓和支撑结构分别设在板体的两侧,就是相异侧,使得螺栓和支撑结构在受外力影响时,发生相互抵销的力,以更好的平衡受力。
此外,现有技术中以同侧方式安装螺栓和支撑结构的结构,需要在支撑结构200和板体312的连接处设置橡胶基座以加强连接强度,一方面这种橡胶材质容易老化、变形,使用寿命较短;另一方面,橡胶材质或者塑料材质的基座本身结构强度与金属相比较弱,容易发生损坏。而本实用新型中支撑结构200可以做成金属材质,省去软质基座,长时间使用也不会发生变形或老化。
具体地,螺栓的头部设有斜面侧壁41,板体312上设有螺栓孔,螺栓孔对应于斜面侧壁41同样设置成斜面侧壁。这样更符合受力稳定性,加强连接强度。
如图2所示,另一方面:可转动部20包括可活动件21和相对固定件22,可活动件21和相对固定件22上分别设有限位件23,限位件23上设有搭接体24,不同限位件23上的搭接体24以面接触的方式相互配合,可实现限位件相对过位运动,在过位运动后具有保持现时状态的功能。
为了既能实现限位件23的相对转动,又能起到限位件23相对保持不同状态的目的,搭接体24的具体结构为:搭接体24的侧壁241以能够实现限位件23相互运动的方式至少部分形成过渡段(可过位结构的242的下位概念)。
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限位件23的相对过位运动和保持过位后的静止状态,采用的是玻珠和波孔配合的结构,玻珠在转动力的作用下,于搭接处发生相对过位,由前空位处至后空位处,在过位运动后,转动力作用消失,进而保持现时状态,以实现调节后的角度保持。但是该技术方案中,玻珠与波孔之间的接触处为面积较小的点接触或线接触,导致在使用时,例如高速骑行时(骑警高速骑行追捕时速可达百公里以上、自行车极限运动),稍有颠簸就容易在颠簸外力的作用下发生过位/错位运动,进而造成支架上安装的手机(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的抖动、甚至跌落。
为了解决既能在转动力的作用下使搭接体过位运动,又能在转动力消失后保持结构的稳定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面接触式的搭接体以加强保持相对不动状态的结构稳定性,防止由于颠簸外力,非转动外力引起的过位运动;同时为了实现搭接体的相对运动,还需要尽可能的减少有利于过位运动的过渡接触面。由此,解决现有技术中既要实现限位件相对运动,又期望保持相对运动/过位/错位运动后的结构静止状态的矛盾问题。
搭接体24包括侧壁段和顶壁段,侧壁段和顶壁段中至少一段设置过渡段。
具体地,倾斜设置方式包括沿限位件23轴向形成的弧形或坡体形状。
具体地,搭接体24由边缘向中心形成由高至低由宽至窄渐收的山脊形状。
具体地,限位件形成波纹盘结构。
此外,支架包括至少两个可转动部20,其一可转动部绕横轴转动,用于调整仰俯方向的角度,另一可转动部绕竖轴转动,用于调整左右方向的角度。
此外,可转动部20还包括与可活动件21以同步转动方式连接的致动轴25,与致动轴25连接的致动把手26。
具体地,致动轴25上套接有弹簧,弹簧的一端与固定件连接,另一端与致动把手26抵接。既可以实现扭动,又可以在未施力时,将致动把手向外顶出,方便下次拧紧或松紧的操作。
具体地,致动把手26形成沿致动轴径向延伸(且沿周向间隔均布)的杆状结构。通过设置成杆状结构,利用杠杆原理,使得转动更省力。
固定部10包括卡箍11,卡箍11包括固定件111和扣合件112,所述扣合件112由水平转至竖直的方式与固定件配合。用于打开扣合件状态下,卡箍11的开口朝向水平方向,这样更符合实际安装的用力方向,安装更加方便和省力;同时避开了车把处(固定安装处)的线路(例如刹车线、电源线),为车子的线路排布留出了更多的空间,而且将体积较大的固定件设置在车前行方向的前方,充分利用车把前方的空余空间。
支架还包括防震胶圈12,该防震胶圈12套入卡箍11,用于在连接处缓冲防震,进一步提高装载手机的稳定性。
此外,安装部30包括主架体31和分架体32,分架体32与主架体31通过螺杆结构连接,用于调节适于手机的宽度,同时也为手机的安装留出进入空间。
此外,主架体31和分架体32上均设有抓手311,所述抓手311由顶部至根部形成由窄至宽的形状,以提高结构强度。且抓手的顶部朝内设置,用于更牢固的抓紧手机。多个所述抓手形成四点式矩形结构,增加抓合的结构稳定性。
此外,主架体31包括板体312,板体312部分设有散热区313,助于散去手机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具体地,散热区313可以形成通孔结构或沉槽结构。
此外,板体312上设有真空吸盘,用于吸附抓牢手机。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实施例来描述的,但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限制,参照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其他变化,如对于本领域的专业人士是容易想到的,这样的变化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耐用的车载移动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
包括依次设置的用于固定至车体的固定部(10)、用于支撑的支撑结构(200)、以及用于安装移动设备的安装部(30);
所述安装部(30)包括板体(312),所述支撑结构(200)与板体(312)通过连接件(40)连接;
所述连接件(40)与支撑结构(200)分别设于板体(312)的相异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用的车载移动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件(40)包括主体(42)和设于主体(42)的卡位端部(43),所述卡位端部(43)沿周向形成斜面侧壁(41);对应地,板体(312)上设有连接通孔(3121),在连接通孔(3121)与卡位端部(43)配合处,形成斜面内壁(31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用的车载移动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42)形成杆状体,所述支撑结构(200)与板体(312)连接的端部对应于杆状体设有连接沉孔(27),所述杆状体穿过连接通孔(3121),并与连接沉孔(27)配合,所述卡位端部(43)卡接于连接通孔(31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用的车载移动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10)包括卡箍(11),卡箍(11)包括固定件(111)和扣合件(112),所述扣合件(112)由水平转至竖直的方式与固定件(111)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用的车载移动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10)还包括防震胶圈(12),该防震胶圈(12)与卡箍(11)套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用的车载移动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部(30)包括主架体(31)和分架体(32),分架体(32)与主架体(31)通过螺杆结构连接,主架体(31)和分架体(32)上均设有抓手(311),所述抓手(311)由顶部至根部形成由窄至宽的形状,且抓手的顶部朝内设置,多个所述抓手形成四点式矩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耐用的车载移动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架体(31)上设有散热区(313)。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耐用的车载移动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架体(31)上设有真空吸盘。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用的车载移动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结构(200)与板体(312)连接配合的部分由金属材质构成。
CN202123169498.9U 2021-12-16 2021-12-16 一种耐用的车载移动设备支架 Active CN2165563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69498.9U CN216556360U (zh) 2021-12-16 2021-12-16 一种耐用的车载移动设备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69498.9U CN216556360U (zh) 2021-12-16 2021-12-16 一种耐用的车载移动设备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56360U true CN216556360U (zh) 2022-05-17

Family

ID=815429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69498.9U Active CN216556360U (zh) 2021-12-16 2021-12-16 一种耐用的车载移动设备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563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536098Y2 (ja) パイプの固定装置
US10840488B2 (en) Battery fixing device
JP2569372Y2 (ja) 電池ケースの取付装置
CN216556360U (zh) 一种耐用的车载移动设备支架
US7815156B2 (en) Bicycle accessory device
CN216508768U (zh) 一种用于骑行车可装载移动设备的支架
JP3380450B2 (ja) ドラム用器具接続アダプタ
US6702311B2 (en) Motorcycle front visor attachment structure
EP3981681A1 (en) Swingarm fixing hanger
JPH10144289A (ja) 鉛蓄電池の端子アダプター
JP2002079966A (ja) カウリング付自動二輪車用フラッシャランプ取付構造
KR101883165B1 (ko) 자동차용 그립 핸들 어셈블리의 브라켓 마운팅 구조
US20050264258A1 (en) Battery extension assembly
CN201712545U (zh) 安装于汽车尾部的携带自行车装置
CN217081024U (zh) 一种轴向力高强度卡扣固定座
CN219406763U (zh) 一种折叠滑板车
JPS63500582A (ja) 小型簡易帆船の帆架ブ−ムの改良
JPS6245986Y2 (zh)
JP3474718B2 (ja) 車両のテールゲートステー脱着構造
CN2274162Y (zh) 备胎托架
JP3105274U (ja) 競技自転車用ブレーキ装着治具。
CN104963936B (zh) 一种上下组合型汽车悬挂球头
KR200153168Y1 (ko) 너클의 타이로드 체결구조
JP2517914Y2 (ja) 車両用灯具の車体一時預け構造
JP2531612Y2 (ja) 子供用自転車の補助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